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

文档序号:1016796 发布日期:2020-10-27 浏览:41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 (Movable switching track device for track turnout device of annular shuttle ) 是由 张荣卫 张荣兵 于 2020-07-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物流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本发明通过在底部框架单元上设置滑动双轨单元、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双边轨道块、第二滑动单轨单元以及单轨道条的方式,达到弯出轨道和直出轨道之间高效切换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变道结构合理有效,变道操作方便快捷,整个变道结构体积小,活动轨道短、节省轨道材料,轨道对接位置精准稳定,环形穿梭车移动时稳定性高,以及整个活动切换轨道结构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logistics tracks,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movable switching track device for a track turnout device of an annular shuttle.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e effect of efficient switching between the bent-out rail and the straight-out rail is achieved by arranging the sliding double-rail unit, the first sliding single-rail unit, the bilateral rail block, the second sliding single-rail unit and the single-rail strip on the bottom frame unit. The invention has the advantages of reasonable and effective lane changing structure, convenient and quick lane changing operation, small whole lane changing structure volume, short movable track, track material saving, accurate and stable track butt joint position, high stability when the annular shuttle car moves, and convenient and quick use of the whole movable switching track structure.)

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流轨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

背景技术

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指的是设置在环形穿梭车的运行轨道上的变道装置,其主要包括直行和拐弯两套活动轨道体系,按照指令在固定的输入轨道前端选择性地接入直行或拐弯活动轨道,以对接最前端的直行或拐弯的固定输出轨道,以最终保证变道动作的有效性。

但是另一方面,现有的活动轨道切换结构大多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整个结构外部体积过大,以及活动轨道总长度过大这两个问题,最终浪费了安装空间和轨道制造材料,所以市场上急需一种轮廓体积小、活动轨道利用率高的切换结构,即新型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

专利公告号为CN 210558925U,公告日为2020.05.1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小车轨合流道岔,包括轨道和道岔轨,所述轨道中部内侧安装有轴挡板,所述道岔轨下侧安装有道岔连接板,所述道岔连接板与轨道的轴挡板之间通过销子铰接,所述道岔轨一端安装有舌头板,且舌头板通过舌头底板在道岔轨的上侧安装有道岔连接轴,且道岔连接轴一端通过刮板与轨道连接。

但是该实用新型专利中的道岔存在活动轨道来回切换动作不方便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其能通过在底部框架单元上设置滑动双轨单元、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双边轨道块、第二滑动单轨单元以及单轨道条的方式,达到弯出轨道和直出轨道之间高效切换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变道结构合理有效,变道操作方便快捷,整个变道结构体积小,活动轨道短、节省轨道材料,轨道对接位置精准稳定,环形穿梭车移动时稳定性高,以及整个活动切换轨道结构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包括相邻三个侧边位置处依次固定设有进入轨道、弯出轨道和直出轨道的底部框架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上并用于连接所述进入轨道运行前端的滑动双轨单元,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上并用于连接所述滑动双轨单元运行前端的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运行前端的双边轨道块,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运行前端的第二滑动单轨单元,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上并通过与所述双边轨道块平行方式以用于连接所述直出轨道运行后端的单轨道条。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底部框架单元包括与所述进入轨道平行的两根纵向梁,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纵向梁上并分别用于安装进入轨道和直出轨道的侧边横向梁,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纵向梁上的中部横向梁。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双轨单元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纵向梁内侧面上的双轨用气缸,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气缸上的双轨用滑动框,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上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单轨道条运行后端和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运行后端的直出双轨,以及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上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弯出轨道运行后端和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运行后端的弯出双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滑动双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上并分别用于固定一对所述直出双轨和所述弯出双轨的两个双轨用底板,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所述侧边横向梁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双轨用U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所述中部横向梁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双轨用滚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包括与所述双轨用气缸同边设置的第一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上的第一滑动框,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直出双轨和所述双边轨道块的第一单直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弯出双轨和所述双边轨道块的第一单弯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上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单直轨和所述第一单弯轨的第一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横向梁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第一U型板,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另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第一滚轮。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包括与所述双轨用气缸同边设置的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上的第二滑动框,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和所述直出轨道的第二单直轨,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和所述弯出轨道的第二单弯轨。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上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单直轨和所述第二单弯轨的第二底板,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横向梁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第二滚轮,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另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第二U型板。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双边轨道块设置在安装设有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和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的所述中部横向梁上,所述双边轨道块的相对两个侧面为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单弯轨和所述第二单弯轨的平面,另两个侧面为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单直轨和所述第二单直轨的弧面。

进一步优选的技术方案在于:所述单轨道条与所述双边轨道块设置在同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上,所述单轨道条外侧端与所述侧边横向梁连接固定。

本发明通过在底部框架单元上设置滑动双轨单元、第一滑动单轨单元、双边轨道块、第二滑动单轨单元以及单轨道条的方式,达到弯出轨道和直出轨道之间高效切换的效果。本发明具有变道结构合理有效,变道操作方便快捷,整个变道结构体积小,活动轨道短、节省轨道材料,轨道对接位置精准稳定,环形穿梭车移动时稳定性高,以及整个活动切换轨道结构使用方便快捷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活动轨道的位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滑动双轨单元、第一滑动单轨单元以及第二滑动单轨单元的底部框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

实施例:如附图1、2以及附图3所示,一种用于环形穿梭车轨道道岔装置的活动切换轨道装置,包括相邻三个侧边位置处依次固定设有进入轨道11、弯出轨道12和直出轨道的底部框架单元1,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上并用于连接所述进入轨道11运行前端的滑动双轨单元2,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上并用于连接所述滑动双轨单元2运行前端的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运行前端的双边轨道块4,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4运行前端的第二滑动单轨单元5,以及固定设置在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上并通过与所述双边轨道块4平行方式以用于连接所述直出轨道运行后端的单轨道条6。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双轨单元2、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以及第二滑动单轨单元5为活动轨道部分,在道岔结构中进行直出和弯出两种状态的转换,所述双边轨道块4具有对接所述进入轨道11和弯出轨道12的弧形边,以及对接所述进入轨道11和直出轨道的直边,最终保证所述双边轨道块4可以两用,保证整体结构的紧凑性和节能性,所述单轨道条6则用于稳定对接直出轨道,最终保证道岔装置的活动变道动作的有效性。

所述底部框架单元1包括与所述进入轨道11平行的两根纵向梁101,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纵向梁101上并分别用于安装进入轨道11和直出轨道的侧边横向梁102,以及两端分别设置在两根所述纵向梁101上的中部横向梁103。

所述滑动双轨单元2包括设置在其中一个所述纵向梁101内侧面上的双轨用气缸201,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气缸201上的双轨用滑动框202,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202上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单轨道条6运行后端和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运行后端的直出双轨203,以及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202上并分别用于连接所述弯出轨道12运行后端和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运行后端的弯出双轨204。所述滑动双轨单元2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202上并分别用于固定一对所述直出双轨203和所述弯出双轨204的两个双轨用底板205,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202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所述侧边横向梁102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双轨用U型板206,以及设置在所述双轨用滑动框202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所述中部横向梁103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双轨用滚轮207。

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包括与所述双轨用气缸201同边设置的第一气缸301,设置在所述第一气缸301上的第一滑动框302,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302上并用于连接所述直出双轨203和所述双边轨道块4的第一单直轨30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302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弯出双轨204和所述双边轨道块4的第一单弯轨304。

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302上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一单直轨303和所述第一单弯轨304的第一底板305,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302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横向梁102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第一U型板30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滑动框302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另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103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第一滚轮307。

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5包括与所述双轨用气缸201同边设置的第二气缸501,设置在所述第二气缸501上的第二滑动框502,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502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4和所述直出轨道的第二单直轨50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502上并用于连接所述双边轨道块4和所述弯出轨道12的第二单弯轨504。

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502上并用于固定所述第二单直轨503和所述第二单弯轨504的第二底板505,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502外侧面位置处并用于在其中一个所述侧边横向梁102的凹槽上进行限位滚动的第二滚轮506,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二滑动框502相对外侧面上并用于在另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103的内侧凸起上进行卡合限位的第二U型板507。

所述双边轨道块4设置在安装设有所述第一滑动单轨单元3和所述第二滑动单轨单元5的所述中部横向梁103上,所述双边轨道块4的相对两个侧面为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单弯轨304和所述第二单弯轨504的平面,另两个侧面为分别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单直轨303和所述第二单直轨503的弧面。

所述单轨道条6与所述双边轨道块4设置在同一个所述中部横向梁103上,所述单轨道条6外侧端与所述侧边横向梁102连接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道岔装置的状态为引导环形穿梭车拐弯时,沿着环形穿梭车前进方向的轨道连接顺序依次为:一边是进入轨道11、弯出双轨204和弯出轨道12,另一边为进入轨道11、第一单弯轨304、弯出双轨204、双边轨道块4、第二单弯轨504和弯出轨道12。

所述道岔装置的状态为引导环形穿梭车直行时,沿着环形穿梭车前进方向的轨道连接顺序依次为:一边是进入轨道11、直出双轨203和直出轨道,另一边为进入轨道11、直出双轨203、第一单直轨303、双边轨道块4、第二单直轨503和直出轨道。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双轨用气缸201、第一气缸301以及第二气缸501保证活动轨道的切换有效性,多对的U型板以及滚轮一对一设置,保证双轨用滑动框202、第一滑动框302以及第二滑动框502的滑动稳定性,所述双轨用底板205、第一底板305以及第二底板505均通过螺接板压住工字型轨道主体下边两侧的方式,保证轨道主体的安装稳定性。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述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做出各种修改。这些都是不具有创造性的修改,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城市轨道交通用减振扣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