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固装置

文档序号:1036118 发布日期:2020-10-30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紧固装置 (Fastening device ) 是由 陈金柱 于 2019-04-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外壳单元、旋钮以及掣动单元,外壳单元包含侧壁及多个咬合齿,侧壁环绕形成容置空间,多个咬合齿自侧壁朝容置空间凸伸。旋钮可盖设于外壳单元;掣动单元位于容置空间,掣动单元对应咬合齿且选择性耦合于旋钮。其中,旋钮沿轴向于第一位置及第二位置间切换,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于掣动单元,使旋钮与掣动单元同动,掣动单元与至少一咬合齿卡合以阻止旋钮朝第一方向转动,当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远离掣动单元且与掣动单元分离,掣动单元不阻止旋钮往第一方向转动。借此增加结构可靠度。(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fastening device which comprises a shell unit, a knob and a braking unit, wherein the shell unit comprises a side wall and a plurality of meshing teeth, the side wall surrounds to form an accommodating space, and the meshing teeth protrude from the side wall to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The knob can be covered on the shell unit; the braking unit is positioned in the accommodating space, corresponds to the meshing teeth and is selectively coupled with the knob. When the knob is located at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knob is far away from the braking unit and is separated from the braking unit, and the braking unit does not prevent the knob from rotating towards the first direction. Thereby increasing the structural reliability.)

紧固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紧固装置,且尤其是有关一种能收放系线的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绳子及系带等线体来收束物品,最常见的收束手段是利用线体来回穿梭于物品上的孔洞,再以绳结固定,例如绑绳鞋类等。但是此种收束手段容易因为外力因素而导致绳结松脱,不仅必须重绑绳结,也因为无法稳固的收束物品而带来许多的不便。

为了解决此类的问题,有业者发展出简易束线机构,其包含一壳体,一掣动单元及一弹簧,壳体上具有穿孔供线体通过,其透过弹簧与掣动单元之间的作用力使线体被夹在掣动单元及壳体之间而达到紧固效果,按压弹簧改变掣动单元位置即可拉动线体以改变线体长度。但,此种束线机构是透过弹簧的复位力来提供紧固力,仍然容易因为振动或外力因素而使线体松脱,且此种束线机构并无空间容纳线体,因此线体外露也容易造成危险。

是以又有业者发展出另一种可旋转收束并固定系带的扣具,其线体可容置在扣具内部,且透过内部构件的机械力干涉使得线体长度可以被调整,同时调整收束的紧度。然而,此种扣具的结构复杂,使得制造成本提升,同时具有组装及维修困难的问题。

因此,不断有业者针对扣具内部的结构进行调整及改良,皆希望可以在结构简化的前提下,仍保有扣具的紧固能力,并增加结构可靠度以避免寿命减短。

有鉴于此,如何有效改善扣具等紧固装置的结构,遂成相关业者努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紧固装置,透过整体的结构配置,可以简化结构并增加结构可靠度。

依据本发明的一态样的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一外壳单元、一线盘、一定位轴、一旋钮及一掣动单元,外壳单元包含一侧壁、一隔层部及多个咬合齿,侧壁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隔层部自侧壁径向凸伸以将容置空间分为一上容室及一下容室,多个咬合齿位于上容室。线盘位于下容室且包含一可挠性卡部;定位轴穿设于线盘以与可挠性卡部耦合,定位轴具有一轴向。旋钮可盖设于外壳单元且连接定位轴;掣动单元位于上容室,掣动单元对应咬合齿且选择性耦合于旋钮。其中,旋钮连动定位轴沿轴向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切换,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于掣动单元,且掣动单元与至少一咬合齿卡合以阻止线盘往一第一方向转动,当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与掣动单元分离,掣动单元不阻止线盘往第一方向转动。

借此,仅有旋钮沿轴向位移,掣动单元仍保留于原位,可增加结构可靠度。

依据前述的紧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线盘可包含一中空主体、一上环部以及一下环部,中空主体包含一内周壁围绕形成一贯通空间供定位轴穿设,上环部自中空主体的一端径向朝外凸伸,下环部自中空主体的另一端径向朝外凸伸;其中,上环部与下环部之间形成一绕线轨道,且可挠性卡部自内周壁朝贯通空间凸伸以耦合于定位轴。或者,定位轴可包含一定位凸,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凸位于可挠性卡部的一侧,当旋钮沿轴向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定位凸推抵可挠性卡部变形后改位于可挠性卡部的另一侧。

依据前述的紧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外壳单元可还包含一限位部,限位部位于上容室且连接隔层部,限位部限位掣动单元。或者,外壳单元可包含一通孔,通孔位于隔层部,限位部包含四限位臂,四限位臂间隔环绕于通孔,各限位臂的一自由端限位掣动单元。

依据前述的紧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旋钮可包含多个第一驱动齿,掣动单元包含多个第一结合齿,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驱动齿啮合于第一结合齿,当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驱动齿与第一结合齿分离。或者,旋钮可还包含一盖体、一凸柱及多个第二驱动齿,盖体盖于外壳单元;凸柱设置于盖体且伸入通孔,多个第二驱动齿位于凸柱远离盖体的一远端以耦合于线盘。或者,旋钮可还包含一盖体、一凸柱及多个第二驱动齿,盖体盖于外壳单元;凸柱设置于盖体且对应通孔,多个第二驱动齿位于凸柱远离盖体的一远端;而紧固装置还包含一行星齿轮组,行星齿轮组包含一太阳齿轮及多个行星齿轮,太阳齿轮啮合于第二驱动齿;多个行星齿轮间隔设置于线盘且啮接于太阳齿轮;且外壳单元还包含多个行星内齿,其位于下容室且啮接多个行星齿轮。

依据本发明的一态样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紧固装置,其包含一外壳单元、一旋钮以及一掣动单元,外壳单元包含一侧壁及多个咬合齿,侧壁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多个咬合齿自侧壁朝容置空间凸伸。旋钮可盖设于外壳单元;掣动单元位于容置空间,掣动单元对应咬合齿且选择性耦合于旋钮。其中,旋钮沿一轴向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切换,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于掣动单元,使旋钮与掣动单元同动,掣动单元与至少一咬合齿卡合以阻止旋钮朝一第一方向转动,当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远离掣动单元且与掣动单元分离,掣动单元不阻止旋钮往第一方向转动。

借此,仅有旋钮沿轴向位移,掣动单元仍保留于原位,可增加结构可靠度。

依据前述的紧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可还包含一线盘及一定位轴,线盘限位于容置空间且包含一可挠性卡部,定位轴穿设于线盘以与可挠性卡部耦合,定位轴具有轴向,且定位轴受旋钮连动,其中,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线盘。

依据前述的紧固装置的多个实施例,其中,线盘可包含一中空主体、一上环部以及一下环部,中空主体包含一内周壁围绕形成一贯通空间供定位轴穿设,上环部自中空主体的一端径向朝外凸伸,下环部自中空主体的另一端径向朝外凸伸;其中,上环部与下环部之间形成一绕线轨道,且可挠性卡部自内周壁朝贯通空间凸伸以耦合于定位轴。或者,定位轴可包含一定位凸,当旋钮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凸位于可挠性卡部的一侧,当旋钮沿轴向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定位凸推抵可挠性卡部变形后改位于可挠性卡部的另一侧。

附图说明

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2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3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4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的一剖视示意图;

图5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的立体示意图;

图7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的一***示意图;

图8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的另一***示意图;

图9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的一剖视示意图;以及

图10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的另一剖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例。为明确说明起见,许多实务上的细节将在以下叙述中一并说明。然而,阅读者应了解到,这些实务上的细节不应用以限制本发明。也就是说,在本发明部分实施例中,这些实务上的细节是非必要的。此外,为简化附图起见,一些已知惯用的结构与元件在附图中将以简单示意的方式绘示;并且重复的元件将可能使用相同的编号或类似的编号表示。

此外,本文中当某一元件(或机构或模组等)“连接”、“设置”或“耦合”于另一元件,可指所述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亦可指某一元件是间接连接、间接设置或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意即,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当有明示某一元件是“直接连接”、“直接设置”或“直接耦合”于另一元件时,才表示没有其他元件介于所述元件及另一元件之间。而第一、第二、第三等用语只是用来描述不同元件或成分,而对元件/成分本身并无限制,因此,第一元件/成分亦可改称为第二元件/成分。且本文中的元件/成分/机构/模组的组合非此领域中的一般周知、常规或已知的组合,不能以元件/成分/机构/模组本身是否为已知,来判定其组合关系是否容易被技术领域中的通常知识者轻易完成。

请参阅图1、图2、图3、图4及图5,其中图1绘示依照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100的立体示意图,图2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100的一***示意图,图3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100的另一***示意图,图4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100的一剖视示意图,图5绘示图1的紧固装置100的另一剖视示意图。紧固装置100包含一外壳单元200、一线盘300、一定位轴600、一旋钮500及一掣动单元400。

外壳单元200包含一侧壁220及多个咬合齿240,侧壁220环绕形成一容置空间(未标示),多个咬合齿240自侧壁220朝容置空间凸伸。旋钮500盖设于外壳单元200且连接定位轴600;掣动单元400位于容置空间,掣动单元400对应咬合齿240且选择性耦合于旋钮500。其中,旋钮500及外壳单元200其中之一包含多个咬合齿240(在本实施例中,外壳单元200包含多个咬合齿240)对应掣动单元400,旋钮500沿一轴向I1于一第一位置及一第二位置间切换,当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于掣动单元400,使旋钮500与掣动单元400同动,掣动单元400与至少一咬合齿240卡合以阻止旋钮500朝一第一方向R1转动,当旋钮500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500远离掣动单元400且与掣动单元400分离,掣动单元400不阻止旋钮500往第一方向R1转动。

借此,仅有旋钮500沿轴向I1位移,掣动单元400仍保留于原位,可增加结构可靠度。后面将更仔细地描述紧固装置100的细部结构。

外壳单元200可包含前述侧壁220、一隔层部230及前述的多个咬合齿240,隔层部230自侧壁220径向凸伸以将容置空间分为一上容室S11及一下容室S12,多个咬合齿240位于上容室S11,而掣动单元400则位于上容室S11以对应咬合齿240。更仔细地说,外壳单元200可还包含一底盘210,侧壁220可包含一上周壁221及下周壁222,下周壁222固接于底盘210,隔层部230则连接于上周壁221的一下缘,侧壁220可还包含四定位部223及四定位孔224,各定位部223自上周壁221的下缘朝下凸伸,各定位孔224位于下周壁222且供各定位部223嵌合。因此,当各定位部223与各定位孔224卡合后,底盘210、下周壁222及隔层部230围绕出下容室S12,上周壁221及隔层部230围绕出上容室S11。

外壳单元200可还包含一限位部250,限位部250位于上容室S11且连接隔层部230,限位部250限位掣动单元400。透过限位部250的作用,可以将掣动单元400限位于上容室S11中,而避免其与外壳单元200分离。较佳地,外壳单元200可包含一通孔260,通孔260位于隔层部230,限位部250包含四限位臂251,四限位臂251间隔环绕于通孔260,各限位臂251的一自由端2511限位掣动单元400。通孔260沿轴向I1贯穿隔层部230的中心以使下容室S12与上容室S11连通,四限位臂251是自隔层部230邻近通孔260处沿轴向I1朝上凸伸,并形成具有径向凸唇结构的自由端2511。借此,掣动单元400可沿轴向I1由上往下置入上容室S11,四限位臂251受压后径向变形以通过掣动单元400的中心孔(未标示),待掣动单元400完全放入上容室S11后,四限位臂251复位且自由端2511限位掣动单元400,以达限位掣动单元400的效果。

紧固装置100可还包含一线盘300及一定位轴600,线盘300限位于容置空间且包含一可挠性卡部340,定位轴600穿设于线盘300以与可挠性卡部340耦合,定位轴600具有轴向I1,且定位轴600受旋钮500连动,其中,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线盘300。借此,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时耦合于掣动单元400,且掣动单元400与至少一咬合齿240于第一方向R1上卡合以阻止线盘300往第一方向R1转动;反之,当旋钮500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500与掣动单元400分离,故掣动单元400不阻止线盘300往第一方向R1转动。

线盘300可包含一中空主体310、一上环部320以及一下环部330,中空主体310包含一内周壁311围绕形成一贯通空间T2供定位轴600穿设,上环部320自中空主体310的一端(未标示)径向朝外凸伸,下环部330自中空主体310的另一端径向朝外凸伸;其中,上环部320与下环部330之间形成一绕线轨道T1,且可挠性卡部340自内周壁311朝贯通空间T2凸伸以耦合于定位轴600。此外,定位轴600可包含一定位凸610,当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时,定位凸610位于可挠性卡部340的一侧,当旋钮500沿轴向I1自第一位置切换至第二位置时,定位凸610推抵可挠性卡部340变形后改位于可挠性卡部340的另一侧。

详细而言,内周壁311包含一上径段3112及一下径段3111,上径段3112具有一直面区(未标示)及一斜面区(未标示),直面区连接斜面区,而斜面区连接下径段3111,可挠性卡部340包含四卡臂341自斜面区朝贯通空间T2凸伸并形成具有径向凸唇结构的卡合端3411。定位轴600还包含一底部620及一轴部630,轴部630设置于底部620,定位凸610位于轴部630,因此,定位轴600可由下往上进入贯通空间T2并卡合于可挠性卡部340,且底部620限位于下径段3111。紧固装置100更可包含一螺件700,螺件700可用以连接定位轴600及旋钮500,而使得定位轴600与旋钮500同动。

当旋钮500带动定位轴600沿轴向I1往上移动时,定位凸610推抵四卡臂341使四卡臂341径向变形,定位凸610由可挠性卡部340的前述一侧位移至前述另一侧,四卡臂341复位,而可使旋钮500保持于第二位置。

绕线轨道T1可供一系线(未绘示)卷绕,而外壳单元200可还包含二线孔270,二线孔270位于下周壁222,线孔270可与下容室S12连通,因此,系线可透过二线孔270进出下容室S12而被释放或卷绕于绕线轨道T1。

旋钮500可包含多个第一驱动齿540,掣动单元400包含多个第一结合齿410,当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时,第一驱动齿540啮合于第一结合齿410,当旋钮500位于第二位置时,第一驱动齿540与第一结合齿410分离。此外,旋钮500可还包含一盖体510、一凸柱520及多个第二驱动齿530,盖体510盖于外壳单元200;凸柱520设置于盖体510且伸入通孔260,多个第二驱动齿530位于凸柱520远离盖体510的一远端以耦合于线盘300。

旋钮500的盖体510包含一内顶面(未标示),凸柱520自内顶面朝远离内顶面的方向凸伸,第二驱动齿530位于凸柱520的外周面,而多个第一驱动齿540是位于内顶面且环绕凸柱520。掣动单元400可包含一中空环体430,多个第一结合齿410位于中空环体430的上端,当盖体510组于外壳单元200时,第一驱动齿540对应啮合于第一结合齿410,凸柱520可伸入通孔260,使第二驱动齿530与位于上径段3112的多个第二结合齿(未标示)结合,而使旋钮500耦合于线盘300。

在本实施例中,掣动单元400还包含多个棘臂420,各棘臂420自各中空环体430向外凸伸,且棘臂420于第一方向R1上与至少一咬合齿240咬合,而使掣动单元400无法朝第一方向R1转动;反之,各棘臂420于相反于第一方向R1的一第二方向R2上不断与咬合齿240分离,而使得掣动单元400可相对外壳单元200朝第二方向R2转动。

如图4所示,此时旋钮500位于第一位置,旋钮500的第一驱动齿540啮合于掣动单元400的第一结合齿410,旋钮500的第二驱动齿530啮合于线盘300的第二结合齿,是以当使用者将旋钮500朝第二方向R2转动时,棘臂420不断与咬合齿240分离,旋钮500可带动线盘300收束系线;反之,当使用者放开旋钮500时,棘臂420与至少一咬合齿240卡合,旋钮500的转动受掣动单元400限制,同时阻止线盘300往第一方向R1转动,而可达紧固效果。

如图5所示,当使用者欲释放系线时,可将旋钮500沿轴向I1向上拉起,此时旋钮500的第一驱动齿540与掣动单元400的第一结合齿410分离,旋钮500的第二驱动齿530亦与线盘300的第二结合齿分离,故旋钮500及线盘300的转动不受掣动单元400限制。在其他实施例中,当旋钮位于第二位置时,旋钮的第二驱动齿可不与线盘的第二结合齿分离,不以此为限。

请参阅图6、图7、图8、图9及图10,其中图6绘示依照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一种紧固装置100a的立体示意图,图7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100a的一***示意图,图8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100a的另一***示意图,图9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100a的一剖视示意图,图10绘示图6的紧固装置100a的另一剖视示意图。紧固装置100a的结构和图1至图5的紧固装置100的类似,但线盘300a与旋钮500a的结合方式不同。

更仔细地说,旋钮500a可还包含一盖体510a、一凸柱520a及多个第二驱动齿530a,盖体510a盖于外壳单元200a;凸柱520a设置于盖体510a且对应通孔(未标示),多个第二驱动齿530a位于凸柱520a远离盖体510a的一远端;而紧固装置100a还包含一行星齿轮组800a,行星齿轮组800a包含一太阳齿轮810a及多个行星齿轮820a(本实施例中包含四个行星齿轮820a),太阳齿轮810a啮合于第二驱动齿530a;多个行星齿轮820a间隔设置于线盘300a且啮接于太阳齿轮810a;且外壳单元200a还包含多个行星内齿280a,其位于下容室S12且啮接多个行星齿轮820a。

凸柱520a具有一凹口(未标示)位于远端,第二驱动齿530a是位于凹口内,太阳齿轮810a嵌合于凹口以啮接于第二驱动齿530a,线盘300a包含四枢轴350a供四行星齿轮820a枢设。

外壳单元200a的隔层部230a可以是自上周壁221a的一中间部分朝内凸出,并以隔层部230a作为分界,上周壁221a的上半区形成上容室S11,上周壁221a的下半区与下周壁222a及底盘(未标示)形成下容室S12,行星内齿280a可设置于上周壁221a的下半区。当旋钮500a转动时,第二驱动齿530a驱动太阳齿轮810a,行星齿轮820a受太阳齿轮810a作用沿行星内齿280a转动位移,以使线盘300a转动。

因此,如图9所示,此时旋钮500a位于第一位置,旋钮500a的第一驱动齿540a啮合于掣动单元400a的第一结合齿410a,旋钮500a的第二驱动齿530a啮合于行星齿轮组800a,是以当使用者将旋钮500a朝第二方向转动时,棘臂420a不断与咬合齿240a分离,旋钮500a可带动线盘300a收束系线;反之,当使用者放开旋钮500a时,棘臂420a与至少一咬合齿240a卡合,旋钮500a的转动受掣动单元400a限制,同时阻止线盘300a往第一方向转动,而可达紧固效果。

如图10所示,当使用者欲释放系线时,可将旋钮500a沿轴向朝上拉起,此时旋钮500a的第一驱动齿540a与掣动单元400a的第一结合齿410a分离,旋钮500a及线盘300a的转动不受掣动单元400a限制,而由于太阳齿轮810a仍与行星齿轮820a啮合,故旋钮500a与线盘300a仍保持耦合关系。

虽然本发明已以实施例揭露如上,然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艺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当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视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所界定的范围为准。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自动捆绑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