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

文档序号:848144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 (Atmosphere monitoring mobile platform ) 是由 王正作 于 2020-11-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推杆,且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焊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外壁边缘旋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与升降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凹槽一端有与升降底座的内壁旋接的转动板,且转动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旋接有第二连杆,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通过设置升降滚轮,升降底座中,第一气动推杆工作带动升降板运动,升降板通过第一凹槽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转动板带动第二连杆运动,且转动板的旋转角度为60°,并且转动板设置有三组,第二连杆带动升降滚轮运动,便于升降滚轮的升降操作,实现升降底座的自由移动操作。(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tmosphere monitoring mobile platform, which comprises a lifting base, wherein the inner wall of the lifting base is fixedly connected with a first pneumatic push rod, the output end of the first pneumatic push rod is welded with a lifting plate, the edge of the outer wall of the lifting plate is in screwed connection with a first connecting rod, a first groove is formed in the connecting part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and the lifting plate, one end of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groove, is provided with a rotating plate in screwed connection with the inner wall of the lifting base, one end of the rotating plate, far away from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is in screwed connection with a second connecting rod, the atmosphere monitoring mobile platform is characterized in that through arranging a lifting roller, the first pneumatic push rod works in the lifting base to drive the lifting plate to move, the lifting plate drives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to move through the first groove, the first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to move through the rotating plate, the rotating angle of the rotating plate, the second connecting rod drives the lifting roller to move, so that the lifting operation of the lifting roller is facilitated, and the free moving operation of the lifting base is realized.)

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大气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

背景技术

空气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物质基础,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近年来,部分企业向空气中排放大量废气,严重影响空气质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杀手之一,因此,对环境污染情况进行动态监测十分必要。

大气环境监测是对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浓度,观察、分析其变化和对环境影响的测定过程,大气污染监测是测定大气中污染物的种类及其浓度,观察其时空分布和变化规律,所监测的分子状污染物主要有硫氧化物、氮氧化物、一氧化碳、臭氧、卤代烃、碳氢化合物等,颗粒状污染物主要有降尘、总悬浮微粒、飘尘及酸沉降,大气质量监测是对某地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进行布点采样、分析,通常根据一个地区的规模、大气污染源的分布情况和源强、气象条件、地形地貌等因素,进行规定项目的定期监测;现有的大气监测平台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采用车载形式较多,部分地形无法适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适用性更好的大气监测移动平台。

如中国发明专利CN102616168A所公开的一种移动式大气监测车,包括监测车本体,监测车本体内集成有大气监测单元、现场控制单元和远程控制平台;大气监测单元包括依次数据连接的自动采集气样模块、气样预处理模块和监测分析模块;现场控制单元包括气样预处理控制模块、仪器运行控制模块、监测数据采集与传输模块、现场即时气样分析模块、GPS定位模块、常规气象参数模块、视频与摄像模块和远程通讯传输模块。本发明可随时随地监测大气中污染物质含量和成分的设备,并且不局限于某一个固定的地点,而是可以连续点监测某一较宽范围内的大气环境;该结构的大气监测车直接使用车作为移动工具整体结构复杂,不适于部分地区的大气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无法进行移动的调整操作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包括升降底座,所述升降底座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推杆,且第一气动推杆的输出端焊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的外壁边缘旋接有第一连杆,且第一连杆与升降板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连杆远离第一凹槽一端有与升降底座的内壁旋接的转动板,且转动板远离第一连杆的一端旋接有第二连杆,所述第二连杆远离转动板的一端旋接有贯穿升降底座内壁的升降滚轮,所述升降底座的外壁焊接有水平调节箱,且水平调节箱内壁贯穿有旋转螺柱,所述旋转螺柱的一端位于水平调节箱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楔形块,且楔形块的斜面延伸至水平调节箱的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柱,所述调节柱的外壁位于水平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所述水平调节箱的顶端位于升降底座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箱,且高度调节箱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所述固定柱的外壁位于高度调节箱的上方滑动连接滑动环,且滑动环的外壁旋接有第三连杆,所述第三连杆远离滑动环的一端旋接有滑动块,且滑动块内部贯穿有升降杆,所述升降杆的顶端旋接有升降台,且升降台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气监测器。

优选的,所述转动板通过第一连杆与升降底座之间构成旋接结构,且转动板的旋转角度为60°,所述转动板设置有三组,且三组转动板的位置以升降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柱通过楔形块与水平调节箱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水平调节箱设置有四组,所述四组水平调节箱的位置以升降底座呈矩形分布,所述调节柱的升降高度与楔形块的竖直高度相等,且楔形块的斜面角度为45°。

优选的,所述升降台通过升降杆与高度调节箱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台的升降高度与升降杆的长度相等,所述升降杆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升降杆的位置以固定柱的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箱包括第二气动推杆、升降导柱、导向凹槽、导向柱、旋转缸筒、旋转板、移动柱、旋转凹槽和第一运动副,所述高度调节箱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推杆,且第二气动推杆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导柱,所述升降导柱的外壁开设有导向凹槽,所述导向凹槽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柱,且导向柱远离导向凹槽的一端焊接有旋转缸筒,所述旋转缸筒的外壁焊接有旋转板,且旋转板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柱,所述旋转板与移动柱连接部位开设有旋转凹槽,所述移动柱的顶端与升降杆的连接部位旋接有第一运动副。

优选的,所述升降导柱通过第二气动推杆与旋转缸筒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升降导柱的升降高度与导向凹槽的竖直高度相等,所述导向凹槽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导向凹槽的位置分布以升降导柱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所述导向凹槽的旋转角度为120°。

优选的,所述旋转板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旋转板的位置以旋转缸筒的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所述旋转凹槽的首尾直线长度与升降杆的长度相等。

优选的,所述大气监测器包括旋转把手、第四连杆、第五连杆、路径板、路径凹槽、转动曲板、第二运动副和防水盖板,所述大气监测器的外壁贯穿有旋转把手,且旋转把手的一端延伸至大气监测器的内部旋接有第四连杆,所述第四连杆靠近远离旋转把手的一端旋接有第五连杆,所述第五连杆一侧位于大气监测器的内壁设置有路径板,且路径板的内部开设有路径凹槽,所述第五连杆远离第四连杆的一端位于路径凹槽的内壁旋接有转动曲板,且转动曲板的中间外壁与路径凹槽的内壁连接部位旋接有第二运动副,所述转动曲板远离第五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盖板。

优选的,所述转动曲板通过第五连杆与路径板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动曲板的旋转角度为90°。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通过设置升降滚轮,升降底座中,第一气动推杆工作带动升降板运动,升降板通过第一凹槽带动第一连杆运动,第一连杆通过转动板带动第二连杆运动,且转动板的旋转角度为60°,并且转动板设置有三组,第二连杆带动升降滚轮运动,便于升降滚轮的升降操作,实现升降底座的自由移动操作。

2、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通过设置调节柱,水平调节箱中,转动旋转螺柱带动楔形块运动,楔形块的斜面运动带动调节柱运动,楔形块的斜面角度为45°,且水平调节箱设置有四组,通过调节柱运动实现水平调节箱的水平调节操作。

3、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通过设置升降导柱,高度调节箱中,第二气动推杆工作带动升降导柱运动,升降导柱通过导向柱沿导向凹槽运动带动旋转缸筒转动,导向凹槽设置有三组,且导向凹槽的旋转角度为120°,旋转缸筒通过旋转板带动旋转凹槽运动,并且旋转板设置有三组,旋转凹槽通过移动柱带动第一运动副运动,并且旋转凹槽的首尾直线长度与升降杆的长度相等,第一运动副通过带动升降杆运动,通过固定柱外壁的滑动环上的第三连杆与升降杆外壁的滑动块对升降杆进行固定操作,升降杆带动升降台运动,实现对升降台的升降操作。

4、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通过设置转动曲板,大气监测器中,转动旋转把手,旋转把手通过第四连杆带动第五连杆运动,第五连杆带动转动曲板沿路径板内的路径凹槽运动,转动曲板通过第二运动副带动防水盖板旋转90°,实现对大气监测器的防水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高度调节箱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旋转缸筒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大气监测器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升降底座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升降导柱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部分高度调节箱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大气监测器部分三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底座;2、第一气动推杆;3、升降板;4、第一连杆;5、第一凹槽;6、转动板;7、第二连杆;8、升降滚轮;9、水平调节箱;10、旋转螺柱;11、楔形块;12、调节柱;13、弹簧;14、高度调节箱;1401、第二气动推杆;1402、升降导柱;1403、导向凹槽;1404、导向柱;1405、旋转缸筒;1406、旋转板;1407、移动柱;1408、旋转凹槽;1409、第一运动副;15、固定柱;16、滑动环;17、第三连杆;18、滑动块;19、升降杆;20、升降台;21、大气监测器;2101、旋转把手;2102、第四连杆;2103、第五连杆;2104、路径板;2105、路径凹槽;2106、转动曲板;2107、第二运动副;2108、防水盖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本实施例中,参阅图1~8,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包括升降底座1,升降底座1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气动推杆2,且第一气动推杆2的输出端焊接有升降板3,升降板3的外壁边缘旋接有第一连杆4,且第一连杆4与升降板3的连接部位开设有第一凹槽5,第一连杆4远离第一凹槽5一端有与升降底座1的内壁旋接的转动板6,且转动板6远离第一连杆4的一端旋接有第二连杆7,转动板6通过第一连杆4与升降底座1之间构成旋接结构,且转动板6的旋转角度为60°,转动板6设置有三组,且三组转动板6的位置以升降板3呈等角度圆周分布,转动转动板6通过第二连杆7带动升降滚轮8运动,实现升降滚轮8的升降操作,便于实现对升降底座1的移动操作;

第二连杆7远离转动板6的一端旋接有贯穿升降底座1内壁的升降滚轮8,升降底座1的外壁焊接有水平调节箱9,且水平调节箱9内壁贯穿有旋转螺柱10,旋转螺柱10的一端位于水平调节箱9的内部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1,且楔形块11的斜面延伸至水平调节箱9的外部滑动连接有调节柱12,调节柱12通过楔形块11与水平调节箱9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水平调节箱9设置有四组,四组水平调节箱9的位置以升降底座1呈矩形分布,调节柱12的升降高度与楔形块11的竖直高度相等,且楔形块11的斜面角度为45°,通过楔形块11带动调节柱12运动,实现四组水平调节箱9的水平调节操作,调节柱12的外壁位于水平调节箱9的内壁固定连接有弹簧13,水平调节箱9的顶端位于升降底座1的顶端外壁固定连接有高度调节箱14;

高度调节箱14包括第二气动推杆1401、升降导柱1402、导向凹槽1403、导向柱1404、旋转缸筒1405、旋转板1406、移动柱1407、旋转凹槽1408和第一运动副1409,高度调节箱14的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气动推杆1401,且第二气动推杆1401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升降导柱1402,升降导柱1402的外壁开设有导向凹槽1403,导向凹槽1403的外壁滑动连接有导向柱1404,且导向柱1404远离导向凹槽1403的一端焊接有旋转缸筒1405,升降导柱1402通过第二气动推杆1401与旋转缸筒1405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升降导柱1402的升降高度与导向凹槽1403的竖直高度相等,导向凹槽1403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导向凹槽1403的位置分布以升降导柱1402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导向凹槽1403的旋转角度为120°,便于升降导柱1402通过导向凹槽1403带动升降导柱1402运动,实现升降导柱1402带动旋转缸筒1405的旋转操作,旋转缸筒1405的外壁焊接有旋转板1406,且旋转板1406的顶端滑动连接有移动柱1407,旋转板1406与移动柱1407连接部位开设有旋转凹槽1408,旋转板1406设置有三组,且三组旋转板1406的位置以旋转缸筒1405的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旋转凹槽1408的首尾直线长度与升降杆19的长度相等,通过三组旋转凹槽1408带动移动柱1407运动,实现移动柱1407带动第一运动副1409运动,对升降杆19进行精确控制,移动柱1407的顶端与升降杆19的连接部位旋接有第一运动副1409,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箱14,实现第一运动副1409通过升降杆19带动升降台20座升降运动,且高度调节箱14的顶端设置有固定柱15,固定柱15的外壁位于高度调节箱14的上方滑动连接滑动环16,且滑动环16的外壁旋接有第三连杆17,第三连杆17远离滑动环16的一端旋接有滑动块18,且滑动块18内部贯穿有升降杆19,升降杆19的顶端旋接有升降台20,升降台20通过升降杆19与高度调节箱14之间构成升降结构,且升降台20的升降高度与升降杆19的长度相等,升降杆19设置有三组,且三组升降杆19的位置以固定柱15的中轴线呈等角度圆周分布,通过升降杆19运动带动升降台20运动,实现升降台20的升降操作,且升降台2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大气监测器21,通过设置大气监测器21,实现对大气的检测操作。

实施例2:

相较于实施例1,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大气监测器21包括旋转把手2101、第四连杆2102、第五连杆2103、路径板2104、路径凹槽2105、转动曲板2106、第二运动副2107和防水盖板2108,大气监测器21的外壁贯穿有旋转把手2101,且旋转把手2101的一端延伸至大气监测器21的内部旋接有第四连杆2102,第四连杆2102靠近远离旋转把手2101的一端旋接有第五连杆2103,第五连杆2103一侧位于大气监测器21的内壁设置有路径板2104,且路径板2104的内部开设有路径凹槽2105,第五连杆2103远离第四连杆2102的一端位于路径凹槽2105的内壁旋接有转动曲板2106,转动曲板2106通过第五连杆2103与路径板2104之间构成旋转结构,且转动曲板2106的旋转角度为90°,通过转动转动曲板2106,便于防水盖板2108转动操作,实现大气监测器21的防水操作,且转动曲板2106的中间外壁与路径凹槽2105的内壁连接部位旋接有第二运动副2107,转动曲板2106远离第五连杆210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防水盖板2108。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该一种大气监测移动平台,在使用时,通过升降滚轮8对升降底座1进行移动,接着进行固定操作,升降底座中1,第一气动推杆2工作带动升降板3运动,升降板3通过第一凹槽5带动第一连杆4运动,第一连杆4通过转动板6带动第二连杆7运动,第二连杆7带动升降滚轮8运动,将升降滚轮8收起,接着进行水平调接操作,水平调节箱9中,转动旋转螺柱10带动楔形块11运动,楔形块11的斜面运动带动调节柱12运动,通过调节柱12运动实现水平调节箱9的水平调节操作,接着进行高度调节操作,高度调节箱14中,第二气动推杆1401工作带动升降导柱1402运动,升降导柱1402通过导向柱1404沿导向凹槽1403运动带动旋转缸筒1405转动,旋转缸筒1405通过旋转板1406带动旋转凹槽1408运动,旋转凹槽1408通过移动柱1407带动第一运动副1409运动,第一运动副1409通过带动升降杆19运动,通过固定柱15外壁的滑动环16上的第三连杆17与升降杆19外壁的滑动块18对升降杆19进行固定操作,升降杆19带动升降台20运动,实现对升降台20的升降操作,在对大气监测移动平台进行调节后,通过防水盖板2108对大气监测器21进行防水操作,大气监测器21中,转动旋转把手2101,旋转把手2101通过第四连杆2102带动第五连杆2103运动,第五连杆2103带动转动曲板2106沿路径板2104内的路径凹槽2105运动,转动曲板2106通过第二运动副2107带动防水盖板2108旋转90°,实现对大气监测器21的防水操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温室大棚多功能作业平台及其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