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冷装置

文档序号:419447 发布日期:2021-12-21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制冷装置 (Refrigerating device ) 是由 郭胜 李琦 杨常坤 刘阳 李宗豪 欧阳钦 于 2021-09-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制冷装置,制冷装置包括壳体、风机及导热件,壳体具有独立设置的第一散热腔及第二散热腔,壳体上开设有均与第一散热腔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第二散热腔内盛放有导热介质,风机配接于壳体上,并被构造为用于提供一驱动外部气流经进风口流向出风口的驱动力,导热件的一端伸入第一散热腔内并与发热元件接触,另一端伸入第二散热腔内并与其内的导热介质接触。本发明提供的制冷装置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refrigerat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fan and a heat conducting piece, wherein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 first heat radiating cavity and a second heat radiating cavity which are independently arranged, the shell is provided with an air inlet and an air outlet which are communicated with the first heat radiating cavity,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cavity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heat conducting medium, the fan is connected to the shell in a matching mode and is constructed to provide a driving force for driving external air flow to the air outlet through the air inlet, one end of the heat conducting piece extends into the first heat radiating cavity and is in contact with a heating element, and the other end of the heat conducting piece extends into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cavity and is in contact with the heat conducting medium in the second heat radiating cavity. The refrigerating device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has a better heat dissipation effect.)

制冷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制冷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制冷装置。

背景技术

在传统的制冷装置中,一般设置有散热腔及位于散热腔内的压缩机及冷凝器,压缩机为冷媒的循环流动提供动力,冷凝器用于实现冷媒与外部之间的热交换,而散热腔与外部连通,则可将压缩机及冷凝器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腔与外部之间的气流交换而排出,以便于实现压缩机及冷凝器的散热。但是,仅通过散热腔与外部进行气流交换进行散热,散热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提供一种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的制冷装置。

一种制冷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冷装置包括:

壳体,具有独立设置的第一散热腔及第二散热腔,所述壳体上开设有均与所述第一散热腔连通的进风口及出风口,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盛放有导热介质;

风机,配接于所述壳体上,并被构造为用于提供一驱动外部气流经所述进风口流向所述出风口的驱动力;以及

导热件,其一端伸入所述第一散热腔内并与发热元件接触,另一端伸入所述第二散热腔内并与其内的所述导热介质接触。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上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散热腔与所述第二散热腔之间的导通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内还具有独立于所述第一散热腔及所述第二散热腔外的制冷间室;

所述制冷装置还包括管道组件,所述管道组件包括冷媒输送管,所述冷媒输送管连通于所述制冷间室与所述第二散热腔之间,所述冷媒输送管被构造为用于允许所述制冷间室内的冷媒流向所述第二散热腔。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管道组件还包括切换开关,所述切换开关配接于所述冷媒输送管,所述导热介质为水;

所述切换开关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的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时打开,以导通所述冷媒输送管;

和/或所述切换开关被构造为用于在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打开,以导通所述冷媒输送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控制器及检测件,所述检测件配接于所述第二散热腔内,所述检测件被构造为用于检测所述第二散热腔内的温度和/或水位线;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检测件及所述切换开关电连接,所述控制器用于根据所述温度和/或所述水位线控制所述切换开关启闭。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件,所述加热件配接于所述切换开关上,并用于加热所述切换开关。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隔热件,第一隔热件配接于切换开关,并设于冷媒流入至切换开关的流动路径上,所述第一隔热件被构造为用于阻止所述切换开关与所述制冷间室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还包括除湿件,所述除湿件设于冷媒流入至所述第二散热腔的流动路径上,且所述除湿件被构造为用于为冷媒除湿。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腔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腔及第二子腔,所述第一子腔与所述进风口连通形成进风段,所述第二子腔与所述出风口连通形成出风段,所述进风段及所述出风段均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并排设置;

在所述第一方向上,所述出风段的口径逐渐减小,且在所述出风口处具有最小口径。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散热腔还包括连通于所述第一子腔与所述第二子腔之间的过渡段,所述壳体内还设置连通于外部与所述过渡段之间的回风通道,所述回风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回风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进风段与所述出风段之间;

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位于气流由所述回风通道流入至所述第一散热腔的流动路径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壳体还具有连通于外部与所述进风段之间的辅助进风通道,所述辅助进风通道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且所述辅助进风通道沿所述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于所述进风段与所述回风通道之间;

所述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三隔热件,所述第三隔热件位于气流由所述辅助进风通道流入至所述进风段的流动路径上。

上述制冷装置,在风机的作用下,外部气流可从进风口流入,并经第一散热腔后从出风口流出,在气流流经第一散热腔的过程中,发热元件上的部分热量能够被气流带走,以便于降低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地,导热件的一端与发热元件连接,另一端与导热介质接触,导热件能够将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介质,以使得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发热元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中制冷装置去掉第二侧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去掉顶板及第一侧板的后视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制冷装置的仰视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制冷装置另一视角下去掉第四侧板的剖面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制冷装置去掉隔板的俯视图;

图6为图2所示的制冷装置侧视剖面图;

图7为图6所示的制冷装置中局部结构D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制冷装置去掉隔板的俯视图;

图9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中附属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中第一导热件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中第一导热件的第一导热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中第二导热件的第一连接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所示的制冷装置中管道组件与加热件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所示的制冷装置中去掉盖板后的爆炸图;

图15为图14所示的剖面图。

附图标号:

100、制冷装置;10、壳体;11、底板;110、第二散热腔;111、制冷间室; 112、散热室;113、进风口;114、出风口;115、第一散热腔;1151、第一子腔;1152、第二子腔;1153、过渡段;116、回风通道;1161、气流输出段;1163、气流输入段;117、辅助进风通道;118、加水口;119、导通孔;12、隔板;122、固定孔;13、顶板;14、第一侧板;16、第三侧板;161、进风面;17、第四侧板;18、进风板;19、出风板;191、出风端面;21、连接板;212、通孔;22、出风辅助板;221、辅助出风面;23、回风板;24、辅助进风板;241、辅助进风面;25、主壳体;26、附属壳体;261、散热口;31、冷凝器;32、压缩机; 41、第一导热件;412、第一连接部;4121、连接空间;4123、第一连接凸柱; 414、第一导热部;4142、第一导热片;4144、第一导热基板;4146、第一导热凸台;4148、第一连接孔;42、第二导热件;421、第二连接部;4212、连接基板;4214、连接片;4216、第二连接凸柱;423、第二导热部;4232、第二导热基板;4234、第二导热片;4236、第二连接孔;60、风机;70、管道组件;71、冷媒输送管;72、切换开关;721、切换主体;7212、安装口;7214、环形槽; 723、切换阀;7232、转动孔;725、挡块;7252、转轴;81、温度检测件;82、低水位检测件;83、高水位检测件;90、加热件;101、第一隔热件;102、除湿件;103、第二隔热件;104、集水件;105、第三隔热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2及图4,本申请提供一种制冷装置100,制冷装置100包括壳体10、风机60、发热元件及导热件,壳体10具有独立设置的第一散热腔 115及第二散热腔110,壳体10上开设有均与第一散热腔115连通的进风口113 及出风口114,第二散热腔110内盛放有导热介质,风机60配接于壳体10上,并被构造为用于提供一驱动外部气流经进风口113流向出风口114的驱动力,导热件的一端伸入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发热元件接触,另一端伸入第二散热腔110内并与其内的导热介质接触。具体地,进风口113、第一散热腔115及出风口114依次连通形成散热通道。

上述制冷装置100,在风机60的作用下,外部气流从进风口113流入,并经第一散热腔115后从出风口114流出,发热元件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因此,气流在流动的过程中能够带走发热元件上的部分热量,以便于降低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地,导热件的一端与发热元件连接,另一端与导热介质接触,导热件能够将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介质,以使得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发热元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现有技术中,为实现快速散热,需要设置风机60 的转速较高,以实现气流的快速流入及流出,而在本申请中,由于导热件的设置,散热通道内的发热元件上的部分热量可传递至导热介质上,因此,可设置风机60的转速较小,转速较小的风机60噪音更小且振动较小,从而使得制冷装置的用户体验度更高。

可选地,发热元件可以为冷凝器31、压缩机32或者其他电器元件。以下实施例均以发热元件为两个,且分别为冷凝器31及压缩机32为例进行说明。可选地,发热元件可以通过胶接或者其他固定件连接的方式固定于第一散热腔115 内。较优地,发热元件通过固定件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散热腔115内,从而可方便对发热元件进行更换。

具体地,固定件的方式并不唯一,例如,固定件可以包括两个固定板,两个固定板沿散热通道内气流的流动方向间隔设置,发热元件至少部分卡持于两个固定板之间。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固定件还可为其他形式,例如,设置有用于卡持发热元件的卡槽的固定块。

请一并参阅图3及图9,可选地,导热介质可以为固态介质、液态介质或者气态介质,仅需保证导热介质的温度低于发热元件工作过程中的温度即可。较优地,导热介质为水,水具有较大的比热容,能够吸收较多的热量,而且,水价格低廉,便于降低制冷装置100的制造成本。可选地,导热件可以为金属构件、塑胶复合构件等等。较优地,导热件为由金属材料制作成型的金属构件,金属材料具有较佳的导热性,能够实现快速导热。可选地,导热件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导热件的数量与发热元件的数量相同并一一对应。

具体地,壳体10包括主壳体25及位于主壳体25外的附属壳体26,主壳体 25内设置有第一散热腔115,附属壳体26内设置有第二散热腔110,且附属壳体26上开设有与第二散热腔110连通的散热口261,主壳体25覆盖于散热口 261。导热件的一端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位于气流的流动路径上的发热元件接触,导热件的另一端穿设于主壳体25的侧壁,并经散热口261伸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以与导热介质接触。

在制冷装置100工作的过程中,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将扩散至第一散热腔115内并导致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温度升高,若附属壳体26设于第一散热腔115 内,则附属壳体26及位于导热介质的温度均将升高,则导热介质与发热元件之间的温差较小,散热效果减弱。而通过设置附属壳体26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外,则可以极大的减弱热量对导热介质的影响,使得导热介质可始终保持较低的温度,因此,导热介质与发热元件之间的温差较大,从而便于实现快速导热。而且,附属壳体26设置于第一散热腔115外时,是直接与外部接触的,因此,附属壳体26与导热介质吸收的温度还可快速扩散至外部空气,从而使得导热介质能够快速进行降温。而主壳体25覆盖于散热口261,则可防止导热介质从散热口261处洒出。

更进一步地,壳体10上开设有连通于第一散热腔115与第二散热腔110之间的导通孔119。可选地,导通孔119可以为一个或者多个,通过设置导通孔 119,部分气流可从导通孔119处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并与导热介质接触以进行降温,而后,气流从导通孔119回流至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从出风口114 流出。由于流经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气流具有较低的温度,因此,该部分气流在汇流至第一散热腔115内的过程中能够带走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更多热量,从而使得制冷装置100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导热介质为水,水分蒸发并可经导通孔119扩散至第一散热腔 115内,则未进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气流于第一散热腔115内流经导通孔 119的上部的过程中,能够与水蒸汽混合并形成混合气流,混合气流具有更低的温度,能够带走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更多热量,从而使得制冷装置100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以发热元件为两个,其中一个为压缩机32,另一个为冷凝器31为例,压缩机32及冷凝器31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壳体10覆盖于散热口261的区域沿气流流动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导通孔119,且压缩机32及冷凝器31设置于壳体10上开设有导通孔119的区域内。因此,降温后的气流还可流经压缩机32 及冷凝器31中的至少一个,从而便于对压缩机32及导热件为两个,其中一个用于传递压缩机32工作产生的热量,另一个导热件用于传递冷凝器31工作产生的热量。

请再次参阅图4,并同时参阅图10及图11,具体地,导热件的形式并不唯一,例如,定义与压缩机32连接的导热件为第一导热件41,第一导热件41可以包括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412及第一导热部414,第一连接部412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内,第二导热部423位于第二散热腔110内并插入至导热介质中,第一连接部412形成有连接空间4121,压缩机32卡接于连接空间4121内,第一导热部414包括第一导热基板4144及设置于第一导热基板4144上的多个第一导热片4142,全部第一导热片4142沿第一导热基板4144的纵长方向依次间隔设置,如此,压缩机32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快速传导至导热介质。更具体地,第一导热基板4144背向全部第一导热片4142的一侧还设置有第一导热凸台4146,第一导热凸台4146上设置有第一连接孔4148,第一连接部412背向连接空间412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连接凸柱4123,第一连接凸柱4123与第一连接孔4148配合,可实现第一导热部414与第一导热基板4144的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7及图12,又例如,定义与冷凝器31连接的导热件为第二导热件42,第二导热件42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421及第二导热部423,第二连接部421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冷凝器31连接,第二导热部423位于第二散热腔110内并插入至导热介质中。具体地,第二连接部421包括连接基板4212及设置于连接基板4212上的多个连接片4214,全部连接片4214沿连接基板4212的纵长方向依次间隔且并排设置,冷凝器31上具有多个沿其中心轴线方向依次设置的多个配合部,多个配合部与全部连接片4214一一对应,每个连接片4214插入至与之对应的配合部内,以使得第二连接部421与冷凝器31 的连接,连接基板4212上背向全部连接片421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凸柱 4216,第二导热部423包括第二导热基板4232及设置于第二导热基板4232上的多个第二导热片4234,全部第二导热片4234沿第二导热基板4232的纵长方向依次间隔且并排设置,第二导热基板4232上背向全部第二导热片4234的一侧设置有第二连接孔4236,第二连接凸柱4216穿设并卡持于第二连接孔4236 内,以实现第二连接部421与第二导热部423的连接,而第二连接部421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冷凝器31接触,第二导热部423位于第一散热腔115内并与导热介质接触,使得冷凝器31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可快速传导至导热介质。

当然,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与任意一个发热元件连接的导热件也还可以为其他结构,例如,柱状结构,仅需保证导热件能够将发热元件工作过程中产生的热量传递至导热介质中即可。

请一并参阅图6,并再次参阅2及图7,壳体10内还具有独立于第一散热腔115及第二散热腔110外的制冷间室111;制冷装置100还包括管道组件70,管道组件70包括冷媒输送管71,冷媒输送管71连通于制冷间室111与第二散热腔110之间,冷媒输送管71被构造为用于允许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流向第二散热腔110。冷媒可对第二散热腔110内的导热介质进行制冷,使得导热介质可始终保持低温,因此,导热介质与工作过程中的发热元件之间具有较大的温差,从而可保证发热元件上的热量能够快速地传导至导热介质上。

请再次一并参阅图1,具体地,主壳体25包括底板11、隔板12、顶板13、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第三侧板16及第四侧板17,第一侧板14及第二侧板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于顶板13相对的两端,第三侧板16及第四侧板17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顶板13相对的两端,顶板13、隔板12及底板11沿第一方向及第二方向相交第三方向间隔设置,第一侧板14、第三侧板 16及第四侧板17沿第三方向延伸至底板11,第二侧板沿第三方向延伸至隔板 12。第一侧板14、第二侧板、第三侧板16、第四侧板17、顶板13及隔板12围设形成制冷间室111,底板11、第一侧板14、第三侧板16、第四侧板17及隔板12围设形成开放的散热室112,散热室112位于制冷间室111的下方,且第一散热腔115为散热室112的一部分。附属壳体26设置于底板11背向散热室 112的一侧,冷媒输送管71的一端贯穿底板11并伸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冷媒输送管71的另一端与制冷间室111连通,以使得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可输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

具体地,第一方向、第二方向与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之间的夹角可以为30°,60°、90°等等,以下实施例均以第一方向、第二方向及第三方向中的任意两个方向的夹角为90°,第一方向(如图1中箭头A所指的方向)及第二方向(如图1中箭头B所指的方向)为相互垂直的水平方向,第三方向(如图1中箭头C所指的方向)与竖直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请一并参与图13、图14及图15,进一步地,管道组件70还包括切换开关 72,切换开关72配接于冷媒输送管71,导热介质为水,切换开关72被构造为用于在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时打开,以导通冷媒输送管71,和/或切换开关72被构造为用于在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打开,以导通冷媒输送管71。

在发热元件未启动或者启动一段时间内,水的温度是较低的,且其水位线是较高的,随着发热元件的持续工作,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由于水能够吸收导热件以及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气流的热量,水的温度逐渐升高,当温度升高至第一阈值时,切换开关72打开,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可经冷媒输送管71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并对水进行制冷,以使得水的温度降低并可对导热件以及气流进行吸热,从而可满足散热需求。当导热介质的温度在冷媒的作用下降低至第三阈值时,切换开关72关闭,第三阈值小于第一阈值。

值得一提的是,在发热元件未启动或者启动一段时间内,水量也是较多的,且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也是较高的,随着发热元件的持续工作,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温度逐渐升高,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蒸发形成水蒸汽,将导致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量减少,水位线降低。水量越少,则水的吸热效果也随之减弱。当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切换开关72打开,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可经冷媒输送管71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并对水进行制冷,温度更低的水吸热能力也增加,以满足散热需求。当导热介质的温度在冷媒的作用下降低至第三阈值时,切换开关72关闭。需要说明的是,输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的冷媒从导通孔119流到第一散热腔115内,而后跟随气流从出风口114流出。

此外,在底板11上还设置有连通于第一散热腔115及第二散热腔110之间的加水口118,加水口118靠近出风口114,当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还可加水口118处向第二散热腔110内加水。可选地,可以设置供水装置,当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供水装置通过加水口118向第二散热腔110内加水,或者,还可设置报警器,当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可发送报警信号以提示用户加水。

请再次参阅图4,更进一步地,制冷装置100还包括控制器(图未示)及检测件,检测件配接于第二散热腔110内,检测件被构造为用于检测第二散热腔 110内的温度和/或水位线,控制器与检测件及切换开关72电连接,控制器用于根据温度和/或水位线控制切换开关72启闭。具体地,当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等于或大于第一阈值,和/或,在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控制切换开关72打开,当导热介质的温度在冷媒的作用下降低至第三阈值时,控制器控制控制切换开关72关闭。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控制器还与报警装置及供水装置电连接,当水位线小于或等于第二阈值时,控制器还控制报警装置报警和/或控制供水装置为第二散热腔110供水。

可选地,检测件为温度检测件81,温度检测件81用于检测第二散热腔110 内的温度,或者,检测件也可以为水位检测件,水位检测件用于检测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水位,或者,检测件也可以包括温度检测件81及水位检测件。较优地,检测件包括温度检测件81、高水位检测件83及低水位检测件82,温度检测件81用于检测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高水位检测件83用于检测高水位,低水位检测件82用于检测低水位,且高水位检测件83能够检测的最低水位线与低水位检测件82能够检测的最高水位线重合。当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及水位线中的至少一个满足切换开关72开启的条件时,控制器控制切换开关72 开启。

具体地,切换开关72包括切换主体721、切换阀723及挡块725,切换主体721为两端开口的中空结构,定义切换主体721的两个开口分别为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第一开口及第二开口沿第三方向间隔设置,冷媒输送管71位于第二散热腔110外的一端从切换主体721的第二开口处伸入至切换主体721内并与切换主体721连接,挡块725配接于切换主体721设置第一开口的一端,且部分覆盖第一开口,切换主体721的侧壁开设有与切换主体721内部连通的安装口7212,切换阀723穿设于安装口7212,且部分伸入至切换主体721内并与挡块725可转动地连接。当驱动切换阀723相对切换主体721及挡块725旋转时,切换阀723伸入至切换开关72内的部分层叠于挡块725下方,且可完全覆盖第一开口未被挡块725覆盖的部分,或者完全打开第一开口未被挡块725覆盖的部分,或者部分覆盖第一开口未被挡块725覆盖的部分,以调节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的冷媒的流量。

具体地,切换开关72还包括转轴7252,转轴7252配接于挡块725上,并突出于挡块725朝向第二开口的表面,切换阀723上开设有转动孔7232,切换阀723由安装孔处伸入至切换开关72内后,转轴7252插入至转动孔7232内,以便于驱动切换阀723绕转轴7252转动。

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切换开关72还包括驱动部(图未示),驱动部与切换阀723传动连接,且与控制器电连接,控制器可根据第二散热腔110内的温度及水位线控制驱动部驱动切换阀723旋转的角度,以控制流入至第二散热腔 110内的冷媒流量为适量,如此,即可保证第二散热腔110内的导热介质能够吸收导热件传递的热量,还可使得制冷装置100具有较低的能耗。

请再次参阅图6及图7,制冷装置100还包括加热件90,加热件90配接于切换开关72上,并用于加热切换开关72。由于散热通道内的气流具有较高温度,从第一散热腔115内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并经冷媒输送管71流入至第二开口处的气流遇冷,容易出现凝露、甚至结冰的现象,如此,导致第一开口容易堵塞,冷媒无法从制冷间室111内输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通过设置加热件90,当切换主体721上即将结冰前,可驱动加热件90并加热切换开关72,以防止切换开关72结冰堵塞,从而使得冷媒的输入更顺畅。值得一提的是,当加热件90启动后,加热件90主要对切换主体721作用,其对第一散热腔115 及制冷间室111内的温度的影响可忽略不计。

进一步地,切换主体721设置第一开口的一端端面凹陷形成环形槽7214,加热件90嵌设于环形槽7214内,且第一开口未被挡块725覆盖的部分位于环形槽7214围设形成的区域内。环形槽7214的设置,使得加热件90具有较佳的安装简便性。而为防止加热件90从环形槽7214退出,还可在环形槽7214的槽口处覆盖环形的盖板,以将加热件90密封于环形槽7214内。

更进一步地,制冷装置100还包括第一隔热件101,第一隔热件101配接于切换开关72,并层叠设置于挡块725的上方,第一隔热件101设于冷媒流入至切换开关72的流动路径上,第一隔热件101被构造为用于阻止切换开关72与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进行热交换。具体地,第一隔热件101可以为隔热海绵,当切换阀723完全覆盖第一开口未被挡块725覆盖的部分时,切换阀723关闭,冷媒无法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此时,可开启加热件90,并对切换主体721 进行除霜。加热件90开启,则切换主体721周围的温度将升高,导致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被消耗。而通过设置第一隔热件101,则切换开关72与制冷间室 111内的冷媒之间无法进行热交换,从而可防止制冷间室111内的冷媒被消耗,使得制冷装置具有较低的能耗。

更进一步地,制冷装置100还包括除湿件102,除湿件102设于冷媒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的流动路径上,且除湿件102被构造为用于为冷媒除湿。因此,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的冷媒湿度降低,而后,从第二散热腔110内经导通孔119处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内的冷媒亦具有较低的湿度,从而可有效降低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湿度,以防止第一散热腔115内过于潮湿而滋生细菌。

具体地,除湿件102层叠设置于第一隔热件101的上方,从制冷间室111 内流出的冷媒依次经除湿件102、第一隔热件101、切换开关72及冷媒输送管 71流入至第二散热腔110内。具体地,隔板12上开设固定孔122,第一隔热件 101及除湿件102沿第三方向层叠设置并卡持于固定孔122内。

第一散热腔115包括相互连通的第一子腔1151及第二子腔1152,第一子腔 1151与进风口113连通形成进风段,第二子腔1152与出风口114连通形成出风段,进风段及出风段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沿与第一方向相交的第二方向并排设置,在第一方向上,出风段的口径逐渐减小,且在出风口114处具有最小口径。

请一并参阅图5及图8,具体地,第一散热腔115还包括连通于第一子腔 1151与第二子腔1152之间的过渡段1153,进风段、过渡段1153及出风段沿气流的流动方向依次设置并连通,出风段具有与过渡段1153连通并远离出风口114 的过渡口,在第一方向上,散热通道的出风段的口径逐渐减小,且在出风口114 处具有最小口径,也就是说,在过渡口至出风口114的方向上,出风段的口径逐渐减小。

具体地,出风段内的气流流动方向与进风段内气流的流动方向大致相反,出风段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大致为第一方向,过渡段1153内的气流流动方向大致为第二方向。在第一方向上,出风段的口径逐渐减小,且在出风口114处具有最小口径,则在第二方向上,出风口114距离进风口113距离较远,如此,从出风口114处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较难从进风口113处回流至进风段,从而便于进一步提升制冷装置的散热效果。需要说明的,由于从出风口114处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较难从进风口113处回流至进风段,则外部具有较低温度的气流能够更多的流入至散热通道,以便于对发热元件进行散热。

具体地,主壳体25还包括进风板18、出风板19及连接板21,进风板18、出风板19及连接板21均位于散热室112内,并夹持于底板11与隔板12之间,进风板18及出风板19沿第一方向延伸,第三侧板16、进风板18、出风板19 及第四侧板17沿第二方向依次间隔排布,且进风板18及出风板19均与第一侧板14为间隔设置,连接板21沿第二方向延伸,并连接于进风板18靠近第一侧板14的一端以及出风板19靠近第一侧板14的一端之间,且连接板21沿对第一侧板14之间为间隔设置。第三侧板16、第一侧板14及第四侧板17依次连接,进风板18、连接板21及出风板19依次连接,且底板11、隔板12、第三侧板 16、第一侧板14、第四侧板17、进风板18、连接板21及出风板19共同围设形成位于散热室112内的第一散热腔115。

具体地,底板11、隔板12、第三侧板16及进风板18围设形成进风段,底板11、隔板12、进风板18及第三侧板16中的每一个远离第一侧板14的端面共同围设形成进风口113,底板11、隔板12、第一侧板14及连接板21围设形成过渡段1153,壳体10还包括沿第一方向延伸的出风辅助板22,出风辅助板 22配接于出风板19朝向第四侧板17的一侧,并与出风板19远离过渡段1153 的一端连接,底板11、隔板12、第四侧板17、出风板19及出风辅助板22围设形成出风段,底板11、隔板12、出风辅助板22及第四侧板17中的每一个远离第一侧板14的端面共同围设形成出风口114。

进一步地,出风辅助板22具有面向出风段的辅助出风面221,第三侧板16 具有面向进风段的进风面161,在第一方向上,辅助出风面221到进风面161的距离逐渐减小,而第四侧板17面向出风段的表面到进风面161的距离保持不变,则从进风段流入的气流经过渡段1153后,将在辅助出风面221的引导下沿偏离进风面161的方向流出(如图8中箭头a-箭头b-箭头c-箭头d所指示的气流流动路径),因此,从出风口114处流出的气流回流至进风段内的难度进一步增大,从而使得制冷装置具有更好的散热效果。

进一步地,壳体10内还设置连通于外部与过渡段1153之间的回风通道116,回风通道116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回风通道116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于进风段与出风段之间,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二隔热件103,第二隔热件103位于气流由回风通道116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的流动路径上。

通过设置回风通道116,增大了出风口114与进风口113之间的间距,使得出风口114内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更难流入至进风段内。进一步地,回风通道116相较于进风段距离出风段较近,则较高温度的气流容易从回风通道 116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内,而由于第二隔热件103的设置,从出风段内流出的气流在经过第二隔热件103的过程中,气流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得经回风通道116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气流温度较低。

进一步地,壳体10还具有连通于外部与进风段之间的辅助进风通道117,辅助进风通道117沿第一方向延伸,且辅助进风通道117沿第二方向并排设置于进风段与回风通道116之间,制冷组件还包括第三隔热件105,第三隔热件 105位于气流由辅助进风通道117流入至进风段的流动路径上。通过设置辅助进风通道117,进一步增大了出风口114与进风口113之间的间距,使得出风口 114内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更难流入至进风段内。进一步地,辅助进风通道117相较于进风段距离出风段较近,则较高温度的气流容易从辅助进风通道 117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内,而由于第三隔热件105的设置,从出风段内流出的具有较高温度的气流在经过第三隔热件105的过程中,气流的温度降低,从而使得经辅助进风通道117流入至第一散热腔115内的气流温度较低。

具体地,主壳体25还包括夹持于底板11与隔板12之间的辅助进风板24 及回风板23,辅助进风板24及回风板23沿第二方向间隔设置于进风板18与出风板19之间,辅助进风板24与回风板23均沿第一方向延伸,且回风板23及辅助进风板24的一端均与连接板21的一端连接,辅助进风板24的另一端延伸至底板11远离第一侧板14的一端,回风板23的长度小于辅助进风板24的长度,且回风板23远离第一侧板14的一端并未延伸至底板11远离第一侧板14 的一端,第二隔热件103设置于回风板23朝向出风板19的一侧,并沿第一方向由连接板21延伸至底板11远离第一侧板14的一端,底板11、隔板12、连接板21、辅助进风板24及回风板23围设形成回风通道116的气流输出段1161,连接板21上设置有连通于过渡段1153与回风通道116的气流输出段1161之间的通孔212,气流输出段1161远离通孔212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底板11、隔板 12、回风板23、出风板19及连接板21围设形成回风通道116的气流输入段1163,气流输入段1163远离连接板21的一端与外部连通,第二隔热件103设置于回风板23朝向气流输入段1163的一侧。外部气流可经气流输入段1163、第二隔热件103、气流输出段1161及通孔212流入至过渡段1153内(如图8中箭头 e-箭头f-箭头g-箭头h所指示的气流流动路径)。出风板19具有远离第一侧板14的出风端面191,在第一方向上,出风端面191到进风面161的距离逐渐增大,则在出风端面191的引导下,从出风口114处流出的温度较高的气流能够更多的流入至回风通道116内,并经第二隔热件103的作用进行降温后流进过渡段1153。

进风板18的长度小于辅助进风板24的长度,第三隔热件105设置于进风板18朝向辅助进风通道117的一侧,并沿第一方向由连接板21延伸至底板11 远离第一侧板14的一端,底板11、隔板12、进风板18、辅助进风板24及连接板21围设形成辅助进风通道117,辅助通道远离连接板21的一端与外部连通,外部气流可经辅助进风通道117、第三隔热件105流入至进风段。辅助进风端板具有远离连接板21的辅助进风面241,在第一方向上,辅助进风面241到进风面161的距离逐渐增大,则在辅助进风面241的引导下,从出风口114处流出的较高温度的气流能够更多的流入至辅助进风通道117内,并经第三隔热件105 的降温作用后流入进风段(如图8中箭头j-箭头k所指示的流动路径)。可选地,第二隔热件103及第三隔热件105均可以为隔热海绵。

在散热通道的气流流动路径上,还设置有集水件104,集水件104为一侧开口的中空结构,集水件104被构造为用于收集从隔板12上掉落的冷凝水。具体地,由于隔板12的一侧朝向制冷间室111,隔板12的另一侧朝向第一散热腔 115设置,则隔板12两侧的温差差距较大,在第一散热腔115内流动的气流与隔板12接触,气流中的水蒸汽容易冷凝形成冷凝水,并从隔板12上滴落。集水件104可设置于最容易滴落冷凝水的位置,以用于承接冷凝水,从而可防止冷凝水于第一散热腔115内四处流淌。

上述制冷装置100,在风机60的作用下,外部气流可从进风口113流入,并经第一散热腔115后从出风口114流出,在气流流经第一散热腔115的过程中,发热元件上的部分热量能够被气流带走,以便于降低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地,导热件的一端与发热元件连接,另一端与导热介质接触,导热件能够将发热元件工作产生的热量传导至导热介质,以使得发热元件的温度进一步降低,从而使得发热元件具有较佳的散热效果。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2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碳纳米管重力油分离效应的低温制冷装置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