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

文档序号:790704 发布日期:2021-04-13 浏览:4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 (Production process of bread ) 是由 陈随奈 于 2020-12-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包括步骤一,面包上装;步骤二,面包定位;步骤三,面包烘干;步骤四,面包分离独立;步骤五,面包注酱;步骤六,面包堆垛;步骤七,面包打包;本发明解决了老面包进行打包时,需要人工将面包在袋子中堆垛,依次放入后在打包,工作效率低,产量低的技术问题。(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small bread production process,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of firstly, bread is packaged; secondly, bread positioning; step three, drying the bread; step four, bread is separated and independent; step five, sauce is injected into the bread; step six, bread stacking; step seven, bread packaging; the invention solves the technical problems of low working efficiency and low yield because the bread needs to be manually stacked in the bag and is packed after being sequentially put in the bag when the old bread is packed.)

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小面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面包烘干是面包加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烘干的质量直接影响面包的口感,而质量的保证就必须通过烘干机来保证了,面包烘干机的性能影响面包的质量,普通的面包烘干机结构较复杂,使得组装或拆卸较麻烦,耗时、耗力,且导致了烘干机的效率低下,普通的烘干机烘干手段较单一,影响烘干效率,且一次性烘干的面包量较少,使得工作效率低下,并且普通的烘干机都是固定在某一个地方,不符合现代企业对机器灵活化的要求。

专利号为CN2016205669098的专利文献公开了一种双层旋转式面包烘干机,包括速度控制器、机体门和温度传感器;速度控制器设置在动力室的外部右端处,且动力室的内部中间处设置有驱动装置,驱动装置与旋转轴固定连接,且旋转轴上设置有圆形放置板,机体门与烘干机体通过铰接结构连接,且机体门的外侧面上设置有温度显示屏、门把手和温度调节设置键,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机体门的内侧面上,烘干机体的顶端面与动力室固定连接,且烘干机体的底端面四角处设置有万向轮,烘干机体内部的两侧壁上设置有加热管,烘干机体的背侧面上设置有电源开关和插头。

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发明人发现老面包进行打包时,需要人工将面包在袋子中堆垛,依次放入后在打包,工作效率低,产量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通过设置面包打包工作配合面包上装工作,使得一批次的面包传输过程中自动成排输出,并在输出工作后能依次自动进行竖直方向的堆垛,并在完成堆垛后驱动下方的面包堆垛进行自动开袋打包,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连续输出,从而解决了老面包进行打包时,需要人工将面包在袋子中堆垛,依次放入后在打包,工作效率低,产量低的技术问题。

针对以上技术问题,采用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一,面包上装,人工将面包组放入在承载组件的托盘上,承载组件在第一传动组件的作用下向后自动传输;

步骤二,面包定位,面包在承载组件的传输过程中,拉杆b作用在拉杆a上,并拉动拉杆a与第一传动齿条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传动齿条驱动第一传动齿轮转动,转动过程中,传输件自动传动,集中件在传输过程中,控制柱b受到导向轨道b的限位,直角板相对运动完成对面包的集中工作,并在汇拢后自动打开,待直角板充分打开后,此时伸缩单元b达到拉伸极限,拉杆b越过拉杆a,拉杆a在伸缩单元b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面包接着进入烘干箱内;

步骤三,面包烘干,面包传输至分向轨道,在分向轨道的导向作用下分向进入不同的轨道,并平行并排向后输出,第二传动组件与第一传动组件同步传动,滑动轴上的控制柱d滑动在导向轨道d内,导向轨道d驱动滑动轴前的支撑板移动,控制柱d在前进部的作用下,穿插轴插入面包内,待完全插入面包内后,控制柱d在支撑部的作用下沿波浪形状态上下移动完成烘焙工作;

步骤四,面包分离独立,缓冲块b移动至缓冲块a,受到限位,伸缩单元i压缩,而此时前一个穿插轴正常移动,进而前后两个穿插轴上的面包自动分离,待伸缩单元i压缩至极限状态时,缓冲件继续移动,缓冲块a向上移动,缓冲块b越过缓冲块a,后面的穿插轴依次相互循环工作,完成自动掰扯;

步骤五,面包注酱,当连通管移动至移动轨道的输入端时,距离传感器向通电磁环通电,通电磁环产生磁性与连通管相互吸引,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驱动软管打开,果酱箱体内的果酱依次从果酱箱体进入软管内,再由软管从通电磁环进入连通管内,再由连通管内进入支撑板,果酱通过支撑板进入穿插轴;

步骤六,面包堆垛,完成加工后,控制柱c移动至导向轨道c内,控制柱c带动伸缩单元k向上拉伸至面包下方,接料框上的安放腔室对对应的面包进行接住,接着,在第一传动组件的传输过程中,托盘上的下移件带动控制柱a同步自动下移,控制柱a带动推板下压将面包挤出至传输带向后输出,推板在伸缩单元a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与此同时,推杆带动抵触扣a下移,抵触扣a作用在弹性扣上并驱动弹性扣打开,进而面包自动落入中转箱,并在传动辊的作用下自动下落,下一组承载组件移动而至,重复上述工作循环若干组,当下一组的面包落入中转箱后,驱动件a带动中转箱翻转180°;

步骤七,面包打包,暂存件翻转时,距离传感器感应到弹性扣,距离传感器向直输电机发出信号,直输电机启动,直输电机驱动主动齿轮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带动第一主动齿条以及第二主动齿条相对移动,第一主动齿条以及第二主动齿条带动两个吸盘相互靠近完成对袋子的吸附工作,接着直输电机反转,第一主动齿条以及第二主动齿条带动两个吸盘背向移动,进而打开袋子,再后抵触扣b接触弹性扣,打开弹性扣,进而暂存件下方被打开,面包输出落入至袋子内进行收集,直输电机再次反转复位,同时将袋子上端靠拢,人工只需要用绳将开口绑起再取出即可,取出时放入一个新的袋子。

本发明还提供与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相匹配的一种烘干效果好的小面包生产用烘干机,包括:

传输机构,所述传输机构包括第一传动组件以及若干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上的承载组件;

烘干机构,所述烘干机构包括套设在所述传输机构外的烘干箱、设置在所述烘干箱输入端的定位组件、设置在所述烘干箱内且进行横向分向工作的第一分向组件、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分向组件两侧的夹持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烘干箱外且配合所述夹持组件进行进行纵向分向工作的第二分向组件;

注心机构,所述注心机构设置在所述烘干箱外且沿着传输机构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烘干箱的后方;以及

打包机构,所述打包机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下方的承接组件以及设置在所述承接组件下方且用于对承接组件上输出的面包进行打包工作的装袋组件。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通过设置面包打包工作配合面包上装工作,使得一批次的面包传输过程中自动成排输出,并在输出工作后能依次自动进行竖直方向的堆垛,并在完成堆垛后驱动下方的面包堆垛进行自动开袋打包,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连续输出,提高产量;

(2)本发明中通过设置烘干机构配合注心机构,利用烘干机构将面包进行夹持,并在夹持插设过程中完成对面包悬空式上下均匀烘焙工作,再利用该夹持工作在完成在传输时自动对面包内进行侧边的注入夹心工作,由于该夹持过程在面包未完成烘焙前已经夹持,进而在释放抽出时不会将外表皮带脱皮,提高产品的成型同时美观性好;

(3)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一方面利用夹持组件配合烘干箱,使得烘干过程中,夹持组件将面包悬空夹持并带动面包呈波浪形在烘干箱内游走,提高烘焙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夹持组件配合喷射组件,使得注入面包的果酱通过夹持组件内注入,避免注射器重新从烘焙好的面包表面插入,进而在完成果酱注入后拔出时不会将面包表皮翘起,提高面包的美观性且质量,降低次品率;

(4)本发明中通过设置承接组件配合装袋组件,一方面通过推出件将面包进行定位,使得夹持组件拔出后面包不会掉落,再者下移件配合暂存件将若干组需要堆垛的面包进行暂存,并在暂存后进行180°的翻转使得面包朝上,利于直接对其进行打包工作,并将打包与面包的掉落同步联系,使得整个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且易控制。

综上所述,该设备具有结构简单、成型好的优点,尤其适用于小面包技术领域。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的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附图。

图1为小面包生产工艺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烘干效果好的小面包生产用烘干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传输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承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定位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6为定位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7为定位组件的传动工作示意图三。

图8为旋转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旋转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

图10为第二分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第二分向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12为第二分向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13为第一分向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14为第一分向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15为夹持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夹持组件的侧视示意图。

图17为支撑部的主视示意图。

图18为第二分向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9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20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图21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三。

图22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四。

图23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五。

图24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六。

图25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七。

图26为承接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八。

图27为装袋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8为装袋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一。

图29为装袋组件的传动状态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说明。

实施例一

如图1所示,一种小面包生产工艺,包括:

步骤一,面包上装,人工将面包组10放入在承载组件12的托盘123上,承载组件12在第一传动组件11的作用下向后自动传输;

步骤二,面包定位,面包在承载组件12的传输过程中,拉杆b2216作用在拉杆a2215上,并拉动拉杆a2215与第一传动齿条2213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传动齿条2213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212转动,转动过程中,传输件2211自动传动,集中件222在传输过程中,控制柱b2222受到导向轨道b2224的限位,直角板2223相对运动完成对面包的集中工作,并在汇拢后自动打开,待直角板2223充分打开后,此时伸缩单元b2214达到拉伸极限,拉杆b2216越过拉杆a2215,拉杆a2215在伸缩单元b221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面包接着进入烘干箱21内;

步骤三,面包烘干,面包传输至分向轨道,在分向轨道231的导向作用下分向进入不同的轨道,并平行并排向后输出,第二传动组件241与第一传动组件11同步传动,滑动轴2423上的控制柱d2431滑动在导向轨道d2432内,导向轨道d2432驱动滑动轴2423前的支撑板2424移动,控制柱d2431在前进部244的作用下,穿插轴2425插入面包内,待完全插入面包内后,控制柱d2431在支撑部245的作用下沿波浪形状态上下移动完成烘焙工作;

步骤四,面包分离独立,缓冲块b253移动至缓冲块a250,受到限位,伸缩单元i252压缩,而此时前一个穿插轴2425正常移动,进而前后两个穿插轴2425上的面包自动分离,待伸缩单元i252压缩至极限状态时,缓冲件251继续移动,缓冲块a250向上移动,缓冲块b253越过缓冲块a250,后面的穿插轴2425依次相互循环工作,完成自动掰扯;

步骤五,面包注酱,当连通管311移动至移动轨道316的输入端时,距离传感器向通电磁环314通电,通电磁环314产生磁性与连通管311相互吸引,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驱动软管313打开,果酱箱体312内的果酱依次从果酱箱体312进入软管313内,再由软管313从通电磁环314进入连通管311内,再由连通管311内进入支撑板2424,果酱通过支撑板2424进入穿插轴2425;

步骤六,面包堆垛,完成加工后,控制柱c4114移动至导向轨道c4115内,控制柱c4114带动伸缩单元k4111向上拉伸至面包下方,接料框4113上的安放腔室4112对对应的面包进行接住,接着,在第一传动组件11的传输过程中,托盘123上的下移件412带动控制柱a127同步自动下移,控制柱a127带动推板125下压将面包挤出至传输带向后输出,推板125在伸缩单元a126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与此同时,推杆4123带动抵触扣a4134下移,抵触扣a4134作用在弹性扣4133上并驱动弹性扣4133打开,进而面包自动落入中转箱4132,并在传动辊4135的作用下自动下落,下一组承载组件12移动而至,重复上述工作循环若干组,当下一组的面包落入中转箱4132后,驱动件a414带动中转箱4132翻转180°;

步骤七,面包打包,暂存件413翻转时,距离传感器感应到弹性扣4133,距离传感器向直输电机4211发出信号,直输电机4211启动,直输电机4211驱动主动齿轮4212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4212带动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相对移动,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带动两个吸盘4222相互靠近完成对袋子的吸附工作,接着直输电机4211反转,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带动两个吸盘4222背向移动,进而打开袋子,再后抵触扣b4217接触弹性扣4133,打开弹性扣4133,进而暂存件413下方被打开,面包输出落入至袋子内进行收集,直输电机4211再次反转复位,同时将袋子上端靠拢,人工只需要用绳将开口绑起再取出即可,取出时放入一个新的袋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面包打包工作配合面包上装工作,使得一批次的面包传输过程中自动成排输出,并在输出工作后能依次自动进行竖直方向的堆垛,并在完成堆垛后驱动下方的面包堆垛进行自动开袋打包,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连续输出,提高产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三中,烘干箱21内的烤制温度为165~185℃。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面包在烘干箱21内的停留时间为0.5~1.5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一中,面包在烘干箱21内的停留时间为1小时。

进一步,所述步骤五中,每一个面包注入的果酱量为50~80份。

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两个吸盘4222在初始状态时之间的距离是5-8cm。

进一步,所述步骤七中,两个吸盘4222在背向移动的极限位置时,两个吸盘4222之间的距离是15-20cm。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接料框4113采用3*4规格结构。

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接料框4113采用3*3规格结构。

又进一步,所述步骤六中,面包堆垛三组后打包。

实施例二

如图2所示,一种烘干效果好的小面包生产用烘干机,包括:

传输机构1,所述传输机构1包括第一传动组件11以及若干组等间距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上的承载组件12;

烘干机构2,所述烘干机构2包括套设在所述传输机构1外的烘干箱21、设置在所述烘干箱21输入端的定位组件22、设置在所述烘干箱21内且进行横向分向工作的第一分向组件23、两组对称设置在所述分向组件两侧的夹持组件24以及设置在所述烘干箱21外且配合所述夹持组件24进行进行纵向分向工作的第二分向组件25;

注心机构3,所述注心机构3设置在所述烘干箱21外且沿着传输机构1传输方向设置在所述烘干箱21的后方;以及

打包机构4,所述打包机构4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下方的承接组件41以及设置在所述承接组件41下方且用于对承接组件41上输出的面包进行打包工作的装袋组件4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打包机构4配合传输机构1,使得一批次的面包传输过程中自动成排输出,并在输出工作后能依次自动进行竖直方向的堆垛,并在完成堆垛后驱动下方的装袋组件42自动开袋打包,整个生产线自动化程度高且连续输出,提高产量。

其二,通过设置烘干机构2配合注心机构3,利用烘干机构2将面包进行夹持,并在夹持插设过程中完成对面包悬空式上下均匀烘焙工作,再利用该夹持工作在完成在传输时自动对面包内进行侧边的注入夹心工作,由于该夹持过程在面包未完成烘焙前已经夹持,进而在释放抽出时不会将外表皮带脱皮,提高产品的成型同时美观性好。

需要说明的是,传统注果酱均采用一个面包一个面包的注入果酱工作,而本技术方案通过传输机构1配合烘干机构2以及注心机构3,采用成批注射果酱的工作,面包成批输出,加工工作效率且输出量大;另外整个工作为连续性,不需要停机单个注射果酱,更进一步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量的同时降低成本输出。

进一步,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包括驱动电机111、在所述驱动电机111驱动下进行传动的链轮链条单元a112以及与所述链轮链条单元a112同步传动的链轮链条单元b11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链轮链条单元a112以及链轮链条单元b113,起到对承载组件12的支撑作用。

进一步,如图4至图3所示,所述承载组件12包括:

底座a121,所述底座a121的两端固定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上;以及

支撑件122,所述支撑件122包括设置在所述底座a121上方的托盘123、一端与所述托盘123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底座a121固定连接的连接柱124、滑动设置在所述托盘123上开设的若干组滑孔120的推板125、一端与所述底座a121固定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推板125固定连接的伸缩单元a126以及一端与所述推板125固定连接且为滑动端为球形结构设置的控制柱a127。

进一步,如图5至图7所示,所述定位组件22包括:

同步件221,所述同步件221设置两组且沿所述承载组件12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两侧,其均包括传输件2211、驱动所述传输件2211传动的第一传动齿轮2212、设置在所述传输件221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一传动齿轮2212传动的第一传动齿条2213、一端与所述第一传动齿条2213连接且另一端与所述传输件2211连接的伸缩单元b2214、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齿条2213上且为半圆状结构的拉杆a2215以及与所述拉杆a2215结构匹配设置且通过伸缩单元c安装在所述承载组件12的拉杆b2216;以及

集中件222,所述集中件222设置在所述同步件221上,其包括支架a2221、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a2221上且为滑动端为球形结构设置的控制柱b2222、设置在所述控制柱b2222朝内一端上的直角板2223以及与所述控制柱b2222匹配设置的导向轨道b2224,所述导向轨道b2224包括第一导向部223、水平部224以及第二导向部225,所述第一导向部223沿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传动方向逐渐靠近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设置,所述第二导向部225沿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传动方向逐渐靠远离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伸缩单元c2216与伸缩单元b2214的压缩量不一,即伸缩单元b2214先被拉长,待拉长至极限状态后伸缩单元c2216被压缩,拉杆b2216越过拉杆a2215。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定位组件22配合第一分向组件23,使得待烘干工作前的面包进行自动集中,定位后的面包再利用第一分向组件23将面包进行横向的自动分离,避免烘干工作时面包粘连一起不易分离,再利用第二分向组件25配合夹持组件24,实现对面包进行纵向的自动分离,将烘焙时粘结一体的面包进行区分,从而完成对面包组的全面分离工作,自动化程度高。

详细的说,完成烘干工作后的面包向后传输,传输过程中,拉杆b2216作用在拉杆a2215上,并拉动拉杆a2215与第一传动齿条2213同步移动,移动过程中,第一传动齿条2213驱动第一传动齿轮2212转动,转动过程中,传输件2211自动传动,集中件222在传输过程中,控制柱b2222受到导向轨道b2224的限位,直角板2223相对运动完成对面包的集中工作,并在汇拢后自动打开,待直角板2223充分打开后,此时伸缩单元b2214达到拉伸极限,拉杆b2216越过拉杆a2215,拉杆a2215在伸缩单元b2214的作用下自动复位。

进一步,如图14至图13所示,所述第一分向组件23包括分向轨道231,所述分向轨道231沿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传动方向的垂直方向设置若干组,其包括分向部201以及平行部202,所述平行部202沿其长度方向上开设有导向槽203。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分向轨道231,面包传输至分向轨道,由于分向轨道231的输入端为尖部结构,因此面包在分向轨道231的导向作用下分向进入不同的轨道,并平行并排向后输出。

需要说明的是,利用分向轨道231,使得穿插件242在插入面包后,面包受到分向轨道231的限位不会发生偏移,同时利于穿插件242直接插入面包内。

进一步,如图8至图9所示,所述夹持组件24包括:

第二传动组件241,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41与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同步传动;

穿插件242,所述穿插件242设置若干组且与所述承载组件12一一对应设置,该穿插件242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41上的支架b2421、一端通过弹簧2422水平滑动设置在所述支架b2421上的滑动轴2423、设置在所述滑动轴2423一端的支撑板2424、沿着所述支撑板2424长度方向等间距设置若干组且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424上的穿插轴2425,所述穿插轴2425上设置有若干组的出浆孔2420,所述支撑板2424中空设置,所述穿插轴2425与所述导向槽203匹配滑动设置;以及

顶撑件243,所述顶撑件243包括若干组对应设置在所述滑动轴2423另一端的控制柱d24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控制柱d2431沿水平方向往复移动的导向轨道d2432,所述导向轨道d2432包括前进部244、支撑部245以及复位部246,所述前进部244沿竖直方向上下呈波浪结构设置。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夹持组件24,一方面利用夹持组件24配合烘干箱21,使得烘干过程中,夹持组件24将面包悬空夹持并带动面包呈波浪形在烘干箱内游走,提高烘焙效果,另一方面利用夹持组件24配合喷射组件31,使得注入面包的果酱通过夹持组件24内注入,避免注射器重新从烘焙好的面包表面插入,进而在完成果酱注入后拔出时不会将面包表皮翘起,提高面包的美观性且质量,降低次品率。

详细的说,第二传动组件241与第一传动组件11同步传动,滑动轴2423上的控制柱d2431滑动在导向轨道d2432内,导向轨道d2432驱动滑动轴2423前的支撑板2424移动,控制柱d2431在前进部244的作用下,穿插轴2425插入面包内,待完全插入面包内后,控制柱d2431在支撑部245的作用下沿波浪形状态上下移动完成烘焙工作,待控制柱d2431移出烘干箱内后,控制柱d2431在支撑部245的作用下水平移动进行注浆工作,最后控制柱d2431在复位部246的作用下复位拔出面包。

进一步,如图10至图12所示,所述第二分向组件25包括设置在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穿插轴2425上的缓冲件25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上方且与所述缓冲件251间断式接触设置的缓冲块a250,所述缓冲件251包括伸缩单元i252以及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i252上的缓冲块b253,所述冲块a以及缓冲块b253均为半圆状结构设置且匹配间断式接触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位于最前端的穿插轴2425上不需要设置缓冲件251,其余均需设置。

详细的说,缓冲块b253移动至缓冲块a250,受到限位,伸缩单元i252压缩,而此时前一个穿插轴2425正常移动,进而前后两个穿插轴2425上的面包自动分离,待伸缩单元i252压缩至极限状态时,缓冲件251继续移动,缓冲块a250向上移动,缓冲块b253越过缓冲块a250,后面的穿插轴2425依次相互循环工作,完成自动掰扯。

进一步,如图19至图26所示,所述承接组件41包括:

推出件411,所述推出件411包括通过伸缩单元k4111设置在所述托盘123上且内上均匀开设有若干组的安放腔室4112的接料框4113、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k4111上的控制柱c4114、沿着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传动方向逐渐向上且与所述控制柱c4114匹配滑动设置的导向轨道c4115,所述接料框4113为弹性材料结构设置,所述导向轨道c4115与所述复位部246同向设置;

下移件412,所述下移件412包括支架c4121、设置在所述支架c4121上的伸缩单元n4122、设置在所述伸缩单元n4122下方的推杆4123、设置在所述推杆4123一端且与所述控制柱a127匹配设置的导向轨道a4124、与所述推杆4123另一端固定连接的第一驱动齿条4125、与所述第一驱动齿条4125啮合设置的第一驱动齿轮4126、与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126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与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啮合且安装在所述托盘123上的第二驱动齿条4128;

暂存件413,所述暂存件413包括支架d4131、转动设置在所述支架d4131上且为中空结构的中转箱4132、设置在所述中转箱4132端部的弹性扣4133以及与所述推杆4123连接设置且用于驱动所述弹性扣4133打开的抵触扣a4134,所述中转箱4132沿竖直方向依次设置有传动辊4135;以及

驱动件a414,所述驱动件a414包括与所述中转箱4132转动端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一传动锥齿4141、与所述第一传动锥齿4141啮合设置的第二传动锥齿4142、与所述第二传动锥齿4142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三驱动齿轮4143、设置在所述底座a12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齿轮4143进行正转的第三驱动齿条4144以及设置在所述底座a121上且用于驱动所述第三驱动齿轮4143进行反转的第四驱动齿条4145,所述第三驱动齿条4144以及第四驱动齿条4145分别位于相邻两个所述承载组件12的首位两端。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承接组件41配合装袋组件42,一方面通过推出件411将面包进行定位,使得夹持组件拔出后面包不会掉落,再者下移件412配合暂存件413将若干组需要堆垛的面包进行暂存,并在暂存后进行180°的翻转使得面包朝上,利于直接对其进行打包工作,并将打包与面包的掉落同步联系,使得整个工作自动化程度高且易控制。

本技术方案中,优选堆垛3组面包,详细的说,完成加工后,控制柱c4114移动至导向轨道c4115内,控制柱c4114带动伸缩单元k4111向上拉伸至面包下方,安放腔室4112对对应的面包进行接住,接着,在第一传动组件11的传输过程中,托盘123上的第二驱动齿条4128驱动第二驱动齿轮转动,转动的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一驱动齿轮4126转动,转动的第一驱动齿轮4126带动第一驱动齿条4125下移,第一驱动齿条4125通过推杆4123带动导向轨道a4124下移,此时控制柱a127移动至导向轨道a4124内,导向轨道a4124带动控制柱a127同步自动下移,控制柱a127带动推板125下压将面包挤出至传输带向后输出,推板125在伸缩单元a126的作用下自动复位,与此同时,推杆4123带动抵触扣a4134下移,抵触扣a4134作用在弹性扣4133上并驱动弹性扣4133打开,进而面包自动落入中转箱4132,并在传动辊4135的作用下自动下落,下一组承载组件12移动而至,重复上述工作循环三组,当第三组的面包落入中转箱4132后,底座a121上的第三驱动齿条4144带动第三驱动齿轮4143转动,转动的第三驱动齿轮4143带动第二传动锥齿4142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锥齿4142带动第一传动锥齿4141同步转动,转动的第一传动锥齿4141再带动中转箱4132翻转180°,将堆垛好的三组面包自动输出打包工作,待完成打包工作后,下一组承载组件12移动而至前,上一个承载组件12上的第四驱动齿条4145驱动第三驱动齿轮4143反向转动,转动的第三驱动齿轮4143带动第二传动锥齿4142反向转动,转动的第二传动锥齿4142带动第一传动锥齿4141同步反向转动,转动的第一传动锥齿4141再带动中转箱4132翻转180°复位,完成一组的打包工作,重复上述工作循环。

进一步,如图27至图29所示,所述装袋组件42包括:

驱动件b421,所述驱动件b421包括直输电机4211、设置在所述直输电机4211输出端的主动齿轮4212、与所述主动齿轮4212啮合的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与所述主动齿轮4212啮合且与所述第一主动齿条4213齿牙相对设置的第二主动齿条4214,所述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均通过伸缩单元o4215连接在机架e4216上,所述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的端部均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弹性扣4133打开的抵触扣b4217;以及

撑袋件422,所述撑袋件422包括工作台4221以及两组且对称设置的吸盘4222,相邻两个吸盘4222之间形成容袋腔室4223,两个吸盘4222分别与对应的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连接设置。

详细的说,暂存件413翻转时,距离传感器感应到弹性扣4133,距离传感器向直输电机4211发出信号,直输电机4211启动,直输电机4211驱动主动齿轮4212转动,转动的主动齿轮4212带动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相对移动,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带动两个吸盘4222相互靠近完成对袋子的吸附工作,接着直输电机4211反转,第一主动齿条4213以及第二主动齿条4214带动两个吸盘4222背向移动,进而打开袋子,再后抵触扣b4217接触弹性扣4133,打开弹性扣4133,进而暂存件413下方被打开,面包输出落入至袋子内进行收集,直输电机4211再次反转复位,同时将袋子上端靠拢,人工只需要用绳将开口绑起再取出即可,取出时放入一个新的袋子。

实施例二

如图18所示,其中与实施例二中相同或相应的部件采用与实施例二相应的附图标记,为简便起见,下文仅描述与实施例二的区别点。该实施例三与实施例二的不同之处在于:

进一步,如图18所示,所述注心机构3包括与所述夹持组件24间断式连通设置的喷射组件31以及用于驱动所述喷射组件31进行离心式喷料的旋转组件32;

所述喷射组件31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撑板2424上且连接端为磁性结构的连通管311、设置在所述第二传动组件241一侧的果酱箱体312以及与所述果酱箱体312连通的软管313、套设在所述软管313端部的通电磁环314,所述通电磁环314通过伸缩单元j315滑动设置在移动轨道316内,所述移动轨道316的两端均设置有距离传感器;

所述旋转组件32包括与所述穿插轴2425同轴且同步传动的第二传动齿轮321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传动组件11上且与所述第二传动齿轮321啮合的第二传动齿条322。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喷射组件31完成对夹持组件24的间断式连通工作,进而实现果酱的自动上料工作。

详细的说,当连通管311移动至移动轨道316的输入端时,距离传感器向通电磁环314通电,通电磁环314产生磁性与连通管311相互吸引,与此同时,距离传感器驱动软管313打开,果酱箱体312内的果酱依次从果酱箱体312进入软管313内,再由软管313从通电磁环314进入连通管311内,再由连通管311内进入支撑板2424,待通电磁环314从移动轨道316移动至移动轨道316的输出端,此时移动轨道316输出端上的距离传感器,向通电磁环314发出信号使其失电,通电磁环314失去磁性,通电磁环314与连通管311脱离,同时通电磁环314关闭果酱箱体312出料的泵体工作。

其二,通过设置旋转组件32,采用注射工作时采用自动离心甩料输出的方式代替传统直接注入工作,使得果酱充分与面包粘结一体,进而避免果酱从面包缝隙内外漏现象。

详细的说,第二传动齿轮321与第二传动齿条322啮合,穿插轴2425将果酱离心通过出浆孔甩入面包内并与面包牢固粘结一体且面包充分吸收果酱,避免其外流。

工作过程:

首先,面包上装;接着,面包定位;再后,面包烘干;然后,面包分离独立;紧接着,面包注酱;再后,面包堆垛;最后,面包打包。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部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发明的限制。

当然在本技术方案中,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的是,术语“一”应理解为“至少一个”或“一个或多个”,即在一个实施例中,一个元件的数量可以为一个,而在另外的实施例中,该元件的数量可以为多个,术语“一”不能理解为对数量的限制。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技术提示下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为准。

2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抽拉式智能加工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