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

文档序号:1358978 发布日期:2020-07-28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 (Production process of Guizhou yellow rice dumpling ) 是由 吴茂云 于 2020-05-15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粽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糯米25kg,黄豆2.5kg,猪油0.5kg,生抽0.25kg,老抽0.25kg,盐0.5kg,清洗浸料,准备粽叶,加料炒制,混合搅拌,包制蒸煮五个步骤,经过猪油和酱油炒制后的糯米,糯米会把猪油和酱油的香味吸收进去,再配合豆浆混合搅拌,使得黄豆的鲜香味融入到糯米中去,提高粽子整体的口感;向糯米中加入猪油、生抽、老抽和盐进行炒制,炒制糯米至断生,由于糯米泡后易碎,不利于后续的包制,而炒制后的糯米会有部分水分被炒出,更加利于成型。(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ice dumpling production, in particular to a production process of Guizhou yellow rice dumpling,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five steps of 25kg of glutinous rice, 2.5kg of soybean, 0.5kg of lard, 0.25kg of light soy sauce, 0.25kg of dark soy sauce and 0.5kg of salt, cleaning and soaking materials, preparing rice dumpling leaves, adding materials, frying, mixing and stirring, and making and cooking, wherein the glutinous rice fried by the lard and the soy sauce can absorb the fragrance of the lard and the soy sauce, and then is matched with soybean milk for mixing and stirring, so that the fresh fragrance of the soybean is blended into the glutinous rice, and the integral taste of the rice dumpling is improved; add lard, light soy sauce, dark soy sauce and salt in to the glutinous rice and fry, fry system glutinous rice to disconnected living, because glutinous rice is breakable after soaking, be unfavorable for subsequent package system, and the glutinous rice after frying has partial moisture to be fried out, does benefit to the shaping more.)

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粽子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粽子,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粽子的主要材料是糯米、馅料和箬叶等。由于各地饮食习惯的不同,粽子形成了南北风味;从口味上分,粽子有咸粽和甜粽两大类。食粽的风俗,千百年来每年农历五月初五的端午节,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

不同风格的粽子在生产工艺上也各不相同,但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每个步骤都会影响粽子最后的口感,例如粽米的炒制时间、蒸制时间和搅拌时间等,在此提出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其原材料配比为:糯米25kg,黄豆2.5kg,猪油0.5kg,生抽0.25kg,老抽0.25kg,盐0.5kg,其生产过程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一:清洗浸料,将所述糯米和所述黄豆分别清洗,然后将洗干净后的所述黄豆打磨成豆浆,浸泡后将所述糯米沥干水分;

步骤二:准备粽叶,将所述粽叶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蒸煮,使所述粽叶充分消毒杀菌,蒸煮后将所述粽叶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

步骤三:加料炒制,将浸泡后的所述糯米首先干炒1-2分钟,将糯米中的部分水分炒出,然后再向所述糯米中加入所述猪油、所述生抽、所述老抽和所述盐进行炒制,炒制所述糯米至断生;

步骤四:混合搅拌,待所述糯米炒制完成后,将打磨的所述豆浆加入炒制后的所述糯米中混合搅拌;

步骤五:包制蒸煮,将所述粽叶从冷水中捞出进行包制成粽子,然后将包制好的粽子放入蒸柜进行蒸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一中,所述糯米洗净后的浸泡时间为8小时。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二中,所述粽叶蒸煮时间为5-10分钟。

优选的,在步骤三中,所述糯米的炒制时间为8-12分钟。

优选的,在步骤四中,所述豆浆与所述糯米搅拌时的搅拌方向为一个方向。

优选的,在所述步骤五中,包制的所述粽子重量在90-110克,所述粽子内的材料重量为70-90克,所述粽子在所述蒸柜内的蒸制时间为12小时。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和优点:

经过猪油和酱油炒制后的糯米,糯米会把猪油和酱油的香味吸收进去,再配合豆浆混合搅拌,使得黄豆的鲜香味融入到糯米中去,提高粽子整体的口感;向糯米中加入猪油、生抽、老抽和盐进行炒制,炒制糯米至断生,由于糯米泡后易碎,不利于后续的包制,而炒制后的糯米会有部分水分被炒出,更加利于成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步骤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原材料配比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提供了如图1-2所示的一种贵州黄粽的生产工艺,其原材料配比为:糯米25kg,黄豆2.5kg,猪油0.5kg,生抽0.25kg,老抽0.25kg,盐0.5kg,在材料的准备阶段,糯米必须是当年产的优质糯米,不能是多年的陈糯米,在糯米进行浸泡之前最好对糯米中的杂质进行筛选,因为糯米中可能还混杂着发黄或发绿的糯米粒,变质的糯米粒会严重影响粽子的口感。

在生产过程包括的以下几个步骤中:

步骤一:清洗浸料,将糯米和黄豆分别清洗,然后将洗干净后的黄豆打磨成豆浆,浸泡后将糯米沥干水分。

步骤二:准备粽叶,将粽叶洗净然后放入沸水中蒸煮,使粽叶充分消毒杀菌,蒸煮后将粽叶迅速放入冷水中冷却,在此步骤中,选择粽叶时,尽量保证每片粽叶的大小相同,粽叶的长度在30-32cm,宽度为6-8cm,且不能是破损的粽叶,对于粽叶的颜色应尽量保证是新鲜的绿色,不能是干黄的颜色,干黄颜色说明粽叶较老,煮后容易裂开,影响成品粽子的质量。

步骤三:加料炒制,将浸泡后的糯米首先干炒1-2分钟,将糯米中的部分水分炒出,然后再向糯米中加入猪油、生抽、老抽和盐进行炒制,炒制糯米至断生,由于糯米泡后易碎,不利于后续的包制,而炒制后的糯米会有部分水分被炒出,更加利于成型,便于后续豆浆的味道浸入糯米中,且在这一过程中加入了黄豆、猪油、生抽、老抽和盐,黄豆的鲜香、猪油的香味以及生抽老抽的味道与糯米香味融合,口感更好。

步骤四:混合搅拌,待糯米炒制完成后,将打磨的豆浆加入炒制后的糯米中混合搅拌,首先将糯米放入搅拌锅中,然后向其内加入豆浆,搅拌锅可以选择自动搅拌锅,也可以手动搅拌,搅拌的速度不宜过快,在8-12次/分钟即可。

步骤五:包制蒸煮,将粽叶从冷水中捞出进行包制成粽子,在包制这里,也可以在粽米内添加其他的材料,例如蜜枣、蛋黄、肉制品或其他的材料,也可以不添加任何其他的材料,实用纯糯米进行包制,然后将包制好的粽子放入蒸柜进行蒸制。

在步骤一中,糯米洗净后的浸泡时间为8小时,浸泡后的糯米吸收了水分,糯米粒饱满明亮。

在步骤二中,粽叶蒸煮时间为5-10分钟,蒸煮可以使粽叶表面的杀菌地较为彻底,且使得粽叶适当地软化,在后续的包制过程更容易使粽叶对粽米进行包裹。

在步骤三中,糯米的炒制时间为8-12分钟,糯米在炒制的过程中,使得添加的猪油、生抽、老抽和盐这些调料可以充分地融入到糯米内。

在步骤四中,豆浆与糯米搅拌时的搅拌方向为一个方向,沿着一个方向顺时针或者逆时针均可,往一个方向搅拌可以使得粽米与豆浆充分混合,在炒制阶段的猪油、酱油和盐等材料也得到充分混合。

在步骤五中,包制的粽子重量在90-110克,粽子内的材料重量为70-90克,这个粽子内的材料的重量为最佳的密度范围,因为不同的包制密度对粽子蒸煮过程中平均水分含量和口感是有影响的,粽子内的材料密度越大,其蒸熟所需的时间越长粽子在蒸柜内的蒸制时间为12小时。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麦片生产用加工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