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两个或多个发射或接收设备
供电装置、脉冲发生器及其脉冲发生方法
本申请提供一种供电装置、脉冲发生器及其脉冲发生方法,涉及脉冲发生技术领域,该供电装置包括:电能无线传输组件;电能无线传输组件包括发射线圈和至少两个接收线圈,接收线圈与发射线圈无线耦合;至少两个接收线圈用于与脉冲发生电路的至少两个脉冲发生模块电连接,使得脉冲发生电路在设计负载下输出的设计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达到设计电压、且脉冲宽度在设计脉宽范围内可调。本申请能够克服电气隔离不足、或脉冲容易波动、容易变形等脉冲异常情况,从而实现同步驱动导通脉冲发生电路的各子模块,同时,采用本申请还能够使得脉冲发生电路在设计负载下输出的设计脉冲信号的电压幅值达到设计电压时,脉冲宽度在设计脉宽范围内可调。

2021-11-02

访问量:17

一种基于串联补偿的集成导轨分布切换供电拓扑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串联补偿的集成导轨分布切换供电拓扑,供电拓扑包括发射电源和n段发射导轨供电段;n段发射导轨供电段的每段均包括n个串联发射导轨单元和一组反向串联的开关管S-(pn+)和S-(pn-);发射导轨单元由发射线圈L-(pnm)和集成在内部的补偿电容C-(pnm)串联构成;一组反向串联的开关管S-(pn+)和S-(pn-)并联在对应的发射导轨供电段上;复用发射导轨供电段为相邻供电段补偿,无需为每个供电段配置补偿电感;复用谐振电容为两个供电段补偿,减少了电容的数量。系统的高度复用,减少了谐振器件数量,降低了系统的体积和成本,减小了损耗,提高了系统效率。

2021-11-02

访问量:21

多装置无线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本发明题为“多装置无线装置、系统及其使用方法”。一种多装置无线充电器可包括设置在壳体结构上的充电表面,其中该壳体结构包括线圈或其他感应生成特征部以及经由电磁感应实现无线充电的其他电子部件。此外,该壳体结构还可包括可调节固定特征部,使得可调节该多装置无线充电器以适应多于一种类型的可无线充电移动装置。在一个示例中,该固定特征部可包括设置在该充电表面上方的可经由突出构件定位的鼓形滑动表面。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固定特征部可至少包括成对的协作滑动电枢。在另一个示例中,该固定特征部可包括至少两个弹簧加载的滑动机构,该弹簧加载的滑动机构被配置为经由弹簧机构与稳定构件互操作。该方法可涉及调节该固定特征部,然后固定该装置。

2021-11-02

访问量:21

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无线充电装置和系统,包括至少一个电磁波发射器,被配置为在所述无线充电装置的工作区域内发射电磁波;还包括铺设在工作区域地面的第一电磁感应模块,被配置为将电能转换为磁能;所述第一电磁感应模块包括多个第一电磁感应线圈,每个所述第一电磁感应线圈前端均安装有接收器,所述接收器用于接收所述电磁波发射器发射的电磁波,接收器还连接至供电电路,用于将接收器接收的电磁波转换为直流电并向第一电磁感应线圈供电。根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通过将电磁感应和无线电波两种技术相结合进行无线充电,通过两种充电方式的相互弥补,使得该充电装置能够满足远距离和高功率的充电,在工作区域内均可实现充电的功能。

2021-10-29

访问量:18

供电基座
本发明描述一种供电基座(100),包括:壳体(105);电能的无线发射器(110),其设置在所述壳体(105)内;交界面(140),其设置在所述无线发射器(110)处并且在所述壳体(105)外部,所述交界面适于接收并接触待供电的设备(500);以及至少一个电磁体(150),所述至少一个电磁体适于产生从外部朝向所述交界面(140)的磁吸力。

2021-10-29

访问量:38

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三相解耦发射和接收线圈结构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三相解耦发射和接收线圈结构,包括三个发射线圈和一个接收线圈;三个发射线圈均为矩形,分别为发射线圈A、发射线圈B和发射线圈C;所述的接收线圈的矩形平面与发射线圈的矩形平面互相平行且相隔一定距离。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解决目前电动汽车无线充电系统能量传输效率低的问题,可以保证在接收线圈中心和发射线圈中心偏差较大的情况下,也能保持高效率的能量传输。

2021-10-29

访问量:21

耳机、耳机充电盒、装置、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耳机、耳机充电盒、装置、充电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本申请的耳机包括第一无线控制模块、第一电池模块和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一无线控制模块设置有第一无线传输线圈,第一电池管理模块分别与第一电池模块、第一无线控制模块电连接。第一无线控制模块通过第一无线传输线圈接收无线电磁能量,并将无线电磁能量转换为充电电压,并将充电电压输送至第一电池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管理模块通过充电电压给第一电池模块充电。本申请实施例的耳机,无需在耳机上设置引脚,能够进行无线感应充电。

2021-10-26

访问量:39

一种基于多匝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多匝线圈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发射线圈、谐振电路和H桥变换器;三线圈结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源线圈不占用发射线圈和接收线圈之间的空间,且源阻抗因源线圈的存在而变得更小,能够有效提高无线电能传输系统的效率;三线圈结构的无线电能传输系统具有能够提高系统最大效率点附近的负载变化强度的优点;绕制的复合型磁耦合谐振式无线电能传输线圈采用的是多层复合结构的传输线,从而将发射线圈与激励线圈或接收线圈与负载线圈复合为一体,能够最大程度上减少发射线圈与激励线圈或接收线圈与负载线圈之间的气隙,使它们相互之间的互感或者耦合系数可以实现最大化,将传输过程中的能量损失降至最低。

2021-10-26

访问量:18

一种新型无线感应线圈传感器供电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无线感应线圈传感器供电方法,信号发生器产生需要产生谐振的频率的信号,提供给能量发送线圈,能量发送线圈和电容形成谐振,将功率信号向外发送至能量中继线圈,能量中继线圈将发送线圈的能量中继到接收线圈,接收线圈和内部电容形成谐振电路,检测电磁场的变化,发生谐振现象形成电流,最后通过稳压电源形成负载所需要的电源,通过DC功率电源产生用于正弦信号发生器工作的电源,正弦信号通过信号上下功率运放产生互补的两个正弦功率电源,提供给电容阵列和发送线圈产生谐振,以电磁波的形式发送到空间中,电容阵列和受电线圈形成的谐振电路形成交流电流,再通过桥式整流电路形成直流电压,提供给电荷泵用来将能量存储。

2021-10-26

访问量:43

无线充电线圈件及无线充电线圈组件
本申请公开一种无线充电线圈件及无线充电线圈组件,无线充电线圈件包括:第一线圈件、第二线圈件与测线圈件。第一线圈件包括第一线圈与第一磁芯,第一线圈依第一方向缠绕于第一磁芯。第二线圈件包括第二线圈与第二磁芯,第二线圈依第一方向缠绕于第二磁芯,第一线圈件位于第二线圈件的一侧。侧线圈件包括侧线圈与侧磁芯,侧线圈依第二方向缠绕于侧磁芯,第二方向与第一方向互相垂直,侧线圈件位于第一线圈件与第二线圈件之间,侧线圈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线圈与第二线圈。本申请通过多组线圈相互连接,使多组线圈能够回收多条溢散的磁力线,从而增加电磁转换效率,提高无线充电效率。

2021-10-26

访问量:30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