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文档序号:1091590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2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Automobile glue supply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 是由 王欣 饶杰 李鹏 刘江 张超 石涛 于 2020-06-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所述装置包括胶桶放置台、压盘、压盘升降单元、充气单元、离地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充气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工作时从压盘底部位置输出气体;离地检测单元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获取胶桶相对于胶桶放置台的离地高度数据;控制单元用于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以使得压盘上升、充气单元输出气体;控制单元还用于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本发明中的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能够兼顾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n automobile glue supply control device and a control method. The device comprises a rubber barrel placing table, a pressure plate lifting unit, an inflating unit, an off-ground detection unit and a control unit; the inflation unit is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control unit and used for outputting gas from the bottom of the pressure plate when in work; the ground clearance detection unit is in signal connection with the control unit and is used for acquiring ground clearance data of the glue barrel relative to the glue barrel placing table; the control unit is used for controlling the pressure plate lifting unit and the inflating unit to work so as to enable the pressure plate to lift and the inflating unit to output gas; the control unit is also used for adjusting the working states of the pressure plate lifting unit and the inflating unit according to the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rubber barrel so as to control the ground clearance of the rubber barrel;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n automobile glue supply control method. The automobile glue supply control device and the control method can give consideration to both the barrel replacement efficiency and the barrel replacement safety when the glue barrel is replaced, so that the glue supply control effect can be improved.)

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供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及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的汽车生产加工过程中,经常需要用到涂胶设备,涂胶设备用于将胶状流体(胶料)注射到工作表面或者一些细小的间隙中;使用时涂胶设备还必须连接一个供胶控制装置,由供胶控制装置为涂胶设备供胶(供应胶料)。实际供胶时胶料会预先储存在胶桶中,而供胶控制装置需要对胶桶内的胶料进行挤压(挤胶),以使得胶料经管路输送至各用胶工位的涂胶设备。

例如,公开号为CN204953242U的中国专利就公开了一种液压挤胶机,其包括第一液压缸、料桶、料桶夹和设有挤胶通道的挤压出胶机构,料桶设置在料桶夹中,挤压出胶机构位于料桶的上方,在挤压出胶机构上设置有与挤胶通道相通的出胶口,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与挤压出胶机构连接。该方案中的液压挤胶机也是一种供胶控制装置,其包括用于放置胶桶的胶桶放置台(相当于上述的料桶夹),用于挤压胶桶内胶料的挤压出胶组件,以及用于向各个涂胶设备输送胶料的胶料输送单元(相当于上述的出胶口);其中挤压出胶组件包括用于挤压胶料的压盘(相当于上述的挤压出胶机构)和用于带动压盘升降的压盘升降单元(相当于上述第一液压缸的第一活塞杆)。使用时,胶桶固定于胶桶放置台上,由人工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对胶桶内的胶料进行挤压,使得胶料经过胶料输送单元被输送至各个用胶工位的涂胶设备处。

在实际涂胶过程中,胶桶内的胶料使用完后需要更换胶桶,此时需要先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脱离胶桶,然后再更换胶桶;但由于压盘与胶桶侧壁间的接触很紧密(为了保证“挤胶效果”)且胶料具有一定粘性,使得胶桶会伴随压盘的上升而上升,即压盘和胶桶间难以脱离。为了使得压盘更快、更有效的脱离胶桶,现有技术中设置了能够向胶桶内“吹气”(输送气体)的充气单元,即更换胶桶时,工作人员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使得在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的同时,充气单元向胶桶内充入压缩空气,由压缩空气给胶桶施加向下的压力,从而能够加速(辅助)压盘脱离胶桶。

但是,现有供胶控制装置由工作人员手动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使得难以平衡压盘的上升速度和充气单元的充气量,进而导致现有供胶控制装置存在以下问题:1)压盘上升速度过快或充气量不足时胶桶会伴随着压盘一起上升,进而使得压盘和胶桶难以脱离、或者压盘和胶桶需要上升到很高的位置才能脱离,导致供胶控制装置的换桶效率低,同时胶桶与压盘脱离时处于离地高度较大的状态,即胶桶会有一个下落的过程,这很容易砸伤工作人员,导致供胶控制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不好;2)压盘上升速度过慢或充气量过高时胶桶会存在“憋压”(胶桶内的气压过高)的情况,进而使得压盘与胶桶脱离的瞬间迸发出极大的冲击力,这很容易造成工作人员受伤,同样导致供胶控制装置的使用安全性不好。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供一种能够在更换胶桶时兼顾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的供胶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胶桶的胶桶放置台,与所述胶桶放置台的放置面平行布置且用于挤压胶桶内胶料的压盘,以及用于带动所述压盘升降的压盘升降单元;还包括充气单元、离地检测单元和控制单元;

所述充气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工作时从所述压盘底部位置输出气体;

所述离地检测单元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获取胶桶相对于所述胶桶放置台的离地高度数据;

所述控制单元还与所述压盘升降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所述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以使得压盘上升、充气单元输出气体;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所述离地检测单元获取的胶桶的离地高度数据,并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所述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使得胶桶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朝胶桶放置台上放置的胶桶方向运动,由压盘对胶桶内的胶料进行挤压,由胶料输送单元将胶料输送至各个用胶工位的涂胶设备;更换胶桶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朝向胶桶底部);同时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胶桶的离地高度,并能够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能够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

首先,当本方案中的胶桶离地高度较大时(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会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或相应减慢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使得压盘和胶桶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脱离,同时还能够避免胶桶因离地高度过高而下落砸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其次,当胶桶的离地高度小于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或相应加快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使得能够避免出现胶桶“憋压”的情况,有利于减小压盘与胶桶脱离瞬间的冲击力,能够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此外,本方案中以胶桶的离地高度作为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基础,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能够很好地反应胶桶的工作状态(离地状态),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另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数据具有采集快速、便捷的优势,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反馈胶桶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因此,本方案中的汽车供胶控制装置能够兼顾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离地高度,是指胶桶脱离地面时的离地距离检测值相对于胶桶完全放落在地面上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之间的变化量,即,如果胶桶完全放落在地面上时,距离传感组件检测到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为Xmm,而胶桶脱离地面时,距离传感组件检测到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为(X+Y)mm,那么检测到的离地高度就应当是Ymm。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所述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状态的具体方式是:

更换胶桶时,控制单元先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同时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胶桶的离地高度;当胶桶离地高度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当胶桶的离地高度达到最小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减小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使得胶桶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通过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启停和工作状态来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即当胶桶的离地高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而当胶桶的离地高度达到最小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减小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本方案中的调节方式能够使得压盘和胶桶更快、更有效的脱离,且使得胶桶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这既能够避免出现胶桶“憋压”的情况,还能够节约充气单元的工作成本(节约电能和气体的输出量),从而提升了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能够节约更换胶桶时的工作成本,并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安全离地高度为1~2mm;所述最小离地高度为0~0.5mm。

申请人在研究和实验中发现,根据胶桶材质、用胶种类等不同情况,胶桶的离地高度在1~2mm以内时,几乎不影响与压盘的正常脱离,同时胶桶能够稳定下落而不会砸伤工作人员;而根据胶桶材质、用胶种类等不同情况,胶桶的离地高度超过1~2mm时,胶桶会存在下落不稳定的问题,容易砸伤工作人员;并且,最小离地高度0~0.5mm的设置能够很好的规避检测装置的测量误差,能够避免胶桶出现“憋压”的问题。基于此,本方案中将安全离地高度设置为1~2mm,最小离地高度设为0~0.5mm,使得能够在不影响压盘和胶桶正常脱离的前提下,保证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执行接收到的出胶控制指令,以控制所述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挤压胶桶内的胶料,且所述控制单元在执行出胶控制指令时停止执行其他控制指令。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需连续性给胶料向下的压力,即压盘升降单元需要持续带动压盘(及压盘上的胶料输送单元)下降,而此时,工作人员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例如输入“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这会影响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和质量,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本方案中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出胶控制指令,而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挤压胶桶内的胶料时,控制单元不再执行其他控制指令(即不接收“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使得压盘升降机构和压盘的出胶动作能够持续进行,这既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保证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和质量。

并且,为了更便于工作人员的控制和使用,供胶控制装置可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即“使能状态”和“非使能状态”;在“使能状态”下,控制单元执行上述工作逻辑(即保证压盘升降机构和压盘出胶动作的持续性),而在“非使能状态”下,控制单元能够在压盘下降挤压胶料时停止执行出胶控制指令,并执行新输入的其他控制指令;此外,控制单元也可接收紧急停止指令(即设置紧急按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停止出胶的动作。

优选的,所述汽车供胶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且用于获取所述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的行程检测单元;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行程检测单元获取的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并根据所述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计算生成胶桶中胶料的料位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现有的供胶控制装置仅能够在胶料的料位高度处于设定的低位/空位高度时报警,而不能实时监测胶料的料位高度(即不能实时监测胶料的使用/剩余情况),因为现有的液位传感器等设备不适用于胶料的料位检测,使得胶料的料位高度难以被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导致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本方案中通过行程检测单元来获取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而供胶时压盘的下降高度与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具备对应关系,即能够通过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计算压盘下降的高度;而压盘下降的高度对应着胶料被挤压和使用的料位高度,即能够通过压盘的下降高度来计算胶料相应的料位高度,从而能够实现了对胶桶内胶料的料位高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并且,本方案中通过获取压盘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来计算胶料的料位高度,将原本复杂的料位高度检测问题简单化,且升降行程能够准确地反映胶料的料位高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压盘升降单元包括升降输出端竖直朝上布置的升降机,固设于所述升降机升降输出端的升降横梁,以及上端与所述升降横梁固定连接、下端与所述压盘固定连接的压盘拉杆;所述胶桶放置台布置于所述升降机底部正对所述压盘的位置。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升降机通过升降横梁及压盘拉杆带动压盘升降,而胶桶放置台布置于升降机的底部正对压盘的位置且(放置面与压盘平行),这种布置方式不仅使得压盘能够更好的挤压胶桶内的胶料,还有利于压盘和胶桶更好的脱离,从而能够辅助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行程检测单元包括数据输出端与所述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且运动线端与所述升降横梁传动连接的拉绳传感器,所述拉绳传感器的运动线端能够伴随所述升降横梁的升降而运动。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升降机通过升降横梁(和压盘拉杆)带动压盘升降时,拉绳传感器的运动线端能够伴随升降横梁的升降而运动,使得拉绳传感器能够测量升降机的升降行程数据,使得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升降行程计算胶料相应的料位高度,有利于更好的监控和管理胶桶内的胶料,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并且,拉绳传感器具有测量稳定、准确的效果,有利于辅助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优选的,所述充气单元包括气源,以及进气端与所述气源连通、且出气端与所述压盘底部设置的充气孔连通的气管;所述气管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气管通断且与所述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通断电控阀。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通断电控阀来实现气管的通断控制,从而能够很好的控制充气单元的启停,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还能够节约更换胶桶时的成本,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管通断的方式具有响应快速、控制精准的效果,同样有利于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实施,在更换胶桶时,其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先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

步骤B:实时获取胶桶相对于胶桶放置台的离地高度;

步骤C:当胶桶离地高度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当胶桶的离地高度到达最低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更换胶桶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朝向胶桶底部),同时实时接收胶桶的离地高度,并能够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能够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首先,当本方案中的胶桶离地高度较大时(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会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或相应减慢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使得压盘和胶桶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脱离,同时还能够避免胶桶因离地高度过高而下落砸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其次,当胶桶的离地高度小于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或相应加快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使得能够避免出现胶桶“憋压”的情况,有利于减小压盘与胶桶脱离瞬间的冲击力,能够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此外,本方案中以胶桶的离地高度作为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基础,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能够很好地反应胶桶的工作状态(离地状态),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另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数据具有采集快速、简便的效果,使得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胶桶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本发明还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基于上述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实施,在出胶时,其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根据接收到的出胶控制指令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以对胶桶内的胶料进行挤压;

步骤E:当接收到新的其他控制指令时,判断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使能状态;

步骤F:若当前工作状态为使能状态,则继续执行当前的出胶控制指令;若当前工作状态为非使能状态,则停止执行当前的出胶控制指令,并执行新的其他控制指令。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需连续性给胶料向下的压力,即压盘升降单元需要持续带动压盘(及压盘上的胶料输送单元)下降,而此时,工作人员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例如输入“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这会影响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和质量,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当在使能状态下接收到出胶控制指令,而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挤压胶桶内的胶料时,不再执行其他控制指令(即不会执行“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使得压盘升降机构和压盘的出胶动作能够持续进行,这既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保证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和质量;此外,本方案中,“使能状态”和“非使能状态”两种工作状态的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更合理的完成供胶控制,同样有利于提升供胶控制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使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其中:

图1为实施例一中供胶控制装置的正视图;

图2为实施例一中供胶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实施例一中供胶控制装置后侧的正视图;

图4为实施例一中压盘的底部示意图;

图5为实施例二中胶桶和放置台的位置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二的图5中A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二中离地检测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实施例二中保护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三中汽车供胶控制的逻辑框图;

图10为实施例四中另一汽车供胶控制的逻辑框图。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胶桶101、胶桶放置台1、压盘2、充气孔21、升降机31、升降输出端32、升降横梁33、压盘拉杆34、气管4、离地检测单元5、距离传感器本体51、保护套结构52、安装套501、安装支撑部502、上侧挡壁503、行程检测单元6。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一:

本实施例中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

如图1所示:一种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放置胶桶101的胶桶放置台1,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平行布置且用于挤压胶桶101内胶料的压盘2,以及用于带动压盘2升降的压盘2升降单元。

结合图2所示:汽车供胶控制装置还包括充气单元、离地检测单元5和控制单元;充气单元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用于在工作时从压盘2底部位置输出气体;离地检测单元5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用于获取胶桶101相对于胶桶放置台1的离地高度数据;控制单元还与压盘2升降单元电连接,用于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以使得压盘2上升、充气单元输出气体;控制单元还用于接收离地检测单元5获取的胶桶101的离地高度数据,并根据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控制胶桶101的离地高度,使得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本实施例中,控制单元选用现有的PLC控制系统;而离地检测单元5为现有的电感式接近传感器。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带动压盘2下降,朝胶桶放置台1上放置的胶桶101方向运动,由压盘2对胶桶101内的胶料进行挤压,由胶料输送单元将胶料输送至各个用胶工位的涂胶设备;更换胶桶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带动压盘2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2底部位置向胶桶101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朝向胶桶101底部);同时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并能够根据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能够控制胶桶101的离地高度。

首先,当本实施例中的胶桶101离地高度较大时(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会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停止工作(或相应减慢压盘2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使得压盘2和胶桶101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脱离,同时还能够避免胶桶101因离地高度过高而下落砸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其次,当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小于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工作(或相应加快压盘2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使得能够避免出现胶桶101“憋压”的情况,有利于减小压盘2与胶桶101脱离瞬间的冲击力,能够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此外,本实施例中以胶桶101的离地高度作为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基础,一方面,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能够很好地反应胶桶101的工作状态(离地状态),从而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另一方面,胶桶101的离地高度数据具有采集快速、便捷的优势,有利于及时、准确的反馈胶桶101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所述的离地高度,是指胶桶脱离地面时的离地距离检测值相对于胶桶完全放落在地面上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之间的变化量,即,如果胶桶完全放落在地面上时,距离传感组件检测到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为Xmm,而胶桶脱离地面时,距离传感组件检测到的离地距离检测值为(X+Y)mm,那么检测到的离地高度就应当是Ymm。

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单元根据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工作状态的具体方式是:

更换胶桶时,控制单元先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带动压盘2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2底部位置向胶桶101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同时控制单元实时接收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当胶桶101离地高度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当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达到最小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减小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从而使得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通过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启停和工作状态来控制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即当胶桶101的离地高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而当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达到最小离地高度时,控制单元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减小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本实施例中的调节方式能够使得压盘2和胶桶101更快、更有效的脱离,且使得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始终不超过设置的安全离地高度,这既能够避免出现胶桶101“憋压”的情况,还能够节约充气单元的工作成本(节约电能和气体的输出量),从而提升了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能够节约更换胶桶时的工作成本,并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安全离地高度为1~2mm;最小离地高度为0~0.5mm。

申请人在研究和实验中发现,根据胶桶101材质、用胶种类等不同情况,胶桶101的离地高度在1~2mm以内时,几乎不影响与压盘2的正常脱离,同时胶桶101能够稳定下落而不会砸伤工作人员;而根据胶桶101材质、用胶种类等不同情况,胶桶101的离地高度超过1~2mm时,胶桶101会存在下落不稳定的问题,容易砸伤工作人员;并且,最小离地高度0~0.5mm的设置能够很好的规避检测装置的测量误差,能够避免胶桶101出现“憋压”的问题。基于此,本实施例中将安全离地高度设置为1~2mm,最小离地高度设为0~0.5mm,使得能够在不影响压盘2和胶桶101正常脱离的前提下,保证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控制单元还用于执行接收到的出胶控制指令,以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带动压盘2下降挤压胶桶101内的胶料,且控制单元在执行出胶控制指令时停止执行其他控制指令。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需连续性给胶料向下的压力,即压盘2升降单元需要持续带动压盘2(及压盘2上的胶料输送单元)下降,而此时,工作人员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例如输入“压盘2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这会影响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和质量,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当控制单元接收到出胶控制指令,而控制压盘2升降单元带动压盘2下降挤压胶桶101内的胶料时,控制单元不再执行其他控制指令(即不接收“压盘2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使得压盘2升降机31构和压盘2的出胶动作能够持续进行,这既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保证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和质量。

并且,为了更便于工作人员的控制和使用,供胶控制装置可包括两种工作状态:即“使能状态”和“非使能状态”;在“使能状态”下,控制单元执行上述工作逻辑(即保证压盘2升降机31构和压盘2出胶动作的持续性),而在“非使能状态”下,控制单元能够在压盘2下降挤压胶料时停止执行出胶控制指令,并执行新输入的其他控制指令;此外,控制单元也可接收紧急停止指令(即设置紧急按钮),以便在紧急情况下停止出胶的动作。

具体实施过程中,汽车供胶控制装置还包括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且用于获取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的行程检测单元6;控制单元用于接收行程检测单元6获取的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并根据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计算生成胶桶101中胶料的料位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现有的供胶控制装置仅能够在胶料的料位高度处于设定的低位/空位高度时报警,而不能实时监测胶料的料位高度(即不能实时监测胶料的使用/剩余情况),因为现有的液位传感器等设备不适用于胶料的料位检测,使得胶料的料位高度难以被实时监控和管理,从而导致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不好。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通过行程检测单元6来获取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数据,而供胶时压盘2的下降高度与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具备对应关系,即能够通过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计算压盘2下降的高度;而压盘2下降的高度对应着胶料被挤压和使用的料位高度,即能够通过压盘2的下降高度来计算胶料相应的料位高度,从而能够实现了对胶桶101内胶料的料位高度的实时监控和管理,以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并且,本实施例中通过获取压盘2升降单元的升降行程来计算胶料的料位高度,将原本复杂的料位高度检测问题简单化,且升降行程能够准确地反映胶料的料位高度,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压盘2升降单元包括升降输出端32竖直朝上布置的升降机31,固设于升降机31升降输出端32的升降横梁33,以及上端与升降横梁33固定连接、下端与压盘2固定连接的压盘拉杆34;胶桶放置台1布置于升降机31底部正对压盘2的位置。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升降机31通过升降横梁33及压盘拉杆34带动压盘2升降,而胶桶放置台1布置于升降机31的底部正对压盘2的位置且(放置面与压盘2平行),这种布置方式不仅使得压盘2能够更好的挤压胶桶101内的胶料,还有利于压盘2和胶桶101更好的脱离,从而能够辅助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3所示:行程检测单元6包括数据输出端与控制单元信号连接、且运动线端与升降横梁33传动连接的拉绳传感器,拉绳传感器的运动线端能够伴随升降横梁33的升降而运动。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升降机31通过升降横梁33(和压盘拉杆34)带动压盘2升降时,拉绳传感器的运动线端能够伴随升降横梁33的升降而运动,使得拉绳传感器能够测量升降机31的升降行程数据,使得控制单元能够根据升降行程计算胶料相应的料位高度,有利于更好的监控和管理胶桶101内的胶料,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并且,拉绳传感器具有测量稳定、准确的效果,有利于辅助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具体实施过程中,充气单元包括气源,以及进气端与气源连通、且出气端与压盘2底部设置的充气孔21连通的气管4;气管4上还设有用于控制气管4通断且与控制单元电连接的通断电控阀。如图4所示:压盘2底部设置的充气孔21。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控制单元通过控制通断电控阀来实现气管4的通断控制,从而能够很好的控制充气单元的启停,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还能够节约更换胶桶时的成本,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并且,通过电磁阀控制气管4通断的方式具有响应快速、控制精准的效果,同样有利于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离地检测单元5的具体结构。

如图5和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的离地检测单元5包括安装于胶桶放置台1中部位置设置的安装孔内的距离传感器本体51,以及套设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外周侧的保护套结构52;保护套结构52的外形尺寸与安装孔相对应,以使得距离传感器本体51能够通过保护套结构52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安装孔沿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竖直向下延伸;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上端为感应检测端,且距离传感器本体51固定安装于安装孔时感应检测端位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上方。

在实际供胶控制过程中,胶桶101会通过送桶条来放置于胶桶放置台1上,即胶桶101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间具有一定间隙。本实施例中,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感应检测端位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上方,这更有利于采集胶桶101的离地高度数据(即工作状态),提升了对胶桶101工作参数的采集效果,更有利于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并且,距离传感器本体51通过保护套结构52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而保护套结构52既能够对距离传感器本体51进行保护(避免受到外部撞击),还能够稳固的安装距离传感器本体51,以保证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稳定工作,这有利于更好的提升对胶桶101工作参数的采集效果,同样能够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距离传感器本体51固定安装于安装孔内时,感应检测端与胶桶放置台1上所放置胶桶101的底部的布置间距为2~5mm。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供胶时,压盘2会给胶桶101(内的胶料)施加较大的挤压力,此时胶桶101底部很容易发生形变,即胶桶101底部很容易对距离传感器本体51造成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安装距离传感器本体51时,将感应检测端和胶桶101底部间的布置间距设置在2~5mm内,一方面,这个布置间距能够很好的规避因胶桶101底部形变而压伤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问题,有利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稳定工作,从而能够保证对胶桶工作数据的采集效果;另一方面,在这个布置间距内距离传感器本体51能够很好地采集胶桶101的离地高度数据,即没有超出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测量范围,同样能够保证对胶桶工作数据的采集效果,能够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7和图8所示:保护套结构52包括套设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上部的外周侧位置、且外径与安装孔的内径相对应的安装套501,沿安装套501上端的周侧边缘位置朝四周水平延伸的圆盘状的安装支撑部502,以及沿安装支撑部502的周侧边缘位置向上延伸、围合形成的上侧挡壁503;安装套501在安装时对应***安装孔内;安装支撑部502在安装时底部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抵接配合。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首先将安装套501套设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上部的外周侧位置(感应检测端朝上),然后将安装套501***安装孔中,当安装支撑部502的底部与胶桶放置台1的放置面抵接时完成安装。本实施例中,通过安装套501***和安装支撑部502抵接的方式能够稳定的安装距离传感器本体51,以保证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稳定工作,有利于更好的提升离地对胶桶工作数据的采集效果;而保护套结构52的安装方式能够便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拆除,以更有利于工作人员使用;并且,安装套501能够对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周侧位置进行保护,而上侧挡壁503能够对感应检测端的周侧位置进行保护,从而能够很好的保证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工作稳定性,进一步提升了对胶桶工作数据的采集效果,能够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上侧挡壁503上端端部所在平面的高度高于感应检测端端部所在平面的高度。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供胶时,压盘2会给胶桶101(内的胶料)施加较大的挤压力,使得胶桶101底部容易发生形变,即很容易对胶桶101底部的距离传感器本体51造成损伤。针对这一问题,本实施例中上侧挡壁503上端端部高于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感应检测端,使得胶桶101底部变形时上侧挡壁503能够对胶桶101进行支撑,以避免胶桶101底部变形时压伤距离传感器本体51,能够保证距离传感器本体51的稳定工作,能够进一步提升对胶桶工作数据的采集效果,能够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具体实施过程中,距离传感器本体51为电感式接近传感器。

这样,通过电感式接近传感器来采集胶桶101的离地高度数据,而电感式接近传感器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抗干扰能力强和测量精度高的优点,有利于辅助提升对胶桶工作参数的采集效果;并且,由于胶桶101为铁质或碳钢质材料(电感式接近传感器的磁反馈检测原理更适用于导磁金属材质材料),使得采用电感式接近传感器能够更好、更准确对其离地高度数据进行采集,有利于辅助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使用安全性。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

如图9所示: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实施,在更换胶桶时,其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A:先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

步骤B:实时获取胶桶相对于胶桶放置台的离地高度;

步骤C:当胶桶离地高度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当胶桶的离地高度到达最低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更换胶桶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上升,并控制充气单元从压盘底部位置向胶桶内按照设定气体输出量输出气体(朝向胶桶底部),同时实时接收胶桶的离地高度,并能够根据胶桶的离地高度调节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状态,以能够控制胶桶的离地高度。首先,当本方案中的胶桶离地高度较大时(达到安全离地高度时),会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停止工作(或相应减慢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保持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增大气体输出量,使得压盘和胶桶能够更快、更有效的脱离,同时还能够避免胶桶因离地高度过高而下落砸伤工作人员的问题,有利于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效率和换桶安全性;其次,当胶桶的离地高度小于安全离地高度时,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工作(或相应加快压盘上升的速度)、并控制充气单元小于设定气体输出量进行充气工作或停止工作,使得能够避免出现胶桶“憋压”的情况,有利于减小压盘与胶桶脱离瞬间的冲击力,能够提升更换胶桶时的换桶安全性;此外,本方案中以胶桶的离地高度作为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基础,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能够很好地反应胶桶的工作状态(离地状态),有利于更好的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和充气单元的工作,另一方面,胶桶的离地高度数据具有采集快速、简便的效果,使得能够及时、准确的反馈胶桶的工作状态,从而能够提升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控制效果。

实施例四: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公开了又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

如图10所示:一种汽车供胶控制方法,基于实施例一中的汽车供胶控制装置实施,在出胶时,其控制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D:根据接收到的出胶控制指令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以对胶桶内的胶料进行挤压;

步骤E:当接收到新的其他控制指令时,判断当前工作状态是否为使能状态;

步骤F:若当前工作状态为使能状态,则继续执行当前的出胶控制指令;若当前工作状态为非使能状态,则停止执行当前的出胶控制指令,并执行新的其他控制指令。

在实际供胶过程中,出胶时需连续性给胶料向下的压力,即压盘升降单元需要持续带动压盘(及压盘上的胶料输送单元)下降,而此时,工作人员也容易出现误操作,例如输入“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这会影响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和质量,并且容易出现安全事故。针对这一问题,当在使能状态下接收到出胶控制指令,而控制压盘升降单元带动压盘下降挤压胶桶内的胶料时,不再执行其他控制指令(即不会执行“压盘上升”、“更换胶桶”或其他相冲突的控制指令),使得压盘升降机构和压盘的出胶动作能够持续进行,这既能够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能够保证供胶控制装置的供胶效果和质量;此外,本方案中,“使能状态”和“非使能状态”两种工作状态的设置,有利于工作人员更好、更合理的完成供胶控制,同样有利于提升供胶控制效果。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发明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申请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申请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风力发电叶片生产用的智能涂覆胶体工装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