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椅

文档序号:1539033 发布日期:2020-02-14 浏览:1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座椅 (Chair (Ref. now to FIGS) ) 是由 川谷慎治 谷口智 远城贞通 中村敏德 于 2018-06-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抑制座垫的不希望的变形,且能够简易地安装罩。一种座椅(10),其具备:构成座部的座垫(12);和覆盖座垫(12)的罩(13),该座椅(10)具备从下方支承座垫(12)的座椅底板(20),座椅底板(20)具备:第一底板(21),其以面来承受座垫(12);以及第二底板(31),其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并且被固定于第一底板(21),在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之间夹持有构成罩(13)的缘部的延伸部(13G)。(Undesired deformation of the seat cushion is suppressed and the cover can be easily mounted. A seat (10) is provided with: a seat cushion (12) constituting a seat portion; and a cover (13) that covers the seat cushion (12), the seat (10) including a seat pan (20) that supports the seat cushion (12) from below, the seat pan (20) including: a first base plate (21) which receives the seat cushion (12) on one side; and a second base plate (31) that supports the first base plate (21) from below, is fixed to the first base plate (21), and has an extension (13G) that constitutes the edge of the cover (13) interposed between the first base plate (21) and the second base plate (31).)

座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座垫和罩的座椅。

背景技术

在应用于自动二轮车等的座椅中提出有以下这样的结构:由外夹持框架和内夹持框架从上下夹着具有透气性及弹力性的网面座椅(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外夹持框架和内夹持框架形成为四边形的框形状。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登记实用新型第3155286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所要解决的课题

但是,网面座椅与具备座垫和覆盖座垫的罩的座椅结构相比,缓冲性存在劣势。

在代替网面座椅而应用具有分开的座垫和罩的座椅结构的情况下,框架为框形状,因此,在框的内侧难以支承成抑制座垫的变形。此外,需要另行具有安装罩的结构。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抑制座垫的不希望的变形,且使得罩能够简易地进行安装。

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

本说明书中包括2017年6月30日申请的日本国专利申请特愿2017-129775号的全部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是一种座椅,其具备:构成座部的座垫12和覆盖所述座垫12的罩13,所述座椅的特征在于,所述座椅具备从下方支承所述座垫12的底板20,所述底板20具备:第一底板21,其以面来承受所述座垫12;以及第二底板31,其从下方支承所述第一底板21,并且被固定于所述第一底板21,在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31之间,夹持所述罩13的缘部13G。

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底板31的截面具有凸部33A与凹部33B在水平方向上重复出现的凹凸形状,由所述凸部33A各自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承所述第一底板21。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第二底板31位于比所述第一底板21的外周缘靠内周侧的位置。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31夹持所述罩13的部位比所述第一底板21与所述第二底板31彼此固定的固定部位靠外周侧。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二底板31的缘部34设置有使与所述第一底板21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缺失而成的缺口部34K,在所述第一底板21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部34K卡合的爪部23T。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二底板31的缘部34隔开间隔地设置有所述缺口部34K,

在所述第二底板31的所述多个缺口部34K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底板21之间夹持所述罩13。

此外,在上述结构中可以是,在所述第一底板21设置有临时固定部21T,所述罩13被卡定于所述临时固定部21T,所述第一底板21、所述第二底板31以及所述罩13在比所述临时固定部21T靠外周侧处被共同紧固。

发明效果

在本发明中,底板从下方支承构成座部的座垫,该底板具备:第一底板,其以面来承受所述座垫;以及第二底板,其从下方支承所述第一底板,并且被固定于第一底板,在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之间夹持覆盖所述座垫的罩的缘部,因此,抑制了座垫的不希望的变形,且能够简易地安装罩。

此外,所述第二底板的截面具有凸部与凹部在水平方向上重复出现的凹凸形状,由所述凸部各自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承所述第一底板,因此,能够高效地提高第二底板的强度,容易确保第二底板对第一底板的支承强度。此外,所述第二底板位于比所述第一底板的外周缘靠内周侧的位置,因此容易抑制第二底板的外观露出。

此外,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夹持所述罩的部位比所述第一底板与所述第二底板彼此固定的固定部位靠外周侧,因此,容易独立地进行夹持罩的作业以及固定第一底板和第二底板的作业。

此外,在所述第二底板的缘部设置有使与所述第一底板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缺失而成的缺口部,在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与所述缺口部卡合的爪部,因此不使用紧固部件就能够将第一底板与第二底板固定。

此外,在所述第二底板的所述多个缺口部之间的部分与所述第一底板之间夹持所述罩,因此能够以大面积来保持罩。因此,罩即使是网眼材料,也容易充分确保罩的保持力。

此外,在所述第一底板设置有临时固定部,所述罩被卡定于临时固定部,所述第一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以及所述罩在比所述临时固定部靠外周侧处被共同紧固,因此罩的安装作业变得容易,并且通过进行共通紧固,座椅的组装、分解作业变得容易。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自动二轮车的座椅周边部的立体图。

图2是放大了座椅的表面附近的截面的图。

图3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座椅时的截面的图。

图4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时的截面的图。

图5是从座椅下方观察图4的图。

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截面图。

图7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时的截面的图。

图8是将图7中的第二底板移动到下方的图。

图9是沿图7中的IX-IX线的截面图。

图10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时的截面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图1是示出具备第一实施方式的座椅的自动二轮车的座椅周边部的立体图。另外,说明中,前后左右以及上下这样的方向表述,如没有特别记载,则与车体的各方向相同。此外,各图中所示的标号“前”表示车体前方,标号“上”表示车体上方,标号“右”表示车体右方。

座椅10配置在自动二轮车1的燃料箱2与后壳罩3之间,构成供乘员就座的就座部(乘员用座椅)。另外,在自动二轮车1的车体不同的情况下,座椅10不限定于上述位置。例如,当为在燃料箱2的位置具备覆盖空气滤清器或收纳盒的箱状的壳罩的车体的情况下,在箱状的壳罩与后壳罩3之间配置有座椅10。

图2是放大了座椅10的表面附近的截面的图。

该座椅10构成为包括:座垫12,其构成座部;罩13,其覆盖座垫12;以及后述的座椅底板20,其构成座椅10的底板。座垫12通过由单层的网状材料构成的单层网状座垫形成,罩13通过由网状材料100构成的网罩形成。

座垫12通过使由热塑性弹性体构成的树脂制的纤维(也称作连续线状体)12A弯曲来形成环,通过熔接等来接合各环的接触部分,形成三维网状结构。即,该座垫12是热塑性弹性网状体。由此,得到了缓冲性及耐久性优异、且透气性优异的座垫12。特别是得到了与聚氨酯制的以往的车辆用座垫相比透气性格外优异的座垫12。

此外,通过调整构成座垫12的纤维12A的材料、纤维径、中空率(每单位面积的中空面积)等,能够调整缓冲性、透气性及耐久性(缓冲性的持续性)等。由此,即使是厚度比较薄的座垫12,也能够得到充分的缓冲性、透气性及耐久性。此外,在整个座垫12中形成有间隙,因此还获得了散热性及排水性(透水性),有利于座椅10的轻量化。

另外,座垫12不限于热塑性弹性网状体,可以是使用热塑性弹性体以外的材料的三维网状结构。

构成罩13的网状材料100形成为三层结构,该三层结构由编织合成树脂等所构成的纤维材料而形成的织物构成。即,网状材料100由立体织物形成,所述立体织物具备:表层101,其构成露出到外部的表面;背侧层102,其构成背面;以及连结层103,其连结表层101及背侧层102。表层101及背侧层102由网状的有孔组织的织物形成,具有透气性。另外,表层101优选使用使表面的触感良好、且保水性少的纤维材料。

连结层103通过用单丝的连结丝线103A连结表层101及背侧层102而构成。更具体而言,连结层103由连结表层101及背侧层102时至少有两根连结丝线103A交叉的交叉结构的织物形成。通过形成为交叉结构,容易兼顾作为立体织物的罩13的透气性、形态稳定性、弹力性(冲击吸收性)及耐久性(弹力性的持续性)等。而且,由于在整个罩13中形成有间隙,因此也得到了散热性及排水性,有利于座椅10的轻量化。

这样,在本结构中,通过座垫12及罩13这两者得到了座椅10的透气性及散热性等。而且,由树脂形成座垫12及罩13,因此与使用天然纤维的情况相比,能够形成为耐水性强的结构。

另外,连结层103不限定于交叉结构,也可以是大致垂直地连结表层101及背侧层102的柱结构,或者,是至少两根连结丝线103A和表背两侧的织物形成三角形的桁架结构。另外,网状材料100也可以形成为三层以外的多层结构。此外,可以将表层101或背侧层102变更为一片网布等,由织物以外的材料构成各层101~103的一部分或全部。此外,不限于多层结构,可以广泛应用公知的网状材料。

图3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座椅10时的截面的图。

如图3所示,座椅底板20具备:第一底板21,其载置座垫12;以及第二底板31,其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

第一底板21是在座垫12的整个底面范围延伸的板状部件,在其上表面22载置有座垫12的整个底面。该第一底板21的上表面22虽具有向上方凸出地弯曲的弯曲面22A但大致为平面形状,通过座垫12的自重、及由从上方覆盖座垫12的罩13作用的力,座垫12的底面与弯曲面22A紧密接触。

此处,三维网状结构的座垫12具有平底面,如图3所示,座垫12的底面被配置成与具有向上凸出的弯曲面22A的大致平面形状的第一底板21上表面紧密接触。由此,座垫12的上表面弯曲成与第一底板21的上表面22相同的形状。由此,即使使用具有平底面的板状座垫12,也容易匹配,能够容易地使座垫12的上表面为适合座椅表面的带圆度的形状。

第一底板21一体地具有构成上述弯曲面22A的外周部的缘部23。缘部23的上表面23A为平坦面,以整个上表面23A支承从弯曲面22A探出的座垫12的下表面。另外,座垫12的左右上方的角部(图3中,用标号X表示)通过由罩13(从上方覆盖座垫12)作用的力而平缓地弯曲。

在缘部23的下表面23B形成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23C。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缘部23的上表面23A为水平的平坦面的情况,但也可以是与上述弯曲面22A连接的弯曲面或倾斜面。

第一底板21用于以面承受具有平底面的座垫12,不需要具有充分支承乘员的载荷的强度,第一底板21由通过比较轻的力而弹性变形的板材形成,例如使用由合成树脂构成的薄板材,以低成本轻量地形成。因此,第一底板21的材料不限于硬质材料,也可以是软质材料。

第二底板31是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来抑制第一底板21的变形的部件,满足充分支承乘员的载荷的程度的强度。例如第二底板31由满足一般的座椅底板要求的强度(例如弯曲刚度)的硬质材料形成。

该第二底板31具有与第一底板21重叠的部分,在重叠部分的某处,从下方***有紧固部件(本结构中为自攻螺钉)32。贯通第二底板31的紧固部件32被紧固于第一底板21。由此,第二底板31与第一底板21通过紧固部件32而固定。

另外,在图3中,在第一底板21上的弯曲面22A与缘部23之间的边界部分紧固有紧固部件32,但是利用紧固部件32紧固的部位(相当于紧固部位、固定部位)不受限定。此外,说明了紧固部件32使用自攻螺钉的情况,但也可以代替自攻螺钉,应用将壳罩部件等固定于车体时等使用的夹紧件等其他固定用部件。

第二底板31一体地具备:第二底板主体33,其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的除缘部23以外的区域;以及缘部34(以下称作第二底板侧缘部),其从第二底板主体33向外周侧探出,构成第二底板31的外周部。

第二底板主体33由板材形成,该板材的截面为向上方突出的凸部33A和向下方凹陷的凹部33B在水平方向上连续的凹凸形状。由此,第二底板主体33与为相同厚度的平板形状的情况相比,弯曲刚度等得以提高。

通过使多个凸部33A的上表面与第一底板21的下表面进行面接触,第一底板21的弯曲面22A被支承而成为预先设定的弯曲形状。另外,在图3中,示出了凸部33A及凹部33B在车宽方向上连续的情况。但是,也可以不限于车宽方向,也可以使一部分或整体在前后方向上连续。通过形成为这样的凹凸形状的截面,与不具有凹凸截面的平板相比,可获得这样的优点:能够容易地确保弯曲刚性且能够使第二底板主体33轻量化。

另外,第二底板主体33的截面形状可以不限于凹凸形状截面。在该情况下,在不会使第一底板21通过从乘员作用的载荷而变形的范围内,可以适当地变更第二底板主体33的截面形状及材料。

第二底板侧缘部34位于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的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的上表面23A使其成为预先设定的平坦形状。此外,在第二底板侧缘部34与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之间夹持罩13。

详细来说,第二底板侧缘部34的上表面34A一体地具备朝向设置于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的凹部23C而向上方突出的突起34B。第二底板侧缘部34的下表面34C形成为水平面。罩13一体地具备延伸部13G,当罩13沿着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折曲时,延伸部13G延伸到缘部23与第二底板侧缘部34之间。该延伸部13G被夹持在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与第二底板侧缘部34之间,延伸到不与紧固部件32重叠的位置。

这样,罩13的延伸部13G被夹持在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与第二底板侧缘部34之间,因此,能够以大面积保持由网状材料100构成的延伸部13G。因此,容易充分确保延伸部13G的保持力。

此外,如该图3所示,延伸部13G在屈曲的状态下被缘部23的凹部23C与第二底板侧缘部34的突起34B夹持。由此,延伸部13G难以从夹持部位脱落。即,能够使缘部23的凹部23C和第二底板侧缘部34的突起34B作为防止延伸部13G从夹持部位脱落的防脱部发挥功能。另外,也可以使延伸部13G为网状材料100以外的布料。

此外,第二底板侧缘部34的外周缘34D(相当于第二底板31的外周缘)位于比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的外周缘23D(相当于第一底板21的外周缘)靠内周侧的位置。由此,第二底板31的外周缘34D难以从外部看见,能够抑制第二底板31的外观露出。

如上所述,由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夹持延伸部13G的部位比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彼此固定的固定部位(紧固部件32的紧固部位)靠外周侧。根据该结构,如图3所示,能够抑制紧固部件32的外观露出。此外,能够独立地进行将延伸部13G放入并夹持在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之间的作业、以及紧固部件32的紧固作业,从而易于容易地进行各作业。

如以上所说明的那样,在本实施方式中,从下方支承座垫12的座椅底板20具备:第一底板21,其以面来承受座垫12;以及第二底板31,其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并且被固定于第一底板21。而且,构成罩13的缘部的延伸部13G夹持在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之间。根据该结构,由第一底板21支承座垫12的底面,能够由第二底板31抑制座垫12的不希望的变形。此外,能够利用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来安装与座垫12分体的罩13。

即,在本实施方式中,使座椅底板20所要求的作用分担给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从而适当地支承座垫12,并且能够简易地安装罩13。并且,使第一底板21的上表面形状弯曲,从而使座垫12为弯曲的形状,因此座垫12即使使用平板形状的座垫,也会使该座垫12弯曲,能够使座椅表面为弯曲形状。由此,无需花费使厚度局部不同来进行制作这样的成本,能够得到使用形成为相同厚度的三维网状结构的座垫12、且表面适当地弯曲的座椅10。

此外,第二底板31的截面具有凸部33A与凹部33B在水平方向上重复出现的凹凸形状,由凸部33A各自的上表面从下方支承第一底板21。根据该结构,有利于第二底板31的强度提高,容易确保第二底板31对第一底板21的支承强度。此外,第二底板31位于比第一底板21的外周缘靠内周侧的位置,因此容易抑制第二底板31的外观露出。

此外,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夹持延伸部13的部位比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彼此固定的固定部位(紧固部件32的固部位)靠底板21、31的外周侧。根据该结构,容易独立地进行夹持罩13的作业、以及将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固定的作业,有利于提高作业性。

(第二实施方式)

图4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二实施方式的座椅10时的截面的图。此外,图5是从座椅10下方观察图4的图。另外,图4是沿图5中的IV-IV线的截面。此外,图6是沿图5中的VI-VI线的截面。

第二实施方式与第一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具有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通过后述的爪部23T彼此卡合的卡合结构。另外,与第一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位标注示出相同的标号,并说明不同的部分。

如图4所示,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一体地具有:下方凸状部23J,其在最外周向下方突出;以及上方凹部23K,其与下方凸状部23J的内周相邻地向上方凹陷。下方凸状部23J沿着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延伸。此外,如图4~图6所示,在上方凹部23K,沿着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隔开间隔地一体设置有向下方突出的多个爪部23T。

在第二底板31的缘部34,沿着该缘部34隔开间隔地设置有多个缺口部34K(参照图5、图6),缺口部34K是使与第一底板21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缺失而形成的。如图4所示,在第二底板31中,相邻的缺口部34K之间的部分形成为上方凸部34J,上方凸部34J向上方突出,能够在上方凸部34J与第一底板21的上方凹部23K之间夹持罩13的延伸部13G。

从第一底板21向下方突出的爪部23T形成为与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的下表面卡定的爪形状。另外,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嵌入相邻的爪部23T之间。由此,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偏移被限制,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被定位。如图5所示,罩13的延伸部13G在前后方向上隔开间隔地一体具备多个小片部13H,小片部13H进入第一底板21的上方凹部23K与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之间。

小片部13H形成为三角形状,当沿着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的下表面折曲罩13的延伸部13G时,如图5所示,该小片部13H朝向内周侧(相当于车宽中心)宽度逐渐变窄。这些小片部13H位于第一底板21的相邻的爪部23T之间,由此被夹持在第一底板21的上方凹部23K与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之间。

如该图4所示,在本结构中,在第一底板21的上方凹部23K设置有向上方凹陷的凹部23V,并且在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设置有向上方突出的突起34V。小片部13H在屈曲状态下被这些凹部23V及突起34V夹持。由此,小片部13H从夹持部位的偏移进一步被限制。另外,也可以在小片部13H设置供上述突起34V进入的贯通孔。通过突起34V与贯通孔的卡定,小片部13H更难以偏移。

这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底板侧缘部34设置有使与第一底板21重叠的区域的一部分缺失而成的多个缺口部34K,在第一底板21设置有与缺口部34K卡合的多个爪部23T。根据该结构,无需使用自攻螺钉等紧固部件就能够将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固定。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在第二底板侧缘部34(上方凸部34J)与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上方凹部23K)之间夹持罩13的延伸部13G(小片部13H)。由此,能够以大面积保持罩13,容易充分确保罩13的保持力。

(第三实施方式)

图7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三实施方式的座椅10时的截面的图。此外,图8是将图7中的第二底板31移动到下方的图。此外,图9是沿图7中的IX-IX线的截面。

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第一底板21的缘部23向上方凹陷的上方凹部23K并非沿着缘部23呈环状地延伸,上方凹部23K被设置成隔开规定的间隔。而且,第三实施方式与第二实施方式的不同点在于,在相邻的上方凹部23K之间的部位23W(参照图8、图9)嵌入有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且从部位23W向下方延伸的爪部23T与该上方凸部34J的下表面卡定。

与第二实施方式的图4相比,图7除了凹部33B的位置降低这一点,为大致相同的截面。另一方面,在第三实施方式中,如图8所示,相邻的上方凹部23K之间的部位23W向下方突出到与下方凸状部23J大致相同的位置。以下,将该部位23W称为下方凸部23W。爪部23T从下方凸部23W向下方延伸,各爪部23T与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相当于相邻的缺口部34K之间的部位)的下表面卡定。在第二实施方式中,与第三实施方式相比,爪部23T缩短。

根据以上的结构,也得到了不使用自攻螺钉等紧固部件就能够将第一底板21和第二底板31固定的与第二实施方式同样的效果。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板21的相邻的下方凸部23W中嵌入有第二底板31的上方凸部34J,由此第一底板21与第二底板31之间的水平方向的偏移被限制。

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在第一底板21设置与罩13卡定的临时固定部。将使用了临时固定部的其他实施例作为第四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四实施方式)

图10是示出从座椅后方观察第四实施方式的座椅10时的截面的图。另外,与上述各实施方式同样的部位标注示出相同的标号,并说明不同的部分。

在第四实施方式中,在第一底板21的比紧固部件32靠内周侧处,设置有作为与罩13卡定的临时固定部发挥功能的突起21T。该突起21T向内周侧(相当于车宽方向内侧)突出,与设置于罩13的延伸部13G的末端的贯通孔13P卡定。

根据该结构,在不使用紧固部件32及第二底板31这两者的状态下,能够将罩13与第一底板21卡定。由此,能够在座垫12载置于第一底板21的状态下安装罩13,即能够形成第一底板21、座垫12及罩13的分总成。通过形成分总成,易于容易地进行之后的作业、即第二底板31的安装、及紧固部件32的安装等各种作业。

此外,突起21T优选向内周侧突出。根据该结构,即使在罩13的延伸部13G作用有使其向外周侧移动的力、或向上下方向移动的力,罩13的延伸部13G也难以从突起21T脱离。但是,在罩13的延伸部13G难以脱离的范围内,也可以变更突起21T的突出方向或形状,也可以应用突起21T以外的临时固定结构。

此外,紧固部件32设置成比作为临时固定部发挥功能的突起21T靠外周侧。由此,在紧固部件32的紧固作业时,突起21T不会造成妨碍,且能够利用突起21T临时固定罩13从而在适当地拉伸罩13状态下紧固紧固部件32。因此,紧固部件32的紧固作业变得容易。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紧固部件32从下方贯通第二底板31、及构成罩13的缘部的延伸部13G后,与第一底板21紧固。由此,第二底板31、罩13及第一底板21通过相同的紧固部件32被共同紧固(固定)。由此,与用单独的紧固部件32紧固它们的情况相比,紧固部件32的根数减少,座椅10的组装、分解作业变得容易。

上述实施方式只不过是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任意进行变形和应用。

例如说明了罩13为网罩的情况,但不限于网罩。此外,对于座垫12,也不限定于单层网状座垫,例如可以是聚氨酯。

此外,座椅10的形状可以适当变更。此外,在上述的各实施方式中,在驾驶员专用的单人座椅应用了本发明,但也可以在驾驶员及同乘者乘坐的串列座椅、或同乘者专用的单人座椅中应用本发明。此外,本发明可以应用于自动二轮车以外的车辆的座椅。例如,不限于自动二轮车(也包括带原动机的自行车),也可以应用于包括自行车等其他二轮车及ATV(越野行驶车辆)等三轮车辆或四轮车辆的鞍乘型车辆的座椅。此外,也可以在车辆以外的座椅中应用本发明。

标号说明

1:自动二轮车(鞍乘型车辆);

10:座椅;

12:座垫;

13:罩;

13G:延伸部(罩的缘部);

20:座椅底板;

21:第一底板;

21T:突起(临时固定部);

23:缘部(第一底板的缘部);

23T:爪部;

23W:下方凸部;

31:第二底板;

33A:凸部;

33B:凹部;

34:第二底板侧缘部(第二底板的缘部);

34K:缺口部。

2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座椅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