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文档序号:1365084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Press-fit terminal and substrate with terminal ) 是由 岸端裕矢 坂元信幸 大山幸一 于 2019-12-27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能够确保适当的保持力并且适当地进行与基板的电连接的压配合端子。压配合端子(1)具备可塑性部(5),该可塑性部包含:宽幅部(53),其包含沿着与向基板(20)的通孔(23)插入的插入方向(X)正交的正交方向(第1正交方向(Y))朝向最外侧突出的触点;及贯通孔(8),其允许宽幅部向正交方向的内侧变形,可塑性部沿着插入方向被压入到通孔中,并且接触基板的通孔的内周面。宽幅部具有:位于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触点即第1触点(54a);位于插入方向上的与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所述触点即第2触点(55a);及位于插入方向上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的低刚性部(56)。(Provided is a press-fit terminal capable of ensuring an appropriate holding force and appropriately performing electrical connection with a substrate. A press-fit terminal (1) is provided with a plastic part (5) which includes: a wide part (53) including a contact protruding toward the outermost side along an orthogonal direction (1 st orthogonal direction (Y)) orthogonal to an insertion direction (X) into the through hole (23) of the substrate (20); and a through hole (8) which allows the wide width portion to deform inward in the orthogonal direction, and the plastic portion is pressed into the through hole along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and contacts the inner peripheral surface of the through hole of the substrate. The wide width part has: a contact point (54a) located on the front end side in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namely a 1 st contact point; a 2 nd contact (55a) which is the contact located on the base end side opposite to the tip end side in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and a low rigidity portion (56) located between the 1 st contact and the 2 nd contact in the insertion direction and having rigidit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1 st contact and that of the 2 nd contact.)

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背景技术

作为现有的压配合端子,例如,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可塑性部,该可塑性部具有:腿部,其从主体部延伸并且外缘在轴向形成预定形状;以及细长的孔,其贯通端子且在横断方向具有冲压成的预定形状,并且将所述腿部分离并划分成向内的缘间。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第403012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欲解决的技术问题

然而,对于上述的压配合端子中,在确保适当的保持力的方面以及适当进行压配合端子与基板的电连接的方面尚有改进余地。

本发明鉴于上述情况而创造,目的在于提供能够确保适当的保持力并且适当进行与基板的电连接的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手段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特征在于,具备可塑性部,所述可塑性部包含:宽幅部,所述宽幅部包含沿着与向基板的通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朝向最外侧突出的触点;以及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允许所述宽幅部向所述正交方向的内侧的变形,所述可塑性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被压入到所述通孔中,并且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宽幅部具有:第1触点,该第1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所述触点;第2触点,该第2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与所述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所述触点;以及低刚性部,该低刚性部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所述第1触点的刚性和所述第2触点的刚性。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可塑性部具有一对压入部,所述一对压入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延伸,且位于在所述正交方向上隔着所述贯通孔对置的位置,并且分别设置有所述第1触点、所述第2触点以及所述低刚性部,一对压入部各自具有位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所述贯通孔侧的内壁面以及位于所述正交方向上的与所述贯通孔相反侧的外壁面,在所述正交方向上,所述低刚性部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小于所述第1触点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以及所述第2触点的所述内壁面与所述外壁面的宽度尺寸。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低刚性部的所述外壁面凹陷成相对于所述第1触点和所述第2触点接近所述贯通孔。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一对压入部的所述外壁面沿着所述插入方向各自平行延伸,所述贯通孔在所述低刚性部处的所述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尺寸最大,并且所述正交方向上的宽度尺寸随着从所述低刚性部起沿所述插入方向远离而逐渐变小。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在基板的通孔的内周面设置有覆膜,可塑性部在被压入到通孔的内周面时,利用第1触点来刮除覆膜。

此外,在上述压配合端子中,优选地,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的沿着所述插入方向的间隔是所述通孔的所述插入方向的深度尺寸的70~100%。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涉及的带端子基板的特征在于,具备:基板,所述基板具有通孔;以及压配合端子,所述压配合端子被压入到所述通孔中,所述压配合端子具备可塑性部,所述可塑性部包含:宽幅部,所述宽幅部包含沿着与向基板的通孔插入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朝向最外侧突出的触点;以及贯通孔,所述贯通孔允许所述宽幅部向所述正交方向的内侧的变形,所述可塑性部沿着所述插入方向被压入到所述通孔中,并且与所述基板的所述通孔的内周面接触,所述宽幅部具有:第1触点,该第1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所述触点;第2触点,该第2触点是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与所述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所述触点;以及低刚性部,该低刚性部位于所述插入方向上的所述第1触点与所述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所述第1触点的刚性和所述第2触点的刚性。

发明效果

本发明涉及的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具有以下结构。宽幅部具有:位于插入方向上的前端侧的触点即第1触点;位于插入方向上的与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触点即第2触点;以及位于插入方向上的第1触点与第2触点之间并且刚性低于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的低刚性部。因此,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高于低刚性部的刚性。由此,压配合端子中,在将可塑性部向通孔压入时,低刚性部处的向贯通孔的内侧的变形量较大,而第1触点处的向贯通孔的内侧的变形量以及第2触点处的向贯通孔的内侧的变形量较小。由此,第1触点或第2触点的一者或两者咬入通孔的内周面,对于基板具有适当的保持力,并且能够适当地进行与基板的电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

图2是示出将压配合端子的可塑性部压入到基板的通孔中的状态的主视图。

图3是图2的箭头III-III处的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2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

符号说明

1:压配合端子

1b:压配合端子

1c:压配合端子

1d:压配合端子

2:带端子基板

20:基板

23:通孔

24:通孔的插入方向的中央位置

29:覆膜

5:可塑性部

50a:压入部

50b:压入部

53:宽幅部

153:宽幅部

253:宽幅部

353:宽幅部

54:第1触点部

154:第1触点部

254:第1触点部

354:第1触点部

54a:第1触点(触点)

154a:第1触点(触点)

254a:第1触点(触点)

354a:第1触点(触点)

55:第2触点部

155:第2触点部

255:第2触点部

355:第2触点部

55a:第2触点(触点)

155a:第2触点(触点)

255a:第2触点(触点)

355a:第2触点(触点)

56:低刚性部

156:低刚性部

256:低刚性部

356:低刚性部

57a、57b:内壁面

357a、357b:内壁面

58a、58b:外壁面

158a、158b:外壁面

258a、258b:外壁面

358a、358b:外壁面

8:贯通孔

308:贯通孔

L2:第1触点与第2触点在插入方向上的间隔

L3:通孔在插入方向上的深度尺寸

W8:正交方向上的低刚性部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宽度尺寸W9:正交方向上的第1触点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宽度尺寸W10:正交方向上的第2触点的内壁面与外壁面的宽度尺寸

X:插入方向

Y:第1正交方向(正交方向)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根据附图说明本发明涉及的压配合端子以及带端子基板的实施方式。此外,该发明并没有被该实施方式所限定。

[实施方式1]

图1是本发明涉及的压配合端子的主视图。图2是示出将压配合端子的可塑性部(日文:コンプライアント部)压入基板的通孔中的状态的主视图。图3是图2的箭头III-III处的剖视图。

如图1所示,X方向为本实施方式中的压配合端子1向基板20的通孔23插入的插入方向。如图1所示,Y方向为与插入方向X正交的压配合端子1的第1正交方向(正交方向)。如图3所示,Z方向为与插入方向X和第1正交方向Y分别正交的压配合端子1的第2正交方向。在本说明书中,压配合端子1具有沿着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以及位于插入方向X的相反侧的基端侧。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例如用于印刷基板等基板20。如图1所示,基板20具有电气绝缘性的基板主体21。基板主体21具有电气导电性的电路部22以及与电路部22电气连接的通孔23。电路部22例如配置在基板20的插入方向X上的一个表面(安装面)。通孔23以在插入方向X上贯通基板主体21的方式形成为例如具有贯通轴Xs的圆柱状。通孔23形成为在插入方向X上直径R1恒定。通孔23的内周面被电气导电性的材料即导电部28覆盖。另外,通孔23在插入方向X的基端侧具有一个端部25,在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具有另一端部26,在一个端部25与另一端部26之间具有中央部27。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深度尺寸L3是在插入方向X上从一个端部25的基端到另一端部26的前端的长度。换言之,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深度尺寸L3是直径R1相同的部分的长度。压配合端子1和基板20构成带端子基板2(参照图2)。换言之,带端子基板2构成为具备该压配合端子1和基板20。

例如图1所示,压配合端子1由铜合金等电气导线性的材料形成,并具有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的轴心Xt,并且具备前端部3、可塑性部5以及基端部6。压配合端子1形成为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在插入方向X上,在一侧(前端侧)的端部即前端部经由可塑性部5等而连接有基板20,在另一侧(基端侧)的端部即基端部连接有连接对象(与基板20电连接的对象)。在这样的压配合端子1的表面,可以形成有由锡镀层、银镀层以及金镀层等形成的镀层。

前端部3是位于压配合端子1的最前端侧的部分,且具有第1部分31和第2部分32。第1部分31是以随着从前端侧向基端侧去而宽度尺寸W1逐渐变大的方式向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相反方向延伸的部分。第2部分32是位于第1部分31的基端侧,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且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2不变地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的部分。第1部分31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1以及第2部分32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2小于通孔23的直径R1。由此,前端部3能够插入到通孔23中。

基端部6位于压配合端子1的最基端侧,以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3在插入方向X上不变的方式,形成为在插入方向X上延伸。

可塑性部5配置成在插入方向X上与前端部3的基端侧相邻,并且与基端部6的前端侧相邻。可塑性部5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大于前端部3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1、W2,并且大于基端部6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3。可塑性部是被压入通孔23的部分。

可塑性部5在插入方向X上具有位于前端侧的导入部51、位于基端侧的末端部52以及位于导入部51与末端部52之间的宽幅部53。

导入部51是配置成与前端部3邻接并且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4从前端侧朝向基端侧而逐渐变大的部分。

末端部52是配置成与基端部6邻接并且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5从基端侧朝向前端侧而逐渐变大的部分。

宽幅部53具有与导入部51邻接的第1触点部54、与末端部52邻接的第2触点部55以及位于第1触点部54与第2触点部55之间的低刚性部56,并且该宽幅部53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第1触点部54和第2触点部55在压配合端子1中是沿着第1正交方向Y向外侧突出的触点部。在宽幅部53中,相当于第1触点部54和第2触点部55的部分(更详细而言为后述的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的部分)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6稍大于通孔23的直径R1。另外,在宽幅部53中相当于低刚性部56的部分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7小于上述宽度尺寸W6。

可塑性部5由于具有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中央且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的贯通孔8而分为两岔。换言之,可塑性部5具有一对压入部50a、50b,两者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并且在第1正交方向Y上位于隔着贯通孔8对置的位置。一对压入部50a、50b分别是沿着插入方向X柱状地延伸的部分,形成为在第1正交方向Y上以朝向与贯通孔8相反的相反侧(即第1正交方向Y的外侧)突出的方式进行弯曲。这一对压入部50a、50b中,一个压入部50a与另一个压入部50b在第1正交方向Y上彼此对置。一对压入部50a、50b分别设置有第1触点部54、第2触点部55以及低刚性部56。

如图1所示,在从正面观察时,贯通孔8是沿着插入方向X的纵长的大致椭圆形状,且如图3所示,形成为沿着第2正交方向Z贯通可塑性部5。贯通孔8在第2正交方向Z上的厚度尺寸大致相同,并且允许宽幅部53向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的变形。

如图1所示,贯通孔8具有半圆状的上方部分81,该上方部分81位于插入方向X的基端侧,并且第1正交方向Y的宽度尺寸沿着插入方向X逐渐变大。另外,贯通孔8具有下方部分82,该下方部分82位于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并且第1正交方向Y的宽度尺寸沿着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相反方向逐渐变大。而且,贯通孔8具有中央部分83,该中央部分83在插入方向上位于上方部分81与下方部分82之间,并且连结上方部分81和下方部分82。中央部分83包含贯通孔8的在插入方向X上的第1中央位置80a。

贯通孔8的插入方向X上的长度尺寸L1在插入方向X上比后述的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更长。而且,贯通孔8以越过第1触点54a并且越过第2触点55a的方式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如图1所示,贯通孔8形成为在包含插入方向X和第1正交方向Y的平面上以第1中央位置80a为基准大致线对称。而且,如图3所示,贯通孔8具有在第2正交方向Z上的第2中央位置80b,并且形成为在包含第1正交方向Y和第2正交方向Z的平面上以第2中央位置80b为基准大致线对称。

如图3所示,压入部50a、50b具有隔着贯通孔8在第1正交方向Y上彼此对置的内壁面57a、57b。换言之,压入部50a、50b在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具有内壁面57a、57b。另外,压入部50a、50b在第1正交方向Y的外侧具有外壁面58a、58b。换言之,一对压入部50a、50b具有位于第1正交方向Y上的贯通孔8侧的内壁面57a、57b以及位于第1正交方向Y上的与贯通孔8相反的相反侧的外壁面58a、58b。

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是指在第1正交方向Y上与贯通孔8邻接的侧,且为与轴心Xt接近的侧。第1正交方向Y的外侧是指在第1正交方向Y上与贯通孔8相反的相反侧,且为从轴心Xt远离的侧。

如图3所示,压入部50a、50b各自具有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外侧的两侧部分501a、501b以及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两侧部分501a、501b的内侧的主体部分502a、502b。

两侧部分501a、501b是具有第2正交方向Z的厚度尺寸最小的外壁面58a、58b,并且第2正交方向Z的厚度尺寸从外壁面58a、58b起随着沿第1正交方向Y接近内壁面57a、57b而逐渐变大的部分。两侧部分501a、501b形成为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相同,并且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主体部分502a、502b形成为第2正交方向Z的厚度尺寸相同,并且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一对压入部50a、50b形成为以轴心Xt为基准而大致线对称。于是,在以下说明一个压入部50a,并省略另一压入部50b的说明。其中,一个压入部50a的结构与另一压入部50b的结构相同。一个压入部50a如上所述设置有第1触点部54、第2触点部55以及低刚性部56。以下详细说明第1触点部54、第2触点部55以及低刚性部56。

第1触点部54在宽幅部53中位于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第1触点部54具有第1触点54a,该第1触点54a在插入方向X上位于与低刚性部56的前端侧邻接的位置且沿着第1正交方向Y突出到最外侧,并且第一触点部54从第1触点54a起随着沿插入方向X接近前端侧而逐渐接近轴心Xt。第1触点54a形成为由第1直线部分54b与第2直线部分54c交叉而形成锐角。第1直线部分54b与轴心Xt正交,并且以低刚性部56的前端侧的端部作为起点且以从轴心Xt远离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第2直线部分54c以导入部51的基端侧的端部为起点,以相对于插入方向X和第1正交方向Y分别倾斜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第1触点部54的外壁面58a以相对于低刚性部56的外壁面58a从贯通孔8远离的方式突出。

第2触点部55在宽幅部53中位于插入方向X的与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第2触点部55具有第2触点55a,该第2触点55a在插入方向X上位于与低刚性部56的基端侧邻接的位置且沿着第1正交方向Y突出到最外侧,并且第2触点部55从第2触点55a起随着沿插入方向X的相反方向接近基端侧而逐渐接近轴心Xt。第2触点55a形成为由第3直线部分55b与第4直线部分55c交叉而形成锐角。第3直线部分55b与轴心Xt正交,并且以低刚性部56的基端侧的端部作为起点以从轴心Xt远离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第4直线部分55c以末端部52的前端侧的端部作为起点,以相对于插入方向X和第1正交方向Y分别倾斜的方式直线状地延伸后,以与轴心Xt平行的方式沿着插入方向X直线状地延伸。第2触点部55的外壁面58a以相对于低刚性部56的外壁面58a从贯通孔8远离的方式突出。

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深度尺寸L3的70~100%。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在插入方向X上从第1触点部54的基端侧的端部到第2触点部55的前端侧的端部的长度尺寸。换言之,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在插入方向X上的尺寸稍大于低刚性部56的插入方向X的尺寸。

低刚性部56在宽幅部53中位于第1触点部54与第2触点部55之间。低刚性部56的外壁面58a凹陷成相对于第1触点部54和第2触点部55接近贯通孔8。另外,在插入方向X上,低刚性部56的中央位置与贯通孔8的第1中央位置80a一致。贯通孔8在该低刚性部56的插入方向X上的中央位置处的宽度尺寸最大,第1正交方向Y的宽度尺寸随着从低刚性部56的中央位置起沿插入方向X远离而逐渐变小。

由于如上所述形成压入部50a,因此在第1正交方向Y上,低刚性部56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8小于第1触点54a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9以及第2触点55a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10。由此,低刚性部56的刚性低于第1触点54a的刚性和第2触点55a的刚性。

在将这样的压配合端子1安装在基板20的情况下,首先,作业者如图1所示使通孔23的贯通轴Xs与压配合端子1的轴心Xt一致。接着,作业者将前端部3插入到通孔23中。

压配合端子1的宽幅部53的宽度尺寸W6稍大于通孔23的直径R1。因此,当作业者沿着插入方向X向通孔23插入压配合端子1时,压入部50a、50b的外壁面58a与通孔23的内周面接触。

然后,当作业者进一步将可塑性部5沿着插入方向X向通孔23插入时,可塑性部5的压入部50a、50b变形,该可塑性部5被压入到通孔23中。更具体而言,一对压入部50a、50b以在第1正交方向Y上彼此接近的方式变形,贯通孔8的第1正交方向Y的宽度尺寸变小。作业者如图2所示将可塑性部5压入到通孔23中,直至压入到贯通孔8的插入方向X的第1中央位置80a与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中央位置24一致的位置为止,从而压配合端子1对基板20的安装结束。

本实施方式涉及的压配合端子1和带端子基板2具有以下结构。宽幅部53具有:位于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的触点即第1触点54a;位于插入方向X的与前端侧相反侧的基端侧的触点即第2触点55a;以及位于插入方向X的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之间并且刚性低于第1触点54a的刚性和第2触点55a的刚性的低刚性部56。因此,第1触点54a的刚性和第2触点55a的刚性高于低刚性部56的刚性。由此,压配合端子1中,在可塑性部5向通孔23压入时,低刚性部56处的向贯通孔8内侧的变形量较大,第1触点54a处的向贯通孔8的内侧的变形量以及第2触点55a处的向贯通孔8的内侧的变形量较小。由此,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作为其结果,在第1触点54a与基板20之间以及第2触点55a与基板20之间,能够可靠地形成进行电连接的触点,由此,能够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此外,由于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对基板20具有适当的保持力。而且,在将压配合端子1和带端子基板2搭载于车辆的情况下,车辆行驶所造成的振动作用在压配合端子1和带端子基板2上。本实施方式的压配合端子中,由于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即使在振动作用在基板20的状态下,也能够对基板20维持适当的保持力。

在第1正交方向Y上,低刚性部56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8小于第1触点54a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9以及第2触点55a的内壁面57a与外壁面58a的宽度尺寸W10。因此,压配合端子1能够使低刚性部56的刚性低于第1触点54a的刚性和第2触点55a的刚性。因此,压配合端子1能够使压入部50a的形状简化,能够通过冲压成型等容易地制造压配合端子1。

低刚性部56的外壁面58a凹陷成相对于第1触点54a的外壁面58a和第2触点55a的外壁面58a接近贯通孔8。该压配合端子1能够通过改变低刚性部56的外壁面58a、第1触点54a的外壁面58a及第2触点55a的外壁面58a的形状,从而容易地使第1触点54a的刚性和第2触点55a的刚性与低刚性部56的刚性不同。由此,例如能够通过对金属性的板材进行冲压成型从而制造压配合端子1,能够使压配合端子1的制造变得容易。

由于第2触点55a为锐角,因此第2触点55a进一步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在与第2触点55a基板20之间可靠地形成触点,能够更适当地进行第2触点55a与基板20的电连接。

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深度尺寸L3的70~100%。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深度尺寸L3的70%以上,在进行压入时,即使压配合端子1相对于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位置在通孔23的公差的范围内偏差时,也能够允许该偏差,并且在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与基板20之间可靠地形成进行电连接的触点。另一方面,压配合端子1中,由于上述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深度尺寸L3的100%以下,因此能够抑制大型化。作为结果,该压配合端子1能够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并且能够抑制大型化。

[实施方式2]

接着,使用图4说明压配合端子1a的实施方式2。此外,在实施方式2的压配合端子1a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相同的结构要素、部分等,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而仅说明不同的结构要素、部分。

实施方式2的基板20与实施方式1的基板20的不同点仅在于电路部22的表面和通孔23的内周面的表面。更具体而言,基板20具有将电路部22的表面以及通孔23的内周面的表面覆盖的覆膜29。覆膜29是在形成电路部22以及通孔23的内周面的铜等导电性的部分的表面形成的部分。覆膜29例如由水溶性有机保焊膜(即所谓OSP)等具有绝缘性的材料来形成。利用覆膜29防止电路部22以及通孔23的内周面的氧化,并且在将其他电子元件安装在电路部22等时,能够提高焊料附着性。另外,覆膜29的摩擦系数小于覆盖通孔23的内周面的导电部28的摩擦系数。

在可塑性部5被压入通孔23的内周面时,首先第1触点部54进入通孔23的内部。而且,利用第1触点部54所包含的第1触点54a,刮除通孔23的内部的覆膜29。在第1触点部54从通孔23的内部出去前,第2触点部55进入通孔23的内部。

该压配合端子1a利用第1触点54a刮除绝缘性的覆膜29,能够使导电性的导电部28露出到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压配合端子1a能够确保导电性的导电部28与第2触点55a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作为结果,能够抑制电阻,并且提高与基板20的导电性。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压配合端子1a能够利用宽幅部53的第1触点54a刮除摩擦系数小的覆膜29,使摩擦系数大的导电部28露出到通孔23的内周面。作为结果,压配合端子1在被压入到通孔23中的状态下,能够使摩擦系数大的导电部28与第2触点55a接触,因此能够提高与基板20之间的保持力。在该情况下,如上所述,压配合端子1a是低刚性部56处的向贯通孔8的内侧的变形量较大而第1触点54a处的向贯通孔8的内侧的变形量较小的结构,能够提高由第1触点54a实现的覆膜29的刮除效果。

由于第1触点54a为锐角,因此第1触点54a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压配合端子1a在压入时能够利用第1触点54a可靠地刮除覆膜29。由此,压配合端子1a能够进一步确保导电性的导电部28与第2触点55a的接触面积相对较大,作为结果,能够进一步抑制电阻,并且进一步提高与基板20的导电性。

该压配合端子1a中,第1触点54a与第2触点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上的深度尺寸L3的70~100%。当可塑性部5被压入通孔23的内周面,并利用第1触点54a刮除覆膜29时,第1触点54a向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的贯通孔8侧变形,对覆膜29的刮除力降低。然后,压配合端子1a利用与第1触点54a的基端侧邻接的部分刮除覆膜29,继续使宽幅部53向贯通孔8侧变形以及利用宽幅部53实现对覆膜29的刮除。实施方式2的压配合端子1a由于上述的间隔L2大,因此能够越过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中央位置24来刮除覆膜29,由此,能够在压配合端子1a与基板20之间可靠地形成电气触点。因此,压配合端子1a能够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

[实施方式3]

接着,使用图5说明压配合端子1b的实施方式3。此外,在实施方式3的压配合端子1b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相同的结构要素、部分等,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而仅说明不同的结构要素、部分。

实施方式3的压配合端子1b中,仅低刚性部156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的低刚性部56的形状不同。

低刚性部156的外壁面158a(158b)将第1触点154a与第2触点155a连结,并且是弧状地连结。更具体而言,低刚性部156的插入方向X上的中央位置处的外壁面158a最接近轴心Xt,随着从中央位置起沿插入方向X远离以及随着沿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相反方向远离,低刚性部156的外壁面158a距离轴心Xt的距离逐渐变大。

通过如上所述形成低刚性部156的外壁面158a(158b),能够使压配合端子1b的第1触点154a的角度大于压配合端子1的第1触点54a的角度。而且,压配合端子1b的低刚性部156的前端侧部分的面积大于压配合端子1的低刚性部56的前端侧部分的面积。由此,压配合端子1b的低刚性部156的前端侧部分的刚性高于压配合端子1的低刚性部56的前端侧部分的刚性。因此,压配合端子1b使低刚性部156的前端侧部分的刚性变高,在压入时,能够减小该部分向位于第1正交方向的内侧的贯通孔8侧变形的变形量。作为结果,能够减小与第1触点154a邻接的低刚性部156的前端侧部分的变形量,由此,能够进一步减小第1触点154a的变形量。由此,第1触点154a进一步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作为结果,在第1触点154a与基板20之间,能够进一步可靠地形成进行电连接的触点,由此,能够进一步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此外,由于第1触点154a咬入通孔23的内周面,因此能够对基板20具有进一步适当的保持力。压配合端子1b的低刚性部156的基端侧部分和第2触点155a与低刚性部156的前端侧部分和第1触点154a具有同样的作用、效果。

[实施方式4]

接着,使用图6说明压配合端子1c的实施方式4。此外,在实施方式4的压配合端子1c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相同的结构要素、部分等,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而仅说明不同的结构要素、部分。

实施方式4的压配合端子1c的宽幅部253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的宽幅部53的不同之处在于,在插入方向X上在第1触点部254与第2触点部255之间还具有第3触点部259。

包含第3触点部259的宽幅部253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6与包含第1触点254a的宽幅部253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6以及包含第2触点255a的宽幅部253在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6相同。第3触点部259以第1正交方向Y的宽度尺寸W6相同的方式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通过使压配合端子1c的宽幅部253具有第3触点部259,从而宽幅部253具有2个低刚性部。更具体而言,宽幅部253在插入方向X上具有:位于第1触点部254与第3触点部259之间的第1低刚性部256a;以及位于第3触点部259与第2触点部255之间的第2低刚性部256b。换言之,该压配合端子1c的宽幅部253具有第1触点部254、第2触点部255、第3触点部259、第1低刚性部256a以及第2低刚性部256b,并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当将该压配合端子1c的宽幅部253压入具有覆膜29的基板20的通孔23中,并利用第1触点254a刮除覆膜29时,第1触点254a向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的贯通孔8侧变形而覆膜29的刮除力降低。然后,压配合端子1c利用与第1触点254a相邻的部分刮除覆膜29。而且,在第1触点部254的所有部分的刮除力已降低时,利用第3触点部259刮除覆膜29。而且,与第1触点部254相同,继续使第3触点部259的一部分向贯通孔8侧变形及利用第3触点部259的一部分实现对覆膜29的刮除。实施方式4的压配合端子1c能够利用位于第1触点部254与第2触点部255之间的第3触点部259,提高覆膜29的刮除力。作为结果,在压配合端子1c与基板20之间能够更可靠地形成电触点。因此,压配合端子1c能够更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

[实施方式5]

接着,使用图7说明压配合端子1d的实施方式5。此外,在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中,对于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相同的结构要素、部分等,赋予同一附图标记并省略其说明,而仅说明不同的结构要素、部分。

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中,一对压入部350a、350b的外壁面358a、358b的形状和贯通孔308的形状与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中的一对压入部50a、50b的外壁面58a、58b的形状和贯通孔8的形状不同。

外壁面358a、358b具有平行部分301a、301b、前端部分302a、302b以及基端部分303a、303b。平行部分301a、301b是沿着插入方向X分别平行延伸的部分。前端部分302a、302b是以随着从平行部分301a、301b的前端起沿插入方向X去而彼此接近的方式延伸的部分。基端部分303a、303b是以随着从平行部分301a、301b的基端起沿与插入方向X相反的相反方向去而彼此接近的方式延伸的部分。

如图7所示,贯通孔308在从正面观察时为沿着插入方向X的纵长的大致八边形。贯通孔308具有:基端侧直线部分308a、扩宽部分308b、平行延伸部分308c、缩宽部分308d以及前端侧直线部分308e。

基端侧直线部分308a位于插入方向X的基端侧,是沿着第1正交方向Y延伸的部分。扩宽部分308b是随着从基端侧直线部分308a的第1正交方向Y的两端起沿插入方向X去而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大的部分。平行延伸部分308c是从扩宽部分308b的前端起沿着插入方向X与轴心Xt平行地延伸的部分。缩宽部分308d是随着从平行延伸部分308c的前端起沿插入方向X去而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逐渐变小的部分。前端侧直线部分308e位于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是沿着第1正交方向Y延伸的部分。平行延伸部分308c包含贯通孔308的插入方向X上的第1中央位置380a。基端侧直线部分308a与前端侧直线部分308e彼此平行。

宽幅部353具有与导入部51邻接的第1触点部354、与末端部52邻接的第2触点部355以及在插入方向X上位于第1触点部354与第2触点部355之间的低刚性部356,并且沿着插入方向X延伸。

第1触点部354具有位于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的第1触点354a。更具体而言,第1触点354a在第1正交方向Y上位于宽幅部353的平行部分301a、301b的插入方向X的前端。

第2触点部355具有位于插入方向X的基端侧的第2触点355a。更具体而言,第2触点355a在第1正交方向Y上位于宽幅部353的平行部分301a、301b的插入方向X的基端。

低刚性部356在第1正交方向Y上形成在贯通孔308的平行延伸部分308c和与平行延伸部分308c在第1正交方向Y上对置的平行部分301a(301b)之间。低刚性部356具有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W8。贯通孔308中,低刚性部356处的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最大,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随着从低刚性部356起沿插入方向X远离而逐渐变小。另外,贯通孔308中,与基端侧直线部分308a邻接的部分以及与前端侧直线部分308e邻接的部分处的宽度尺寸最小。

宽幅部353中,在插入方向X上,从第1触点354a起到第2触点355a为止,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相同。在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中,第1触点354a与第2触点3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第1正交方向Y上的宽度尺寸相同的部分的从前端侧到基端侧的尺寸。

该压配合端子1d中,第1触点354a与第2触点355a的沿着插入方向X的间隔L2是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深度尺寸L3的70~100%。当可塑性部5被压入通孔23的内周面,并利用第1触点354a刮除覆膜29时,第1触点354a向位于第1正交方向Y的内侧的贯通孔8侧变形,对覆膜29的刮除力降低。然后,压配合端子1d利用与第1触点354a的基端侧邻接的部分刮除覆膜29,继续使宽幅部353向贯通孔8侧变形以及利用宽幅部353实现对覆膜29的刮除。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由于上述的间隔L2大,因此能够越过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中央位置24来刮除覆膜29,由此,能够在压配合端子1d与基板20之间可靠地形成电气触点。因此,压配合端子1d能够适当地进行与基板20的电连接。

此外,如图2所示,实施方式1的压配合端子1中,说明了第1触点54a和第2触点55a分别接触通孔23的内周面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是第1触点54a从位于通孔23的插入方向X的前端侧的开口起突出到通孔23的外部,而仅第2触点55a接触通孔23的内周面。

实施方式1~4的压配合端子1、1a、1b、1c说明了具有大致椭圆状的贯通孔的方式,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说明了具有大致八边形的贯通孔308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配合端子只要具有刚性比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低的低刚性部,则贯通孔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

实施方式1~4的压配合端子1、1a、1b、1c说明了低刚性部56、156、256的外壁面58a、158a、258a凹陷成相对于第1触点54a、154a、254a的外壁面58a、158a、258a和第2触点55a、155a、255a的外壁面58a、158a、258a接近贯通孔8的方式。实施方式5的压配合端子1d说明了分别具有第1触点354a、第2触点355a和低刚性部356的一对压入部350a、350b的外壁面358a、358b沿着插入方向X分别平行地延伸的方式。但是,本发明不限于此,压配合端子只要具有刚性比第1触点的刚性和第2触点的刚性低的低刚性部,则第1触点、第2触点、低刚性部、压入部的外壁面的形状不限于上述形状。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板对板连接器及电子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