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

文档序号:859034 发布日期:2021-04-02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and method thereof ) 是由 昌正科 张明晖 刘信信 马一鸣 欧明秋 宫成军 徐胜峰 晁博 李艺 田野 米正宇 于 2020-12-0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述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包括一棒控电源柜、一驱动机构监测柜和一棒位测量柜,其中:所述棒控电源柜包含至少一霍尔电流传感器;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模块和至少一电流-电压转换模块;所述棒位测量柜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分析模块。本发明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将一般落棒时间测量分析需要的几十个落棒时间测量参考信号集成为单一参考信号,同时提出其分析处理算法。(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and a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method. The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device comprises a rod control power cabinet, a driving mechanism monitoring cabinet and a rod position measuring cabinet, wherein: the rod-controlled power supply cabinet comprises at least one Hall current sensor; the driving mechanism monitoring cabinet comprises a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generating module and at least one current-voltage conversion module; the rod position measuring cabinet comprises a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 analysis module.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evice and a method for generating control rod drop reference signals, which integrate dozens of drop time measurement reference signals required by common drop time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into a single reference signal and provide an analysis processing algorithm of the single reference signal.)

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控制棒落棒时间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和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法。

背景技术

压水堆核电厂快速调节反应堆功率主要通过控制棒束的提升、下插来实现。棒束的提升、下插动作由一套电磁驱动机构(CRDM:Control Rod Drive Mechanism——控制棒驱动机构)驱动,参见附图的图1,控制棒静止时由保持线圈通电,保持勾爪(又称夹持销爪)摆入驱动轴齿槽。

反应堆紧急停堆是靠停堆断路器打开,切断CRDM动力电源,让控制棒束在重力作用下掉入堆芯来实现的。棒束掉落时间的长短直接关系到安全停堆能否实现,落棒时间要求小于安全分析值(典型如秦山第二核电厂为2.4秒),所以每次启堆前都要对落棒时间进行测量。

落棒时间由六段构成,参见附图的图2A和图2B所示。其中,

T4=从保持线圈电流降到33%额定值到棒束开始降落之间的时间,应<150ms;

T5=从棒束开始降落到进入缓冲段之间的时间;

T6=从棒束进入缓冲段到其到达缓冲段底部的时间,热态时T4+T5+T6应小于3s。

控制棒掉落时间受整个驱动线的影响,控制棒驱动线由驱动机构、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和控制棒组件等构成,控制棒掉落过程中可能与导向筒组件、燃料组件中的控制棒导向管发生摩擦,控制棒掉落时的缓冲由燃料组件中的导向管缓冲段和控制棒组件下方的缓冲弹簧提供。典型电厂燃料组件中的控制棒导向管缓冲段长度是640mm,控制棒掉落到堆底时进入缓冲段长度约550-560mm,合34.5步;控制棒组件缓冲弹簧全长约22.45mm,掉落时最大压缩长度约5mm。

因控制棒及相连的驱动轴都位于核应堆高温高压环境中,对其位置的测量普遍利用电磁感应原理,通过棒位探测器进行,对T4、T5、T6三个时间段的测量同样只能利用棒位探测器进行非接触式测量。

典型棒位探测器主要包括原边线圈、测量线圈、辅助线圈、线圈骨架、密封壳及外套管。以秦山第二核电厂为例,棒位探测器全长为4006mm,内径154mm,外径300mm。原边线圈为一长螺线管,约2000匝,线径1.97mm,沿整个行程绕制。测量线圈和辅助线圈都是副边线圈,每个1700匝,宽2cm,线径0.23mm,与原边线圈共轴。原边线圈用于产生交变磁场,测量线圈用于形成棒位编码,辅助线圈用于原边电流调节。

驱动轴由磁性材料制造,而探测器密封壳、骨架、外套管以及探测器内的其它介质磁导率很低,这样测量线圈中有无驱动轴穿过感应出的电压相差很大,通过监测某一位置的测量线圈感应电压即可获知驱动轴顶端在其上面还是在其下面。只要设置足够数量的测量线圈,监测各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就可以大致确定驱动轴——控制棒的位置。

为了大致确定控制棒的位置,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测量线圈。测量线圈的个数和间距要根据驱动轴行程的长度和希望达到的分辨率来确定。为了减少探测器与信号处理通道之间接线的数量,减少信号处理设备的数量,还必须对测量线圈进行分组。

以秦山第二核电厂为例,控制棒驱动轴每个机械步长度为15.875mm,全行程为228步。探测器分辨率为8步(127mm),测量线圈31个,分成A、B、C、D、E五个组,整个测量行程为256机械步。测量线圈分组方式如下。

首先,如果在探测器测量行程的1/2高度处绕一测量线圈C1,通过监测其感应电压(有效值,以下同)V1,就可以得知棒位是在[0,128)区间还是[128,256)区间。

进一步,如果在1/4和3/4高度处绕制线圈C21、C22,通过监测C21的感应电压V21,就可以得知棒位是在[0,64)区间还是[64,128)区间;通过监测C22的感应电压V22,就可以得知棒位是在[128,192)区间还是[192,256)区间。

实际上,这三个线圈已经将整个测量行程分成长度相等的四个区间,通过监测这三个线圈的感应电压就可以得知棒位是在哪个区间;可以将感应电压高低和对应的棒位列成下表。

如果将C21、C22反向串联成一组(称为C2),因为V21、V22始终同相,所以C2输出电压V2=|V21-V22|,感应电压高低和对应的棒位如下表所示。

同样地,在1/8、3/8、5/8、7/8高度处再绕制C31、C32、C33、C34四个线圈,并将其依次正反串联成C3组,就可以将整个测量行程分成长度相等的8个区间,通过监测V1、V2、V3(=|V31-V32+V33-V34|)三个电压,即可确定棒束位于哪个区间,测量分辨率达到32步。

再在1/16、3/16、5/16、7/16、9/16、11/16、13/16、15/16高度处绕制C41、C42、…、C48八个线圈,并将其依次正反串联成C4组,就可以将整个测量行程分成长度相等的16个区间,通过监测V1、V2、V3、V4(=|V41-V42+V43…-V48|)四个电压,即可确定棒束位于哪个区间,测量分辨率达到16步。

再在1/32、3/32、5/32、…、31/32高度处绕制C51、C52、…、C516十六个线圈,并将其依次正反串联成C5组,就可以将整个测量行程分成长度相等的32个区间,通过监测V1、V2、V3、V4、V5(=|V51-V52+V53…-V516|)五个电压,即可确定棒束位于哪个区间,测量分辨率达到8步。

通常将C1、C2、C3、C4、C5组分别称为E、D、C、B、A组,将线圈按照位置从低到高编号,则各组线圈编号为:

E组(第一组)线圈16

D组(第二组)线圈8 24

C组(第三组)线圈4 12 20 28

B组(第四组)线圈2 6 10 14 18 22 26 30

A组(第五组)线圈1 3 5 7 9 11 13 15 17 19 21 23 25 27 29 31

探测器结构及线圈编号参见附图的图3。

典型落棒时间T5长度约为1.5-2秒,因正常棒位测量信号处理时间较长,落棒时间不能通过正常棒位测量信号求取,一般是通过测量棒位探测器原边线圈感应电压计算得出。参见附图的图2A和图2B,通过保持线圈电流、原边线圈感应电压两个参数求取落棒时间。

传统上测量落棒时间是将保持线圈电流信号与从棒位设备间引接的原边线圈感应电压信号同时接到专用记录仪或测试柜中,引入保持线圈电流信号的作用是作为T4时间计算起点的参考信号。因整个机组控制棒数量多(秦山第二核电厂控制棒33束,典型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控制棒数量为61束),原采用专用记录仪或测试机柜进行测量时同时处理的通道数量受限制,所以一般采取分组切换方式进行测量,测试完成一个子组后将需要原边线圈压电压信号转接电缆取下接到另一棒组,将保持线圈电流信号转接电缆取下接到另一棒组,试验时需要的切换接线工作多。

发明内容

本发明针对现有技术的状况,克服以上缺陷,提供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和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主要目的在于,将一般落棒时间测量分析需要的几十个(一般百万千瓦核电机组61个)落棒时间测量参考信号集成为单一参考信号,同时提出其分析处理算法。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为将落棒时间测量分析功能集成到棒位测量设备中创造条件,提高落棒时间测量分析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落棒时间测量占用的核反应堆启动计划关键路径时间。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在棒位测量柜中进行落棒参考信号分析。

本发明专利申请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另一目的在于,可有效解决多信号转接切换问题。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所述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包括一棒控电源柜、一驱动机构监测柜和一棒位测量柜,其中:

所述棒控电源柜包含至少一霍尔电流传感器;

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模块和至少一电流-电压转换模块;

所述棒位测量柜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分析模块;

位于所述棒控电源柜的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用于采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流;

位于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的所述电流-电压转换模块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流转换为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压信号;

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通过内置的一加法器电路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压信号叠加,以形成一路综合的落棒参考信号DROPref。

本发明专利申请还公开了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法,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记载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执行以下步骤:

步骤S1:监测A组线圈电压,捕捉落棒信号;

步骤S2:求从落棒起始点回溯750ms期间落棒参考信号序列;

步骤S3:计算落棒参考信号序列最大最小值;

步骤S4: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33%阶跃幅度的时点t33;

步骤S5: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80%阶跃幅度的时点t80;

步骤S6:将计算求取的t80作为落棒时间T4的起始点。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2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记落棒起始点为t1;

步骤S2.2:求取t0:如t1<=750ms则t0=1,否则t0=t1-750;

步骤S2.3:从DROPref信号序列中取t0,t1时间段子序列。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上述第2步求取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进行数字滤波处理;

步骤S3.2:对滤波后的子序列求取最大Vmax、最小值Vmin及取得最小值的下标tmin。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4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4.1:如Vmax+Vmin<0.3则t33无有效值,否则继续以下各步;

步骤S4.2:置t=tmin;

步骤S4.3:如滤波后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33%Vmax则t=t-1;

步骤S4.4:如t<=0或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Vt>=33%Vmax则中止;

步骤S4.5:如循环中止时Vt<33%Vmax则t33无有效值,否则t33=t0+t。

根据上述技术方案,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选技术方案,步骤S5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5.1:置t=t33-t0;

步骤S5.2:如滤波后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80%Vmax则t=t-1;

步骤S5.3:如t<=0或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Vt>=80%Vmax则中止;

步骤S5.4:如循环中止时Vt<80%Vmax则t80无有效值,否则t80=t0+t。

本发明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有益效果在于,将一般落棒时间测量分析需要的几十个(一般百万千瓦核电机组61个)落棒时间测量参考信号集成为单一参考信号,同时提出其分析处理算法。

附图说明

图1是控制棒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2A是落棒时间的构成示意图。

其中,T4=从保持线圈电流降到33%额定值到棒束开始降落之间的时间,应<150ms;T5=从棒束开始降落到进入缓冲段之间的时间;T6=从棒束进入缓冲段到其到达缓冲段底部的时间,热态时T4+T5+T6应小于3s。

图2B是落棒波形特征点示意图。

图3是棒位探测器线圈布置及连接方式示意图。

图4是同子组各棒束电流下降过程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的拓扑结构示意图。

图6A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示意图(部分)。

图6B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示意图(部分)。

图6C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示意图(部分)。

图7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电压转换卡件示意图。

图8A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式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式拓扑结构示意图。

其中,UO1=-(U1+U2+...+U16);

UO2=-UO1*R5/R3-18

U1..16分别为各子组保持线圈电流转换形成的电压信号;

UO2即落棒参考信号DROPref。

图9是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从落棒参考信号查找其阶跃时间点流程图。

图10A是落棒信号捕捉算法流程图。

图10B是落棒波形示意图。

图11是落棒时间计算分析结果示例示意图。

其中,分析结果:正常断电落棒。

参见上图,通过Up感应电压分析,结果正常:

参考信号正常;T4=0.062正常<=0.15,T5=1.2855正常<=2.4,T5+T6=1.778正常<=3.2;首次弹跳T7正常,弹跳时长T7正常,二次触底T8正常,二次弹跳T9正常。

详细数据:

t0=20200309 194540.313dt=0.0005;T4Bgn-440(说明:DROPref下落到80%时点);

T4Bgn 446(说明:T4始:DROPref下落到33%时点);

T4End 564(说明:T4止:40%Vmax、20%Vmax连线与横轴交点);

T5End 3135(说明:T5止:75%Vmax、50%Vmax连线与Vmax水平线交点);

T6End 4120(说明:T6止:Vmax后首次<0的点t6与其前一点连线与横轴交点);

T7End 4337(说明:t7:t6后首次>0的点);

T8End 4573(说明:t8:t7后首次<=0的点);

T9End 4750(说明:t9:t8后首次>0的点);

T4+0.062(说明:T4止-DROPref下落到80%时点T4Bgn-);

T4 0.059(说明:T4止-DROPref下落到33%时点T4Bgn);

T5 1.2855(说明:T5止-T4止);

T6 0.4925(说明:T6止-T5止);

T56 1.778(说明:T5+T6);

T7 0.1085(说明:t7-T6止);

T8 0.118(说明:t8-t7);

T9 0.0885(说明:t9-t8)。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和一种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法,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描述。

参见附图的图1至图11,图1示出了控制棒驱动机构结构;图2A示出了落棒时间的构成;图2B示出了落棒波形特征点;图3示出了棒位探测器线圈布置及连接方式;图4示出了同子组各棒束电流下降过程;图5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的拓扑结构;图6A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部分);图6B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部分);图6C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采集器件-霍尔电流传感器(部分);图7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电流-电压转换卡件;图8A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式;图8B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式拓扑结构;图9示出了本发明优选实施例的从落棒参考信号查找其阶跃时间点流程;图10A示出了落棒信号捕捉算法流程;图10B示出了落棒波形;图11示出了落棒时间计算分析结果示例。

值得一提的是,传统上测量落棒时间是将保持线圈电流信号与从棒位设备间引接的原边线圈感应电压信号同时接到专用记录仪或测试柜中,引入保持线圈电流信号的作用是作为T4时间计算起点的参考信号。因整个机组控制棒数量多(秦山第二核电厂控制棒33束,典型百万千瓦核电机组控制棒数量为61束),原采用专用记录仪或测试机柜进行测量时同时处理的通道数量受限制,所以一般采取分组切换方式进行测量,测试完成一个子组后将需要原边线圈压电压信号转接电缆取下接到另一棒组,将保持线圈电流信号转接电缆取下接到另一棒组,试验时需要的切换接线工作多。

为有效解决落棒时间测量时多信号转接切换问题,本发明提出的控制板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将一般落棒时间测量分析需要的几十个(一般百万千瓦核电机组61个)落棒时间测量参考信号集成为单一参考信号,减少落棒时间测量转接信号数量。

优选实施例。

优选地,参见附图的图9,所述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监测A组线圈电压,捕捉落棒信号;

步骤S2:求从落棒起始点回溯750ms期间落棒参考信号序列;

步骤S3:计算落棒参考信号序列最大最小值;

步骤S4: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33%阶跃幅度的时点t33;

步骤S5: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80%阶跃幅度的时点t80;

步骤S6:将计算求取的t80作为落棒时间T4的起始点。

进一步地,参见附图的图10A,步骤S1(监测A组线圈电压,捕捉落棒信号)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1.1:对A组线圈电压Ua进行数字滤波处理;

步骤S1.2:波形折线化并合并多余端点;

步骤S1.3:计算中值序列;

步骤S1.4:查找中值序列首个极小点P2:tmin,Vmin;

步骤S1.5:从首个极小点回溯查找<Vmin/2的中值点P1;

步骤S1.6:求极小点P2、中值点P1与0轴交点P0;

步骤S1.7:如P0、P2连线斜率、时间差、幅值差在特定范围内则判断为落棒开始。

进一步地,步骤S2(求从落棒起始点回溯750ms期间落棒参考信号序列)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2.1:记落棒起始点为t1;

步骤S2.2:求取t0:如t1<=750ms则t0=1,否则t0=t1-750;

步骤S2.3:从DROPref信号序列中取t0,t1时间段子序列。

进一步地,步骤S3(计算落棒参考信号序列最大最小值)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3.1:对上述第2步求取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进行数字滤波处理;

步骤S3.2:对滤波后的子序列求取最大Vmax、最小值Vmin及取得最小值的下标tmin。

进一步地,步骤S4(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33%阶跃幅度的时点t33)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4.1:如Vmax+Vmin<0.3则t33无有效值,否则继续以下各步;

步骤S4.2:置t=tmin;

步骤S4.3:如滤波后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33%Vmax则t=t-1;

步骤S4.4:如t<=0或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Vt>=33%Vmax则中止;

步骤S4.5:如循环中止时Vt<33%Vmax则t33无有效值,否则t33=t0+t。

进一步地,步骤S5(从其最小值点回溯查找幅值>最小值+80%阶跃幅度的时点t80)具体实施为以下步骤:

步骤S5.1:置t=t33-t0;

步骤S5.2:如滤波后的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80%Vmax则t=t-1;

步骤S5.3:如t<=0或DROPref信号子序列中t时刻数值Vt>=80%Vmax则中止;

步骤S5.4:如循环中止时Vt<80%Vmax则t80无有效值,否则t80=t0+t。

值得一提的是,落棒参考信号用于落棒时间计算分析结果示例参见附图的图11,其中T4Bgn-对应DROPref下落到80%的时点t80,T4Bgn对应DROPref下落到33%的时点t33。

第一实施例。

优选地,参见附图的图5,所述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包括一棒控电源柜10、一驱动机构监测柜20和一棒位测量柜30,其中:

所述棒控电源柜10包含至少一霍尔电流传感器11;

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20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模块22和至少一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

所述棒位测量柜30包含一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分析模块31。

参见附图的图4,本发明基于落棒时间测量时同子组各棒束动力电源切断时间相同,电流下降曲线基本同步,任一棒束电流下降到其80%的时点早于其他棒束电流下降到其33%的时点,所以将某一棒束电流下降到其80%的时点作为同子组所有棒束落棒T4时间起点只会导致T4时间略微变长,其结果对落棒时间判定是保守的。

参见附图的图6,位于所述棒控电源柜10的所述霍尔电流传感器11用于采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流。

参见附图的图7,位于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20的所述电流-电压转换模块21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流转换为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压信号;

参见附图的图8A和图8B,所述驱动机构监测柜20通过内置的一加法器电路将各子组第一个棒束保持线圈电压信号叠加,以形成一路综合的落棒参考信号DROPref。

其中,控制棒落棒时间测量时,由主控室反应堆操纵员分别提升各组控制棒,提到堆顶后在棒控配电柜断开相应子组动力电源,动力电源断开信号通过落棒参考信号DROPref传送到棒位测量柜30。

任一子组动力电源断开时,DROPref信号都将产生一个阶跃变化,在棒位测量柜30中识别其DROPref阶跃降至80%、33%的时间点t80、t33,以t80作为落棒时间计算起始点,所得测量结果比各棒束实际电流下降到33%位置提前约5ms,偏向保守,可用于落棒时间T4<150ms准则判断;t33作为判断t80提前度参考值。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的控制基础阐述如下。

为有效解决落棒时间测量时多信号转接切换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为将落棒时间测量分析功能集成到棒位测量设备中创造条件,提高落棒时间测量分析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落棒时间测量占用的核反应堆启动计划关键路径时间。

具体地,参见附图的图4,本方法基于落棒时间测量时同子组各棒束动力电源切断时间相同,电流下降曲线基本同步,任一棒束电流下降到其80%的时点早于其他棒束电流下降到其33%的时点,所以将某一棒束电流下降到其80%的时点作为同子组所有棒束落棒T4时间起点只会导致T4时间略微变长,其结果对落棒时间判定是保守的。

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控制棒落棒参考信号产生装置及其方法,其主要工作原理阐述如下。

具体地,本方法进行落棒时间测量时,只需将一个落棒参考信号通过一对芯线传送到棒位测量柜即可为所有棒束落棒时间计算分析提供起始点信号,有效解决多信号转接切换问题,提高落棒时间测量分析自动化水平,有效减少落棒时间测量占用的核反应堆启动计划关键路径时间。

值得一提的是,本发明专利申请涉及的控制棒的具体选型等技术特征应被视为现有技术,这些技术特征的具体结构、工作原理以及可能涉及到的控制方式、空间布置方式采用本领域的常规选择即可,不应被视为本发明专利的发明点所在,本发明专利不做进一步具体展开详述。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而言,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核反应堆控制棒组件的夹紧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