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装置和接触系统

文档序号:1547080 发布日期:2020-01-17 浏览:1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接触装置和接触系统 (Contact device and contact system ) 是由 R.乌尔克 D.克林勒 于 2019-07-0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涉及接触装置和接触系统,其中接触装置具有第一接触外壳、致动单元和接触元件,其中接触元件可以电连接至接地线,其中第一接触外壳具有第一接触插座并连接到致动单元,其中接触元件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中,其中接触元件具有至少一个接触弹簧,其中致动单元可以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第二位置不同于第一位置,其中在第一位置中,接触弹簧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中,其中在第二位置中,致动单元邻接接触弹簧,其中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从第一接触插座中旋转出来,其中接触弹簧形成为接触另一接触装置的屏蔽接触件。(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a contact device and a contact system, wherein the contact device has a first contact housing, an actuating unit and a contact element, wherein the contact element can be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 a ground line, wherein the first contact housing has a first contact socket and is connected to the actuating unit, wherein the contact element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ntact socket, wherein the contact element has at least one contact spring, wherein the actuating unit can be rotated between a first position and a second position, the second position being different from the first position, wherein in the first position the contact spring is arranged in the first contact socket, wherein in the second position the actuating unit abuts the contact spring, wherein the contact spring is at least partially rotated out of the first contact socket, wherein the contact spring is formed to contact a shielding contact of another contact device.)

接触装置和接触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触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3的接触系统。

背景技术

从WO 2008/083167 A1中已知一种具有接地连接的接触装置。

本发明的问题是提供一种改进的接触装置和改进的接触系统。

发明内容

上述问题通过根据权利要求1的接触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3的接触系统解决。有利的实施例在从属权利要求中详细说明。

已经确定可以提供用于紧固到接触系统的另一接触装置的改进的接触装置,其中接触装置包括第一接触外壳、致动单元和接触元件,其中接触元件可以电连接到接地线。第一接触外壳具有第一接触插座并连接到致动单元。接触元件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中。接触元件具有接触弹簧,其能够使致动单元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中,接触弹簧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中。在第二位置中,致动单元邻接接触弹簧。此外,在第二位置中,接触弹簧至少部分地从第一接触插座中旋转出来。接触弹簧形成为接触另一接触装置的屏蔽接触件。

这种配置的优点在于,接触弹簧在致动单元的第一位置中旋转,以防止损坏。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外壳在下侧具有支承表面。第一接触外壳具有第一孔,第一孔将第一接触插座连接到支承表面。在第二位置中,接触弹簧通过第一孔接合。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外壳具有第二孔,第二孔相对于第一接触外壳的第一接触插座以倾斜方式布置。在一侧,第二孔在第一接触外壳的上侧向外敞开,在另一侧,其在第一接触插座处向外敞开。在第二位置中,致动单元闭合第二孔。结果,防止异物渗入接触元件。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单元具有致动部分。致动部分,在第二位置中,穿过第二孔,并且用布置在致动部分的自由端处的致动表面按压接触弹簧通过第一孔。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单元具有致动支架,致动支架在一端以围绕旋转轴铰接的方式连接到第一接触外壳。致动支架可围绕旋转轴在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之间旋转。在第一位置中,致动支架布置在距第一接触外壳一定距离处。在第二位置中,致动支架折叠到第一接触外壳上。结果,第一接触装置以特别紧凑的方式形成在致动单元的第二位置中。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单元具有至少一个第一保持元件。第一保持元件在致动支架上横向地布置在第一侧并连接到致动支架。第一保持元件形成为,在致动单元的第二位置中,接合在另一接触装置的第二接触外壳的外壳凸起的后面。结果,可以确保第一接触单元到第二接触单元的简单紧固。此外,结果,实现了接触装置在另一个接触装置上的特别简单的安装,因为在致动部分致动接触弹簧的同时,第一保持元件也可以接合在外壳凸起的后面。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单元具有第二保持元件,第二保持元件横向地布置在致动支架的第二侧并且连接到致动支架,该第二侧与第一侧相对布置。第二保持元件形成为,在致动单元的第二位置中,接合在另一接触装置的第二接触外壳的另一外壳凸起的后面。结果,确保了接触装置可靠地紧固到另一接触装置。此外,避免了致动支架的弯曲。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保持元件在自由端处具有闩锁鼻部,闩锁鼻部在面向致动支架的一侧具有闩锁表面。闩锁表面形成为通过邻接外壳凸起将致动支架保持在第二位置中。结果,避免了致动支架的无意释放。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一接触外壳具有第三保持元件,第三保持元件形成为钩状。第一保持元件和第三保持元件布置在接触装置的共同侧上。第三保持元件形成为接合在外壳凸起的周围。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三保持元件布置在第一孔和致动支架的固定端之间。

在另一实施例中,致动部分布置在旋转轴和第一保持元件之间。致动部分具有梯形配置。致动部分的长侧布置在致动部分的固定端处。致动部分通过固定端连接到致动支架。致动部分的短侧布置在致动表面上。致动表面布置在致动部分的自由端处。该配置具有致动部分特别紧凑的优点。此外,在致动单元从第一位置旋转到第二位置期间以及在致动部分穿入第一孔期间,避免了致动部分的楔入。结果,确保了接触装置的可靠运行。

在另一实施例中,接触弹簧具有第一弹簧部分和连接到第一弹簧部分的第二弹簧部分。第一弹簧部分和第二弹簧部分各自具有相反的行进曲率。第二弹簧部分相对于第一弹簧部分以凸形的方式形成。在第二位置中,致动单元在上侧邻接第一弹簧部分。在第二位置中,至少第二弹簧部分通过第一孔接合,且形成为在下侧邻接另一接触装置的屏蔽接触件。

可以提供一种改进的接触系统,其中接触系统具有接触装置和另一接触装置,接触装置如上所述形成。接触装置具有至少一个第二接触外壳和屏蔽件,该第二接触外壳具有第二接触插座。屏蔽件布置在第二接触插座中。屏蔽件具有屏蔽接触件,该屏蔽接触件布置在接触壳体的外侧,接触装置紧固至另一接触装置。在第一位置中,接触弹簧布置在距屏蔽接触件一定距离处。在第二位置中,致动单元将接触弹簧按压到屏蔽接触件上,且接触弹簧与屏蔽接触件形成电接触。

这种配置的优点在于,屏蔽件附加地经由第一接触装置再次接收附加的接地连接,使得屏蔽件可以特别好地屏蔽另外的电导体以防止干扰。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屏蔽接触件形成为板状,第二接触外壳在屏蔽接触件的圆周处具有边缘。边缘和屏蔽接触件界定插座。第一接触外壳部分地布置在插座中并且用支承表面邻接屏蔽接触件。边缘在圆周处邻接第一接触外壳。结果,通过第一接触外壳在边缘上停止,可靠地避免了接触装置相对于另一接触装置的滑动。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接触外壳具有至少一个横向布置的外壳凸起,第一保持元件接合在外壳凸起周围并将接触装置紧固到外壳凸起。

在另一实施例中,第二接触外壳具有另一外壳凸起,外壳凸起和另一外壳凸起形成为肋状并且在共同的平面中延伸。外壳凸起和另一外壳凸起形成为平行地行进。外壳凸起和另一外壳凸起布置在第二接触外壳的相对侧。第三保持元件接合在外壳凸起周围,且第二保持元件接合在另一外壳凸起周围。结果,确保了接触装置在两侧紧固到另一接触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将使用附图更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接触系统的透视图;

图2示出了图1所示的接触系统的俯视图;

图3示出了图2所示的接触系统的第一接触外壳的透视图;

图4示出了图1所示的接触系统的接触元件的透视图;

图5示出了穿过图4中所示的接触元件,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的纵向剖面;

图6示出了图1所示的接触系统的第二接触装置的透视图;

图7示出了图6所示的第二接触装置的另一透视图;

图8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1所示的剖面B-B的纵向剖面;

图9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穿过接触系统的纵向剖面;

图10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图3所示的第一接触外壳的透视图;

图11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

图12示出了穿过图11中所示的接触系统,沿图11所示的剖面D-D的剖视图;以及

图13示出了穿过图11中所示的接触系统,沿图11所示的剖面C-C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图中,参考坐标系。作为示例,坐标系被配置为右手系,并且包括x轴(纵向方向)、y轴(横向方向)和z轴(垂直方向)。

图1示出了接触系统10的透视图。

接触系统10具有第一接触装置15和第二接触装置20。作为示例,在图1中,第二接触装置20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15的下侧。接触系统10用于将第一屏蔽电缆290连接到第二屏蔽电缆295。第一屏蔽电缆290和第二屏蔽电缆295在图1中通过虚线象征性地示出。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接触装置20形成用于将第一屏蔽电缆290连接到第二屏蔽电缆295的联接器。当然,可以设想第二接触装置20的不同配置。

第一接触装置15优选地以互锁方式连接到第二接触装置20。第一接触装置15连接到接地线25。接地线25可以连接到电接地,例如,到机动车辆的车身。

第一接触装置15具有第一接触外壳30,致动单元35和在图1中由第一接触外壳30覆盖的接触元件40。

接地线25被引导到第一接触外壳30中并具有罩47和第一电导体46,第一电导体46电连接到电接地(未示出)。罩47在圆周处包围第一电导体46并使第一电导体46相对于接触系统10的环境55电绝缘。

第二接触装置20具有在图1中被覆盖的屏蔽件250和第二接触外壳50。

作为示例,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矩形基本形状。第二接触外壳50还具有第一横向表面60。第一横向表面60基本上在xz平面中延伸。第二接触外壳50还在第一横向表面60上具有至少一个第一外壳凸起65。随后,第一外壳凸起65在z方向上布置在第二接触外壳50的上侧260。第一外壳凸起65在横向方向上横向地凸出在第一横向表面60上方。第一外壳凸起65形成为肋状。第二外壳凸起70可以布置在第一外壳凸起65下方,例如,第二外壳凸起70与第一外壳凸起65相同地形成。第二外壳凸起70平行于第一外壳凸起65行进。第一外壳凸起65和第二外壳凸起70在上侧和下侧界定外壳插座75。外壳插座75在横向方向上由第一横向表面60界定。因此,第一横向表面60在垂直方向上被第二外壳凸起70中断。

图2示出了图1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的俯视图。

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在y方向上与第一横向表面60相对的第二横向表面80,以及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二横向表面80相邻的凸起部分85。第二横向表面80平行于第一横向表面60对齐。第二接触外壳50在第二横向表面80上具有第三外壳凸起90,其在垂直方向和横向方向上与第一外壳凸起65相同地形成。第三外壳凸起90也形成为肋状。第一外壳凸起65和第三外壳凸起90在共同的xy平面中延伸。在y方向上,凸起部分85形成为宽于第三外壳凸起90。第三外壳凸起90在纵向方向上在凸起部分85处终止。

作为示例,第二接触外壳50在上侧具有圆周边缘95。边缘95在上侧完全周向地布置在第二接触外壳50上。边缘95也可以被中断。边缘95由第一外壳凸起65形成在第一局部部分中。以相反的方式在横向方向上,边缘95由凸起部分85和第三外壳凸起90形成在第二局部部分中。在第一端面100处,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第一端部部分105,其以板状方式形成并且基本上在横向方向上延伸。在与第一端面100相对的第二端面110处,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以板状方式形成的第二端部部分115。第一端部部分105和第二端部部分115在第二接触外壳50的整个宽度上在横向方向上延伸。第一端部部分105和第二端部部分115在第三局部部分和第四局部部分中在横向方向上形成边缘95。

在面向第一端面100的一侧,致动单元35通过铰链135连接到第一接触外壳30。致动单元35可以围绕旋转轴120在第一位置(解锁位置)和第二位置(锁定位置)之间旋转。旋转轴120平行于第一端面100行进并平行于y轴延伸。致动单元35在图2中在第二位置(锁定位置)中示出。

致动单元35具有致动支架125,例如,形成为板状。致动支架125在第一固定端130处连接到铰链135,铰链135布置在面向第一端面100的一侧。致动单元35、铰链135和第一接触外壳30优选地制造为单件并且用一致的材料制造,例如在注射模制中,例如由塑料制成。

例如,铰链135可以以薄膜铰链的形式形成。例如,如图3所示,铰链135也可以形成为第一固定端130处的致动支架中的材料的变薄部分。如果致动支架125的材料可以在铰链135的区域中以弹性可逆的方式变形,则也可以省略材料的变薄部分。在第二位置中,致动支架125折叠到第一接触外壳30上。

致动单元35还具有第一保持元件140、第二保持元件145和第三保持元件150。保持元件140、145、150的数量作为示例给出。当然,相对于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的配置,保持元件140、145、150的数量也可以更大或更小。

第一保持元件140布置在致动支架125的第一侧155。第一侧155布置在致动支架125的面向第一横向表面60的一侧。第二保持元件145在横向方向上布置在与第一侧155相对的第二侧160。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进一步布置成与致动支架125的第一自由端165邻接。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连接到致动支架12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在纵向方向上以重叠方式布置。在这种情况下,纵向方向上的重叠被理解为意味着,在y方向上投影到投影平面中的情况下,该投影平面形成为xz平面,两个部件(在这里的实施例中是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在投影平面中相互覆盖。换句话说,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相同的高度。

第一接触装置15还具有第三保持元件150。第三保持元件150在纵向方向上在面向第一固定端130的一侧且在横向方向上在面向第一侧155的一侧横向地布置在第一接触外壳30处。作为示例,第三保持元件150在纵向方向上形成得比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短。第三保持元件150还布置在距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一定距离处。

图3示出了第一接触外壳30的透视图。

第一接触外壳30具有第一外壳元件166。第一外壳元件166基本上形成为板状并且基本上在xy方向上延伸。第一外壳元件166在第三端面167处连接到致动支架125的第一固定端130。作为示例,致动单元35在图3中在第一位置(解锁位置)中示出。在第一位置中,致动支架125布置成远离第一接触外壳30旋转并且与第一接触外壳30相距一定距离。

第一接触外壳30在第一外壳元件166的上侧具有第二外壳元件195。第二外壳元件195在横向方向上形成得比第一外壳元件166更纤细。第二外壳元件195具有基本上矩形的配置。第一外壳元件166和第二外壳元件195形成为单件并且具有一致的材料。

第一外壳元件166在下侧170具有支承表面175。支承表面175以基本上平面的方式形成并且在xy平面中延伸。在下侧170,第一接触外壳30还可具有第一保持杆180和附加的第二保持杆185。第一保持杆180和第二保持杆185布置在距第三保持元件150一定距离处。保持杆180、185在下侧的支承表面175上凸出。保持杆180、185以直线方式形成,并且在纵向方向上基本沿在主延伸方向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杆180、185终止于第一接触外壳30的面向第二端面110的第四端面190。

图4示出了接触元件40的透视图。

接触元件40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345(图9中示出)中并且具有连接部分200和与连接部分200相关联的接触部分205。连接部分200与第一电导体46的端部区域210相关联。例如,在端部区域210中,第一电导体46不在外侧被罩47包围。例如,第一电导体46可以压接到连接部分200。

接触部分205具有接触弹簧215和接触壳体220。接触弹簧215在第二固定端225处连接到接触壳体220。接触壳体220界定接触内部221。接触弹簧215布置在内部221中。接触壳体220横向地接合在接触弹簧215周围。在第三位置中,接触弹簧215电气和机械地连接到接触壳体220。

图5示出了穿过图4中所示的接触元件40,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的纵向剖面。

接触弹簧215的第二固定端225布置在接触弹簧215的面向连接部分200的一侧。接触弹簧215可以围绕另一个旋转轴230在第三位置(图5中由实线描绘)和第四位置(图5中由虚线描绘)之间旋转。另一旋转轴230平行于y轴并平行于旋转轴120行进。在第三位置中,接触弹簧215布置在接触内部221的内部。在第四位置,接触弹簧215向下旋转离开接触内部221。

接触弹簧215具有基本上S形的配置。接触弹簧215具有第一弹簧部分235和第二弹簧部分240。第一弹簧部分235在纵向方向上与第二弹簧部分240邻接。此外,第一弹簧部分235和第二弹簧部分240彼此连接。第一弹簧部分235布置在接触弹簧215的面向第二固定端225的一侧。第二弹簧部分240与接触弹簧215的第二自由端245邻接。第一弹簧部分235和第二弹簧部分240各自具有彼此相对行进的曲率。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弹簧部分235向下弯曲,使得第一曲率中心布置在第一弹簧部分235下方。第二弹簧部分240向上弯曲,第二弹簧部分240的第二曲率中心布置在第二弹簧部分240上方。在这种情况下,第二弹簧部分240相对于第一弹簧部分以凸形的方式形成。

图6示出了处于部分安装状态的第二接触装置20的透视图。

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第二接触插座246。屏蔽件250布置在第二接触插座246中。

屏蔽件250具有大致U形的配置并且布置在第二接触外壳50中。屏蔽件250主要在纵向方向上在第二接触外壳50的整个纵向范围上延伸。在这种情况下,屏蔽件250在第二接触外壳50的整个纵向范围的至少80%上延伸。屏蔽件250具有屏蔽接触件255。屏蔽接触件255由屏蔽部分的板状配置形成,该屏蔽部分布置在第二接触装置20的上侧260且可在此处接取。屏蔽接触件255以基本上平面的方式形成。屏蔽接触件255在圆周处被边缘95围绕。屏蔽接触件255相对于边缘95的上侧261以向下偏移的方式布置。屏蔽接触件255与边缘95一起界定插座265。在第一接触装置15没有紧固到第二接触装置20的情况下,插座265在向上方向上敞开。

第二接触装置20在第一外壳凸起65和屏蔽件250之间具有第一凹部270,并且在横向方向上以相对的方式,在屏蔽件250和第三外壳凸起90之间具有第二凹部275。

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第一接触装置插座280。第一接触装置插座280在第一端面100处向外敞开。

图7示出了第二接触装置20的另一透视图。

第二接触外壳50具有第二接触装置插座285。第二接触装置插座285在第二接触外壳50中在内侧连接到第一接触装置插座280。第二接触装置插座285在第二端面110处向外敞开。第一凹部270和第二凹部275布置在面向第二端面110的一侧,并且大约在第二接触外壳50的纵向范围的一半上延伸。

图8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1所示的剖面B-B的纵向剖面。

第一电缆290具有第一电缆屏蔽件300。第一电缆屏蔽件300在圆周处包围第一电缆290的一个或多个第二电导体305。第一电缆屏蔽件300通过第二接触外壳50的屏蔽件250接触,并且将第二电导体305与环境55屏蔽开。

第二电缆295同样形成为屏蔽电缆并且具有第二电缆屏蔽件310。第二电缆屏蔽件310将第二电缆295的一个或多个第三电导体315与环境55屏蔽开。第二电缆屏蔽件310通过屏蔽件250接触。因此,屏蔽件250将第一电缆屏蔽件300电连接到第二电缆屏蔽件310。

第一电缆290还具有第三接触装置320,且第二电缆295具有第四接触装置325。此外,第二接触装置20具有连接单元326。连接单元326布置在第一接触装置插座280和第二接触装置插座285中。

第三接触装置320接合在第一接触装置插座280中。第四接触装置325接合在第二接触装置插座285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三接触装置320和第四接触装置325可以形成为在几何上彼此不同,并且可以形成为使得第三接触装置320不能插接或直接接触到第四接触装置325中。连接单元326承担第三接触装置320和第四接触装置325之间的电连接。在这种情况下,连接单元326在一侧接触第三接触装置320而在另一侧接触第四接触装置325,因此用作第三接触装置320和第四接触装置325之间的联接器。第一屏蔽电缆290可以在相对于第二接触装置20的另一侧连接到另一电气部件,例如第一控制装置(未示出)。第二电气电缆295可以在背离第二接触装置20的一侧连接到另一电气部件,例如另一控制装置。

图9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穿过接触系统10的纵向剖面。

致动单元35在图9中在第一位置中示出。在这种情况下,致动单元35被旋转开,并且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布置在距第二接触外壳50一定距离处。

第一接触外壳30具有第一接触插座345。第一接触插座345在第四端面190处向外敞开。接触元件40和接地线25的一部分,特别是端部区域210,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345中。

第一接触插座345基本上在纵向方向上延伸并平行于x轴行进。接触插座345在下侧由第一外壳元件166界定。接触插座345被横向界定并且在上侧由第二外壳元件195界定。另外,第一接触装置15可具有紧固装置350,紧固装置350以互锁方式将接触元件40紧固在第一接触插座345中,并防止接触元件40被拉出第一接触插座345,特别是在x方向上。

在致动单元35的第一位置中,接触弹簧215基本上布置在第一接触插座345中。第一接触外壳30还具有第一孔360和第二孔365。第一孔360布置在第一外壳元件166中。第一孔360形成为通孔,并且相对于第三端面167和第四端面190以偏移的方式布置。在这种情况下,从第一孔360在x方向上到第三端面167的距离小于到第四端面190的距离。第一孔360将支承表面175连接到第一接触插座345。在这种情况下,第一孔360布置成相对于接触插座345以倾斜方式行进,优选垂直行进。

第二孔365在与第一孔360相对的垂直方向上布置。第二孔365同样相对于第一接触插座345以倾斜方式布置,优选垂直布置。第二孔365在第一接触外壳30的上侧355向外敞开。第二孔365在x方向上形成为比第一孔360更纤细。

致动单元35具有致动部分370。致动部分370在纵向截面中具有梯形配置。致动部分370通过第三固定端375连接到致动支架125。致动部分370还在横向方向上布置在致动支架125上的中心位置中。致动部分370布置在旋转轴120与第一保持元件140和第二保持元件145之间。致动部分370的长侧380布置在致动部分370的第三固定端375处。致动表面390布置在致动部分370的短侧385,其布置在致动部分370的第三自由端394处。致动表面390以平面方式形成并且基本平行于致动支架125行进。

在第一位置中,致动表面390布置在距接触弹簧215一定距离处,特别是距第一弹簧部分235处。结果,接触弹簧215位于第三位置中,在第三位置中,接触弹簧215布置在距屏蔽接触件255一定距离处。

此外,致动单元35可具有至少一个壳体元件395壳体元件395相对于致动部分370以横向偏移的方式布置在致动支架125上。壳体元件395以与第二孔365相对应的方式形成。优选地,在横向方向上在两侧以相对的方式设置两个壳体元件395,它们彼此相同地形成。壳体元件395在侧视图中具有梯形配置。

图10示出了从下方观察的第一接触外壳30的透视图。

第一孔360形成为槽形并且在横向方向上具有阶梯部分。当然,也可以省略阶梯部分。第三保持元件150在纵向方向上布置在第一孔360和致动支架125的第一固定端130之间。

作为示例,第三保持元件150进一步形成为钩状,在该实施例中为U形。

图11示出了穿过图2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2所示的剖面A-A的剖视图。

致动单元35在图11中位于第二位置。在这种情况下,致动部分370通过第二孔365接合,并且在上侧用致动表面390邻接第一弹簧部分235。致动部分370将接触弹簧215从第三位置按压出来,进入第四位置。在第四位置中,第二弹簧部分240的下侧邻接屏蔽接触件255的上侧并与屏蔽接触件255电接触。结果,经由接触弹簧215在屏蔽件250和接地线25的第一电导体46之间提供电连接。这种配置的优点在于,结果,在两个控制装置彼此距离较大的情况下,在第一电缆290和第二电缆295之间的联接器(第二接触装置20)处提供附加的接地接触,从而确保特别好的屏蔽和特别好的接地接触。

在安装状态下,第一外壳元件166进一步接合在插座265中并且在上侧用支撑表面175邻接屏蔽接触件255。边缘95在圆周处接合在第一外壳元件166周围并且在圆周处邻接第一外壳元件166。结果,边缘95将第一外壳元件166定位在纵向方向和横向方向上,并防止第一接触外壳30相对于第二接触外壳50滑动。

图12示出了穿过图11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11所示的剖面D-D的剖视图。

第一保持元件140在第四自由端396处具有第一闩锁鼻部400。第一闩锁鼻部400在面向致动支架125的一侧具有第一闩锁表面405。第二保持元件145在第五自由端410处具有第二闩锁鼻部415。第二闩锁鼻部415在面向致动支架125的一侧具有第二闩锁表面420。第一闩锁表面405和第二闩锁表面420布置在共同的xy平面中。

在第二位置中,第一闩锁鼻部400接合在第一外壳凸起65后面并且接合在外壳插座75中。在这种情况下,第一闩锁表面405在下侧邻接第一外壳凸起65,并且将致动单元35紧固并保持在第二位置。

以相反的方式在横向方向上,第二保持元件145同样固定致动单元35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第二闩锁鼻部415接合在第三外壳凸起90的后面并且在下侧用第二闩锁表面420邻接第三外壳凸起90。结果,避免了致动单元35,特别是致动支架125的倾斜。

第一保持杆180进一步接合在第一凹部270中,并且第二保持杆185接合在第二凹部275中。通过第一保持杆180相对于第一凹部270的对应配置以及第二保持杆185相对于第二凹部275的对应配置,另外,第一接触壳体30在横向方向和纵向方向上紧固到第二接触装置20。

图13示出了穿过图11中所示的接触系统10,沿图11所示的剖面C-C的剖视图。

在第一接触装置15在第二接触装置20上的安装状态下,第三保持元件150在外侧接合第一外壳凸起65。与第三保持元件150的第六自由端425相邻,第三保持元件150在面向第一外壳元件166的一侧具有支承表面430。支承表面430以平面方式形成并在下侧邻接第一外壳凸起65。在这种情况下,第三保持元件150以第六自由端425接合在外壳插座75中。

图1至图13中描述的接触系统10的配置具有以下优点:在电气部件(特别是在两个控制设备)之间的长电缆290、295的情况下,可以经由第一接触装置15进行额外的接地。结果,保证了第二导体305和第三电导体315的可靠屏蔽。在这种情况下,第一接触装置15可以通过致动单元35以特别简单的方式紧固到第二接触装置20。在这方面,特别地,将第一接触装置15随后固定到第二接触装置20也是可能的。

通过三个保持元件140、145、150,可以确保第一接触装置15在第二接触装置20上的特别好的安置。此外,由于致动部分370在第二位置中致动接触弹簧215,确保在第一接触装置15未紧固到第二接触装置20的情况下,接触弹簧215布置在接触壳体220中。在这种情况下,接触弹簧215也基本上位于第一接触插座345中,从而保护接触弹簧215免受损坏。也避免了在将第一接触装置15安装到第二接触装置20上期间,接触弹簧215的意外接触,直到致动单元35从第一位置完全旋转到第二位置为止。在接触时,还确保了通过致动单元35将第一接触外壳30可靠地紧固到第二接触外壳50,从而第一接触装置15在第二接触装置20上的安装可以特别的快速和简单地进行。此外,壳体元件395横向闭合第二孔365,从而避免了污垢进入第二孔365。

进一步避免了不正确的安装,特别是通过保持杆180、185在相应相关的凹部270、275中的接合。在这种情况下,保持杆180、185和凹部270、275承担编码功能。

附图标记列表

10 接触系统

15 第一接触装置

20 第二接触装置

25 接地线

30 第一接触外壳

35 致动单元

40 接触元件

46 第一电导体

47 罩

50 第二接触外壳

55 环境

60 第一横向表面

65 第一外壳凸起

70 第二外壳凸起

75 外壳插座

80 第二横向表面

85 凸起部分

90 第三外壳凸起

95 边缘

100 第一端面

105 第一端部部分

110 第二端面

115 第二端部部分

120 旋转轴

125 致动支架

130 (致动支架的)第一固定端

135 铰链

140 第一保持元件

145 第二保持元件

150 第三保持元件

155 第一侧

160 第二侧

165 (致动支架的)第一自由端

166 第一外壳元件

167 第三端面

170 下侧

175 支承表面

180 第一保持杆

185 第二保持杆

190 第四端面

195 第二外壳元件

200 连接部分

205 接触部分

210 端部区域

215 接触弹簧

220 接触壳体

221 接触内部

225 (接触弹簧的)第二固定端

230 另一旋转轴

235 第一弹簧部分

240 第二弹簧部分

245 (接触弹簧的)第二自由端

246 第二接触插座

250 屏蔽件

255 屏蔽接触件

260 (第二接触外壳的)上侧

261 (边缘的)上侧

265 插座

270 第一凹部

275 第二凹部

280 第一接触装置插座

285 第二接触装置插座

290 第一电缆

295 第二电缆

300 第一电缆屏蔽件

305 第二电导体

310 第二电缆屏蔽件

315 第三电导体

320 第三接触装置

325 第四接触装置

326 连接单元

345 第一接触插座

350 紧固装置

355 (第一接触外壳的)上侧

360 第一孔

365 第二孔

370 致动部分

375 第三固定端

380 长侧

385 短侧

390 致动表面

394 第三自由端

395 壳体元件

396 第四自由端

400 第一闩锁鼻部

405 第一闩锁表面

410 第五自由端

415 第二闩锁鼻部

420 第二闩锁表面

425 第六自由端

430 邻接表面

2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端子的二次防退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