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文档序号:403184 发布日期:2021-12-17 浏览:3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Damper device with torque limiter ) 是由 上原宏 于 2021-05-1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实现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小型化,且能够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该阻尼器装置(1)包括阻尼器单元(20)和扭矩限制器单元(10)。阻尼器单元(20)具有止动机构(45),止动机构(45)具有形成于凸缘(40)的止动用孔(42a、42b)、及固定于输入侧板(21)的止动销(24)。扭矩限制器单元(10)具有环状摩擦板(13),环状板(13)的内周部由铆钉(25)固定于输入侧旋转体(21)的外周部,铆钉(25)贯通止动用孔(42a、42b)而组装。(A damper device with a torque limiter, which can be assembled with a torque limiter unit and a damper unit separately while achieving miniaturization of the device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The damper device (1) includes a damper unit (20) and a torque limiter unit (10). The damper unit (20) has a stopper mechanism (45), and the stopper mechanism (45) has stopper holes (42a, 42b) formed in the flange (40) and a stopper pin (24) fixed to the input side plate (21). The torque limiter unit (10) has an annular friction plate (13), the inner peripheral portion of the annular plate (13) is fixed to the outer peripheral portion of the input-side rotating body (21) by rivets (25), and the rivets (25) are assembled by penetrating through the stop holes (42a, 42 b).)

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尼器装置,尤其涉及设置于动力源侧的部件与输出侧的部件之间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背景技术

在例如包括发动机和电动机的混合动力车辆中,为了防止在发动机起动时等情况下从输出侧向发动机侧传递过大的扭矩,使用了如专利文献1所示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3-24364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示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中,具有阻尼器部,该阻尼器部具有一对板和多个扭力弹簧,在该阻尼器部的外周侧设置有扭矩限制器。扭矩限制器与阻尼器部由铆钉连结。详细而言,扭矩限制器的衬板和阻尼器部的一对侧板全部由一种铆钉固定。

在这种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中,由于扭矩限制器的衬板被配置于阻尼器部的一对侧板的径向方向的更外侧,因此难以使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尺寸小型化。

另外,在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中,在制造上优选分别装配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之后组装两个单元。但是,在专利文献1的阻尼器装置中,出于与上述理由相同的理由,无法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

本发明的技术问题在于,在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中,实现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小型化,且能够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

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

(1)本发明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设置于动力源侧的部件与输出侧的部件之间。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包括阻尼器单元和扭矩限制器单元。阻尼器单元连结于输出侧的部件。扭矩限制器单元限制在动力源侧的部件与阻尼器单元之间传递的扭矩。阻尼器单元具有第一旋转体、第二旋转体、止动机构和弹性部件。第一旋转体为圆板状。第二旋转体在轴方向上具有与第一旋转体相对的凸缘。第二旋转体能够与第一旋转体相对地旋转。第二旋转体连结于输出侧的部件。止动机构具有缺口和止动销。缺口形成于凸缘并呈圆弧状延伸。止动销固定于第一旋转体。止动销沿轴方向贯通缺口。止动机构将第一旋转体与第二旋转体的相对旋转角度限制在规定的角度范围。弹性部件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扭矩限制器单元具有环状摩擦板。环状摩擦板的内周部由固定部件固定于第一旋转体和第二旋转体的任一个的外周部。固定部件贯通凸缘的缺口而组装。

在该装置中,第二旋转体贯通有固定部件,该固定部件贯通止动机构的缺口,用于固定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固定部件。也就是说,利用止动销贯通的缺口组装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使扭矩限制器的内周部与阻尼器单元的外周部重叠。因此,与现有的装置相比,能够实现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小型化。另外,出于相同的理由,能够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

(2)优选地,第一旋转体具有圆板状的第一板和第二板,该第一板和第二板以在轴方向上夹着凸缘的方式配置。第一板和第二板由止动销固定为彼此无法沿轴方向移动且无法相对地旋转。

(3)优选地,摩擦板固定于第一板,第二板具有固定部件能够贯通的组装用孔。

在此,固定摩擦板与第一板的固定部件通过第二板的组装用孔和凸缘的缺口而组装。

(4)优选地,固定部件和弹性部件以各自的一部分与止动销的安装径重叠的方式配置。

(5)优选地,止动机构的缺口是圆弧状的长孔,长孔在圆周方向的一部分具有向径向方向外侧突出的突出部,固定部件贯通包含突出部的长孔。

(6)优选地,扭矩限制器单元具有固定板、压力板以及施力部件。固定板固定于动力源侧的部件。压力板将摩擦板向固定板按压。施力部件经由压力板将摩擦板向固定板按压。

发明效果

如上所述,本发明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能够实现装置的径向方向的小型化,且能够在分别装配了扭矩限制器单元和阻尼器单元的基础上组装两者。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的截面图。

图2是与图1不同位置的截面图。

图3是阻尼器单元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整体构成]

图1和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带扭矩限制器的阻尼器装置1(以下,也会简称为“阻尼器装置”)的截面图。另外,图3是阻尼器单元1的主视图,其表示卸下一部分部件或删除部件的一部分。在图1和图2中,O-O线是旋转轴。在图1和图2中,阻尼器装置1的左侧配置有发动机,阻尼器装置1的右侧配置有包含电动机、变速装置等的驱动单元。

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轴方向是阻尼器装置1的旋转轴O延伸的方向。另外,圆周方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径向方向是指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径向方向。此外,圆周方向不需要与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圆周方向完全一致,例如,圆周方向的概念也包含图3所示的以窗部和窗孔为基准的左右方向。另外,径向方向不需要与以旋转轴O为中心的圆的直径方向完全一致,例如,径向方向的概念也包含图3所示的以窗部和窗孔为基准的上下方向。

该阻尼器装置1设置于未图示的飞轮与驱动单元的输入轴之间,是用于限制在发动机与驱动单元之间传递的扭矩并衰减旋转变动的装置。阻尼器装置1具有扭矩限制器单元10和阻尼器单元20。

[扭矩限制器单元10]

扭矩限制器单元10配置于阻尼器单元20的外周侧。扭矩限制器单元10限制在飞轮与阻尼器单元20之间传递的扭矩。扭矩限制器单元10具有第一固定板11(固定板的一个例子)和第二固定板12、摩擦板13、压力板14以及锥形弹簧15(施力部件的一个例子)。

第一固定板11固定于动力源侧的部件。第一固定板11和第二固定板12由多个铆钉16彼此固定。摩擦板13是环状板。压力板14和锥形弹簧15配置于第二固定板12与摩擦板13之间。锥形弹簧15经由压力板14将摩擦板13向第一固定板11按压。

[阻尼器单元20]

阻尼器单元20由输入侧板21(第一旋转体的一个例子)、轮毂凸缘22(第二旋转体的一个例子)以及配置于输入侧板21与轮毂凸缘22之间的阻尼器部23构成。

<输入侧板21>

输入侧板21具有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以下,也会将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合并记载为“输入侧板21”)。如图3所示,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均是具有中心孔的环状部件。此外,虽然图3仅示出了第二板212,但是在基本构成上,第一板211与第二板212相同。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由四个止动销24(参照图3)在轴方向上隔开规定的间隔彼此固定。因此,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无法在轴方向和旋转方向上相对地移动。另外,如图1所示,在第一板211的外周部由四个铆钉25(固定部件的一个例子)固定有摩擦板13的内周部。

如图3所示,在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分别形成有一对第一窗部21a和第二窗部21b。一对第一窗部21a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在图3中,虽然示出了第二板212的第一窗部21a和第二窗部21b,但是第一板211的第一窗部21a和第二窗部21b也是同样的构成。一对第一窗部21a通过切割并立起各自的板211、212而形成,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具有按压面21c,在外周缘和内周缘分别具有支承部。另外,一对第二窗部21b与第一窗部21a隔开90°的间隔,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一对第二窗部21b是沿圆周方向延伸,且沿轴方向贯通的圆弧状开口,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具有按压面21d。

另外,在第一板211形成有用于由铆钉25固定摩擦板13的固定用孔21e。并且,在第二板212在与固定用孔21e对应的位置形成有四个组装用孔21f,该组装用孔21f能够贯通铆钉25且能够贯通铆钉铆接用的工具。

<轮毂凸缘22>

轮毂凸缘22是用于将来自输入侧板21的扭矩传递至输出侧的装置的部件。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轮毂凸缘22具有轮毂30和凸缘40。

轮毂30是筒状部件,配置于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的中心孔内。在轮毂30的内周部形成有花键孔,输出侧的部件能够与该花键孔花键卡合。另外,在轮毂30的外周面形成有八个齿30a和一对突起部30b。一对突起部30b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

如图3所示,凸缘40形成为圆板状,配置于第一板211与第二板212的轴方向之间。凸缘40分别具有一对第一窗孔41a和第二窗孔41b以及一对第一止动用孔42a(缺口的一个例子)和第二止动用孔42b(缺口的一个例子)。另外,凸缘40在中心部形成有能够供轮毂30插入的开口,并且形成有与轮毂30的齿30a卡合的多个凹部43。在凸缘40还形成有用于构成后述的预减震器50的开口44。此外,虽然在图3中未示出,一对第一止动用孔42a和第二止动用孔42b夹着旋转轴O对称地形成。

第一窗孔41a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形成于与第一板211和第二版212的第一窗部21a对应的位置。第一窗孔41a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具有按压面41c。并且,第一窗孔41a的圆周方向的R1侧(以下,简称为“R1侧”)的按压面41c具有凸部41d,该凸部41d以朝向相对的按压面41c(即,圆周方向)鼓起的方式突出。

第二窗孔41b与第一窗孔41a隔开90°的间隔,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即,第二窗孔41b形成于与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的第二窗部21b对应的位置。第二窗孔41b形成为矩形状,第二窗孔41b的径向方向位置(孔的径向方向宽度的中央位置)位于与第一窗孔41a的径向方向的中心位置相比的径向方向内侧。第二窗孔41b在圆周方向的两端面具有按压面41f,两按压面41f之间的距离设定为短于输入侧板21的第二窗部21b的两按压面21d之间的距离(圆周方向的长度)。

第一止动用孔42a是在第一窗孔41a的R1侧以圆弧状延伸的长孔。第一止动用孔42a与第一窗孔41a分离地形成。从第一止动用孔42a的第一窗孔41a分离一侧的端部延伸至第二窗孔41b的径向方向外侧。另外,接近第一止动用孔42a的第一窗孔41a的端部朝向第一窗孔41a的凸部41d延伸。

第二止动用孔42b是在第一窗孔41a的圆周方向的R2侧(以下,简称为“R2侧”)以圆弧状延伸的长孔。第二止动用孔42b的R1侧的端部连通至第一窗孔41a的径向方向的中央部。

另外,在第一止动用孔42a和第二止动用孔42b中,在R2侧的端部附近形成有朝向径向方向外侧鼓起的突出部42c。该突出部42c形成于与输入侧板21的与铆钉25的固定用孔21e对应的位置。铆钉25能够通过该突出部42c和组装用孔21f由工具进行铆接。

止动销24沿轴方向贯通第一止动用孔42a和第二止动用孔42b。由此,输入侧板21和轮毂凸缘22能够在止动销24在各止动用孔42a、42b内能够移动的范围内相对地旋转。换言之,由止动销24与各第一止动用孔42a和第二止动用孔42b构成止动机构45,通过止动销24与各止动用孔42a、42b的端面抵接,输入侧板21和轮毂凸缘22彼此的相对旋转被禁止。

<阻尼器部23>

如图1和图3所示,阻尼器部23具有一对螺旋弹簧47(弹性部件的一个例子)、一对树脂部件48、一对预减震器50以及迟滞产生机构60。

一对螺旋弹簧47和一对树脂构件48是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输入侧板21和轮毂凸缘22的机构。

-螺旋弹簧47和树脂部件48-

螺旋弹簧47收容于凸缘40的第一窗孔41a,树脂部件48收容于凸缘40的第二窗孔41b。另外,螺旋弹簧47和树脂部件48由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的各第一窗部21a和第二窗部21b沿轴方向和径向方向支承。

此外,树脂部件48相对于输入侧板21的第二窗部21b在圆周方向上隔着间隙而配置。另一方面,树脂部件48相对于凸缘40的第二窗孔41b在圆周方向上无间隙地配置。

在螺旋弹簧47的R1侧的端面设置有第一弹簧座71。另外,在螺旋弹簧47的R2侧的端面设置有第二弹簧座72。

在此,螺旋弹簧47和铆钉25的一部分以与止动销24的安装径P重叠的方式配置。

-预减震器50-

一对预减震器50是用于在旋转方向上弹性地连结轮毂30和凸缘40的机构。如图3所示,一对预减震器50夹着旋转轴O相对地配置。各预减震器50以被一对第一窗孔41a夹着的方式配置于第二窗孔41b的径向方向内侧。各预减震器50具有一对螺旋弹簧51。各螺旋弹簧51配置于轮毂30的一对突起部30b与凸缘40的开口44的端面之间。

-迟滞产生机构60-

迟滞产生机构60配置于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与轮毂凸缘22的轴方向之间。迟滞产生机构60由轴套和锥形弹簧等部件构成。迟滞产生机构60在轮毂30与凸缘40彼此相对地旋转时,产生较小的迟滞扭矩。另外,迟滞产生机构60在第一板211和第二板212与轮毂凸缘22彼此相对地旋转时,产生相对较大的迟滞扭矩。

[扭矩限制器单元10和阻尼器单元20的组装]

在装配该阻尼器装置1时,首先,分别组装扭矩限制器单元10和阻尼器单元20。之后,由铆钉25铆接固定扭矩限制器单元10的摩擦板13的内周部和第二板212的外周部。

此时,由于在第二板212形成有组装用孔21f,另外,在凸缘40形成有止动用孔42a、42b以及突出部42c,因此能够使铆钉25和铆接用工具通过这些孔等,并能够由铆钉25将第一板211和摩擦板13铆接固定。

在此,利用止动用孔42a、42b组装用于固定扭矩限位器单元10和阻尼器单元20的铆钉25。由此,能够使扭矩限制器单元10的内周部和阻尼器单元20的外周部重叠,从而能够实现装置的小型化。

[动作]

从发动机传递至飞轮的扭矩经由扭矩限制器单元10输入至阻尼器单元20。在阻尼器单元20中,向固定有扭矩限制器单元10的摩擦板13的输入侧板21输入扭矩,该扭矩经由预减震器50、螺旋弹簧47以及树脂部件48传递至轮毂凸缘22。并且,从轮毂凸缘22向输出侧的电动机、发电机、变速机等传递动力。

另外,例如,在发动机起动时,由于输出侧的惯性量大,因此存在从输出侧向发动机传递过大的扭矩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由扭矩限制器单元10传递至发动机侧的扭矩被限制在规定值以下。

[其他实施方式]

本发明不仅局限于如上所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或修改。

(a)阻尼器单元20和扭矩限制器单元10的具体构成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止动机构45由止动用孔42a、42b和止动销24构成,但是也能够代替止动用孔42a、42b,由沿圆周方向延伸且在径向方向开放的缺口构成。

(b)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铆钉25的一部分配置于与止动销24的安装径重叠的位置,但是铆钉25的配置不限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5…锥形弹簧(施力部件);21…输入侧板(第一旋转体);22…轮毂凸缘(第二旋转体);24…止动销;25…铆钉(固定部件);30…轮毂;40…凸缘;41a…第一窗孔;42a…第一止动用孔(缺口);42b…第二止动用孔(缺口);42c…突出部;45…止动机构;47…螺旋弹簧(弹性部件)。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减振装置和驱动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