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

文档序号:91752 发布日期:2021-10-12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and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and mask containing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 是由 李丽 于 2021-07-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属于中药技术领域。所述外用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4~12份,牡丹皮4~12份,浙贝母4~12份,天花粉4~12份,皂角刺5~15份,苦参3~10份,白鲜皮5~15份,丹参6~20份,石菖蒲5~15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生薏苡仁10~30份,麻黄4~12份,杏仁5~15份,白芷4~12份,甘草3~10份,该外用中药组合物配伍科学合理,功效稳定,有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凉血、除湿杀虫、疗疮生肌、润肤美白等功效,同时可改善痤疮皮脂溢出、面部暗沉的问题,本发明的面膜使用安全、携带方便,临床总有效率达90%。(An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moderate and severe acne and a mask containing the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belo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 The external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mainly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raw material medicines in parts by weight: 10-30 parts of dandelion, 10-30 parts of fructus forsythiae, 4-12 parts of lithospermum, 4-12 parts of moutan bark, 4-12 parts of thunberg fritillary bulb, 4-12 parts of trichosanthes root, 5-15 parts of spina gleditsiae, 3-10 parts of radix sophorae flavescentis, 5-15 parts of cortex dictamni, 6-20 parts of salvia miltiorrhiza, 5-15 parts of rhizoma acori graminei, 3-10 parts of frankincense, 3-10 parts of myrrh, 10-30 parts of raw coix seed, 4-12 parts of ephedra, 5-15 parts of almond, 4-12 parts of radix angelicae and 3-10 parts of liquorice.)

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 的面膜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

背景技术

痤疮是一种皮肤科临床常见的毛囊皮脂腺单位的炎性疾病,2013年全球疾病负担研究的数据表明,痤疮占所有皮肤疾病的0.29%,占全球疾病负担的1.79%。痤疮有粉刺、丘疹、脓疱、结节、囊肿和瘢痕等多种损害,常发于面部、胸背部,多发生于青春期男女,常伴有皮脂溢出,除具有高发病、易复发、难根治等特点,还具有一定的损容性。

目前治疗痤疮有西医疗法和中医疗法。从西医角度来看,痤疮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其发病因素及发病机制极其复杂,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导致痤疮的发生和发展,且各国痤疮治疗指南所用西药大同小异。西药治疗痤疮的主要手段是抗生素、维a酸及其衍生物类、抗雄性激素药物等,存在副作用大、作用单一及有较多禁忌症等缺点。中医药疗法相对缓和,安全性高,因人施治,疗效较好且复发率低。

中药内服治疗痤疮的疗效虽可肯定,但大多存在起效缓慢,疗程长,患者依从性差的问题,并且有些内服药物治疗痤疮疾病虽有一定疗效,但组方中某些药物辛热燥烈,作用较猛,如血竭,有比较大的活血的作用,孕妇及月经期间的女性不宜服用;蝉蜕,服用后会出现过敏反应等,导致药剂药用组分兼容性不佳,功效不稳定,从而影响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该外用中药组合物各组分间协同配合,功效稳定,治疗效果显著。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4~12份,牡丹皮4~12份,浙贝母4~12份,天花粉4~12份,皂角刺5~15份,苦参3~10份,白鲜皮5~15份,丹参6~20份,石菖蒲5~15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生薏苡仁10~30份,麻黄4~12份,杏仁5~15份,白芷4~12份,甘草3~10份。

优选的,所述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 蒲公英30份,连翘30份,紫草12份,牡丹皮12份,浙贝母12份,天花粉12份,皂角刺15份,苦参10份,白鲜皮15份,丹参20份,石菖蒲15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生薏苡仁30份,麻黄12份,杏仁15份,白芷12份,甘草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面膜,所述面膜由上述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和赋形剂组成。

优选的,所述赋形剂为绿茶水、炉甘石洗剂、醪糟汁中的任意一种。

本发明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为发明者针对痤疮的病机特点,遵循中医辨证论治药物外用原则而创作的用方,并用于临床实践4年疗效观察,外用中药组合物中各药物原料的药理作用如下:

蒲公英:味甘、苦、性寒。入脾、胃、肾三经,清热解毒,消痈散结。

连翘:味苦,性凉。入心、肝、胆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疏散风热,苦寒入心经,既能够清心火,解疮毒,又能够消散痈肿结聚,有“疮家圣药”的之称。

紫草:味苦、性寒。入心包络、肝经。凉血,活血,清热,解毒。

牡丹皮:味苦、辛,性微寒。入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活血散瘀。

浙贝母:其性寒、味苦,归心、肺二经,具有清泄肺热,清化热痰、解毒散结消痈的功效。

天花粉:味甘、微苦,性微寒。归肺、胃经。清热泻火,消肿排脓。本品既能清热泻火而解毒,又能消肿排脓以疗疮,用治疮疡初起,热毒炽盛,未成脓者可使消散,脓已成者可溃疮排脓。

皂角刺:味辛、性温。入肝、肾经。有消肿排脓、消毒透脓、搜风、杀虫的功效。辛能散,能行气行血,软坚散结,温能搜风,活血化瘀。

苦参:味苦,性寒。归心、肝、胃、大肠、膀胱经。有清热燥湿,杀虫止痒之功效。

白鲜皮:味苦、咸,性寒。入脾经、肺经、小肠经、胃经、膀胱经。能清热燥湿;祛风止痒;解毒。用于风热湿毒所致的皮肤病。

丹参:味苦,微寒。入心、肝经。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心除烦,凉血消痈的功效。

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肝、胃经。能化湿,开窍豁痰。外用有燥湿杀虫、敛疮止痒、祛风消肿之力。

乳香:本品苦泄,辛散,温通,入心、肝、脾经。故能宣通经络,活血消瘀,瘀消血活则疼痛止、肿痛消、肌肉长,故又有止痛、消肿、生肌之功。

没药:味辛、苦,性平。入心、肝、脾经。散血祛瘀,活血止血,消肿生肌。

麻黄:味辛、微苦,性温。入肺经、膀胱经。麻黄具有散寒、开腠理、开泄卫气而“破癥坚积聚”作用,出自《神农本草经》能温通阳气,气通瘀散,腠理一开,寒凝一解,气血乃行,毒亦随之而消。

杏仁:味苦,性微温。归肺、大肠经。杏仁治风燥,润皮肤,且可杀虫,治诸疮疥。古代疮疡皮肤科常外用杏仁,以它能够去风润燥杀虫之故也。所以能令肌表风邪散,毛窍得润泽。一般各类痈疽肿毒初起,可用杏仁散滞气而内消,润毛窍而生肌。

薏苡仁:味甘、淡,性凉。生薏仁的药性偏凉,能燥土清金,利水泻湿,有清热排脓,解毒散结之效。

白芷:味辛,性温。入肺、胃经。祛风散寒,通窍止痛,消肿排脓,燥湿止带。白芷辛温芳香,既可疏风散寒,上引头目清窍,也可燥湿升阳,外达肌肤,内提清气。辛温散结直达病所,入肺脾能疗疮溃糜烂,排脓长肉。其性温气厚,乃阳明主药,痈疽为阳明湿热,故排脓生肌之效不可低估。又白芷虽列解表之剂,但不应纯视为解表,而同时寓有“鼓舞中阳、升清举陷”之功能,“阳气闭塞”是表证与脾胃不调的共同病机,而畅达阳气正是其共同的转机。白芷可使营卫通、脾胃健,痤疮自愈。

甘草:味甘,平。入心、脾、肺、胃经。生用偏凉,能清热解毒、疏风止痒,调和药性。适宜消肿毒。

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蒲公英用于多种感染、化脓性疾病,具有抗菌作用。连翘有抑菌、抗病毒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紫草有抗菌、抗炎作用,对多种细菌有抑制作用。牡丹皮有抗过敏、抗菌、驱虫等作用,外用美容护肤。白鲜皮对多种致病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丹参中的总丹参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耐药菌株有抑制作用及促进创面愈合作用。石菖蒲外用可以抑菌,石菖蒲高浓度浸出液有抑制皮肤常见致病真菌作用。乳香提取物及其单体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炎、抗溃疡、抗纤维化、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麻黄提取物有抗病毒和防皱保持皮肤弹性的作用;麻黄多糖有抗氧化作用;麻黄水提取物及酒精提取物有抗过敏作用。薏苡仁外用润泽肌肤、美白、祛斑之效,能使皮肤光滑、滋润、白皙,并且能消除粉刺、色斑、扁平疣等,为治疗面部扁平疣、黄褐斑、痤疮之要药。白芷有抗病原微生物作用,白芷酊对二硝基氯苯变应性接触性皮炎有明显抑制作用,可降低皮肤对UVA的敏感性,白芷酊剂可提高皮肤对PUVA的敏感性,加强紫外线的作用,白芷外用为美容要药。甘草外用可以增强肌肤抵抗疾病的能力,抗炎,也能有效预防过敏,改善化妆品和外界其它因素对肌肤造成的不良反应,还能控制络氨酸酶的活化,避免出现更多的黑色素,从而起到美白的作用。

本发明提供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中,蒲公英和连翘二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君药;紫草、牡丹皮、浙贝母、天花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助君药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具有凉血消肿散结的功效;苦参、白鲜皮加强君药、臣药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具有祛风燥湿杀虫的作用,为佐助药;皂角刺、丹参、乳香、没药加强君药和臣药活血消肿散结的功效,为佐助药,其中乳香、没药还具有疗疮生肌的作用,可抑制痤疮患者瘢痕的形成;石菖蒲、生薏苡仁既助君药、臣药消肿敛疮,又可清热、燥湿杀虫,起到治疗兼证的作用,为佐助药;此外,石菖蒲、生薏苡仁、白芷、苦杏仁还具有燥湿、美白润肤,痤疮患者兼证,改善面部暗沉、油腻,为佐助药;麻杏苡甘汤(麻黄、生薏苡仁、杏仁、甘草)为使药,起到开皮毛、利肺气、补脾土、引邪外出的作用,甘草既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及含该外用中药组合物的面膜,相比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根据辩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针对痤疮的主要病机特点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伍合理,功效稳定,诸药协同配合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凉血、除湿杀虫、疗疮生肌、润肤美白等功效,同时能够改善痤疮皮脂溢出、面部暗沉的问题,尤其适合治疗皮损以脓疱、结节、囊肿为主的中、重度痤疮;本发明提供的面膜,具有使用安全、携带方便等特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临床总有效率达90%,便于临床应用并推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以及技术效果做进一步的详细阐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10~30份,连翘10~30份,紫草4~12份,牡丹皮4~12份,浙贝母4~12份,天花粉4~12份,皂角刺5~15份,苦参3~10份,白鲜皮5~15份,丹参6~20份,石菖蒲5~15份,乳香3~10份,没药3~10份,生薏苡仁10~30份,麻黄4~12份,杏仁5~15份,白芷4~12份,甘草3~10份。

进一步的,所述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药组成:蒲公英30份,连翘30份,紫草12份,牡丹皮12份,浙贝母12份,天花粉12份,皂角刺15份,苦参10份,白鲜皮15份,丹参20份,石菖蒲15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生薏苡仁30份,麻黄12份,杏仁15份,白芷12份,甘草10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面膜,所述面膜由上述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和物和赋形剂组成。

进一步的,所述赋形剂为绿茶水、炉甘石洗剂或醪糟汁中的任意一种。醪糟汁:活经通络,美白,《本草纲目》记载通血脉,厚肠胃,润皮肤,散湿气,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肌肤组织得以濡养,从而祛燥止痒。绿茶水:性凉,取其清热化痰、解毒除湿之效。炉甘石洗剂具有解毒收湿、止痒敛疮的功效,能部分吸收创面的分泌液,有收敛、保护作用。

所述面膜的制备方法为:以g为单位,按重量份数称取蒲公英30份,连翘30份,紫草12份,牡丹皮12份,浙贝母12份,天花粉12份,皂角刺15份,苦参10份,白鲜皮15份,丹参20份,石菖蒲15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生薏苡仁30份,麻黄12份,杏仁15份,白芷12份,甘草10份,将上述中药饮片原料药物粉碎、过筛200目,与10~20mL的赋形剂(依据操作者方便情况,赋形剂选用醪糟汁、绿茶水、炉甘石洗剂中的任意一种)混合调匀成面膜。该面膜的使用方法:将面膜敷于除眼、口以外的面部皮肤,其上覆盖石膏热倒膜以促进药物吸收。每周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所述面膜的制备方法为:以g为单位,按重量份数称取蒲公英30份,连翘30份,紫草12份,牡丹皮12份,浙贝母12份,天花粉12份,皂角刺15份,苦参10份,白鲜皮15份,丹参20份,石菖蒲15份,乳香10份,没药10份,生薏苡仁30份,麻黄12份,杏仁15份,白芷12份,甘草10份,将上述中药颗粒剂原料药物研磨成极细粉末,与10~20mL的赋形剂(依据操作者方便情况,赋形剂选用醪糟汁、绿茶水、炉甘石洗剂中的任意一种)混合调匀成面膜。该面膜的使用方法:将面膜敷于除眼、口以外的面部皮肤,其上覆盖石膏热倒膜以促进药物吸收。每周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治疗中、重度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临床试验如下:

1.1 一般资料

治疗组选自2018年门诊临床使用患者共56例,年龄在15-38岁,男性22例,女性34例;对照组采用个性化辨证口服中药治疗80例做比较,男性38例,女性42例。年龄上无差异性,具有可比性。

1.2试验方法

治疗组外用本发明实施例制备的治疗中、重度痤疮的面膜,将面膜敷于除眼、口以外的面部皮肤,其上覆盖石膏热倒膜以促进药物吸收。每周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操作前可行粉刺祛除术,可提高疗效、缩短疗程。

对照组采用个性化辨证口服中药组合物,每天2-3次,一周为一个疗程。

1.3诊断标准

青春期开始发病,好发于面部、上胸及背部皮脂腺发达部位,对称分布。皮损为毛囊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黑头粉刺和疤痕,伴有皮脂溢出,呈慢性经过。

1.4症状评分标准

治疗前仔细清点和记录病人痤疮皮损数目、形态、部位。

1个丘疹:评分1分。

1个粉刺:评分1分。

1个脓疱:评分2分。

1个结节:直径≤0. 5cm,评分3分;0.5cm<直径≤1cm,评分5分;直径>lcm,评分7分。

1个囊肿:直径≤1cm,评分8分;lcm<直径≤1.5cm,评分10分;直径>1.5cm,评分12分。

1.5治疗方法

门诊治疗患者将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与赋形剂混合均匀调制成面膜,敷于患处,再调制石膏热倒膜覆盖中药面膜之上,20分钟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水洗净中药面膜,每周1-2次,一周为一个疗程,共治疗4-12个疗程。

1.6疗效判断标准

痊愈:旧皮损积分减少≥95% ;无新出皮损;

显效:旧皮损积分减少≥70% ;

好转:旧皮损积分减少≥30% ;

无效:旧皮损积分减少<30%。

总有效率=(痊愈例数+显效例数)/总例数×100% 。

1.7结果

表1 治疗组和对照组的临床疗效比较

组别 例数 痊愈 显效 好转 无效 总有效率(%)
治疗组 56 22 15 13 5 90
对照组 80 28 32 0 20 75

从表1可知,治疗组56例患者中,痊愈22例,显效15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达到90%。对照组个性化辨证口服中药80例中,痊愈28例,显效32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为75%。通过治疗组和口服中药对照组相比较,治疗组外用中药组合物能够直接作用于患病部位,疗效优于口服中药组。治疗组基本无需运用中医个性化辨证用药,操作简便,起效快,无明显不良反应,患者更易接受。无效病例口服中药2-3个疗程便放弃口服药物治疗,分析原因有:1、中医个性化辨证用药不当,疗效不佳;2、口服药治疗痤疮起效慢,患者依从性差;3、携带不便。治疗组中,组方配伍以外用药配伍特点为主,为外用治疗中、重度痤疮所设,药物大多为苦寒、清热解毒、凉血散结为主兼辛温发散之品,以攻邪治标为主,痤疮临床患者脾胃虚弱居多,多为本虚标实之证,若内服久服则易破气、耗气,损伤阳气。

1.8 典型病例

为了证实本发明外用中药组合物的显著疗效,以下随机摘录以往就诊病例记录:

病例1

吴某,女,26岁,于2018年5月份以“面部反复起皮疹2年”就诊,患者诉面部皮疹多家医疗机构就诊疗效甚微。查体:面部以额部、双侧面颊见少量粉刺,以红色丘疹、脓丘疹为主,少许囊肿、结节,面部油腻,皮肤颜色暗沉。诊断:痤疮,分析患者痤疮皮疹特点为丘疹、脓疱型,属中度轻型。就诊后对患者面部行粉刺祛除术,之后开始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绿茶水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鼻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丘疹、脓丘疹减少,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4个月治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完全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瘢痕形成。

病例2

毛某,男,25岁,于2018年8月份因“面部反复多发皮疹5年,加重10余天”就诊,偶有轻度瘙痒,五年来,患者为此甚是苦恼,多方治疗疗效不佳。查体:额部、双颊及侧面、口周多发脓丘疹、其间散见少许红色丘疹、囊肿、结节、瘢痕,面部皮肤油腻,皮肤色泽暗沉。诊断:诊断:痤疮(中度重型)。对患者进行常规行粉刺祛除术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炉甘石洗剂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4个疗程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丘疹、脓丘疹消退,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3个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完全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新的瘢痕形成。

病例3

患者马某,女,30岁,于2018年7月份以“面部反复起疹3年,加重1月余”就诊,查体:额部、双颊多发红丘疹、白头粉刺,少许囊肿、结节、痘坑,面部皮肤油腻,肤色暗沉。诊断:痤疮(中度轻型)。对患者进行常规行粉刺祛除术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醪糟汁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鼻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丘疹、脓丘疹消退,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2个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明显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瘢痕形成。

病例4

张某,女,25岁,于2019年9月份以“面部反复起皮疹2年”就诊。查体:面部见粟粒至绿豆大小丘粉刺、丘疹,面颊部、少许囊肿、结节、脓疱,面部皮肤油腻,肤色暗沉。诊断:痤疮(中度重型)。对患者进行常规行粉刺祛除术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炉甘石洗剂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周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丘疹、脓疱减少,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3个月治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完全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瘢痕形成。

病例5

马某,男,27岁,于2019年3月份以“面部反复起皮疹3年”就诊。查体:面部以两颊、额部为主见丘疹、粉刺,多发囊肿、结节、脓疱、瘢痕,面部皮肤油腻,肤色暗沉。诊断:痤疮(重度、聚合型)。对患者进行常规行粉刺祛除术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炉甘石洗剂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1周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脓丘疹减少,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4个月治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完全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新的瘢痕形成。

病例6

李某,女,25岁,于2020年6月份主因“面部反复起皮疹4年,加重1月余”就诊。查体:面部以两颊、额部为主见丘疹、粉刺、脓疱,少许囊肿、结节、瘢痕(痘坑),面部皮肤油腻,肤色暗沉。诊断:痤疮(中度轻型)。对患者进行常规行粉刺祛除术后,使用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以醪糟汁调成略稠的面膜,涂抹覆盖除口、眼以外面部区域,敷30分钟后揭去石膏热倒膜,清洗干净。1周1次。2周为1个疗程。治疗1个月后患者面部皮疹明显改善,红色丘疹、脓丘疹减少,囊肿、结节缩小,面部油腻减轻。3个月治愈,皮疹消退,面部油腻、暗沉完全改善,囊肿、结节消退后无瘢痕形成。

中医认为痤疮主要由于素体阳热偏盛,肺经蕴热,复受风邪,熏蒸于头面、胸背而发为疮疹;过食辛辣肥甘厚味,或脾气不足,脾胃运化失常,湿浊内停,郁久化热,致湿热内生,蕴于肠胃,不能下达,循经上蒸头面;风热之邪侵入体内,日久波及血分,或素体血热,致血热郁滞于面部,发为痤疮。

本发明提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中,蒲公英和连翘二药合用共奏清热解毒,消肿散结,为君药;紫草、牡丹皮、浙贝母、天花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消肿散结共为臣药,助君药加强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具有凉血消肿散结的功效;苦参、白鲜皮加强君药、臣药清热解毒的作用,同时具有祛风燥湿杀虫的作用,为佐助药;皂角刺、丹参、乳香、没药加强君药和臣药活血消肿散结的功效,为佐助药,其中乳香、没药还具有疗疮生肌的作用,可抑制痤疮患者瘢痕的形成;石菖蒲、生薏苡仁既助君药、臣药消肿敛疮,又可清热、燥湿杀虫,起到治疗兼证的作用,为佐助药;此外,石菖蒲、生薏苡仁、白芷、苦杏仁还具有燥湿、美白润肤,痤疮患者兼证,改善面部暗沉、油腻,为佐助药;麻杏苡甘汤(麻黄、生薏苡仁、杏仁、甘草)为使药,起到开皮毛、利肺气、补脾土、引邪外出的作用,甘草既清热解毒,又调和诸药。

本发明提供的外用中药组合物根据辩证论治的中医药理论,针对痤疮的主要病机特点进行中药组方筛选,配伍合理,功效稳定,诸药协同配合发挥清热解毒、消肿散结、活血凉血、除湿杀虫、疗疮生肌、润肤美白等功效,同时可有改善痤疮皮脂溢出、面部暗沉的问题,尤其适合治疗皮损以脓疱、结节、囊肿为主的中、重度痤疮;本发明提供的面膜,是将本发明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研磨成粉末状后,与适量赋形剂混合均匀制备而成,具有使用安全、携带方便等特点,可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临床总有效率达到了90%,值得应用并推广。

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发明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治疗肿瘤的药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