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文档序号:1041906 发布日期:2020-10-09 浏览: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Roller and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 是由 荻岛和也 于 2019-09-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辊具有:导电性的轴;弹性层,其设置于所述轴;以及非导电性的环状单元,其以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轴的从所述弹性层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突出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环状单元的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部分处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以比该接触的部分的厚度薄的厚度突出,并陷入到该弹性层的端面中。(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roller and an image forming apparatus. The roller has: a conductive shaft; an elastic layer disposed on the shaft; and a non-conductive annular unit attached to at least one of both end surfaces of the shaft protruding from both end surfaces of the elastic layer in the axial direction thereof in a state of being in contact with the end surface of the elastic layer, wherein a protruding portion protruding with a thickness smaller than that of the portion in contact with the end surface of the elastic layer and recessed into the end surface of the elastic layer is provided at a portion of the annular unit in contact with the end surface of the elastic layer.)

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与即使施加高压的电压也难以产生漏电的辊部件等相关的技术,公知有以下的日本特开2017-9985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

在上述日本特开2017-9985号公报中记载了辊部件、图像形成装置,其中,该辊部件在芯模的外周面形成有弹性层,该芯模具有形成为从形成有所述弹性层的范围朝向轴向端部突出的突出部,并且具有非导电性部件,该非导电性部件由非导电性材料形成,并且以向所述弹性层的轴向端部的端面陷入的方式设置于所述突出部,在该图像形成装置中,将该辊部件作为转印辊或转印对置辊来使用。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辊和使用该辊的图像形成装置,该辊是在能够供给可产生放电的电压的导电性的轴上至少设置弹性层而成的,该辊具有非导电性的环状单元,该环状单元在该轴的从弹性层的轴向端部突出的端部以与该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状态安装的在该辊中,相比于在环状单元的与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部分未设置向该弹性层的端面陷入的突出部的情况,能够抑制由于老化等原因经由在环状单元与弹性层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

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方案,提供辊,该辊具有:导电性的轴;弹性层,其设置于所述轴;以及非导电性的环状单元,其以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状态安装于所述轴的从所述弹性层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突出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在所述环状单元的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部分处设置有突出部,该突出部以比该接触的部分的厚度薄的厚度突出,并陷入到该弹性层的端面中。

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方案,所述突出部构成为呈圆环状连续的形状的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三方案,所述突出部设置在不与所述轴接触的位置。

根据本公开的第四方案,所述突出部的与所述轴对置的一侧的面由在突出的方向上逐渐远离该轴的斜面构成。

根据本公开的第五方案,所述突出部的厚度是所述环状部件中的所述接触的部分的厚度的1/2以下的厚度。

根据本公开的第六方案,所述轴的两端部中的供所述环状单元安装的部分是由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构成的两段的带阶梯部分,所述环状单元是具有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的两段形状的单元,所述环状单元所具有的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分别安装于所述轴的所述带阶梯部分的小直径部和大直径部,在所述环状单元的与所述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大直径部设置有所述突出部。

根据本公开的第七方案,提供了如下图像形成装置,其具有:辊,其具有导电性的轴、设置于所述轴的弹性层以及非导电性的环状单元,该非导电性的环状单元安装于所述轴的从所述弹性层的轴向上的两端面突出的两端部中的至少一方;以及供电单元,其向所述辊的轴供给电压,所述辊由所述1至6中的任意一个方案的辊构成。

(效果)

根据上述第一方案的辊,与在环状单元的与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部分未设置向该弹性层的端面陷入的突出部的情况相比,能够抑制因老化等原因经由在环状单元与弹性层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

根据上述第二方案的辊,相比于突出部不呈圆环状连续的形状的情况,能够稳定地抑制上述放电产生的情况。

根据上述第三方案的辊,相比于突出部设置在与轴接触的位置的情况,能够避免弹性层因突出部的陷入而从轴剥离,并且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放电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四方案的辊,与突出部的与轴对置的面是与轴平行的面或接近轴的斜面的情况相比,即使弹性层因突出部的陷入而变形,也能够可靠地抑制上述放电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五方案的辊,相比于突出部的厚度比环状部件中的与弹性层接触的部分的厚度的1/2厚的情况,能够减少弹性层因突出部的陷入而变形的变形量。

根据上述第六方案的辊,即使是两段形状的环状单元,也能够稳定地抑制上述放电的产生。

根据上述第七方案的图像形成装置,相比于在辊的环状单元的与弹性层的端面接触的部分未设置向该弹性层的端面陷入的突出部的情况,能够抑制因老化等原因经由在辊的环状单元与弹性层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也能够抑制因该放电导致的二次故障的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

图2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一部分(主要是成像装置)的概要图。

图3是示出图1的图像形成装置的另一部分(主要是二次转印的部分)的概要图。

图4的(A)是示出应用了实施方式1的辊的二次转印辊的整体的概要图,(B)是将(A)的辊的一个端部放大而示出的概要图。

图5的(A)是示出图4的二次转印辊的一个端部的保持器等被拆下后的状态的概要图,(B)是示出(A)的辊的一个端部的立体图。

图6的(A)是示出图5的二次转印辊中的轴的一个端部的立体图,(B)是示出图5的二次转印辊中的环状部件的立体图。

图7的(A)和(B)是示出从不同的方向分别观察图6的(B)的环状部件时的各状态的概要图。

图8的(A)是示出图5的二次转印辊中的轴的一个端部的概要图,(B)是沿着图7的(B)的环状部件的Q-Q线的概略剖视图。

图9的(A)是示出图5的二次转印辊的一个端部被安装了环状部件的状态下的、以局部剖视的方式示出的图,(B)是示出图5的二次转印辊的一个端部的纵剖视图。

图10是以实施方式2的二次转印辊的一个端部为代表而示出的剖视图。

图11的(A)是示出图10的二次转印辊中的轴的一个端部的概要图,(B)是示出图10的二次转印辊中的环状部件的概略剖视图。

图12的(A)是将实施方式1的环状部件的突出部陷入到弹性层中的部分的状态夸张示出的剖视概念图,(B)是将实施方式2的环状部件的突出部陷入到弹性层中的部分的状态夸张示出的剖视概念图。

图13是示出比较例1的二次转印辊中的环状部件的结构和产生放电时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图14是将环状部件中的作为突出部的比较参考例的两种突出部分别陷入到弹性层中的部分的状态夸张示出的剖视概念图。

图15是示出比较例2的二次转印辊中的环状部件的结构和产生放电时的状态的概略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方式1]

在图1中示出了实施方式1的图像形成装置1。在包括图1在内的其他附图中标注标号X、Y、Z而示出的箭头表示在该各附图中设想的宽度、高度及进深的各方向。另外,在图1、图2等中,标号X、Y的箭头相交的部分处的圆形记号表示标号Z的方向朝向附图纸面的垂直下方。

<图像形成装置>

图像形成装置1是使用电子照相方式等图像形成方式在作为记录介质的一例的纸张9上形成由作为显影剂的调色剂构成的图像的装置。该图像形成装置1例如作为形成与从信息终端机、图像读取装置等外部设备输入的图像信息对应的图像的打印机而构成。

如图1所示,该图像形成装置1在作为装置主体的一例的壳体10的内部空间具有如下单元等:像形成单元2,其形成作为未定影的像的调色剂像;中间转印单元3,其暂时保持由像形成单元2形成的调色剂像,并在输送之后二次转印到纸张9上;供纸单元4,其收纳应当供给到中间转印单元3进行二次转印的位置的纸张9,并将该纸张9送出;以及定影单元5,其使由中间转印单元3二次转印的调色剂像定影在纸张9上。

壳体10是由各种支承部件、外装件等材料组装成所需的构造和形状的构造物。该壳体10在其上表面部的一部分形成有排出收纳部12,该排出收纳部12将形成了图像后排出的纸张9以堆叠的状态进行收纳。图1中的点划线表示在壳体10内输送纸张9时的主要输送路径。

像形成单元2例如由4个成像装置2Y、2M、2C、2K构成,该4个成像装置2Y、2M、2C、2K分别专用于形成黄色(Y)、品红色(M)、青色(C)以及黑色(K)这4种颜色的调色剂像。实施方式1的4个成像装置2(Y、M、C、K)在图1所示的壳体10的内部配置成以左低右高的倾斜状态排列。

如图1或图2所示,4个成像装置2(Y、M、C、K)均具有感光鼓21,该感光鼓21是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的像保持单元的一例。

另外,在成像装置2(Y、M、C、K)的感光鼓21的周围均配置有如下设备等:带电装置22,其使感光鼓21的像保持区域带电;作为曝光单元的一例的曝光装置23,其在感光鼓21的带电的像保持区域进行与图像信息对应的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显影装置24Y、24M、24C、24K,其利用相应的颜色的调色剂使形成于感光鼓21的像形成面的静电潜像显影而成为调色剂像;以及第1清扫装置26,其对感光鼓21的像形成面进行清扫。

在图1中,为了方便,在黑色(K)的成像装置2K中记载了全部的标号21至24、26,而在其他颜色的成像装置2Y、2M、2C中仅记载了其一部分而省略了剩余部分的记载。

其中,带电装置22应用了接触带电方式的带电装置,其使用作为接触带电部件的一例的带电辊221,从供电装置15向该带电辊221供给所需的带电用电压而使之带电。图2中的标号223是与带电辊221接触而对辊表面进行清扫的清扫辊。

另外,显影装置24(Y、M、C、K)除了它们的主体(外壳)241所收纳的显影剂中的调色剂颜色为上述4种颜色(Y、M、C、K)中的某一种颜色这一点彼此不同以外,其他结构大致相同。即,如图2所示,显影装置24(Y、M、C、K)构成为在它们的主体241内配置有如下部件等:显影辊242,其保持显影剂,并以旋转的方式进行输送使得显影剂通过与感光鼓21对置的显影工序区域;螺旋钻等搅拌部件243,其在对主体241内的显影剂进行搅拌的同时,进行旋转输送以将该显影剂供给到显影辊242;以及层厚限制部件244,其限制显影辊242所保持的显影剂的量(厚度)。显影辊242从供电装置15被供给所需的显影用电压而进行显影。

中间转印单元3在壳体10的内部配置在作为像形成单元2的成像装置2(Y、M、C、K)的上方侧。

该中间转印单元3是通过配置如下设备等而构成的:中间转印带31,其在一次转印中接受并保持由成像装置2(Y、M、C、K)分别形成的调色剂像,然后,进行旋转以将该调色剂像输送到对纸张9进行二次转印的位置;一次转印装置33,其将形成在成像装置2(Y、M、C、K)的各感光鼓21上的各调色剂像分别一次转印到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的像保持区域;二次转印装置35,其将中间转印带31上的调色剂像二次转印于纸张9;以及第2清扫装置36,其对中间转印带31的外周面进行清扫。

中间转印带31在架设于多个支承辊32a~32d的状态下依次通过成像装置2(Y、M、C、K)的各感光鼓21和二次转印装置35等,与此同时向箭头所示的方向旋转。支承辊32a构成为驱动辊,支承辊32b构成为二次转印对置辊。

另外,如图1和图2所示,一次转印装置33应用了接触转印方式的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使用作为接触转印部件的一例的一次转印辊331,从供电装置15向该一次转印辊331供给所需的一次转印用电压而进行一次转印。

此外,如图1和图3所示,二次转印装置35应用了接触转印方式的转印装置,该转印装置使用作为接触转印部件的一例的二次转印辊351,从供电装置15向该二次转印辊351供给所需的二次转印用电压而进行二次转印。

供纸单元4是通过配置纸张收纳体41和送出装置43等设备而构成的,其中,该纸张收纳体41收纳纸张9,该送出装置43将纸张9从纸张收纳体41以每次一张的方式送出。从供纸单元4送出的纸张9经由供纸输送路而输送到二次转印位置,其中,该供纸输送路由纸张输送辊45和未图示的输送引导件等构成,该二次转印位置位于中间转印单元3的中间转印带31与二次转印装置35之间。

定影单元5配置在中间转印单元3的二次转印位置的上方侧。定影单元5是通过在壳体50的内部空间配置加热用旋转体51、加压用旋转体52等设备而构成的。在定影后从定影单元5送出的纸张9经由由纸张输送辊47和未图示的输送引导件等构成的排出路径而输出到排出收纳部12。

<二次转印辊>

二次转印辊351构成为本公开的辊6的一例。

如图3~图5等所示,二次转印辊351由具有轴61、设置于轴61的弹性层62和表面层63、以及作为环状单元的一例的环状部件64的构造构成,其中,该环状部件64分别以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安装在轴61的从弹性层62的轴向D的两端面62e分别突出的两端部61a、61b。

在图4中,标号65表示在保持着轴61的两端部61a、61b而将二次转印辊351整体安装在未图示的支承框等安装部时使用的非导电性的保持器。另外,标号66表示由齿轮和中继齿轮构成的二级齿轮,其中,该齿轮是二次转印辊351用来接受从未图示的旋转驱动装置传递的旋转动力的齿轮,该中继齿轮向二次转印辊351以外的旋转部件以中继的方式传递旋转动力,标号67表示对保持器65与后述的环状部件(64)之间的间隙进行覆盖以隐藏该间隙的非导电性的罩。

在两个保持器65内配置有将轴61的两端部61a、61b支承为能够旋转的轴承,在罩67所处的一侧的保持器65上配置有未图示的供电部件,该供电部件与轴61相接而供给来自供电装置15的二次转印用电压。在安装二次转印辊351时,供电部件成为与来自供电装置15的送电部件接触而连接的状态。

轴61是整体由所需的直径和长度构成的大致圆柱形状的部件,由不锈钢(SUS)等具有导电性的材料构成。

关于实施方式1的轴61,如图6的(A)等所示,其两端部61a、61b的供环状部件64安装的部分形成为由外径的大小不同的大直径部612和小直径部613构成的带阶梯部分。大直径部612与设置有弹性层62的部分为相同的直径。小直径部613是外径比大直径部612小的部分。在图6的(A)中省略了弹性层62和表面层63。

另外,如图5、图6的(A)等所示,轴61在比小直径部613靠外侧的位置还形成有外径以两个阶段变小的第2小直径部614和第3小直径部615。第2小直径部614和第3小直径部615用于保持器65的安装和轴承的安装。

在进行二次转印时,该轴61经由位于保持器65内的未图示的供电部件而被供给5kV到7kV的二次转印用电压。

弹性层62是由所需的层厚构成的可弹性变形的层,使用导电性的发泡材料(导电性发泡ECO/NBR)等材料构成。

实施方式1的弹性层62以稍微保留轴61的大直径部612的两端部的状态形成。另外,弹性层62构成为体积电阻率例如在106Ω·cm~109Ω·cm的范围内。

表面层63是用于赋予脱模性等所需的功能的表面层。

实施方式1的表面层63构成为脱模层,使用聚酰亚胺等材料以覆盖弹性层62的外周面的方式形成。另外,表面层63构成为体积电阻率例如在108Ω·cm~1012Ω·cm的范围内。

另外,如图5等所示,表面层63以从弹性层62的两端部61a、61b伸出所需长度的状态形成。图5等中的标号63b表示表面层63的伸出部分。

环状部件64是以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安装在轴61从弹性层62的两端部61a、61b突出的两端部61a、61b上的非导电性(体积电阻率:1015Ω·cm以上)的部件,是也被称为轴套的部件。环状部件64使用聚缩醛(POM)成形材料(M90-44)等材料而形成为所需的形状。

如图5的(B)、图6的(B)所示,实施方式1的环状部件64构成为具有小直径部641和大直径部642的两段形状的部件,其中,该小直径部641和大直径部642分别以套在轴61的上述带阶梯部分的小直径部613和大直径部612上的方式而安装。在小直径部641的内侧形成有呈圆柱状贯通的小直径安装孔(空洞)643、以供轴61的小直径部613嵌入。在大直径部642的内侧形成有朝向小直径部641凹陷的大直径的安装孔(凹部)644,以供轴61的大直径部612嵌入。小直径安装孔643与大直径的安装孔644的边界部如图7所示的那样形成有锥面645,该锥面645由随着从小直径安装孔643朝向大直径的安装孔644而扩大的倾斜度构成。

另外,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作为二次转印辊351,例如如图13的(A)所示,在比较例1的辊60X中,代替上述环状部件64而将仅在不是带阶梯的形状这一点上与上述环状部件64不同的比较用的环状部件640以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安装于轴61的端部,在应用了该比较例1的辊60X的情况下,确认了如下的不良情况。另外,此时的环状部件640是通过压入等手段更牢固地安装于轴61的一端部。

即,在该比较例1的辊60X作为被供给5kV~7kV左右的二次转印用电压的二次转印辊351而使用的情况下,在经过一定的时间(例如100个小时以上)时,有时会产生放电。推测此时的放电是从辊60X的轴61朝向中间转印带31产生的。

另外,在对产生了该放电的辊60X进行了调查之后,如图13的(B)所示,确认了在环状部件640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存在直达轴61的较小的间隙100。此时的间隙100如图13的(B)所例示那样,是由于环状部件640以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分离的方式沿轴向D稍微离开而产生的。另外,生成的该间隙100在环状部件640的周向整个区域都存在。

因此,在作为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中,如图7、图8的(B)、图9等所示,在环状部件64的作为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部分的端面64e上设置有向该弹性层62的端面62e陷入的突出部80。

如图8的(B)所示,突出部80形成为如下突出部,该突出部的厚度是,比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薄的厚度t1(<t2)。

关于该突出部80的厚度t1,例如,从减少因突出部80的陷入而引起的弹性层62的过度变形等观点出发,可以是比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的1/2的厚度薄的厚度。另一方面,例如,从避免因突出部80的陷入而引发弹性层62的断裂、龟裂等不良情况等的观点出发,优选该突出部80的厚度t1为比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的1/4的厚度厚的厚度。

在实施方式1中,例如在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为1.3mm的情况下,设置有厚度t1为0.3mm的突出部来作为突出部80。

如图8的(B)所示,由于环状部件64的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部分为大直径部642,因此实施方式1的突出部80被形成为,从该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沿与轴向D大致平行地突出的、截面由长方形状构成的部分。详细来说,如图12的(A)所示,突出部80为,在从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突出的方向上具有与轴向D平行的外侧的平行面(严格来说是圆筒的外周面)81a和内侧的平行面(严格来说是圆筒的内周面)81b的形状。

另外,如图7所示,由于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是由圆环状的形状构成的面,所以该突出部80被形成为如下形状的突出部:以沿着该端面64e的圆环状形状的方式呈圆环状连续。

此外,如图9所示,该突出部80设置于在环状部件64被进行了安装时不与轴61接触的位置。在实施方式1中,将突出部80如图7、图8的(B)等所示那样设置在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的厚度方向上的大致中间位置。

另外,在作为实施方式1的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中,如图6、图7、图8等所示,在轴61的两端部61a、61b的供环状部件64安装的部分处设置有供环状部件64的轴向D上的安装位置固定的固定部71,另外,在环状部件64的内周面(614a)的轴向D的一部分处设置有被轴61的固定部71固定的被固定部73。

如图6的(A)等所示,由于轴61的供环状部件64安装的部分是由大直径部612和小直径部613构成的带阶梯部分,因此固定部71设置于该带阶梯部分中的小直径部613处。

另外,如图6的(A)、图8的(A)等所示,固定部71作为在轴61的小直径部613的周向整个区域连续的槽(凹部的一例)而形成。周向是与轴向D大致垂直(以90°±1°的角度交叉)的方向。另外,固定部71的槽是截面形状大致由四边形构成的、按照所需的宽度w1和深度d1在小直径部613的周向的整个区域连续的圆环状的槽。

另一方面,如图6的(B)等所示,由于环状部件64是具有小直径部641和大直径部642的两段形状,并且向轴61的设置有固定部71的小直径部613安装的部分是小直径部641,因此将被固定部73设置在该小直径部641的小直径安装孔643的内周面641a上。

该被固定部73向位于轴61的固定部71的槽中嵌入,由至少在轴向D上不会发生移位的形状构成。另外,被固定部73设置在如下的位置:该位置使得在该被固定部73嵌入到位于轴61的固定部71的槽中时,成为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

另外,如图6的(B)、图7、图8的(B)等所示,该被固定部73在环状部件64的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形成有多个(在本例中为三个)。此外,被固定部73被形成为,从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按照所需的宽度w2和高度h1***并在周向上按照所需的长度m以呈圆弧状弯曲而延伸的板状突起(凸部的一例)。

在该情况下,被固定部73的宽度w2是比固定部71的槽的宽度w1稍窄的宽度。另外,被固定部73的高度h1是比固定部71的槽的深度d1稍低的高度,例如是0.01mm~0.06mm左右的值。此外,由于被固定部73在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的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置有3个,所以1个被固定部73的长度m是比其内周面641a的周长的1/3短的长度(例如1/18左右的长度)。

此外,在作为实施方式1的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中,将环状部件64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有被固定部73的部分以外的部分构成为,被轴61的端部61a、61b压入的压入部分75。

这里,由于被固定部73被形成为沿着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的周向的部分,因此实施方式1的环状部件64的内周面中的形成有被固定部73的部分以外的部分不是该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而是大直径部642的内周面642a。

另外,上述压入是指,通过施加压力而对环状部件64的压入部分75进行按压而向轴61的安装部分处进行安装。因此,如图8所示,压入部分75例如构成为,环状部件64的要进行压入的大直径部642的内周面642a的内径Di为与作为其安装对象部分的轴61的大直径部612的外径De相同或稍小的尺寸,并且该压入部分75由如下材料制作构成:该材料使得在对环状部件64施加了一定以上的力时、大直径部642等不会破损,而是能够以其直径暂时扩大的方式变形。

作为该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例如按照如下的顺序来组装。

首先,在二次转印辊351的轴61的大直径部612和小直径部613上安装环状部件64。此时的二次转印辊351是在轴61的大直径部612的规定的范围内依次设置弹性层62和表面层63而成的辊。

此时,对于环状部件64,大致在其大直径部642被轴61的大直径部612压入的同时,其小直径部641被安装于轴61的小直径部613。

特别是在环状部件64的小直径部641被安装于轴的小直径部613时,如图9所示,成为由位于环状部件64的小直径部641的内周面641a的3个突起构成的被固定部73嵌入到位于轴61的小直径部613的连续槽形状的固定部71中的状态。

由此,环状部件64的3个被固定部73与轴61的槽状的固定部71的轴向D上的左右槽侧壁面接触以阻止轴向D上的移动。其结果是,环状部件64相对于轴61在其轴向D上不会移位,被保持为固定的状态,其结果是,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得到保持。

另外,当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安装于轴61的大直径部612时,如图9所示,该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成为以突出部80陷入到弹性层62的端面62e中的状态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

此时,如图12的(A)所例示的那样,突出部80进行陷入,使得弹性层62的端面62e的一部分成为沿着轴向D向其内侧压入而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

此时,由于突出部80由比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薄的厚度t1构成,所以能够在不使弹性层62的端面62e的一部分过于弹性变形的前提下,使突出部80容易地陷入到该弹性层62的端面62e的一部分中。在使突出部80的厚度t1为比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的厚度t2的1/2的厚度薄的厚度的情况下,与该突出部80的陷入相关的作用效果更为显著。

由此,不仅使得环状部件64成为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状态,而且与在环状部件64未设置突出部80的情况相比,能够保持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压接于弹性层62的端面62e的状态,使得在环状部件64的端面64e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更加难以产生间隙。

此外,由于大直径部642的内周面642a被构成为压入部分75,因此在将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向轴61的大直径部612进行安装时,是在压入的状态下进行安装的。

由此,环状部件64不容易产生沿轴61的轴向D的移动,通过利用上述固定部71与被固定部73的嵌合而阻止沿轴向D的移动的作用,也会帮助保持相对于轴向D牢固地安装的状态。而且,此时的环状部件64也不容易产生沿轴61的周向的移动,被保持成牢固安装的状态。

接着,如图4所示,在二次转印辊351中,是在将具有轴承的保持器65安装于轴61的一个端部61a之后,以从外侧几乎包围该保持器65的状态安装罩67的。另外,在二次转印辊351中,是在将二级齿轮66安装于另一个端部61b之后,以***到该二级齿轮66的外侧齿轮的内侧的状态安装保持器65的。由此,二次转印辊351作为具有图4所示的外观的辊6而完成。

另外,完成后的二次转印辊351被安装于图像形成装置1的二次转印装置35的安装部。另外,当二次转印辊351被正式设置在图像形成装置1的二次转印位置时,其轴61成为能够与供电装置15进行通电的状态。

然后,确认了如下情况:在从供电装置15供给5kV~7kV左右的二次转印用电压而将作为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在二次转印工序中使用了一定的时间(例如100个小时以上)时,与在环状部件64的作为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部分的端面64e上未设置向弹性层62的端面62e陷入的突出部80的情况相比,抑制了经由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

另外,在对此时的二次转印辊351进行了检查之后,如图9的(A)所示,确认了在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不存在间隙。另外,在该二次转印辊351中,由于表面层63的两端部具有比弹性层62的端面62e向外侧伸出的伸出部分63b,通过该方式也使得成为如下状态:不容易因在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

另外,在该二次转印辊351中,由于突出部80被形成为在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上呈圆环状地连续的形状,因此弹性层62的圆环状的端面62e以不中断而连续的状态被陷入,因此,在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更不容易产生间隙。由此也不容易产生上述放电。

此外,在该二次转印辊351中,由于,突出部80被设置在,在环状部件64被进行了安装时该突出部80不会与轴61接触的位置,因此即使弹性层62因突出部80的陷入而弹性变形,也不容易从轴61(的大直径部612)的周面剥离,不会在环状部件64的大直径部642的端面64e与轴61的外周面之间产生新的间隙。由此,也可抑制上述放电的产生。

顺便说一下,在环状部件64的突出部80陷入到弹性层62的端面62e的部位,如图12的(A)所夸张例示的那样,严格来说,在突出部80与弹性层62之间,在外侧的平行面81a所处的一侧会产生因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微小的外侧间隙105,在内侧的平行面81b所处的一侧会产生因弹性变形而引起的大致相同状态的内侧间隙106。

但是,即使在该突出部80与弹性层62之间产生上述微小的间隙105、106,由于在远离轴61的一侧具有与轴61平行且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大致垂直的两个平行面81a、81b,因此不容易形成与辊的外侧相连的电通路,不容易产生如下放电:从该外侧间隙105经由内侧间隙106,在与轴61之间流过。

而且,另外,在将由该辊6构成的二次转印辊351应用于二次转印装置35的图像形成装置1中,由于在该二次转印辊351中,抑制了经由因老化等原因在环状部件64与弹性层62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因此也抑制了由该放电引起的二次故障的产生。此时的二次故障例如是二次转印辊351的弹性层62等发泡材料的着火等不良情况。

[实施方式2]

图10示出了作为实施方式2的二次转印辊351的辊6B的一部分。

如图10和图11所示,实施方式2的辊6B除了以下方面以外由与实施方式1的辊6相同的结构构成:该辊6B应用了使设置有槽状的固定部71的大直径部612向外侧延长的轴61B,并且应用了不是两段形状的圆筒状的环状部件64B,在该环状部件64B的与弹性层62接触的端面64e设置有形状不同的突出部80B,并且在距该端面64e一侧较近的部分处设置被固定部73,将远离该端面64e的一侧的部分构成为压入部分75。

突出部80B是圆环状的突出部,除了设置于圆筒状的环状部件64B的圆环状的端面64e上并且形状不同以外,其他部分由与实施方式1的突出部80几乎同样的结构(图7、图8(B))构成。

如图11的(B)所示,该突出部80B具有:平行面(严格来说是圆筒周面)81,其在从环状部件64B的端面64e突出的方向上与轴向D平行地延伸;以及斜面(严格来说是圆锥台的周面)82,其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对置,并且以在突出的方向上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逐渐远离的方式倾斜,该突出部80B被构成为,截面由大致直角三角形的尖细形状构成。平行面81和斜面82在突出部80B从环状部件64B的端面64e突出的方向上相交。

另外,如图11的(B)所示,突出部80B被形成为,其厚度t1(最厚的部分、即位于端面64e的部分的厚度)是比环状部件64B的端面64e的厚度t2薄的厚度。此外,如图10所示,突出部80B设置在如下位置:该位置使得成为斜面82为不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接触的状态。

另外,如图11的(A)所示,设置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的固定部71是由与实施方式1的固定部71大致同样的结构(图8的(A))构成的槽状的固定部。

另外,如图11的(B)所示,设置于环状部件64B的内周面64a的被固定部73是由与实施方式1的被固定部73大致同样的结构(图8的(B))构成的3个被固定部。

此外,远离端面64e侧的部分的压入部分75例如是被构成为,环状部件64B的内周面64a的内径Di为与轴61B的小直径部613的外形Df相同的尺寸。

该辊6B的环状部件64B是以与弹性层62接触的端面64e所处的端部为前方而向轴61B的大直径部612进行安装的。

特别是,在将环状部件64B的距端面64e较近一侧的部分向轴61B的大直径部612进行安装时,成为如下状态:位于环状部件64B的内周面64a的3个被固定部73嵌入到位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的连续槽形状的固定部71中。

另外,在将环状部件64B的远离端面64e侧的部分向轴61B的大直径部612进行安装时,环状部件64B的内周面64a上的压入部分75被实施了压入的状态。

然后,在由该辊6B构成的二次转印辊351中也与实施方式1的辊6的情况大致同样,与在环状部件64B的端面64e未设置向弹性层62的端面62e陷入的突出部80B的情况相比,可抑制经由在环状部件64B与弹性层62之间产生的间隙而产生放电的情况。

另外,在该辊6B中也与实施方式1的辊6的情况大致同样,由于突出部80B被形成为,在环状部件64B的端面64e上呈圆环状的连续形状的突出部,因此在弹性层62的圆环状的端面62e上以不中断而连续的状态陷入,通过此方式,也会使得上述放电不易产生。

另外,在该辊6B中也与实施方式1的辊6的情况大致同样,由于突出部80B设置在,在环状部件64B被进行了安装时该突出部80B不会与轴61B接触的位置,因此即使弹性层62因突出部80B的陷入而弹性变形,也不容易从轴61B(的大直径部612)的周面剥离,由此也可抑制上述放电的产生。

此外,在该辊6B中,由于环状部件64B的突出部80B是由平行面81和斜面82构成的尖细形状,因此具有如下效果。

首先,由尖细形状构成的突出部80B容易在抑制弹性层62的端面62e发生的弹性变形的量的同时进行陷入。

另外,在该陷入的突出部80B与弹性层62之间,严格来说,如图12的(B)所夸张例示的那样,在平行面81所处的一侧产生因弹性变形引起的微小的外侧间隙105a,在斜面82所处的一侧也产生因弹性变形引起的内侧间隙107。

但是,在该情况下,尽管内侧间隙107为接近轴61B的间隙,但由于在与轴61B远离的一侧存在与轴61B平行且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大致垂直的平行面81,因此不容易形成与辊的外侧相连的电通路,也不容易产生从该外侧间隙105a经由内侧间隙107而在与轴61B之间流过的放电。

作为参考,在采用了图14的(A)所示的形状的突出部80X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流过该突出部80X与弹性层62之间的放电。

此时的突出部80X是如下类型的尖细形状的突出部:与轴61B对置的面为平行面81b,远离轴61B一侧的面由斜面83构成。

在该突出部80X与供突出部80X陷入的弹性层62之间,严格来说,如图14的(A)所夸张例示的那样,在斜面83所处的一侧产生接近轴61B的微小的外侧间隙108,在平行面81b所处的一侧也产生微小的内侧间隙109。在该情况下,外侧间隙108容易形成与辊的外侧相连的电通路,有可能产生从该外侧间隙108经由内侧间隙109而在与轴61B之间流过的放电。

另外,作为参考,在采用了图14的(B)所示的形状的突出部80Y的情况下,有可能产生流过该突出部80Y与弹性层62之间的放电。

此时的突出部80Y是如下类型的尖细形状的突出部:与轴61B对置的面为外侧斜面82a,远离轴61B侧的面也由内侧斜面83a构成。

在该突出部80Y与供突出部80Y陷入的弹性层62之间,严格来说,如图14的(B)所例示那样,在内侧斜面82a所处的一侧产生接近轴61B的微小的内侧间隙107,在外侧斜面83a所处的一侧也产生接近轴61B的微小的外侧间隙108。在该情况下,外侧间隙108容易形成与辊的外侧相连的电通路,而且,内侧间隙107也是接近轴61B的间隙,因此有可能产生从该外侧间隙108经由内侧间隙107而在与轴61B之间流过的放电。

此外,作为参考,在应用了例如图15的(A)所示的比较例2的辊60Y作为二次转印辊351的情况下,确认了存在如下的不良情况。

此时的二次转印辊351使用了比较用的环状部件来代替上述环状部件64B,该比较用的环状部件构成为,被分割成了圆环状的第1环状部件640Y和圆环状的第2环状部件640Z这两个部件,在该第1环状部件640Y上设置有突出部80和被固定部73,该第2环状部件640Z被构成为压入部分75,并且该二次转印辊351是采用了如下构造的辊:该环状部件被安装到轴61的一端部,使得成为突出部80陷入到弹性层62的端面62e中从而第1环状部件640Y与该端面62e接触的状态,并成为第2环状部件640Z与第1环状部件640Y接触的状态。

即,在该比较例2的辊60Y用作供给5kV~7kV左右的二次转印用电压的二次转印辊351的情况下,在经过了一定的时间(例如100个小时以上)时,有时会产生放电。

另外,在对产生该放电的辊60Y进行了调查之后,如图15的(B)所示,确认了在第1环状部件640Y与第2环状部件640Z之间存在直达轴61的较小的间隙101。可认为此时的间隙101是如图15的(B)所例示的那样由于第2环状部件640Z以离开第1环状部件640Y的方式沿轴向D稍微离开而产生的。

另外,在此时的辊60Y中,在第1环状部件640Y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之间没有产生间隙。

在该点上,在应用了实施方式2的一体构造的环状部件64B的情况下,不会产生上述比较例2的辊60Y那样的间隙101(图15的(B))。

[变形例]

本公开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1、2所例示的内容,可以在不脱离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各公开的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因此,本公开还包含以下所例示的变形例。

在实施方式1的环状部件64中,也可以代替该突出部80而设置实施方式2中的由尖细形状构成的突出部80B。另外,相反地,在实施方式2的环状部件64B中,也可以代替该突出部80B而设置实施方式1中的截面大致由长方形状构成的突出部80。

在实施方式1、2的辊6、6B的环状部件64、64B中,也可以省略其压入部分75。

另外,在省略该压入部分75的情况下,优选在供环状部件64、64B安装的轴61、61B中采用阻止沿周向移动(旋转)的结构。作为阻止沿该周向移动的结构,例如,列举了如下结构:将固定部71设为阻止被固定部73沿周向移动的形状(与被固定部73大致一致的形状)的结构;以及在设置于轴61、61B和各环状部件64、64B这两者上的沿着轴向D的槽中***止转的棒状部件的结构。

在实施方式1、2的辊6、6B的轴61、61B和环状部件64、64B中,也可以省略该固定部71和该被固定部73。

另外,在省略该固定部71和被固定部73的情况下,优选在供环状部件64、64B安装的轴61、61B中采用防止环状部件64、64B沿轴向D移动(偏移)的结构。作为防止该移动的结构,例如,如实施方式1、2所例示的那样,列举有如下结构:设置压入部分75的结构;在轴61、61B的大直径部612或小直径部613设置突起的结构,该突起与环状部件64、64B的与弹性层62的端面62e接触的一侧的端部的相反侧端部接触而阻止沿轴向D的移动;以及使用固定件(E环等)的结构等,在与环状部件64、64B的上述相反侧的端部接触的状态下,该固定件以固定于轴61、61B的大直径部612或小直径部613的方式被安装。

在本公开的辊6等中,也可以将环状部件64、64B安装于各轴61、61B的两端部61a、61b中的一方。另外,本公开的辊6等也可以是不设置表面层63的构造。另外,在设置表面层63的情况下,也可以省略设置该表面层63的伸出部63e。

另外,本公开的辊6等并不限定在应用于二次转印辊351的情况,也可以用作向轴61供给可能产生放电的电压的其他辊。作为其他辊,例如,列举了一次转印辊、带电辊、二次转印对置辊、设置有弹性层的显影辊等。

此外,应用本公开的辊6等图像形成装置只要是能够应用本公开的辊6等的图像形成装置即可,其形式、种类、图像形成方式等没有特别限定。

2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辊以及图像形成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