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带轮脱耦器

文档序号:746236 发布日期:2021-04-23 浏览:3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皮带轮脱耦器 (Belt pulley decoupler ) 是由 约瑟夫·伊斯勒 弗里茨·科恩迈尔 于 2020-10-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皮带轮脱耦器(1),其具有输入侧(2)和输出侧(3)和共同的旋转轴线(4)以及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5),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输入侧(2)和输出侧(3)可以在环周方向(6)上相对于彼此扭转,其中输出侧(3)经由在输入侧(2)处设置的轴承(7)相对于输入侧(2)可旋转地支承,其中输出侧(3)从轴承(7)开始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5)的第一侧(8)上在径向方向(9)上向外延伸至皮带部段(10),其中从皮带部段(10)开始且沿着径向方向(9)向内在与第一侧(8)相对置的第二侧(11)上延伸有盖(14)。(A pulley decoupler (1) having an input side (2) and an output side (3) and a common axis of rotation (4) and at least one spring element (5) acting between the input side (2) and the output side (3), against the spring action of which the input side (2) and the output side (3) can be twisted relative to one another in a circumferential direction (6), wherein the output side (3) is rotatably supported relative to the input side (2) via a bearing (7) arranged at the input side (2), wherein the output side (3) extends from the bearing (7) on a first side (8) of the at least one spring element (5) in a radial direction (9) outward to a belt section (10), wherein a cover (14) extends from the belt section (10) and in the radial direction (9) inwardly on a second side (11) opposite the first side (8).)

皮带轮脱耦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皮带轮脱耦器,其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和共同的旋转轴线以及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抵抗所述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输入侧和输出侧可以在环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扭转。尤其地,除了至少一个弹簧元件之外,皮带轮脱耦器还包括至少一个减振装置(扭振减振器——TSD)。

背景技术

皮带轮脱耦器尤其设计用于将皮带轮附接在驱动机械例如机动车辆的曲轴处。由此应至少减少或避免将扭振例如驱动机械的扭振传递到通过皮带轮驱动的皮带上。但是,皮带轮脱耦器也能够构成双质量飞轮。

分别从DE 10 2017 111 664.8和DE 10 2017 113 043.8以及DE 10 2013 206444A1中已知这样的皮带轮脱耦器或驱动轮,其中在那里经由密封和定位装置一方面将(例如至少部分填充有润滑剂的)间隙/容积(在那里是弹簧容纳空间)相对于外部环境密封,并且另一方面,将驱动轮在轴向方向上定位。为此,在牵引装置附接区域(输出侧)与轴附接区域(输入侧)之间设置有弹簧元件(碟形弹簧),所述弹簧元件将所述区域在轴向方向上彼此张紧。在此,弹簧元件经由(不具有弹性密封唇的)摩擦环保持,所述摩擦环同样确保密封效果。

对间隙的密封要求非常高。因此,由于更高的要求,进行各种污染测试,例如泼水测试、泥浆盐水测试、粉尘测试、盐雾测试、涉水测试。

存在简化用于机动车辆的部件例如皮带轮脱耦器和降低制造成本的持续要求。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尽可能简单构造的、尤其包括尽可能少的构件的皮带轮脱耦器。

所述目的借助于一种皮带轮脱耦器来实现。本发明的其他有利的设计方案在本文中说明。在本文中单独列出的特征可以技术上有意义的方式彼此组合并且能够定义本发明的其他设计方案。此外,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和阐述了本发明的特征,其中示出本发明的其他优选的设计方案。

提出一种皮带轮脱耦器,其具有输入侧和输出侧和共同的旋转轴线以及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输入侧和输出侧可以在环周方向上相对于彼此扭转。输出侧经由在输入侧处设置的(滑动)轴承相对于输入侧可旋转地支承。输出侧从(滑动)轴承开始在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第一侧上在径向方向上向外延伸至皮带部段(在所述皮带部段处可以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可以经由皮带部段或经由皮带轮脱耦器驱动)。从皮带部段开始且沿着径向方向向内在沿着旋转轴线延伸的轴向方向上与第一侧相对置的第二侧上延伸有盖。在第二侧上且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所述第二弹簧元件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产生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弹簧力。

输入侧(也称为轴附接区域,因为输入侧可与轴例如与曲轴抗扭地连接或已连接)尤其可以抵抗至少一个弹簧元件的弹簧力以及尤其抵抗至少一个扭振减振装置的减振作用相对于输出区域(也称为皮带附接区域,因为输出侧经由皮带部段可与皮带抗扭地连接或已连接)最多扭转在环周方向上延伸的角度范围(例如最多30度角度)。扭转例如通过止挡(例如一方面通过输入侧形成并且另一方面通过盖或输出侧形成)限界。输出侧的止挡尤其至少通过在输出侧处附接(例如经由铆接或焊接等)的角元件形成。

扭矩经由输出侧传递到与皮带部段连接的皮带上尤其经由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以及在输入侧和输出侧处的止挡来进行。

经由输入侧相对于输出侧的相对扭转能够至少减小扭振,所述相对扭转抵抗弹簧力和必要时抵抗减振作用进行。

第二弹簧元件尤其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上环绕地构成。

第二弹簧元件尤其是碟形弹簧。

盖尤其经由第一摩擦环支撑在输入侧处。第一摩擦环尤其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上环绕地构成。

盖尤其经由过盈配合与输出侧抗扭地连接。

第一摩擦环尤其附接在盖处,其中第一摩擦环可以与盖和输出侧一起相对于输入侧沿着环周方向扭转。

替选地,第一摩擦环附接在输入侧处,其中第一摩擦环可以与输入侧一起相对于盖和输出侧沿着环周方向扭转。

盖尤其能够通过第二弹簧元件远离盖并且朝向第一侧的移动在径向方向上进一步朝向旋转轴线延伸。借此,在盖与输入侧之间尤其仅还需要(第一)摩擦环。

(滑动)轴承尤其设置在(最大的)第一直径上,并且第一摩擦环与输入侧一起在(最大的)第二直径上构成密封面,其中(最大的)第二直径小于或等于(最大的)第一直径,或者比(最大的)第一直径大至多百分之十五,尤其至多百分之五,优选地至多百分之二。密封面优选地设置在尽可能小的直径上,以便实现尽可能好的密封效果。

第一直径尤其在径向方向上经由旋转轴线延伸直至输出侧的与(滑动)轴承接触的内环周面。第二直径尤其在径向方向上经由旋转轴线延伸直至在第一摩擦环与输入侧之间的或者在第一摩擦环与输出侧或盖之间的密封面的最大直径。

尤其在第一侧上且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环。第二摩擦环能够实现在第一侧上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的低摩擦的相对扭转。第二摩擦环尤其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上环绕地构成。第二摩擦环尤其至少沿着径向方向延伸。第二摩擦环尤其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输出侧与输入侧之间。

第二摩擦环尤其沿着轴向方向设置在输出侧与第二弹簧元件之间。第二弹簧元件尤其一方面接触第二摩擦环并且另一方面接触输入侧。

第二弹簧元件尤其设置在通过第二摩擦环和输入侧与(皮带轮脱耦器的)环境分隔开的空间中。因此尤其能够减少腐蚀,因为第二弹簧元件相对于环境影响受保护地设置。

尤其在输入侧与输出侧之间,在第二侧上仅设置有第一摩擦环,并且在第一侧上仅设置有第二摩擦环。

盖尤其与皮带部段一起构成将容积相对于环境密封的密封面。

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尤其设置在至少通过(第一侧上的)输出侧和(第二侧上的)盖形成的容积中,其中容积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流体(润滑剂,例如油脂),并且在第二侧上通过盖和第一摩擦环相对于皮带轮脱耦器的环境密封。

盖经由第一摩擦环支撑在输入侧处或扭振减振器(TSD)处。

尤其能够经由盖防止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屈曲。尤其刚性构成的盖本身吸收在轴向方向上作用的力。

尤其通过皮带轮脱耦器的实施方案得出多个优点。一方面,能够通过在径向方向上进一步向内延伸的盖来改进用流体填充容积,在所述容积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弹簧元件。此外,改进在皮带轮脱耦器的运行中容积的密封性,因为存在更少的密封面(仅还需要第一摩擦环以用于密封容积)。此外,密封面设置在小的第二直径上,使得所述密封面相对小地构成从而能够进一步改进密封性。此外,皮带轮脱耦器的复杂性现在相对于已知的设计方案更小,因为仅还需要第二侧上的第一摩擦环。

事先考虑地注意,在此使用的数词(“第一”、“第二”……)优先(仅)用于区分多个同类的对象、大小或过程,即尤其不强制性规定所述对象、大小或过程的彼此的相关性和/或顺序。如果需要相关性和/或顺序,则这在此明确说明或者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研究具体描述的实施方案时是显而易见的。只要构件能够出现多次(“至少一个”),则对所述构件中的一个构件的描述能够同样地适用于多个所述构件中的全部构件或部分构件,但这不是强制性的。

附图说明

在下文中参照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以及技术领域。要指出的是,本发明不应通过所列出的实施例限制。尤其地,如果未另外明确说明,则也可以提取图中阐述的事实的部分方面,并且将其与本说明书的其他组成部分和知识相组合。尤其要指出的是,附图以及尤其所示出的尺寸关系仅是示意性的。附图示出:

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已知的皮带轮脱耦器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的截面;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已知的皮带轮脱耦器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的截面;以及

图3在侧视图中示出皮带轮脱耦器的截面。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在侧视图中示出已知的皮带轮脱耦器1的第一实施变型方案的截面。皮带轮脱耦器1包括输入侧2和输出侧3和共同的旋转轴线4以及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5,通过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输入侧2和输出侧3可以在环周方向6上相对于彼此扭转。输出侧3经由在输入侧2处设置的(滑动)轴承7相对于输入侧2可旋转地支承。输出侧3从(滑动)轴承7开始在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5的第一侧8上在径向方向上9向外延伸至皮带部段10(在所述皮带部段处可以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可以经由皮带部段10或经由皮带轮脱耦器1驱动)。从皮带部段10开始且沿着径向方向9向内在与第一侧8相对置的第二侧11上延伸有盖14。盖14经由第一摩擦环15与碟形弹簧23连接,通过所述碟形弹簧,输出侧3和输入侧2相对于轴向方向13相对于彼此张紧地设置。碟形弹簧23通过输入侧2的两个元件(一方面通过输入侧2的用于构成第一弹簧元件5的一部分的止挡,以及另一方面通过扭振减振器24)夹紧地设置。盖14和输出侧3一起形成容积21,弹簧元件5设置在所述容积中。容积21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流体22。在第一侧8上,容积21通过第二摩擦环18密封,所述第二摩擦环桥接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的间隙。

(滑动)轴承7设置在(最大的)第一直径16上,并且第一摩擦环15(在第二侧11上)与盖14或碟形弹簧23一起在(最大的)第二直径17上构成密封面,其中(最大的)第二直径17明显大于(最大的)第一直径16。

图2在侧视图中示出已知的皮带轮脱耦器1的第二实施变型方案的截面。参考关于图1的实施方案。

与第一实施变型方案不同,在第二实施变型方案中,在第一弹簧元件5的第二侧11上设置有两个摩擦环15、25(第一摩擦环15和第三摩擦环25)。碟形弹簧23设置在摩擦环15、25之间。第一摩擦环15设置在盖14处。第三摩擦环25设置在碟形弹簧23与扭振减振器24之间。

(第二侧11上的)两个摩擦环15、25一方面与盖14或碟形弹簧23一起并且另一方面与扭振减振器24一起在相应第二直径17处构成密封面。在此,最大的第二直径17明显大于最大的第一直径16。

图3在侧视图中示出皮带轮脱耦器1的截面。皮带轮脱耦器1包括输入侧2和输出侧3和共同的旋转轴线4以及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作用的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5,抵抗所述至少一个第一弹簧元件的弹簧作用,输入侧2和输出侧3可以在环周方向6上相对于彼此扭转。输出侧3经由设置在输入侧2处的(滑动)轴承7相对于输入侧2可旋转地支承。输出侧3从(滑动)轴承7开始在至少一个弹簧元件5的第一侧8上在径向方向上9向外延伸至皮带部段10(在所述皮带部段处可以设置有皮带,所述皮带可以经由皮带部段10或经由皮带轮脱耦器1驱动)。从皮带部段10开始且沿着径向方向9向内在与第一侧8相对置的第二侧11上延伸有盖14。在第一侧8上且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设置有第二弹簧元件12,所述第二弹簧元件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产生在轴向方向13上作用的弹簧力。

第二弹簧元件12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6上环绕地构成。第二弹簧元件12是碟形弹簧。

盖14经由第一摩擦环15支撑在输入侧2处。第一摩擦环15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6上环绕地构成。

第一摩擦环15附接在盖14处,其中第一摩擦环15可以与盖14和输出侧3一起相对于输入侧2沿着环周方向6扭转。

通过取消在第一弹簧元件5的第二侧11上的第二弹簧元件12,盖14能够在径向方向9上进一步朝向旋转轴线4延伸。借此,在第二侧11处,在盖14与输入侧2之间仅还需要第一摩擦环15。

(滑动)轴承7设置在最大的第一直径16上,并且第一摩擦环16与输入侧2或扭振减振器24一起在最大的第二直径17上构成密封面,其中最大的第二直径17约为第一直径16的110%。

在第一侧8上且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设置有第二摩擦环18。第二摩擦环18能够实现在第一侧8上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的低摩擦的相对扭转。第二摩擦环18环形地且在环周方向6上环绕地构成。第二摩擦环18至少沿着径向方向9延伸。第二摩擦环18沿着轴向方向13设置在输出侧3与输入侧2之间。

第二摩擦环18沿轴向方向13设置在输出侧3与第二弹簧元件12之间。第二弹簧元件12一方面接触第二摩擦环18,并且另一方面接触输入侧2。

第二弹簧元件12设置在通过第二摩擦环18和输入侧2与皮带轮脱耦器1的环境20分隔开的空间19中。

在输入侧2与输出侧3之间,在第二侧11上仅设置有第一摩擦环15并且在第一侧8上仅设置有第二摩擦环18。

盖14与皮带部段10一起构成密封面,所述密封面将容积21相对于环境20密封。

第一弹簧元件5设置在通过(第一侧8上的)输出侧3和(第二侧11上的)盖14形成的容积21中,其中容积21至少部分地填充有流体22(润滑剂,例如油脂),并且在第二侧11上通过盖14和第一摩擦环15相对于皮带轮脱耦器1的环境20密封。

盖14经由第一摩擦环15支撑在输入侧2处或扭振减振器(TSD)24处。

附图标记列表

1 皮带轮脱耦器

2 输入侧

3 输出侧

4 旋转轴线

5 第一弹簧元件

6 环周方向

7 轴承

8 第一侧

9 径向方向

10 皮带部段

11 第二侧

12 第二弹簧元件

13 轴向方向

14 盖

15 第一摩擦环

16 第一直径

17 第二直径

18 第二摩擦环

19 空间

20 环境

21 容积

22 流体

23 碟形弹簧

24 扭振减振器

25 第三摩擦环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扭振减振器和动力传动系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