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

文档序号:25527 发布日期:2021-09-24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 (Ventilation intubation inflation pressure-proof protection device for prone position patient ) 是由 刘振国 于 2020-03-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架、避让孔、转动杆、抬高板、避空孔、滑动腔、封板、内管、I齿轮、步进电机、II齿轮、注气腔、电动推杆、活塞、连接气管,该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首先本发明能够与现有病床进行巧妙的安装,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使用,其次通过充气式开合设计,也能够避空俯卧位患者头颈区域,继而起到有效的防压保护作用,实现了俯卧位患者的很好使用,最后结合床头抬高机构的配合作用,也能够便于患者面部暴露,继而利于后续对患者面部进行相应护理或检查等操作,综上,拓展了临床实用性,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ventilation intubation inflation pressure-proof protection device for a prone position patient, which comprises a sickbed, a fixing frame, an avoiding hole, a rotating rod, a lifting plate, an avoiding hole, a sliding cavity, a sealing plate, an inner tube, a gear I, a stepping motor, a gear II, an air injection cavity, an electric push rod, a piston and a connecting air tube, and the ventilation intubation inflation pressure-proof protection device for the prone position patient can be skillfully installed with the existing sickbed firstly, is greatly convenient for clinical operation and use, can avoid the head and neck area of the prone position patient through an inflatable opening and closing design, then has effective pressure-proof protection effect, realizes the good use of the prone position patient, finally combines the matching effect of a bed head lifting mechanism, can also be convenient for the face exposure of the patient, is beneficial for subsequent operations such as corresponding nursing or examination on the face of the patient, and the like, the clinical practicability is expanded, and the popularization and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edical industry are facilitated.)

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防压保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cuterespiratorydistresssyndrome,ARDS)是指严重感染、创伤、休克等肺内外疾病袭击后出现的以肺泡毛细血管损伤为主要表现的临床综合征,属于急性肺损伤(acutelunginjury,ALI)的严重阶段或类型。ARDS是重症医学领域严重威胁患者生命的常见病症,近年来发现对ARDS病人施行俯卧位通气能有效地改善其氧合状况,影响机制在于肺组织通气时,血流的重新分布,俯卧位通气临床效果好且经济方便。但由于俯卧位通气的每次治疗时间较长,通常为6-8h,由于一般人的正常毛细血管最大承受压力为33mmHg,最长承受时间为2h,如果>2h,皮肤及皮下组织将会出现不可逆性损害,从而导致压疮,因此,在实施俯卧位通气救治过程中患者面部容易发生不同程度的压疮,尤其是老年患者心脏血管功能差,毛细血管弹性不佳,末梢循环功能减退,局部受压后更容易发生皮肤及皮下组织的缺血缺氧,更容易发生压疮。

根据上述,现有临床患者俯卧位时,因患者面部或颈部插管,故而需对其进行避空,而目前临床只是采用枕头抬高患者头部等,虽然上述的简易方式能够起到一定的防压保护作用,但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具体如下;

1、稳定效果差,当患者出现活动时,便极易发生倾倒或倒塌,导致患者头面部下滑接触到下方床单,最终引起插管的佩戴和使用;

2、因患者处于俯卧位状态,且受制于病情以及治疗需要,故而医护人员不便对患者面部区域进行护理以及相应检查,大大制约了临床的相关操作,鉴于以上缺陷,实有必要设计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来解决背景技术提出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包括病床,还包括固定架、避让孔、转动杆、抬高板、避空孔、滑动腔、封板、内管、I齿轮、步进电机、II齿轮、注气腔、电动推杆、活塞、连接气管,所述的固定架位于病床顶部,所述的固定架与病床活动连接,所述的避让孔位于固定架内部左侧,所述的避让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的转动杆转设于固定架内部中端,所述的转动杆与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的抬高板套设于转动杆外壁左侧,所述的抬高板与转动杆紧配连接,所述的避空孔位于抬高板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避空孔为矩形通孔,所述的滑动腔位于避空孔前后两端,所述的滑动腔为矩形腔体,所述的封板滑设于滑动腔内部,所述的封板与滑动腔滑动连接,所述的内管固设于抬高板内部右侧,所述的内管与抬高板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内管与滑动腔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齿轮固设于转动杆前端,所述的I齿轮与转动杆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固设于固定架内部前端中部,所述的步进电机与固定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II齿轮固设于步进电机前端,所述的II齿轮与步进电机采用联轴器连接,且所述的II齿轮与I齿轮采用轮齿啮合连接,所述的注气腔位于固定架内部右侧前端,所述的注气腔为矩形腔体,所述的电动推杆固设于注气腔内部前端,所述的电动推杆与固定架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活塞固设于电动推杆后端,所述的活塞与电动推杆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活塞与注气腔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气管固设于注气腔左侧,所述的连接气管与固定架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气管左侧与内管采用胶粘剂连接。

进一步,所述的固定架右侧前端还固设有控制开关,所述的控制开关与固定架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开关分别与步进电机和电动推杆采用导线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前端中部还固设有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与固定架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前后两端还固设有卡板,所述的卡板与固定架一体成型,所述的前端卡板内部还贯穿有紧固螺栓,所述的紧固螺栓与卡板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架右侧底部还设有避让槽,所述的避让槽为矩形凹槽。

进一步,所述的封板顶部还印刻有刻度表,所述的刻度表与封板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内管形状为U型,且所述的内管右侧中端底部设有连接端口,所述的连接端口与内管一体成型。

进一步,所述的注气腔内部前端右侧还固设有I接近传感器,所述的I接近传感器与固定架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I接近传感器分别与电动推杆和控制开关采用导线连接,所述的注气腔内部后端还固设有II接近传感器,所述的II接近传感器与固定架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II接近传感器分别与电动推杆和控制开关采用导线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该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首先本发明能够与现有病床进行巧妙的安装,极大方便了临床操作使用,其次通过充气式开合设计,也能够避空俯卧位患者头颈区域,继而起到有效的防压保护作用,实现了俯卧位患者的很好使用,最后结合床头抬高机构的配合作用,也能够便于患者面部暴露,继而利于后续对患者面部进行相应护理或检查等操作,综上,拓展了临床实用性,利于医疗行业的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主视图;

图2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立体图1;

图3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俯视图;

图4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A向剖视图;

图5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B向剖视图;

图6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使用状态变化状态图;

图7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立体图;

图8是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的仰视图;

图9是II齿轮部位剖视放大图。

病床1、固定架2、避让孔3、转动杆4、抬高板5、避空孔6、滑动腔7、封板8、内管9、I齿轮10、步进电机11、II齿轮12、注气腔13、电动推杆14、活塞15、连接气管16、控制开关201、防护罩202、卡板203、紧固螺栓204、避让槽205、刻度表801、连接端口901、I接近传感器1301、II接近传感器1302。

如下

具体实施方式

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阐述了多种特定细节,以便提供对构成所描述实施例基础的概念的透彻理解,然而,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在没有这些特定细节中的一些或者全部的情况下来实践,在其他情况下,没有具体描述众所周知的处理步骤。

如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所示,一种俯卧位患者的通气插管充气防压保护装置,包括病床1、固定架2、避让孔3、转动杆4、抬高板5、避空孔6、滑动腔7、封板8、内管9、I齿轮10、步进电机11、II齿轮12、注气腔13、电动推杆14、活塞15、连接气管16,所述的固定架2位于病床1顶部,所述的固定架2与病床1活动连接,所述的避让孔3位于固定架2内部左侧,所述的避让孔3为矩形通孔,所述的转动杆4转设于固定架2内部中端,所述的转动杆4与固定架2转动连接,所述的抬高板5套设于转动杆4外壁左侧,所述的抬高板5与转动杆4紧配连接,所述的避空孔6位于抬高板5内部左侧中端,所述的避空孔6为矩形通孔,所述的滑动腔7位于避空孔6前后两端,所述的滑动腔7为矩形腔体,所述的封板8滑设于滑动腔7内部,所述的封板8与滑动腔7滑动连接,所述的内管9固设于抬高板5内部右侧,所述的内管9与抬高板5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内管9与滑动腔7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I齿轮10固设于转动杆4前端,所述的I齿轮10与转动杆4采用焊接连接,所述的步进电机11固设于固定架2内部前端中部,所述的步进电机11与固定架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II齿轮12固设于步进电机11前端,所述的II齿轮12与步进电机11采用联轴器连接,且所述的II齿轮12与I齿轮10采用轮齿啮合连接,所述的注气腔13位于固定架2内部右侧前端,所述的注气腔13为矩形腔体,所述的电动推杆14固设于注气腔13内部前端,所述的电动推杆14与固定架2采用螺栓连接,所述的活塞15固设于电动推杆14后端,所述的活塞15与电动推杆14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活塞15与注气腔13滑动连接,所述的连接气管16固设于注气腔13左侧,所述的连接气管16与固定架2采用胶粘剂连接,且所述的连接气管16左侧与内管9采用胶粘剂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首先该装置能够放于病床上,再通过拧紧螺栓,继而实现该装置与病床的有效固定,接着当通气插管患者进行俯卧位时,医护人员可调节控制面板201,即实现电动推杆14带动活塞15顺着注气腔13进行向前滑动,即通过活塞15向前滑动产生吸力的作用,从而便于滑动腔7内部形成负压,便于封板8由避空孔6位置缩进滑动腔7内部,即实现避空孔6区域的打开,接着当患者头颈区域放置时,因避空孔6的避让作用,继而有效的防止管道受压,确保了通气插管患者俯卧位过程中的舒适性和安全性,此外,操作过程中,医护人员可根据患者头部大小来调节封板8前后滑动尺寸,使其能够与患者头部匹配,最大程度满足临床需要;与此同时,当医护人员需要检查患者面部或护理患者口鼻时,因部分患者不便翻身,故而可以操作控制面板201,使得步进电机11驱动II齿轮12带动I齿轮10联动转动杆4和抬高板5进行向右上侧的旋转,即实现抬高板5的旋转,此时因抬高板5的抬高,故而能够方便医护人员从下端对患者进行相应检查或护理操作,综上,拓展实用性,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步进电机11型号为亿升电机J-8618HB2401,具备双向旋转,可控角度为70°,电动推杆14型号为玥玛YH-Axxxyyy-z;

所述的固定架2右侧前端还固设有控制开关201,所述的控制开关201与固定架2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控制开关201分别与步进电机11和电动推杆14采用导线连接,所述的固定架2前端中部还固设有防护罩202,所述的防护罩202与固定架2采用胶粘剂连接,所述的固定架2前后两端还固设有卡板203,所述的卡板203与固定架2一体成型,所述的前端卡板203内部还贯穿有紧固螺栓204,所述的紧固螺栓204与卡板203采用内外螺纹连接,所述的固定架2右侧底部还设有避让槽205,所述的避让槽205为矩形凹槽;

需要说明的是控制开关201主要方便医护人员对步进电机11和电动推杆14进行开启或关闭操作,防护罩202是为了对I齿轮10和II齿轮12进行遮挡保护,卡板203位于病床1前后两端,起到限位作用,紧固螺栓204拧紧后,能够夹持病床1,实现固定架2与病床1很好的固定作用,避让槽205是为了对连接气管16进行避让,也起到减轻重量作用;

所述的封板8顶部还印刻有刻度表801,所述的刻度表801与封板8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刻度表801能够方便医护人员知晓封板8的开合具体大小,方便后续医护人员对避空孔6地开合大小进行很好的控制;

所述的内管9形状为U型,且所述的内管9右侧中端底部设有连接端口901,所述的连接端口901与内管9一体成型;

需要说明的是因内管9为U型,故而能够同步对左右两侧的滑动腔7进行注气,便于封板8同步滑动进行开合,连接端口901能够与连接气管16对接,实现内管9和连接气管16的连通;

所述的注气腔13内部前端右侧还固设有I接近传感器1301,所述的I接近传感器1301与固定架2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I接近传感器1301分别与电动推杆14和控制开关201采用导线连接,所述的注气腔13内部后端还固设有II接近传感器1302,所述的II接近传感器1302与固定架2采用螺栓连接,且所述的II接近传感器1302分别与电动推杆14和控制开关201采用导线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当活塞15移动到I接近传感器1301和II接近传感器1302的监测范围时,I接近传感器1301或II接近传感器1302会触发电动推杆14停止工作,即实现了电动推杆14的范围控制,确保了操作的安全性,I接近传感器1301和II接近传感器1302型号为施耐德XS218BLNAL2C。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安全防护型妇产科剖腹产术后护理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