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

文档序号:1312919 发布日期:2020-07-10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 (Ring cylinder type steel part demagnetizer ) 是由 王辉 徐钢新 张春晖 胡佳阳 黄春芳 陈亮 李勃 许德炜 于 2020-04-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属于退磁装置领域。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包括托辊、底板、顶板、多组导电桩、多根第一导电柱和多根第二导电柱,每组导电桩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一根第一导电桩和一根第二导电桩,多根第一导电柱和多根第二导电柱均安装在顶板上且位于顶板和底板之间。在退磁时,可以先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分离,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分离,将环筒类钢件放置到三个托辊上,使多根第一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内,多根第二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外,然后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接触,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接触,转动托辊使环筒类钢件旋转,从而对环筒类钢件的不同区域依次进行退磁,方便了对尺寸较大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The utility model provides a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part demagnetizer belongs to the demagnetizer field. This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part demagnetizer includes bearing roller, bottom plate, roof, multiunit conductive pile, many firs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st and many seco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sts, and every group conductive pile includes a firs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ile and a seco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ile that the electricity is connected each other, and many first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sts and many second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posts are all installed on the roof and are located between roof and the bottom plate. When demagnetizing, can make first lead electrical pillar and the separation of first conductive pile earlier, the second leads electrical pillar and the separation of second conductive pile, place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on three bearing roller, make many first conductive piles be located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many second conductive piles are located outside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then make first conductive electric pillar and the contact of first conductive pile, the second leads electrical pillar and the contact of second conductive pile, it makes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rotatory to rotate the bearing roller, thereby demagnetization in proper order to the different regions of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made things convenient for to demagnetize the great ring section of thick bamboo class steel spare of size.)

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退磁装置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

背景技术

退磁又称磁清洗、消磁等,退磁是指使带磁性的物体恢复到磁中性状态的过程。

在工业生产中,部分工件在制作完成后需要进行退磁。退磁一般有加热退磁法和通过式退磁法,加热退磁法即通过对工件进行加热,消除工件的磁性,但这种方法通常要加热到700℃以上,会降低钢材的力学性能,并且工件表面还会产生氧化层与氧化色,对工件造成不良影响。因此目前通常采用通过式退磁法。

通过式退磁法是通过一种退磁装置进行,通常的退磁装置包括一个封闭的框形结构,框形结构内绕有线圈。退磁时,线圈通电,使工件整体通过该框形结构进行退磁。由于工件整体都要通过框形结构,因此工件的尺寸十分受限于退磁装置,如果工件过大无法通过框形结构,则无法进行退磁。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能够便于对尺寸较大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包括:

三个托辊,所述三个托辊圆周间隔布置,且所述三个托辊的轴线均沿径向;

底板,所述底板与所述三个托辊位于同一圆周上;

顶板,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正对布置;

多组导电桩,所述多组导电桩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每组导电桩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一根第一导电桩和一根第二导电桩,所述第一导电桩和所述第二导电桩均垂直安装在所述底板上,所述多组导电桩中,多根所述第一导电桩与所述圆周的圆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多根所述第二导电桩与所述圆周的圆心的最小距离;

多根第一导电柱和多根第二导电柱,均安装在所述顶板上且位于所述顶板和所述底板之间,所述第一导电柱与所述第一导电桩一一对应,所述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所述第二导电柱与所述第二导电桩一一对应,所述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所述多根第一导电柱中的一根第一导电柱和所述多根第二导电柱中的一根第二导电柱分别用于与电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除用于与电源第一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柱和用于与电源第二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柱外,所述第一导电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与所述第二导电柱远离所述底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若所述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所述第一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所述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所述第二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所述多根第一导电柱和所述多根第二导电柱交替串联。

可选地,多根所述第一导电桩在所述底板上共直线或共圆弧分布,多根所述第二导电桩在所述底板上共直线或共圆弧分布。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桩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桩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面均为凸面,所述第一导电柱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柱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面均为凹面,或者所述第一导电桩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桩靠近所述顶板的一端的端面均为凹面,所述第一导电柱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面和所述第二导电柱靠近所述底板的一端的端面均为凸面。

可选地,所述凸面为锥形凸面,所述凹面为锥形凹面。

可选地,所述第一导电柱和所述第二导电柱均活动插装在所述顶板上,或者所述顶板与所述底板的间距可调。

可选地,所述顶板的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设置有多个伸缩气缸,每根所述第一导电柱同轴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气缸,每根所述第二导电柱同轴连接有一个所述伸缩气缸。

可选地,所述顶板远离所述底板的一侧连接有围板,所述围板上连接有盖板,所述顶板、所述盖板和所述围板围成箱体结构,所述伸缩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盖板上。

可选地,所述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包括第一滑轨和顶板支架,所述底板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所述顶板支架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上,所述顶板连接在所述顶板支架上。

可选地,所述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包括第二滑轨和第三滑轨,所述第一滑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呈Y字型布置,所述三个托辊中最靠近所述底板的一个托辊固定安装在所述第一滑轨的一端,所述三个托辊中的另两个托辊分别滑动安装在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上。

可选地,所述第二滑轨和所述第三滑轨上均滑动安装有托辊架和丝杠,所述托辊安装在所述托辊架上,所述第二滑轨上的所述丝杠沿所述第二滑轨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第三滑轨上的所述丝杠沿所述第三滑轨的长度方向布置,所述丝杠与所述托辊架传动连接。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至少包括:

通过设置三个托辊,将三个托辊圆周间隔布置,且托辊的轴向均沿径向,使得在退磁时可以将环筒类钢件放置在三个托辊上,通过三个托辊支撑环筒类钢件的一端。通过设置底板和顶板,底板上设置有多组导电桩,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由于每组导电桩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一根第一导电桩和一根第二导电桩,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轴向间距,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接触或分离,使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接触或分离。由于除用于与电源第一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柱和用于与电源第二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柱外,第一导电柱远离底板的一端与第二导电柱远离底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即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接触),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即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接触)时,多根第一导电柱和多根第二导电柱交替串联,这样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就形成了一个线圈。在对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时,可以先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分离,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分离,这样就可以将环筒类钢件放置到三个托辊上,并使多根第一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内,多根第二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外,然后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接触,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接触,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形成一个线圈,对线圈通电后就可以对环筒类钢件位于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围成的线圈中的区域进行退磁,通过转动托辊,使环筒类钢件旋转,从而对环筒类钢件的不同区域依次进行退磁,方便了对尺寸较大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并且环筒类钢件的不同区域可以依次进行退磁,即使是环筒类钢件的边角处也可以较好地进行退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公开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的俯视图;

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图1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的俯视图。图2是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的局部结构示意图。结合图1和图2,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包括三个托辊10、底板20、顶板30、多组导电桩40、多根第一导电柱51和多根第二导电柱52。

三个托辊10圆周间隔布置,且三个托辊10的轴线均沿径向。底板20与三个托辊10位于同一圆周上,顶板30与底板20正对布置。

多组导电桩40位于顶板30和底板20之间,每组导电桩40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一根第一导电桩41和一根第二导电桩42,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均垂直安装在底板20上,多组导电桩40中,多根第一导电桩41与圆周的圆心的最大距离小于多根第二导电桩42与圆周的圆心的最小距离。

多根第一导电柱51和多根第二导电柱52均安装在顶板30上且位于顶板30和底板20之间。第一导电柱51与第一导电桩41一一对应,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第二导电柱52与第二导电桩42一一对应,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

图3是图2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如图3所示,多根第一导电柱51中的一根第一导电柱51和多根第二导电柱52中的一根第二导电柱52分别用于与电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如图3中所示,最右侧的第一导电柱51和最最侧的第二导电柱52分别用于与电源的第一极和第二极连接。

除用于与电源第一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柱51和用于与电源第二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柱52外,第一导电柱51远离底板20的一端与第二导电柱52远离底板20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若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多根第一导电柱51和多根第二导电柱52交替串联。

通过设置三个托辊,将三个托辊圆周间隔布置,且托辊的轴向均沿径向,使得在退磁时可以将环筒类钢件放置在三个托辊上,通过三个托辊支撑环筒类钢件的一端。通过设置底板和顶板,底板上设置有多组导电桩,顶板上设置有第一导电柱和第二导电柱,由于每组导电桩包括相互电连接的一根第一导电桩和一根第二导电桩,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同轴且轴向间距可调,因此可以通过调整轴向间距,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接触或分离,使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接触或分离。由于除用于与电源第一极连接的第一导电柱和用于与电源第二极连接的第二导电柱外,第一导电柱远离底板的一端与第二导电柱远离底板的一端一一对应连接,在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即第一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接触),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的轴向间距调节至0(即第二导电柱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接触)时,多根第一导电柱和多根第二导电柱交替串联,这样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就形成了一个线圈。在对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时,可以先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分离,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分离,这样就可以将环筒类钢件放置到三个托辊上,并使多根第一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内,多根第二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外,然后使第一导电柱与第一导电桩接触,第二导电柱与第二导电桩接触,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形成一个线圈,对线圈通电后就可以对环筒类钢件位于第一导电柱、第二导电柱、第一导电桩和第二导电桩围成的线圈中的区域进行退磁,通过转动托辊,使环筒类钢件旋转,从而对环筒类钢件的不同区域依次进行退磁,方便了对尺寸较大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并且环筒类钢件的不同区域可以依次进行退磁,即使是环筒类钢件的边角处也可以较好地进行退磁。

环筒类钢件100可以是呈圆筒状的柱形工件,示例性地,环筒类钢件100的外径可以为2000mm~3000mm,高度可以为1000mm~1500mm,壁厚可以为50mm~100mm,环筒类钢件100可以为马氏体不锈钢。通过测试,可以使环筒类钢件100的剩磁量从20~50GS降低至2GS以下。

如图1所示,多根第一导电桩41在底板20上可以共直线分布,多根第二导电桩42在底板20上可以共直线分布。采用共直线的方式分别布置多根第一导电桩41和多根第二导电桩42,方便布置,而且在多根第一导电桩41和多根第二导电桩42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明显的间隔,以便于在放置环筒类钢件时,使多根第一导电桩41位于环筒类钢件内,多根第二导电桩42位于环筒类钢件外。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多根第一导电桩41在底板20上可以共圆弧分布,多根第二导电桩42在底板20上可以共圆弧分布,这样有利于避免环筒类钢件与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接触。

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均可以插设在底板20上,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高于底板20表面的一端可以用于与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接触形成电连接,每组导电桩40中,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位于底板20内的一端可以相连接,可以避免连接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的导体与环筒类钢件相接触。这里连接第一导电桩41和第二导电桩42的导体可以是导线、金属棒等。

如图2所示,第一导电桩41靠近顶板30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导电桩42靠近顶板30的一端的端面均可以为凸面,第一导电柱51靠近底板20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导电柱52靠近底板20的一端的端面均可以为凹面。凸面与凹面的配合可以使第一导电柱51与第一导电桩41、第二导电柱52与第二导电桩42更好地接触。

在本公开的另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导电桩41靠近顶板30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导电桩42靠近顶板30的一端的端面均可以为凹面,第一导电柱51靠近底板20的一端的端面和第二导电柱52靠近底板20的一端的端面均可以为凸面。

可选地,凸面可以为锥形凸面,凹面可以为锥形凹面。采用锥形凸面和锥形凹面进行配合,方便第一导电柱51与第一导电桩41的对准、第二导电柱52与第二导电桩42的对准,使凸面与凹面更好地接触。

第一导电桩41、第二导电桩42、第一导电柱51、第二导电柱52均可以为铜棒,铜棒可以承受较大的电流,确保顺利进行退磁。

可选地,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均可以活动插装在顶板30上。这样可以通过推拉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改变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位于顶板30和底板20之间的长度,从而调节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的轴向间距、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的轴向间距。

如图2所示,顶板30的远离底板2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多个伸缩气缸60,每根第一导电柱51同轴连接有一个伸缩气缸60,每根第二导电柱52同轴连接有一个伸缩气缸60。通过控制伸缩气缸60伸缩,带动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活动,以此调节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的轴向间距、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的轴向间距。通过伸缩气缸60进行调节,不仅控制方便,而且安全。

顶板30远离底板20的一侧可以连接有围板31,围板31上连接有盖板32,顶板30、盖板32和围板31围成箱体结构,伸缩气缸60的缸体可以固定在盖板32上,第一导电柱51、第二导电柱52以及伸缩气缸60三者位于顶板30和盖板32之间的部分均位于箱体结构内,可以由围板31提供保护,避免发生短路、触电等情况。

可选地,顶板30与底板20的间距可调。这样就可以通过调整顶板30与底板20的间距,调整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的轴向间距,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的轴向间距。

对不同高度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顶板30与底板20可以移动至不同间距,通过调整第一导电柱51和第二导电柱52,使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接触、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接触。

如图2所示,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可以包括顶板支架80,顶板30活动安装在顶板支架80上,通过沿顶板支架80移动顶板30,改变顶板30与底板20之间的间距。

可选地,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一滑轨71,底板20固定安装在第一滑轨71的一端,顶板支架80滑动安装在第一滑轨71上,顶板30连接在顶板支架80上。在将环筒类钢件安放到托辊10上之前,可以先增大第一导电柱51与相应的第一导电桩41的轴向间距、第二导电柱52与相应的第二导电桩42的轴向间距,使第一导电柱51与第一导电桩41分开、第二导电柱52与第二导电桩42分开,然后将顶板支架80沿第一滑轨71移动,移开顶板30,能够方便放置环筒类钢件,使多根第一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内,多根第二导电桩位于环筒类钢件外。

第一滑轨71上可以设置有丝杠92,丝杠92与顶板支架80传动连接,丝杠92用于带动顶板支架80沿第一滑轨71滑动,丝杠92可以通过电动机驱动。

参照图1所示,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可以包括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第一滑轨71、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呈Y字型布置,三个托辊10中最靠近底板20的一个托辊10固定安装在第一滑轨71的一端,三个托辊10中的另两个托辊10分别滑动安装在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上。通过设置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在退磁时,可以根据环筒类钢件的外径大小,沿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分别调整两个托辊10的位置,使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能够对不同外径的环筒类钢件进行退磁。

第二滑轨72和第三滑轨73上均可以滑动安装有托辊架91和丝杠92,托辊10安装在托辊架91上,第二滑轨72上的丝杠92沿第二滑轨72的长度方向布置,第三滑轨73上的丝杠92沿第三滑轨73的长度方向布置,丝杠92与托辊架91传动连接。通过转动丝杠92,使托辊架91沿丝杠92移动,从而改变托辊10的位置。

示例性地,丝杠92可以通过电动机进行驱动,以方便调整托辊架91的位置。

托辊架91上可以设置有电动机,电动机的转轴与托辊10传动连接,通过电动机驱动托辊10转动,以方便在退磁过程中转动环筒类钢件,对环筒类钢件逐步进行退磁。

如图1所示,托辊架91上还可以设置有辅助轮11,辅助轮11的轴线与三个托辊10的轴线垂直,在环筒类钢件放置到三个托辊10上后,辅助轮11可以与环筒类钢件的外壁接触,起到限位的作用,即方便环筒类钢件随托辊10的转动而转动,又避免环筒类钢件发生位移。

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可以包括电源,电源可以包括变压器、变流器、分流器和电流指示器。变压器和变流器可以对输入的电能进行变压和整流,以提供合适大小的退磁电流。示例性地,退磁电流的范围可以为0~15000A。环筒类钢件退磁电流与环筒类钢件的壁厚和高度相关,工件壁厚越薄、高度越低,所需退磁电流越大,反之电流越小。分流器和电流指示器可以方便测量退磁电流的大小,方便工作人员对退磁电流的大小进行调节。变流器可以是可控硅变流器。

电源可以是三相全波直流电源,还可以包括可控硅电压及电流保护,以对电路提供保护。电源可以采用六相双反星形带平衡电抗器全波整流结构,全波整流后输出退磁电流大,纹波系数小,直流检测有一定的脉动性,对磁性较强的马氏体不锈钢材质工件退磁有较好的效果。

该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还可以包括人机操作控制界面,方便工作人员对环筒类钢件退磁装置进行操作,例如控制退磁时间、退磁频率等。人机操作控制界面可以是单片机。

在退磁时,可以采用超低频退磁,退磁频率可以为0.1Hz~5Hz。退磁频率与环筒类钢件材料含碳量相关,含碳量越低,退磁频率越高,含碳量越高,退磁频率越低,环筒类钢件退磁频率通常可以设置为0.8Hz~1.2Hz。

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可选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磁封胶电感及其制造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