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脂成型品

文档序号:514425 发布日期:2021-05-28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树脂成型品 (Resin molded article ) 是由 坂仓浩二 小林丰 于 2017-02-0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树脂成型品,是板状的端子(20)和合成树脂制的壳体(40)固定为一体而成的端子台(10),构成为具备:通过对端子(20)实施冲压加工而呈大致直角地设置的弯曲部(22);模制部(62),其以从斜后下方覆盖弯曲部(22)的内曲面(30)的方式且以对其埋设的方式设置于壳体(40);平面部(32),其呈平面状设置于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以从模制部露出的方式与模制部相邻地配置;以及减薄部(34),其在侧部(22A)比平面部(32)减薄。(A resin molded product is a terminal block (10) in which a plate-shaped terminal (20) and a housing (40) made of synthetic resin are integrally fixed, and is configured to include: a bent portion (22) provided substantially at a right angle by press-working the terminal (20); a molding part (62) which is provided in the housing (40) so as to cover the inner curved surface (30) of the curved part (22) from obliquely rear downward and so as to be embedded therein; a planar portion (32) which is provided in a planar manner on the inner peripheral edge portion of the side portion (22A) of the curved portion (22) and is disposed adjacent to the molded portion so as to be exposed from the molded portion; and a thinned portion (34) that is thinner at the side portion (22A) than the planar portion (32).)

树脂成型品

本申请是申请号为201780013472.2的发明专利申请的分案申请。

技术领域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涉及树脂成型品。

背景技术

作为以具有弯曲形成为L字状的弯曲部的导电板和合成树脂制的连接器壳体固定为一体的方式形成的端子台,已知日本特开2012-195067号公报(下述专利文献1)记载的端子台。

在组装该端子台时,首先,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并实施弯曲加工,从而形成弯曲为L字状的导电板。在形成导电板后,将导电板安装于成型模具内,使成型树脂流入到成型模具内,利用一次模制成型将一次成型体成型。并且,通过将该一次成型体作为型芯进行二次模制成型,从而成型连接器壳体。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2-195067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求解决的课题

但是,在上述的端子台中,在将导电板的板厚加厚的情况下,当成型弯曲部时,在弯曲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侧面形成有向外侧鼓出的飞边。因此,当要在弯曲部的位置上切断成型树脂来成型连接器壳体时,由于弯曲部的飞边与成型模具干扰,从而不能将导电板安装于成型模具内。

虽说如此,当考虑到产生飞边而预先将弯曲部的宽度尺寸成型为狭窄宽度时,则在弯曲部的侧面的飞边的量少的情况下,弯曲部的宽度尺寸小于预定的宽度尺寸,不能在弯曲部的位置上切断树脂而产生树脂泄漏。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一种能将导电板等金属构件安装于成型模具内、并且防止树脂泄漏到不期望的部分的技术。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时板状的金属构件和合成树脂制的树脂部固定为一体而成的树脂成型品,构成为具备:模制部,其设置于所述树脂部,埋设有所述金属构件中沿着板厚方向延伸的侧部的一部分;平面部,其呈平面状设置于所述侧部的缘部,以从所述模制部露出的方式与所述模制部相邻地配置;以及减薄部,其在所述侧部中以所述平面部为界配置于所述模制部的相反侧,比所述平面部减薄。

另外,本发明树脂成型品的制造方法,该树脂成型品是板状的金属构件和合成树脂制的树脂部固定为一体而成的,在该制造方法中,在通过对金属构件实施冲压加工而形成的冲压加工部的缘部形成加工为平面状的平面部,通过使成型所述树脂部的成型模具与该平面部接触而将成型树脂切断,从而限制在冲压加工部的侧部产生树脂泄漏。

例如,当对金属构件实施冲压加工时,在金属构件的侧部产生由冲压加工导致的变形,从而有不能安装到成型树脂部的成型模具内的倾向。但是,因为在金属构件中容易产生变形的侧部形成有加工为平面状的平面部,所以能将冲压加工部适当地安装到成型模具内。

另外,因为能使成型模具与平面状的平面部接触而可靠地将成型树脂切断,所以能防止树脂从与模制部相邻的方式配置的平面部泄漏到不期望的部分。

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树脂成型品也可以为以下结构。

也可以为以下结构:所述平面部设置于弯曲部的侧部,该弯曲部在所述金属构件上设置成折弯的形态,所述模制部埋设有所述弯曲部的内侧的内曲面,所述平面部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沿着折弯方向延伸的缘部的内周缘部,所述减薄部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沿着折弯方向延伸的缘部的外周缘部。

根据这样的结构,当成型树脂部时,能使成型模具与设置于所述弯曲部的两侧缘部的内周缘部上的平面部接触而将树脂切断,所以能防止成型模制部的树脂从弯曲部的内侧的面泄漏到减薄部、弯曲部的外侧的面。

也可以为以下结构:所述金属构件是具备平板状的连接部和平板状的主体部的导电体,该连接部以与所述弯曲部的一端相连的方式能与对方导电体连接地设置,该主体部与所述弯曲部的另一端相连地设置,所述弯曲部成为以所述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部之间的角度成为直角的方式折弯的形态。

在弯曲部的一端设置有连接部的情况下,当在弯曲部产生树脂泄漏时,有可能成型树脂附着于连接部的连接面,从而对方导电体和连接部的连接可靠性下降。

但是,根据如上述的结构,通过弯曲部呈大致直角地折弯,从而即使在弯曲部的侧缘部形成飞边,但是通过在弯曲部的侧缘部形成平面部,在平面部与成型模具之间将树脂切断,从而能防止弯曲部的树脂泄漏,并防止成型树脂附着于连接部,所以在由于利用冲压加工将弯曲部折弯从而在弯曲部产生变形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发明效果

根据通过本说明书公开的技术,能将金属板材安装于成型模具内,并且防止树脂泄漏到不期望的部分。

附图说明

图1是端子台的立体图。

图2是该端子台的后视图。

图3是该端子台的俯视图。

图4是该端子台的侧视图。

图5是图3的A-A线剖视图。

图6是图3的B-B线剖视图。

图7是图3的C-C线剖视图。

图8是一次成型品组的立体图。

图9是该一次成型品组的俯视图。

图10是该一次成型品组的后视图。

图11是一次成型品的侧视图。

图12是图9的D-D线剖视图。

图13是图9的E-E线剖视图。

图14是图9的F-F线剖视图。

图15是端子的立体图。

图16是该端子的俯视图。

图17是该端子的侧视图。

图18是弯曲部的截面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8对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例示端子台(“树脂成型品”的一个例子)10,端子台10安装到搭载于车辆上的设备的未图示的外壳,端子台10对配置于外壳内的未图示的设备侧端子和设置于线束末端的未图示的对方端子(“对方导电体”的一个例子)进行中继。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所谓左右方向,以图2及图10中的左右方向为基准,所谓上下方向,以图2及图10中的上下方向为基准。另外,所谓前后方向,以图5、图11及图17中的左右方向为基准,将图示左方作为前方,将图示右方作为后方进行说明。

如图1至图7所示,端子台10构成为具备:3个端子(“金属构件”的一个例子)20;和将3个端子20以在左右方向排列的状态与各个端子20固定为一体的合成树脂制的壳体(“树脂部”的一个例子)40。

如图15至图17所示,各端子20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导电性优良的厚壁的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并实施弯曲加工等,从而形成为在上下较长的带状。另外,端子20构成为具备:平板状的端子主体(“主体部”的一个例子)21,其沿上下延伸;弯曲部(“冲压加工部”的一个例子)22,其设置于端子主体21的上端;电线侧连接部(“连接部”的一个例子)23,其从弯曲部22向后方延伸;以及平板状的设备侧连接部24,其设置于端子主体21的下端部。此外,3个端子20中的左右端子20在端子主体21的上侧向左右方向折弯,但是其他的结构相同,因此以图1及图8中的图示右侧的端子20为代表进行说明。

端子主体21如图1及图5所示,除端子主体21的上端部及下端部之外的所有部分埋设于壳体40内,在端子主体21的上端部在上下方向延伸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面如图15及图17所示形成为在上下方向笔直延伸的平坦的主体侧平面部25。如图8、图10及图15所示,在端子主体21的上下方向大致中央部设置有使密封剂(未图示)附着的密封覆盖部26,通过使密封剂附着于该密封覆盖部26并被壳体40埋设,从而密封覆盖部26和壳体40的界面止水。

如图5、图11及图15所示,弯曲部22为与端子主体21的上端相连并且与电线侧连接部23的前端相连的形态,且为从端子主体21的上端朝向后方呈大致直角折弯的形态。因此,如图15及图17所示,弯曲部22中的沿弯曲方向延伸的左右两侧的侧部22A成为伴随弯曲部22的弯曲加工从而外周缘部比内周缘部更平缓地弯曲的状态。

如图15至图17所示,电线侧连接部23呈平板状,在电线侧连接部23中沿延伸方向延伸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面形成为在前后方向延伸的平坦的连接部侧平面部27。电线侧连接部23的上表面形成为与对方端子螺栓连接的连接面28,在电线侧连接部23设置有在作为板厚方向的上下方向贯穿的螺栓孔29。电线侧连接部23通过在连接面28载置对方端子,并在螺栓孔29中插通未图示的螺栓而与对方端子螺栓连接。

设备侧连接部24以比端子主体21稍微向前方偏移的方式设置于端子主体21的下端部,能和设备侧端子螺栓连接。

如图1、图3及图5所示,壳体40构成为具备:覆盖部41,其从前后左右覆盖各端子20的上端部;筒状部42,其将覆盖部41与各端子20的上端部一起遍及全周包围;以及嵌合部43,其与设置于外壳的未图示的安装孔嵌合。

覆盖部41形成为埋设电线侧连接部23中的除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之外的下半部及弯曲部22的内侧的内曲面30、并且埋设除端子主体21中的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及端子主体21的前表面中的上端部之外的端子主体21的靠近上端的部分的块状。另外,各覆盖部41利用设置于相邻的覆盖部41之间的肋状的连结部44连结。

如图5所示,在各覆盖部41的内部设置有收纳螺母N的螺母收纳部45。螺母N是具有在上下开口的紧固孔N1的方形螺母,螺母N的厚度尺寸为端子20的板厚尺寸的约2倍。换言之,端子20的板厚尺寸设定为螺母N的厚度尺寸的约一半。

螺母收纳部45以在上方及后方开口的方式形成,从后端开口以压入状态收纳有螺母N。螺母收纳部45的上端开口成为由电线侧连接部23堵住的状态,当螺母N收纳于螺母收纳部45内的正规位置时,如图5所示,电线侧连接部23的下表面和螺母N的上表面成为上下接触的状态,并且电线侧连接部23的螺栓孔29和螺母N的紧固孔N1以成为同轴的方式设定。

如图1及图3所示,筒状部42形成为在左右方向横长、在上方开口并且在下端部具有底壁46的有底筒状,成为底壁46及端子20的电线侧连接部23从筒状部42的上端开口面对上方的状态。底壁46呈在左右方向横长的长方形,在底壁46的中央以与底壁46成为一体的方式配置有在左右方向排列的3个覆盖部41。

如图1、图2、图4及图5所示,嵌合部43为从筒状部42的下表面向下方延伸的形态,在嵌合部43的外周嵌合有密封环R。在嵌合部43的内部一并埋设有3个端子20中的端子主体21的下半部,端子20的设备侧连接部24以从嵌合部43的下表面向下方突出的状态配置在嵌合部43的下方。

以与嵌合部43的下端部相连的方式按每个端子设置的设备侧螺母收纳部49左右连结地设置在设备侧连接部24的后方。设备侧螺母收纳部49在下方开口,螺母N从下端开口以压入状态收纳于设备侧螺母收纳部49。

然后,端子台10通过分两次进行树脂成型而构成。详细地讲,对于端子台10,首先构成由端子20和模制部62构成的一次成型品61,将3个该一次成型品61在左右方向排列而形成为一次成型品组60。并且,将一次成型品组60作为型芯安装于成型模具内,通过成型二次成型部70而形成。即,壳体40通过一次成型品61的模制部62和二次成型部70成为一体而构成。

以下对一次成型品61及二次成型部70进行说明。

如上所述,一次成型品61中的端子20是具有弯曲部22的端子20,弯曲部22通过利用冲压加工对厚壁的金属板材进行冲裁并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

但是,在端子20中,当对厚壁的金属板材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弯曲部22时,沿着弯曲部22的板厚方向延伸的侧部22A的外周缘部成为伴随弯曲部22的外侧的外曲面31的延伸而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减薄的状态的减薄部34。另外,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产生由于在弯曲部22的内曲面30产生挠曲而向外侧鼓出的飞边。即,弯曲部22的侧部22A随着从外侧朝向内侧而宽度越大。

因此,通过实施将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产生的飞边加工为平面状的冲压加工等,从而如图18的示意图所示,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形成有呈平面状的平面部32。另外,平面部32如图15所示与连接部侧平面部27及主体侧平面部25形成为同一面状。即,弯曲部22的侧部22A成为如下结构:在其内周缘部具有平面状的平面部32,在其外周缘部具有比平面部32壁薄且宽度窄的形态的减薄部34。此外,关于端子20的其他结构,因为重复,所以省略说明。

一次成型品61的模制部62大致上构成壳体40中的覆盖部41,呈方形的块状。另外,如图8、图11及图12所示,模制部62构成为具备:连接部覆盖部63,其埋设有电线侧连接部23的下端部;弯曲部覆盖部64,其埋设有弯曲部22的内曲面30;主体覆盖部65,其埋设有端子主体21的靠近上端的部分;以及螺母收纳部66,其以与这3个覆盖部63、64、65相连的方式形成为一体。

如图10至图13所示,连接部覆盖部63为如下形态:从侧方覆盖除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之外的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下半部,并且从下方覆盖电线侧连接部23的下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端部。因此,连接部覆盖部63构成为使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露出。

如图8、图11至图14所示,弯曲部覆盖部64以从斜后下方覆盖弯曲部22的内曲面30中的左右方向两侧缘部的方式与连接部覆盖部63的后端部相连地形成,从而弯曲部覆盖部64构成为使弯曲部22的两侧部22A露出。

如图10至图12所示,主体覆盖部65以与弯曲部覆盖部64的下端部相连的方式,且以遍及全周覆盖除端子主体21的前表面21A中的上端部及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之外的端子主体21的靠近上端的部分的方式形成。因此,主体覆盖部65构成为使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露出。

即,弯曲部22的左右两侧的侧部22A、与弯曲部22及连接部覆盖部63相邻的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以及与弯曲部22及主体覆盖部65相邻的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如图8、图11、图15及图17所示均从模制部62露出,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弯曲部22的平面部32、以及端子主体21的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形成为以沿着端子20的侧面的方式连接成同一面状的树脂切断面33。

螺母收纳部66构成壳体40的螺母收纳部45,如图12及图13所示,以与连接部覆盖部63的下端部、弯曲部覆盖部64的后端部及下端部、主体覆盖部65的后端部相连的方式形成,如图11所示,构成为侧视时呈大致矩形的箱形。此外,关于螺母收纳部66的结构,因为与上述的螺母收纳部45的结构重复,所以省略说明。另外,在螺母收纳部66内,在一次成型品61完成时插入螺母N,以收纳有螺母N的状态的一次成型品61为型芯成型二次成型部70。

二次成型部70大致上构成壳体40中的筒状部42、嵌合部43及设备侧螺母收纳部49,通过筒状部42的底壁46与一次成型品61的模制部62中的下端部相连地成型,从而一次成型品61和二次成型部70固定为一体,构成端子台10。

本实施方式是如上结构,接着,简单说明进行端子台10的组装时的步骤,并且对其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在端子台10的组装中,最初成型多个一次成型品61。

对于一次成型品61,首先通过对厚壁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且冲裁,并实施弯曲加工而形成端子20,将端子20安装于成型模具(未图示)内。

在此,当端子20安装于成型模具内时,成为如下状态:在端子20的端子主体21处,密封覆盖部26的稍上方的位置被成型模具遍及全周地按压,并且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及端子主体21的前表面21A中的上端部被成型模具按压。另外,成为如下状态:在端子20的电线侧连接部23处,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及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上半部被成型模具按压,在弯曲部22处,左右方向两侧的侧部22A中的平面部32被按压。即,成为如下状态:在端子20的两侧面中,树脂切断面33被成型模具按压。

当在该状态下在成型模具内注射成型树脂时,树脂在端子20和成型模具接触的部分被切断而成型模制部62,从而端子20和模制部62固定为一体的一次成型品61完成。

但是,例如在通过对厚壁的金属板材进行冲压加工而形成具有弯曲部的端子但是在弯曲部的侧面没有形成平面部的情况下,在弯曲部的侧面仍然残留有伴随冲压加工而产生的飞边。于是,当将端子安装于成型模具内时,由于飞边与成型模具干扰,从而不能将端子安装到成型模具内。

即使能将端子安装于成型模具内,但是当利用成型模具按压弯曲部的侧面时,有可能在弯曲部的侧面与成型模具之间形成有间隙,在形成有间隙的情况下,由于从间隙产生树脂泄漏,从而树脂附着于弯曲部的外曲面、以及电线侧连接部的连接面。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当将端子20安装于成型模具内时,成为在端子20的侧面处树脂切断面33被成型模具按压的状态,所以成型各覆盖部63、64、65的成型树脂在树脂切断面33中可靠地被切断,在成型树脂不会附着于以平面部32为界配置于模制部62的相反侧的减薄部34、电线侧连接部23的连接面28的情况下可成型模制部62。

并且,通过模制部62被冷却并固化,从而端子20和模制部62固定为一体的一次成型品61完成。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在由于冲压加工而产生变形的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设置有平面部32,能在平面部32与成型模具、主体侧平面部25的上端部25A与成型模具、连接部侧平面部27的后端部27A与成型模具之间、即在树脂切断面33处将成型树脂切断,所以能防止成型树脂通过弯曲部22的侧部22A附着于弯曲部22的减薄部34、外曲面31、进而电线侧连接部23的连接面28。由此,能防止电线侧连接部23和对方端子的连接可靠性下降。

这样,在完成多个一次成型品61时,将3个一次成型品61在左右方向排列而形成为一次成型品组60,以该一次成型品组60为型芯成型二次成型部70,由此能完成端子台10。

但是,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将树脂切断的情况下,例如也考虑到如下方法:不仅弯曲部的侧面的内周缘部,而且在弯曲部的整个侧面或者弯曲部的侧面的外周缘部也设置平面部以将成型树脂切断。

但是,当将厚壁的金属板材折弯时,弯曲部的侧面的外周缘部成为伴随弯曲部的外侧的外曲面的延伸而朝向左右方向内侧减薄的状态,弯曲部的侧面的内周缘部会产生由于在弯曲部的内侧的内曲面产生挠曲而向外侧鼓出的飞边。

因此,当要在弯曲部的整个侧面、侧面的外周缘部管理弯曲部的宽度尺寸时,则在各端子的弯曲部的宽度尺寸上会产生偏差。并且,在将这样的端子安装于成型模具内的情况下,需要按每个端子调整成型模具的配置,并使成型模具与弯曲部的侧面接触,因此端子台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效率会下降。

但是,根据本实施方式,将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鼓出的飞边加工成平面状,以与电线侧连接部23的连接部侧平面部27及端子主体21的主体侧平面部25成为同一面的方式形成平面部32。即,使弯曲部2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电线侧连接部23及端子主体2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一致,所以能在不按每个端子20调整成型模具的配置的情况下将一次成型品61安装于成型模具内。由此,能防止端子台10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效率下降。

如上,根据本实施方式,在成型一次成型品61时,弯曲部22呈大致直角折弯,即使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产生飞边,但通过在由于冲压加工而产生变形的弯曲部22的侧部22A形成平面部32而在端子20的侧面设置树脂切断面33,从而能在树脂切断面33与成型模具之间将成型树脂切断,所以能防止成型树脂通过弯曲部22的侧部22A附着于弯曲部22的外曲面31、电线侧连接部23的连接面28。即,能防止由于树脂附着于电线侧连接部23的连接面28的原因而使电线侧连接部23和对方端子的连接可靠性下降。

即,根据本实施方式,只是仅对弯曲部22的侧面的内周缘部实施平面状的加工,就能在一次成型品61中防止树脂泄漏,并且能将一次成型品61安装于成型模具内,所以在由于金属板材的厚度增加而在已冲压加工的部分产生变形的情况下非常有效。

另外,根据本实施方式,在弯曲部22的侧部22A的内周缘部形成平面部32,使弯曲部22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与电线侧连接部23及端子主体21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一致,所以与例如以弯曲部的整个侧面、弯曲部的侧面中的外周缘部为基准设定弯曲部的宽度尺寸的情况相比,能容易进行端子20整体的宽度尺寸的尺寸管理。由此,能在不按每个端子20调整成型模具的配置的情况下将一次成型品61安装于成型模具内,从而能防止端子台10的组装作业的作业效率下降。

<其他实施方式>

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并不限定于通过上述记述及附图说明的实施方式,例如也包含如下各种方式。

(1)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将在端子20的弯曲部22形成有平面部32的端子台10作为一个例子示出。但是,不限于此,当在合成树脂制的树脂部对金属制的支架、金属板等进行嵌件成型而成型树脂成型品时,也可以适用在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技术。

(2)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呈大致直角折弯的弯曲部22构成平面部3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在呈钝角、锐角折弯的弯曲部构成平面部,还可以在利用冲压加工对板材进行开孔的部分构成平面部。

(3)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通过对形成于弯曲部22的飞边实施冲压加工而构成平面部32。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以设为如下结构:在端子的两侧面配置导向件,在成型弯曲部时,在弯曲部的两侧面利用导向件形成有平面部。

附图标记说明

10:端子台(树脂成型品)

20:端子(金属构件)

21:端子主体(主体部)

22:弯曲部(冲压加工部)

22A:弯曲部的侧部

23:电线侧连接部(连接部)

30:内曲面

32:平面部

34:减薄部

40:壳体(树脂部)

62:模制部

2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体式螺丝不掉落接线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