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文档序号:64448 发布日期:2021-10-01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Guide vane fixed two-stage supercharging centrifugal pump ) 是由 宋国豪 郑德璞 张建华 于鲁川 霍金星 卢存壮 于 2021-08-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包括蜗壳主体、盖板、第一叶轮、导叶轮、第二叶轮和动力源,盖板安装于蜗壳主体,盖板上设置有进水部,蜗壳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出水部,动力源安装于蜗壳主体远离盖板的表面,动力源的输出轴伸入蜗壳主体的内部,第一叶轮、导叶轮和第二叶轮均位于蜗壳主体的内部且三者同轴线布置,导叶轮固定安装于蜗壳主体内;动力源的输出轴依次贯穿第二叶轮、导叶轮和第一叶轮,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均固定于动力源的输出轴,导叶轮的周侧和蜗壳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本申请具有以下可预期的技术效果:不会消耗水动力去驱动导叶轮转动,水动力损失更小,大幅度提升了增压效果,而且固定设置的导叶轮不容易损坏。(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guide impeller fixed type two-stage supercharging centrifugal pump, which comprises a volute main body, a cover plate, a first impeller, a guide impeller, a second impeller and a power source, wherein the cover plate is installed on the volute main body; the output shaft of power supply runs through second impeller, impeller and first impeller in proper order, and first impeller and second impeller all are fixed in the output shaft of power supply, leave the gap between the week side of impeller and the inside wall of spiral case main part. The application has the following expected technical effects: the hydrodynamic force can not be consumed to drive the guide impeller to rotate, the hydrodynamic force loss is less, the supercharging effect is greatly improved, and the guide impeller fixedly arranged is not easy to damage.)

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离心泵

技术领域

,尤其是涉及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背景技术

离心泵是利用叶轮旋转而使水发生离心运动来工作的。水泵在启动前,必须使泵壳和吸水管内充满水,然后启动动力源,使泵轴带动叶轮和水做高速旋转运动,水发生离心运动,被甩向叶轮外缘,经蜗形泵壳的流道流入水泵的压水管路。多级离心泵:即在泵轴上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轮,这时离心泵泵的总扬程为N个叶轮产生的扬程之和。 但是常见的多级离心泵内的导叶轮都是跟随动力源一起转动,而这种转动设置的导叶轮会明显削减水流在泵壳内的动力,从而导致对水的增压效果不好,而且转动设置的导叶轮也更容易损坏。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常见多级离心泵的导叶轮转动设置以导致对水的增压效果不好、且导叶轮也更容易损坏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 本申请提供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包括蜗壳主体、盖板、第一叶轮、导叶轮、第二叶轮和动力源, 所述盖板可拆式安装于所述蜗壳主体的开口处,所述盖板上设置有进水部,所述蜗壳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出水部,所述动力源安装于所述蜗壳主体远离所述盖板的表面,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伸入所述蜗壳主体的内部,所述第一叶轮、所述导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均位于所述蜗壳主体的内部且三者同轴线布置,所述导叶轮固定安装于所述蜗壳主体内; 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依次贯穿所述第二叶轮、所述导叶轮和所述第一叶轮,所述第一叶轮和所述第二叶轮均固定于所述动力源的输出轴,所述导叶轮的周侧和所述蜗壳主体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 所述第一叶轮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叶轮的中心布置且连通所述进水部,所述第一叶轮的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一叶轮的周边布置,所述导叶轮的进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所述导叶轮的周边布置,所述导叶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导叶轮的中心布置,所述第二叶轮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叶轮的中心布置,所述第二叶轮的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所述第二叶轮的周边布置,所述第二叶轮的出水口连通所述出水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动力源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蜗壳主体内部的第一叶轮和第二叶轮高速转动,水从盖板上的进水部处进入,然后从第一叶轮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叶轮内部,由于第一叶轮高速转动,水会从第一叶轮的出水口被甩出,实现一级加速增压;缝隙内的水流再顺着导叶轮的进水口进入导叶轮内部,通过导叶轮的引导作用,导叶轮内部的水流会从其出水口进入第二叶轮的内部,然后由于第二叶轮高速转动,水会从第二叶轮的出水口被甩出,实现二级加速增压;由于导叶轮和蜗壳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以不会消耗水动力去驱动导叶轮转动,水动力损失更小,大幅度提升了增压效果,而且固定设置的导叶轮不容易损坏,间接延长了该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可选的,所述第一叶轮包括第一顶板、第一隔板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隔板设置有多块且绕所述第一叶轮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一叶轮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一顶板上,所述第一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一顶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一底板的顶面之间且在所述第一叶轮内形成多个第一过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第一叶轮,结构简单且牢固,第一过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多块所述第一隔板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计的第一隔板,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叶轮包括导水顶板、导水隔板和导水底板,所述导水隔板设置有多块且绕所述导叶轮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所述导叶轮的出水口位于所述导水底板上,所述导水隔板连接于所述导水顶板的底面和所述导水底板的顶面之间且在所述导叶轮内形成多个导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导叶轮,结构简单且牢固,导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多块所述导水隔板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计的导水隔板,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水顶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多块增压隔板,多块所述增压隔板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所述增压隔板的布置方向和所述第一隔板的布置方向相反,多块所述增压隔板环绕所述第一叶轮布置,所述第一叶轮的出水口连通至相邻所述增压隔板之间的间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叶轮在高速转动时,在第一隔板的推动下,水流会沿着第一过水通道向外甩出,而相对静止的增压隔板可以对被甩出的水流具有较好的引导效果,确保高速流动的水流可以更快的进入导叶轮的进水口,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所述导水底板的周边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卡槽,所述蜗壳主体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与所述卡槽相适配的卡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卡槽和卡块配合使用,可以使导叶轮稳定且牢固的安装在蜗壳主体的内部,结构稳定性更好,间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所述第二叶轮包括第二顶板、第二隔板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隔板设置有多块且绕所述第二叶轮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所述第二叶轮的进水口位于所述第二顶板上,所述第二隔板连接于所述第二顶板的底面和所述第二底板的顶面之间且在所述第二叶轮内形成多个第二过水通道。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设计的第二叶轮,结构简单且牢固,第二过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多块所述第二隔板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弧形设计的第二隔板,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可选的,所述动力源为电机或者燃油发动机,所述蜗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挡所述第二叶轮的第一环形台阶,所述蜗壳主体的内部设置有隔挡所述导叶轮的第二环形台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电机或者燃油发动机都可以为第一叶轮、导叶轮、第二叶轮提供稳定且强大的转动动力;第一环形台为第二叶轮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有效防止第二叶轮在高速转动时随意晃动,第二环形台为导叶轮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导叶轮更加稳定,该离心泵工作时的静音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由于导叶轮和蜗壳主体之间固定连接,所以不会消耗水动力去驱动导叶轮转动,水动力损失更小,大幅度提升了增压效果,而且固定设置的导叶轮不容易损坏,间接延长了该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2.第一叶轮在高速转动时,在第一隔板的推动下,水流会沿着第一过水通道向外甩出,而相对静止的增压隔板可以对被甩出的水流具有较好的引导效果,确保高速流动的水流可以更快的进入导叶轮的进水口,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叶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蜗壳主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 1、蜗壳主体;11、出水部;12、卡块;13、第一环形台阶;14、第二环形台阶;2、盖板;21、进水部;3、第一叶轮;31、第一顶板;32、第一隔板;33、第一底板;4、导叶轮;41、导水顶板;42、导水隔板;43、导水底板;431、卡槽;44、增压隔板;5、第二叶轮;6、动力源;51、第二顶板;52、第二隔板;53、第二底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参照图1,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包括蜗壳主体1、盖板2、第一叶轮3、导叶轮4、第二叶轮5和动力源6,动力源6为燃油发动机(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为电机),本申请中的说明书附图中动力源6未画出,但电机或者燃油发动机都为市场上可以直接购买的配件,电机或者燃油发动机都可以为第一叶轮3、导叶轮4、第二叶轮5提供稳定且强大的转动动力。 盖板2通过一圈螺栓可拆式安装于蜗壳主体1的开口处,盖板2上设置有进水部21,蜗壳主体1的侧边设置有出水部11,动力源6安装于蜗壳主体1远离盖板2的表面,动力源6的输出轴伸入蜗壳主体1的内部,第一叶轮3、导叶轮4和第二叶轮5均位于蜗壳主体1的内部且三者同轴线布置,导叶轮4固定安装于蜗壳主体1内。 动力源6的输出轴依次贯穿第二叶轮5、导叶轮4和第一叶轮3,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5均固定于动力源6的输出轴,导叶轮4的周侧和蜗壳主体1的内侧壁之间留有缝隙。 第一叶轮3的进水口位于第一叶轮3的中心布置且连通进水部21,第一叶轮3的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第一叶轮3的周边布置,导叶轮4的进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导叶轮4的周边布置,导叶轮4的出水口位于导叶轮4的中心布置,第二叶轮5的进水口位于第二叶轮5的中心布置,第二叶轮5的出水口设置有多个且位于第二叶轮5的周边布置,第二叶轮5的出水口连通出水部11。 参照图1和图2,第一叶轮3包括第一顶板31、第一隔板32和第一底板33,第一隔板32设置有多块且绕第一叶轮3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第一叶轮3的进水口位于第一顶板31上,第一隔板32连接于第一顶板31的底面和第一底板33的顶面之间且在第一叶轮3内形成多个第一过水通道。上述设计的第一叶轮3,结构简单且牢固,第一过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多块第一隔板32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第一隔板32和水流的接触面均为圆弧形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水流的阻力,弧形设计的第一隔板32,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第一叶轮3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动力源6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圆孔,圆孔的内侧壁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凹槽,该凹槽和动力源6的输出轴同向布置,动力源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和凹槽相卡接的凸条,以确保第一叶轮3和动力源6的输出轴牢固连接。 参照图1和图3,导叶轮4包括导水顶板41、导水隔板42和导水底板43,导水隔板42设置有多块且绕导叶轮4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导叶轮4的出水口位于导水底板43上,导水隔板42连接于导水顶板41的底面和导水底板43的顶面之间且在导叶轮4内形成多个导水通道。上述设计的导叶轮4,结构简单且牢固,导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导水隔板42的布置方向和第一隔板32的布置方向相同,多块导水隔板42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导水隔板42和水流的接触面均为圆弧形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水流的阻力,弧形设计的导水隔板42,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导水顶板41的上表面设置有多块增压隔板44,多块增压隔板44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增压隔板44的布置方向和第一隔板32的布置方向相反,多块增压隔板44环绕第一叶轮3布置,第一叶轮3的出水口连通至相邻增压隔板44之间的间隙内。第一叶轮3在高速转动时,在第一隔板32的推动下,水流会沿着第一过水通道向外甩出,而相对静止的增压隔板44可以对被甩出的水流具有较好的引导效果,确保高速流动的水流可以更快的进入导叶轮4的进水口,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导水底板43的周边设置有多个间隔布置的卡槽431,蜗壳主体1的内侧壁设置有多个与卡槽431相适配的卡块12(参见图5),卡块12和卡槽431均为半圆形设计,卡槽431和卡块12配合使用,可以使导叶轮4稳定且牢固的安装在蜗壳主体1的内部,结构稳定性更好,间接提升了增压效果。 参照图1和图4,第二叶轮5包括第二顶板51、第二隔板52和第二底板53,第二隔板52设置有多块且绕第二叶轮5的中心轴线均匀间隔布置,第二叶轮5的进水口位于第二顶板51上,第二隔板52连接于第二顶板51的底面和第二底板53的顶面之间且在第二叶轮5内形成多个第二过水通道。上述设计的第二叶轮5,结构简单且牢固,第二过水通道对水流的阻力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第二隔板52的布置方向和第一隔板32的布置方向相同,多块第二隔板52为弧形设计且同向布置,第二隔板52和水流的接触面均为圆弧形设计,可以进一步减小水流的阻力,弧形设计的第二隔板52,对高速流动水流的阻力更小,进一步提升了增压效果。 第二叶轮5的中间位置处设置有与动力源6的输出轴相连接的圆孔,圆孔的内侧壁设置多个间隔布置的凹槽,该凹槽和动力源6的输出轴同向布置,动力源6的输出轴上设置有和凹槽相卡接的凸条,以确保第二叶轮5和动力源6的输出轴牢固连接。 参照图1和图5,蜗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挡第二叶轮5的第一环形台阶13,第一环形台阶13上设置有多个螺丝安装孔,螺丝安装孔用于连接蜗壳主体1和动力源6的外壳,螺丝安装孔上设置有螺栓帽部沉槽,蜗壳主体1的内部设置有隔挡导叶轮4的第二环形台阶14,卡块12贴合于第二环形台阶14的表面布置。 第一环形台为第二叶轮5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有效防止第二叶轮5在高速转动时随意晃动,第二环形台为导叶轮4提供了稳定的安装位置,导叶轮4更加稳定,该离心泵工作时的静音效果更好。 出水部11包括多个设于蜗壳主体1的内侧壁的进水口,且该进水口环绕间隔布置于蜗壳主体1的内侧壁且和第二叶轮5的出水口在统一平面布置,上述设计有利于水流快速汇集到出水部11中。 本申请实施例一种导叶轮固定式两级增压离心泵的实施原理为:动力源6工作时,其输出轴会带动蜗壳主体1内部的第一叶轮3和第二叶轮5高速转动,水从盖板2上的进水部21处进入,然后从第一叶轮3的进水口进入第一叶轮3内部,由于第一叶轮3高速转动,水会从第一叶轮3的出水口被甩出,实现一级加速增压;缝隙内的水流再顺着导叶轮4的进水口进入导叶轮4内部,通过导叶轮4的引导作用,导叶轮4内部的水流会从其出水口进入第二叶轮5的内部,然后由于第二叶轮5高速转动,水会从第二叶轮5的出水口被甩出,实现二级加速增压;由于导叶轮4和蜗壳主体1之间固定连接,所以不会消耗水动力去驱动导叶轮4转动,水动力损失更小,大幅度提升了增压效果,而且固定设置的导叶轮4不容易损坏,间接延长了该离心泵的使用寿命。 以上均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申请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多流道导叶式中开多级离心泵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