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收性物品

文档序号:1366628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吸收性物品 (Absorbent article ) 是由 牧野绫子 富田美奈 铃木岳志 于 2018-12-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包括正面片(12),且具有长度方向(X)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Y)。正面片(12)中,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分别具有格子状凹部(30)和凸部(4),上述格子状凹部(30)包括:以一定间隔配置的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条第1连续凹部(31);和以一定间隔配置的在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条第2连续凹部(35),上述凸部(4)被该第1连续凹部(31)和该第2连续凹部(35)包围。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分别相对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不平行,与侧部区域(S、S)相比,中央区域(M)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的宽度较大。(The absorbent article of the present invention includes a front sheet (12), and has a longitudinal direction (X) and a width direction (Y) orthogonal to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In the front surface sheet (12), a central region (M) and a side region (S, S) have lattice-shaped recesses (30) and protrusions (4), respectively, and the lattice-shaped recesses (30) include: a plurality of 1 st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s (31) arranged at regular intervals and continuously extending in one direction; and a plurality of 2 nd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s (35) arranged at regular intervals and continuously extending in a direction intersecting the one direction, wherein the convex portion (4) is surrounded by the 1 st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 (31) and the 2 nd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 (35). The 1 st and 2 nd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s (31, 35) are not parallel to the longitudinal direction (X) and the width direction (Y), respectively, and the width of the 1 st and 2 nd continuous recessed portions (31, 35) in the central region (M) is larger than that of the side regions (S, S).)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经期卫生巾、失禁护垫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已知为了减少正面片与穿戴者的肌肤的接触面积和摩擦,为了提升质感和透气性,将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形成为立体形状的技术。

本申请人也在之前提出了作为吸收性物品的正面片,使用如下的复合片:层叠的第1片和第2片在多个接合部彼此接合,且第1片在上述接合部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2片的方向突出,而形成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凸部。

例如,提出有一种吸收性物品,其设置有包括第1片和第2片在多个接合部被接合而形成的复合片的正面片,在该第1片,向离开第2片的方向突出,而作为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凸部,在物品宽度方向上延伸的连续凸部在物品长度方向上隔开间隔地形成有多个,多个连续凸部向物品长度方向的一端侧凸状地弯曲,或具有弯曲部分(专利文献1)。此外,提出有一种吸收性物品,其使用在片的面内方向上以分散的状态形成有凸部的复合片作为正面片,该凸部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且包含在背面侧具有中空部而形成该凸部的顶部的高凸部和以与该高凸部连结的状态形成在该高凸部周围的4个低凸部(专利文献2)。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9373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6-116584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在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所述正面片具有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中央区域和位于该中央区域的两侧的一对侧部区域。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侧部区域分别具有格子状凹部和凸部,所述格子状凹部包括: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第1连续凹部;和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第2连续凹部,所述凸部被该第1连续凹部和该第2连续凹部包围,所述第1连续凹部和所述第2连续凹部分别与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不平行。与所述侧部区域相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和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宽度较大。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基本结构的平面图。

图2是图1的II-II截面图。

图3是表示优选用作本发明的正面片的复合片的平面图。

图4是对线状非接触部的宽度的测量方法的说明图。

图5是表示图3所示的复合片的中央区域M的放大平面图(a)、和表示侧部区域S的放大平面图(b)。

图6是表示图5所示的正面片(复合片)的沿厚度方向的截面的放大截面图,且是图5(a)所示的III-III线截面图(a)和图5(b)所示的V-V线截面图(b)。

图7是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说明图。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专利文献1,复合片稳定维持连续凸部间的透气通路,因此使用该复合片的吸收性物品的透气性和防闷湿性优异。此外,根据专利文献2,复合片的凸部即使在穿戴状态下正面片产生弯折的情况下,低凸部优先被压扁而中央的高凸部不易被压扁,从而能够良好地维持凸部所带来的透气性等。

然而,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连续凸部和专利文献2所记载的凸部存在着在尿布的穿戴中被穿戴者的肌肤压扁时,难以维持该尿布内的透气性的担忧。此外,形成有多个凸部的复合片虽然使排泄液容易在凸部彼此之间扩散,但也存在排泄液过度扩散而产生侧漏的情况。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具有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对于本发明,基于其优选的实施方式参照附图进行说明。

在图1和图2中,表示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以下,也简称为尿布100)的基本构造。

如图1和图2所示,尿布100包括液体透过性的正面片12、液体不透过性的背面片13和配置在两个片12、13之间的吸收体14。关于背面片13,液体不透过性也包括液体难透过性的概念,除背面片13完全不使液体透过的情况以外,也包括由拨水性的片等构成的情况等。

尿布100具有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长度方向X,和在将尿布100如图1所示地展开为平面状的状态下与该长度方向X正交的宽度方向Y。此外,尿布100在长度方向X上具有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腹侧的腹侧部A、穿戴时配置在穿戴者的背侧的背侧部B和位于腹侧部A与背侧部B之间的裆部C。尿布100为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在背侧部B的两侧缘部设置有粘扣带17,在腹侧部A的外表面设置有固定该粘扣带17的着扣区域18。

尿布100中的吸收体14包括吸收性芯14a和包覆该吸收性芯14a的包芯片14b。吸收性芯14a能够包括例如纸浆纤维等吸液性纤维的积纤体、吸液性纤维和吸水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作为吸液性纤维,例如能够列举纸浆纤维、嫘萦纤维、棉纤维、乙酸纤维素等纤维素类的亲水性纤维。除纤维素类的亲水性纤维以外,也能够使用利用表面活性剂等使包括聚烯烃、聚酯、聚酰胺等合成树脂的纤维亲水化而得的纤维。作为包芯片14b,例如使用棉纸、透水性的无纺布。包芯片14b可以用1片包覆吸收性芯14a整体,也可以组合2片以上而包覆吸收性芯14a。作为背面片13,使用液体不透过性或拨水性的树脂膜、树脂膜与无纺布的层压片等。

在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配置有具有弹性部件15a的立体褶皱形成用的片15,通过该弹性部件15a的收缩,在穿戴状态下的裆部C形成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立起的立体褶皱。此外,在裆部C的配置在腿周的部位,以伸长状态配置有腿部弹性部件16,通过其收缩而在穿戴状态下的裆部C形成提高对穿戴者的腿周的服贴性的腿部褶皱。

第1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中的正面片12由图3所示的复合片10构成。

如图3所示,复合片10具有以互不相同的图案形成有包含多个凹部3和凸部4的凹凸的中央区域M和位于该中央区域M的两侧的一对侧部区域S、S。中央区域M位于尿布100的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一对侧部区域S、S隔着中央区域M而形成在其宽度方向Y的两外侧。一对侧部区域S、S形成在复合片10的沿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的两侧部。侧部区域S形成在关于在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上延伸的长度方向中央线CL左右对称的位置,在各侧部区域S分别以同样的图案形成有凹凸。

在本说明书中,凹部3和凸部4能够通过以下方法识别。

<凹部和凸部的识别方法>

从正面片切下50mm×50mm的测量片,在平的丙烯酸树脂板贴附测量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使肌肤相对面侧向下地将贴附有丙烯酸树脂板的测量片放置在盖印橡胶印章等时使用的普通的印台[例如三菱铅笔(股)公司制造的UNISTAMP(商品名),红色]之上。接着,从丙烯酸树脂板之上以1.2kPa对测量片加压,使该测量片的肌肤相对面附着墨。附着有墨的测量片的肌肤相对面也称为墨面。接着,使墨面向下地将测量片放置在白纸上,从丙烯酸树脂板之上以1.2kPa加压,将墨转印至白纸。墨转印至该白纸的部分(接触部)为凸部4,油墨没有转印的部分(非接触部)为凹部3。此外,下述第1和第2连续凹部是指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宽度为0.3mm以上的线状的非接触部(线状非接触部)。

对于线状非接触部的宽度W的测量方法,参照图4在以下进行说明。在图4中,以附图标记S1、S3表示线状非接触部,以附图标记S5表示接触部。

首先,设定测量对象的线状非接触部S1与和该线状非接触部S1交叉且彼此相邻的2根另外的线状非接触部S3、S3的交点P1、P1。此处所谓交点P1、P1是指线状非接触部S1的中心线与另外的线状非接触部S3、S3的中心线的交点,通常位于线状非接触部S1、S3的交叉部的中心。接着,设定通过交点P1、P1间的中点P3且与测量对象的线状非接触部S1垂直地相交的垂线L,对于测量对象的线状非接触部S1,在5个部位的上述中点P3测量该垂线L上的线状非接触部S1的两侧缘I、I间的距离W。然后,将其测量值的平均值作为线状非接触部S1的宽度W。以上的线状非接触部的宽度W的测量是在转印有上述墨的白纸进行的。

图5(a)是将复合片10的中央区域M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放大平面图,图5(b)是将复合片10的侧部区域S的一部分进一步放大表示的放大平面图。

如图5(a)和(b)所示,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分别具有格子状凹部30a、30b作为凹部3,格子状凹部30a、30b包括: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条第1连续凹部31a、31b;和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与上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条第2连续凹部35a、35b。以下,将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中的第1连续凹部31a、31b统称为“第1连续凹部31”,将该两区域M、S、S中的第2连续凹部35a、35b统称为“第2连续凹部35”。此外,也将中央区域M中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a、35a分别称为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和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将侧部区域S、S中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b、35b分别称为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和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

第1连续凹部31和第2连续凹部35分别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不平行。即,第1连续凹部31和第2连续凹部35分别是在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分别交叉的方向上延伸的线状的凹部3,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各者中,这些凹部31、35以格子状连续地形成。

此外,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分别具有被第1连续凹部31和第2连续凹部35包围的凸部4a、4b。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的各者中,凸部4a、4b散布状地配置在格子状凹部30a、30b间[参照图5(a)和(b)]。

中央区域M与侧部区域S、S相比,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的宽度较大。例如,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的宽度比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和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的一者或两者的宽度大。此外,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的宽度比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和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的一者或两者的宽度大。该连续凹部31、35各者的宽度能够通过上述线状非接触部的宽度W的测量方法求出。

在尿布100中,正面片12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具有由多个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构成的格子状凹部30,和被该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包围的凸部4,因此能够使尿布100内的湿气沿着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容易地散出至尿布100之外,从而获得良好的透气性,并且通过使排泄至尿布100的尿等排泄液沿着该格子状凹部30流动,能够获得良好的扩散性。然而,在侧部区域S、S中,存在若排泄液过度地沿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b、35b扩散,则产生侧漏的情况。

本实施方式的尿布100中,正面片12的中央区域M与侧部区域S、S相比,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的宽度较大。即,侧部区域S、S中的排泄液的导通路的宽度比中央区域M的导通路的宽度窄。由此,在不易产生侧漏的中央区域M发挥优异的透气性和扩散性,并且在侧部区域S、S有效地抑制排泄液的过度扩散,因此作为尿布100整体,能够使透气性优异,并且兼顾侧漏的防止与排泄液的扩散性。

就进一步提升透气性和扩散性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的宽度W1[参照图5(a)]相对于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的宽度W6[参照图5(b)],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此外,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此外,优选为12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上且180%以下。

从与上述相同的观点出发,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的宽度W1[参照图5(a)]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此外,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此外,优选为0.5mm以上且5mm以下,更优选为1mm以上且3mm以下。

就保持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均匀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的宽度W1[参照图5(a)]相对于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的宽度W3[参照图5(a)],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此外,优选为80%以上且12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10%以下,进而优选为100%。

就保持侧部区域S、S中的透气性均匀的观点而言,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的宽度W6[参照图5(b)]相对于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的宽度W8[参照图5(b)],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此外,优选为80%以上且12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10%以下,进而优选为100%。

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如上所述,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35分别相对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不平行。就提升上述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和扩散性,并且提升侧部区域S、S对穿戴者的肌肤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区域M中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a、35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1、θ3,分别大于侧部区域S、S中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b、35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6、θ8。例如,优选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1比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6、和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8的一者或两者大。此外,优选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3比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6、和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8的一者或两者大。

就提升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和扩散性、以及侧部区域S、S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5(a)]与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6[参照图5(b)]的差,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此外,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此外,优选为10°以上且45°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且35°以下。

就提升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和扩散性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5(a)]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此外,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此外,优选为45°以上且8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70°以下。

就使尿布100内的湿气更均匀地散出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1[参照图5(a)]与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3[参照图5(a)]的差,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而优选该两个倾斜角度θ1、θ3相等。

就对两侧部区域S、S赋予相同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6与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相对于宽度方向Y的倾斜角度θ8的差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5°以下,进而优选该两个倾斜角度θ6、θ8相等。

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正面片12散布状地配置有凸部4,但在致密地配置有凸部4的部分,片很柔软而能够获得良好的服贴性。就提升配置在穿戴者的腿周的侧部区域S、S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区域M与侧部区域S、S相比,第1连续凹部31彼此的间隔较大且第2连续凹部35彼此的间隔较大。即,优选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彼此的间隔L1[参照图5(a)]比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彼此的间隔L6[参照图5(b)]大。而且,优选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彼此的间隔L3[参照图5(a)]比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彼此的间隔L8[参照图5(b)]大。

第1连续凹部31彼此的间隔是隔着凸部4相邻的相互平行的2条连续凹部间的最小长度,是沿着与该2条连续凹部所延伸的方向正交的正交方向测量出的、该一个连续凹部的侧缘与相邻于该侧缘的另一个连续凹部的侧缘之间的最短距离。

就更可靠地发挥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和扩散性,并且提升侧部区域S、S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彼此的间隔L1[参照图5(a)]相对于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彼此的间隔L6[参照图5(b)]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此外,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为200%以下,此外,优选为11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130%以上且200%以下。

就更可靠地发挥中央区域M的透气性和扩散性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彼此的间隔L1[参照图5(a)]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8mm以下,此外,优选为2mm以上且10mm以下,更优选为4mm以上且8mm以下。

就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而言,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彼此的间隔L1[参照图5(a)]相对于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彼此的间隔L3[参照图5(a)]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此外,优选为80%以上且12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10%以下,进而优选为100%。

就提升侧部区域S、S的服贴性的观点而言,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彼此的间隔L6[参照图5(b)]相对于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彼此的间隔L8[参照图5(b)],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此外,优选为80%以上且120%以下,更优选为90%以上且110%以下,进而优选为100%。

用作本实施方式中的正面片12的复合片10具有将第1片1和第2片2局部接合的双层构造,该第1片1在凹部3以外的部位向离开第2片2的方向突出而形成有向穿戴者的肌肤侧突出的凸部4a、4b。复合片10中,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的任一者,第2片2侧的面均大致平坦,在第1片1侧形成有凹凸。

第1片1和第2片2由片材料构成。作为片材料,例如能够使用无纺布、织布和针织布等纤维片、或膜等,就肌肤触感等观点而言,优选使用纤维片,特别优选使用无纺布。构成第1片1和第2片2的片材料的种类可以相同、或者也可以不同。

作为将无纺布用作构成第1片1和第2片2的片材料时的无纺布,例如能够列举热风无纺布、纺粘无纺布、水刺无纺布、熔喷无纺布、树脂粘合无纺布、针刺无纺布等。也能够使用组合2种以上这些无纺布的层叠体、组合这些无纺布与膜等的层叠体。其中,优选使用热风无纺布或纺粘无纺布。用作构成第1片1和第2片2的片材料的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更优选为15g/m2以上,此外,优选为40g/m2以下,更优选为35g/m2以下。无纺布的克重优选为10g/m2以上且40g/m2以下,更优选为15g/m2以上且35g/m2以下。

作为构成无纺布的纤维,能够使用各种包含热塑性树脂的纤维。作为热塑性树脂,能够列举聚乙烯、聚丙烯等聚烯烃、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等聚酯、尼龙6、尼龙66等聚酰胺、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烷基酯、聚氯乙烯、聚偏二氯乙烯等。这些树脂能够单独使用1种或作为2种以上的混合物使用。此外,能够以芯鞘型、并列型等复合纤维的形态使用。

形成在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的第1连续凹部31和第2连续凹部35利用以一定图案配置的多个压密部5形成。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压密部5,构成复合片10的第1片1和第2片2熔接,而将该两个片1、2局部接合。即,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密部5作为将第1片1和第2片2接合的接合部发挥功能。

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区域M和侧部区域S、S分别在第1连续凹部31与第2连续凹部35的交叉部36具有压密部5。在中央区域M,作为压密部5,以一定图案形成有在宽度方向Y上较长的横长的第1压密部50和俯视形状为正方形的第2压密部53。第1压密部50形成在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与第2中央连续凹部35a的交叉部36a,具有在宽度方向Y上较长的横长的形状。第2压密部53形成在交叉部36a以外的部位37a,俯视形状为正方形。交叉部36a以外的部位37a是第1连续凹部31a与第2连续凹部35a不交叉的部分。

中央区域M通过在交叉部36a具有压密部5而能够明确地形成在一个方向上连续的第1和第2中央连续凹部31a、35a,从而能够进一步提升透气性和扩散性。

本实施方式中的压密部5通过在将第1片1和第2片2层叠的状态下实施压纹加工,使该压纹加工部分高密度化而形成。在正面片12为单层构造时,压密部5成为正面片12的构成纤维高密度化的高密度部。在压密部5,正面片12的构成纤维可以熔接而膜化,也可以维持纤维形态。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中的中央区域M在交叉部36a具有横长的第1压密部50。即,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参照图5(a)]比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b[参照图5(a)]大。通过采用该结构,能够容易地在正面片12形成宽度大的连续凹部31a、35a,从而提升柔软性和吸收性能。

在中央区域M,形成在交叉部36a的压密部50也可以在宽度方向Y上分割为2个或3个等多个。即,如图7所示,第1压密部50a也可以包含多个小压密部51和间隔部52而构成。在第1压密部50a包含间隔部52时,第1压密部50a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3是包含间隔部52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在包含间隔部52时,也优选第1压密部50a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3比长度方向X的长度b3长(参照图7)。

就提升正面片12的柔软性和吸收性能的观点而言,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参照图5(a)]相对于长度方向X的长度b[参照图5(a)],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此外,优选为120%以上且5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

此外,就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而言,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参照图5(a)]相对于第1中央连续凹部31a的宽度W1[参照图5(a)],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此外,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下,此外,优选为105%以上且150%以下,更优选为120%以上且140%以下。

在中央区域M,沿第1连续凹部31a所延伸的方向D1,形成有多排在该第1连续凹部31a隔开一定间隔而交替地排列有第1压密部50和第2压密部53的第1倾斜压密部排R1,且沿第2连续凹部35a所延伸的方向D2,形成有多排在该第2连续凹部35a隔开一定间隔而交替地排列有第1压密部50和第2压密部53的第2倾斜压密部排R2。第1倾斜压密部排R1与第2倾斜压密部排R2以在交叉部36a共用第1压密部50的方式交叉[参照图5(a)]。

此外,在中央区域M,沿长度方向X形成有多排排列有多个第1压密部50的长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5,且沿长度方向X形成有多排排列有多个第2压密部53的长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6,在宽度方向Y上,长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5与长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6交替排列。长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5与长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6在宽度方向Y上局部重叠,但这些压密部排R5、R6也可以不局部重叠[参照图5(a)]。

此外,在中央区域M,沿宽度方向Y形成有多排排列有多个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7,且沿宽度方向Y形成有多排排列有多个第2压密部53的宽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8,在长度方向X上,宽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7与宽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8交替排列[参照图5(a)]。

在本实施方式中的侧部区域S、S,作为压密部5,以一定图案形成有俯视形状为正方形的侧部压密部55。侧部压密部55形成在第1侧部连续凹部31b与第2侧部连续凹部35b的交叉部36b。另一方面,压密部5没有形成于交叉部36b以外的部位37b。

就在正面片12中的中央区域M容易地形成与侧部区域S、S相比宽度较大的第1和第2连续凹部31a、35a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区域M与侧部区域S、S相比,压密部5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较大。即,优选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比侧部压密部55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1长。

就与上述相同的观点而言,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参照图5(a)]相对于侧部压密部55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1[参照图5(b)],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此外,优选为120%以上且5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

如上所述,本实施方式的中央区域M在交叉部36a以外的部位37a具有第2压密部53。就在格子状凹部30a间明确地形成凸部4a,使该凸部4a即使抵接于穿戴者的肌肤也不易被压扁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区域M中的交叉部36a的压密部50与第2压密部53相比,宽度方向Y的长度较长。即,优选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比第2压密部53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5大。

就使凸部4a更不容易被压扁的观点而言,第1压密部50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相对于第2压密部53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a5,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此外,优选为120%以上且500%以下,更优选为150%以上且300%以下。

此外,在复合片10的中央区域M,凸部4a配置为交错状。更详细而言,如图3所示,凸部4a配置成具有:多个凸部4a以一定间隔沿长度方向X串行排列的长度方向凸部排J1,多个凸部4a以一定间隔沿宽度方向Y串行排列的宽度方向凸部排J2,多个凸部4a以一定间隔沿第1连续凹部31a所延伸的方向D1串行排列的第1方向凸部排J3,和多个凸部4a以一定间隔沿第2连续凹部35a所延伸的方向D2串行排列的第2方向凸部排J4。

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长度方向凸部排J1彼此的凸部4a的配置位置在长度方向X上错开半个节距,且在长度方向X上相邻的宽度方向凸部排J2彼此的凸部4a的配置位置在宽度方向Y上错开半个节距。

在复合片10的一对侧部区域S、S,以与形成在中央区域M的凸部4a不同的图案形成有凸部4b。凸部的图案不同这一表述包含仅凸部的配置不同的情况、凸部的形态不同的情况、以及这两者均不同的情况。凸部的配置不同的方式中也包含凸部间的距离不同的情况。此外,凸部的形态不同的方式中也包含凸部的俯视形状不同的情况。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0中,在中央区域M与一对侧部区域S、S中,凸部的配置和形态不同。

就更可靠地发挥上述一种或两种以上的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本发明的凸部4具有以下结构。

中央区域M中的凸部4a的高度H1[参照图6(a)]优选为0.5mm以上,进而优选为1.0mm以上,此外,优选为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4.0mm以下,此外,优选为0.5mm以上且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1.0mm以上且4.0mm以下。此外,形成在侧部区域S的凸部4b的高度H3[参照图6(b)]优选为0.3mm以上,进而优选为0.6mm以上,此外,优选为4.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0mm以下,此外,优选为0.3mm以上且4.0mm以下,进而优选为0.6mm以上且3.0mm以下。

对于本实施方式中的凸部4,使用数字显微镜(Keyence制)观察各凸部截面,测量第2片2的下表面与凸部的顶部的最短距离,将所得的值设为凸部的高度。

在正面片12并非复合片10而由单层片构成时,凸部4的高度是设为测量构成正面片12的单层片的下表面至凸部的顶部的最短距离所得的值。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中央区域M的各连续凹部31、35中,在每个交叉部36a间、即交叉部36a以外的部位37a,具有1个第2压密部53,也可以具有2个等多个第2压密部53。此外,中央区域M中的凸部4a被分别在存在于该凸部4a周围的4个交叉部36a形成的4个第1压密部50和存在于该第1压密部50彼此之间的4个第2压密部53包围。在中央区域M,包围凸部4a的压密部5的数量优选为4个以上,更优选为8个以上,此外,优选为20个以下,更优选为16个以下。优选这些个数的压密部5设置为从长度方向X和宽度方向Y的两侧夹着凸部4a的对。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复合片10中,如图5(a)所示,在长度方向X上隔开间隔而串行排列的长度方向第1压密部排R5与长度方向第2压密部排R6在宽度方向Y上交替地形成有多排。这些长度方向压密部排R5、R6中,在该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长度方向压密部排彼此的压密部50、53在长度方向X上不重叠。在宽度方向Y上相邻的长度方向压密部排R5、R6彼此的压密部50、53可以是长度方向X的一部分或全部重叠,或长度方向X的端部的位置一致。

在制造上述结构的复合片10时,与日本专利特开2015-112343号公报或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方法同样地,将带状的第1片1供给至周面为彼此啮合的形状的第1辊与第2辊之间,使第1片1变形为凹凸形状后,使第1片1沿第1辊的周面部移动而离开啮合部分后,以与第1片1重叠的方式供给第2片2,在第1辊中的凸部与加热辊之间在加热下将两个片1、2夹压,从而使其局部接合。此时,在第1片的中央部与侧部,使第1辊和第2辊的凹凸形状、以及由第1辊与加热辊形成的压密部的图案不同。另外,在使第1片1咬入第1辊与第2辊的啮合部而使其变形为凹凸形状时,优选将第1片向辊内部方向吸引,从而促进第1片1向凹凸形状的变形。

以上,基于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受上述各实施方式限制,能够适当变更。

例如,凸部4和包围该凸部4的压密部5的形状、它们的配置能够适当决定。各个压密部的形状除长方形、正方形以外,正方形状以外,还能够采用圆形、椭圆形、长圆形、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星形、心形、三角形等任意形状。

此外,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也可以代替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为短裤型(套穿式)的一次性尿布,此外,也可以为短裤型或通常的非短裤型的经期卫生巾,也可以为失禁护垫、卫生护垫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而公开以下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其包括正面片、背面片和配置在该正面片与该背面片之间的吸收体,且具有与穿戴者的前后方向对应的长度方向和与该长度方向正交的宽度方向,该吸收性物品中,

所述正面片具有位于所述宽度方向的中央部的中央区域和位于该中央区域的两侧的一对侧部区域,

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侧部区域分别具有格子状凹部和凸部,所述格子状凹部包括: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一个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第1连续凹部;和以一定的间隔配置的在与所述一个方向交叉的方向上连续地延伸的多个第2连续凹部,所述凸部被该第1连续凹部和该第2连续凹部包围,所述第1连续凹部和所述第2连续凹部分别相对于所述长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不平行,

与所述侧部区域相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和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宽度较大。

<2>

如所述<1>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1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6,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此外,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为180%以下。

<3>

如所述<1>或<2>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1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宽度W3,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

<4>

如所述<1>至<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1优选为0.5mm以上,更优选为1mm以上,此外,优选为5mm以下,更优选为3mm以下。

<5>

如所述<1>至<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6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宽度W8,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

<6>

如所述<1>至<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和所述第2连续凹部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分别大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第1连续凹部和第2连续凹部相对于所述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

<7>

如所述<1>至<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1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6的差优选为10°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此外,优选为45°以下,更优选为35°以下。

<8>

如所述<1>至<7>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1与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3的差优选为0°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且5°以下。

<9>

如所述<1>至<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1优选为45°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此外,优选为80°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下。

<10>

如所述<1>至<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6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相对于宽度方向的倾斜角度θ8的差优选为0°以上10°以下,更优选为0°以上5°以下。

<11>

如所述<1>至<1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与所述侧部区域相比,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较大,且所述第2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较大。

<12>

如所述<1>至<1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1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6,优选为110%以上,更优选为130%以上,此外,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为200%以下。

<13>

如所述<1>至<1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1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3,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

<14>

如所述<1>至<13>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1优选为2mm以上,更优选为4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mm以下,更优选为8mm以下。

<15>

如所述<1>至<14>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1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6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第2连续凹部彼此的间隔L8,优选为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此外,优选为120%以下,更优选为110%以下。

<16>

如所述<1>至<1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在所述第1连续凹部与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交叉部具有压密部。

<17>

如所述<1>至<1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在所述第1连续凹部与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交叉部具有压密部,且该压密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比所述长度方向的长度长。

<18>

如所述<16>或<17>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压密部包含多个小压密部和间隔部。

<19>

如所述<16>至<1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相对于长度方向的长度b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

<20>

如所述<17>至<1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中央区域中的第1连续凹部的宽度W1,优选为105%以上,更优选为120%以上,此外,优选为15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下。

<21>

如所述<1>至<20>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侧部区域分别在所述第1连续凹部与所述第2连续凹部的交叉部具有压密部,

与所述侧部区域相比,所述中央区域的所述压密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较长。

<22>

如所述<16>至<21>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侧部区域中的所述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1,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

<23>

如所述<16>至<22>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在所述交叉部以外具有第2压密部,

与所述第2压密部相比,所述交叉部的所述压密部的所述宽度方向的长度较长。

<24>

如所述<23>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中央区域,沿着所述第1连续凹部所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多排在该第1连续凹部隔开一定间隔地交替排列有所述压密部和所述第2压密部的第1倾斜压密部排R1,且沿着所述第2连续凹部所延伸的方向,形成有多排在该第2连续凹部隔开一定间隔地交替排列有所述压密部和所述第2压密部的第2倾斜压密部排R2。

<25>

如所述<24>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第1倾斜压密部排与所述第2倾斜压密部排以在所述交叉部共有所述压密部的方式交叉。

<26>

如所述<23>至<25>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相对于所述第2压密部的宽度方向的长度a5,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50%以上,此外,优选为500%以下,更优选为300%以下。

<27>

如所述<1>至<26>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所述中央区域和所述侧部区域各者中,所述凸部以散布状配置在所述格子状凹部之间。

<28>

如所述<1>至<29>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所述中央区域中的所述凸部的高度H1优选为0.5mm以上,进而优选为1.0mm以上,此外,优选为5.0mm以下,进而优选为4.0mm以下。

<29>

如所述<1>至<28>中任一项所记载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形成在所述侧部区域的凸部的高度H3优选为0.3mm以上,进而优选为0.6mm以上,此外,优选为4.0mm以下,进而优选为3.0mm以下。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能够使透气性优异,并且能够兼顾侧漏的防止和排泄液的扩散性。

2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吸收性物品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