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用座椅

文档序号:1348960 发布日期:2020-07-24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车辆用座椅 (Vehicle seat ) 是由 加藤和人 铃木浩介 本田亲典 于 2019-12-24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在车辆用座椅10中,将靠背34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对于乘员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大。而且,座垫12具有: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所述缓冲垫30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In the vehicle seat 10, resistance against relative displacement in the lateral direction of the occupant is set to be greater at both lateral side portions of the front surface of the upper portion of the seatback 34 than at the lateral center portion. Further, the seat cushion 12 includes: a lateral side reinforcing portion 60 that locally reinforces the cushion pad 30 on the lateral outer side and obliquely downward side with respect to the central portion in the front-rear direction of the thighs of the occupant; the left-right lower surface reinforcing portion 70 locally reinforces the lower surface of the cushion pad 30 on the obliquely lower side on the left-right outer side with respect to the hip of the occupant.)

车辆用座椅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辆用座椅。

背景技术

在JP特开2008-49837号公报所记载的车辆用座椅控制装置中,车辆用座椅控制部(控制装置)基于转向角度和轮速计算出在车辆中产生的横向加速度,根据所算出的横向加速度设定侧面支撑件的旋转角度,且根据所设定的支撑角度设定侧面支撑件的旋转速度,从而控制侧面支撑件促动器的驱动。由此,使靠背的侧面支撑件根据行驶状态而旋转,从而提高支撑性。

在JP特开2013-215476号公报所记载的座椅缓冲垫中,仅在从下方支撑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部位、或者仅在从下方支撑乘员的臀部及大腿部的左右方向两端部的部位,以沿前后方向延伸的方式配置着刚性比聚氨酯泡沫中的其他部位大的高硬度构件。该高硬度构件的上表面朝着左右方向内侧向下方倾斜,高硬度构件的左右方向的内侧面及外侧面沿着上下方向延伸。而且,至于该座椅缓冲垫的厚度,设定为在左右方向的垂直截面中,在配置有高硬度构件的区域和其更内侧的区域之间实质上相等。由此可兼顾转弯时等情况下的坐姿保持性和良好的缓冲性。

发明内容

顺便提及,在车辆转弯时或变换车道时,乘员的骨盆侧倾,因此产生乘员的上身横向倾斜的现象(以下有时称为“摇摆”)。另一方面,当车辆在凸凹不平的路面上行驶时,乘员的身体由于车辆用座椅而左右加振,并且头部迟于胸部移动,从而导致在头部与胸部之间产生反相位加速度的现象(以下有时称为“身体甩动”)。

关于这一点,在JP特开2008-49837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是一律根据在车辆中所产生的横向加速度而使侧面支撑件旋转的构成,因此难以同时抑制摇摆和抑制身体甩动。而且,用以使侧面支撑件旋转的控制装置或促动器搭载于靠背,因此成为复杂的构成。

另一方面,在JP特开2013-215476号公报所记载的现有技术中,虽然可以抑制由于摇摆而造成的骨盆侧倾,但存在如下问题:位于高硬度构件上方的缓冲材料变得极薄,因此损及就座时的柔软感或上下行程,就座舒适性(乘坐舒适性)变差。

鉴于上述事实,本公开的目的在于获得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同时抑制摇摆和抑制身体甩动、且能够确保良好的就座舒适性的车辆用座椅。

本公开的第一形态(a first aspect of the present disclosure)的车辆用座椅具备:座垫,支撑乘员的臀部及大腿部;以及靠背,支撑乘员的背部;在所述靠背中,将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对于乘员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大,所述座垫具有: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进行局部加强;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所述缓冲垫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

另外,第1形态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与第1形态的车辆用座椅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及在该车辆用座椅上就座的乘员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

在第1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靠背上部的前表面将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对于乘员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大。因此,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也就是靠背以较大的加速度且较小的振幅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时,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并不与乘员背部(后背)的上部接触,因此自靠背的上部传递到乘员背部的加振力减小。由此可抑制“身体甩动”。

另一方面,在车辆转弯时或变换车道时,也就是乘员上身以较小的加速度且较大的振幅在左右方向(横向)上倾斜时,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与乘员背部的上部相接,从而乘员上身被靠背良好地支撑。由此可抑制“摇摆”。

而且,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进行局部加强。由此使乘员更容易将大腿部的力传递到座垫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从而容易通过大腿部的力支撑上身,因此可进一步抑制“摇摆”。

此外,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由此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抑制缓冲垫的变形,从而抑制乘员的骨盆侧倾,因此可进一步抑制“摇摆”。

另外,在该车辆用座椅中,如上所述地在相对于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进行局部加强,且在相对于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因此与例如在大腿部及臀部的下方对缓冲垫进行加强的构成相比而言,就座舒适性变良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公开,可同时抑制摇摆和抑制身体甩动,且可确保良好的就座舒适性。另外,无需在靠背搭载控制装置或促动器等,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构成。

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形态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在所述靠背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在乘员胸部上部的下侧且至少相当于乘员胸部下部的高度,设有向所述靠背的前侧突出的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

另外,第2形态的相当于“胸部下部”的高度例如是在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上就座的乘员的躯干的侧部中位于第7肋骨及第8肋骨的高度。

在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等情况下,乘员的上身以骨盆为支点而在侧倾方向上摇晃时,胸部下部首先被背部侧面支撑部支撑(顶着)。因此,与胸部上部或腹部首先被背部侧面支撑部支撑的构成相比而言,可以避免对胸廓的输入,从而抑制胸部及头部的振动,因此可进一步抑制“身体甩动”。

第3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所述靠背上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在俯视下向所述靠背的后方侧凹入的弧状。

在第3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靠背上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如上所述的弧状。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设定所述阻力。

第4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在所述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形成有倾斜面,所述倾斜面随着朝向左右方向外侧而向所述靠背的前侧倾斜。

在第4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在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形成有如上所述的倾斜面。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设定所述阻力。

第5形态的公开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车辆用座椅的基础上,所述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的摩擦系数设定得比所述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大。

在第5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在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如上所述地设定摩擦系数。由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设定所述阻力。

第6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所述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是左右方向的侧面高硬度构件,其由刚性比所述缓冲垫高的泡沫形成,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埋入到所述缓冲垫中。

在第6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由刚性比缓冲垫高的泡沫形成的左右方向的侧面高硬度构件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埋入到缓冲垫中。由此,缓冲垫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成为简单的构成。

第7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所述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是左右方向的支撑骨架,其配置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固定在所述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上,且自下方侧支撑所述缓冲垫。

在第7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配置的左右方向的支撑骨架固定在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上,且自下方侧支撑缓冲垫。由此,缓冲垫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成为简单的构成。

第8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在所述缓冲垫的外周部埋入钢丝骨架,所述钢丝骨架的左右方向的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且上侧凸出地弯曲,所述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由在所述左右方向的侧部中配置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的部位构成。

在第8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埋入到缓冲垫的外周部的钢丝骨架的左右方向的侧部向左右方向外侧且上侧凸出地弯曲。而且,上述左右方向的侧部的一部分配置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由此,缓冲垫在相对于乘员大腿部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成为简单的构成。

第9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所述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是左右方向的支撑板,其配置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固定在所述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上,且通过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来支撑所述缓冲垫的下表面。

在第9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配置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的左右方向的支撑板固定在座垫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上。这些左右方向的支撑板通过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来支撑缓冲垫的下表面。由此,缓冲垫的下表面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成为简单的构成。

第10形态的车辆用座椅是在第1或第2形态的基础上,所述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是左右方向的下表面高硬度构件,其由刚性比所述缓冲垫高的泡沫形成,配置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固接于所述缓冲垫的下表面。

在第10形态的车辆用座椅中,由刚性比缓冲垫高的泡沫形成的左右方向的下表面高硬度构件配置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这些左右方向的下表面高硬度构件的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固接在缓冲垫的下表面。由此,缓冲垫的下表面在相对于乘员臀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进行局部加强,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成为简单的构成。

如上述所说明那样,在本公开的车辆用座椅中,能够以简单的构成同时抑制摇摆和抑制身体甩动,且能够确保良好的就座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下面将根据下述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其中:

图1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构成的前视图;

图2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构成的俯视图;

图3是示出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的构成的侧视图;

图4是示出靠背上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在俯视下向靠背的后方侧凹入的弧状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5是示出在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形成倾斜面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6是示出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摩擦系数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小的例子的前视图;

图7是示出将侧面高硬度构件作为侧面加强部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将支撑骨架作为侧面加强部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9是示出将钢丝骨架的一部分作为侧面加强部的例子的俯视图;

图10是示出将支撑板作为下表面加强部的例子的透视图;

图11是示出将下表面高硬度构件作为下表面加强部的例子的剖视图;

图12是用以说明通过背部侧面支撑部来支撑胸部下部的概念图;以及

图13是用以说明侧面加强部的效果的概念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使用图1~图13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加以说明。另外,在各图中,为了使附图易于查看,有时会省略一部分符号。而且,各图中适宜示出的箭头FR、UP、LH分别表示车辆用座椅10的前方、上方、左方。以下,在仅使用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进行说明的情况下,若无特别说明,则表示相对于车辆用座椅10的方向。

(构成)

如图1~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具备:座垫12,对就座于该车辆用座椅10上的乘员P(参照图12及图13)的臀部H及大腿部F进行支撑;靠背34,对乘员P的背部B进行支撑;头枕42,对乘员P的头部(省略图示)进行支撑。

靠背34上部的前表面为支撑力调整面50(参照图4~图6),其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对于乘员P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两侧部小。而且,在靠背34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在相当于乘员P的胸部C下部到腰部W的范围的高度,设有向靠背34的前侧突出的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

座垫12具有: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参照图7~图9),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参照图10及图11),在相对于乘员 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的下表面(背面)进行局部加强。

另外,上述乘员P例如具有相当于JM50(日本成年男性的50百分位) 的体型,并且以正常的坐姿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0上。而且,车辆用座椅10 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与搭载该车辆用座椅10的车辆的前后左右上下的方向一致。以下,首先对座垫12及靠背34的整体构成的概况加以说明,其后对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加以说明。

(座垫的整体构成)

座垫12具有:垫主体部12A,自下方侧支撑乘员P的臀部H及大腿部F;左右方向的垫侧面支撑部12B,自左右方向外侧支撑乘员P的臀部H及大腿部F。该座垫12包含作为骨架构件的垫骨架14(参照图8及图10)、由垫骨架14支撑的缓冲垫30、及覆盖缓冲垫30的垫表皮32而构成。

如图8及图10所示那样,垫骨架14具备:左右一对的侧骨架16,在座垫12的左右方向的侧部沿座椅前后方向延伸;前骨架18,架设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的前部的上端部之间;及后骨架20,架设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 的后端部之间。

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以长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且厚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这些侧骨架16经由升降机构 21及左右滑动轨道22连结于车身地板。前骨架18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为大致矩形状,以厚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左右方向的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的前部。后骨架20由金属管形成,以轴线方向沿着座椅宽度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座椅宽度方向的两端部通过铆接等方式连结于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的后端部。在前骨架18与后骨架20之间架设着在左右方向上排列的多根S弹簧24(参照图10;在图8中省略图示)。

缓冲垫30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泡沫构成,从上侧安装到垫骨架14上。该缓冲垫30由垫骨架14及多个S弹簧24从下方侧进行支撑,其包含:缓冲垫主体部30A,构成垫主体部12A;左右方向的缓冲垫侧部30B,构成左右方向的垫侧面支撑部12B。左右方向的缓冲垫侧部30B向缓冲垫主体部30A的上侧凸出,成型为确保对乘员P的臀部H及大腿部F的侧面支撑性的形状。覆盖到该缓冲垫30上的垫表皮32例如是对由布、皮革、合成皮革、PVC等构成的多个布片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

(靠背的整体构成)

靠背34具有:靠背主体部34A,自后方侧支撑乘员P的背部B;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自左右方向外侧支撑乘员P的躯干。该靠背34包含作为骨架构件的背骨架36(参照图8)、由背骨架36支撑的靠背垫38、覆盖靠背垫38的靠背表皮40而构成。

背骨架36如图8所示那样具备:左右一对侧骨架39,在靠背34的左右方向的侧部沿上下方向(靠背34的高度方向)延伸;上骨架(省略图示),架设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的上端部之间;背面面板41,架设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下部的后端部之间。

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以长度方向沿着上下方向且厚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的下端部经由众所周知的倾斜机构连结于垫骨架14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 的后端部。上骨架例如通过将金属管弯曲加工为大致倒U字形而形成,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的上端部。背面面板41例如由金属板形成为长条状,以长度方向沿着左右方向且厚度方向沿着前后方向的姿态进行配置,长度方向两端部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左右方向的侧骨架39的下部。

靠背垫38例如由聚氨酯泡沫等泡沫构成,从前方侧安装到背骨架36上。该靠背垫38包含:靠背垫主体部38A,构成靠背主体部34A;左右方向的靠背垫侧部38B,构成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左右方向的靠背垫侧部 38B向靠背垫主体部38A的前侧凸出,成型为确保对乘员P的躯干的侧面支撑性的形状。覆盖到该靠背垫38的靠背表皮40例如是对由布、皮革、合成皮革、PVC等构成的多个布片进行缝制而形成为袋状。

(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

其次,对作为本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支撑力调整面50、背部侧面支撑部34B、侧面加强部60、及下表面加强部70加以说明。

(关于支撑力调整面)

在本实施方式中,靠背34上部的前表面、也就是在靠背34中位于乘员 P肩胛骨的高度的部位的前表面为支撑力调整面50。该支撑力调整面50将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对于乘员P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大。该支撑力调整面50的具体例可列举图4~图6所示者。

在图4所示的例子中,支撑力调整面50(也就是靠背34的上部的前表面)形成为在俯视下向靠背34的后方侧凹入的弧状(参照图4的双点划线)。

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支撑力调整面50为左右方向中央部形成为大致平面状的平面部50A,且为左右方向两侧部随着朝向左右方向外侧而向靠背34 的前侧倾斜的左右方向的倾斜面50B。这些倾斜面50B以自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沿左右方向离开间隔的方式进行配置,且这些倾斜面50B的相对于左右方向的倾斜角度设定得比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乘员支撑面34B1小。

在图6所示的例子中,在靠背表皮40中,构成支撑力调整面50的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布片40A与构成支撑力调整面50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左右方向的布片40B不同。由此将支撑力调整面50的左右方向两侧部的摩擦系数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的大。

在设有上述支撑力调整面50的靠背34中,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支撑力调整面50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并不与乘员P背部B的上部接触,因此减小了自靠背34的上部传递到乘员P背部 B的加振力。由此抑制“身体甩动”。另一方面,在车辆转弯时或变换车道时,支撑力调整面50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与乘员P 背部的上部相接,因此乘员P的上身被靠背34良好地支撑。由此可抑制“摇摆”。

换而言之,在转弯或变换车道时乘员P的骨盆或上身在左右方向及侧倾方向上位移的“摇摆”中,虽然位移振幅大但是加速度小,在由于路面不平而产生的“身体甩动”中,虽然输入振动的加速度大但是位移振幅小。因此,对于位移大且加速度小的移动,由于乘员P的上身被靠背34支撑,因此车辆用座椅10与乘员P一体地移动。另一方面,对于振幅小且加速度大的移动,成为在车辆用座椅10与乘员P之间产生相对位移、由车辆用座椅10所产生的加振力难以传递到乘员P的构造。从而,成为支撑效果根据振幅与加速度而变化的构造。

(关于背部侧面支撑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靠背34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在乘员P胸部C上部的下侧且至少相当于乘员P胸部C下部的高度,设有向靠背34的前侧突出的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具体而言,在靠背34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在相当于乘员P胸部C的下部(参照在图12中带点的区域)到腰部W的范围的高度设有向靠背34前方侧突出的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上述相当于“胸部C的下部”的高度在就座于车辆用座椅10的乘员P具有相当于 JM50的体型的情况下,是指在该乘员P的躯干侧部中位于第7肋骨及第8肋骨的高度。设有上述支撑力调整面50的靠背34的上部配置在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上侧,且自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后方侧向后退地定位。

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形成为: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等情况下,乘员P的上身以骨盆为支点而在侧倾方向上摇晃时,乘员P的胸部C的下部首先被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上部支撑(顶着)。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中,将宽度尺寸W1(参照图1)设定于相对于宽度尺寸W2(参照图12)而言为例如115%~125%的范围内,所述宽度尺寸W1是如上所述地乘员P胸部C的下部首先顶着的部位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所述宽度尺寸W2是在乘员P的胸部C下部中、首先顶着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部位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由此可进一步抑制“身体甩动”。

换而言之,在随着由于路面凹凸所带来的不平路面输入而造成弹簧上的车体侧倾、由于车辆用座椅10而使乘员P的上身摇晃的“身体甩动”时,通过在乘员P的胸部C下部的高度、且以上述115%~125%的宽度尺寸支撑乘员P,可以避免对胸廓的输入,抑制头部与胸部C的振动,由此可最大程度地减轻身体的被甩动感。如果通过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支撑乘员P的躯干中的高于上述高度的位置,则乘员P的胸部C强烈地加振,头部被剧烈地甩动。而且,如果通过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支撑乘员P的躯干中的低于上述高度的位置,则虽然身体的被甩动感减轻,但在低频振动时胸廓倒下而变得不稳定。而且,如果支撑宽度是比上述115%~125%的宽度尺寸宽的,则胸部C相对于车辆用座椅10的移动慢,因此胸部C被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撞击而产生不适感。而且,如果支撑宽度是比上述115%~125%的宽度尺寸窄的,则胸廓被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夹着而造成上身直接加振,因此头部被剧烈地甩动。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对于是造成“身体甩动”的原因的、加速度大且振幅小的振动输入,使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并不与胸部C接触而避免输入;对于是造成“摇摆”的原因的、加速度小且振幅大的输入,使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上部与胸部C接触而进行支撑以使乘员P的上身不会倒下。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形成为在如上所述地乘员P的上身以骨盆为支点而在侧倾方向上摇晃时、乘员P的胸部C 的下部首先被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上部顶着;且在图5所示的例子中,靠背34上部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形成有左右方向的倾斜面50B的部位)并不包含于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中。换而言之,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是相对于靠背34上部(比乘员P的胸部C下部更靠上侧的部位)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向前方侧及座椅宽度方向中央侧以阶梯状或大致阶梯状凸出的部分。

(关于侧面加强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座垫12具有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其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如图13所示那样,在将人体尺寸数据库中所规定的坐姿臀-膝窝距离L1减去坐姿臀-转子距离L2而获得的转子-膝窝距离L3设为全长(100%) 时,将自转子朝向前方(膝侧)的60%的位置S作为中心,上述“大腿部F 的前后方向中央部”是位置S的前后方向60mm以上的范围R的部位。作为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的具体例,可列举图7~图9所示者。

在图7所示的例子中,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为左右方向的侧面高硬度构件62,其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埋入到缓冲垫30中(右侧的侧面高硬度构件62省略图示)。这些侧面高硬度构件62由刚性比缓冲垫30高的泡沫(例如聚丙烯泡沫、片状聚氨酯等) 构成,通过一体发泡成型而埋入到缓冲垫30中。

在图8所示的例子中,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为左右方向的支撑骨架 64,其配置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固定在座垫12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上,且自下方侧支撑缓冲垫30。这些支撑骨架64例如由钢丝弯曲加工而形成,通过焊接等方式固定在侧骨架16上。

在图9所示的例子中,在缓冲垫30的外周部埋入钢丝骨架66,该钢丝骨架的左右方向的侧部66S向左右方向外侧且上侧凸出地弯曲。而且,在左右方向的侧部66S中,配置于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的部位为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

在如上所示的设有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的座垫12中,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局部加强。由此可抑制“摇摆”。

换而言之,通过以图13所示的范围R自左右方向外侧且下方侧对乘员P 的大腿部F进行支撑,乘员P能够更有效地将大腿部F的力传递到垫侧面支撑部12B,从而能够以大腿部F的力支撑身体。如果以比上述的范围R更靠前方侧地进行支撑,则从大腿部F的根部到支撑位置的距离(力矩臂)变大,从而难以将大腿部F按压到垫侧面支撑部12B上。而且,如果以比上述的范围R更靠后方侧地进行支撑,则支撑位置上的大腿部F的位移小,从而不能产生足够的对垫侧面支撑部的按压力。在产生“摇摆”时,乘员P通过侧腹或大腿部F的肌肉力量保持坐姿,因此产生由于姿势控制带来的负担感或疲劳。相对于侧腹的肌肉而言,大腿部F的肌肉的最大产生力更大,因此通过提高大腿部F的支撑感,即便大腿部F的肌肉产生力稍微变大,也能够整体上以更少的负担感有效地保持乘车姿势。

(关于下表面加强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座垫12具有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其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的下表面(背面)进行局部加强。作为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的具体例,可列举图10~图11 所示者。

在图10所示的例子中,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为左右方向的支撑板72,其例如通过将金属板弯曲加工为截面V字状而形成,配置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这些支撑板72配置在座垫12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骨架与S弹簧24之间,固定于左右方向的侧骨架16上。这些支撑板72通过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72A来支撑缓冲垫30的下表面。具体而言,这些支撑板72在缓冲垫30的下表面中,自下方侧对缓冲垫主体部30A与缓冲垫侧部30B的边界部及其周边部进行支撑。

在图11所示的例子中,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为下表面高硬度构件74,其由刚性比缓冲垫30高的泡沫(例如聚丙烯泡沫、片状聚氨酯等)形成,配置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这些下表面高硬度构件74在前后方向上观察时具有大致三角形状的截面,朝座椅左右方向中央侧倾斜为向下斜坡的上表面74A固接在缓冲垫30的下表面。具体而言,这些下表面高硬度构件74在缓冲垫30的下表面中,固接在缓冲垫主体部30A 与缓冲垫侧部30B的边界部及其周边部。因此,在缓冲垫30的下表面中,固接有下表面高硬度构件74的部位成为抑制变形的构成。

在如上所述的设有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的座垫12中,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在该得到加强的部位中,缓冲垫30的刚性及阻尼性得到提高。由此可抑制“摇摆”。

换而言之,在由于产生“摇摆”而导致乘员P的骨盆的侧倾动作时,在臀部H的左右方向两端部中抑制缓冲垫30的下表面变形,且受到由于缓冲垫 30的压缩而对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产生的力。因此,对于在“摇摆”的动作中的成为支点的骨盆的侧倾动作,通过缓冲垫30的变形发挥较大的斥力和阻尼力,由此可抑制骨盆的侧倾动作,且可有效地减轻摇摆感。

(作用及效果)

其次,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加以说明。

在上述构成的车辆用座椅10中,靠背上部的前表面为支撑力调整面50,其左右方向两侧部的对于乘员P的左右方向的相对位移的阻力设定得比左右方向中央部大。因此,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也就是靠背34以较大的加速度且较小的振幅在左右方向上振动时,靠背34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并不与乘员P背部B的上部接触,因此自靠背34的上部传递到乘员P背部B的加振力减小。由此可抑制“身体甩动”。

另一方面,在车辆转弯时或变换车道时,也就是乘员P上身以较小的加速度且较大的振幅在左右方向(横向)上倾斜时,靠背34上部的前表面中的左右方向两侧部(上述阻力设定得较大的部位)与乘员P背部B的上部相接,从而乘员P上身被靠背34良好地支撑。由此可抑制“摇摆”。

而且,在该车辆用座椅10中,座垫12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 60在相对于乘员P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由此使乘员P更容易将大腿部F的力传递到座垫12 的左右方向的垫侧面支撑部12B,从而容易通过大腿部F的力支撑上身,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摇摆”。

此外,在该车辆用座椅10中,座垫12所具有的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由此在相对于乘员P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抑制缓冲垫30的变形,从而抑制乘员P的骨盆侧倾,因此能够进一步抑制“摇摆”。

另外,在该车辆用座椅10中,如上所述地在相对于大腿部F前后方向中央部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进行局部加强,且在相对于臀部H的左右方向外侧且斜下方侧对缓冲垫30的下表面进行局部加强,因此与例如在大腿部F及臀部H的下方对缓冲垫30进行加强的构成相比而言,就座舒适性变良好。

综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可同时抑制摇摆和抑制身体甩动,且可确保良好的就座舒适性。另外,无需在靠背34搭载控制装置或促动器等,因此能够实现简单的构成。而且,除了无需用以在靠背搭载控制装置或促动器等的布局部件之外,还可以抑制成本或组装工时、重量的增加。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车辆用座椅10中,在靠背34的左右方向两侧部,在相当于乘员P的胸部C下部到腰部W的范围的高度,设有向靠背34的前侧突出的、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因此,当车辆在凸凹的路面上行驶时等情况下,乘员P的上身以骨盆为支点而在侧倾方向上摇晃时,胸部C 的下部首先被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支撑(顶着)。因此,与胸部C的上部或腹部A首先被背部侧面支撑部34B支撑的构成相比而言,可以避免对胸廓的输入,从而抑制胸部C及头部的振动,因此可进一步抑制“身体甩动”。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撑力调整面50采用图4~图6所示的例子的任一者,因此能够以简单的构成设定所述阻力。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采用图7~图9所示的例子的任一者,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采用图10及图11所示的例子的任一者,因此可使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及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成为简单的构成。

(本实施方式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在转弯时或变换车道时所产生的“摇摆”,不仅通过靠背34上部的支撑力调整面50来支撑振幅较大的乘员上身,而且还通过左右方向的下表面加强部70来抑制成为“摇摆”的旋转中心的骨盆的侧倾动作,由此可以更有效地减轻疲劳、减轻由于姿态稳定性引起的不安感以及实现更准确的驾驶操作。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左右方向的侧面加强部60,能够使乘员P在“摇摆”时以更少的肌肉负担维持姿态,从而能够减轻疲劳。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最优选的支撑形状,减小由于“身体甩动”从车辆用座椅10传递到乘员P胸部C的加振力,从而抑制头部甩动,由此可减轻“身体甩动”所带来的不适感、或视野抖动所带来的不安感。

在本实施方式中,对于习知的处于取舍关系的“摇摆”和“身体甩动”,通过同时利用根据位移振幅、加速度而变化的靠背34上部的支撑和背部侧面支撑部34B的支撑,可消除上述取舍而减少上述两种现象。

在本实施方式中,无需控制装置或促动器,因此能够抑制材料成本、组装工时、重量的增加。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左右方向的背部侧面支撑部34B中是将在“摇摆”时乘员P胸部C的下部首先顶着的部位之间的左右方向的宽度尺寸 W1(参照图1)恒定地设定的构成,但并不限于此。例如,还可以是在靠背 34设有用以手动调整上述宽度尺寸W1的调整机构的构成。

而且,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是根据相当于JM50的体型的乘员P而设定车辆用座椅10的各部分尺寸等的构成,但本公开的车辆用座椅的各部分的尺寸可以根据搭载该车辆用座椅的车辆所针对的体型、或使用该车辆的国家的成人标准体型而适宜变更。例如,在使用搭载了本公开的车辆用座椅的车辆的国家为美国的情况下,还可以根据相当于AM50或AF05的体型的乘员来设定各部分的尺寸。

另外,本公开可以在不脱离其主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而实施。而且,本公开的权利范围当然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一体式座椅靠背骨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