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

文档序号:112813 发布日期:2021-10-19 浏览:5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 (Coil tightness adjusting device of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 是由 谢曦瑶 于 2021-07-2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属于针织机技术领域,包括:送纱安装座;送纱组件,包括送纱旋钮和单层送纱轮,送纱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板,送纱旋钮设置于顶盖板的顶部,单层送纱轮嵌入安装于送纱安装座的底部,本发明利用第二电机驱动拨盘转动,拨盘带动槽轮转动,槽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套上下移动,以实现利用第二滑杆带动凹槽引导轮上下移动,凹槽引导轮压住纱线上下移动,达到调整纱线松紧度的效果,从而调节织成线圈的松紧度,且利用拨盘带动槽轮小幅度转动,使得第二滑杆能够缓慢地上下移动,达到精细调整松紧度的效果,提高调节后的松紧精确度。(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coil tightness adjusting device of a circular knitting machine, belonging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knitting machines and comprising: a yarn feeding mounting seat; the yarn feeding assembly comprises a yarn feeding knob and a single-layer yarn feeding wheel, wherein the top of a yarn feeding moun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a top cover plate through a bolt, the yarn feeding knob is arranged at the top of the top cover plate, and the single-layer yarn feeding wheel is embedded and mounted at the bottom of the yarn feeding mounting seat.)

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针织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

背景技术

针织机:编织“针织物”的机器。1589年英国牧师威廉·李发明了第一台手摇针织机,19世纪70年代随着电动机的发明,手摇针织机进而被高速运转的电动针织机所取代,针织是利用织针将纱线编织成线圈并相互串套而形成匹布的一种方法,根据不同的工艺特点,针织生产分纬编和经编两大类,针织圆纬机是把纱线由纬向顺序喂入圆纬机的工作织针中,然后通过成圈机件将纱线顺序地弯曲成圈,并相互串套形成针织物的设备,主要结构包括机架、供纱机构、编织机构、牵拉卷取机构、传动机构、润滑除尘机构以及电气控制系统,其中供纱机构又称送纱机构,包括纱架、储纱器、送纱嘴、送纱盘等部件。

圆形针织机就是圆形纬编针织机,是针织机的常用种类,线圈是针织物最基本的组成单元,现有的圆形针织机在使用时,无法调整纱线输送时的松紧度,导致线圈织成后松紧度过于统一,导致一些需要调节松紧度的线圈无法织成,且纱线裹住在单层送纱轮表面,难以自动分离,需要人工操作,增加工作难度。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旨在解决现有的圆形针织机在使用时,无法调整纱线输送时的松紧度,导致线圈织成后松紧度过于统一,导致一些需要调节松紧度的线圈无法织成,且纱线裹住在单层送纱轮表面,难以自动分离,需要人工操作,增加工作难度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

送纱安装座;

送纱组件,包括送纱旋钮和单层送纱轮,所述送纱安装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板,所述送纱旋钮设置于顶盖板的顶部,所述单层送纱轮嵌入安装于送纱安装座的底部,所述单层送纱轮的上端转动贯穿顶盖板并与送纱旋钮固定连接,所述单层送纱轮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送纱引导环;

引导组件,包括凹槽引导轮,所述送纱安装座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架,所述凹槽引导轮转动连接于凹槽引导轮的内壁之间,所述送纱安装座内设置有升降组件,所述升降组件与第二安装架连接;

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滑杆和刀片,所述单层送纱轮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侧部开设有滑槽,所述第一滑杆滑动连接于滑槽内,所述刀片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杆的一端。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第一引导环和第二引导环,所述第一引导环固定连接于送纱安装座的侧部,所述第二引导环安装于第二安装架的侧部,且凹槽引导轮位于第一引导环和第二引导环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引导组件还包括送纱引导辊和第三引导环,所述送纱安装座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架,所述送纱引导辊设置有多个,多个所述送纱引导辊均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的侧部,所述第三引导环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架的侧部,且第三引导环位于送纱引导辊的上侧。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滑杆、滑轨和安装块,所述第二滑杆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的顶部,所述送纱安装座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所述第二滑杆滑动贯穿滑轨并向上延伸,所述安装块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杆的顶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丝杆和滚珠丝杆套,所述丝杆转动连接于送纱安装座的下内壁,所述滚珠丝杆套螺纹连接于丝杆的圆周表面,且安装块固定连接于滚珠丝杆套的侧部。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升降组件还包括槽轮、第二电机和拨盘,所述槽轮固定连接于丝杆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固定连接于顶盖板的顶部,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贯穿顶盖板的底部,所述拨盘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的输出端,且拨盘与槽轮相啮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小型弹簧,所述小型弹簧套设于第一滑杆的表面,且小型弹簧位于第一安装架的外侧,所述第一安装架的内壁开设有刀槽,所述刀片活动插接于刀槽内。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切割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和偏心轮,所述第一安装架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直角立板,所述第一电机固定连接于直角立板的侧部,且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贯穿于直角立板,所述偏心轮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的输出端,且偏心轮的侧部与第一滑杆的侧部接触。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送纱安装座的侧部设置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杆,所述送纱安装座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两个所述第三滑杆均滑动贯穿延伸板并向外延伸。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两个所述第三滑杆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推板,且两个所述第三滑杆的圆周表面均套设有强力弹簧,所述强力弹簧位于联动推板和延伸板之间,所述安装板与延伸板的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利用第二电机驱动拨盘转动,拨盘带动槽轮转动,槽轮带动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套上下移动,以实现利用第二滑杆带动凹槽引导轮上下移动,凹槽引导轮压住纱线上下移动,达到调整纱线松紧度的效果,从而调节织成线圈的松紧度,且利用拨盘带动槽轮小幅度转动,使得第二滑杆能够缓慢地上下移动,达到精细调整松紧度的效果,提高调节后的松紧精确度,利用第二滑杆滑动连接于滑轨内,保证凹槽引导轮能够稳定的直线上下移动,不会歪斜,保证纱线平稳输送。

2.本发明当纱线与单层送纱轮发生故障无法分离时,利用第一电机驱动偏心轮转动,从而带动刀片往复移动,达到切割纱线的效果,快速解决纱线裹住的问题,且利用小型弹簧自动复位,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维修效率。

3.本发明送纱引导辊和第三引导环均安装于第三安装架上,利用送纱引导辊和第三引导环用于引导纱线走势,且第三安装架与送纱安装座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适配不同型号的圆形针织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侧视立体图;

图3为本发明的仰视立体图;

图4为本发明的剖视立体图;

图5为本发明的升降组件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单层送纱轮图

图7为本发明的切割组件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纱线走势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送纱安装座;2、顶盖板;3、送纱旋钮;4、单层送纱轮;5、送纱引导环;6、第一安装架;7、刀槽;8、滑槽;9、第一滑杆;10、小型弹簧;11、刀片;12、直角立板;13、第一电机;14、偏心轮;15、第一引导环;16、凹槽引导轮;17、第二安装架;18、第二引导环;19、第二滑杆;20、滑轨;21、安装块;22、丝杆;23、滚珠丝杆套;24、槽轮;25、第二电机;26、拨盘;27、第三安装架;28、送纱引导辊;29、第三引导环;30、安装板;31、第三滑杆;32、强力弹簧;33、联动推板;34、防滑橡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顶/底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有”、“套设/接”、“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8,一种圆形针织机的线圈松紧度调节装置,包括:

送纱安装座1;

送纱组件,包括送纱旋钮3和单层送纱轮4,送纱安装座1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顶盖板2,送纱旋钮3设置于顶盖板2的顶部,单层送纱轮4嵌入安装于送纱安装座1的底部,单层送纱轮4的上端转动贯穿顶盖板2并与送纱旋钮3固定连接,单层送纱轮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送纱引导环5;引导组件还包括第一引导环15和第二引导环18,第一引导环15固定连接于送纱安装座1的侧部,第二引导环18安装于第二安装架17的侧部,且凹槽引导轮16位于第一引导环15和第二引导环18之间,引导组件还包括送纱引导辊28和第三引导环29,送纱安装座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三安装架27,送纱引导辊28设置有多个,多个送纱引导辊28均转动连接于第三安装架27的侧部,第三引导环29固定连接于第三安装架27的侧部,且第三引导环29位于送纱引导辊28的上侧。

本实施例中,利用凹槽引导轮16设置在第一引导环15和第二引导环18之间,纱线首先穿过第一引导环15,然后绕过凹槽引导轮16的下侧,再穿过第二引导环18,利用第二电机25驱动拨盘26转动,拨盘26带动槽轮24转动,槽轮24带动丝杆22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套23上下移动,以实现利用第二滑杆19带动凹槽引导轮16上下移动,凹槽引导轮16压住纱线上下移动,达到调整纱线松紧度的效果,从而调节织成线圈的松紧度,且利用拨盘26带动槽轮24小幅度转动,使得第二滑杆19能够缓慢地上下移动,达到精细调整松紧度的效果,提高调节后的松紧精确度,纱线绕过单层送纱轮4并穿过送纱引导环5,当纱线与单层送纱轮4发生故障无法分离时,利用第一电机13驱动偏心轮14转动,从而带动刀片11往复移动,达到切割纱线的效果,快速解决纱线裹住的问题,且利用小型弹簧10自动复位,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维修效率,送纱引导辊28和第三引导环29用于引导纱线走势,且第三安装架27与送纱安装座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适配不同型号的圆形针织机。

引导组件,包括凹槽引导轮16,送纱安装座1的下侧设置有第二安装架17,凹槽引导轮16转动连接于凹槽引导轮16的内壁之间,送纱安装座1内设置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与第二安装架17连接;升降组件包括第二滑杆19、滑轨20和安装块21,第二滑杆19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架17的顶部,送纱安装座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滑轨20,第二滑杆19滑动贯穿滑轨20并向上延伸,安装块21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杆19的顶部,升降组件还包括丝杆22和滚珠丝杆套23,丝杆22转动连接于送纱安装座1的下内壁,滚珠丝杆套23螺纹连接于丝杆22的圆周表面,且安装块21固定连接于滚珠丝杆套23的侧部,升降组件还包括槽轮24、第二电机25和拨盘26,槽轮24固定连接于丝杆22的顶部,第二电机25固定连接于顶盖板2的顶部,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贯穿顶盖板2的底部,拨盘26固定连接于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且拨盘26与槽轮24相啮合。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带动拨盘26转动,拨盘26带动槽轮24转动,槽轮24带动丝杆22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套23上下移动,滚珠丝杆套23带动安装块21上下移动,安装块21带动第二滑杆19上下移动,第二滑杆19带动凹槽引导轮16上下移动,凹槽引导轮16压住纱线上下移动,达到调整纱线松紧度的效果,从而调节织成线圈的松紧度,且利用第二滑杆19滑动连接于滑轨20内,保证凹槽引导轮16能够稳定的直线上下移动,不会歪斜,保证纱线平稳输送,且利用拨盘26带动槽轮24小幅度转动,使得第二滑杆19能够缓慢地上下移动,达到精细调整松紧度的效果,提高调节后的松紧精确度。

切割组件,包括第一滑杆9和刀片11,单层送纱轮4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架6,第一安装架6的侧部开设有滑槽8,第一滑杆9滑动连接于滑槽8内,刀片11固定连接于第一滑杆9的一端,切割组件还包括小型弹簧10,小型弹簧10套设于第一滑杆9的表面,且小型弹簧10位于第一安装架6的外侧,第一安装架6的内壁开设有刀槽7,刀片11活动插接于刀槽7内,切割组件还包括第一电机13和偏心轮14,第一安装架6的侧部固定连接有直角立板12,第一电机13固定连接于直角立板12的侧部,且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贯穿于直角立板12,偏心轮14固定连接于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且偏心轮14的侧部与第一滑杆9的侧部接触。

本实施例中,通过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带动偏心轮14转动,偏心轮14带动第一滑杆9往复移动,第一滑杆9带动刀片11往复移动,实现快速切割纱线,利用第一滑杆9在滑槽8内滑动,保证刀片11能够直线移动进行切割,不会发生偏移,且小型弹簧10套设在第一滑杆9的表面,偏心轮14转动至原位后,利用小型弹簧10的弹性带动刀片11自动复位,减少人工操作。

具体的,送纱安装座1的侧部设置有安装板30,安装板30的侧部固定连接有两个第三滑杆31,送纱安装座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延伸板,两个第三滑杆31均滑动贯穿延伸板并向外延伸,两个第三滑杆31的侧部固定连接有联动推板33,且两个第三滑杆31的圆周表面均套设有强力弹簧32,强力弹簧32位于联动推板33和延伸板之间,安装板30与延伸板的相靠近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滑橡胶34。

本实施例中,利用安装板30与延伸板之间的压力达到夹持的效果,在将送纱安装座1安装至圆形针织机上,更加方便快捷,且防滑橡胶34的设置,用于增大摩擦力,便于安装后滑动,且利用两个强力弹簧32加强弹性,保证安装以后更加稳固。

工作原理:通过第二电机25的输出端带动拨盘26转动,拨盘26带动槽轮24转动,槽轮24带动丝杆22转动,从而带动滚珠丝杆套23上下移动,滚珠丝杆套23带动安装块21上下移动,安装块21带动第二滑杆19上下移动,第二滑杆19带动凹槽引导轮16上下移动,凹槽引导轮16压住纱线上下移动,达到调整纱线松紧度的效果,从而调节织成线圈的松紧度,且利用第二滑杆19滑动连接于滑轨20内,保证凹槽引导轮16能够稳定的直线上下移动,不会歪斜,保证纱线平稳输送,且利用拨盘26带动槽轮24小幅度转动,使得第二滑杆19能够缓慢地上下移动,达到精细调整松紧度的效果,提高调节后的松紧精确度,纱线绕过单层送纱轮4并穿过送纱引导环5,当纱线与单层送纱轮4发生故障无法分离时,通过第一电机13的输出端带动偏心轮14转动,偏心轮14带动第一滑杆9往复移动,第一滑杆9带动刀片11往复移动,达到切割纱线的效果,快速解决纱线裹住的问题,利用第一滑杆9在滑槽8内滑动,保证刀片11能够直线移动进行切割,不会发生偏移,且小型弹簧10套设在第一滑杆9的表面,偏心轮14转动至原位后,利用小型弹簧10的弹性带动刀片11自动复位,减少人工操作,提高维修效率,送纱引导辊28和第三引导环29用于引导纱线走势,且第三安装架27与送纱安装座1通过螺栓连接,可以根据需要进行更换,从而适配不同型号的圆形针织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改进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14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具有纱线张力调控的横机纱嘴装置及张力调控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