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文档序号:316869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3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rifluoromethyl-containing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 indole acetonitrile compound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是由 饶卫东 桑静静 冯丽 商丹丹 胡睿 于 2021-08-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三甲基氰硅烷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本发明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简单易得的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三甲基氰硅烷为原料、以三(五氟苯基)硼烷为催化剂,无需使用金属催化剂和剧毒的无机氰化物作为氰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并且产率高、反应底物范围较广等优点。(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organic synthesi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trifluoromethyl-containing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 indole acetonitrile compound and a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he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compound comprises the steps of taking trifluoromethyl indoles alcohol compound and trimethylsilyl cyanide as raw materials, and heating and reacting in a solvent under the catalytic action of a Lewis acid catalyst to obtain the trifluoromethyl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 indole acetonitrile compound. The synthetic method of the trifluoromethyl all-carbon quaternary carbon center-containing indole acetonitrile compound takes the simple and easily obtained trifluoromethyl indole alcohol compound and the trimethyl cyano silane as raw materials, takes the tris (pentafluorophenyl) borane as a catalyst, does not need to use a metal catalyst and a virulent inorganic cyanide as a cyanogen source, and has the advantages of mild reaction conditions, simple operation, high yield, wide range of reaction substrates and the like.)

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有机合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吲哚乙腈类化合物被认为是色氨酸的生物代谢物,是一类重要的吲哚生物碱,广泛存在于天然产物中,一种应用广泛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多样的生物活性。如从化合物A、化合物B(Arvelexin)以及化合物C均为从板蓝根的根部中提取的天然产物。化合物A以及化合物B(Arvelexin)对流感病毒(H3N2)具有较好的抑制作用,其IC50分别为3.70,12.35μM。此外研究还发现4-甲氧基吲哚乙腈(化合物B,Arvelexin)还具有治疗结肠炎的作用。C6-羟基葡萄糖苷吲哚乙腈(化合物C)则对一氧化氮的产生显示了极强的抑制作用,其IC50为5.87μM,而一氧化氮是由L-精氨酸通过一氧化氮合成酶产生的一种短暂存活的自由基,可影响炎症发展的每一个步骤。从寄生放线菌提取的6-异戊烯基吲哚乙腈(化合物D)对植物病原菌炭疽病菌、辣椒疫霉、西瓜靶斑病菌、萝卜黄叶病菌有较好的抑制作用。从十字花科植物芥蓝中提取的天然产物Tenualexin(化合物E)对几种植物病原菌,如白菜黑斑病菌、油菜茎基溃疡病菌、水稻纹枯病菌以及核盘菌具有极好的抑制作用。此外,吲哚乙腈类化合物还是合成吲哚乙酸、乙酰胺以及其它杂环化合物的前体。

三氟甲基(CF3)具有强吸电子性、亲脂性和稳定的C-F键等特性,能够显著改变含三氟甲基的化合物的酸性、偶极矩、极性、亲脂性及其代谢和化学稳定性,含有三氟甲基的化合物在医药、农药和材料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此外,含全碳季碳立体中心化合物结构更具有多样性和刚性,因此广泛存在于药物分子、天然产物和农用化学品中,然而,受位阻效应的影响,构建全碳季碳立体中心化合物极具挑战性。因此,合成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吲哚乙腈类化合物的合成方法有很多,如卤代物与剧毒的无机氰化物的亲核取代反应等,但是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的合成目前则尚无文献报道。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内容,本发明提供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构建一种全碳季碳立体中心化合物,填补合成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方面的技术空白。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一,一种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结构式如式(1)所示:

其中R1、R2为各自独立的基团,R1选自氢、卤素、C1-C5直链烷基、酯基、氰基或甲氧基中的一种;R2选自苯基、烷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三氟甲基取代苯基、萘基、噻吩基或C1-C5直链烷基中的一种。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二,上述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的制备方法,以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三甲基氰硅烷为原料,在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作用下,在溶剂中加热反应得到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

进一步地,加热反应过程中还包括: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旋蒸除去溶剂,粗品经过硅胶柱层析。

进一步地,所述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结构式如式(2)所示;

其中R1、R2为各自独立的基团,R1选自氢、卤素、C1-C5直链烷基、酯基、氰基或甲氧基中的一种;R2选自苯基、烷基取代苯基、卤素取代苯基、三氟甲基取代苯基、萘基、噻吩基或C1-C5直链烷基中的一种。

进一步地,所述路易斯酸催化剂为三(五氟苯基)硼烷。

进一步地,所述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路易斯酸催化剂的摩尔比为1:0.05~1:0.1。

进一步地,所述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三甲基氰硅烷的摩尔比为1:2-3。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氯苯、乙腈、甲苯或二氯乙烷中的任意一种;所述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在溶剂中的浓度为0.05-0.5mol/L。

进一步地,所述溶剂为氯苯,产率最佳。

进一步地,所述加热反应温度100-120℃,所述加热反应时间为8-24h。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三,上述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在抑制油菜菌核病和番茄灰霉病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之四,上述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在合成含α-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色胺类衍生物中的应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以简单易得的三氟甲基吲哚醇类化合物和三甲基氰硅烷为原料通过路易斯酸催化剂催化完成反应,无需使用金属催化剂和剧毒的无机氰化物作为氰源,具有反应条件温和,操作简单,并且产率高、反应底物范围较广等优点。

通过抑菌实验测试,本发明制备的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对植物病原菌尤其是核盘菌和灰霉菌具有较强的抑制效果,可用于油菜菌核病和番茄灰霉病的防治。

本发明制得的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经过氢化转化为含α-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色胺类衍生物。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氟谱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a的单晶衍射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多种示例性实施方式,该详细说明不应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应理解为是对本发明的某些方面、特性和实施方案的更详细的描述。

应理解本发明中所述的术语仅仅是为描述特别的实施方式,并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另外,对于本发明中的数值范围,应理解为还具体公开了该范围的上限和下限之间的每个中间值。在任何陈述值或陈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以及任何其他陈述值或在所述范围内的中间值之间的每个较小的范围也包括在本发明内。这些较小范围的上限和下限可独立地包括或排除在范围内。

除非另有说明,否则本文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发明所述领域的常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相同含义。虽然本发明仅描述了优选的方法和材料,但是在本发明的实施或测试中也可以使用与本文所述相似或等同的任何方法和材料。本说明书中提到的所有文献通过引用并入,用以公开和描述与所述文献相关的方法和/或材料。在与任何并入的文献冲突时,以本说明书的内容为准。

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或精神的情况下,可对本发明说明书的具体实施方式做多种改进和变化,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由本发明的说明书得到的其他实施方式对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得的。本发明说明书和实施例仅是示例性的。

关于本文中所使用的“包含”、“包括”、“具有”、“含有”等等,均为开放性的用语,即意指包含但不限于。

实施例1: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a(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8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得到目标产物1a(89.2mg,白色固体,产率99%)。

图1为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氢谱图;

图2为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碳谱图;

图3为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1a的核磁共振氟谱图;

图4为实施例制备的化合物1a的单晶衍射图。

1H NMR(600MHz,CDCl3)δ8.41(s,1H),7.58(d,J=7.5Hz,2H),7.45–7.38(m,5H),7.22(t,J=7.6Hz,1H),7.11(d,J=8.1Hz,1H),7.02(t,J=7.6Hz,1H);13C NMR(151MHz,CDCl3)δ136.2,131.6,129.7,128.8,128.5,124.7(q,J=285.4Hz),124.6,124.1,124.0(q,J=1.5Hz),123.2,120.8,119.9,116.2,111.5,106.7,52.7(q,J=30.2Hz);19F NMR(565MHz,CDCl3)δ–69.2;HRMS(ESI)calcd for C17H12F3N2[M+H]+:301.0947;found:301.0959。

实施例2: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b(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5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即得目标产物1b(91.9mg,白色固体,产率99%)。

1H NMR(600MHz,CDCl3)δ8.69(s,1H),7.50(d,J=7.6Hz,2H),7.47–7.43(m,1H),7.43–7.33(m,3H),7.19(d,J=8.2Hz,1H),7.12(td,J=8.0,4.8Hz,1H),6.66(dd,J=11.0,7.8Hz,1H);13C NMR(101MHz,CDCl3)δ155.4(d,J=248.6Hz),138.8(d,J=10.4Hz),132.5(d,J=1.2Hz),129.5,128.5,128.3,124.6–123.6(m),123.7(q,J=286.3Hz),116.5,113.7(d,J=20.2Hz),107.7(d,J=3.8Hz),106.4,106.2,105.4(d,J=3.5Hz),53.1(q,J=29.8Hz);19F NMR(376MHz,CDCl3)δ-69.0,-115.0;HRMS(ESI)calcd for C17H10F4N2Na[M+Na]+:341.0672;found:341.0658。

实施例3: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c(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2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即得目标产物1c(90.7mg,白色固体,产率99%)。

1H NMR(400MHz,CDCl3)δ8.39(s,1H),7.62(d,J=7.3Hz,2H),7.49–7.33(m,4H),7.29(d,J=8.3Hz,1H),7.07(d,J=8.3Hz,1H),6.95(s,1H),2.32(s,3H);13C NMR(101MHz,CDCl3)δ134.5,131.6,130.1,129.6,128.8,128.4,124.8,124.7,124.1(q,J=2.6Hz),123.8(q,J=286.3Hz),119.1,116.4,111.3,105.6,52.8(q,J=30.3Hz),21.4;19F NMR(376MHz,CDCl3)δ-69.07;HRMS(ESI)calcd for C18H14F3N2[M+H]+:315.1104;found:315.1092。

实施例4: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d(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5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即得目标产物1d(109.2mg,白色固体,产率96%)。

1H NMR(600MHz,CDCl3)δ8.51(s,1H),7.52(d,J=7.7Hz,2H),7.48–7.34(m,4H),7.31–7.22(m,2H),7.19(s,1H);13C NMR(151MHz,CDCl3)δ134.9,130.9,129.9,129.0,128.2,126.2,126.1,125.3,123.5(q,J=285.1Hz),122.0,116.1,114.0,113.2,106.0,52.5(q,J=30.5Hz);19F NMR(565MHz,CDCl3)δ-69.06;HRMS(ESI)calcd for C17H10BrF3N2Na[M+Na]+:400.9872;found:400.9874。

实施例5: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e(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5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7/1,V/V),即得目标产物1e(90.6mg,白色固体,产率94%)。

1H NMR(600MHz,CDCl3)δ8.64(s,1H),7.58(d,J=7.5Hz,2H),7.44–7.37(m,4H),6.94(t,J=8.0Hz,1H),6.70(d,J=8.2Hz,1H),6.66(d,J=7.7Hz,1H),3.96(s,3H);13C NMR(151MHz,CDCl3)δ146.3,131.8,129.7,128.9,128.6,127.1,126.0,123.7(q,J=2.1Hz),123.9(q,J=285.3Hz),121.4,116.4,112.3,107.0,102.9,55.4,52.8(q,J=30.2Hz);19FNMR(565MHz,CDCl3)δ-69.18;HRMS(ESI)calcd for C18H14F3N2O[M+H]+:331.1053;found:331.1040。

实施例6: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f(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2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10/1,V/V),即得目标产物1f(90.5mg,白色固体,产率96%)。

1H NMR(600MHz,CDCl3)δ8.44(s,1H),7.46(d,J=6.9Hz,2H),7.43–7.37(m,2H),7.25–7.18(m,3H),7.18–7.13(m,1H),7.06–7.01(m,1H),2.37(s,3H);13C NMR(151MHz,CDCl3)139.8,136.2,129.5,128.6,128.3,124.5,124.0(q,J=2.2Hz),123.8(q,J=285.6Hz),123.1,120.6,119.8,116.4,111.6,106.5,52.4(q,J=31.8Hz),21.0;19F NMR(565MHz,CDCl3)δ-69.30;HRMS(ESI)calcd for C18H14F3N2[M+H]+:315.1104;found:315.1098。

实施例7: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g(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氮气氛围下依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24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即得目标产物1g(101.9mg,淡黄色固体,产率97%)。

1H NMR(600MHz,CDCl3)δ8.44(s,1H),8.22(s,1H),7.92–7.87(m,1H),7.87–7.84(m,1H),7.82(d,J=8.7Hz,1H),7.61–7.53(m,2H),7.51(d,J=8.5Hz,2H),7.42(d,J=8.2Hz,1H),7.21(t,J=7.6Hz,1H),7.13(d,J=8.2Hz,1H),6.97(t,J=7.6Hz,1H);13C NMR(151MHz,CDCl3)δ136.2,133.4,132.7,128.9,128.8,128.6,128.4,127.6,127.4,126.9,124.9,124.6,124.1(q,J=2.3Hz),123.9(q,J=285.7Hz),123.2,120.8,119.7,116.3,111.6,106.4,52.9(q,J=30.2Hz);19F NMR(565MHz,CDCl3)δ-68.80;HRMS(ESI)calcd forC21H13F3N2Na[M+Na]+:373.0923;found:373.0916。

实施例8: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h(0.3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03mmol),次加入氯苯(3mL),三甲基氰硅烷(0.9mmol),在120℃搅拌反应15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8/1,V/V),即得目标产物1h(82.9mg,白色固体,产率93%)。

实施例9:

为了验证本发明的实用性,本发明也进行了克级规模放大实验,将原料三氟甲基吲哚醇2a放大至4mmol(1.17克)时,仍然能以90%的收率得到预期产物,充分显示了本发明的实用性。

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0mL圆底烧瓶,加入三氟甲基吲哚醇2a(4mmol),三(五氟苯基)硼烷(0.4mmol),氮气氛围下依次加入氯苯(340mL),三甲基氰硅烷(12mmol),在120℃搅拌反应12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冷却至室温,反应混合物旋蒸浓缩除去溶剂,粗品通过硅胶柱层析分离(洗脱剂为石油醚:乙酸乙酯=25/1~9/1,V/V),即得目标产物1a(1.08g,白色固体,产率90%)。

实施例10:

实施例1-9制得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是一类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可经过氢化转化为含α-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色胺类衍生物。以2-三氟甲基-2-苯基-吲哚乙腈(1a)为例,反应方程式如下:

取10mL圆底烧瓶,依次加入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1a(0.3mmol),二氯化钴(0.6mmol),二碳酸二叔丁酯(1.2mmol),随后加入甲醇(3mL),冰浴下十分钟内分批加入硼氢化钠,完毕后室温下反应15小时(薄板层析跟踪反应直至反应完全),反应结束后旋转浓缩除去溶剂,以体积比为20:1~6:1的石油醚和乙酸乙酯的混合溶液为洗脱剂进行梯度洗脱,得到α-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色胺类衍生物3(64.3mg,白色固体,产率53%)。

1H NMR(600MHz,CDCl3)δ8.61(s,1H),7.43(s,1H),7.39(t,J=8.7Hz,3H),7.34–7.28(m,3H),7.14(t,J=7.6Hz,1H),6.87(t,J=7.5Hz,1H),6.71(d,J=8.1Hz,1H),4.47(d,J=8.6Hz,2H),4.20(d,J=8.8Hz,1H),1.35(d,J=26.2Hz,9H);13C NMR(151MHz,CDCl3)δ155.5,136.4,129.0,128.3,128.0,125.5,125.4(q,J=276.2Hz),124.7,122.2,121.2,119.7,111.4,79.6,54.1(q,J=24.5Hz),44.4,28.2;19F NMR(565MHz,CDCl3)δ-68.36(d,J=9.3Hz),-68.73;HRMS(ESI)calcd for C22H24F3N2O2[M+H]+:405.1784;found:405.1777。

实施例11: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对反应条件进行优化,优化结果见表1。

表1

由此可见,本发明所提供的含三氟甲基全碳季碳中心吲哚乙腈化合物的合成方法可以实现将三氟甲基以及氰基同时引入到吲哚骨架中,该方法采用非金属催化剂,具有操作简单,底物范围广,产率高等优点。

实施例12:

核盘菌是一种危害作物和蔬菜的世界性的重要的植物病原菌,可以广泛地侵染很多单子叶和双子叶植物。灰霉菌,又称灰葡萄孢菌,是一种广寄主性的、能够引起多种植物幼苗、果实及储藏器官的猝倒、落叶、花腐、烂果及烂窖。潮湿时病部表层产生大量的灰色霉层(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称为灰霉病。其在空气中广泛分布,不仅能够侵染田间作物,同样会给植物的采后阶段造成巨大损失。

将实施例1制备的化合物1a进行核盘菌和灰霉菌抑制测试实验,具体过程如下:

本实验中所用的植物真菌为实验室4℃保存的菌种核盘菌和灰霉菌。采用的培养基为马铃薯琼脂葡萄糖培养基(简称PDA)。PDA培养基配方:马铃薯(去皮)200g,葡萄糖20g,琼脂15g,蒸馏水1000mL,配制方法:将马铃薯洗净去皮,称200g切成小块,加水煮烂(煮沸20-30分钟,能被玻璃棒戳破即可),用八层纱布过滤于烧杯中,根据实验需要加15-20g琼脂,加入20g葡萄糖,搅拌均匀,充分溶解后稍冷却,补足水至1000mL,分装后121℃灭菌30分钟,冷却后备用。

实验方法:采用生长速率法。

(1)先将2种植物真菌在PDA平板上25℃培养3-6d左右待用;

(2)将PDA培养基加热溶化,冷却至45-50℃,加入50mg/L浓度的待测化合物(1a)制成含50mg/L药液的培养基,并分别倒入培养皿中冷却,啶酰菌胺(boscalid)作为阳性对照;

(3)以无菌操作手续,用打孔器在培养6d的各菌株菌丝边缘(生长状况尽量一致)打取圆形菌饼(直径0.50cm),再用接种针挑至含药平板中央,然后将培养皿倒置于培养箱(28℃)中培养;

(4)于处理后不同时间观察测定菌丝的生长情况,并采用十字交叉法测得直径并处理数据,计算抑制率;

(5)抑制率(%)=(对照菌丝直径-处理菌丝直径)/(对照菌丝直径-0.5)×100;

(6)每个处理重复3次。

测试结果见表2。

表2

NO.50mg/L 核盘菌 灰霉菌
1a 93.5±0.7 90.7±1.9
啶酰菌胺 100.0±0.0 75.3±2.0

由表2数据可以得出,化合物1a具有抑制植物病原真菌核盘菌和灰霉菌(又称灰葡萄孢菌)的活性,化合物1a对灰霉菌抑制作用明显强于阳性对照物啶酰菌胺,而对于核盘菌的抑制效果稍逊于阳性对照物啶酰菌胺,但是仍然具有优秀的抑制效果。

采用实施例12的方法对本发明实施例中其他化合物进行性能验证,结果显示各化合物同样具有优异的植物病原真菌抑制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类吲哚衍生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