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文档序号:862176 发布日期:2021-03-16 浏览: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Endoscope system and curved needle delivery method ) 是由 瓮纮介 于 2018-07-3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内窥镜系统包括:套管,其具有近位端和远位端,形成有从近位端延伸到远位端的主管腔和副管腔;内窥镜,其具有通道,该内窥镜用于向主管腔插入;轴,其为挠性,进退自如地配置于副管腔内;以及针保持件,其设于轴的顶端,用于保持曲针,通过对轴的操作,针保持件能够使所保持的曲针移动到从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突出的位置,针保持件构成为,伴随着轴的绕其长度轴线的转动,能够使由针保持件保持着的从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突出的曲针的一部分从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的前方的位置移动到已插入于主管腔中的内窥镜的所述通道的前方的位置。(An endoscope system includes: a cannula having a proximal end and a distal end, defining a primary lumen and a secondary lumen extending from the proximal end to the distal end; an endoscope having a channel, the endoscope for insertion into the main lumen; a shaft which is flexible and is disposed in the auxiliary lumen so as to be freely advanced and retracted; and a needle holder provided at a distal end of the shaft and configured to hold the curved needle, the needle holder being capable of moving the held curved needle to a position protruding from a distal end opening of the secondary lumen by an operation of the shaft, the needle holder being configured to be capable of moving a part of the curved needle protruding from the distal end opening of the secondary lumen, which is held by the needle holder, from a position in front of the distal end opening of the secondary lumen to a position in front of the channel of the endoscope inserted into the primary lumen, in association with a rotation of the shaft about a longitudinal axis thereof.)

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套管的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背景技术

当前,将软性内窥镜导入到消化道中进行各种处置。研究了使用软性内窥镜进行更广泛的手术,伴随着缝合的手术也成为研究对象。

在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一种内置有曲针的套管。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3-284722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套管中,曲针与套管连结,因此远离套管的位置处的缝合较为困难。另外,由于要使连结的曲针转动来进行缝合,因此可进行的缝合方式也受到限制。

作为另一曲针导入方法,已知利用穿过内窥镜的持针器等抓住曲针,使曲针在套管内通过而导入到体内的方法。然而,在消化道在体内较强地弯曲等情况下,有时曲针与套管的内表面干涉而难以导入。

鉴于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能够将曲针容易地导入到消化道内,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缝合的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第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系统。

该内窥镜系统包括:套管,其具有近位端和远位端,形成有从近位端延伸到远位端的主管腔和副管腔;内窥镜,其具有通道,该内窥镜能够向主管腔插入;轴,其为挠性,进退自如地配置于副管腔内;针保持件,其设于轴的顶端,用于保持曲针;以及曲针,其具有顶端和后端,该曲针保持于针保持件。

通过对轴的操作,针保持件能够使所保持的所述曲针移动到从所述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突出的位置,针保持件构成为,伴随着绕轴的长度轴线的转动,能够使由针保持件保持着的从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突出的曲针的一部分从副管腔的顶端开口的前方的位置移动到已插入于主管腔中的内窥镜的通道的前方的位置。

本发明的第二技术方案是一种使用了内窥镜系统的曲针输送方法。

内窥镜系统包括:套管,其具有近位端和远位端;内窥镜,其具有通道,该内窥镜能够向套管内插入;轴,其为挠性,进退自如地设于套管内;针保持件,其设于轴的顶端;以及曲针,其具有顶端和后端,该曲针保持于针保持件。

曲针输送方法包括:步骤A,在曲针的顶端收纳于套管的壁内的状态下,将曲针连同插入有内窥镜的套管一起导入到消化道内;步骤B,在步骤A之后,使曲针从套管突出;步骤C,在步骤B之后,使曲针的一部分移动到已插入于套管中的内窥镜的通道的前方;步骤D,将持针器插入到内窥镜的所述通道中;步骤E,使持针器从通道突出,并且利用持针器把持被针保持件保持着的曲针的一部分;以及步骤F,在步骤E之后,自被持针器把持着的曲针将针保持件卸下。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将曲针容易地导入到消化道内,能够应对多种多样的缝合。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图。

图2是表示该内窥镜系统的软性内窥镜的顶端部的图。

图3是该内窥镜系统的套管的剖视图。

图4是从远位端侧观察该套管的主体而得到的图。

图5是将该套管的曲针保持器具的顶端部放大的图。

图6是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曲针输送方法的步骤C的图。

图7是表示该曲针输送方法的步骤E的图。

图8是表示该曲针输送方法的步骤F的图。

图9是表示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的软性内窥镜的图。

图10是表示曲针的适宜的把持范围的图。

图11是表示在第二实施方式中,易于抓住曲针的软性内窥镜与套管的位置关系的一例的图。

图12是表示变形例的曲针的局部以及针保持件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8说明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的图。内窥镜系统1包括软性内窥镜100和供软性内窥镜100通过的套管10。

软性内窥镜100包括具有挠性的细长的插入部110。在插入部110的基端部设有操作部120。通过对操作部120进行操作,能够使插入部110的弯曲部111向所期望的方向弯曲。在插入部110内设有供持针器、钳子等处置器具通过的通道。能够将公知的软性内窥镜用作本实施方式的软性内窥镜100。

图2是表示插入部110的顶端部的图。在插入部110的顶端部配置有用于对观察对象进行照明的照明部112和用于获取观察对象的影像的观察机构113。观察机构113包括包含透镜的光学系统、摄像元件等。在插入部110内延伸的通道114在插入部110的顶端开口。通道114的基端在操作部120附近作为钳子口115(参照图1)开口。

套管10包括筒状的主体11以及安装于主体11的附件18和曲针保持器具(needleholding device)20。

图3是套管10顶端侧的剖视图。主体11细长且具有挠性。主体11具有供软性内窥镜100的插入部110通过的主管腔12和在主体11内的管壁内延伸的副管腔16。主管腔12和副管腔16从主体11的近位端11a(参照图1)延伸至远位端11b。

副管腔16沿主体11的长度方向延伸,在顶端部具有沿主体11的周向延伸的曲针收纳部16b。图4是从远位端11b侧观察未安装附件18的状态下的主体11而得到的图。如图4所示,曲针收纳部16b是在主体11的顶端开口的大致圆弧状的槽,与副管腔16的顶端连接而与副管腔16连通。即,曲针收纳部16b是形成于套管10的壁的槽,在副管腔16的顶端开口。

附件18是安装于主体11的顶端的筒状的构件,用于提高套管10的插入性。附件18由柔软的构件形成,如图3所示,具有与主体11嵌合的基端部18a和锥形形状的顶端部18b。在基端部18a安装有线19,线19在套管10的内腔中延伸。

附件18通过将带状的构件卷绕成螺旋状而呈筒状。因而,通过利用后述的操作将附件18变形为带状,从而能够经由主体11内将其回收至体外。

如图3所示,曲针保持器具20具有细长的轴21和安装于轴21的顶端的针保持件22。

轴21具有挠性,并且具有能够将基端侧的绕长度轴线的旋转传递至顶端的程度的旋转传递性。作为轴21的具体例,可列举出由金属单线形成的线圈线等。

图5是曲针保持器具20顶端部的放大图。

如图5所示,本实施方式的针保持件22是具有贯通孔22a的板状的构件。针保持件22只要能够收纳于副管腔16,就也可以是棒状等其他形状。在贯通孔22a内配置有橡胶、弹性体等弹性构件22b。狭缝22c从贯通孔22a延伸,到达针保持件22的顶端。狭缝22c的宽度比所保持的曲针50(参照图4)的直径大。

如图4所示,曲针50是具有锐利的顶端50a和与缝合线51连接的后端50b的大致圆弧状的针。曲针50在贯通孔22a内穿过而使弹性构件22b弹性变形。即,曲针50通过弹性构件22b的恢复力支承于针保持件22。曲针50在支承于针保持件22的状态下被收纳于曲针收纳部16b内(第一状态)。缝合线51也可以收纳于副管腔16的任何部位。

如图3所示,轴21在副管腔16中穿过。如图1所示,在轴21的向主体11的基端侧突出的基端部安装有手柄24和止挡件23。使用者通过抓住手柄24而对轴21进行操作,能够使曲针保持器具20在第一管腔内沿副管腔16的长度方向移动(进退),或者使曲针保持器具20绕长度轴线旋转。

止挡件23通过与主体11干涉,而限制曲针保持器具20的最大前进量。止挡件23的固定位置能够沿轴21的长度方向移动。通过变更止挡件23的固定位置,能够调节曲针保持器具20的最大前进量。止挡件23在使用前的状态下与主体11接触。因而,在使用前的状态下,轴无法相对于主体11前进。

如图3所示,安装于主体11的附件18覆盖副管腔16的顶端开口。即,在安装有附件18的状态下,曲针50既不突出到主管腔12内,也不突出到主体11外。

说明如上所述构成的内窥镜系统1在使用时的动作。

手术者将软性内窥镜100的插入部110从套管10的近位端11a侧向主管腔12插入。

手术者将套管10和软性内窥镜100插入到消化道内,一边利用软性内窥镜100对体内进行观察,一边使套管10的顶端移动到处置对象部位的附近(步骤A)。

通过步骤A,收纳于套管10内的曲针50和缝合线51也导入到患者的消化道内。

手术者使软性内窥镜100自套管10突出,使用自通道114突出的各种处置器具对对象部位进行处置。处置器具既可以在套管10到达处置对象部位附近之后插入通道114,也可以在将软性内窥镜100插入套管10时预先插入通道114。

若对象部位的处置进展到进行缝合的阶段,则手术者使软性内窥镜100相对于套管10稍微后退,确定附件18的基端部18a的位置。在利用自通道114突出的钳子把持自基端部18a延伸的线19的同时,从套管10拔出软性内窥镜100。附件18通过基端部18a被牵拉而变形为带状,从主体11的远位端11b脱离,回收到体外。

通过使附件18从主体11脱离,形成于主体11的副管腔16的顶端开口暴露。

手术者将软性内窥镜100再次插入套管10,使软性内窥镜100的顶端移动到主体11的远位端11b附近。手术者将曲针保持器具20的止挡件23移动到靠近手柄24的位置,压入手柄24。通过手柄24的压入动作,曲针保持器具20相对于主体11前进,针保持件22移动,支承于针保持件22的曲针50从副管腔16突出(第二状态,步骤B)。

在紧接着步骤B之后,曲针50只在轴21的长度方向上前进,因此在正面观察主体11时,处于与主体11的壁基本上重叠的位置关系。与软性内窥镜100组合使用的通常的处置器具只能进退和旋转,因此难以抓住处于该位置的曲针。

若手术者操作手柄24而使曲针保持器具20绕长度轴线旋转,则使针保持件22和曲针50旋转,如图6所示,能够使曲针50的一部分移动到在软性内窥镜100的顶端开口的通道114的前方(步骤C)。

手术者将持针器(needle grasper)从钳子口115插入(步骤D),如图7所示,利用自通道114突出的持针器131抓住曲针50(步骤E)。在步骤D中,曲针50的一部分移动到通道114的前方,因此仅通过使持针器131前进就能够容易地抓住曲针50。

手术者利用持针器131把持曲针50,同时拉动手柄24使曲针保持器具20相对于主体11和持针器131后退。通过该操作,针保持件22沿着轴21的长度方向自持针器131离开。进而,被持针器131把持的曲针50推开弹性构件22b而穿过狭缝22c,从针保持件22拔出。通过该操作,如图8所示,曲针50从曲针保持器具20交接到持针器131(步骤F)。

手术者使用把持了曲针50的持针器131,对对象部位进行所期望的缝合。软性内窥镜100能够相对于套管10相对移动,因此远离套管10的部位的缝合也较为容易,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形态的缝合。

在缝合结束之后,手术者将缝合线切断。使把持了曲针50的持针器131与软性内窥镜100一起相对于套管后退,使由持针器131把持的曲针50移动到主体的主管腔12内。在保持曲针50位于主管腔12内的状态的同时将套管10和软性内窥镜100拔出。

本实施方式的曲针输送方法包括上述步骤A~F。通过步骤A,即使是无法收纳于软性内窥镜100的通道114的尺寸的曲针,也能够不与消化道接触地导入到消化道内。通过步骤C,即使是自身无法弯曲的持针器131,也能够执行步骤E。

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1包括上述套管10。套管10的副管腔16具有大致圆弧状的曲针收纳部16b,因此能够将曲针50完全收纳于主体11的壁内。其结果,曲针50的锐利的顶端50a不会突出到主管腔12内,不与插入到主管腔12内的软性内窥镜100干涉。

曲针保持器具20能够相对于主体11绕轴21的长度轴线旋转,因此能够容易地执行步骤C。

针保持件22具有从贯通孔22a延伸到针保持件的顶端的狭缝22c,因此仅通过利用持针器131把持曲针50并且使曲针保持器具20相对于主体11后退,就能够容易地执行步骤F。

曲针保持器具20具有止挡件23,因此防止在将附件18自主体11卸下之后,曲针无意地移动到副管腔16外。

在使用内窥镜系统1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曲针输送方法的情况下,为了顺利地进行步骤C和D,需要使软性内窥镜100的通道114和曲针保持器具20处于恰当的位置关系。

这样的对位能够如以下所例示的那样通过各种各样的方法进行。

·在套管10和软性内窥镜100中的一者或者两者设置成为对位的基准的标记。

·在套管10和软性内窥镜100中的一者设置键,在另一者设置键槽。键和键槽设于在两者嵌合时通道114和曲针保持器具20成为恰当的位置关系的位置。

除此之外,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以下例示几个变更,但这些并非全部,也能够进行除此之外的变更。这些变更也可以适当组合2种以上。

·也可以是,曲针收纳部16b的局部在主管腔开口。而且,也可以是,曲针10的除顶端50a之外的一部分从开口突出。

·也可以是,在主体11的外周面形成与副管腔连通的开口,将与曲针50连接的缝合线51的端部从该开口拉出。

·也可以不在曲针保持器具20设置手柄24,而是构成为,抓住轴21进行操作。

·也可以在轴21设置成为使止挡件23移动的位置的基准的指标。例如,优选的是,在使曲针保持器具20前进,直到位于指标的止挡件23与主体11干涉时,支承于针保持件22的曲针50和自通道114突出的持针器131以适宜的位置和大小位于软性内窥镜100的视野内。

·步骤D也可以在步骤C、B之前进行。在虽然频率较低,但只对对象部位进行缝合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步骤A之前进行。

·也可以是,在步骤F中,曲针保持器具20绕轴21的长度轴线旋转。在该情况下,使与贯通孔22a连通的狭缝沿与轴的长度轴线正交的方向中的任一方向延伸并开口即可。

参照图9~图12说明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在以后的说明中,对与已经说明的内容通用的结构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的说明。

在图9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软性内窥镜200的顶端部。在软性内窥镜200的插入部210安装有2条外置通道211、212。在外置通道211、212分别穿过有持针器231和持针器232。持针器231和持针器232分别具有弯曲部231a、232a。弯曲部231a、232a具有与软性内窥镜100的弯曲部111同样的构造,通过由手术者进行操作,能够向所期望的方向弯曲。即,持针器231和持针器232具有比第一实施方式的持针器131高的自由度。

在利用包括软性内窥镜200和套管10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执行曲针输送方法的情况下,在步骤C中,若自例如图11所示的状态起使针保持件22旋转,则曲针50的一部分向外置通道211的前方移动,能够利用自外置通道211突出的持针器231容易地把持曲针。

在利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执行曲针输送方法的情况下,由于持针器231的自由度较高,因此也可以不一定要进行步骤C。即,即使通过步骤B移动到主体11外的曲针50的一部分不位于外置通道211的前方,通过操作持针器231的弯曲部231a而使持针器231的顶端朝向曲针50移动,也能够利用持针器231抓住曲针50。因而,本实施方式的曲针保持器具也可以不能绕轴的长度轴线旋转。

而且,在步骤F中,通过使抓住了曲针50的持针器231的顶端部向远离针保持件22的方向移动,将曲针50自贯通孔22a拔出,从而能够进行曲针50的交接。因而,在本实施方式的针保持件22中,狭缝22c并非必须。

缝合的容易程度根据持针器抓住曲针50的位置而变化。在图10所示的曲针中,若在长度方向中间部C与后端50b之间的一定范围R1抓住持针器,则缝合较为容易。在以下,示出了在交接曲针时持针器易于抓住范围R1的、软性内窥镜200与套管10的位置关系的例子。

在图11所示的位置关系的例子中,收纳于曲针收纳部16b内的曲针50的后端50b处于比外置通道211高的位置。其结果,范围R1位于与外置通道211基本上相同的高度,范围R1与外置通道211的距离较近。因而,持针器231为了抓住范围R1所需的移动量变小,步骤E的动作变得简便。

而且,针保持件22在中间部C与顶端50a之间支承曲针50,因此不会妨碍持针器231抓住范围R1的动作。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可以进行各种变更。以下例示几个变更,但这些并非全部,也能够进行除此之外的变更。这些变更也可以适当组合2种以上。

·外置通道的数量既可以是1个,也可以是3个以上。

·也可以在副管腔16中,在比曲针收纳部靠基端侧的位置设置横截面为非圆形的内部空间。在该结构中,通过调节曲针保持器具20的进退范围而使针保持件22的基端部位于非圆形的内部空间内,能够在步骤C以后的步骤中使针保持件22不能旋转。其结果,在利用持针器231接收曲针20时,能够防止针保持件22无意地旋转而妨碍交接。

·如图12所示,也可以是,将曲针50的在贯通孔22a穿过的部位设为随着靠近顶端50a而直径逐渐变小的形状。在该情况下,弹性构件22b的恢复力使曲针50向后端50b侧移动,因此弹性构件22b能够辅助持针器231将曲针从贯通孔22a拔出的动作。

以上,说明了本发明的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和应用例,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宗旨的范围内能够改变构成要素的组合,或者对各构成要素施加各种变更,或者删除。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内窥镜系统和曲针输送方法。

附图标记说明

1、内窥镜系统;10、套管;11a、(套管的)近位端;11b、(套管的)远位端;12、主管腔;16、副管腔;16b、曲针收纳部;21、轴;22、针保持件;50、曲针;50a、(曲针的)顶端;50b、(曲针的)后端;100、200、软性内窥镜;114、通道。

1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医疗图像处理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