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序号:780876 发布日期:2021-04-09 浏览: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图像形成装置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with a toner supply device ) 是由 白井雅宪 佐藤弘一 杉谷和俊 佐佐木响 松下薰 金山清俊 于 2020-03-1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辊,其旋转轴被轴承支承;支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承及所述轴承的附属部件支承为能够在所述辊的使用位置和从所述使用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接触部,其设置于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与所述支承机构中的一方或双方,当所述辊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时,该接触部与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所对置的所述支承机构或附属部件的一部分接触。(The present invention provides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comprising: a roller whose rotation shaft is supported by a bearing; a support mechanism that supports the bearing and an attachment of the bearing so as to be movable between a use position of the roller and a retracted position away from the use position; and a contact portion provided on one or both of the bearing and the attachment and the support mechanism, the contact portion being in contact with a part of the support mechanism or the attachment, which is opposed to the bearing and the attachment, when the roller moves to the retracted position.)

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平11-161038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具备转印带装置,该转印带装置具有在与像承载体之间形成转印咬合部的转印带,进行转印带装置相对于图像形成装置主体的定位的驱动辊轴承为双倒角形状,且接受该驱动辊轴承的图像形成装置主体侧的接受部的上方为与驱动辊轴承的双倒角部啮合的大小的槽形状,接受部的下方为能够与驱动辊轴承的轴承外径啮合的大小的孔形状。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在可移动地设置在使用位置和退避位置之间的辊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搬运所述图像形成装置时,与在辊轴承及附属部件和可移动地支承它们的支承机构中的一方或双方未设置接触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在其周围隔开间隔地存在的部件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所述接触部在该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退避位置时与对置的支承机构或者轴承的一部分接触。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一种图像形成装置,其中,所述图像形成装置具有:

辊,其旋转轴被轴承支承;

支承机构,其将所述轴承及所述轴承的附属部件支承为能够在所述辊的使用位置和从所述使用位置离开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以及

接触部,其设置于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与所述支承机构中的一方或双方,当所述辊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时,该接触部与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所对置的所述支承机构或附属部件的一部分接触。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案,所述接触部具有在所述轴承以及附属部件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时与所述支承机构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案,所述轴承具有定位部分,该定位部分被设置成与上述旋转轴的端部对置的状态,限制该旋转轴移位时的端部的位置,所述接触部在所述定位部分和所述附属部件中的一方具有与所述附属部件或定位部分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二接触部。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案,所述第一接触部被设置成在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所述使用位置时不接触所述支承机构。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第一接触部构成为具有斜面的形状,该斜面逐渐接近在所述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所述退避位置时与所述第一接触部对置接触的所述支承机构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案,所述第二接触部构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形状,该部分存在于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面相对的位置。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案,所述定位部分构成为从所述轴承起以与所述旋转轴的端面相对的方式弯曲的形状,所述第二接触部至少设置在所述定位部分的弯曲的终端部。

(效果)

根据所述第一方案,在设置成能够在使用位置与退避位置之间移动的辊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下搬运图像形成装置时,与在辊轴承及附属部件和可移动地支承它们的支承机构中的一方或双方上未设置接触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在其周围隔开间隔地存在的部件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所述接触部在该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退避位置时与相对的支承机构或轴承的一部分接触。

根据所述第二方案,与接触部不具有与支承机构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一接触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支承机构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根据所述第三方案,与接触部不具有与附属部件或定位部分的一部分接触的第二接触部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轴承中的定位部分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根据所述第四方案,与第一接触部未设置成在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使用位置时不接触支承机构的情况相比,轴承和附属部件移动到使用位置并且辊进行旋转时的动作不会由于第一接触部的接触而受到限制以及阻碍。

根据所述第五方案,与第一接触部不构成为具有逐渐接近支承机构的一部分的斜面的形状的情况相比,不会阻碍轴承及附属部件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动作而顺利地进行。

根据所述第六方案,与第二接触部不构成为具有存在于与旋转轴的端面部相对的位置的部分的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轴承中的定位部分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根据所述第七方案,与第二接触部未至少设置在定位部分的弯曲的终端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辊的旋转轴的端部与轴承中的定位部分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实施方式1所涉及的图像形成装置的整体的概要图。

图2是表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中的一次转印辊的支承结构的图,图2的(A)是表示移动到使用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概要图,图2的(B)是表示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状态的剖面概要图。

图3的(A)是放大表示移动到图2的(A)的使用位置时的状态的一部分的剖面概要图,图3的(B)是放大表示移动到图2的(B)的退避位置时的状态的一部分的剖面概要图。

图4是透视表示一次转印辊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5是表示图4的支承结构的一部分的主视图。

图6的(A)是表示一次转印辊的轴承的主视图,图6的(B)是表示图6的(A)的轴承的侧视图。

图7的(A)是放大表示移动到使用位置时的一次转印辊的端部附近的状态的概要图,图7的(B)是放大表示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一次转印辊的端部附近的状态的概要图。

图8的(A)是放大表示比较例(未设置接触部的结构例)中的移动到使用位置时的一次转印辊的端部附近的状态的概要图,图8的(B)是放大表示比较例中的移动到退避位置时的一次转印辊的端部附近的状态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图1和图2表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图1表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整体结构,图2表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一部分(主要是二次转印装置及其周边部)的结构。

在图1等各附图中由符号X、Y、Z表示的箭头表示在各附图中假定的三维空间的宽度、高度及进深的各方向。另外,在各附图中,X、Y(或Y、Z)方向的箭头相交的部分的圆形标记表示Z(或X)方向朝向附图的铅垂下方。

图像形成装置1是在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张9上形成由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构成的图像的装置。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构成为形成与从信息终端机等外部连接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的打印机。

如图1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具有由所需外观形状构成的框体10,在该框体10的内部空间中具有以下等部件:像形成装置(2),其基于图像信息形成调色剂像;中间转印装置(3),其暂时保持并输送由像形成装置(2)形成的调色剂像后,将该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纸张(9)上;供纸装置4,其收容并送出应供给至中间转印装置3进行二次转印的位置的纸张9;以及定影装置5,其将由中间转印装置3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9上。

这里,图像信息例如是与文字、图形、照片、图案等的图像有关的信息。另外,框体10是由各种支承部件、外装材料等形成为所需形状的结构物。图1等中的带箭头的单点划线表示在框体10内输送纸张9时的主要的输送路径。

像形成装置2由分别专用地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和黑色(K)4色的调色剂像的四个像形成装置2Y、2M、2C、2K构成。

四个像形成装置2(Y、M、C、K)均构成为具有感光鼓21,该感光鼓21是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图像保持机构的一例,在该感光鼓21的周围配置有充电装置22、曝光装置23、显影装置24(Y、M、C、K)、一次转印装置25、鼓清扫装置26等设备。在图1中,仅对黑色(K)的像形成装置2K记载全部的符号21~26,对其他颜色的像形成装置2(Y、M、C)记载符号21~26的一部分。

其中,充电装置22是将感光鼓21的外周面(能够形成图像的面)充电成所需要的表面电位的装置。曝光装置23是基于图像信息对感光鼓21的外周面进行曝光而形成所需的颜色成分(Y、M、C、K)的静电潜像的装置。另外,显影装置24(Y、M、C、K)是如下装置:通过对应的规定的颜色(Y、M、C、K)的显影剂(调色剂)对形成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静电潜像进行显影,分别形成规定的4色的调色剂像。一次转印装置25是将形成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上的各色的调色剂像静电转印到中间转印装置3(中间转印带31)上的装置。鼓清扫装置26是将附着在感光鼓21的外周面上的不需要的调色剂、纸粉等多余物质以刮除的方式去除来清扫感光鼓21的外周面的装置。

在这些像形成装置2(Y、M、C、K)中,感光鼓21(严格地说是中间转印装置3的中间转印带31)与一次转印装置25对置的各部位成为进行调色剂像的一次转印的一次转印位置TP1。

中间转印装置3是如下构成的装置:将由像形成装置2(Y、M、C、K)形成的各颜色的调色剂像通过一次转印保持后输送到将要二次转印到纸张9上的位置。该中间转印装置3在框体10的内部配置在像形成装置2(Y、M、C、K)的上方侧。

另外,中间转印装置3构成为,具有从该像形成装置2(Y、M、C、K)的各感光鼓21一次转印并保持调色剂像的中间转印带31,并在该中间转印带31的周围配置以下的设备。

中间转印带31被配置在中间转印带31的内侧的多个支承辊32a~32f支承为依次通过像形成装置2(Y、M、C、K)的各一次转印位置并向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环绕移动)。

支承辊32a~32c分别构成为,支承辊32a作为从未图示的驱动装置接受旋转动力而旋转驱动的驱动辊,支承辊32b作为与支承辊32a协作来保持中间转印带31的通过一次转印位置时的带位置(面)的面露出辊,支承辊32c作为张紧辊。另外,支承辊32d~32f分别构成为,支承辊32d作为中间转印带31的二次转印前的面露出辊,支承辊32e作为二次转印辅助辊,支承辊32f作为中间转印带31的通过二次转印位置后的面露出辊。当支承辊32e构成为被供给二次转印用电压的辊的情况下,从未图示出的供电装置供给二次转印用电压。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31的内侧配置有各像形成装置2(Y、M、C、K)中的一次转印装置25。一次转印装置25也构成中间转印装置3的一部分。如图1、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一次转印装置25由将中间转印带31在一次转印位置TP1处按压于感光鼓21上并进行追随旋转的辊形态等的一次转印辊250构成。从未图示出的供电装置向该一次转印辊250供给一次转印电流。

另外,在中间转印带31的由支承辊32e支承的部分的外周面上配置有使纸张9通过并且使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到该纸张9上的二次转印装置35。二次转印装置35构成为组合了2根支承辊和转印输送带的方式的装置。

此外,在中间转印带31的由支承辊32a支承的部分的外周面上配置有带清扫装置36,该带清扫装置36除去在二次转印后的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残留的不需要的调色剂等多余物质,对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进行清扫。

在该中间转印装置3中,二次转印装置35与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接触的部位成为进行调色剂像的二次转印的二次转印位置TP2。

供纸装置4构成为收容并送出应供给到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TP2的纸张9的装置。供纸装置4在框体10的内部配置在比像形成装置2(Y、M、C、K)靠下方侧的位置。

另外,供纸装置4构成为配置有纸张的收容体41和送出装置43等设备。

收容体41具有以所需的方向堆叠地收容多张纸张9的堆叠板42,是被安装成能够向框体10的外部拉出而进行纸张9的补充等作业的收容部件。送出装置43是通过多个辊等送出设备一张一张地送出在收容体41的堆叠板42上堆叠的纸张9的装置。

纸张9只要是能够在框体10内输送且能够转印及定影调色剂像的普通纸、涂布纸、厚纸等记录介质即可,对其材质、形态等没有特别的限制。

定影装置5是构成为将由中间转印装置3二次转印后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9上的装置。定影装置5在框体10的内部配置在自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TP2起成为纸张9的输送方向下游侧的下方的位置。

另外,定影装置5构成为在设置有纸张9的导入口、排出口的框体50的内部空间配置有加热用旋转体51、加压用旋转体52等设备。

加热用旋转体51是由沿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的辊形态、带-垫形态等构成的旋转体,通过未图示的加热机构,以使外表面保持所需温度的方式对外表面进行加热。加压用旋转体52是由以在所需的压力下与加热用旋转体51接触并追随加热用旋转体51的方式旋转的辊形态、带-垫形态等构成的旋转体。加压用旋转体52也可以通过加热机构进行加热。

在该定影装置5中,加热用旋转体51和加压用旋转体52接触的部位构成为进行用于将未定影像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9上的加热、加压等处理的咬合部(定影处理部)FN。

图1中的符号Rt1所示的单点划线的部分是将位于供纸装置4的纸张9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TP2来进行供给的供纸输送路径。该供纸输送路径Rt1构成为配置有夹持纸张9来进行输送的多个输送辊44a~44c、以及确保纸张9的输送空间并引导纸张9的输送的未图示的多个引导部件等。

另外,图1中的符号Rt2所示的单点划线的部分是将在中间转印装置3的二次转印位置TP2结束二次转印后的纸张9中继输送至定影装置5的中继输送路径。该中继输送路径Rt2例如构成为配置有吸引式的带输送装置46等。

另外,图1中的符号Rt3所示的单点划线的部分是在定影装置5和排出口13之间将定影结束后的纸张9输送至框体10中的纸张9的排出口13并排出至未图示的排纸收容部的排出输送路径。该排出输送路径Rt3构成为配置有未图示的一对输送辊或排出辊、以及引导纸张9的输送的未图示的多个引导部件等。

该图像形成装置1的图像形成例如通过以下的动作来进行。在此,以形成组合上述4色(Y、M、C、K)的调色剂像而构成的多色图像、即所谓的全彩色图像的情况为例进行说明。

首先,在四个像形成装置2Y、2M、2C、2K中,当接收到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动作的开始命令时,对沿箭头A所示的方向旋转的感光鼓21,进行基于充电装置22的充电动作、基于曝光装置23的曝光动作、基于显影装置24(Y、M、C、K)的显影动作等。由此,在像形成装置2Y、2M、2C、2K中的各感光鼓21上分别形成分解为4色(Y、M、C、K)成分而成的4色的调色剂像。

接着,在中间转印装置3中,由像形成装置2Y、2M、2C、2K在感光鼓21上形成的4色(Y、M、C、K)的调色剂像,在一次转印位置TP1处经过一次转印装置25的一次转印动作而分别被一次转印到沿箭头B所示的方向旋转的中间转印带31上,并被输送至二次转印位置TP2。另一方面,从供纸装置4经由供纸输送路径Rt1向二次转印位置TP2输送纸张9。由此,在二次转印位置TP2,中间转印带31上的4色(Y、M、C、K)的调色剂像通过二次转印装置35的二次转印动作被二次转印到纸张9上。

接着,二次转印结束后的纸张9经由中继输送路径Rt2输送到定影装置5,被导入并通过定影装置5的定影处理部。由此,经过定影装置5的定影处理,使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9上。最后,定影结束后的纸张9经由排出输送路径Rt3排出到未图示的排纸收容部。

通过以上的动作,输出形成有全彩色图像的一张纸张9。

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在接收到对多张纸张9形成全彩色图像的动作的命令的情况下,按照该指定的张数反复上述一系列的动作。另外,根据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形成黑白图像等单色图像。

此外,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一次转印装置25的一次转印辊250成为以下那样的支承结构。

首先,如图2、图3等所示,一次转印辊250由圆棒状的旋转轴251和弹性层252构成,其中,该旋转轴251具有导电性,该弹性层252具有半导电性且形成在旋转轴251的除了轴心方向上的两端的部分(端部)251a、251b以外的范围内。

接着,如图2、图3等所示,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两端部251a、251b分别由轴承61支承为能够旋转,并且,该轴承61由作为支承机构的一例的支承框架62支承为能够在一次转印辊250的使用位置和离开该使用位置的退避位置之间移动。

这里,一次转印辊250的使用位置是处于如下状态时的位置:一次转印辊250在一次转印位置TP1与中间转印带31接触,成为将中间转印带31按压在感光鼓21上的状态,能够进行一次转印动作。

另一方面,一次转印辊250的退避位置是一次转印辊250处于从中间转印带31离开所需距离的状态时的位置。该退避位置例如是在中间转印装置3成为能够从框体10拉出的单元的情况下的拉出时、或搬运图像形成装置1时所采用的位置。搬运是指卡车等车辆的运输作业、向图像形成装置1的设置场所的搬入作业等。

如图3至图6等所示,实施方式1中的轴承61为具有主体部611、弹簧承受面部612、侧壁面部615的结构。

其中,主体部611是设置有截面呈U字形状的轴承面以及引导槽613的部分,其中,该轴承面由从上方嵌入有旋转轴251的两端部251a、251b的滑动轴承构成,该引导槽613在夹着旋转轴251的侧壁部的外侧沿上下方向呈直线状延伸。

弹簧承受面部612是设置在主体部611的下部的部分,是具有接受将主体部611朝向中间转印带31向上方侧施力的弹簧64(图3)的上端部的面、凸部612a的部分。

侧壁面部615是以如下状态设置的板状的部分:以与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的端面251c分别隔开所需间隔而相对的方式从主体部611的下部立起。

该侧壁面部615限制旋转轴251向其两端的方向进行不需要的移动,作为用于进行一次转印辊250的轴心方向上的定位的定位部分发挥功能。另外,如图4、图6等所示,侧壁面部615在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相对的内侧的面部上设置有以接近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的方式突出的凸部616。

另外,侧壁面部615不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接触而隔开间隔的原因在于,侧壁面部615不会阻碍旋转轴251的旋转进而不阻碍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

如图3至图5等所示,实施方式1中的支承框架62构成为具有:基板部621,其与旋转轴251的轴心方向大致平行地延伸;侧板部622,其在基板部621中的比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靠外侧的端部向上方立起;以及一对引导支承部623,它们在基板部621中的侧板部622的内侧的部分处,以夹着旋转轴251的两端部251a、251b的方式朝向上方立起。

其中,基板部621构成为延伸至与一次转印辊250的弹性层252对置的部分为止的部分。另外,在基板部621中的与轴承61的弹簧承受面部612的凸部612a相对的部分设置有承受上述弹簧64的下端部的面、凸部。上述弹簧64例如适用螺旋弹簧,如图3等所示,弹簧64以存在于轴承61的弹簧承受面部612与基板部621之间且存在于一对引导支承部623之间的状态配置。由此,如图3中的空心箭头所示,弹簧64作用为将轴承61(的主体部611)朝向中间转印带31向上方侧施力。

如图3、图4等所示,侧板部622构成为,其上端成为隔着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并与位于使用位置时的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的至少一部分对置的程度的高度。另外,如图4等所示,在侧板部622设置有轴安装孔625,摆动支承板68的支承轴69嵌入并固定于该轴安装孔625,该摆动支承板68以使一次转印辊250相对于中间转印带31接触以及分离的方式移位。

一对引导支承部623在其彼此相对的内侧的侧壁部设置有引导凸条623a,该引导凸条623a直线状地延伸,以在嵌合于轴承61的主体部611的引导槽613的状态下引导轴承61沿上下方向滑动。

如图3、图4等所示,在使支承框架62的一对引导支承部623中的引导凸条623a嵌入到该主体部611的引导槽613中的状态下,轴承61以沿上下方向被引导的方式被支承为能够移动,并且被弹簧64保持为以所需的作用力被向上方施力的状态。

另外,关于一次转印辊250,通过摆动支承板68向所需方向摆动,经由该支承轴69,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也同样地摆动,因此,经由轴承61安装在支承框架62上的一次转印辊250以与中间转印带31接触、分离的方式移位。在图2中,在一次转印辊250的右侧的端部附近未图示出摆动支承板68,但实际上,在一次转印辊250的右侧的端部附近也同样地配置有摆动支承板68。

通过该摆动支承板68的摆动使一次转印辊250与中间转印带31分离的情况例如为,设置有该一次转印辊250的像形成装置2(Y、M、C、K)不进行调色剂像的形成时等。

另外,如图3、图5所示,在实施方式1的一次转印辊250的支承结构中设置有从旋转轴251的上方及侧方遮盖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和轴承61的作为附属部件的一例的罩63。罩63例如由非导电性的部件构成。

实施方式1中的罩63构成为具有:顶板部631;一对侧板部632,它们从顶板部631的侧端垂下,以隔着轴承61的主体部611与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相对的方式配置;以及端面板部633,其从顶板部631的端部垂下,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隔开间隔地相对配置。

其中,顶板部631是板状的部分,具有远离旋转轴251直到位于比轴承61的主体部611靠外侧的位置为止的宽度、以及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的内侧到摆动支承板68的外侧的长度。

一对侧板部632是板状的部分,从顶板部631的宽度方向上的两端部分别垂下并具有从外侧分别遮盖轴承61的主体部611的程度的高度尺寸。

端面板部633是板状的部分,从顶板部631的长度方向上的外侧的端部垂下而成为存在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之间的状态,并具有从外侧遮盖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的程度的高度尺寸。端面板部633配置成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和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双方隔开所需间隔(隔开间隙)地相对。

该罩63的一部分(侧板部622)与轴承61的主体部611接合,另外,以能够与轴承61一起向上方方向移动的方式被支承于支承框架62的引导支承部623。

另外,在一次转印辊250的支承结构中,如图3所示,在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中的比轴承61靠内侧的下表面部,以与用于供给一次转印用电压的供电端子65接触的状态配置供电端子65。

供电端子65由导电性部件构成,被具有导电性的弹簧64相对于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施力而保持被按压的状态。另外,供电端子65经由固定配置在支承框架62的基板部621上的送电板66,使从未图示的供电装置供给的一次转印用电压通过。

而且,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一次转印辊250的支承结构中,在搬运图像形成装置1时,如图2的(B)所示,处于使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

此时,被移动到退避位置的一次转印辊250成为其弹性层252从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离开所需距离的状态。

另外,此时,成为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与轴承61以及作为其附属部件的罩63一起向接近支承框架62的基板部621的下方侧移动了所需距离的状态。由此,移动到退避位置的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一起处于更接近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并与侧板部622相对的状态(参照图8)。

而且,在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退避位置的情况下,如图8所示,罩63的端面板部633成为在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之间存在间隙S1的状态,并且成为在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之间也存在间隙S2的状态。另外,此时一次转印辊250自身也处于能够在其轴心方向上稍微移位的状态。

若在存在这样的间隙S1、S2的状态下进行图像形成装置1的搬运,则在该搬运时受到不规则的外力的情况下,由于一次转印辊250在轴心方向上也不规则地移动,因此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碰撞,进而经由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碰撞进而也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碰撞,有时会产生意外的冲击。

在该情况下,若该碰撞引起的冲击强烈,则例如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或罩63的端面板部633有时会发生损伤或破损。

因此,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如图3至图6等所示,在轴承61及其罩63上设置有接触部7,在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退避位置时,该接触部7与轴承61和罩63所对置的支承框架62及轴承61的一部分(侧板部622、侧壁面部615)接触。

作为接触部7,采用第一接触部71和第二接触部73,该第一接触部71设置于罩63的端面板部633并与支承框架62的一部分(侧板部622)接触,该第二接触部73设置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并与罩63的一部分(端面板部633)接触。

如图3、图5、图7等所示,第一接触部71在罩63的端面板部633被设置成在上下方向上呈直线状延伸的长方体状的隆起部(或突起部)。

如图7等所示,该第一接触部71具有进入存在于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之间的间隙S1并保持为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的高度,形成为隆起或突出的状态。

另外,第一接触部71设置成具有存在于如下位置的部分的形状,该位置是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的上端起的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的一部分相对的位置。由此,与第一接触部71为不具有存在于该位置的部分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当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间接地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碰撞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对罩63的端面板部633和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造成冲击。

另外,如图3的(A)等所示,第一接触部71设置成在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使用位置时不接触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

进而,如图7等所示,第一接触部71构成为具有斜面(锥面)71c的形状,该斜面(锥面)71c逐渐接近在一次转印辊250向退避位置移动时与第一接触部71对置接触的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

在实施方式1中,如图7等所示,在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中的第一接触部71通过的上端部设置有以逐渐接近罩63的端面板部633的方式下降的斜面622c。该斜面622c作为用于顺利地导入第一接触部71的引导面来使用。

另一方面,如图3至图7等所示,第二接触部73作为由倒U字状的形态构成的隆起部(或突起部)设置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

如图7等所示,该第二接触部73介于存在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之间的间隙S2中,并具有保持为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的高度,形成为隆起或者突出的状态。

另外,第二接触部73构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形状,该部分存在于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相对的位置。如图6等所示,实施方式1中的第二接触部73构成为具有水平面部731以及一对侧壁面部732的形状,其中,该一对侧壁面部732从水平面部731的左右端部垂下并延伸。因此,在该情况下的第二接触部73中,其水平面部731和一对侧壁面部732双方成为存在于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相对的位置的部分。

进而,如图6等所示,第二接触部73设置成至少存在于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中的弯曲的终端部(在实施方式1中为上端部)的状态。

在设有如上所述的接触部7(71、73)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与未设置该接触部7(71、73)的情况相比,在搬运图像形成装置1时,如图2的(B)所示,在成为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退避位置的状态的情况下,能够抑制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与在其周围隔开间隔地存在的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和罩63的端面板部633等部件发生碰撞而受到冲击。

即,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当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退避位置时,如图7的(B)等放大所示,第一接触部71进入存在于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之间的间隙S1中,并保持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另外,对于第二接触部73而言,也包括移动到使用位置时,该第二接触部73介于存在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之间的间隙S2中,并保持为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的内侧面接触的状态。

由此,在图像形成装置1搬运时受到不规则外力的情况下,即使一次转印辊250也在轴心方向上不规则地移动,使该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碰撞,由于成为不存在上述间隙S1及S2的状态,因此能够防止或降低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碰撞时的冲击包括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在内波及到罩63的端面板部633和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

其结果是,即使在该碰撞引起的冲击强烈的情况下,例如也能够降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或罩63的端面板部633发生损伤或破损的可能性。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设置有与作为支承框架62的一部分的侧板部622接触的第一接触部71,因此与未设置该第一接触部71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抑制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另外,在该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设置有与作为罩63的一部分的侧板部632接触的第二接触部73,因此与未设置该第二接触部73的情况相比,能够可靠地抑制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轴251的端部251a、251b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此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第一接触部71被设置成在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使用位置时不接触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因此与不这样设置的情况相比,当一次转印辊250移动到使用位置时,第一接触部71不会意外地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接触从而限制并阻碍一次转印辊250的旋转操作。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第一接触部71构成为具有斜面71c的形状,该斜面71c逐渐接近在一次转印辊250向退避位置移动时与第一接触部71对置接触的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因此与构成为不具有该斜面71c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在一次转印辊250向退避位置移动时,能够不妨碍一起移动的轴承61和罩63的动作而顺利地进行。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第二接触部73构成为具有如下部分的形状,该部分存在于与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相对的位置,因此与构成为不具有存在于这样的位置的部分的形状的情况相比,在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直接碰撞时,能够可靠地抑制对罩63的端面板部633和与其相邻的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造成冲击。

另外,在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第二接触部73设置成至少存在于罩63的端面板部633的弯曲的上端部的状态,因此,与设置成不存在于该上端部的状态的情况相比,能够更可靠地抑制旋转轴251的端面251c与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的一部分发生碰撞而产生冲击。

[其他实施方式]

本公开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1中例示的内容,例如还包括以下列举的变形例。

接触部7也可以设置于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在该情况下,可以设置第二接触部73。

另外,关于接触部7,除了设置在轴承61的侧壁面部615和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上之外,也可以设置在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上。在该情况下,设置在支承框架62的侧板部622上的接触部7可以设置在与设置在罩63的端面板部633上的接触部相对的位置,或者,也可以设置在不相对位置。

另外,设置接触部7的辊的支承结构不限于一次转印辊250,也可以是图像形成装置1中的其他辊的支承结构。

另外,对于图像形成装置1,也可以采用其他形式或种类。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记录材搬送装置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