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文档序号:1585291 发布日期:2020-02-04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Damping mechanism for elevator car ) 是由 郭亚西 李娜 谢锦 于 2019-11-2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电梯轿厢,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的模块化减震机构,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包括上支托板、下支托板,以及设置于上支托板和下支托板之间的挤压缓冲机构,所述挤压缓冲机构外围环绕套设有柔性减震基体。其中的挤压缓冲机构内部设置了若干层级的减震模块,各个减震模块协同工作;柔性减震基体采用橡胶层与薄钢制层间隔设置而成,在减震缓冲的同时,还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模块化减震机构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共同保障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电梯轿厢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差、易损耗的问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amping mechanism for an elevator car,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elevator equipment. Including elevator car to and set up in the modularization damper of elevator car bottom, modularization damper includes upper bracket board, lower supporting plate to and set up the extrusion buffer gear between upper bracket board and lower supporting plate, the peripheral cover that encircles of extrusion buffer gear is equipped with flexible shock-absorbing base member. The extrusion buffering mechanism is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plurality of levels of damping modules, and all the damping modules work cooperatively; the flexible damping base body is formed by arranging the rubber layer and the thin steel layer at intervals, the bearing capacity of the modular damping mechanism is increased while damping and buffering, and the condition that the modular damping mechanism is extremely easy to damage due to overlarge pressure is effectively prevented. Modularization damper cooperates collaborative work mutually, ensures the shock attenuation effect jointly, has solved the problem that current elevator car damper shock attenuation effect is poor, easy loss.)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

背景技术

轿厢是电梯用以承载和运送人员和物资的箱形空间。轿厢一般由轿底、轿壁、轿顶、轿门等主要部件构成。为提高轿厢内使用者的搭乘舒适度,一般都会在轿底中设置减震机构,现有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一般由减震弹簧组成,形成减震机构,当轿厢搭载的重量比较大的时候,减震弹簧在受到大力冲击的过程中,其他减震装置帮助其进行缓冲的效果不佳,导致减震弹簧形变较为严重,降低了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的减震效果,难以满足舒适度的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设置了挤压缓冲机构,以及套设在挤压缓冲机构***的柔性减震基体,其中的挤压缓冲机构内部设置了若干层级的减震模块,各个减震模块协同工作,下级减震模块为上级减震模块承担失误风险;柔性减震基体采用橡胶层与薄钢制层间隔设置而成,在减震缓冲的同时,还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模块化减震机构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共同保障减震效果,解决了现有电梯轿厢减震机构减震效果差、易损耗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包括电梯轿厢,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的模块化减震机构,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包括上支托板、下支托板,以及设置于上支托板和下支托板之间的挤压缓冲机构,所述挤压缓冲机构***环绕套设有柔性减震基体。

为了使电梯轿厢的减震效果达到要求,则必须在电梯轿厢的底部设置减震机构。在本技术方案中,减震机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挤压缓冲机构和柔性减震基体,其中又分成了几个小的减震模块,故称模块化减震机构。所述的挤压缓冲机构在传统的减震弹簧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改进,并且为了保障减震效果,以及保证当挤压缓冲机构意外失灵或久用损耗时,仍有减震效果,在挤压缓冲机构的***环绕套着了柔性减震基体。挤压缓冲机构与柔性减震基体协同工作,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大大提高了减震效果。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托板的底面设置有上连接板,下支托板的顶面设置有下连接板,且所述上支托板和上连接板上均开设有柱形槽;所述挤压缓冲机构包括压块和缓冲腔室,所述压块的上端延伸至柱形槽中,压块的下端延伸至缓冲腔室中;压块顶面与柱形槽底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

此处补充的技术方案,即为上述提到的“几个小的减震模块”其一。当上支托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支托板向下位移,以至于挤压下方的压块,迫使压块在柱形槽内竖直方向上位移;然压块的位移能够被第一弹簧的弹性性能缓慢抵消,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优选的,第一弹簧为阻尼弹簧,保障产生的震动较快的趋于稳定。

其中,所述压块包括圆柱部和圆盘部,所述圆盘部的底面与圆柱部的顶面固定连接,圆盘部的直径大于圆柱部的直径,且两者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上支托板的柱形槽与圆盘部互相匹配,所述上连接板的柱形槽与圆柱部互相匹配。

若柱形槽整体都呈圆柱形,当压块在柱形槽内竖直方向上位移时,极易由于过度的向下位移,而使得压块脱离柱形槽的范围,移动至上连接板下方,导致此部分减震模块失效。故而将压块设置成特制形状,即包括圆柱部和圆盘部——圆盘部卡箍在上支托板的柱形槽内,由于上连接板的阻挡,圆盘部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上支托板内,即圆盘部起到了限位作用。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其中,所述缓冲腔室内设置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为矩形且其四角处贯穿设置有支撑导向杆,支撑导向杆的底端固定于下连接板上,且支撑导向杆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上端与缓冲板的底面相抵,第二弹簧的下端与下连接板的顶面相抵;所述缓冲板的顶面还设置有缓冲垫,缓冲垫的顶面与压块的底面相抵。

此处补充的技术方案,即为上述提到的“几个小的减震模块”其二。当上支托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支托板向下位移,以至于挤压下方的压块,压块顺势挤压缓冲垫以及与缓冲垫相抵的缓冲板。当压力过大时以至于缓冲垫无法承受时,缓冲板则会顺着支撑导向杆的方向向下位移,以挤压第二弹簧。缓冲板的位移所带来的震动能够被第二弹簧缓慢抵消,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优选的,第二弹簧为阻尼弹簧,保障产生的震动较快的趋于稳定。

其中,所述压块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所述缓冲腔室的开口处的形状与环形槽的形状相匹配,且缓冲腔室的开口嵌于环形槽内,并且缓冲腔室的开口能够在环形槽内上下滑动。

由于压块被上支托板挤压以至于向下位移时,压块会顺势进入缓冲腔室的深处。若压力过大,导致震动幅度过大,压块在被挤压后反弹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时,极易容易脱离缓冲腔室的范围,导致此部分减震模块失效。故而在压块的外壁上设置环形槽,压块延伸至缓冲腔室内部后,将缓冲腔室的开口嵌于环形槽内,使得压块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不受影响,却也被环形槽所限位。解决了上述技术问题。

更进一步地,所述缓冲板与下连接板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还设置有安全气囊,所述安全气囊与充气机构相连接;所述电梯轿厢内还设置有速度感应机构,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内还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还包括单片机模块,所述单片机模块与充气机构、速度感应机构、压力感应机构电性连接。

此处补充的技术方案,即为上述提到的“几个小的减震模块”其三。在缓冲板与下连接板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还设置有安全气囊,且所述的安全气囊与充气机构相连接,充气机构能够在必要时刻为安全气囊充气使其故障,以提供缓冲效果。在电梯轿厢内还设置有速度感应机构,且速度感应机构与单片机模块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与充气机构电性连接,即速度感应机构监测到电梯轿厢的下坠速度过快已经超出预设的预警范围时,即向单片机模块传输电信号,单片机模块则控制充气机构启动为安全气囊充气。在模块化减震机构内还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所述压力感应机构与单片机模块电信连接,即压力感应机构监测到模块化减震机构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已经超预设的预警范围时,即向单片机模块传输电信号,单片机模块则控制充气机构启动为安全气囊充气。安全气囊能够为下坠的电梯轿厢提供缓冲力,为电梯轿厢提供进一步地减震缓冲。

其中,所述柔性减震基体包括间隔设置的橡胶层和薄钢制层,且柔性减震基体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厚钢制层;所述橡胶层向外延伸覆盖至柔性减震基体外侧面;所述柔性减震基体的内侧面贴合缓冲腔室的外壁。

此处补充的技术方案,即为上述提到的“几个小的减震模块”其四。包裹在挤压缓冲机构***的柔性减震基体,采用橡胶层与薄钢制层间隔设置而成。当上支托板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压力由上连接板传导至柔性减震基体上,其中橡胶层能在柔性减震基体受到挤压时,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使得柔性减震基体具备了防震减震的功能;而薄钢制层则满足了柔性减震基体的承载能力,防止柔性减震基体的过度形变。此技术方案,在传统的减震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柔性减震基体——该柔性减震基体不仅进一步地提供了减震缓冲的功能,与其他减震模块一起协同工作、功能分担、提高了减震缓冲保障;而且其中的薄钢制层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

更进一步地,所述厚钢制层与上支托板、下支托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更进一步地,所述厚钢制层与上支托板、下支托板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所述上支托板与上连接板之间,下支托板和下连接板之间均通过紧固件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上支托板的顶部还覆盖有海绵垫。保证电梯轿厢与模块化减震机构之间平整连接。

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挤压缓冲机构和柔性减震基体,其中又分成了几个小的减震模块,故称模块化减震机构。所述的挤压缓冲机构在传统的减震弹簧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改进,并且为了保障减震效果,以及保证当挤压缓冲机构意外失灵或久用损耗时,仍有减震效果,在挤压缓冲机构的***环绕套着了柔性减震基体。挤压缓冲机构与柔性减震基体协同工作,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大大提高了减震效果。

2.本发明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其中的挤压缓冲机构内部设置了若干层级的减震模块,各个减震模块协同工作,下级减震模块为上级减震模块承担失误风险;保障了电梯轿厢所产生的震动能够较快的趋于稳定。另一部分柔性减震基体采用橡胶层与薄钢制层间隔设置而成,不仅进一步地提供了减震缓冲的功能,与其他减震模块一起协同工作、功能分担、提高了减震缓冲保障;而且其中的薄钢制层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

附图说明

本发明将通过例子并参照附图的方式说明,其中:

图1是电梯轿厢与模块化减震机构整体示意图;

图2是模块化减震机构细节结构图;

图3是安全气囊运作模块图;

图中,100-电梯轿厢、200-模块化减震机构、210-上支托板、211-柱形槽、212-第一弹簧、220-下支托板、230-上连接板、240-下连接板、300-挤压缓冲机构、310-压块、311-环形槽、312-圆盘部、313-圆柱部、320-缓冲腔室、321-缓冲板、322-支撑导向杆、323-第二弹簧、324-缓冲垫、325-安全气囊、326-充气机构、400-柔性减震基体、410-橡胶层、420-薄钢制层、430-厚钢制层、500-速度感应机构、600-压力感应机构、700-单片机模块、800-海绵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说明书中公开的所有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均可以以任何方式组合。

需要说明的是,术语“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下面结合图1、图2、图3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电梯轿厢的减震机构,如图1所示,包括电梯轿厢100,以及设置于电梯轿厢底部的模块化减震机构200,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包括上支托板210、下支托板220,以及设置于上支托板210和下支托板220之间的挤压缓冲机构300,所述挤压缓冲机构300***环绕套设有柔性减震基体400。

本技术方案中,减震机构主要由两大部分组成,即挤压缓冲机构300和柔性减震基体400,其中又分成了几个小的减震模块,故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所述的挤压缓冲机构300在传统的减震弹簧基础上做出了创新性的改进,并且为了保障减震效果,以及保证当挤压缓冲机构300意外失灵或久用损耗时,仍有减震效果,在挤压缓冲机构300的***环绕套着了柔性减震基体400。挤压缓冲机构300与柔性减震基体400协同工作,互相配合,互相弥补,大大提高了减震效果。

此实施例中所述的挤压缓冲机构300是指具有减震缓冲功能的弹性部件,在保证模块化减震机构200整体的平衡情况下,不限制弹性部件的数量和位置,以及具体的减震方式和部件内部结构;所述的柔性减震基体400是指套设在挤压缓冲机构300***的,且同时减震缓冲功能和抗震防形变功能的弹性部件,不限制具体的减震方式和部件内部结构。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上支托板210的底面设置有上连接板230,下支托板220的顶面设置有下连接板240,且所述上支托板210和上连接板230均开设有柱形槽211;所述挤压缓冲机构300包括压块310和缓冲腔室320,所述压块310的上端延伸至柱形槽211中,压块310的下端延伸至缓冲腔室320中;压块310顶面与柱形槽211底面之间还设置有第一弹簧212。

其中,所述压块310包括圆柱部313和圆盘部312,所述圆盘部312的底面与圆柱部313的顶面固定连接,圆盘部312的直径大于圆柱部313的直径,且两者的中轴线重合;所述上支托板210的柱形槽211与圆盘部312互相匹配,所述上连接板230的柱形槽211与圆柱部313互相匹配。

当上支托板210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支托板210向下位移,以至于挤压下方的压块310,迫使压块310在柱形槽211内竖直方向上位移;然压块310的位移能够被第一弹簧212的弹性性能缓慢抵消,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优选的,第一弹簧212为阻尼弹簧,保障产生的震动较快的趋于稳定。将压块310设置成特制形状,即包括圆柱部313和圆盘部312——圆盘部312卡箍在上支托板210的柱形槽211内,由于上连接板230的阻挡,圆盘部312的活动范围仅限于上支托板210内,即圆盘部312起到了限位作用。解决了压块310在柱形槽211内竖直方向上位移时,极易由于过度的向下位移,而使得压块310脱离柱形槽211的范围,移动至上连接板230下方,导致此部分减震模块失效的问题。

实施例3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缓冲腔室320内设置有缓冲板321,所述缓冲板321为矩形且其四角处贯穿设置有支撑导向杆322,支撑导向杆322的底端固定于下连接板240上,且支撑导向杆322的表面套设有第二弹簧323,所述第二弹簧323的上端与缓冲板321的底面相抵,第二弹簧323的下端与下连接板240的顶面相抵;所述缓冲板321的顶面还设置有缓冲垫324,缓冲垫324的顶面与压块310的底面相抵。

其中,所述压块310的外壁上设置有环形槽311,所述缓冲腔室320的开口处的形状与环形槽311的形状相匹配,且缓冲腔室320的开口嵌于环形槽311内,并且缓冲腔室320的开口能够在环形槽311内上下滑动。

当上支托板210受到向下的压力时,上支托板210向下位移,以至于挤压下方的压块310,压块310顺势挤压缓冲垫324以及与缓冲垫324相抵的缓冲板321。当压力过大时以至于缓冲垫无法承受时,缓冲板321则会顺着支撑导向杆322的方向向下位移,以挤压第二弹簧323。缓冲板321的位移所带来的震动能够被第二弹簧323缓慢抵消,从而起到减震的效果。优选的,第二弹簧323为阻尼弹簧,保障产生的震动较快的趋于稳定。在压块310的外壁上设置环形槽311,压块310延伸至缓冲腔室320内部后,将缓冲腔室320的开口嵌于环形槽311内,使得压块310在竖直方向上的位移并不受影响,却也被环形槽311所限位。解决了若压力过大,导致震动幅度过大,压块310在被挤压后反弹做竖直方向的往复运动时,极易容易脱离缓冲腔室320的范围,导致此部分减震模块失效的问题。

实施例4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如图2、图3所示,所述缓冲板321与下连接板240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还设置有安全气囊325,所述安全气囊325与充气机构326相连接;所述电梯轿厢100内还设置有速度感应机构500,所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内还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600,还包括单片机模块700,所述单片机模块700与充气机构326、速度感应机构500、压力感应机构600电性连接。

在缓冲板321与下连接板240之间形成的内部空间中还设置有安全气囊325,且所述的安全气囊325与充气机构325相连接,充气机构325能够在必要时刻为安全气囊325充气使其故障,以提供缓冲效果。在电梯轿厢100内还设置有速度感应机构500,且速度感应机构500与单片机模块700电性连接,所述单片机模块700与充气机构326电性连接,即速度感应机构500监测到电梯轿厢100的下坠速度过快已经超出预设的预警范围时,即向单片机模块700传输电信号,单片机模块700则控制充气机构326启动为安全气囊325充气。在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内还设置有压力感应机构600,所述压力感应机构600与单片机模块700电信连接,即压力感应机构600监测到模块化减震机构200所承受的压力过大已经超预设的预警范围时,即向单片机模块700传输电信号,单片机模块700则控制充气机构326启动为安全气囊325充气。安全气囊325能够为下坠的电梯轿厢100提供缓冲力,为电梯轿厢100提供进一步地减震缓冲。

其中,安全气囊325采用强度高、回弹性好、耐热性高的材料制成,单片机模块700是指一种集成电路芯片,速度感应机构500是指具有速度监测和报警功能传感器,压力感应机构600是指具有压力监测和报警功能的传感器,故而它们型号不做限制,不同型号的器件组合均能实现上述功能。

实施例5

本实施例为实施例1的补充说明。

如图2所示,所述柔性减震基体400包括间隔设置的橡胶层410和薄钢制层420,且柔性减震基体400的顶面与底面均设置有厚钢制层430;所述橡胶层410向外延伸覆盖至柔性减震基体400外侧面;所述柔性减震基体400的内侧面贴合缓冲腔室320的外壁。

包裹在挤压缓冲机构300***的柔性减震基体400,采用橡胶层410与薄钢制层420间隔设置而成。当上支托板210受到向下的压力时,压力由上连接板230传导至柔性减震基体400上,其中橡胶层410能在柔性减震基体400受到挤压时,提供弹性形变的空间,使得柔性减震基体400具备了防震减震的功能;而薄钢制层420则满足了柔性减震基体100的承载能力,防止柔性减震基体100的过度形变。此技术方案,在传统的减震机构的基础上,增加了柔性减震基体400——该柔性减震基体400不仅进一步地提供了减震缓冲的功能,与其他减震模块一起协同工作、功能分担、提高了减震缓冲保障;而且其中的薄钢制层420增加了模块化减震机构200的承载能力,有效防止模块化减震机构200因压力过大而极易损坏的情况发生。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所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1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楼道电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