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尘加注头

文档序号:1093873 发布日期:2020-09-25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无尘加注头 (Dustless filling head ) 是由 金迁 于 2020-07-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液体灌装加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尘加注头,它包括盖子机构、除尘加注机构,其中盖子机构与储液罐螺纹配合,除尘加注机构通过与盖子机构的配合向储液罐内加注液体;本发明通过除尘加注机构与盖子机构的配合在盖子机构被打开前对附着于盖子机构中柱塞与罐盖之间的缝隙附着的灰尘进行有效清理,防止积存于柱塞与罐盖之间缝隙的灰尘在盖子机构打开后落入储液罐而对注入储液罐内的灌装液形成污染,从而保证液体灌装质量。(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field of liquid filling and filling, and particularly relates to a dust-free filling head which comprises a cover mechanism and a dust-removing filling mechanism, wherein the cover mechanism is in threaded fit with a liquid storage tank, and the dust-removing filling mechanism is matched with the cover mechanism to fill liquid into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according to the invention,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the dust removal filling mechanism and the cover mechanism, dust attached to a gap between the plunger and the cover in the cover mechanism is effectively cleaned before the cover mechanism is opened, and the dust accumulated in the gap between the plunger and the cover is prevented from falling into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after the cover mechanism is opened to pollute the filling liquid filled in the liquid storage tank, so that the liquid filling quality is ensured.)

一种无尘加注头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液体灌装加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尘加注头。

背景技术

对于有毒液体或易引起污染的液体的灌装,需保证在对其进行灌装过程中无泄漏。现有技术中常采用加注头将罐盖中的柱塞压下而向储液罐内进行液体加注。由于柱塞的上端面被加注头紧压,所以柱塞上端面堆积的灰尘不会随柱塞进入储液罐而落入储液罐内。但是,柱塞与罐盖之间的环形缝隙区域内所沉积的灰尘则被带入储液罐内,从而导致储液罐内液体的污染。

本发明基于现有技术中加注头下压柱塞的方法,通过改进其结构以防止柱塞与罐盖之间环形区域内灰尘进入储液罐内。

本发明设计一种无尘加注头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无尘加注头,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外”、“上”、“下”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设备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无尘加注头,它包括盖子机构、除尘加注机构,其中盖子机构与储液罐螺纹配合,除尘加注机构通过与盖子机构的配合向储液罐内加注液体。

上述盖子机构包括罐盖、柱塞、密封圈B、弹簧A,其中罐盖机构中部的圆槽A内配合有对圆槽A开关的柱塞;在圆槽A被柱塞关闭状态下,柱塞上的外锥面与圆槽A下端的内锥面密封配合;柱塞与罐盖之间安装有对柱塞复位的弹簧A;圆槽A内壁上开设的环槽A与罐盖上端面相通,环槽A底部安装有密封圈B。

上述除尘加注机构包括连接圆柱、导柱、弹簧B、保护罩、环套A、弹簧C、圆筒、滑套、滑杆、弹簧D、刮板、缠绕轮、细钢丝,其中连接圆柱下端中部开有圆槽C,圆槽C顶部的圆槽D中轴向密封滑动配合有导柱;连接圆柱下端与密封圈B配合;导柱上嵌套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B;导柱上安装有锥形保护罩,保护罩随导柱竖直运动于圆槽C内。锥形保护罩在增加圆槽C内灌装液的容纳空间的同时,保证进入圆槽C的灌装液在锥形保护罩的引导下向储液罐内四周落下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柱塞上的灌装液残留。导柱上周向旋转且轴向滑动配合有环套A,且环套A位于保护罩下方;对称安装在导柱上的两个螺旋块滑动于环套A内壁上的两个螺旋槽内;导柱上嵌套有对环套A复位的弹簧C;环套A上安装有圆筒,圆筒下端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滑套;每个滑套中均沿导柱径向滑动有滑杆,滑杆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D;滑杆一端安装有与密封圈B内壁、圆槽A内壁及柱塞上端面靠近圆槽A内壁的环形区域配合的弧形刮板;导柱上轴向滑动有缠绕轮,缠绕轮上同向缠绕有若干与滑杆一一连接的细钢丝;圆槽C内壁上的进液孔通过进液管与液源连通。密封圈B在连接圆柱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而对连接圆柱与罐盖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向储液罐中灌装的有毒或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发生泄漏,保证周围地面环境不被污染和操作者的安全。

导柱下端与柱塞上端面中部的圆槽B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外锥面上开设有环槽B,环槽B中安装有与内锥面配合的密封圈A;罐盖内通过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支撑杆安装有同中心轴线的环板A;柱塞下端轴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导杆A,导杆A轴向滑动于环板A上的导槽A中;弹簧A嵌套于若干导杆A的外侧;弹簧A一端与柱塞连接,另一端与环板A连接。环板A上导槽A与导杆A的配合为柱塞的轴向运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圆槽D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环槽C,环槽C内安装有与导柱配合的密封圈C;导柱上端处安装有环板B,嵌套于导柱上的弹簧B位于环板B与连接圆柱之间;弹簧B一端与连接圆柱连接,另一端与环板B连接;环板B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杆B,两个导杆B分别轴向滑动于连接圆柱上的两个导槽B中。导杆B与导槽B的配合对导柱相对于连接圆柱的轴向滑动发挥地位导向作用;每个导槽B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环槽D,每个环槽D内均安装有与相应导杆B配合的密封圈D。密封圈C与导柱的配合和密封圈D与导杆B的配合防止进入圆槽C内的灌装液发生泄漏。导柱上旋转配合有环套B,安装在导柱上的环套C旋转于环套B内壁上的环槽E内;缠绕轮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块,两个导块分别滑动于导柱上的两个导槽C内。导槽C与导块的配合对缠绕轮相对于导柱的轴向滑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嵌套于滑杆上的弹簧D位于相应滑套内壁上的环槽F内;弹簧D一端与相应环槽F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相应滑杆上的拉簧环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圆槽C的直径与密封圈B的内径相等,密封圈B的内径与圆槽A的直径相等,一方面保证环槽A内不会积存灰尘,另一方面保证积存于密封圈B上的灰尘因被紧压于其上的连接圆柱覆盖而不会随柱塞对圆槽C的打开而落入储液罐内,保证储液罐内灌装液不被灰尘污染。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刮板上具有同圆槽C内壁与柱塞之间的间隙配合的尖角,以对柱塞之间的间隙中积存的灰尘进行刮除吸附。刮板上涂装有静电吸尘剂,有利于刮板对其所经过的地方所积存的灰尘进行有效吸附清理。

相对于传统的液体加注头,本发明通过除尘加注机构与盖子机构的配合在盖子机构被打开前对附着于盖子机构中柱塞与罐盖之间的缝隙附着的灰尘进行有效清理,防止积存于柱塞与罐盖之间缝隙的灰尘在盖子机构打开后落入储液罐而对注入储液罐内的灌装液形成污染,从而保证液体灌装质量。

同时,本发明中的刮板在对柱塞与罐盖之间的缝隙中积存的灰尘进行吸附清理后缩回保护罩并被保护罩封盖保护起来,从而保证在向储液罐内灌装有毒或具有腐蚀性液体时不会对刮板、滑杆、细钢丝和缠绕轮形成俯视损坏,从而延长刮板、滑杆、细钢丝和缠绕轮的使用寿命。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盖子机构与除尘加注机构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2是连接圆柱、密封圈B、罐盖、柱塞、刮板、滑杆、缠绕轮与导柱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3是连接圆柱、密封圈B、罐盖、柱塞与刮板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盖子机构、除尘加注机构与储液罐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5是除尘加注机构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6是连接圆柱、导柱、保护罩、环套B、弹簧C与环套A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7是缠绕轮、细钢丝、滑杆、滑套、刮板与连接圆柱配合仰视示意图。

图8是连接圆柱剖面示意图。

图9是环板B、导杆B与保护罩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0是导杆与缠绕轮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1是环套B剖面示意图。

图12是螺旋块与螺旋槽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3是环套A、圆筒与若干滑套配合剖面示意图。

图14是刮板两个视角的示意图。

图15是盖子机构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6是罐盖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7是柱塞与导杆A配合及其剖面示意图。

图18是环板A示意图。

图19是滑套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盖子机构;2、罐盖;3、圆槽A;4、环槽A;5、内锥面;6、柱塞;7、外锥面;8、环槽B;9、圆槽B;10、密封圈A;11、密封圈B;12、导杆A;13、弹簧A;14、支撑杆;15、环板A;16、导槽A;17、除尘加注机构;18、连接圆柱;19、圆槽C;20、进液孔;21、圆槽D;22、环槽C;23、导槽B;24、环槽D;25、进液管;26、导柱;27、密封圈C;28、弹簧B;29、环板B;30、导杆B;31、密封圈D;32、保护罩;33、环套A;34、螺旋槽;35、螺旋块;36、弹簧C;37、环套B;38、环槽E;39、环套C;40、导槽C;41、圆筒;42、滑套;43、环槽F;44、滑杆;45、弹簧D;46、拉簧环;47、刮板;48、尖角;49、缠绕轮;50、导块;51、细钢丝;52、储液罐。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均为本发明实施的示意图,以便于理解结构运行原理。具体产品结构及比例尺寸根据使用环境结合常规技术确定即可。

如图1、2、4所示,它包括盖子机构1、除尘加注机构17,其中盖子机构1与储液罐52螺纹配合,除尘加注机构17通过与盖子机构1的配合向储液罐52内加注液体。

如图15所示,上述盖子机构1包括罐盖2、柱塞6、密封圈B11、弹簧A13,其中如图1、2、15所示,罐盖2机构中部的圆槽A3内配合有对圆槽A3开关的柱塞6;如图4、15、16所示,在圆槽A3被柱塞6关闭状态下,柱塞6上的外锥面7与圆槽A3下端的内锥面5密封配合;柱塞6与罐盖2之间安装有对柱塞6复位的弹簧A13;圆槽A3内壁上开设的环槽A4与罐盖2上端面相通,环槽A4底部安装有密封圈B11。

如图5、6、7所示,上述除尘加注机构17包括连接圆柱18、导柱26、弹簧B28、保护罩32、环套A33、弹簧C36、圆筒41、滑套42、滑杆44、弹簧D45、刮板47、缠绕轮49、细钢丝51,其中如图6、8所示,连接圆柱18下端中部开有圆槽C19,圆槽C19顶部的圆槽D21中轴向密封滑动配合有导柱26;如图1、2、3所示,连接圆柱18下端与密封圈B11配合;如图1、5、9所示,导柱26上嵌套安装有对其复位的弹簧B28;导柱26上安装有锥形保护罩32,保护罩32随导柱26竖直运动于圆槽C19内。锥形保护罩32在增加圆槽C19内灌装液的容纳空间的同时,保证进入圆槽C19的灌装液在锥形保护罩32的引导下向储液罐52内四周落下而最大限度地减少柱塞6上的灌装液残留。导柱26上周向旋转且轴向滑动配合有环套A33,且环套A33位于保护罩32下方;如图10、12、14所示,对称安装在导柱26上的两个螺旋块35滑动于环套A33内壁上的两个螺旋槽34内;如图5、6所示,导柱26上嵌套有对环套A33复位的弹簧C36;如图5、7、13所示,环套A33上安装有圆筒41,圆筒41下端周向均匀安装有若干滑套42;如图3所示,每个滑套42中均沿导柱26径向滑动有滑杆44,滑杆44上嵌套有对其复位的弹簧D45;如图2、3、7所示,滑杆44一端安装有与密封圈B11内壁、圆槽A3内壁及柱塞6上端面靠近圆槽A3内壁的环形区域配合的弧形刮板47;如图3、7、10所示,导柱26上轴向滑动有缠绕轮49,缠绕轮49上同向缠绕有若干与滑杆44一一连接的细钢丝51;如图5、8所示,圆槽C19内壁上的进液孔20通过进液管25与液源连通。密封圈B11在连接圆柱18的挤压下发生形变而对连接圆柱18与罐盖2之间形成密封,防止向储液罐52中灌装的有毒或具有腐蚀性的液体发生泄漏,保证周围地面环境不被污染和操作者的安全。

如图2、3、17所示,导柱26下端与柱塞6上端面中部的圆槽B9配合。

如图2、17所示,上述外锥面7上开设有环槽B8,环槽B8中安装有与内锥面5配合的密封圈A10;如图15所示,罐盖2内通过轴向均匀分布的若干支撑杆14安装有同中心轴线的环板A15;如图15、17、18所示,柱塞6下端轴向均匀安装有若干导杆A12,导杆A12轴向滑动于环板A15上的导槽A16中;弹簧A13嵌套于若干导杆A12的外侧;弹簧A13一端与柱塞6连接,另一端与环板A15连接。环板A15上导槽A16与导杆A12的配合为柱塞6的轴向运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

如图6、8所示,上述圆槽D21内壁上开设有两个环槽C22,环槽C22内安装有与导柱26配合的密封圈C27;如图5所示,导柱26上端处安装有环板B29,嵌套于导柱26上的弹簧B28位于环板B29与连接圆柱18之间;弹簧B28一端与连接圆柱18连接,另一端与环板B29连接;如图5、8、9所示,环板B29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杆B30,两个导杆B30分别轴向滑动于连接圆柱18上的两个导槽B23中。导杆B30与导槽B23的配合对导柱26相对于连接圆柱18的轴向滑动发挥地位导向作用。如图6、8所示,每个导槽B23的内壁上均开设有两个环槽D24,每个环槽D24内均安装有与相应导杆B30配合的密封圈D31。密封圈C27与导柱26的配合和密封圈D31与导杆B30的配合防止进入圆槽C19内的灌装液发生泄漏。如图6、11所示,导柱26上旋转配合有环套B37,安装在导柱26上的环套C39旋转于环套B37内壁上的环槽E38内;如图10所示,缠绕轮49内壁上对称安装有两个导块50,两个导块50分别滑动于导柱26上的两个导槽C40内。导槽C40与导块50的配合对缠绕轮49相对于导柱26的轴向滑动发挥定位导向作用。如图3、19所示,嵌套于滑杆44上的弹簧D45位于相应滑套42内壁上的环槽F43内;弹簧D45一端与相应环槽F43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安装在相应滑杆44上的拉簧环46连接。

如图2所示,上述圆槽C19的直径与密封圈B11的内径相等,密封圈B11的内径与圆槽A3的直径相等,一方面保证环槽A4内不会积存灰尘,另一方面保证积存于密封圈B11上的灰尘因被紧压于其上的连接圆柱18覆盖而不会随柱塞6对圆槽C19的打开而落入储液罐52内,保证储液罐52内灌装液不被灰尘污染。

如图3、14所示,上述刮板47上具有同圆槽C19内壁与柱塞6之间的间隙配合的尖角48,以对柱塞6之间的间隙中积存的灰尘进行刮除吸附。刮板47上涂装有静电吸尘剂,有利于刮板47对其所经过的地方所积存的灰尘进行有效吸附清理。

本发明中圆槽C19的内径与密封圈B11的内径相等,密封圈B11的内径与圆槽A3的内径相等,保证若干刮板47自圆槽C19中经密封圈B11顺利进入圆槽A3中。

本发明中弹簧A13和弹簧D45均始终处于压缩状态。

本发明中的进液管25上安装有开关阀。

本发明中弹簧C36的弹性系数小于弹簧A13的弹性系数,保证在若干滑套42和若干刮板47在与柱塞6上端面接触后,随着导柱26的继续竖直向下运动,弹簧C36被压缩并使得环套A33在导柱26上两个螺旋块35与相应螺旋槽34的配合作用下带动若干刮板47随环套A33旋转,使得若干刮板47对积存于柱塞6上端面的灰尘进行有效吸附清理。同时,保证柱塞6在弹簧A13的推动下依然保持与罐盖2的密封接触配合,防止灰尘落入储液罐52内。

本发明中的刮板47数量为10个,保证环套A33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若干刮板47旋转30度时完成对柱塞6与圆槽C19内壁之间的缝隙、柱塞6顶部边缘及圆槽A3内壁上积存的灰尘的全部吸附清理,减小导柱26的竖直运动行程和环套A33的旋转角度,从而提高吹尘清理效率,进而提高液体加注效率。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状态,若干刮板47分别在相应弹簧D45的作用下同时与圆槽C19的内壁相抵,以保证若干刮板47进入在进入圆槽A3内后其上的尖角48可以进入柱塞6与圆槽A3内壁之间的缝隙中并对缝隙中的灰尘进行有效吸附清理。连接若干滑杆44的若干细钢丝51处于松弛状态,保护罩32的顶端与圆槽C19的顶部接触,弹簧B28处于预压缩状态,弹簧C36处于自然状态,螺旋块35位于相应螺旋槽34的顶端。柱塞6上的外锥面7与罐盖2上的内锥面5相互密封接触对罐盖2上的圆槽A3进行关闭。进液管25上的开关阀处于关闭状态。缠绕轮49内的导块50位于相应导槽C40的底部极限位置。

当需要使用本发明向储液罐52内加注液体时,先将盖子机构1中的罐盖2紧紧地旋合于储液罐52的罐口上,然后将除尘加注机构17上连接圆柱18下端紧紧抵压于密封圈B11上,使得密封圈B11发生形变,保证连接圆柱18与罐盖2之间进行密封连接,防止在向储液罐52内加注液体时发生泄漏。

推动环板B29竖直向下运动,环板B29带动导柱26同步运动,导柱26带动保护罩32和缠绕轮49同步运动,保护罩32向柱塞6快速靠近,弹簧B28被进一步压缩储能。同时,导柱26通过环套C39、环套B37和弹簧C36带动环套A33同步运动,环套A33通过圆筒41带动若干滑套42同步运动,若干滑套42分别通过相应滑杆44带动相应刮板47同步竖直向罐盖2上的圆槽A3方向运动。

当若干滑套42与柱塞6上端面相遇接触时,若干刮板47和缠绕轮49同时与柱塞6上端面接触,且导柱26的末端一截进入柱塞6上的圆槽B9中以实现对导柱26的定位,刮板47上的尖角48进入柱塞6与环槽C22内壁之间的空隙内。随着导柱26的继续竖直向下运动,由于弹簧A13的弹性系数远远大于弹簧C36的弹性系数,所以导柱26通过环套C39和环套B37压缩弹簧C36,导柱26与环套A33之间产生相对轴向滑动。在两个螺旋块35与环套A33内壁上两个螺旋槽34的相互作用下,由于两个导杆B30通过环板B29阻止导柱26产生旋转,所以环套A33相对于导柱26产生旋转,环套A33通过圆筒41带动若干滑套42同步旋转,若干滑套42分别通过相应滑杆44带动若干刮板47同步旋转,若干刮板47对柱塞6与圆槽C19内壁之间的缝隙、柱塞6顶部边缘及圆槽A3内壁上积存的灰尘进行吸附清理,保证在向储液罐52内加注液体时柱塞6与圆槽C19内壁之间的缝隙、柱塞6顶部边缘及圆槽A3内壁上积存的灰尘不会随液体进入储液罐52内而对注入储液罐52内的液体形成污染。同时,连接若干滑杆44的若干细钢丝51同步向缠绕轮49上进行缠绕并逐渐趋于绷紧,保护罩32继续向若干刮板47进行靠近。

当环套A33旋转30度左右时,若干刮板47完成了对柱塞6与圆槽C19内壁之间的缝隙、柱塞6顶部边缘及圆槽A3内壁上积存的灰尘的360度吸附清理,连接若干滑杆44的细钢丝51刚好绷紧,保护罩32距离刮板47依然具有间距,两个螺旋块35均未到达相应螺旋槽34的底部。随着导柱26的继续竖直向下运动,环套A33通过一系列传动继续带动若干刮板47旋转,连接滑杆44的细钢丝51继续向缠绕轮49上缠绕。细钢丝51通过相应滑杆44将相应刮板47向导柱26中心位置方向拉动并脱离圆槽A3的内壁,对滑杆44复位的弹簧D45被进一步压缩储能。

随着若干刮板47收缩至保护罩32范围内,在导柱26带动下继续竖直向下运动的保护罩32将若干刮板47罩入其中。当保护罩32下端面与柱塞6顶端相抵时,导柱26的下端即将到达圆槽B9的底部,若干刮板47被完全罩入保护罩32内并被保护罩32进行密封保护,防止加注的具有腐蚀性的液体流经保护罩32外侧时对刮板47、滑杆44、滑套42和细钢丝51形成腐蚀。与此同时,两个螺旋块35同时到达相应螺旋槽34的底部,环套A33停止旋转,若干刮板47停止旋转,

随着导柱26的继续竖直向下运动,导柱26通过保护罩32带动柱塞6客克服弹簧A13的抵压竖直向下运动,柱塞6的运动使得罐盖2上的圆槽A3被逐渐打开,弹簧A13被进一步压缩储能。当保护罩32及罐盖2完全进入储液罐52内使得罐盖2上的圆槽A3完全打开时,打开进液管25上的开关阀,使得液体经进液管25、圆槽C19和圆槽A3进入储液罐52内。由于柱塞6与圆槽C19内壁之间的缝隙、柱塞6顶部边缘及圆槽A3内壁上积存的灰尘被若干刮板47吸附清理,所以不会有灰尘随液体进入储液罐52,保证储液罐52内加注的液体的洁净,保证液体加注质量。

当储液罐52内液体加注满时,关闭进液管25上的开关阀,待残留于圆槽C19的内的液体经圆槽A3完全进入储液罐52内时,手按连接圆柱18,使得连接圆柱18继续保持与罐盖2上密封圈B11的抵压,然后撤去作用于环板B29上的压力。在弹簧B28的复位作用下,环板B29带动导柱26瞬间复位,导柱26带动安装于其上的部件进行瞬间复位。在复位过程中,在弹簧C36的复位作用下,环套A33在与两个螺旋块35的配合下产生反向旋转并相对于导柱26竖直向下运动,环套A33通过一系列传动带动若干刮板47反向旋转复位,同时缠绕轮49对细钢丝51进行放送并使得细钢丝51最终处于初始状态的松弛状态。

随着保护罩32的复位,盖子机构1中的柱塞6在弹簧A13的复位作用下快速复位并对罐盖2上的圆槽A3重新尽心密封关闭。

待导柱26复位后,将连接圆柱18撤离罐盖2,将盖子机构1旋离储液罐52的罐口并将新的塑料罐盖2旋合于储液罐52罐口上即可完成向储液罐52内的加注液体和密封。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通过除尘加注机构17与盖子机构1的配合在盖子机构1被打开前对附着于盖子机构1中柱塞6与罐盖2之间的缝隙附着的灰尘进行有效清理,防止积存于柱塞6与罐盖2之间缝隙的灰尘在盖子机构1打开后落入储液罐52而对注入储液罐52内的灌装液形成污染,从而保证液体灌装质量。

同时,本发明中的刮板47在对柱塞6与罐盖2之间的缝隙中积存的灰尘进行吸附清理后缩回保护罩32并被保护罩32封盖保护起来,从而保证在向储液罐52内灌装有毒或具有腐蚀性液体时不会对刮板47、滑杆44、细钢丝51和缠绕轮49形成俯视损坏,从而延长刮板47、滑杆44、细钢丝51和缠绕轮49的使用寿命。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液体灌装设备及其使用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