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

文档序号:83492 发布日期:2021-10-08 浏览:3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 (Hot-blast furnace of even material loading ) 是由 张利 张书文 王飞飞 于 2021-05-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包括炉体,炉体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加料口和进风口,隔板远离进风口一侧的炉体内安装有燃料架空组件,燃料架空组件包括卷绕辊、第一隔网和第二隔网,炉体内壁开设有安装孔,卷绕辊端部与安装孔侧壁转动连接并固定套设有扭簧,第二隔网远离第一隔网的一侧与炉体内壁铰接,炉体内安装有拉动机构。本方案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拉动机构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形成V形结构后,通过加料口添加燃料,松开拉动机构,卷绕辊在扭簧作用下复位,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恢复水平,燃料分散至第一隔网表面以及第二隔网表面,降低了燃料集中堆积的概率,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并提高燃烧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hot blast stove capable of uniformly feeding materials, which comprises a stove body, wherein the side walls of two sides of the stove body are respectively provided with a feeding port and an air inlet, a fuel overhead assembly is arranged in the stove body at one side of a partition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air inlet, the fuel overhead assembly comprises a winding roller, a first separation net and a second separation net,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ove body is provided with a mounting hole, the end part of the winding roller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the side wall of the mounting hole and fixedly sleeved with a torsion spring, one side of the second separation net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separation net is hinged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stove body, and a pulling mechanism is arranged in the stove body. In this scheme, the staff only needs to separate the articulated shaft of net downwards the pulling through pulling mechanism with first for first separate the net with the second separate the net and form the V-arrangement structure after, add fuel through the charge door, loosen pulling mechanism, the winding roll resets under the torsional spring effect, first separate the net with the second separate the net and resume the level, the fuel dispersion separates net surface and second to first separate the net surface, it separates the net surface to have reduced the concentrated accumulational probability of fuel, be favorable to the abundant burning of fuel and improve combustion efficiency.)

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热风炉

技术领域

,特别涉及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

背景技术

烘干机可分为工业与民用两种,工业烘干机也叫干燥设备或干燥机,民用烘干机是洗涤机械中的一种,一般在水洗脱水之后,用来除去服装和其他纺织品中的水分,而热风炉是烘干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热动力机械,用于为烘干机提供热量。

在授权公告号为CN106838947B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方便清理的粮食烘干用热风炉,包括底部通过管道与风机连通的炉体,所述炉体的内腔通过隔网一被分隔成燃烧腔和导烟腔,并且在隔网一上下两侧的炉体上分别开设有清灰口和燃煤口,炉体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储渣座,在储渣座与炉体之间设置有隔网二,储渣座上开设有清渣口,所述炉体顶部的一侧固定安装有压力表,在炉体顶部的另一侧固定安装有安全阀。

但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在使用时,工作人员需要打开燃煤口,并向隔网二上添加燃料,隔网二为水平设置的网状结构,燃料容易在隔网二表面堆积,燃料堆内部的燃烧难以充分燃烧,从而降低了燃烧燃烧率。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隔网上的燃料难以充分燃烧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加料口和进风口,所述炉体内壁固定有用于分隔加料口和进风口的隔板,所述隔板远离加料口一侧的炉体顶部固定并连通有热风出管,所述隔板远离加料口一侧的炉体内安装有空气加热组件,所述隔板远离进风口一侧的炉体内安装有燃料架空组件,所述燃料架空组件包括卷绕辊、卷绕于卷绕辊上的第一隔网以及与第一隔网远离卷绕辊的一侧铰接的第二隔网,所述炉体内壁靠近卷绕辊端部的位置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卷绕辊端部与安装孔侧壁转动连接并固定套设有扭簧,所述第二隔网远离第一隔网的一侧与炉体内壁铰接,所述炉体内安装有用于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的拉动机构。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向炉体内添加燃料时,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拉动机构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形成V形结构,此时,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添加燃料,燃料易集中于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的连接处,燃料添加完成后,工作人员需松开拉动机构,扭簧提供扭力,以此使得卷绕辊复位,从而使得部分第一隔网重新卷绕于卷绕辊上,直至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均呈现水平状态,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连接处的燃料则分散至第一隔网表面以及第二隔网表面,降低了燃料集中堆积的概率,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并提高燃烧效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网的铰接轴与隔板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隔网的铰接轴与炉体远离进风口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动机构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形成V形结构时,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添加燃料,燃料集中分布于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的相交处,当燃料添加工作完成,且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恢复原位后,燃料易分散至第一隔网表面,降低了因第二隔网靠近加料口,而使得燃料集中堆积于第二隔网表面的概率,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靠近加料口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所述拉动机构包括卷绕组件和驱动组件,所述卷绕组件包括安装于安装槽内并与炉体侧壁转动连接的卷绕杆、转动安装于炉体内壁上的中间辊以及卷绕于卷绕杆上的钢丝绳,所述钢丝绳远离卷绕杆的一端依次绕过中间辊、穿过第二隔网并与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固定;所述驱动组件包括固定套设于卷绕杆上的从动齿轮、与炉体外壁固定的电机以及套设于电机的输出轴上并与从动齿轮啮合的主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需要使用拉动机构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转动,主动齿轮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转动,从动齿轮带动卷绕杆转动,由于钢丝绳的一端卷绕于卷绕杆上并固定,钢丝绳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固定,以此使得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呈V形连接状态,以便燃料集中分布于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的V形连接处。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上共同安装有拦截组件,所述拦截组件包括与第一隔网上表面靠近第一隔网边缘的位置固定的第一挡板以及与第二隔网上表面靠近第二隔网边缘的位置固定的第二挡板,且所述第二挡板与第一挡板交错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挡板将第一隔网两侧围挡,以此降低了燃料未经燃烧而从第一隔网两侧掉落的概率,第二挡板将第二隔网两侧围挡,降低了燃料未经燃烧而从第二隔网两侧掉落的概率。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上安装有刮除组件,所述刮除组件包括与隔板远离进风口一侧的侧壁固定的横板、贯穿设置于横板上并与横板滑移配合的竖板、转动安装于竖板上并水平设置的抵接辊、与竖板上端固定的活动板以及与活动板底面固定的弹簧,所述弹簧下端与横板上表面固定,当所述第一隔网为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隔网上表面与抵接辊底部的弧形表面抵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隔网重新卷绕于卷绕辊的过程中,抵接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与第一隔网上表面抵紧,以此对第一隔网上表面的燃料起到了良好的刮除作用,降低了未经燃烧的燃料从第一隔网远离第二隔网的一侧掉落的概率。此外,抵接辊底部与第一隔网上表面滚动连接,以此降低了第一隔网上表面与抵接辊之间的摩擦力。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隔板远离进风口一侧的炉体内壁固定有点火器,所述点火器顶部的高度小于第一隔网底面的高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第一隔网远离第二隔网形成V形结构后,需要点燃燃料时,工作人员只需打开点火器,即可对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连接处的燃料进行点燃,底部堆积的燃料完成点然后,工作人员通过拉动机构驱使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复位,即可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连接处的燃料分散开来,从而引燃未燃烧的燃料,减少了点火器的设置个数,有利于节约能源并降低生产成本。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侧壁开设有与隔板远离进风口一侧的炉体内部连通的卸灰口,所述卸灰口内顶壁铰接有闭合卸灰口的卸灰门,所述炉体上安装有清灰机构;

所述清灰机构包括清灰组件和传动组件,所述清灰组件包括转动安装于炉体侧壁上的螺纹杆、与炉体内壁固定的导向杆以及共同安装于螺纹杆与导向杆上的推板,所述螺纹杆的轴线和导向杆的轴线均与卷绕杆的轴线平行,所述螺纹杆贯穿推板并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贯穿推板并滑移连接;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套设于电机输出轴上的主动轮、固定套设于螺纹杆上的从动轮以及连接从动轮与主动轮的传动带,所述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固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燃料燃烧殆尽后,产生的灰尘从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的孔隙中掉落至炉体底部,一定时间后,工作人员可取下主动齿轮与电机输出轴上的第一固定组件,使得主动齿轮与电机输出轴转动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固定组件将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电机,电机工作后带动主动轮转动,从动轮在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螺纹杆转动,由于螺纹杆与推板螺纹连接,导向杆与推板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推板由远离卸灰口的一侧朝卸灰口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卸灰门并将灰尘从卸灰口卸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固定组件包括与主动齿轮远离电机一侧的侧壁固定的第一套管以及贯穿设置于第一套管上并间隙配合的第一螺栓,所述第一螺栓与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固定组件包括与主动轮靠近电机一侧的侧壁固定的第二套管以及贯穿设置于第二套管上并间隙配合的第二螺栓,所述第二螺栓亦与电机的输出轴螺纹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无需进行清灰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螺栓贯穿第一套管,即可将第一套管与电机输出轴固定,此时,工作人员需拧下第二螺栓,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转动连接,降低了因电机带动主动轮以及从动轮转动过程中的额外动力消耗。当需要进行清灰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取下第一螺栓,并采用第二螺栓将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转动连接,降低了因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而产生的额外动力消耗,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后,在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下,从动轮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推板朝向卸灰口一侧移动,推板则将炉体底部的积灰由卸灰口推出炉体外侧,完成卸灰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炉体上安装有加料组件,所述加料组件包括与炉体外壁固定的加料斗,所述加料斗侧壁开设有与加料口连通的出料口,所述加料组件还包括与加料斗内壁固定的气缸以及与气缸的活塞杆下端固定的挡料板,所述挡料板用于遮挡出料口。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向炉体内添加燃料时,工作人员只需将燃料集中倒入加料斗中,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挡料板向上移动,挡料板打开,加料斗内的燃料由出料口进入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上,燃料添加完成后,工作人员只需调节气缸,使得气缸的活塞杆带动挡料板向下移动,挡料板关闭出料口,停止燃料添加工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空气加热组件包括贯穿设置于隔板上并固定的第一传热管、与第一传热管端部固定并连通的第二传热管以及与第二传热管侧壁固定并连通的多个加热管,多个所述加热管均位于隔板远离加料口一侧的炉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均由第一传热管进入第二传热管,随后,热量传入多个加热管中,以此对由进风口进入炉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由热风出管排出,以供干燥机使用。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本方案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拉动机构将第一隔网的铰接轴向下拉动,使得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形成V形结构后,通过加料口添加燃料,燃料易集中于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的连接处,燃料添加完成后,松开拉动机构,以此使得卷绕辊在扭簧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部分第一隔网重新卷绕于卷绕辊上,直至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均呈现水平状态,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连接处的燃料则分散至第一隔网表面以及第二隔网表面,降低了燃料集中堆积的概率,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并提高燃烧效率;

2、本方案在第一隔网重新卷绕于卷绕辊的过程中,抵接辊底部的弧形表面与第一隔网上表面抵紧,以此对第一隔网上表面的燃料起到了良好的刮除作用,降低了未经燃烧的燃料从第一隔网远离第二隔网的一侧掉落的概率;

3、本方案在无需进行清灰工作时,工作人员将第一螺栓贯穿第一套管,即可将第一套管与电机输出轴固定,此时,工作人员需拧下第二螺栓,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转动连接,降低了因电机带动主动轮以及从动轮转动过程中的额外动力消耗。当需要进行清灰工作时,工作人员需取下第一螺栓,并采用第二螺栓将主动轮与电机的输出轴固定,主动齿轮与电机的输出轴之间转动连接,降低了因电机带动主动齿轮和从动齿轮转动而产生的额外动力消耗,而电机带动主动轮转动后,在传动带的传动作用下,从动轮可带动螺纹杆转动,从而使得推板朝向卸灰口一侧移动,推板则将炉体底部的积灰由卸灰口推出炉体外侧,完成卸灰工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中第一隔网与第二隔网均处于水平状态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中的热风炉在燃料加料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用于凸显卷绕辊与安装孔之间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炉体;11、隔板;111、安装槽;12、热风出管;13、加料口;14、进风口;15、安装孔;16、点火器;17、卸灰口;171、卸灰门;2、加料组件;21、加料斗;211、出料口;22、气缸;23、挡料板;3、燃料架空组件;31、卷绕辊;311、扭簧;32、第一隔网;33、第二隔网;4、拉动机构;41、卷绕组件;411、卷绕杆;412、中间辊;413、钢丝绳;42、驱动组件;421、从动齿轮;422、电机;423、主动齿轮;5、拦截组件;51、第一挡板;52、第二挡板;6、刮除组件;61、横板;62、竖板;63、抵接辊;64、活动板;65、弹簧;7、空气加热组件;71、第一传热管;72、第二传热管;73、加热管;8、清灰机构;81、清灰组件;811、螺纹杆;812、导向杆;813、推板;82、传动组件;821、主动轮;822、从动轮;823、传动带;9、第一固定组件;91、第一套管;92、第一螺栓;10、第二固定组件;101、第二套管;102、第二螺栓。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5所示,一种均匀上料的热风炉,包括炉体1、隔板11、热风出管12、加料组件2、燃料架空组件3、拉动机构4、拦截组件5、刮除组件6、空气加热组件7以及清灰机构8。炉体1为内部中空的长方体形结构,其两侧的侧壁上分别开设有加料口13和进风口14。隔板11为竖直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两侧的侧壁分别与炉体1两侧的内壁固定,隔板11用于将加料口13和进风口14分隔开,且隔板11靠近加料口13一侧的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111。热风出管12为L形圆管状结构,其竖直部下端贯穿隔板11远离加料口13一侧的炉体1顶部并固定,热风出管12上固定有风机(图中未示出),且热风出管12远离炉体1的一端与干燥机的进风口14固定并连通。

加料组件2安装于炉体1上,用于由加料口13向炉体1内添加燃料,且加料组件2包括加料斗21、气缸22以及挡料板23。加料斗21为斗状结构,其一侧的侧壁与炉体1外壁固定,加料斗21侧壁与加料口13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加料口13连通的出料口211。气缸22的缸体与加料斗21侧壁靠近加料斗21上端的位置固定,气缸22的活塞杆竖直向下延伸。挡料板23为竖直设置的板状结构,其上表面与气缸22的活塞杆下端固定,挡料板23底面与加料斗21内底壁平齐,且挡料板23的宽度大于出料口211的宽度,以此便于挡料板23遮挡出料口211。

燃料架空组件3安装于隔板11远离进风口14一侧的炉体1内,燃料架空组件3包括卷绕辊31、第一隔网32以及第二隔网33。卷绕辊31为轴线水平的圆柱状结构,卷绕辊31安装于安装槽111内,炉体1内壁靠近卷绕辊31的位置上开设有与安装槽111连通的安装孔15,且卷绕辊31端部与安装孔15侧壁转动连接。卷绕辊31端部固定套设有扭簧311,扭簧311位于安装孔15内,且扭簧311远离卷绕辊31的一端与安装孔15侧壁固定。第一隔网32卷绕于卷绕辊31上并与卷绕辊31固定,第二隔网33的一侧与第一隔网32远离卷绕辊31的一侧铰接,第二隔网33远离第一隔网32的一侧与炉体1内壁铰接,当扭簧311处于原长状态时,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处于水平状态,且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与隔板11之间的距离小于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与炉体1远离进风口14一侧内壁之间的距离。

拉动机构4安装于炉体1内,用于将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向下拉动,且拉动机构4包括卷绕组件41和驱动组件42。卷绕组件41包括卷绕杆411、中间辊412以及钢丝绳413。卷绕杆411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卷绕辊31的轴线平行,卷绕杆411位于安装槽111内,卷绕杆411的两端分别与炉体1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中间辊412亦为圆杆状结构,其轴线与卷绕杆411的轴线平行,中间辊412的两端分别与炉体1两侧的内壁转动连接。钢丝绳413的一端缠绕于卷绕杆411上并固定,钢丝绳413的另一端依次绕过中间辊412、穿过第二隔网33并与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固定。

驱动组件42包括从动齿轮421、电机422以及主动齿轮423。从动齿轮421的轴线与卷绕杆411的轴线重合,从动齿轮421位于炉体1外侧,且从动齿轮421套设于卷绕杆411上并与卷绕杆411固定。电机422与炉体1外壁固定,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与卷绕杆411的轴线平行。主动齿轮423的轴线与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主动齿轮423套设于电机422的输出轴上并转动连接,主动齿轮423与从动齿轮421啮合,主动齿轮423与电机42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一固定组件9固定,且第一固定组件9包括第一套管91和第一螺栓92。第一套管91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重合,第一套管91套设于电机422的输出轴上并间隙配合,且第一套管91的一端与主动齿轮423远离电机422一侧的侧壁固定。第一螺栓92的轴线与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一螺栓92贯穿设置于第一套管91上并间隙配合,且第一螺栓92与电机422的输出轴螺纹连接。

拦截组件5共同安装于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上,拦截组件5包括第一挡板51和第二挡板52。第一挡板51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底面与第一隔网32上表面靠近第一隔网32边缘的位置固定,第一挡板51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第二挡板52亦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底面与第二隔网33上表面靠近第二隔网33边缘的位置固定,第二挡板52设有两个并对称设置,且第二挡板52与第一挡板51交错设置。

刮除组件6安装于隔板11上,刮除组件6包括横板61、竖板62、抵接辊63、活动板64以及弹簧65。横板61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其一侧的侧壁与隔板11远离进风口14一侧的侧壁固定。竖板62为竖直设置的矩形板状结构,其贯穿设置于横板61上并与横板61滑移配合。抵接辊63为圆辊状结构,其轴线与卷绕辊31的轴线平行,抵接辊63端部与竖板62转动连接。活动板64亦为水平设置的长方形板状结构,活动板64的长度方向与横板61的长度方向平行,活动板64底面的高度大于横板61上表面的高度,且活动板64底面与竖板62上端固定。弹簧65位于活动板64与横板61之间,其上端与活动板64底面固定,弹簧65下端与横板61上表面固定,且当第一隔网32为水平状态时,第一隔网32上表面与抵接辊63底部的弧形表面抵紧。

在本实施例中,隔板11远离进风口14一侧的炉体1内壁固定有点火器16,点火器16顶部的高度小于第一隔网32底面的高度。需要使用拉动机构4将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向下拉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422,电机422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423转动,主动齿轮423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421转动,从动齿轮421带动卷绕杆411转动,由于钢丝绳413的一端卷绕于卷绕杆411上并固定,钢丝绳413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固定,以此使得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呈V形连接状态,此时,工作人员可开启点火器16,对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连接处的燃料进行点燃。当燃料堆底部的燃料被点燃后,工作人员只需调节电机422转向,使得卷绕杆411反向转动,以此使得卷绕辊31在扭簧311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部分第一隔网32重新卷绕于卷绕辊31上,直至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均呈现水平状态,被点燃的燃料则分散至第一隔网32表面以及第二隔网33表面,有利于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

空气加热组件7安装于隔板11远离加料口13一侧的炉体1内,空气加热组件7包括第一传热管71、第二传热管72以及加热管73。第一传热管71为水平设置的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卷绕辊31的轴线垂直,第一传热管71贯穿设置于隔板11靠近隔板11顶部的位置并固定。第二传热管72亦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第一传热管71的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二传热管72的一端与第一传热管71的一端固定并连通,且第二传热管72两端均封闭。加热管73为弯折的圆管状结构,其一端与第二传热管72固定并连通,加热管73的另一端穿过炉体1侧壁并与外部风机(图中未示出)固定,加热管73设有多个并位于隔板11远离加料口13一侧的炉体1内,且相邻加热管73之间的间距相等。燃料燃烧后,产生的热量和烟气均由第一传热管71进入第二传热管72,随后,热量传入多个加热管73中,以此对由进风口14进入炉体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由热风出管12排出,以供干燥机使用。

炉体1侧壁开设有与隔板11远离进风口14一侧的炉体1内部连通的卸灰口17,卸灰口17内顶壁铰接有闭合卸灰口17的卸灰门171,清灰机构8安装于炉体1上,且清灰机构8包括清灰组件81和传动组件82。清灰组件81包括螺纹杆811、导向杆812以及推板813。螺纹杆811的轴线与卷绕杆411的轴线平行,螺纹杆811的一端与炉体1内壁转动连接,螺纹杆811的另一端贯穿炉体1侧壁并转动连接,且螺纹杆811贯穿炉体1侧壁的一端与主动齿轮423同侧。导向杆812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螺纹杆811的轴线平行,导向杆812两端分别与炉体1两侧的内壁固定。推板813为长方形板状结构,推板813共同安装于螺纹杆811与导向杆812上,螺纹杆811贯穿推板813并螺纹连接,所述导向杆812贯穿推板813并滑移连接。

传动组件82包括主动轮821、从动轮822以及传动带823。主动轮821的轴线与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重合,主动轮821套设于电机422的输出轴上并间隙配合,主动轮821与电机422的输出轴之间通过第二固定组件10固定,且第二固定组件10包括第二套管101和第二螺栓102。第二套管101为圆管状结构,其轴线与电机422输出轴的轴线重合,第二套管101套设于电机422的输出轴上并间隙配合,且第二套管101的一端与主动轮821靠近电机422一侧的侧壁固定。第二螺栓102的轴线与第二套管101的轴线垂直并相交,第二螺栓102贯穿设置于第二套管101上并间隙配合,且第二螺栓102与电机422的输出轴螺纹连接。从动轮822套设于螺纹杆811上并固定,传动带823为封闭设置的带状结构,其内表面与主动轮821的圆周面以及从动轮822的圆周面均抵紧。当燃料燃烧殆尽后,产生的灰尘从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的孔隙中掉落至炉体1底部,一定时间后,工作人员可取下主动齿轮423与电机422输出轴上的第一固定组件9,使得主动齿轮423与电机422输出轴转动连接,同时通过第二固定组件10将主动轮821与电机422的输出轴固定,此时,工作人员开启电机422,电机422工作后带动主动轮821转动,从动轮822在传动带823的传动作用下带动螺纹杆811转动,由于螺纹杆811与推板813螺纹连接,导向杆812与推板813滑移连接,以此使得推板813由远离卸灰口17的一侧朝卸灰口17移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打开卸灰门171并将灰尘从卸灰口17卸出。

本实施例的使用原理为:需要使用拉动机构4将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向下拉动时,工作人员只需开启电机422,电机422工作后带动主动齿轮423转动,主动齿轮423则带动与其啮合的从动齿轮421转动,从动齿轮421带动卷绕杆411转动,由于钢丝绳413的一端卷绕于卷绕杆411上并固定,钢丝绳413的另一端与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固定,以此使得第一隔网32的铰接轴向下运动,从而使得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呈V形连接状态。随后,工作人员通过加料口13添加燃料,燃料易集中于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的连接处,燃料添加完成后,工作人员需调节电机422转向,使得卷绕杆411反向转动,以此使得卷绕辊31在扭簧311作用下复位,从而使得部分第一隔网32重新卷绕于卷绕辊31上,直至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均呈现水平状态,第一隔网32与第二隔网33连接处的燃料则分散至第一隔网32表面以及第二隔网33表面,降低了燃料集中堆积的概率,有利于燃料充分燃烧并提高燃烧效率。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全自动热风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