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文档序号:1554519 发布日期:2020-01-21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Fluid pumping device and horizontal compressor ) 是由 孙庆丰 杨东辉 于 2018-07-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流体泵送装置包括具有第一泵构件和第二泵构件的内啮合式齿轮泵形式的泵结构、容置泵结构的泵外壳结构、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和/或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其中,在第一泵构件与第二泵构件之间限定出抽吸腔和压缩腔,至少两路抽吸路径构造成随着泵结构的转动,流体泵送装置外部的流体能够分别经由至少两路抽吸路径被抽吸到抽吸腔中,至少两路排出路径构造成随着泵结构的转动,压缩腔中的已压缩流体能够分别经由排出路径从流体泵送装置排出。卧式压缩机中配装有前述的流体泵送装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确保充分润滑,具有较好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结构简单,成本较低。(The present disclosure provides a fluid pumping device and a horizontal compressor. The fluid pumping device comprises a pump structure in the form of an internal gear pump having a first pump member and a second pump member, a pump housing structure accommodating the pump structure, at least two suction paths and/or at least two discharge paths. Wherein a suction chamber and a compression chamber are defined between the first pump member and the second pump member, the at least two suction paths are configured such that, with rotation of the pump structure, fluid outside the fluid pumping device can be sucked into the suction chamber via the at least two suction paths, respectively, and the at least two discharge paths are configured such that, with rotation of the pump structure, compressed fluid in the compression chamber can be discharged from the fluid pumping device via the discharge paths, respectively. The horizontal compressor is equipped with the fluid pumping device. The fluid pumping device and the horizontal compressor ensure sufficient lubrication, and have the advantages of good operation stability and reliability, simple structure and low cost.)

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流体泵送装置以及配置有此种流体泵送装置的卧式压缩机。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内容仅提供了与本公开相关的背景信息,其可能并不构成现有技术。

压缩机一般包括壳体、容纳在壳体中的压缩机构、驱动压缩机构的马达、由马达驱动的旋转轴等。在压缩机的运行过程中,通常需要给压缩机的相关活动部件(例如压缩机构)提供润滑油,以使压缩机稳定地运行。对于旋转轴沿竖向方式布置的立式压缩机而言,通常在压缩机壳体的底壁设置有油池,并且在旋转轴的底端设置有泵油机构,用以经由设置在旋转轴中的供油通道向压缩机构及相关活动部件泵送润滑油。然而对于卧式压缩机而言,由于旋转轴大致水平地布置,不能像立式压缩机那样方便地利用压缩机底部自然地形成的油池,通常考虑设置另外的泵油机构,以便向卧式压缩机的压缩机构及相关活动部件泵送润滑油。

现有技术中已经存在一些用于卧式压缩机的供油解决方案,例如,设置单一的泵油机构以将积蓄在高压区的储油池内的润滑油泵送给旋转轴、利用双层外壳结构而形成专门的油池等。然而,现有的解决方案在应用中也存在问题,例如,在有些工况下(特别是对于可变速卧式压缩机而言)无法提供润滑油或者不能提供足够的润滑油、结构复杂、成本高等。

因此,需要提供一种改进的泵油装置。

发明内容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的流体泵送装置和具有所述流体泵送装置的卧式压缩机,以实现下述目的中的至少一者: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应用的便利性,为压缩机构和相关的活动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提高效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流体泵送装置。该流体泵送装置包括:泵结构,所述泵结构包括能够彼此配合的第一泵构件和第二泵构件,其中,所述第一泵构件布置在所述第二泵构件内部;泵外壳结构,所述泵外壳结构限定出密封腔,所述泵结构能够以可转动的方式配装在所述密封腔中,使得在所述第一泵构件与所述第二泵构件之间限定出抽吸腔和压缩腔;以及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和/或至少两路排出路径,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构造成随着所述泵结构的转动,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外部的流体能够分别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被抽吸到所述抽吸腔中,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构造成随着所述泵结构的转动,所述压缩腔中的已压缩流体能够分别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从所述流体泵送装置排出。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泵构件与所述第二泵构件之间能够限定出至少两个抽吸腔,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适于与所述至少两个抽吸腔中的相应抽吸腔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所述第一泵构件与所述第二泵构件之间能够限定出至少两个压缩腔,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适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腔中的相应压缩腔连通。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泵外壳结构包括泵壳体,所述泵壳体具有彼此对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设置有第一凹入部,所述泵结构配装在所述第一凹入部中。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上还设置有直径大于所述第一凹入部的第二凹入部,使得在所述第一凹入部与所述第二凹入部之间形成过渡台阶部,并且,所述泵外壳结构还包括密封盖板,所述密封盖板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侧面处紧贴着所述过渡台阶部和所述泵结构装配在所述第二凹入部中。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泵构件与所述第二泵构件之间的第一抽吸腔和第二抽吸腔,并且,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包括能够流体地连通至所述第一抽吸腔的第一抽吸路径以及能够流体地连通至所述第二抽吸腔的第二抽吸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抽吸路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第一盲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一盲槽的底壁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一通孔;所述第二抽吸路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第二盲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二盲槽的底壁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二通孔;并且,所述第一盲槽和所述第二盲槽在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对应于所述泵结构的抽吸腔的一侧沿着所述泵结构的转动方向顺序地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具有形成在所述第一泵构件与所述第二泵构件之间的第一压缩腔和第二压缩腔,并且,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包括能够流体地连通至所述第一压缩腔的第一排出路径以及能够流体地连通至所述第二压缩腔的第二排出路径。其中:所述第一排出路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第三盲槽以及贯穿所述第三盲槽的底壁的一部分延伸至所述第二侧面的第三通孔;所述第二排出路径包括设置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第四盲槽、以及自所述第四盲槽朝向所述第一凹入部的中央径向地延伸且与所述第四盲槽流体地连通的径向凹槽;并且,所述第三盲槽和所述第四盲槽在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对应于所述泵结构的压缩腔的一侧沿着所述泵结构的转动方向顺序地布置。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第一盲槽、所述第二盲槽、所述第三盲槽以及所述第四盲槽为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的相同圆周上延伸的四段弧形槽。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第一盲槽、所述第二盲槽、所述第三盲槽以及所述第四盲槽的长度相同且关于所述第一凹入部的中心对称地布置;或者,所述第一盲槽、所述第二盲槽、所述第三盲槽以及所述第四盲槽的长度不相同,以及/或者,在所述第一盲槽、所述第二盲槽、所述第三盲槽以及所述第四盲槽中,相邻的两个盲槽以相同或不同的间距间隔开。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对应于所述泵结构的所述第一抽吸腔和所述第二抽吸腔的一侧形成有抽吸侧凹槽;并且,在所述抽吸侧凹槽中设置有将所述抽吸侧凹槽分隔为所述第一盲槽和所述第二盲槽的第一分隔组件,所述第一分隔组件构造成能够通过对所述第一分隔组件在所述抽吸侧凹槽中的位置的改变来调节所述第一盲槽和所述第二盲槽的相对延伸长度。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第一分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抽吸侧凹槽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卡接突部;以及第一卡接块,所述第一卡接块构造成能够与所述第一卡接突部以卡扣配合的方式固定地连接从而将所述抽吸侧凹槽分隔为所述第一盲槽和所述第二盲槽。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上对应于所述泵结构的所述第一压缩腔和所述第二压缩腔的一侧形成有排出侧凹槽;并且,在所述排出侧凹槽中设置有将所述排出侧凹槽分隔为所述第三盲槽和所述第四盲槽的第二分隔组件,所述第二分隔组件构造成能够通过对所述第二分隔组件在所述排出侧凹槽中的位置的改变来调节所述第三盲槽和所述第四槽的相对延伸长度。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第二分隔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排出侧凹槽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卡接突部;以及第二卡接块,所述第二卡接块构造成能够与所述第二卡接突部以卡扣配合的方式固定地连接从而将所述排出侧凹槽分隔为所述第三盲槽和所述第四盲槽。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一通孔的位置处突出形成有第一管连接部,所述第一通孔进一步延伸贯穿所述第一管连接部;并且/或者,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位置处突出形成有第二管连接部,所述第二通孔进一步延伸贯穿所述第二管连接部;并且/或者,在所述泵壳体的所述第二侧面上对应于所述第三通孔的位置处突出形成有第三管连接部,所述第三通孔进一步延伸贯穿所述第三管连接部。

优选地,在上述流体泵送装置中,所述泵结构实施为内啮合式齿轮泵并且包括作为所述第一泵构件的内齿轮部件以及作为所述第二泵构件的外齿轮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卧式压缩机。该卧式压缩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被分隔为包括马达的马达区以及用于储存润滑油的储油区;旋转轴,所述旋转轴布置在所述壳体内、且由所述马达驱动,并且所述旋转轴内设置有贯穿所述旋转轴的供油通道;压缩机构,所述压缩机构在所述马达区内布置在所述旋转轴的第一端部处、且能够经由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供油通道被供给润滑油;以及如上所述的流体泵送装置。

优选地,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所述流体泵送装置在所述储油区中配装在所述旋转轴的第二端部处,且能够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中的第一抽吸路径和第二抽吸路径相应地从所述储油区和所述马达区处抽吸润滑油,并且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中的第一排出路径和第二排出路径分别将已压缩的润滑油泵送到所述储油区和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供油通道中。

优选地,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所述卧式压缩机还包括能够将所述储油区内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一抽吸路径的第一流体供应管和能够将集聚在所述马达区内的润滑油引导至所述第二抽吸路径的第二流体供应管。

优选地,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所述流体泵送装置的所述第一泵构件固定地套装在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二端部上,使得所述泵外壳结构的泵壳体的第一凹入部中的径向凹槽与所述旋转轴的所述供油通道对准。

优选地,在上述卧式压缩机中,还包括:隔板,所述隔板在所述壳体内固定至所述壳体并且将所述壳体内部分隔成所述马达区和所述储油区;以及尾端轴承座,所述隔板套装在所述尾端轴承座上,并且所述尾端轴承座构造成支承所述旋转轴的所述第二端部,并且所述流体泵送装置的所述泵壳体固定地连接至所述尾端轴承座。

根据本公开,可以通过单一的流体泵送装置的结构设计实现流体(例如,润滑油)的双重或更多重抽吸和/或双重或更多重排出。特别地,在抽吸路径和排出路径均为至少两路的情况下,还可以实现流体的多重抽吸和多重排出。此种结构布置简化了结构,并且降低了成本。优选地,使得沿着泵结构的转动方向的第一个抽吸腔连通至储油区,可以在压缩机启动后优先地从储油区吸取润滑油。设置与马达区连通的另外的抽吸腔,可以避免因无法从储油区抽吸到足够的润滑油而导致的相关部件的损坏,可以提高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并且有利于润滑油的良性循环。此外,使得沿着泵结构的转动方向的第一个压缩腔连通至储油区,有利于将可能被抽吸到抽吸腔内的气体优先地排放到储油区,可以避免将气体排出到旋转轴中,由此可以提高流体泵送装置以及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另外,长形凹槽及布置于其中的位置可调节的分隔组件的结构配置,使得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调节泵结构的抽吸量和排放量,从而提高了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的可应用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照附图的描述,本公开的一个或几个实施方式的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容易理解。这里所描述的附图仅是出于说明目的而非意图以任何方式限制本公开的范围,附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并且一些特征可能被放大、缩小或者进行角度调整,以显示特定部件的细节。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一个实施方式的卧式压缩机的纵剖示意图;

图2为如图1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泵送装置与旋转轴的组装示意图;

图4示出了图3所示的流体泵送装置与旋转轴的分解示意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泵送装置的分解示意图;

图6示出了图5所示的流体泵送装置的局部结构立体示意图,其中,去除了密封盖板以便于清楚地看到泵结构在泵壳体内的配装方式;

图7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与泵结构的剖视示意图;

图8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9示出了图8所示的泵壳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10A、图10B、图10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在泵结构运转过程中的不同瞬间,内齿轮部件与外齿轮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

图11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的俯视示意图;

图12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泵结构与图11所示的泵壳体在运行过程中的某一时刻的配合示意图;

图13A、图13B以及图13C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的泵壳体的俯视示意图、立体示意图以及剖视示意图;

图14A和图14B分别示出了图13所示的泵壳体与相应的卡接块的一种配合关系的平面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

图15A和图15B分别示出了图13所示的泵壳体与相应的卡接块的另一种配合关系的平面示意图和立体示意图;以及

图16A和图16B分别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第一卡接块和第二卡接块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公开各实施方式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而绝不是对本公开及其应用或用法的限制。在各个附图中采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标示相同的部件,因此相同部件的构造将不做重复描述。

在本公开中,为描述的便利,以在卧式压缩机中的应用为例对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进行说明。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不以压缩机的应用为限制,其可以用于需要给相关部件提供流体(例如,润滑油)的任何可行的应用中。

首先,参照图1对应用有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的卧式压缩机100的基本结构做简要说明。

如图1所示,卧式压缩机100通常可以包括壳体110、马达120、由马达120驱动的旋转轴130、布置在旋转轴130的一端(在本文中,为了描述的便利,将该端称为第一端部)的压缩机构140、在旋转轴130的另一端(在本文中称为第二端部)支承旋转轴130的尾端轴承座150。

壳体110可以包括壳体本体111以及分别位于壳体本体111两端的第一端盖112和第二端盖113。马达120、旋转轴130、压缩机构140以及尾端轴承座150都可以布置在壳体110内部。马达120可以包括固定至壳体本体111的定子121和布置在定子121内部的转子122。旋转轴130大致沿水平方向延伸。旋转轴130由马达120驱动。旋转轴130可以固定至转子122从而能够随着转子122的转动而转动。旋转轴130的第一端部131可以由主轴承座170支承,旋转轴130的与第一端部131相对的第二端部132可以由尾端轴承座150支承。

压缩机构140可以由旋转轴130驱动从而对引入压缩机构140的工作流体(例如制冷剂)进行压缩。压缩机构140可以包括彼此啮合配合的定涡旋部件141和动涡旋部件142。随着压缩机构140的运转,在定涡旋部件141和动涡旋部件142之间会形成一系列压缩腔,从而可以对吸入各个压缩腔内的工作流体进行压缩。在本示例中,压缩机构140采用涡旋式结构。然而,可以理解的是,压缩机构还可以采用其它可行的结构,不以本示例中的结构为限制。

为使得压缩机能够稳定的运行,通常需要给压缩机的相关活动部件(例如,压缩机构、旋转轴与相应的轴承座的接触部位等)提供润滑油。在已有技术中,通常在旋转轴的内部设置沿旋转轴的纵向贯穿旋转轴而延伸的供油通道,以便从旋转轴的第二端部泵入润滑油,并通过供油通道将润滑油供给到布置在旋转轴第一端部的压缩机构。此外,可以在旋转轴上设置与该供油通道流体连通的分支供油路径,以便将引入供油通道内的润滑油进一步地分配给其它需要润滑的活动部件。旋转轴内的供油通道通常包括与旋转轴同心地布置的同心孔(请参考图1中的134所标示的部分)以及与该同心孔连通且相对于旋转轴的旋转轴线偏斜的偏心孔(本文中未图示)。

通常,通过另外设置的泵油机构来帮助将润滑油泵送到供油通道中。对于卧式压缩机而言,由于其旋转轴通常水平地布置,无法像立式压缩机那样方便地利用蓄积在压缩机底部(即旋转轴的第二端部处)的“天然”油池。因此,相比于立式压缩机而言,卧式压缩机的泵油机构的结构设置需要考虑更多的因素。在已有技术中存在利用压缩机的高压侧与低压侧的压差将高压侧蓄积的润滑油抽吸至低压侧的设计思路,还存在壳中壳(即在压缩机内设置另外的储油箱)的结构设计等。已有的泵油机构对于增强卧式压缩机的运行可靠性和稳定性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应用中也存在一些需要进一步改进之处。本公开意在提供一种改进的流体泵送装置和卧式压缩机,以便实现下述目的中的至少一者:简化结构,降低成本,提高应用的便利性,为压缩机构和相关的活动部件提供充分的润滑,提高效率,提高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等。特别地,对于可变速卧式压缩机而言,采用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可以极大地改善卧式压缩机的运行稳定性和可靠性。

下面就结合图1至图16B对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及其在卧式压缩机100中的应用做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在卧式压缩机100中靠近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的位置处可以设置有隔板160。隔板160可以设置成将壳体110的内部分隔为设置有马达120的马达区MR和储蓄有润滑油的储油区SR。可以理解的是,对于马达120设置在低压侧的低压侧卧式压缩机而言,马达区MR和储油区SR均可以位于卧式压缩机的低压侧。

支承旋转轴130的尾端轴承座150可以延伸穿过隔板160的中央区域使得隔板160可以套装在尾端轴承座150上。隔板160还可以以其外周缘固定地连接至壳体110(例如,焊接在壳体本体111与第二端盖113的连接区域处)。隔板160可以采用已有可用的结构。因此,在本公开中不对隔板160的结构做过多的描述和限制。

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在本公开中,所述流体可以为润滑油)可以配装在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上,并可以通过诸如螺钉190的紧固装置固定地连接至尾端轴承座150。图2为如图1所示的卧式压缩机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其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与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以及尾端轴承座150之间的连接细节。流体泵送装置180与旋转轴130之间的组装关系可以进一步参考图3和图4。关于流体泵送装置180与旋转轴130以及尾端轴承座150之间的装配的更多细节将在下面做进一步的描述。

图5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的流体泵送装置180的分解示意图。如图5所示,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可以包括具有第一齿轮部件1841(内齿轮部件并且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泵构件)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外齿轮部件并且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泵构件)的泵结构184以及泵外壳结构。在泵外壳结构中可以限定出用于容置泵结构184的密封腔。泵结构184可以以可转动的方式配装在所述密封腔中,使得可以由泵外壳结构以及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限定出多个腔。这里,需要指出的是,尽管在此以内啮合式齿轮泵为例来描述本公开,然而应当理解,本公开的构思不限于内啮合式齿轮泵而是也可以应用于其他合适的泵结构。例如,在滑片泵(即包括固定的缸体、设置在缸体内的转子以及用于分隔出包括抽吸室和压缩排出室在内的若干腔室的滑片的泵结构)中,也可以针对单个泵机构设置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和/或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在这种情况下,缸体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二泵构件而转子对应于根据本公开的第一泵构件。

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泵外壳结构可以包括泵壳体186和密封盖板182。结合地参考图2,泵壳体186和密封盖板182可以共同限定出前述的用于容置泵结构184的密封腔。

泵结构184的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可以以已知的内啮合式齿轮泵的方式彼此配合地工作。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构造成装配在第二齿轮部件1842中以便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配合地工作。也就是说,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构造为主动轮,其可以在来自其它部件(例如,卧式压缩机的旋转轴130)的驱动力的作用下进行转动。第二齿轮部件1842可以构造为从动轮,其可以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带动下随着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转动而转动。例如,在如图1-图4所示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装配在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上,从而由旋转轴130来致动第一齿轮部件1841。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转动可以进一步带动第二齿轮部件1842转动。

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具体的应用,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相对于第二齿轮部件1842偏心地布置,以便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外齿能够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内齿彼此配合啮合。当泵结构184被致动并正常运转后,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限定的所述多个腔中可以包括位于抽吸侧的抽吸腔(即,随着泵结构184的转动体积逐渐增大而吸入流体的腔)和位于压缩侧的压缩腔(即,在泵结构184的转动过程中体积逐渐减小而对其中的流体进行压缩的腔)。可以对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进行适当的配置,使得随着泵结构184的运转,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可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抽吸腔,也可以形成一个或更多个压缩腔(请参考图10A-图10C)。

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可以设置有至少两路抽吸路径,以便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将流体泵送装置180外部的流体抽吸到抽吸腔中,并随着泵结构184的运转而对所抽吸的流体进行压缩。此种结构布置使得流体泵送装置具备双重抽吸能力,从而可以分别从不同的流体源抽吸流体。流体泵送装置180还可以设置有排出路径,使得所述压缩腔中的已压缩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排出路径从所述流体泵送装置排出。例如,流体泵送装置可以仅具有一路排出路径,使得经由压缩后的流体能够通过该一路排出路径排出。流体泵送装置也可以具有两路或者更多路排出路径,从而可以将经压缩后的流体泵送给不同的下游部件。另外,可以构想,在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中,在抽吸路径仅为一路或者为多路的情况下,可以设置有至少两路排出路径(例如两路),以便将例如从仅一路抽吸路径(例如从油池)抽吸的润滑油分别经由至少两路排出路径供给至不同的需要润滑油的部位(例如旋转轴的供油通道和能够将润滑油供给至尾端轴承的另一供油通道)。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可以限定出至少两个抽吸腔,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适于与所述至少两个抽吸腔中的相应抽吸腔连通(即,每路抽吸路径与不同的抽吸腔连通)。因此,可以通过两个以上的抽吸腔对经由两路抽吸路径抽吸的流体进行压缩。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前述的排出路径可以包括至少两路排出路径。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可以构造成使得所述压缩腔中的已压缩流体能够分别经由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从所述流体泵送装置排出。由此,可以将已压缩的流体分别提供给下游处不同的部件。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方式,在所述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所述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可以限定出至少两个压缩腔,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可以构造成适于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腔中的相应压缩腔连通(即,每路排出路径与不同的压缩腔连通)。因此,可以通过至少两个压缩腔对流体进行压缩。

根据本公开,对于抽吸路径的数目和抽吸腔的数目的关系,可以是抽吸路径的数目多于抽吸腔的数目(此时例如两路抽吸路径可以与同一个抽吸腔连通),可以是抽吸路径的数目等于抽吸腔的数目(此时例如每路抽吸路径分别与不同的抽吸腔连通即一对一地连通),也可以是抽吸路径的数目少于抽吸腔的数目(此时例如存在至少一个抽吸腔不与任何抽吸路径连通)。对于排出路径的数目和压缩腔的数目的关系,也可以采用类似的设置。

如前所述,本公开的泵结构184以现有已知的方式进行工作,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根据本公开的描述并结合实际需要,能够容易地实现本公开中所描述的泵结构184。因此,本公开中将不对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结构布置做过多的描述。

结合图2、图5、图7、图8以及图9所示,密封盖板182可以为平板状构件。根据本公开的泵壳体186可以具有彼此相对的第一侧面1861和第二侧面1862。在泵壳体186的第一侧面1861上可以形成有第一凹入部1863。泵结构184可以整体地配装在该第一凹入部1863中。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凹入部1863可以构造成使得泵结构184的第二齿轮部件1842以能够转动的方式配装于其中,也就是说,第一凹入部1863的深度可以大致等于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厚度,并且第一凹入部1863的直径可以略微大于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外直径。密封盖板182可以布置在泵壳体186的第一侧面1861处,以便与泵壳体186一起限定出用于容置泵结构184的密封腔。

如图2和图9所示,在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侧面1861上设置第二凹入部1864。第二凹入部1864的直径可以大于第一凹入部1863的直径,从而可以在第一凹入部1863与第二凹入部1864之间形成过渡台阶部。可以使密封盖板182紧贴着该过渡台阶部装配在第二凹入部1864中,从而由第一凹入部1863形成前述的密封腔。可选地,可以在将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应用于具体的应用中之后,借助该具体的应用中的结构来使密封盖板182固定地连接至泵壳体186。例如,在如图1和图2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卧式压缩机100的应用中,如下面所描述的,可以借助尾端轴承座150来实现密封盖板182与泵壳体184之间的固定连接。

可选地,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密封盖板可以借助另外的连接构件固定地连接至泵壳体。例如,密封盖板可以具有大直径部分和小直径部分,所述大直径部分可以抵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侧面1861上,所述小直径部分可以配置在第二凹入部1864中,并可以利用螺钉、卡扣配合结构等固定连接结构将密封盖板182直接地固定连接至泵壳体186。

可以理解的是,泵外壳结构可以具有不同于密封盖板和泵壳体的结构,并且,密封盖板182和泵壳体186的构型也不以本公开所描述和示出的构型为限制,可以根据流体泵送装置所应用的具体应用的结构对相关结构的构造进行适当的改型。

如上面提到的,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可以配装在卧式压缩机100的尾端轴承座150以及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上。根据本公开的示例实施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可以具有D形截面端1321,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内周面可以具有与旋转轴130的D形截面端1321的截面相匹配的D形截面。如此,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以形状配合的方式装配(例如压配合)在旋转轴130的D形截面端1321上。有利地,第一齿轮部件1841可以包括凸缘部P,由此可以增大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之间的接合面积,使得二者的连接更稳定。当将第一齿轮部件1841配装于第二齿轮部件1842中时,该凸缘部P可以突出于第二齿轮部件1842。可选地,第一齿轮部件1841也可以以其它可拆卸的方式固定地配装在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处。

可以在尾端轴承座150的背向马达120的一侧设置接纳槽口152。在将密封盖板182和泵结构184(特别是第一齿轮部件1841)配装在旋转轴130的D形截面端1321上之后(密封盖板182可以套装在第一齿轮部1841的凸缘部P上),可以将泵壳体186插装到尾端轴承座150的接纳槽口152中。之后,可以通过诸如螺钉190的紧固装置将泵壳体186固定地连接在该接纳槽口152中。

如上面提到的,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可以包括至少两个抽吸腔、至少两个压缩腔、至少两路抽吸路径以及至少两路排出路径。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可以与所述至少两个抽吸腔相对应,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可以与所述至少两个压缩腔相对应。也就是说,每路抽吸路径可以被构造成:在流体泵送装置启动后(或者说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被致动后),随着泵结构184的转动,来自流体泵送装置180外部(例如,连接至流体泵送装置180的导管)的流体能够经由所述抽吸路径被抽吸到对应的抽吸腔中,以便在泵结构184的后续转动过程中对流体进行压缩;并且每路排出路径可以被构造成将对应的压缩腔中已经压缩的流体从流体泵送装置180排出(例如,如下面所述描述的,排出到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或者泵送到旋转轴130中)。

优选地,所述至少两路抽吸路径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泵结构184转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每路抽吸路径都与一个单独的抽吸腔相对应(特别地,每路抽吸路径彼此不相连通),从而能够经由每路抽吸路径将流体抽吸到对应的每个抽吸腔中。换句话说,抽吸路径的数量可以与抽吸腔的数量相对应,使得在泵结构184转动的每个瞬间,每路抽吸路径都与一个抽吸腔相对应而能够将外部的流体抽吸到该抽吸腔中。

类似地,优选地,所述至少两路排出路径可以构造成使得在泵结构184转动过程中的每一时刻,每路排出路径都与一个压缩腔相对应(特别地,每路排出路径彼此不相连通),从而能够经由每路排出路径将对应压缩腔内的已压缩流体排出。换句话说,排出路径的数量可以与压缩腔的数量相对应,使得在泵结构184转动的每个瞬间,每路压缩路径都与一个单独的压缩腔相对应,从而能够将该相应压缩腔内已压缩的流体排出。

在下面的描述中,为便于描述,以流体泵送装置包括两个抽吸腔、两个压缩腔、两路抽吸路径以及两路排出路径为例对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然而,可以理解的是,根据具体应用的需要,通过适当地配置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可以在二者之间形成多于两个的抽吸腔和压缩腔,并且可以相应地设置多于两路的抽吸路径和多于两路的排出路径。例如,包括三个抽吸腔、三个压缩腔、三路抽吸路径以及三路排出路径的构型,或者包括四个抽吸腔、四个压缩腔、四路抽吸路径以及四路排出路径的构型。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流体泵送装置180可以包括第一抽吸路径和第二抽吸路径两路抽吸路径。如图8和图9所示,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设置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并且,可以在第一盲槽G1中设置第一通孔H1,并在第二盲槽G2中设置第二通孔H2。其中,该第一通孔H1可以仅占据第一盲槽G1的底壁的一部分。同样地,第二通孔H2也可以仅占据第二盲槽G2的底壁的一部分。由此,可以由第一盲槽G1和第一通孔H1形成第一抽吸路径,并且可以由第二盲槽G2和第二通孔H2形成第二抽吸路径。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抽吸路径和第二抽吸路径可以布置在对应于泵结构184的形成有抽吸腔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可以设置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对应于泵结构184的所述抽吸腔的一侧。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可以沿着泵结构184的转动方向顺序地布置。例如,在如图8所示的视图中,假定泵结构184将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则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可以沿着顺时针的方向顺序地布置。在如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H1布置在第一盲槽G1的靠近第二盲槽G2的一端,而第二通孔H2布置在第二盲槽G2的靠近第一盲槽G1的一端。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H1在第一盲孔G1中的位置设置以及第二通孔H2在第二盲槽G2中的位置设置可以结合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结构设置以及针对具体应用实际所需的流体抽吸量和排出量等因素综合地确定,不以本公开为限。

流体泵送装置180还可以包括第一排出路径和第二排出路径两路排出路径。继续参考图8和图9,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进一步设置彼此分隔开的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并且,可以在第三盲槽G3中设置第三通孔H3。类似地,该第三通孔H3可以仅占据第三盲槽G3的底壁的一部分。另外地,还可以在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设置自第一凹入部1863的中央朝向第四盲槽G4径向地延伸且与该第四盲槽G4流体地连通的径向凹槽G5。由此,可以由第三盲槽G3和第三通孔H3形成第一排出路径,并且可以由第四盲槽G4和径向凹槽G5形成第二排出路径。类似地,尽管在图8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三通孔H3设置在第三盲槽G3的靠近于第四盲槽G4的一端,但是,第三通孔H3在第三盲槽G3中的位置设置也不以本公开为限制。

可以理解的是,第一排出路径和第二排出路径可以布置在对应于泵结构184的形成有压缩腔的一侧。也就是说,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可以设置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对应于泵结构184的所述压缩腔的一侧。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可以沿着泵结构184的转动方向顺序地布置。例如,在如图8所示的视图中,假定泵结构184将沿着顺时针的方向转动,则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可以沿着顺时针的方向顺序地布置,即,从图8所示的视图来看,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可以沿顺时针方向顺序地布置在第二盲槽G2下游的位置处。

可选地,如图8和图11所示,第一盲槽G1、第二盲槽G2、第三盲槽G3以及第四盲槽G4可以为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的相同圆周上延伸的四段弧形槽。还可选的是,如图8所示,第一盲槽G1、第二盲槽G2、第三盲槽G3以及第四盲槽G4的长度(即,盲槽沿其纵向延伸的长度)可以相同,并且四个盲槽可以彼此中心对称地布置。可选的是,如图11和图12所示,第一盲槽G1、第二盲槽G2、第三盲槽G3以及第四盲槽G4可以具有不同的长度。还可选的是,第一盲槽G1、第二盲槽G2、第三盲槽G3以及第四盲槽G4中相邻的两个盲槽之间可以以相同或者不同的间距(在四个盲槽处于相同的圆周上的情况下,所述间距可以是该圆周上的圆弧长度)间隔开。

如此,可以通过调整各个盲槽的长度和/或位置,以及通过调整各个盲槽中的通孔的大小和/或位置来相应地调整流体泵送装置的吸油量和/或吸油速度、排油量和/或排油速度,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上面结合图8和图11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中,第一盲槽G1、第二盲槽G2、第三盲槽G3以及第四盲槽G4各自独立地形成,并且各个盲槽的位置和尺寸是固定的。可选地,可以对相关的结构进行适当的更改,使得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对相关的尺寸进行调节,从而进一步增强流体泵送装置应用的便利性和灵活性。图13A-图16B示出了此类实施方式的示例。

在如图13A-图16B所示的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为由同一凹槽分隔出的两个不同的部分。类似地,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也可以为由同一凹槽分隔出的两个不同的部分。可以利用设置在凹槽中的分隔组件来实现同一凹槽中不同部分的分隔,并且可以对分隔组件在凹槽中的位置进行调节,从而可以根据实际应用的需要来调节流体泵送装置的抽吸和排放量,从而实现不同的抽吸排放比率。

如图13A-图15B所示,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形成抽吸侧凹槽EG1,该抽吸侧凹槽EG1可以形成在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的与泵结构184的抽吸腔相对应的一侧。如图13A-图15B所示,抽吸侧凹槽EG1可以为长度较长(例如,在120度-160度的角度范围内延伸)的一段弧形槽。可以在该抽吸侧凹槽EG1中设置位置可调节的第一分隔组件,从而可以通过该第一分隔组件将抽吸侧凹槽EG1分隔为彼此分隔开的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第一分隔组件在抽吸侧凹槽EG1中的位置来调节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的相对尺寸,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在如图13A-图15B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可以在抽吸侧凹槽EG1中设置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卡接突部P1。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第一卡接突部P1可以以预定的间距分布在抽吸侧凹槽EG1的底壁上。可选地,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多个第一卡接突部也可以以不规则的形式分布在抽吸侧凹槽的底壁上。

如图16A和图16B所示,可以设置第一卡接块187。该第一卡接块187可以包括扣合突部1871和分隔主体部1872。其中,扣合突部1871可以扣合在相邻的两个第一卡接突部P1之间,分隔主体部1872可以将抽吸侧凹槽EG1分隔为彼此隔离的两个部分,即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扣合突部1871可以为两个或更多个,由此可以使得第一卡接块187更牢固地卡扣连接在抽吸侧凹槽EG1中相应的第一卡接突部P1之间。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所述第一卡接突部P1和所述第一卡接块187来构成前述的第一分隔组件。然而,可以理解的是,第一分隔组件可以具有其它不同的构成或形式。例如,可以在抽吸侧凹槽中进一步设置多个凹口,并且可以设置能够插装在所述凹口中且能够分隔抽吸侧凹槽的插块。或者,可以设想具有更加复杂结构的构型,例如,在抽吸侧凹槽中设置分隔件,并通过外力来致动所述分隔件以实现其位置的变换,进而实现第一盲槽G1和第二盲槽G2尺寸的变化,满足实际需求。

类似地,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形成排出侧凹槽EG2。该排出侧凹槽EG2可以位于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上的对应于泵结构184的压缩腔的一侧。排出侧凹槽EG2可以与抽吸侧凹槽EG1相对地布置。排出侧凹槽EG2可以具有与抽吸侧凹槽EG1相同或不同的结构和形式。在如图13A-图15B所示的示例中,排出侧凹槽EG2具有与抽吸侧凹槽EG1相同的结构和形式,在此不对排出侧凹槽EG2的结构做过多的赘述。此外,排出侧凹槽EG2还与上述的径向凹槽G5流体地连通。

类似地,可以在排出侧凹槽EG2中设置位置可调节的第二分隔组件,从而可以通过该第二分隔组件将排出侧凹槽EG2分隔为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并且可以通过调节第二分隔组件在排出侧凹槽EG2中的位置来调节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的相对尺寸,从而满足不同的应用需求。

与第一分隔组件的结构类似,第二分隔组件可以包括设置在排出侧凹槽EG2中的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卡接突部P2以及构造成与所述两个或更多个第二卡接突部P2卡接配合以将所述排出侧凹槽EG2分隔为第三盲槽G3和第四盲槽G4的第二卡接块188。可以理解的是,出于设计和加工便利等的考虑,如图13A-图16B所示的,第二卡接突部P2可以具有与第一卡接突部P1相同的结构和布置形式。并且第二卡接块188可以具有与第一卡接块187相同的结构形式。可选地,根据实际需要,第二卡接突部P2和第二卡接块188也可以具有不同于第一卡接突部P1和第一卡接块187的结构和形式。

在如图13A-图15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通孔H1和第二通孔H2可以分别形成在抽吸侧凹槽EG1的两端部,并且第三通孔H3可以形成在排出侧凹槽EG2的靠近于第二通孔H2的一端。排出侧凹槽EG2的另一端可以流体地连通至径向凹槽G5。

在图14A和图14B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第一卡接块187和第二卡接块188大致相对地布置。其中,第一卡接块187更靠近于第一通孔H1,第二卡接块188更靠近于第三通孔H3。图15A和图15B示出了不同的布置形式,其中,第一卡接块187更靠近于第二通孔H2,第二卡接块188更靠近于径向凹槽G5。

由此,通过设置如前面所描述的第一分隔组件和第二分隔组件的可调节的分隔组件,可以方便地根据实际应用对已有的流体泵送装置进行局部结构的微调,从而可以提高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的可应用性,并且可以节约成本。

有利地,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二侧面1862上对应于第一通孔H1的位置处突出形成第一管连接部1865,并且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二侧面1862上对应于第二通孔H2的位置处突出形成第二管连接部1866,以便于外部的流体管路至流体泵送装置180的连接。可以理解的是,第一通孔H1可以进一步延伸贯穿第一管连接部1865,第二通孔H2可以进一步延伸贯穿第二管连接部1866。有利地,还可以在泵壳体186的第二侧面1862上对应于所述第三通孔H3的位置处突出形成第三管连接部1867,以便于经由第一排出路径将对应的压缩腔(在本公开所示例的实施方式中为第一压缩腔PC1)内的流体引导出流体泵送装置180。类似地,第三通孔H3可以进一步延伸穿过第三管连接部1867。

通过前面的描述可知,在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中,与在第三盲槽G3中设置第三通孔H3的布置不同的是,第四盲槽G4可以直接与径向凹槽G5流体地连通,而无需设置另外的贯通孔。通过此种结构设计,可以将经流体泵送装置180的压缩腔PC1、PC2压缩后的流体分别从流体泵送装置180的两侧排出。

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的示例实施方式中,第一抽吸路径可以包括第一盲槽G1和第一通孔H1。可以理解的是,在未图示的实施方式中,可以省去第一盲槽G1,即仅设置贯穿泵壳体的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与第二侧面的通孔。类似地,第二抽吸路径可以不包括第二盲槽G2而只包括贯穿泵壳体的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与第二侧面的通孔,第一排出路径可以不包括第三盲槽G3而只包括贯穿泵壳体的第一凹入部的底壁与第二侧面的通孔。

下面将结合图1-图16B对根据本公开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在卧式压缩机100中的应用及其相关工作过程做进一步的描述。

在如图1所示的卧式压缩机100的应用中,流体泵送装置180位于卧式压缩机100内的储油区SR。从图2的局部放大图可以看到,当安装到位后,第一齿轮部件1841套装固定在旋转轴130的第二端部132的D形截面端1321上。密封盖板182套装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的凸缘部P上。泵壳体186插装固定在尾端轴承座150的接纳槽口152中。从图2所示的平面图的角度来看,D形截面端1321、第一齿轮部件1841以及第二齿轮部件1842的右侧抵接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在左侧抵接密封盖板182。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与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形成有抽吸腔(图中只示出了SC2)和压缩腔(图中只示出了PC2)。此处要说明的是,为了清楚地示出形成在第一齿轮部件1841和第二齿轮部件1842之间的抽吸腔和压缩腔与相应的抽吸路径和排出路径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图2中示出的流体泵送装置180在旋转轴130上以及尾端轴承座150上的安装位置可能与本公开中的其它视图中所示出的不同。

还可以看到的是,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旋转轴130中的同心孔134流体地连通至径向凹槽G5,并由此可以流体地连通至第四盲槽G4。并且第二抽吸腔SC2与第二盲槽G2和第二通孔H2流体地连通。在这里,可以理解的是,径向凹槽G5在泵壳体186的第一凹入部1863底壁上自第四盲槽朝向第一凹入部1863的中央延伸的长度设置成使得来自第二压缩腔PC2的已压缩流体能够经由第四盲槽、径向凹槽G5被泵送到旋转轴130的同心孔134中。优选地,径向凹槽G5自第四盲槽朝向第一凹入部1863的中央延伸的终止位置以不超出旋转轴130中的同心孔134的覆盖范围为宜,以免部分润滑油经由旋转轴130的D形截面端1321和第一齿轮部件1841二者与第一凹入部1863的底壁之间的间隙渗入抽吸腔和抽吸路径中。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实施方式,为便于抽吸卧式压缩机底部所积蓄的润滑油,还可以提供第一流体供应管LP1和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其中,第一流体供应管LP1可以连接至泵壳体186的第二侧面1862上的第一管连接部1865,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可以连接至泵壳体186的第二侧面1862上的第二管连接部1866。

可以使第一流体供应管LP1和第二流体供应管LP2相应地进一步延伸至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和马达区MR中的适当位置处,从而可以分别从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和马达区MR抽吸润滑油。优选地,可以使得第一流体供应管LP1延伸到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中适当的位置处,并且可以使得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延伸到卧式压缩机100的马达区MR中适当的位置处。由此,在卧式压缩机100的运行过程中,可以通过第一流体供应管LP1并经由第一路抽吸路径(即第一通孔H1和第一盲槽G1)从储油区SR抽吸润滑油,并且可以通过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并经由第二抽吸路径(即第二通孔H2和第二盲槽G2)从马达区MR抽吸润滑油。

有利地,第一流体供应管P1可以在卧式压缩机的储油区SR中从第一管连接部1865直接地延伸到距离壳体110(在图1所示的构型中具体为第二端盖113)底部的适当位置处,以便于从储油区SR抽吸润滑油。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可以从第二管连接部1866延伸并穿过隔板160直至卧式压缩机的马达区MR的底部的适当位置处,以便将积蓄在卧式压缩机的马达区MR中的润滑油抽吸到对应的抽吸腔中。例如,如图1所示,第二流体供应管LP2可以首先在卧式压缩机的储油区SR大致竖向地延伸至靠近第二端盖113的底部的位置处,并且随后大致平行于卧式压缩机100的底部穿过隔板160延伸到卧式压缩机100的马达区MR中适当的位置处。

根据本公开,在流体泵送装置180的压缩腔PC1、PC2中的一个压缩腔内的已压缩流体可以经由相应的排出路径被排出到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中,而另一个压缩腔内的已压缩流体将经由相应的排出路径被供给到旋转轴130内的同心孔134中。优选地,可以使得由第一压缩腔PC1压缩后的润滑油被排出到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中,并且使得由第二压缩腔PC2压缩后的润滑油被进一步提供至旋转轴130的同心孔134中。

由于第三管连接部1867位于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中。经由第三管连接部1867排出的润滑油可以直接地被排到储油区SR的底部储存起来,因此,无需设置连接至第三管连接部1867的另外的流体管。可选地,也可以不设置所述第三管连接部1867,而使得第一压缩腔PC1内的已压缩润滑油直接地从第三通孔H3排出到储油区SR中。可选地,也可以在第三管连接部1867处设置第三流体管(未图示),以便于更好地将第一压缩腔PC1内的已压缩润滑油引导到储油区SR中。

根据本公开,经第二压缩腔PC2压缩后的润滑油可以经由第四盲槽G4和径向凹槽G5直接地被泵送到旋转轴130的同心孔134中。可以理解的是,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对泵壳体的结构做相应的修改,以便适应不同的应用需求。例如,第四排出路径可以具有与第三排出路径相同的结构,以便将经由第二压缩腔PC2压缩的润滑油提供给相应的部件。

通过上面的描述并结合图1至图10C可知,根据本公开,优选地:可以由第一流体供应管LP1从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抽吸润滑油,并经由第一管连接部1865、第一通孔H1以及第一盲槽G1将润滑油供给到第一抽吸腔SC1中;可以由第二流体供应管LP2从卧式压缩机100的马达区MR抽吸润滑油,并经由第二管连接部1866、第二通孔H2以及第二盲槽G2将润滑油供给到第二抽吸腔SC2中。在泵结构184的运转过程中,由第一压缩腔PC1压缩后的润滑油可以经由第三凹槽G3、第三通孔H3以及第三管连接部1867排出到卧式压缩机100的储油区SR中;而由第二压缩腔PC2压缩后的润滑油可以经由第四盲槽G4和径向凹槽G5泵送到旋转轴130的同心孔134中,并经由旋转轴130上相应的供油路径进一步被提供给相应的活动部件。

此种结构布置可以带来如下的有益技术效果:在卧式压缩机100被启动后,可以先从储油区SR抽吸润滑油,从而可以避免相关部件的干运行(即,在没有润滑油的情况下运行)。随着卧式压缩机的运行,在马达区MR积蓄了一定量的润滑油,可以借助第二流体供应管LP2以及第二抽吸路径从马达区MR抽吸润滑油,由此,积蓄在马达区MR的润滑油可以部分地经由第一排出路径被提供到储油区SR、并且部分地被提供给旋转轴,从而可以有效地利用积蓄在马达区MR的润滑油,实现润滑油的良性循环,并且可以避免将过多的润滑油经由旋转轴提供给各个相关的活动部件。而且,通过单一的流体泵送装置可以实现分别从马达区和储油区抽吸润滑油,与已有技术中的复杂构型(例如组合式双泵结构)相比,简化了结构,降低了成本,并且提高了流体泵送装置应用的便利性。特别地,通过上述的结构配置,即使在卧式压缩机启动的瞬间或者在卧式压缩机运行过程中的某个(或某些)时刻存在储油区SR缺油的情形,仍然可以通过马达区MR来给旋转轴提供润滑油,从而可以提高卧式压缩机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提高卧式压缩机的可应用性。另外,将第一压缩腔PC1优选地连通至储油区SR,有利于将从马达区吸入压缩腔内的气体优先地排出至储油区而避免气体进入旋转轴中,从而可以改善流体泵送装置以及卧式压缩机运行的稳定性。

尽管在此已详细描述了本公开的多种实施方式,但是应该理解,本公开并不局限于这里详细描述和示出的具体实施方式,在不偏离本公开的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由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其它的变型和变体。例如,可以设想通过单独的阀构件(例如,借助于电磁阀或者其它结构)来控制第一排出路径的打开和闭合,以便例如根据卧式压缩机的转速来控制压缩腔内润滑油至储油区的泄放。可以理解的是,在本公开的基础上做出的所有的变型和变体都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而且,所有在此描述的构件都可以由其他技术性上等同的构件来代替。

3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基于空气加速进入气体压力集中的空气增压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