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应用

文档序号:158994 发布日期:2021-10-29 浏览:35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应用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infantile common cold and application ) 是由 张涤 张思齐 于 2021-08-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及各自重量百分含量:荆芥3.95-4.72%,防风2.83-3.95%,杏仁2.83-3.95%,桔梗3.95-4.72%,鸡内金1.89-2.63%,山楂炭4.72-6.58%,连翘3.95-4.72%,生石膏18.87-26.31%,牛蒡子6.58-9.43%,芦根13.16-14.15%,淡竹叶9.21-9.43%,地丁6.58-9.43%,蒲公英6.58-9.43%,甜叶菊1.31-1.89%,甘草0.94-1.31%;本发明提供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组方合理、疗效确切。(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infantile common cold,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components in percentage by weight: 3.95-4.72% of schizonepeta, 2.83-3.95% of divaricate saposhnikovia root, 2.83-3.95% of almond, 3.95-4.72% of platycodon grandiflorum, 1.89-2.63% of chicken&#39;s gizzard-membrane, 4.72-6.58% of charred hawthorn fruit, 3.95-4.72% of weeping forsythia, 18.87-26.31% of gypsum, 6.58-9.43% of burdock, 13.16-14.15% of reed rhizome, 9.21-9.43% of lophatherum gracile, 6.58-9.43% of bunge corydalis herb, 6.58-9.43% of dandelion, 1.31-1.89% of stevia rebaudiana and 0.94-1.31% of liquorice;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position for treating the infantile common col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is reasonable in formula and exact in curative effect.)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到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和应用。

背景技术

感冒是感受外邪引起的外感疾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系由各种病原引起的上呼吸道的急 性感染(简称上感),俗称“感冒”。感冒是最常见的急性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一般成人每年 发生2~4次,儿童发生率更高,每年6~8次,以发热、鼻塞流涕、咳嗽、咽红为主要临床 症状。感冒可分为两种,普通感冒为冒受风邪所致,一般病邪轻浅,以肺系症状为主,不造 成流行,如无并发症,5~7天可自愈;时行感冒为感受时邪病毒所致,病邪较重,具有流行 特征。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气候骤变及冬春季节发病率较高。可通过含有病毒、细菌的 飞沫或被污染的物品传播,各种病毒和细菌均可引起,但以病毒为多见,约占90%以上, 多由鼻病毒引起,其次为冠状病毒、副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埃可病毒、柯萨奇病毒 等引起。起病较急,潜伏期1~3天不等,随病毒而异,肠病毒较短,腺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等较长。病毒感染后可继发细菌感染,最常见为溶血性链球菌,其次为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轻症病变仅有上呼吸道卡他性变化,重症则以出血性坏死性支气管炎及间质性肺炎为主。

婴幼儿时期由于上呼吸道的解剖和免疫特点而易患本病,由于年龄大小、体质强弱及病 变部位的不同,病情的缓急、轻重程度也不同。年长儿症状较轻,婴幼儿则较重。现多用西 药进行治疗,但滥用西药则会带来耐药性、影响患者抵抗力等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合理组方、疗效确切的用于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 合物和应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以 下成分及各自重量百分含量:荆芥3.95-4.72%,防风2.83-3.95%,杏仁2.83-3.95%,桔梗 3.95-4.72%,鸡内金1.89-2.63%,山楂炭4.72-6.58%,连翘3.95-4.72%,生石膏 18.87-26.31%,牛蒡子6.58-9.43%,芦根13.16-14.15%,淡竹叶9.21-9.43%,地丁 6.58-9.43%,蒲公英6.58-9.43%,甜叶菊1.31-1.89%,甘草0.94-1.31%;

优选的,所述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3.95%, 防风3.95%,杏仁3.95%,桔梗3.95%,鸡内金2.63%,山楂炭6.58%,连翘3.95%,生石膏 26.31%,牛蒡子6.58%,芦根13.16%,淡竹叶9.21%,地丁6.58%,蒲公英6.58%,甜叶菊1.31%, 甘草1.31%。

优选的,所述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 4.72%,防风2.83%,杏仁2.83%,桔梗4.72%,鸡内金1.89%,山楂炭4.72%,连翘4.72%, 生石膏18.87%,牛蒡子9.43%,芦根14.15%,淡竹叶9.43%,地丁9.43%,蒲公英9.43%,甜 叶菊1.89%,甘草0.94%。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治疗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中药原料荆 芥3.95%,防风3.95%,杏仁3.95%,桔梗3.95%,鸡内金2.63%,山楂炭6.58%,连翘3.95%, 生石膏26.31%,牛蒡子6.58%,芦根13.16%,淡竹叶9.21%,地丁6.58%,蒲公英6.58%,甜 叶菊1.31%,甘草1.31%。配比混合均匀,放置在砂锅中加水浸泡,其中水与中药原料的体积 质量比2-3ml:1g,先用武火煮沸,然后文火煎煮,滤出药液即为所需中药组合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在制备小儿感冒药物方面的应用。本申请加 用了牛蒡子、淡竹叶、地丁、蒲公英、甜叶菊,减了桑白皮、地骨皮;桑白皮、地骨皮取“泻 白散”之意,偏于清肺中伏火;牛蒡子辛散苦泄,于升浮之中又有清降之性,既能外散风热, 也能内解热毒,有清热解毒、消肿利咽之效;辛凉之牛蒡子、芦根与辛温之荆芥、防风合用, 既能增强小儿驱邪解表之功能,又防止辛温过燥伤其阴液;牛蒡子、地丁、蒲公英三者合用 加强清热利咽、消肿解毒之功效;淡竹叶、芦根导热下行,热从小便而出;甜叶菊、芦根生 津止渴,防止热伤津液。小儿感冒多以外感风寒,入里化热,而形成表寒里热证,症多见发 热、咳嗽、鼻塞、流涕、咽痛等,治疗上应强调早期施治,截断病势,以防传变;同时运用牛蒡子、地丁、蒲公英等一方面可清解内热,消肿止痛,另一方面可以防过多余热内传入肺而成伏火以减轻“肺热叶焦”之势以及防止津液耗伤太过。

本申请遵循“在皮者汗而发之,在里者当清之”的原则;兼顾小儿的生理病理特点以及 针对小儿感冒的病因病机,多采用解表清里合用,并及早养阴护阴的方法。本申请中的处方 辛温辛凉合用,小儿感冒易于寒从热化,热为寒闭,形成寒热错杂证,单用辛凉药汗出不透, 单用辛温药助热化火,故常以辛凉辛温药合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加用的牛蒡子既加强了全方的驱邪解表功能,可使小儿汗出,汗 出后体温渐降至正常且无反复,改善小儿恶寒恶风、咳嗽、流涕、鼻塞、喷嚏、头痛、全身 酸痛等症状;又与加用的地丁、蒲公英一方面可加强清解内热,消肿止痛之效,可明显缓解 咽部不适症状及扁桃体肿大等体征;另一方面可以防过多余热内传入肺而成伏火以减轻“肺 热叶焦”之势以及防止津液耗伤太过。加用的淡竹叶可导热下行,使得热有去处;生石膏主 治中风寒热,提升其含量,有助于解肌发汗,除口干舌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3.95%,防 风3.95%,杏仁3.95%,桔梗3.95%,鸡内金2.63%,山楂炭6.58%,连翘3.95%,生石膏26.31%, 牛蒡子6.58%,芦根13.16%,淡竹叶9.21%,地丁6.58%,蒲公英6.58%,甜叶菊1.31%,甘 草1.31%。

具体用法:将中药原料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放置在砂锅内加水150ml浸泡30min, 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20min,滤出药液50-70ml;再加水覆盖原料药,在火上 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15min每次,滤出药液50-70ml;2次药液混合,每日分4次服 用,每次间隔4小时。此药剂适用于1-3岁的儿童患者。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4.72%,防 风2.83%,杏仁2.83%,桔梗4.72%,鸡内金1.89%,山楂炭4.72%,连翘4.72%,生石膏18.87%, 牛蒡子9.43%,芦根14.15%,淡竹叶9.43%,地丁9.43%,蒲公英9.43%,甜叶菊1.89%,甘 草0.94%。

具体用法:将中药原料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放置在砂锅内加水200ml浸泡30min, 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20min,滤出药液70-100ml;再加水覆盖原料药,在火 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15min每次,滤出药液70-100ml;2次药液混合,每日分4 次服用,每次间隔4小时。此药剂适用于3-5岁的儿童患者。

对比例1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4.76%,防 风4.76%,杏仁4.76%,桔梗4.76%,鸡内金3.17%,山楂炭7.94%,连翘4.76%,生石膏31.75%, 桑白皮7.94%,地骨皮7.94%,芦根15.87%,甘草1.59%。

其制备方法为:将中药原料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放置在砂锅内加水1500ml浸泡 30min,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20min,滤出药液50-70ml;再加水覆盖原料药, 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15min每次,滤出药液50-70ml;2次药液混合,每日分 4次服用,每次间隔4小时。此药剂适用于1-3岁的儿童患者。

对比例2

一种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百分含量的原料药制成:荆芥5.95%,防 风3.57%,杏仁3.57%,桔梗5.95%,鸡内金2.38%,山楂炭5.95%,连翘5.95%,生石膏23.81%, 桑白皮11.90%,地骨皮11.90%,芦根17.86%,甘草1.19%。

其制备方法为:将中药原料按上述重量份混合均匀,放置在砂锅内加水200ml浸泡30min, 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20min,滤出药液70-100ml;再加水覆盖原料药,在火 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15min每次,滤出药液70-100ml;2次药液混合,每日分4 次服用,每次间隔4小时。此药剂适用于3-5岁的儿童患者。

临床使用效果实验:

选取小儿发热患者共500例,体温在38-40℃,年龄在1-5岁,随机分成4个治疗组和1 个对照组,每组100例。每组性别、病程等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诊断标准:符合中医小儿感冒诊断标准,临床表现以发热、恶寒、鼻塞、流涕、喷嚏、头痛、全身酸痛等症状为主症。

治疗组分为治疗组1、治疗组2、治疗组3、治疗组4,分别给予实施例1、实施例2、对比例1和对比例2所得的治疗小儿感冒的中药。对照组的患者取小儿风寒感冒颗粒(解表发汗、 疏风散寒,用于风寒感冒,发热、头痛、鼻塞、流涕等症)冲服,一次一包,一日2次。1周为1疗程,治疗组和对照组均连用1疗程。

疗效标准: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药政司《中药新药治疗小儿外感发热临床研究指导 原则》为准,同时参考陈晓培等同志的评价标准;临床治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 水平,并且没有再回升,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体征消失 或基本消失;显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咳嗽、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体征大部分消失;有效:用药24-48h内,体温恢复正常水平,咳嗽、 鼻塞、流涕、头痛、全身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体征部分消失;无效:发热、咳嗽、鼻塞、 流涕、头痛、全身酸痛、咽部不适等症状、体征均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其中有效率为痊愈、显效和有效的人数占每组总人数的百分比。

统计各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患者治疗情况,并计算其有效率,结果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有效率

从上述实验结果来看,采用实施例1.2及对比例1.2中的原料配比得到的治疗小儿感冒 的中药,其治疗效果要优于对照组。

另外治疗组1、2与治疗组3、4相比,治疗有效率高,说明实施例较对比例减桑白皮、地骨皮而加用牛蒡子、地丁、蒲公英、淡竹叶、甜叶菊等药,对小儿感冒治疗率更高。

动物实验

1.将50只清洁级雄性SD大鼠适应性喂养3天后,早晚各测1次肛温,连测3天。体温超过38℃,且连续2天体温变化大于0.5℃的大鼠剔除。第3天测量肛温时,取大鼠肛温均 值作为基础体温。

测量完毕后将符合入组标准的大鼠分为空白组10只、发热模型组40只;空白组背部皮 下注射0.9%氯化钠溶液10ml/kg,发热模型组背部皮下注射20%干酵母混悬液10ml/kg造模; 皮下注射6h后测量各组大鼠体温,发热模型组体温上升超过0.8℃为造模成功,同时剔除死 亡大鼠,最终空白组大鼠共9只,发热模型组大鼠共36只。随机将发热模型组大鼠分为模型 组、对照1组、对照2组、实施例组,每组各9只。

2.中药原料配比为荆芥3.95%,防风3.95%,杏仁3.95%,桔梗3.95%,鸡内金2.63%, 山楂炭6.58%,连翘3.95%,生石膏26.31%,牛蒡子6.58%,芦根13.16%,淡竹叶9.21%,地 丁6.58%,蒲公英6.58%,甜叶菊1.31%,甘草1.31%,将上述重量份中药原料混合均匀,放 置在砂锅内加水100ml浸泡30min,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20min,滤出药液 100ml;再加水覆盖原料药,在火上先武火煮沸,然后再文火煎煮15min每次滤出药液100ml; 2次药液混合,混合均匀成生药含量0.38g/ml的实施例混悬液;

3.将清开灵颗粒3g加入10ml蒸馏水混合均匀成生药含量为0.3g/ml的清开灵混悬液;

4.将小儿解表颗粒4g加入10ml蒸馏水混合均匀成生药含量为0.4g/ml的小儿解表混悬 液;

5.称取干酵母粉20mg,置于烧杯中,逐渐加入0.9%氯化钠溶液搅拌成均匀的悬浆,最后 定容成100ml的干酵母混悬液;

空白组、模型组每只大鼠灌胃予蒸馏水2ml,对照组1、对照组2、实施例组大鼠分别灌 胃给予小儿解表混悬液1.8ml/kg、清开灵混悬液2.5ml、实施例混悬液2ml。

测量造模6h后及给药后1h、4h各组大鼠体温,并计算各体温监测点大鼠的体温变化值(△ T=实测体温-基础体温)。

6.结果

表2各组大鼠基础体温及升温值(△T)(℃,)

注:与空白组比较,aP<0.05;与模型组比较,bP<0.05;与对照组1比较,cP<0.05;与对照组2比较,dP<0.05;

7.表2示,在基础体温,空白组、模型组、对照组1、对照组2、实施例组体温无统计学差异(P>0.05)。

在造模6h,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对照组1、对照组2、实施例组各时间点体温上升>0.8℃(P<0.05),表明酵母致发热模型大鼠造模成功;

给药后1h、4h,与模型组比较,对照组1、对照组2、实施例组均能降低发热大鼠的体温(P<0.05);

给药后1h、4h,与对照组1、对照组2相比,实施例组可使发热大鼠体温下降更加显著 (P<0.05)。

8.结论: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实施例组与对照组1、对照组2对发热模型大鼠皆有解热 作用;且实施例组对发热模型大鼠的解热作用较对照组1、对照组2效果明显。

以上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 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 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 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防治心房颤动的复方中药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