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插座

文档序号:1345558 发布日期:2020-07-21 浏览:1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多功能插座 (Multifunctional socket ) 是由 金阳 王亚达 张志坚 于 2019-01-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座。所述多功能插座包括面板与连接组件,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接电插孔,所述面板上还凸设有伸缩插头,所述伸缩插头用于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内,以向所述电子装置充电,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上并与所述伸缩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插头内设置有可拆卸充电芯片。所述多功能插座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插头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中,以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因此使得所述多功能插座使用较为方便,且通过更换所述充电芯片可以适应不同系统及型号的电子装置。(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multifunctional socket. The multifunctional socket comprises a panel and a connecting assembly, at least one group of power connection jacks are formed in the panel, a telescopic plug is further convexly arranged on the panel and used for being inserted into a power insertion groov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so as to charge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e connecting assembly is arranged on the panel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with the telescopic plug, and a detachable charging chip is arranged in the telescopic plug. The multifunctional socket can be inserted into an electric inserting groove of the electronic device through the telescopic plug to charge the electronic device, so that the multifunctional socket is convenient to use, and the charging chip can adapt to electronic devices of different systems and models through replacement.)

多功能插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插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多功能插座。

背景技术

多功能插座是将多插座及多插头组合在一起或制成一体的插座,多功能插座内部的多种插头可适用于各种类型的连接插头。

例如,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06422306U揭示了一种多功能插座及多功能线缆连接装置。该插座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独立设置多个母插孔,每个母插孔内设置有导电件/通讯件,所述导电件的一个端部分别与相同和/或不同的功能模块相连接;同时公开一种多功能线缆连接装置,插座包括一基座,所述基座上设置一组母插孔,每个母插孔内设置有导电件/通讯件,插头包括与该组母插孔配合的插针,所述导电件一部分与插头上的插针配合连接,另一部分分别与相同和/或不同的功能模块连接。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一个插座,与多个不同功能模块的连接,在最大程度上减少插座数量的同时,还进一步简化了插座的类型,从而更便于维护。

然而,上述现有技术存在以下缺陷:该插座上的插接方式均为电器将插头插入该插座的插孔中,而目前的手机等电器基本上都是通过接电插槽进行充电,上述插座无法插入手机等电子装置的接电插槽中,因此使得所述多功能插座的使用较为不便。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较为方便的多功能插座。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功能插座,包括面板与连接组件,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接电插孔,所述面板上还凸设有伸缩插头,所述伸缩插头用于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内,以向所述电子装置充电,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面板上并与所述伸缩插头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插头内设置有可拆卸充电芯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多功能插座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插头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中,以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因此使得所述多功能插座使用较为方便。而且通过设置所述伸缩插头,可以调节调节所述伸缩插头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方便给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插头包括绝缘主体与凸设于所述绝缘主体周缘的至少两个插头,所述可拆卸充电芯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绝缘主体内,所述至少两个插头的尺寸相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对至少两个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插头还包括伸缩线缆,所述伸缩线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绝缘主体中并与所述至少两个插头均电性连接,所述伸缩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所述伸缩线缆调节所述伸缩插头的长度,即拉长或者缩短所伸缩线缆,以适应不同的充电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伸缩插头呈十字状,所述绝缘主体为矩形壳体状,所述至少两个插头包括四个插头,所述四个插头分别凸设于所述绝缘主体的四个边缘上,每相邻两个插头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四个插头的尺寸均相异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同时实现对四个电子装置进行充电。

进一步地,所述面板上开设有至少一个USB接口,所述USB接口内设置有接电片,所述接电片与所述连接组件电性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USB接口对电子装置充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后盖,所述后盖安装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伸缩插头的一侧,所述后盖与所述面板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封闭所述盖板的后部,进而防止灰尘侵入所述连接组件,同时也便于防止漏电。

进一步地,还包括盖板,所述面板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两个枢转部,所述盖板的底部边缘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个枢转部上,以使所述盖板活动地盖设于所述面板上,用于封闭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盖板,利用所述盖板盖设所述面板,并挡设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多功能插座向外漏电或者使用者接触到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而触点。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组件包括火线框、接地框、零线框与连接结构,所述接地框位于所述火线框与所述零线框之间,所述火线框、所述零线框及所述接地框均与所述连接结构连接,所述连接结构位于所述面板背离所述伸缩插头的一侧并对准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所述火线框、接地框与所述零线框,可以分别向外输出电流,同时起到将漏电引走的作用。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结构包括接地架与两个接电架,所述接地架与所述接地框连接,所述接地架上凸设有两个接地片,所述两个接地片之间形成有接地间隙,所述两个接电架分别与所述火线框及所述零线框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接电架包括弯折片体与凸设于所述弯折片体上的配合片、两个中间片与接电体,所述弯折片体连接于所述火线框或者所述零线框上,所述配合片与其中一个所述接地片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所述两个中间片之间形成有第一接电间隙,所述接电体形成于所述弯折片体的末端,其上形成有第二接电间隙。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所述接地间隙、所述插接间隙、所述第一接电间隙与所述第二接电间隙承接外来插头的插设,方便使用。

进一步地,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包括第一火线插孔、接地插孔、第一零线插孔、第二火线插孔与第二零线插孔,所述第一火线插孔与所述第一零线插孔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接地插孔位于所述第一火线插孔与所述第一零线插孔之间,所述第二火线插孔与所述第二零线插孔相互倾斜设置,二者均位于所述接地插孔的下方,所述接地间隙对准所述接地插孔,所述第一火线插孔及所述第一零线插孔的侧壁上均凹设形成有拱形腔,所述插接间隙对准所述第一火线插孔或者所述第一零线插孔,所述第一接电间隙对准所述第一火线插孔的拱形腔或者所述第一零线插孔的拱形腔,所述第二接电间隙对准所述第二火线插孔或者所述第二零线插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可以利用所述两个接地片可以组成一个接地间隙,以连通接地插孔,同时每个接地片又可以和对应的一个所述配合片组成插接间隙,以连通所述第一火线插孔或者第一零线插孔,进而可以减少所述连接结构的复杂性,防止所述连接结构因结构复杂而过热。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采用可伸缩的多功能插头,是的所述多功能插座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插头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中,以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因此使得所述多功能插座使用较为方便。而且通过设置所述伸缩插头,可以调节调节所述伸缩插头与所述面板之间的距离,进而方便给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充电,且通过更换所述充电芯片可以适应不同系统及型号的电子装置;

2.通过设置所述接地架与接电架,而且每个所述接电架均包括弯折片体与凸设于所述弯折片体上的配合片、两个中间片与接电体,因此可以利用所述两个接地片可以组成一个接地间隙,以连通接地插孔,同时每个接地片又可以和对应的一个所述配合片组成插接间隙,以连通所述第一火线插孔或者第一零线插孔,进而可以减少所述连接结构的复杂性,防止所述连接结构因结构复杂而过热。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例的多功能插座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多功能插座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多功能插座移除后盖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一实施例的连接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5为一实施例的插设组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插设组件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插设组件移除两个弧形引导板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插设组件移除插电体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中,100、多功能插座;10、面板;30、连接组件;31、连接体;32、火线框;33、接地框;34、零线框;35、连接结构;351、接地架;3515、接地片;3518、接地间隙;352、接电架;3521、弯折片体;3522、配合片;3523、插接间隙;3524中间片;3525、第一接电间隙;3526、接电体;3527、第二接电间隙;101、接电插孔;11、第一火线插孔;115、拱形腔;12、接地插孔;13、第一零线插孔;14、第二火线插孔;15、第二零线插孔;16、USB接口;165、接电片;17、枢转部;40、伸缩插头;41、绝缘主体;43、插头;50、后盖;551、安装空间;55、盖板;60、插设组件;201、插电体;202、正极片;203、负极片;204、隔绝片;205、凸设体;70、供电结构;71、弧形引导板;711、引导通道;713、引入段;715、保持段;716、安装通槽;72、枢转杆;73、转动板;735、金属接触段;74、第一连杆;75、压簧;76、第二连杆;77、拉簧;80、反推结构;81、安装架;815、套环;82、操作杆;825、套环;84、活塞;85、活塞筒;858、软斜管;86、气囊推力袋;865、软管;868、引出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至图3,一种多功能插座100,包括面板10与连接组件30,所述面板10上开设有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所述面板10上还凸设有伸缩插头40,所述伸缩插头40用于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内,以向所述电子装置充电,所述连接组件30设置于所述面板10上并与所述伸缩插头40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插头40内设置有可拆卸充电芯片。

所述多功能插座100可以通过所述伸缩插头40插入电子装置的插电槽中,以对电子装置进行充电,因此使得所述多功能插座100使用较为方便。而且通过设置所述伸缩插头40,可以调节所述伸缩插头40与所述面板10之间的距离,进而方便给不同尺寸的电子装置充电,且通过更换所述充电芯片可以适应不同系统及型号的电子装置。

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包括第一火线插孔11、接地插孔12、第一零线插孔13、第二火线插孔14与第二零线插孔15,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与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相互间隔设置,所述接地插孔12位于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与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之间。即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所述接地插孔12与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排列成一排,所述第二火线插孔14与所述第二零线插孔15相互倾斜设置,二者均位于所述接地插孔12的下方。所述面板10上开设有至少一个USB接口16,所述USB接口16内设置有接电片165,所述接电片165与所述连接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面板10的底部边缘设置有两个枢转部17。

所述伸缩插头40包括绝缘主体41与凸设于所述绝缘主体41周缘的至少两个插头43,所述至少两个插头43的尺寸相异设置。所述可拆卸充电芯片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绝缘主体内。所述伸缩插头40还包括伸缩线缆(图未示),所述伸缩线缆的一端穿设于所述绝缘主体41中并与所述至少两个插头43均电性连接,所述伸缩线缆的另一端与所述连接组件30电性连接。所述伸缩插头40呈十字状,所述绝缘主体41为矩形壳体状,所述至少两个插头43包括四个插头43,所述四个插头43分别凸设于所述绝缘主体41的四个边缘上,每相邻两个插头43之间相互垂直设置,所述四个插头43的尺寸均相异设置。例如,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连接体31,所述伸缩线缆与所连接体31电性连接。

请一并参阅图4,所述连接组件30包括火线框32、接地框33、零线框34与连接结构35,所述接地框33位于所述火线框32与所述零线框34之间,所述火线框32、所述零线框34及所述接地框33均与所述连接结构35连接,所述连接结构35位于所述面板10背离所述伸缩插头40的一侧并对准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所述连接结构35包括接地架351与两个接电架352,所述接地架351与所述接地框33连接,所述接地架351上凸设有两个接地片3515,所述两个接地片3515之间形成有接地间隙3518,所述两个接电架352分别与所述火线框32及所述零线框34电性连接,每个所述接电架352包括弯折片体3521与凸设于所述弯折片体3521上的配合片3522、两个中间片3524与接电体3526,所述弯折片体3521连接于所述火线框32或者所述零线框34上,所述配合片3522与其中一个所述接地片3515之间形成有插接间隙3523,所述两个中间片3524之间形成有第一接电间隙3525,所述接电体3526形成于所述弯折片体3521的末端,其上形成有第二接电间隙3527。所述接地间隙3518对准所述接地插孔12,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及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的侧壁上均凹设形成有拱形腔115,所述插接间隙3523对准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或者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所述第一接电间隙3525对准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的拱形腔115或者所述第一零线插孔13的拱形腔115,所述第二接电间隙3527对准所述第二火线插孔14或者所述第二零线插孔15。

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多功能插座100还包括后盖50,所述后盖50安装于所述面板10背离所述伸缩插头40的一侧,所述后盖50与所述面板10之间形成有安装空间551,所述连接组件30设置于所述安装空间551内。所述多功能插座100还包括盖板55,所述盖板55的底部边缘转动地连接于所述两个枢转部17上,以使所述盖板55活动地盖设于所述面板10上,用于封闭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

通过设置至少两个插头43,可以同时对至少两个电子装置进行充电。通过设置伸缩线缆,可以利用所述伸缩线缆调节所述伸缩插头40的长度,即拉长或者缩短所伸缩线缆,以适应不同的充电状态。通过设置四个插头43,可以同时实现对四个电子装置进行充电。通过设置USB接口16,可以利用USB接口16对电子装置充电。利用所述后盖50可以封闭所述盖板55的后部,进而防止灰尘侵入所述连接组件30,同时也便于防止漏电。通过设置所述盖板55,利用所述盖板55盖设所述面板10,并挡设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从而可以避免所述多功能插座100向外漏电或者使用者接触到所述至少一组接电插孔101而触点。通过设置所述火线框32、接地框33与所述零线框34,可以分别向外输出电流,同时起到将漏电引走的作用。通过所述连接结构35的具体设置,可以利用所述接地间隙3518、所述插接间隙3523、所述第一接电间隙3525与所述第二接电间隙3527承接外来插头43的插设,方便使用。通过设置所述接地架351与接电架352,而且每个所述接电架352均包括弯折片体3521与凸设于所述弯折片体3521上的配合片3522、两个中间片3524与接电体3526,因此可以利用所述两个接地片3515可以组成一个接地间隙3518,以连通接地插孔12,同时每个接地片3515又可以和对应的一个所述配合片3522组成插接间隙3523,以连通所述第一火线插孔11或者第一零线插孔13,进而可以减少所述连接结构35的复杂性,防止所述连接结构35因结构复杂而过热。

请参阅图5至图8,所述面板10上还设置相互间隔的供电槽(图未示)与操作孔(图未示)。例如,所述操作孔位于所述供电槽的上方。所述多功能插座100还包括插设组件60,所述插设组件60安装于所述安装空间551内并对准所述供电槽,以供电子装置的插电体201插入所述供电槽。所述插电体201包括正极片202、负极片203与隔绝片204,所述正极片202与所述负极片203固定于所述隔绝片204的相对两侧,所述正极片202与所述负极片203的末端均形成有凸设体205,所述正极片202的凸设体205与所述负极片203的凸设体205相互远离。例如,所述凸设体205为楔形体,所述凸设体205的厚度沿远离所述电子装置主体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插设组件60包括供电结构70与反推结构80,所述供电结构70用于与所述插电体201电性连接,所述反推结构80安装于所述供电结构70上,用于在受力时将所述插电体201推出所述供电结构70外。

所述供电结构70包括两个弧形引导板71、两个枢转杆72、两个转动板73、两个第一连杆74、压簧75、两个第二连杆76与拉簧77,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板71位于所述安装空间551内并分别设置于所述供电槽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板71之间形成有引导通道711,所述引导通道711包括相互连通的引入段713与保持段715,所述引入段713邻近所述供电槽,所述引入段713的宽度沿远离所述供电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所述保持段715的宽度保持恒定并与所述引入段713的最小宽度相等。所述引入段713用于将所述插电体201引入所述保持段715中。每个所述弧形引导板71上贯通开设有安装通槽716,所述安装通槽716与所述保持段715连通。所述两个枢转杆72分别安装于所述两个安装通槽716内,所述枢转杆7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插电体201的插设方向垂直。例如,所述枢转杆72的轴向为竖直方向。所述两个转动板73分别位于所述两个安装通槽716中。所述两个转动板73分别转动地套设于所述两个枢转杆72上,所述两个转动板73均为弧形板,所述两个转动板73之间的距离沿远离所述供电槽的方向逐渐减小。每个所述转动板73远离所述供电槽的一端形成有金属接触段735,所述金属接触段735用于与所述正极片202的凸设体205或者与所述负极片203的凸设体205相互电性接触。所述两个转动板73的金属接触段735均位于所述引导通道711的保持段715内,并分别弹性夹持所述插电体201的相对两侧。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分别设置于所述两个转动板73上,并均处于所述转动板73远离所述金属接触段735的一端,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位于所述引导通道711的外侧并均与所述两个枢转杆72平行设置。所述压簧75的相对两端分别连接垂直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的顶端,所述压簧75位于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板71的顶部。所述压簧75迫使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相互远离,以带动所述两个转动板73旋转,使得所述两个转动板73远离所述金属接触段735的一端互相远离并移动至所述引入段713外侧。所述两个第二连杆76分别凸设于所述两个转动板73的金属接触段735上,所述两个第二连杆76均位于所述引导通道711的保持段715内,所述两个第二连杆76与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相互平行,所述拉簧77的相对两端分别垂直连接于所述两个第二连杆76的顶端,所述拉簧77位于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杆的顶部,所述拉簧77迫使所述两个转动板73的金属接触段735互相靠近以夹持所述插电体201。

当所述插电体201插入所述供电槽并深入所述引导通道711内时,所述插电体201端部的两个凸设体205分别挤压所述两个转动板73转动,直至所述两个凸设体205进入所述保持段715的末端,并脱离所述两个转动板73,此时所述两个转动板73在所述压簧75与所述拉簧77的共同作用下恢复原位,使得所述两个转动板73的金属接触段735分别抵持于所述正极片202与所述负极片203上,所述两个金属接触段735分别抵持于所述正极片202的凸设体205与所述负极片203的凸设体205的后部,并产生“滴答”的定位声音,提高了定位效果,同时也能够使得所述两个金属接触段735与所述插电体201保持紧密的电性接触。

所述反推结构80包括安装架81、操作杆82、回位弹簧(图未示)、活塞84、活塞筒85与气囊推力袋86,所述安装架81固定安装于所述两个弧形引导板71上,所述安装架81位于所述引入段713的上方,所述安装架81的中部设置有套环815,所述操作杆82滑动地穿设于所述套环815与所述操作孔中,所述操作杆82暴露于所述面板10的外侧的一端设置有按压筒825,所述按压筒825的外径大于所述操作孔的直径。所述压簧75位于所述安装架81远离所述面板10的一侧,所述压簧75的中部固定连接于所述操作杆82上。所述回位弹簧套设于所述操作杆82上,所述回位弹簧的一端抵持于所述套环815上,另一端抵持于所述面板10上。所述活塞84设置于所述操作杆82远离所述按压筒825的端部,所述活塞筒85固定于所述后盖50上,所述活塞筒85中形成有活塞腔(图未示),用于收容所述压簧75的中部。所述活塞84滑动地设置于所述活塞筒85中。所述气囊推力袋86设置于所述引导通道711的保持段715中,并抵持于所述插电体201的端部。所述气囊推力袋86通过软管865与所述活塞筒85远离所述操作杆82的端部连接,所述气囊推力袋86的内腔与所述活塞腔连通,所述气囊推力袋86朝向所述插电体201的一侧表面上开设有多个引出孔868,所述多个引出孔868用于引导所述气囊推力袋86内的气体吹向所述插电体201的端部,以吹走灰尘或者粒屑。所述活塞筒85的底部设置有多个软斜管858,所述多个软斜管858倾斜地朝向所述插电体201的端部延伸,所述多个软斜管858用于将所述活塞腔内的气体引导吹向所插电体201,以吹走灰尘或者粒屑。所述引出孔868的直径大于所述软斜管858的内径。

在所述插电体201插入到位后,所述插电体201的端部抵持于所述气囊推力袋86中,利用所述气囊推力袋86的柔性以防止硬性推力影响用户体验。所述两个转动板73在所述压簧75与所述拉簧77的共同作用下夹持所述插电体201,实现对所述插电体201的夹持通电。当需要将所述插电体201拔出时,通过按压所述按压筒825以驱动所述操作杆82向所述安装空间551内移动,所述操作杆82带动所述压簧75横向移动使得所述压簧75的中部进入所述活塞腔,受所述安装空间551内的结构限制,所述压簧75对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的横向推力变成了横向拉力,拉动所述两个第一连杆74相互靠近,继而驱动所述两个转动板73旋转,使得所述两个转动板73的金属接触段735相互远离,以释放所述插电体201的两个凸设体205。在所述操作杆82的移动过程中,所述操作杆82带动所述活塞84于所述活塞腔内移动,迫使所述活塞腔内的气体进入所述气囊推力袋86中,使得所述气囊推力袋86鼓胀并推动所述插电体201的顶端,使得所述插电体201退出所述引导通道711。在此过程中,所述多个软斜管858与所述气囊推力袋86上的多个引出孔868向所述插电体201喷出气体,以吹走灰尘或者粒屑,防止损坏所述插电体201与所述插设组件60。当所述插电体201拔出后,释放所述按压筒825,所述按压筒825在所述复位弹簧的作用下回复原位。

通过所述反推结构80的设置,使得所述插电体201的拔出更为容易,而在不按压所述按压筒825时,所述插电体201由于受到所述两个金属接触段735的抵压不能拔出,可以防止意外的碰撞,例如使用者的脚部碰撞等情况而造成的意外拔出。而所述引出孔868与所述软斜管858的设置,则可以防止灰尘或者粒屑对所述插电体201和所述插设组件60的摩擦损坏。例如,所述引出孔868的直径与所述软斜管858的内径远小于所述气囊推力袋86的尺寸,使得所述气囊推力袋86即使在所述软斜管858与所述引出孔868出气时,仍然能够迅速鼓胀以推出所述插电体201。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1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通过选择插入元件而制造插接连接器的方法和模块式系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