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文档序号:1367079 发布日期:2020-08-11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for fuel tank ) 是由 杉山晃也 武笠雄辅 田所卓也 于 2018-11-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设置在连通箱(2)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道中的一种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3)。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包括漂浮在燃料液面上并上下移动的浮子(54)。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还包括阀机构(23),该阀机构与浮子联动而将通气道的通道截面积切换为开放状态、以及通道截面积比开放状态更受限制的限制状态。浮子在与第三壳体(53)之间具有容积与浮子的上下移动联动而大小变化的容积室(61)。在浮子的筒状壁(54a)与壳体的筒状壁(53c)之间形成有作为流量调节机构的控制间隙(67)。通过控制间隙,容积室作为阻尼器发挥作用。(A fuel tank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3) provided in a ventilation passage that communicates the inside and outside of the tank (2). The fuel tank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includes a float (54) that floats on the fuel liquid surface and moves up and down. The fuel tank ventilation control valve further includes a valve mechanism (23) that switches the passage cross-sectional area of the ventilation passage to an open state and a restricted state in which the passage cross-sectional area is restricted more than the open stat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float. The float has a volume chamber (61) between the third casing (53) and the float, the volume of which changes in size in conjunction with the vertical movement of the float. A control gap (67) as a flow rate adjusting mechanism is formed between a cylindrical wall (54a) of the float and a cylindrical wall (53c) of the housing. By controlling the gap, the volume chamber functions as a damper.)

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相关申请的相互引用

本申请以2018年1月19日提交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007008号为基础申请,基础申请的公开内容全部通过引用并入本申请。

技术领域

本说明书中的公开,涉及一种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背景技术

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公开了设置于燃料箱通气用通道中的浮子阀。浮子阀用于作为其一个用途的给油控制阀。给油控制阀又称为加满控制阀,用以控制加满(油加至燃料箱上限之状态)操作。当液面到达浮子时,该装置通过使浮子漂浮在燃料上来关闭通道。当通道关闭时,加油管的液面上升,促进给油装置的自动切断。作为背景技术所列举的现有技术文献中的公开内容,作为本说明书中技术要素的说明内容援引并入本申请。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3-82427号公报

专利文献2:特开2014-159209号公报

发明内容

浮子阀根据燃料液面而移动。同时,浮子阀有时会根据气体和/或液体的流动而移动。例如,副浮子阀根据燃料液面关闭燃料通道,以实现第一次自动切断。但同时,有时会根据燃料蒸气的流动而移动。例如,当蒸汽处理装置的负压脉动地变动时,副浮子阀可上下振动地移动。浮子阀的移动会使浮子阀与其他构件碰撞。这样的碰撞会产生不希望的声音。在上述观点或其它未提及的观点中,要求对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进行进一步改良。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所希望的响应性的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容易关闭且难以打开的响应性的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该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设置在连通燃料箱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气道中。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包括:阀机构(23),其具有漂浮在燃料液面上而上下移动的浮子(54),与浮子联动而将通气道的通道截面积切换为开放状态、以及通道截面积比开放状态更受限制的限制状态;容积室(61),其容积与浮子的上下移动联动而大小变化;以及流量调节机构(66、67),其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容积室包括设置在壳体上的固定活塞(53c,53e)和设置在浮子上并且可移动地收纳固定活塞的可动气缸(54a)。

根据所公开的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容积室作为限制浮子的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的阻尼器而发挥作用。流量调节机构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容积室具有设于壳体上的固定活塞,以及设于浮子上且可相对移动地收纳固定活塞的可动气缸。其结果,形成了作为限制浮子移动的阻尼器而发挥作用的容积室。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该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设置在连通燃料箱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气道中。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包括:阀机构(23),其具有漂浮在燃料液面上而上下移动的浮子(54),与浮子联动而将通气道的通道截面积切换为开放状态、以及通道截面积比开放状态更受限制的限制状态;容积室(61),其容积与浮子的上下移动联动而大小变化;流量调节机构(67),其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气体贮存器(65),其用于贮存气体;以及通孔(66),其从气体贮存器贯通至容积室,并从气体贮存器向容积室供给气体。

根据所公开的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容积室作为限制浮子的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的阻尼器而发挥作用。流量调节机构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由于气体贮存器存储气体,因此即使液体进入浮子内,也可通过从通孔供给气体来补充浮子的浮力。因此,不会损害闭阀动作的响应性,而对开阀动作赋予阻尼作用。

本公开提供一种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该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设置在连通燃料箱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气道中。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包括:阀机构(23),其具有漂浮在燃料液面上而上下移动的浮子(54),与浮子联动而将通气道的通道截面积切换为开放状态、以及通道截面积比开放状态更受限制的限制状态;容积室(61),其容积与浮子的上下移动联动而大小变化;以及流量调节机构(66、67),其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

根据所公开的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阀机构设置在通气道中。阀机构进行开阀动作和闭阀动作。在阀机构中设置有容积室和流量调节机构。浮子通过上下移动而提供闭阀动作和开阀动作。容积室作为限制浮子运动的阻尼器而发挥作用。因此,容积室作为限制浮子的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的阻尼器而发挥作用。流量调节机构将流体从容积室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例如,流量调节机构将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调节得较慢。当闭阀动作被调节得较慢时,闭阀时的能量被抑制。当开阀动作被调节得较慢时,则能够抑制用于开阀的行程量而不损害闭阀动作的响应性,并抑制下次闭阀时的能量。其结果,可以防止产生不希望的碰撞。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多种方式,采用彼此不相同的技术手段以实现各自的目的。权利要求范围及权利要求项中记载的括号内的附图标记,只是示例性地表示其与后述实施方式相应部分的对应关系,并非意图限定保护范围。通过参考以下的详细说明及附图,本说明书所公开的目的、特征和效果会更加变得明确。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了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系统的剖视图。

图2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3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4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5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6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7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9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0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1是示出了相对于液面变化的阀的动作的剖视图。

图12是示出了第二实施方式中容积室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说明书附图对多个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各个实施方式中,在功能上和/或结构上相对应的部分和/或相关联的部分,有时标记为相同的附图标记,或标记为仅百位以上的数位不同的附图标记。相对应的部分和/或相关联的部分,可以参考其他实施方式中的描述。

第一实施方式

(系统)

在图1中,燃料贮存装置1,包括燃料箱2、给油控制阀3及蒸汽处理装置(EVCS)4。贮存装置1安装在车辆上。贮存装置1提供用于车辆的系统。贮存装置1可以包括燃料供给装置,该燃料供给装置将液体燃料供应到安装在车辆上的内燃机中。燃料箱2是用于贮存液体燃料的容器。燃料箱2具有复杂的形状,以便在能够安装到车辆内的同时提供预定的容量。在下面的描述中,除非另外指明,燃料这个术语指液体,而气体这个术语指燃料箱2中的空气和燃料蒸气的混合气体。

给油控制阀3设置在燃料箱2上。加油控制阀3提供燃料箱用通气控制阀。给油控制阀3也可以设置在燃料箱2中设置的燃料供给装置、例如泵模块上。给油控制阀3提供燃料箱用浮子阀。给油控制阀3设置在燃料箱2与蒸汽处理装置4之间用于通气的通气道中。通气道用于将气体从燃料箱2排放到蒸汽处理装置4中。通气道也称为换气通道或呼吸通道。给油控制阀3开闭通气道。给油控制阀3设置在燃料箱2上部的壁面上。

给油控制阀3,通过允许燃料箱2与蒸汽处理装置4之间的通气,而允许来自给油口的给油。给油控制阀3通过切断燃料箱2与蒸汽处理装置4之间的通气,促使停止来自给油口的给油。给油控制阀3通过切断通气,使得燃料液面向给油口方向上升。其结果,给油装置的自动停止机构(也称为Auto stop机构)作出反应,自动停止来自给油装置的给油。

蒸汽处理装置4包括过滤罐(canister),其用于捕捉在从燃料箱2排出的气体中所含的燃料蒸汽(vapor)。蒸汽处理装置4包括净化机构。净化机构在既定条件成立时,通过将过滤罐捕获的燃料蒸汽供应到内燃机使其燃烧来处理燃料蒸汽。

(给油控制阀)

给油控制阀3安装在设置于燃料箱2上部的突缘6上。突缘6由树脂或金属制成。突缘6为覆盖燃料箱2的开口部的构件。突缘6可以由用于安装给油控制阀3的专用构件、或用于安装其他箱附件的构件来提供。给油控制阀3通过突缘6配置在燃料箱2内。给油控制阀3自突缘6向燃料箱2内垂下。突缘6限定形成燃料箱2与蒸汽处理装置4之间的通道7。给油控制阀3和突缘6通过卡扣机构等连接机构连接。在给油控制阀3与突缘6之间设置有密封构件8。给油控制阀3被设置成:当车辆处于水平状态时、即燃料箱2以水平状态放置时,给油控制阀3成为图示的状态。

给油控制阀3,具有从燃料箱2上部向下悬垂并延伸的筒状外形。给油控制阀3提供呈筒状的管3a,管3a由作为壳体的构件31、34、51、53限定形成。当燃料液面将要到达燃料箱2的上端时,该管3a能够在确保管3a外侧(燃料箱2上部)的空气空间的同时,使燃料液面在管3a中上升。管3a也可以称为虹吸管或空气室形成管。管3a的上端与通道7连通,下端在比燃料箱2上端稍靠下位置开口。管3a从燃料箱2的上部垂下,从而限定形成通气道。给油控制阀3,响应于管3a中的燃料液面,开闭燃料箱2与通道7之间的连通状态,即打开或关闭通气道。

壳体31、34、51和53形成连通燃料箱2的内部与外部的通气道。壳体31、34、51和53在下部具有用于导入燃料的开口53f、53g。壳体31、34、51和53呈筒状,使得即使将燃料导入内部,也在燃料箱2中形成空气室。

给油控制阀3具有主浮子阀21、燃料保持器22、副浮子阀23和溢流阀24。

(主浮子阀)

主浮子阀21配置在管3a内。当管3a内没有燃料时,主浮子阀21打开通气道。主浮子阀21漂浮在到达管3a内的燃料上而关闭通气道。主浮子阀21响应于上述管3a的相对上部的燃料液面(第一液面高度),开闭通气道。

燃料保持器22提供用于调节主浮子阀21的响应性的燃料腔。燃料保持器22也是响应性调节机构,用于防止诸如主浮子阀21一旦关闭后,短时间内再次打开的频繁开闭。燃料保持器22在一段时间内将主浮子阀21保持在关闭状态,该时间段假定为给油操作者识别到燃料箱2已满,并停止给油作业。

(副浮子阀)

副浮子阀23控制燃料到达主浮子阀21。即使是一时性的燃料液面上升,副浮子阀23也会阻止燃料到达主浮子阀21。另外,当发生持续性的燃料液面上升时,副浮子阀23允许燃料到达主浮子阀21。副浮子阀23比起主浮子阀21,配置在管3a的燃料箱2侧更内侧的位置。副浮子阀23配置在上述管3a的下部,即进口附近。当管3a内没有燃料时,副浮子阀23打开通气道。副浮子阀23漂浮在到达管3a内的燃料上而关闭通气道。由此,副浮子阀23限制燃料到达主浮子阀21。副浮子阀23响应于管3a进口的燃料液面,开闭管3a内部的通道,即开闭管3a的进口和主浮子阀21之间的通气道。

(溢流阀)

溢流阀24,用于控制燃料箱2内的压力。溢流阀24设置在给油控制阀3的最上部,换言之,设置在管3a的最上部。溢流阀24设置在第一壳体31的上壁。溢流阀24具有阀座24a、浮子24b和弹簧24c。通过浮子24b和弹簧24c设定释放压力。溢流阀24在燃料箱2内的压力变得过高时打开阀门,将燃料箱2内的气体排放到通道7中。

(第一壳体)

主浮子阀21具有第一壳体31。第一壳体31呈筒状。第一壳体31的上端连接到突缘6。在第一壳体31的上端,设置有连通燃料箱2内部与通道7的开口部。该开口部由第一阀座32包围并限定形成。在第一壳体31的下端设置有与燃料箱2连通的开口端。在第一壳体31的下端设置有副浮子阀23。第一壳体31的下端由副浮子阀23进行开闭。在第一壳体31上部的预定位置,设置有通孔33。通孔33将第一壳体31的内外连通。通孔33使得燃料从第一壳体31上部的排出和/或空气向第一壳体31上部的供给成为可能。

(内杯)

主浮子阀21和燃料保持器22具有内杯34。内杯34收纳在第一壳体31内。内杯34呈能够贮存燃料的杯状。内杯34在第一壳体31中限定形成燃料腔。内杯34提供的燃料腔的上端开口35位于与通孔33几乎相同的高度处。内杯34形成为从上端开口35导入燃料并贮存。内杯34通过夹在第一壳体31与后述第二壳体51之间而被保持。

内杯34具有设置在侧壁的通孔36和设置在底壁的通孔37。通孔36使得燃料从内杯34内燃料腔的排出成为可能。通孔36将燃料缓慢排出。通孔36设定得很小,以在预计给油装置的操作者将放弃继续给油的较长时间内使燃料缓缓漏出。内杯34的底壁被形成为可向内部提供漏斗状的底面。通孔37,在底壁的最下方位置处开口。通孔37形成得相对较大,以便快速排出燃料。内杯34提供形成燃料腔的构件,该燃料腔贮存燃料以使主浮子阀21保持在闭阀状态。

(球体)

燃料保持器22具有球体38。球体38可以阻塞通孔37。并且,球体38可以通过感知摇晃而滚动来打开通孔37。当然,可以使用能够感知摇晃的滚轴、薄片等各种构件来替代球体38。内杯34和球体38提供燃料保持器22。在给油操作完成后的期间内,内杯34和球体38提供用于排出内杯34内燃料的排出阀。球体38通过感知燃料箱2的摇晃、即伴随车辆行驶的摇晃而滚动。通孔36、37及球体38,提供将燃料自内杯34所提供的燃料腔中排出的排出机构。排出机构,保持燃料以防止在单次给油操作中的过度给油,而在给油操作结束后能够再次给油。通孔37和球体38提供判断给油操作结束而排出燃料的机构。

(主浮子阀的浮子)

主浮子阀21具有可动阀体39。可动阀体39为用于主浮子阀21的浮子。可动阀体39收纳在第一壳体31内。可动阀体39收纳在内杯34内。可动阀体39以可沿轴向、即上下方向在第一壳体31及内杯34内移动的方式被收纳。

可动阀体39被设置成当内杯34中具有燃料时,漂浮在燃料上。可动阀体39具有浮子41。浮子41收纳在内杯34中。可动阀体39具有保持架(holder)42。保持架42配置在浮子41上。保持架42通过连结机构43与浮子41连结。连结机构43,由设置在浮子41上的突起部以及设置在保持架42上的钩部提供,该钩部在接收突起部的高度方向上具有细长槽。由于突起部要在钩部的槽中移动,因而允许有游隙。连结机构43,连结浮子41与保持架42,使得这两者在轴向上只分离预定量。

保持架42用于保持密封构件44。密封构件44为环状板。密封构件44紧密地嵌入在保持架42的筒状部中。当可动阀体39落座在阀座32上,即当密封构件44落座在阀座32上时,保持架42和密封构件44切断燃料箱2与通道7之间的连通。通过密封构件44落座于阀座32,提供主浮子阀21的闭阀状态。而通过密封构件44从阀座32上分离,提供主浮子阀21的开阀状态。

在浮子41与保持架42之间,形成有用于辅助主浮子阀21开阀的先导阀45。浮子41具有半球状凸部。保持架42具有用于承接凸部的座面。借由连结机构43提供的游隙,先导阀45可以打开或关闭。当密封构件44落座于阀座32时,燃料箱2内的压力变得高于通道7中的压力。当浮子41由于燃料液面的降低而下降时,连结机构43允许浮子41离开保持架42。其结果,先导阀45打开。先导阀45打开后,密封构件44前后的压力差变小,使密封构件44容易从阀座32分离。

浮子41在内杯34内沿上下方向、即沿轴向被引导。内杯34提供用于引导浮子41的内筒和外筒。并且,在保持架42与第一壳体31之间设置有引导机构46。引导机构46由设置在保持架42上的小直径筒状部、和设置在第一壳体31中的大直径筒状部提供。通过将小直径筒状部配置在大直径筒状部中,保持架42被引导为可沿轴向移动而不会在径向上发生偏移。在内杯34与浮子41之间配置有处于压缩状态的弹簧47。弹簧47可将可动阀体39向上推升。弹簧47补偿可动阀体39的浮力。

第一壳体31、内杯34、浮子41和保持架42由树脂制成。球体38由树脂制成。密封构件44由橡胶制成。

(第二壳体)

副浮子阀23具有第二壳体51。第二壳体51呈筒状。第二壳体51安装在第一壳体31的下端开口。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51相互连接。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51通过连结机构26连结起来。连结机构26由利用第一壳体31和第二壳体51之弹性变形的卡合机构来提供。连结机构26也称为卡扣机构。

(第三壳体)

副浮子阀23具有第三壳体53。第三壳体53呈浅盘状。第三壳体53安装在第二壳体51的下端开口。第二壳体51和第三壳体53通过连结机构27连结起来。连结机构27由利用第二壳体51和第三壳体53之弹性变形的卡合机构来提供。连结机构27也称为卡扣机构。

第三壳体53,在第二壳体51的下端形成开口的同时,在第二壳体51与第三壳体53之间形成用于浮子54的收纳室。该收纳室在下端通过多个较大开口与燃料箱2内部连通。因此,燃料箱2内的燃料至少能够自由地进入由第二壳体51和第三壳体53限定形成的室内。

第三壳体53提供引导浮子54的引导部。第三壳体53具有可以称为盘状的形状。第三壳体53在径向外侧具有多个弹性卡合片53a。这些弹性卡合片53a连结到第二壳体51的下端部分。

第三壳体53具有用于收纳浮子54的外筒53b。外筒53b呈圆筒状。外筒53b的内径大于浮子54的外径以收纳浮子54。在外筒53b与浮子54之间形成有使液体的燃料和气体通过的足够大的间隙。

第三壳体53具有内筒53c。内筒53c呈圆筒状。内筒53c的外径小于浮子54的内径,以插入浮子54的内部。在内筒53c与浮子54之间形成有后述的控制间隙67。

第三壳体53具有底壁53d。底壁53d连结外筒53b的下端和内筒53c的下端。底壁53d呈环状。底壁53d可以接触浮子54的下端。

第三壳体53具有隔壁53e。隔壁53e为横跨内筒53c而延伸的壁。隔壁53e也是位于内筒53c的端部的端壁。由内筒53c和隔壁53e形成的帽状的构件提供设置在壳体上的固定活塞。固定活塞可相对于后述的可动气缸移动。

隔壁53e提供中央部向上呈凸状的壁。隔壁53e使燃料向径向外侧的边缘流动。隔壁53e使燃料流入后述的控制间隙67。由此,通过控制间隙67的空气流量受到抑制。

隔壁53e可以在浮子54的内部空腔中与浮子54接触。在内筒53c与隔壁53e之间设置有放射状配置的多个肋。多个肋为具有沿着内筒53c延伸的边和沿着隔壁53e延伸的边的三角形。

第三壳体53如上所述,具有多个开口。这些开口允许燃料进入浮子54的周围。第三壳体53,具有多个开口53f。开口53f从内筒52c的下部扩展至底壁53d。燃料可以通过开口53f进入外筒53b的内部。第三壳体53,具有多个开口53g。开口53g在第二壳体51与外筒52b之间扩展。开口53g在多个弹性卡合部53a之间扩展。燃料可以通过开口53g越过外筒53b的上端而进入内部。可以在液面FL越过外筒53b的上端之前,从开口53f导入燃料。由此,当液面上升时,可以使浮子54快速响应。

(副浮子阀的浮子)

副浮子阀23设置在连通燃料箱2的内部与外部之间的通气道中。副浮子阀23提供阀机构。阀机构具有漂浮在燃料的液面FL上并上下移动的浮子54。阀机构与浮子54联动地将通气道的通道截面积切换为开放状态、以及比起开放状态(开阀状态)通道截面积更受限制的限制状态(闭阀状态)。浮子54也称为可动阀体。浮子54呈扁平的圆筒状。浮子54也呈扁平的帽状。浮标54可以在内部限定空腔,当浸没时,该空腔可以一时性或永久性地贮存气体。浮子54收纳在第二壳体51与第三壳体53之间。

第二壳体51具有用于副浮子阀23的第二阀座52。第二阀座52形成为与浮子54相对。第二阀座52,在给油控制阀3中的空气流动方向上,被定位在第一阀座32的上游侧。换言之,第二阀座52与第一阀座32相比位于燃料箱2的更内侧。由第二阀座52限定形成的开口大于由第一阀座32限定形成的开口。浮子54通过在燃料箱2内的燃料上漂浮,可以落座于第二阀座52或离开第二阀座52。

浮子54具有第一构件54a和第二构件54b。第一构件54a提供浮子54的筒状外壁。第一构件54a提供可动气缸。第一构件54a、即可动气缸设置在浮子54上,并可相对移动地收纳固定活塞。第一构件54a也可以称为外部构件(outer member)或环形构件(link member)。第一构件54a呈圆筒状。第一构件54a为在下端具有下端开口部的帽状。第一构件54a在上壁上具有通孔。通孔向由第二阀座52包围的开口部中开口。

第二构件54b提供浮子54的中央部。第二构件54b也可以称为中心构件(centermember)或帽构件(cap member)。第二构件54b呈圆板状。第二构件54b配置成封闭第一构件54a的中央的通孔。

第一构件54a和第二构件54b由树脂制成。第一构件54a和第二构件54b可通过圧入、粘合、焊接等多种连接方式进行连接。第一构件54a与第二构件54b由利用树脂弹性的扣合机构来连接。

浮子54具有密封构件54c。密封构件54c配置在浮子54的上表面。密封构件54c固定在作为形成构件的第一构件54a与第二构件54b之间。密封构件54c可落座于第二阀座52或离开第二阀座52。当浮子54漂浮在燃料上而向上移动时,密封构件54c落座于第二阀座52。密封构件54c通过落座在第二阀座52上而关闭通气道。密封部件54c,在由于浮子54下沉到燃料中或随着燃料的液面下降而向下移动时,则离开第二阀座52。密封构件54c离开第二阀座52,从而打开通气道。浮子54在径向上的移动受到第三壳体53的限制。浮子54在第三壳体53引导下,可向上下方向、即轴向移动。

(副浮子阀的容积室)

浮子54与第三壳体53之间,限定并形成有容积室61。容积室61也称为浮子室。容积室61的容积随着浮子54的位置而改变。容积室61的容积与浮子54的上下移动联动而大小发生改变。当浮子54位于最下方(开阀位置)时,容积室61的容积最小。当浮子54位于最上方(闭阀位置)时,容积室61的容积最大。容积室61也称为容积室。容积室61被燃料和/或气体充满。容积室61中的燃料与气体的比率,调节浮子54的浮力。

容积室61具有双腔室(dual chamber)62和气体腔室63。双腔室62可以充满燃料和/或气体。气体腔室63向上关闭,并且仅向下打开。气体腔室63主要为用于贮存气体而设置。浮子54可以通过贮存在容积室61内的气体的浮力而漂浮在燃料上。容积室61提供用于当燃料到达浮子54时使浮子54漂浮在燃料上的浮力室。

双腔室62配置在浮子54的径向中央部。双腔室62配置成占据浮子54的径向上的中央部分。双腔室62配置在浮子54的上部。

双腔室62提供浮力减小机构,其伴随着燃料到达浮子54后的时间流逝,逐渐使施加到浮子54的浮力减小。浮子54具有通孔64。通孔64提供使浮子54的浮力逐渐减小的浮力减小机构。通孔64允许空气从双腔室62排出,并且燃料从双腔室62的下部导入。其结果,浮力减小机构使浮子54缓缓沉入燃料中。通孔64提供在副浮子阀23沉入液面FL之下后,调节浮子54的浮力的机构。通过通孔64,副浮子阀23在浸没后,容易开阀、或者过渡到开阀状态。

气体腔室63配置在浮子54的径向外侧。气体腔室63配置成围绕双腔室62的至少一部分。气体腔室63配置成环状。气体腔室63沿着第二阀座52配置成环状。气体腔室63,不具有诸如通孔64之类的浮力减小机构。气体腔室63具有多个小腔。这些多个小腔沿径向分散配置。换言之,多个环状小腔呈同心状配置。多个小腔可分别独立地贮存空气。气体腔室63也可以被分隔成沿着周向分散配置的多个小腔。

(副浮子阀的阻尼机构)

在浮子54与第三壳体53之间形成有阻尼机构。阻尼机构由形成在浮子54与第三壳体53之间的容积室61、和控制容积室61与外部之间的流体(包含作为液体的燃料及气体)流动的流量调节机构来提供。在本实施方式中,流量调节机构由通孔64、通孔66和控制间隙67提供。通孔64和通孔66提供主要用于气体流动的释放口。控制间隙67设置在作为设于浮子54上的筒状壁的第一构件54a、与设于第三壳体53上的筒状壁的内壁53c之间。

控制间隙67对气体的流动表现出较小阻力,而对燃料的流动表现出较大阻力。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形成限制燃料的流动的程度的狭窄控制间隙67,来控制燃料向容积室61的流入、以及燃料从容积室61的流出。与气体从容积室61内部向外部的流出相比,控制间隙67将燃料从容积室61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限制得更少。

流量调节机构将流体从容积室61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第一状态例如是阻止状态,即关闭状态。第二状态例如是允许状态,即打开状态。第一状态,例如由控制间隙67中有燃料的状态下的、控制间隙67中的流路阻力来提供。第二状态,例如由控制间隙67中没有燃料的状态下的、流路阻力来提供。进一步地,第二状态由来自后述气体贮存器65的供给气体来提供。这是因为通过由气体贮存器供给气体,浮子54的浮起速度会变快。

在该实施方式中,在给油控制阀3的外部的液面FL的变动与浮子54的变动之间设有相位差。阻尼机构通过限制来自容积室61的燃料的排出,来延迟从闭阀状态向开阀状态切换的动作。阻尼机构有意降低了作为浮子的浮子54的响应性。由此,可抑制副浮子阀23的过度开闭。此外,还可抑制副浮子阀23产生的声音。

(副浮子阀的气体贮存器)

此外,第三壳体53由内筒53c与隔壁53e限定并形成气体贮存器65。气体贮存器65向下开口较大,不会贮存燃料。气体贮存器65在液面FL以下贮存气体。气体贮存器65限定在开口53f的上边缘的上方。

隔壁53e具有通孔66。通孔66,在通孔64开口的双腔室62的下部处开口。通孔66的位置,在轴线AX的方向上偏离通孔64的位置。

通孔66从气体贮存器65贯通至容积室66。通孔66从气体贮存器65向容积室61供给气体。通孔66的大小和长度,设置为可以调节气体的供给速度。在液面FL急剧上升、浮子54要浮起的情况下,容积室61从通孔66吸上气体。此时,容积室61欲从控制间隙67吸上燃料来,但由于与气体相比燃料表现出较高的阻力,因此容积室61会从通孔66吸上气体来。经由通孔66从气体贮存器65供给气体,与仅通过控制间隙67获得的浮起速度相比,浮子54的浮起速度增大。由此,即使在浮子54与内筒53c之间设置有控制间隙67,也能够获得液面FL上升时所需的闭阀响应性。

另有观点认为,通孔66可调节浮子54的上升速度。通孔66,例如可抑制浮子54的上升速度。因此,即使液面FL急剧上升,也能够减小浮子54落座在第二阀座52上时的冲击。

(副浮子阀的动作)

图2至图11是对副浮子阀23进行模型化表示的剖视图。参照图2至图11,说明副浮子阀23相对于液面FL的变动的动作。

图2示出了液面FL比副浮子阀23足够低时的状态。浮子54由于其自重而位于最低位置。副浮子阀23为开阀状态。

图3示出了液面FL到达浮子54下部后的状态。液面FL的箭头,表示液面FL处于上升过程中。浮子54由于其自重而位于最低位置、或略微开始浮起。气体贮存器65中,贮存有气体。

图4示出了液面FL使浮子54浮起的状态。浮子54完全漂浮在液面FL上。此时,由于粘度和表面张力,燃料难以通过控制间隙67。贮存在气体贮存器65中的气体逐渐供给至容积室61内。其结果,燃料逐渐进入气体贮存器65中。

图5示出了液面FL上升至使副浮子阀23闭阀程度之后的状态。浮子54落座于第二阀座52。因此,副浮子阀23为闭阀状态。气体贮存器65的气体经由通孔66完全移动到容积室61。容积室61的气体逐渐从通孔64流出。其结果,在容积室61内逐渐充满燃料。

若副浮子阀23长时间没入液面FL之下,则会失去用以维持闭阀状态的浮力。不久,当双腔室62充满燃料后,浮子54下沉。其结果,副浮子阀23被打开。

图6示出了副浮子阀23在液面FL之下的开阀状态。浮子54位于液面FL之下、与图2相同的最下方。

图7示出了液面FL从图5的状态下降时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容积室61内的燃料欲从通孔66和控制间隙67流出。此时,流过控制间隙67的流量受到限制。其结果,浮子54的下降受到抑制。浮子54缓慢下降。因此,即使液面FL急剧地上下变动,也能够抑制浮子54的过度反应。其结果,第二阀座52与浮子54之间的碰撞受到抑制。

图8示出了在容积室61内残留有燃料的状态下,液面FL下降的情况。当液面FL下降到开口53f的上端以下时,气体贮存器65内的燃料立即流下。因此,气体贮存器65内充满气体。容积室61内的燃料从通孔66和控制间隙67流出。此时,燃料也表现出比空气更高的阻力,使浮子54的下降速度减速。此时,向上呈凸状的隔壁53e将燃料向控制间隙67引导。不久,一旦所有燃料都从容积室61流出,浮子54返回到图2所示的初始状态。

图9示出了在容积室61内残留有燃料的状态下,液面FL再次上升时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气体贮存器65内再次贮存有气体。气体贮存器65内的气体经由通孔66逐渐供给到容积室61。由此,浮子54再次使副浮子阀23成为平面。

图10示出了在图4的情况下、自蒸汽处理装置4供给的负压发生变动的情况。在浮子54与第二阀座52稍微分离的状态下,自蒸汽处理装置4供给的负压有时会发生如粗箭头所示的变动。例如,在吸取燃料蒸气的内燃机的转速变动的情况下,负压会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浮子54有时会碰撞到第二阀座52。当浮子54与第二阀座52碰撞时,会产生不希望的声音。例如,当负压减小时,浮子54可能下降。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间隙67限制燃料和气体的流动。因此,浮子54的急剧下降受到抑制,即使之后浮子54与第二阀座52碰撞,碰撞时的能量也会受到抑制。

图11示出了在图5的情况下、自蒸汽处理装置4供给的负压发生变动的情况。即使在浮子54落座于第二阀座52之后,如果负压变动,浮子54也会要离开第二阀构件52。即使在这种情况下,控制间隙67也会限制燃料和气体的流动。因此,浮子54的急剧下降受到抑制,即使之后浮子54与第二阀座52碰撞,碰撞时的能量也会受到抑制。

根据上述实施方式,容积室61作为限制浮子54的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的阻尼器发挥作用。控制间隙67将流体从容积室61的内部向外部的流出设定为第一状态,将流体从外部向内部的流入设定为不同于第一状态的第二状态。例如,控制间隙67将闭阀动作和/或开阀动作调节得较慢。当闭阀动作被调节得较慢时,闭阀时的能量会受到抑制。

当开阀动作被调节得较慢时,则能够不损害闭阀动作的响应性地抑制用于开阀的行程量,并抑制下次闭阀时的碰撞能量。其结果,可以防止产生不希望的声音。

第二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是以在先实施方式为基础方式的变形例。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内筒53c与隔壁53e之间限定形成了气体贮存器65。取而代之地,可以采用不设置气体贮存器65的结构。

图12是对副浮子阀23进行模型化显示的剖视图。隔壁253e设置在内筒53c的下端。在该实施方式中,没有气体贮存器65。在该实施方式中,控制间隙67也对燃料从容积室61内部向外部的流动、或气体的流动进行限制。

其他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以及附图等公开的发明内容并不限于列举出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包括被列举出的实施方式、以及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此基础上得到的变形实施方式。例如,本公开并不限于实施方式中所公开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组合。本公开可通过多种组合来实施。本公开还可具有可追加在实施方式中的追加部分。本公开还包含实施方式中的部件和/或要素被省略的实施方式。本公开包含一个实施方式与其他实施方式间的部件和/或要素的置换或组合。所公开的技术范围并不限于实施方式的记载。所公开的若干技术范围,由权利要求范围的记载来表示,还应理解为包括与权利要求书的记载具有同等意义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阻尼机构设置在所谓的加满控制阀的副浮子阀23中。取而代之地,阻尼机构也可以设置在主浮子阀21中。此外,在设置有唯一的浮子阀的情况下,也可以在该唯一的浮子阀上设置阻尼机构。

在以上实施方式中,浮子的动作与阀机构的开闭处于一定关系。即,浮子的上下对应于阀机构的闭开。与此相对地,浮子的上下也可以对应于阀机构开闭。此外,气缸和活塞也可以相反地设置。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置在第三壳体53上的固定活塞与设置在浮子54上的可动气缸能够相对移动。取而代之地,也可以使设置在第三壳体53上的固定气缸与设置在浮子54上的可动活塞能够相对移动。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使用了圆筒状的活塞。与此相对地,活塞也可以呈圆柱状。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在作为固定气缸的内筒53c与作为可动活塞的第一构件54a的外壁之间设置有控制间隙67。取而代之地,也可以在内筒53c与外壁之间设置密封机构。例如,也可以设置有阻止气体和液体流出的橡胶制O形环。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用于计量流体的阀、尤其是燃料喷射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