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复位开关

文档序号:953279 发布日期:2020-10-30 浏览:1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自复位开关 (Self-reset switch ) 是由 王清华 郭远平 秦颖佳 于 2020-08-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自复位开关,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传动单元和接触单元;传动单元包括转动件、滑动件和翘板支架;滑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壳体上,第二端与转动件的表面配合来限制转动件的移进和回位轨迹,使得:转动件在相邻两次移进时分别按压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翘板支架的两侧并在被按压时分别使接触单元断开和导通。本申请公开的自复位开关结构简单,易于装配。(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a self-reset switch,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a transmission unit and a contact unit; the transmission unit comprises a rotating piece, a sliding piece and a wane bracket; the first end of the sliding member is fixed on the shell, and the second end of the sliding member is matched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rotating member to limit the moving-in and returning tracks of the rotating member, so that: the rotating member presses one and the other of a first position and a second position of the seesaw bracket, respectively, when moved in two adjacent times, the first position and the second position being located at both sides of the seesaw bracket and causing the contact units to be turned off and on, respectively, when pressed. The self-reset switch disclosed by the application is simple in structure and easy to assemble.)

自复位开关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开关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复位开关。

背景技术

按钮开关是一种手动控制且一般可以自动复位的开关,通常利用按钮推动传动机构,使动触点与静触点按通或断开以实现电路换接。

目前市面上的按钮开关大多采用在常规的开关内装设翘板的方式,通过按压作用使翘板的两端上下摆动,以使翘板与触点接触或分离,从而实现电源的接通或断开。

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开关的结构和装配工艺都比较复杂,导致开关的生产成本上升,生产效率降低。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自复位开关,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本申请具体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复位开关,所述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传动单元和接触单元;

所述传动单元包括转动件、滑动件和翘板支架;

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固定在所述壳体上,第二端与所述转动件的表面配合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移进和回位轨迹,使得:

所述转动件在相邻两次移进时分别按压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和另一个,所述第一位置和所述第二位置位于所述翘板支架的两侧并在被按压时分别使所述接触单元断开和导通。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的表面具有滑动轨道,所述滑动轨道为首尾相接的封闭回路且所述滑动轨道在与所述转动件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

所述滑动件的第二端位于所述滑动轨道内。

优选地,所述滑动轨道包括第一移进轨道、第一回位轨道、第二移进轨道和第二回位轨道;

所述第一移进轨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移进轨道的第一端均远离所述翘板支架,所述第一移进轨道的第二端和所述第二移进轨道的第二端均靠近所述翘板支架;

所述第一回位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移进轨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移进轨道的第二端相连;

所述第二回位轨道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移进轨道的第一端和所述第一移进轨道的第二端相连。

优选地,所述第一回位轨道的两端在周向上相距第一角度,所述第二回位轨道的两端在周向上相距第二角度,所述第一角度和所述第二角度之和为360°。

优选地,所述滑动轨道包括第一转向区域、第二转向区域、第三转向区域和第四转向区域;

所述第一转向区域与所述第一移进轨道和所述第二回位轨道相接;

所述第二转向区域与所述第一回位轨道和所述第一移进轨道相接;

所述第三转向区域与所述第一回位轨道和所述第二移进轨道相接;

所述第四转向区域与所述第二移进轨道和所述第二回位轨道相接;

所述第一转向区域、所述第二转向区域、所述第三转向区域和所述第四转向区域处均具有导向结构,所述导向结构用于阻止所述滑动件在对应的转向区域处反向滑动。

优选地,所述导向结构为台阶,所述台阶的由高到低方向与所述滑动件的滑动方向相一致。

优选地,所述转动件底部具有径向延伸的按压部,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处具有朝向所述转动件凸出的第一突起,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二位置处具有朝向所述转动件凸出的第二突起,所述按压部每次按压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中的一个。

优选地,所述接触单元包括第一触片和第二触片,所述第一触片和所述第二触片的位置对应;

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被按压时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相分离,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二位置被按压时所述第一触片与所述第二触片相接触。

优选地,所述自复位开关还包括扭动件,所述扭动件的一端与所述翘板支架相连,另一与所述第一触片相连;

其中,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被按压时,所述扭动件向第一方向弯折,从而致动所述第一触片远离所述第二触片;所述翘板支架的第二位置被按压时,所述扭动件向第二方向弯折,从而致动所述第一触片接触所述第二触片,所述第一方向和所述第二方向在周向上相对。

优选地,所述自复位开关还包括按键单元,所述按键单元嵌装于所述壳体;

所述按键单元包括按键帽和回位元件;

所述按键帽与所述转动件相连;

所述回位元件的第一端与所述按键帽相连,第二端与所述壳体相连。

优选地,所述壳体的内部还具有转动件固定结构;

所述转动件固定结构包括底板和套筒,所述底板固定在所述壳体上,所述套筒位于所述底板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所述按键单元延伸;

所述转动件位于所述套筒内,所述套筒的内壁上具有盲孔,所述滑动件的第一端位于所述盲孔内;

所述回位元件套设在所述套筒上,且所述回位元件的第二端与所述底板相连。

本申请实施例的有益效果至少在于: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中,通过滑动件与转动件的表面之间的配合来限制转动件在移进和回位时的运动轨迹,使得转动件可以在移进时按压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在回位时自身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在下一次移进时可以按压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而随着翘板支架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的交替被按压,接触单元可以实现电路的交替断开和导通。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结构***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剖视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正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俯视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侧视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转动件的正视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中滑动件与转动件的装配示意图;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沿图4中的B-B线剖视图,且自复位开关处于导通状态;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沿图4中的B-B线剖视图,且自复位开关处于断开状态;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沿图3中的A-A线剖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接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壳体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分别表示:

1、壳体;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13、转动件固定结构;131、底板;132、套筒;133、凹槽;

2、按键单元;21、按键帽;22、回位元件;23、限位块;

3、传动单元;

31、转动件;311、第一柱体;312、第二柱体;3120、滑动轨道;3121、第一移进轨道;3122、第一回位轨道;3123、第二移进轨道;3124、第二回位轨道;3125、第一转向区域;3126、第二转向区域;3127、第三转向区域;3128、第四转向区域;313、按压部;

32、滑动件;321、滑柱;322、弹性元件;

33、翘板支架;331、第一突起;332、第二突起;333、第三突起;334、连动杆;335、第四突起;336、凹陷区域;

34、扭动件;

4、接触单元;41、第一触片;411、凹陷部;42、第二触片;43、进线端子;431、缺口;44、接触弹簧;45、第三触片;

5、底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自复位开关,该自复位开关通常与接电线路连接,控制接电线路的导通和断开。参见图1-13,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自复位开关的结构及其改进和优点进行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自复位开关包括壳体1、传动单元3和接触单元4。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传动单元3和接触单元4可以设置在壳体1的内部且相连,其中,传动单元3可以接受来自外部的致动力,并在该致动力的作用下发生移进,每次传动单元3发生移进时,可以致动接触单元4导通或断开。

如图1所示,传动单元3包括转动件31、滑动件32和翘板支架33。滑动件32的第一端固定在壳体1上,第二端与转动件31的表面配合来限制转动件31的移进和回位轨迹。

其中,“移进”一般是指转动件31向靠近翘板支架33的方向运动,“回位”一般是指转动件31向远离翘板支架33的方向运动。

在自复位开关的使用过程中,滑动件32一般会始终固定在壳体1上保持静止,而转动件31可以相对于壳体1发生运动。随着转动件31的移动或旋转,滑动件32与转动件31的表面发生相对滑动,即滑动件32的与转动件31的表面配合的第二端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转动件31的运动方式,使得如下的情形发生。

转动件31在相邻两次移进时分别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和另一个,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位于翘板支架33的两侧并在被按压时分别使接触单元4断开和导通。

如图9和图10所示,翘板支架33位于转动件31的下方,并可相对转动地固定在壳体1上。当转动件31被致动并向下移进时,转动件31的底部可以与翘板支架33的顶部接触,继而按压翘板支架33的顶部。当解除对转动件31的致动后,转动件31开始回位,由于滑动件32与转动件31的表面之间的配合限制了转动件31的回位轨迹,使得转动件31回位后的位置状态会发生变化,相应地转动件31下一次移进时在翘板支架33上所按压的位置也发生改变。例如,图9示出了处于导通状态的自复位开关,此时翘板支架33上第一位置所在的一侧高于第二位置所在的一侧,当转动件31向下移动时可以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使翘板支架33上第一位置所在的一侧向下运动,第二位置所在的一侧向上运动,并引起接触单元4的断开;图10示出了处于断开状态的自复位开关,此时翘板支架33上第一位置所在的一侧低于第二位置所在的一侧,当转动件31向下移动时可以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使翘板支架33上第二位置所在的一侧向下运动,第一位置所在的一侧向上运动,并引起接触单元4的导通。

结合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工作原理如下:

(1)若接触单元4当前处于导通状态

当致动转动件31时,转动件31向翘板支架33移进,并按压到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使得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逐渐靠近接触单元4,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逐渐远离接触单元4,由于翘板支架33的上述摆动,接触单元4断开;而在转动件31向翘板支架33移进并按压第一位置的过程中,滑动件32的第二端与转动件31的表面相互配合,使得转动件31在解除致动后可以改变自身的位置状态,实现在下一次移进时按压到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

(2)若接触单元4当前处于断开状态

当致动转动件31时,转动件31向翘板支架33移进,并按压到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并使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逐渐靠近接触单元4,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逐渐远离接触单元4,由于翘板支架33的上述摆动,接触单元4导通;而在转动件31向翘板支架33移进并按压第二位置的过程中,滑动件32的第二端与转动件31的表面相互配合,使得转动件31在解除致动后可以改变自身的位置状态,实现在下一次移进时按压到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易于装配的自复位开关,通过滑动件与转动件的表面之间的配合来限制转动件在移进和回位时的运动轨迹,使得转动件31可以在移进时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在回位时自身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从而在下一次移进时可以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另一个,而随着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交替被按压,可以实现接触单元4的交替断开和导通。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各个组成单元的结构和作用进行具体的说明。

参见图1和图2,壳体1可以为内部中空的盒状结构,传动单元3和接触单元4均容纳于壳体1的内部,并在壳体1的内部依次排列和连接。

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壳体1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具有两个相对的第二通孔12。翘板支架33的相对的两个侧壁具有两个第三突起333,两个第三突起333分别位于两个相对的第二通孔12内,第三突起333适于在第二通孔12内转动。

如图2所示,翘板支架33通过两个第三突起333固定在壳体1上,翘板支架33摆动时,两个第三突起333可以分别在两个第二通孔12内转动。可选地,可以使转动件31的旋转轴穿过两个第三突起333的连线的中点,从而使得用户在按压按键单元时可以更省力,提高了自复位开关的使用体验。而且,为了自复位开关的外形美观性,还可以使第三突起333的端面与第二通孔12齐平设置,而不凸出或凹陷于壳体1的侧壁。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自复位开关还包括按键单元2,按键单元2嵌装于壳体1。

按键单元2可以设置在壳体1内并位于传动单元3的上方,被配置为致动传动单元3。也就是说,按键单元2可以作为致动力的输入源,接受外部施加的致动力,并将该致动力传递给与其连接的传动单元3,使其发生运动。例如,转动件31可以在按键单元2被按压时移进并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或第二位置,以使接触单元4断开或导通,还可以在按键单元2被释放时回位。

如图13所示,壳体1的顶面还具有第一通孔11,按键单元2位于第一通孔11内。参见图2,按键单元2的局部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1而凸出于壳体1的顶面,以便于用户执行按压操作。按键单元2被按压时,按键单元2凸出于壳体1的局部可以向壳体1的内部缩进,直至按键单元2的顶面与壳体1的顶面齐平,甚至还可以略低于壳体1的顶面。

如图1所示,按键单元2包括按键帽21和回位元件22,其中,按键帽21与转动件31相连,回位元件22的第一端与按键帽21相连,第二端与壳体1相连。

按键帽21尺寸小于第一通孔11的尺寸,以使按键帽21的上端可以穿过第一通孔11而凸出于壳体1的顶面,以便于接受外部致动力。按键帽21的下端具有多个突出于按键帽21的侧壁的限位块23,当按键帽21不被按压时,限位块23与第一通孔11的边沿相抵,从而阻止按键帽21反向脱离第一通孔11。

回位元件22的第一端与按键帽21相连,第二端与壳体1相连,用于在按键帽21被按压后使其回复至被按压前的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回位元件22可以为压缩弹簧。

按键帽21还与转动件31连接,二者的连接方式可以采用螺纹连接、粘接等,例如可以在按键帽21的底面涂覆胶粘剂,并在装配转动件31后将转动件31的顶面粘合在按键帽21的底面,从而将二者连接为一个整体。当按键帽21被按压时,按键帽21向壳体1内部缩进,回位元件22压缩,转动件31随按键帽21一同朝向翘板支架33移动;当按键帽21被释放时,回位元件22产生回复力,同时带动按键帽21和转动件31朝向远离翘板支架33的方向移动。

如图13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壳体1的内部还具有转动件固定结构13。转动件固定结构13包括底板131和套筒132,底板131固定在壳体1上,套筒132位于底板131的中心位置并朝向按键单元2延伸。转动件31位于套筒132内,套筒132的内壁上具有盲孔133,滑动件32的第一端位于盲孔133内;回位元件22套设在套筒132上,回位元件22的第二端与底板131相连。

套筒132和滑动件32相互配合,从而将转动件31可相对运动地固定在套筒132内,使得转动件31既可以在套筒132内旋转,也可以在套筒132的轴向上发生相对移动。滑动件32被固定在盲孔133内,随着转动件31的移动或旋转,滑动件32在转动件31的表面相对滑动,同时限制转动件31的运动方式。装配时,需要先在盲孔133内装入滑动件32,然后再将转动件31安装在套筒132中。可选地,为了提高壳体1的强度,可以使其为一体成型结构。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自复位开关还可以包括与壳体1相适配的底座5,底座5用于封闭壳体1的开口,使按键单元2、传动单元3和接触单元4被限位在壳体1内部。底座5与壳体1之间通常为固定连接,例如可以采用粘接、熔接等不可拆卸连接方式,提高壳体1和底座5之间的连接稳固性;也可以采用卡扣连接、螺纹连接等可拆卸连接方式,便于自复位开关的故障维修和零件更换。壳体1与底座5装配后的结构如图2和图3所示,自复位开关的整体尺寸较小,内部结构紧凑。

在转动件31朝向远离翘板支架33的方向移动的过程中,滑动件32与转动件31的表面相互配合,从而使转动件31发生位置状态的改变。下面参见图6-8,对滑动件32与转动件31的表面之间的配合方式进行说明: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结合图6-8,转动件31的表面具有滑动轨道3120,滑动轨道3120为首尾相接的封闭回路且滑动轨道3120在与转动件31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呈环形,滑动件32的第二端位于滑动轨道3120内。

滑动件32通过设置在转动件31表面的滑动轨道3120实现周期性滑动。滑动件32和滑动轨道3120被配置为限制转动件31移进和回位时的运动轨迹。其中,滑动轨道3120可以被设计成任何在与滑动件32配合后能够起到上述限制作用的形式。举例来说,如图6-8所示,滑动轨道3120可以是开设在转动件31的外壁上的凹槽,滑动件32的第二端在该凹槽内滑动。该凹槽的槽宽可以略大于滑动件32的对应宽度,从而保证滑动件32在该凹槽内滑动时不会由于与槽壁接触或碰撞而产生较大的摩擦力。为了进一步减小滑动件32滑动时的阻力,还可以使滑动件32的第二端具有滑动球,通过滑动球的滚动而实现滑动件32的滑动。继续参见图6-8,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滑动轨道3120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移进轨道3121、第一回位轨道3122、第二移进轨道3123和第二回位轨道3124。

由于转动件31具有相对靠近和远离翘板支架这两种运动状态,相应地,滑动轨道3120包括与这两种运动状态分别对应的两条移进轨道和两条回位轨道,即,滑动件32在转动件31因被致动而发生移进时所经过的第一移进轨道3121和第二移进轨道3213,以及滑动件32在转动件31因被释放而发生旋转和后退时所经过的第一回位轨道3122和第二回位轨道3124。

其中,第一移进轨道3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的第一端均远离翘板支架33,第一移进轨道3121的第二端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的第二端均靠近翘板支架33。第一回位轨道31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移进轨道3121的第一端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的第二端相连;第二回位轨道3124的两端分别与第二移进轨道3123的第一端和第一移进轨道3121的第二端相连。

第一移进轨道3121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可以均平行于转动件31的旋转轴,也可以与转动件31的旋转轴存在不为90°和270°的夹角。

例如图6-8所示出的,第一移进轨道3121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均为平行于转动件31的旋转轴的直线轨道,当沿着直线轨道的方向按压转动件31时,滑动件32在这两条移进轨道内的移动不会受到阻碍,按压较为轻松省力,提高了用户体验。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这两条直线轨道长度相等,且这两条直线轨道在转动件31的周向上的位置关于转动件31的旋转轴对称。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第一回位轨道3122的两端在周向上相距第一角度,第二回位轨道3124的两端在周向上相距第二角度,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和为360°。

第一回位轨道3122和第二回位轨道1324均为弧形轨道,其中,如图6-8所示,当转动件31的旋转轴为中心轴时,这两条弧形轨道的长度相等,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也相等,均为180°;当转动件31的旋转轴为偏心轴时,这两条弧形轨道的长度不相等,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也不相等,但第一角度和第二角度之和仍为360°,以实现转动件31每旋转两次,滑动件32可以通过两条回位轨道在转动件31表面滑动一周的目的,从而自复位开关可以在任意相邻两次被按压中,其中一次使电路导通,另一次使电路断开。其中,回位轨道的两端在周向上相距某一角度,指的是该回位轨道的两端在与转动件31的旋转轴垂直的平面上的投影的两端的夹角,例如,当该回位轨道的投影为半圆形时,夹角为180°。

滑动件32在滑动轨道3120内滑动的过程中,滑动方向会相对于按键单元2发生调转,将滑动件32的滑动方向相对于按键单元2发生调转的区域定义为转向区域。结合图6和图7,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滑动轨道3120包括第一转向区域3125、第二转向区域3126、第三转向区域3127和第四转向区域3128。

也就是说,滑动件32在滑动轨道3120内滑动一周,需要进行四次转向,分别是从第一移进轨道3121进入第一回位轨道3122时,滑动件32从朝向按键单元2移动转变为背离按键单元2移动;从第一回位轨道3122进入第二移进轨道3123时,滑动件32从背离按键单元2移动转变为朝向按键单元2移动;从第二移进轨道3123进入第二回位轨道3124时,滑动件32从朝向按键单元2移动转变为背离按键单元2移动;从第二回位轨道3124进入第一移进轨道3121时,滑动件32从背离按键单元2移动转变为朝向按键单元2移动。因而,在与上述四次转向对应的四个转向区域中,第一转向区域3125与第一移进轨道3121和第二回位轨道3124相接;第二转向区域3126与第一回位轨道3122和第一移进轨道3121相接;第三转向区域3127与第一回位轨道3122和第二移进轨道3123相接;第四转向区域3128第二移进轨道3123和第二回位轨道3124相接。

为了使滑动件32能顺利调转滑动方向进入下一轨道,第一转向区域3125、第二转向区域3126、第三转向区域3127和第四转向区域3128处均具有导向结构3129。导向结构3129用于阻止滑动件32在对应的转向区域处反向滑动,即只能从来的轨道进入下一个轨道,而不会沿来的轨道后退。由此,滑动件32在滑动轨道3120中只能沿一个首尾方向滑动,而不会进行反向滑动。

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导向结构3129为台阶,台阶的由高到低方向与滑动件32的滑动方向相一致。

具体地,上述的四个转向区域中,每个转向区域处具有至少一节台阶(例如图6清晰可见第一转向区域3125具有的台阶),台阶位于滑动件发生滑动的平面上,并且台阶由高到低的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一致。以每个转向区域处设置有一节台阶为例进行说明,参见图6和图7,第一转向区域3125具有第一台阶,第一台阶的低处与第一移进轨道3121相接,高处与第二回位轨道3124相接;第二转向区域3126具有第二台阶,第二台阶的低处与第一回位轨道3122相接,高处与第一移进轨道3121相接;第三转向区域3127具有第三台阶,第三台阶的低处与第二移进轨道3123相接,高处与第一回位轨道3122相接;第四转向区域3128具有第四台阶,第四台阶的低处与第二回位轨道3124相接,高处与第二移进轨道3123相接。由于台阶的由高到低方向与滑动件的滑动方向一致,使得滑动件32只能从台阶的高处滑向低处,滑动件32反向滑动时会被台阶阻挡。相应地,当每个转向区域处设置有多节台阶时,多节台阶的最高处和最低处分别与对应的滑动轨道3120相接。

因此,转动件31的表面和滑动件32基于以上结构进行配合,实现了对转动件31的运动方式的限制。进一步地,滑动件32和转动件31的结构可以分别如下所述。

如图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滑动件32包括滑柱321和弹性元件322,滑柱321的第一端与弹性元件322连接,第二端位于滑动轨道3120内,弹性元件322与壳体1连接,其中,滑柱321的一端以及弹性元件322均位于盲孔133内。弹性元件322为承受垂直载荷并随之发生形变的元件,例如弹簧,在转动件31旋转的过程中,基于弹簧的拉伸和压缩,滑柱321可以远离和靠近壳体1。

如图6-8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转动件31底部具有径向延伸的按压部313。其中,按压部313关于转动件31的旋转轴不对称设置,从而在每次按压翘板支架33时可以只能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中的一个,例如,按压部313可以设置在转动件31的旋转轴的一侧。

图6-8示出了一种转动件31的结构。转动件31包括第一柱体311、第二柱体312和按压部313。第一柱体311与第二柱体312的一端相连,其中,第一柱体311的截面尺寸可以被设置为小于第二柱体312的截面尺寸,从而降低自复位开关的自重和节省材料。第二柱体312为圆柱体,其表面具有滑动轨道3120。按压部313连接在第二柱体312的远离第一柱体311的一端,并沿第一回位轨道3122和第二回位轨道3124的中点的连接线方向突出于第二柱体312的表面的一侧。当转动件31发生旋转时,按压部313从旋转轴的一侧旋转到另一侧,以分别按压翘板支架33的不同位置。

如图9和图10所示,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处具有朝向转动件31凸出的第一突起331,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处具有朝向转动件31凸出的第二突起332,按压部313每次按压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中的一个。

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之间的距离大于第二柱体312的直径,且小于按压部313的周向旋转轨迹的直径,从而确保按压部313每次只能按压到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中的一个。继续参见图9和图10所示,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之间具有凹陷区域336,在转动件31回位的过程中,按压件313从与第一突起331对应的位置旋转至与第二突起332对应的位置,期间需要经过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之间的凹陷区域336,按压件313在凹陷区域336内旋转时不与翘板支架33接触,因而不会受到翘板支架33的阻力。

可选地,如图11所示,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上的棱角均为圆角,从而便于按压部313在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之间的顺滑过渡。自然状态下,按压部313不与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接触,即当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高于第二位置时,按压部313与第一突起331之间具有空隙,当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高于第一位置时,按压部313与第二突起332之间具有空隙。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自复位开关通过接触单元4实现与电路的连接。如图9和图10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接触单元4包括第一触片41和第二触片42,第一触片41和第二触片42的位置对应。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被按压时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分离,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被按压时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接触。其中,第一触片41和第二触片42均为导体材料,第一触片41为动触片,第二触片42为静触片,两者接触即实现电力的导通,两者分离即实现电力的断开。

其中,第一触片41和第二触片42随翘板支架33的摆动而发生接触或分离,可以基于以下结构实现:

如图9-11所示,在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实现方式中,自复位开关还包括扭动件34,扭动件34的一端与翘板支架33相连,另一端与第一触片41相连。其中,翘板支架33的第一位置被按压时,扭动件34向第一方向弯折,从而致动第一触片41远离第二触片42;翘板支架33的第二位置被按压时,扭动件34向第二方向弯折,从而致动第一触片41接触第二触片42,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在周向上相对。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扭动件34可以为螺旋弹簧,且该螺旋弹簧在壳体1内始终为压缩状态(即螺旋弹簧具有一定的形变,但未达到最大形变量),因而始终会对第一触片41施加压力,只是因为螺旋弹簧的弯折方向不同而使得施力的方向和位置不同,从而使第一触片41较为稳定地进行摆动和处于静止状态。螺旋弹簧和翘板支架33之间可以为固定连接,以便于装配;也可以为可拆卸连接,以便于更换螺旋弹簧。

图9示出了一种导通状态下的自复位开关。在图9中,转动件31的按压部313与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相对应,第一突起331远离接触单元4,第二突起332靠近接触单元4,扭动件34正在向第二方向弯折,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接触。

图10示出了一种断开状态下的自复位开关。在图10中,转动件31的按压部313与翘板支架33的第二突起332相对应,第一突起331靠近接触单元41,第二突起332远离接触单元4,扭动件34正在向第一方向弯折,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分离。

如图9和图10所示,第一触片41上还具有向远离翘板支架33的方向凹陷的凹陷部411,扭动件34的一端位于凹陷部411中,第一触片41进行摆动的支撑点位于凹陷部411远离扭动件34的外侧。

参见图12,接触单元4还包括进线端子43,进线端子43为导体材料。进线端子43具有朝向扭动件34开口的缺口431,第一触片41穿过缺口431与进线端子43形成交叉,凹陷部411远离扭动件34的外侧与缺口431的底部相接,相接处即为第一触片41进行摆动的支撑点。

图9和图10中还示出了第一触片41的剖面结构,可见,第一触片41的凹陷部411呈W形,进线端子43与凹陷部411的中间位置相接,凹陷部411上位于进线端子43两侧的部分低于进线端子43与第一触片41的相接处,从而在扭动件34的压力作用下,提高了第一触片41和进线端子43的连接稳定性。

如图12所示,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触片41与扭动件34之间还设置有H型板,缺口431相对的两个边沿嵌入H型板的两个凹槽中,加强了第一触片41与缺口431的连接稳定性。H型板的中间位置具有朝向扭动件34的凸起,扭动件34的另一端连接在凸起的外周,有效防止扭动件34在H型板上滑脱。其中,如图9和图10所示,当扭动件34为螺旋弹簧时,螺旋弹簧的下端套设在凸起的外周,与H型板不固定连接。这里的不固定连接既包括可拆卸连接,也包括活动连接,即螺旋弹簧既可以从H型板上拆卸下来,也可以与H型板发生微小的相对移动。

继续参见图9和图10,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翘板支架33还可以具有朝向接触单元4延伸的连动杆334,扭动件34套设在连动杆334上,连动杆334的长度小于扭动件34的长度。翘板支架33摆动时,连动杆334也随之发生摆动,连动杆334的下端会对扭动件34的内侧施力,从而致动扭动件34在受力处发生弯折,看上去如同“扭动”。随着扭动件34的弯折方向的变化,扭动件对第一触片41的施力方向和施力位置也会发生变化,致使第一触片41在不同方向和位置的压力作用下发生摆动,从而接触或远离第二触片42。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设置指示灯以提示自复位开关的通断状态。如图9和图10所示,翘板支架33还具有朝向接触单元4凸出的第四突起335,第四突起335与第二突起332位于旋转轴的同一侧。接触单元4还包括与指示灯相接的第三触片45和接触弹簧44,其中第三触片45位于第一触片41的与第二触片42相对的一侧,接触弹簧44的一端与第三触片45连接,另一端向第四突起335的方向延伸,以使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接触时,第四突起335可以与接触弹簧44的另一端相接(如图9所示),从而点亮指示灯;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分离时,第四突起335可以与接触弹簧44相分离(如图10所示),从而熄灭指示灯。其中,当存在指示灯时,第四突起335为导体材料,且第四突起335和第一触片41电性连接。

如图12所示,当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具有底座5时,底座5上设置有三组安装槽,第二触片42、进线端子43和第三触片45分别通过一组安装槽固定在底座5上,且进线端子43和第一触片41位于第二触片42和第三触片45之间的位置。装配后的自复位开关的结构如图4-5所示,进线端子43凸出于壳体1的第一侧壁,用于与外部电源连接;第二触片42和第三触片45凸出于壳体1的与第二侧壁,第一侧壁与第二侧壁相对,第二触片42和第三触片45一同构成自复位开关的出线端子,出线端子用于与外部用电器连接。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的工作原理为:

(1)若当前自复位开关为如图9所示的导通状态

当对按键帽21施加压力时,回位元件22压缩,按键帽21和转动件31一同朝向翘板支架33移动,直至按压部313将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按压至靠近接触单元4,扭动件34逐渐向第一方向弯折,使得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分离,电路断开;第四突起335与接触弹簧44相分离,指示灯灭;在此过程中,滑动件32(图中未示出)从第一移进轨道3121的远离按键帽21的一端逐渐滑动至靠近按键帽21的一端,并进入第二台阶结构的低处。

当停止施加压力释放按键帽21时,在回位元件22的回复力作用下按键帽21和转动件31一同回复至被按压前的位置,此时限位块23与第一通孔11的边沿相抵;在转动件31回位的过程中,滑动件32(图中未示出)在第一回位轨道3122内滑动并进入第三台阶的低处,使得转动件31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按压部313与第二突起332相对应。

(2)若当前自复位开关为如图10所示的断开状态

当对按键帽21施加压力时,回位元件22压缩,按键帽21和转动件31一同朝向翘板支架33移动,直至按压部313将翘板支架33的第二突起332按压至靠近接触单元4,扭动件34逐渐向第二方向弯折,使得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相接触,电路导通;第四突起335与接触弹簧44相接触,指示灯亮;在此过程中,滑动件32(图中未示出)从第二移进轨道3123的远离按键帽21的一端逐渐滑动至靠近按键帽21的一端,并进入第四台阶结构的低处。

当停止施加压力释放按键帽21时,在回位元件22的回复力作用下按键帽21和转动件31一同回复至被按压前的位置,此时限位块23与第一通孔11的边沿相抵;在转动件31回位的过程中,滑动件32(图中未示出)在第二回位轨道3124内滑动并进入第一台阶的低处,使得转动件31的位置状态发生改变,按压部313与第一突起331相对应。

综上所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通过滑动件32与转动件31的表面的配合,使得转动件31在被按键单元2致动时可以前进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中的一个,在按键单元2被释放时可以发生旋转和后退,从而在下一次转动件31被按键单元2致动时可以按压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中的另一个,而随着翘板支架33的第一突起331和第二突起332交替被按压,第一触片41与第二触片42交替接触和分离,进而实现电路的交替断开和导通。因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自复位开关仅通过转动件和滑动件的配合实现了电路的交替通断控制,结构简单,易于装配。

在本申请中,应该理解到,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以上所述仅是为了便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并不用以限制本申请。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2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具有备选开锁功能的无钥匙启动的点火开关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