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文档序号:1104048 发布日期:2020-09-29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Neck support device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operation ) 是由 李正芳 阳仁美 袁文秀 李娅 杨漫荣 董亭 黄文娇 颜莹 于 2020-06-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包括U形的主体,主体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支撑部,支撑部上端高于主体后端的顶部,主体上固定有锁紧支撑部的锁紧部;主体的前端设有锁扣,锁扣一端安装在主体的一侧,另一端与主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本发明的颈部支撑装置可对固定效果进行调整,在患者颈部可后仰时减小对颈部的固定效果。(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medical auxiliary instruments, and particularly discloses a neck support device after esophageal cancer operation. The locking device comprises a U-shaped main body, wherein the rear end of the main body is rotatably connected with a supporting part, the upper end of the supporting part is higher than the top of the rear end of the main body, and a locking part for locking the supporting part is fixed on the main body; the front end of main part is equipped with the hasp, and hasp one end is installed in one side of main part, and the other end can be dismantled with the opposite side of main part and be connected. The neck support device can adjust the fixing effect and reduce the fixing effect on the neck when the neck of a patient can be tilted backwards.)

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食管癌是消化道常见恶性肿瘤之一,也是全球发病率最高的六大肿瘤之一,我国食管癌的发病率、死亡率均居世界首位,治疗相对困难。目前,手术仍为食管癌最有效的治疗方法,随着微创技术在外科领域的不断发展,食管癌微创手术已经在全国大的手术中心迅速推广,为了上纵隔***的清扫及吻合的方便,大多数手术采用胃食管颈部吻合,然而颈部吻合较胸内吻合的并发症明显增多。

后出现了“江氏”吻合术,“江氏”吻合术需要在颈部切口进行手术,术后需要对患者的颈部活动进行限制,从而避免切口在颈部活动时受到拉扯,如颈部活动过度后仰,会使伤口张力增大,不利于术后愈合,影响术后康复,患者饮水时更容易引起呛咳等不适;但颈部过度前倾,则影响患者舒适度,增加术后患者的不适的就医体验,所以目前通常需要对颈部进行固定,但现在的颈部固定器的高度无法调整,对患者颈部的固定作用无法改变,长时间佩戴时,患者的颈部长时间处于过度前倾的状态,极大的影响患者的舒适度。

发明内容

本发明意在提供一种可对固定效果进行调整的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在患者颈部可后仰时减小对颈部的固定效果。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包括U形的主体,主体的后端转动连接有支撑部,所述支撑部上端高于主体后端的顶部,所述主体上固定有锁紧支撑部的锁紧部;所述主体的前端设有锁扣,所述锁扣一端安装在主体的一侧,另一端与主体的另一侧可拆卸连接。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

本方案中的支撑部顶部高于主体后端的顶部,支撑部上端对患者的头部起到限位的作用,从而减小患者能够向后仰的角度。而支撑部与主体铰接,所以支撑部的角度可以调节,当支撑部上端向远离患者一侧转动时,支撑部与患者后脑部位的距离增大,对患者头部的限位作用减小,从而使得患者能够后仰更大角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进一步,主体侧向设有条形的通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江氏”吻合术形成的伤口通常在颈部的侧向,本方案中的通槽与伤口对齐,避免使用本方案中的支撑装置时,支撑装置与伤口接触,导致疼痛感或者使伤口崩裂。

进一步,主体上铰接有与通槽对齐的盖体。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盖体对通槽起到遮挡作用,避免患者不慎将衣物、被单等从通槽处伸至伤口处对伤口造成损伤。

进一步,主体后侧设有正对患者后颈的限位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限位槽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后颈部位贴合,从而避免主体相对患者转动,导致通槽与伤口错开,主体的其它部位与伤口接触对伤口造成损伤。

进一步,支撑部朝向患者的侧壁设有容纳槽。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容纳槽能够更好的与患者的后脑部位接触,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主体朝向患者的侧壁固定有缓冲层。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缓冲层为柔性,能够进一步提高使用的舒适度。

进一步,支撑部上固定有角度盘,所述角度盘的转动中心与支撑部的转动中心重合;所述角度盘上沿周向设有至少两个标识。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通过角度盘可判断支撑部转动的角度,在支撑部的尺寸不变的情况下,支撑部上端向远离患者一侧转动的角度越大,对患者的限位作用越小,患者头部能够后仰的角度越大,所以可通过对角度的说明使患者或者患者家属了解应该将支撑部调整到哪种位置,方便患者家属自行进行护理,不再需要医务人员逐一进行操作,减少医务人员的工作量。

标识表示支撑部可调整到的位置,如标识上可记载将支撑部调整到该位置的时间,或者依次进行编号,患者家属可在不同的阶段调整支撑部,使支撑部处于标识表示出的位置,与在角度盘上设置刻度线相比,无需患者家属记住具体的角度,仅根据标识即可了解能够调节到的位置,避免患者家属记错角度导致调节错误。

进一步,角度盘沿周向设有多个插槽,所述插槽内滑动连接有插卡,所述标识位于插卡上。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由于插卡位于插槽内,插卡上的标识受到插槽侧壁的保护而不会受到损伤,避免因标识褪色、损坏等原因导致无法辨认。

进一步,支撑部远离容纳槽的一侧设有可收纳的支撑杆。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当患者斜躺在病床上时,由于主体有一定厚度,当主体与床体相抵后,患者的头部将难以与床面接触;或者当患者躺在病床上、需要看电视时,需要将头抬起一定角度,传统的方法通常是在患者的头部下方放置枕头以抬高患者头部,但一方面枕头较软,支撑效果较差;另一方面,枕头的体积较大,在使用过程中容易下滑至与主体相抵甚至是主体的下方,从而垫高主体,反而增大不舒适感。本方案中的支撑杆能够对支撑部进行支撑,无需另外的枕头即可使患者的头部抬起一定角度,支撑效果更好,舒适度更高。

进一步,主体的两侧均设有限位块且两个限位块可向相互靠拢的方向滑动。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为:不同患者的体型不同,颈部的宽度不同,当患者颈部的宽度较小时,可将两个限位块向相互靠拢的方向滑动,从而与患者的颈部相贴,使主体更贴合患者的颈部,避免主体相对颈部转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1的正视全剖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2中角度盘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3中角度盘的正视局部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详细说明:

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主体1、通槽11、盖体12、限位槽13、缓冲层14、搭扣15、扣环16、支撑部2、转轴21、支腿22、固定块23、限位块3、角度盘4、固定孔41、螺杆42、插卡43、连接通道44、凹槽45、刺破杆5、尖端51、弹性气囊6、弹性片61。

实施例1

食管癌术后颈部支撑装置,如图1所示,包括支撑部2、锁紧部和U形的主体1,支撑部2的上端高于主体1顶部,支撑部2的下端包括两个支腿22,支撑部2与主体1之间设有转轴21,转轴21贯穿两个支腿22并与两个支腿22焊接固定;主体1右端的侧壁设有安装槽,安装槽位于主体1的上端,转轴21和支腿22的下端位于安装槽内,转轴21的两端贯穿安装槽的前后侧壁,本实施例中的支腿22、转轴21和安装槽侧壁构成铰接结构,即支撑部2铰接在主体1上端。

主体1的右端和支撑部2的左壁上分别设有限位槽13和容纳槽,佩戴时,限位槽13和容纳槽分别与患者的后颈和后脑部对齐;限位槽13侧壁和容纳槽侧壁均胶接有缓冲层14,具体实施时,缓冲层14可采用橡胶、乳胶或海绵材质,本实施例中的缓冲层14采用乳胶材质。

本实施例中的锁紧部为焊接在转轴21端部上的圆盘状的固定块23,固定块23与主体1的前侧壁相贴,固定块23上沿周向设有若干固定孔41,主体1的侧壁上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转轴21侧壁之间的长度等于固定孔41与转轴21侧壁之间的长度,即固定孔41转动过程中可与螺纹孔对齐,固定块23上设有螺杆42,螺杆42穿过固定孔41并与螺纹孔螺纹配合。

如图2所示,主体1的上下侧壁均设有限位块3,本实施例中的限位块3,限位块3朝向主体1的一侧设有连杆,连杆贯穿主体1并与主体1螺纹连接,限位块3朝向患者的侧壁也胶接有缓冲层14,此处的缓冲层14也采用乳胶材质。

缓冲层14的左侧设有条形的通槽11,佩戴时通槽11正对患者的伤口。主体1外侧壁铰接有盖体12,盖体12正对通槽11,对通槽11进行遮挡。主体1的左侧设有锁扣,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锁扣采用搭扣15和扣环16的结构,搭扣15和扣环16分别胶接在主体1上下两侧的端部上,通过搭扣15和扣环16的配合即可对主体1的左端进行固定,防止主体1从患者颈部向右滑落。

具体实施过程如下:

初始时,支撑部2竖直,并将螺杆42旋入对齐的固定孔41和螺纹孔内,对支撑部2进行固定,使用时,先人工打开搭扣15,然后向左将主体1佩戴在患者颈部,并小幅度转动主体1,调整主体1的位置,使得通槽11正对患者的伤口处,此时限位槽13与患者的后颈贴合、容纳槽与患者的后脑部位贴合,对患者的后脑进行限位。然后将搭扣15与扣环16固定,对主体1进行固定。最后旋转限位块3,使得限位块3上的缓冲层14与患者的颈部相贴,若在将搭扣15与扣环16固定后,患者的颈部已经与限位块3相贴,则无需旋动限位块3。

在使用过程中,在患者头部能够后仰的角度增大时,人工旋出螺杆42,然后顺时针转动支撑部2,然后再将螺杆42旋入对齐的固定孔41和螺纹孔内,此时由于支撑部2与患者头部之间的距离增大,患者后能后仰的空间增大。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上固定有角度盘4,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角度盘4同轴胶接在转轴21上,本实施例中的角度盘4与固定块23一体成型。主体1上设有指向角度盘4的箭头,箭头位于角度盘4下方,角度盘4上沿周向设有多个插槽,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插槽的数量为三个,插槽内设有插卡43,在实际实施时,可先将转动至该位置的日期写在便利贴上,再将便利贴粘贴在插卡43上,形成标识。

另外,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的右壁设有固定槽,固定槽内设有相互平行的两个支撑杆,支撑杆的一端与固定槽侧壁铰接,另一端球铰有支撑块。

本实施例中的支撑部2在使用过程中,达到标识上记载的时间即可转动角度盘4,将记载有该标识的插卡43转动至于箭头对齐处,使得支撑部2转动对应角度。当患者躺在病床上想要抬头看电视时,转动出支撑杆,使得支撑块与床面接触,无需枕头即可对支撑块进行支撑。

实施例3

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固定孔41之间设有连接通道44,连接通道44内滑动连接有刺破杆5,固定孔41侧壁设有凹槽45,固定孔41内设有内储有气体的弹性气囊6,弹性气囊6与凹槽45侧壁固定,弹性气囊6上设有与连接通道44对齐的泄气口,弹性气囊6上固定有封闭泄气口的弹性片61,刺破杆5靠近弹性片61的一端为可刺破弹性片61的尖端51;螺纹杆一端为凸台状。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气囊6与凹槽45侧壁胶接,其中弹性片61类似气球,在受到刺破杆5的尖端51的作用后可发生破裂;而刺破杆5远离尖端51的一端从连接通道44靠近另一固定孔41的一侧伸出,具体的,固定孔41内的弹性气囊6与刺破杆5错位设置。

初始时,当本实施例中的弹性气囊6中储有气体后,弹性气囊6膨胀,对固定孔41起到封堵的作用,从而防止螺纹杆穿过。患者手术后,医生在给患者佩戴装置时,先用如注射器等尖锐物品刺破气囊,使气囊内的气体排出,此时气囊的体积减小,气囊缩回凹槽45内被收纳,而不会再对螺杆42的穿过起到阻碍作用,此时螺杆42可对盖体12的位置进行固定。

而当螺杆42穿过固定孔41时,可推动端部伸至固定孔41内的刺破杆5滑动,刺破右侧的固定孔41内的弹性气囊6,故在患者伤口发生愈合后,可将盖体12转动较小角度,使右侧的固定孔41与螺纹孔对齐,此时螺杆42可对盖体12进行固定。而当患者将盖体12转动的角度过大时,右侧第二个或者第三个固定孔41与螺纹孔对齐,此时固定孔41内的弹性气囊6内仍储有气体,所以弹性气囊6仍可对固定孔41进行封闭,螺杆42无法穿过固定孔41,所以盖体12无法被固定,装置无法正常使用,所以本实施例中对每次调节盖体12的角度进行了,避免患者一次调整过大角度导致对颈部的支撑效果变化过快,而无法对伤口进行有效保护。

上所述的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技术方案和/或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发明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本申请要求的保护范围应当以其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说明书中的具体实施方式等记载可以用于解释权利要求的内容。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骨科临床使用的多功能夹板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