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文档序号:1619009 发布日期:2020-01-14 浏览: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Lepista nuda planting method ) 是由 唐平华 杨杰 黄亿 玉光惠 何菲 王程成 王林 王蕾 王迁 陈刚 黄旋 于 2019-11-1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母种培养;b.液体菌种培养;c.栽培种制备;d.栽培料发酵;e.播种;f.发菌管理;g.出菇管理;h.采收。本发明充分优化结合液体和固体菌种制作技术,采用加富PDA培养基培养液体菌种,液体菌种再适量接种到小麦固体培养基上培养栽培种,小麦固体栽培菌种大约10天即长满菌丝可用,大幅度缩短了菌种培养时间;充分利用当地高粱秸秆、牛粪等原料种植紫丁香蘑,在菌丝长满覆盖土后25天左右开始出菇,既解决了环境污染问题,又循环再利用农畜牧业副产物,变废为宝,增加了农民经济收入;工艺简便、污染率低、菌种纯,原料成本低廉,出菇稳定,产量高,适用于产业化推广。(The invention provides a planting method of lepista nuda,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a. culturing the mother seeds; b. culturing liquid strains; c. preparing a cultivated species; d. fermenting the cultivation material; e. f, spawn running management; g. fruiting management; h. and (6) harvesting. The invention fully optimizes and combines the liquid and solid strain preparation technology, adopts the enriched PDA culture medium to culture the liquid strain, then inoculates the liquid strain to the wheat solid culture medium in a proper amount to culture the cultivated species, the wheat solid culture strain is overgrown with hypha for about 10 days to be available, and the strain culture time is greatly shortened; the local sorghum straws, cow dung and other raw materials are fully utilized to plant the lepista nuda, and fruiting is started about 25 days after hyphae grows over the covering soil, so that the problem of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s solved, byproducts of agriculture and livestock husbandry are recycled, waste is changed into wealth, and the economic income of farmers is increased; simple process, low pollution rate, pure strains, low raw material cost, stable fruiting and high yield, and is suitable for industrialized popularization.)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种植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仁怀市白酒产业快速发展,全市种植有机高粱30万亩,高粱秸秆年产量达15万吨。农村养牛产业的崛起,牛粪数量急速增加,不断堆积,对生态环境、百姓生活带来严重危害。紫丁香蘑为伞菌目、白蘑科、香蘑属的一种药食皆用的野生珍稀药食用菌,与松茸和牛肝菌齐名,美味鲜香,含有丰富的维生素、蛋白质和多糖等活性物质,经常食用能增强机体免疫力、抗癌、抗炎抑菌、抗氧化等多种功效,在草粪腐熟培养基上栽培效果好。紫丁香蘑作为珍稀的食药用菌,具有较高的研究开发价值,但是目前为止主要来源为野外采集,其天然资源有限,且质量不能保证,虽然目前已经存在紫丁香蘑菌种人工栽培,但现有的栽培方法出菇时间漫长,产量低,无法进行产业化推广。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第一目的在于提供紫丁香蘑母种、液体种、栽培种的扩繁方法,大幅度缩短了制种时间;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产量高、品质好的适用于产业化推广的紫丁香蘑的种植方法,可实现紫丁香蘑鲜菇亩产1000kg以上。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a.母种培养:采集当地野生新鲜紫丁香蘑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提取无菌子实体放在PDA培养基上,于20~25℃下培养7~10d,获得母种,于4~6℃冰箱中保存备用;

b.液体菌种培养:挑取3-5块长势好的母种放入装有200mL加富PDA液体培养基锥形瓶中,在恒温摇床25℃,转速150 r/min条件下,培养7-10天得到液体菌种;所述加富PD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300克,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5克,硫酸镁0.3克,磷酸二氢钾0.5克,加水定容至1000毫升,pH 值为 7.0;

c.栽培种制备:选用650mL组培瓶,内置大半瓶小麦固体培养基,吸取4-7mL液体菌种转接到小麦固体培养基,小麦培养基充分摇匀,在温度25℃黑暗环境下培养,10天-12天菌丝长满后即得栽培种;所述小麦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98%小麦,1%碳酸钙,1%石膏;

d.栽培料发酵:栽培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高粱秸秆40-60%,牛粪35-55%,过磷酸钙0.5-1.5%,碳酸氢铵0.5-1.5%,石膏0.5-2%,石灰0.5-1.5%,所有原料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高粱秸秆充分吸足水分,按照栽培配方加入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25-30天,堆宽1.5~2.0m、高1.2~1.6m,每隔5天翻一次料;

e.播种:将发酵好的栽培料铺在地上,宽度80-100cm,厚度12-

18cm,将紫丁香蘑栽培种撒播在栽培料表层,每平方米菌种使用量1斤,播种后料面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发菌;

f.发菌管理:发菌期温度15~28℃,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避光培养,接种后2~3d紫丁香蘑菌丝萌发, 12-15d当菌丝长满栽培料表层时,覆盖土壤,厚度2.5~3cm;

g.出菇管理:覆土后3~5d菌丝爬上覆土层,要求覆土层湿度保持湿润即可;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畦面适量喷雾化水,同时保证环境的湿度在85~90%之间,适时通风换气,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5%,采用散光照射,光照强度控制在100Lx-500Lx;

h.采收:待子实体长至八成熟,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即可采收;采摘后进行清理残留菇根、补土菇穴,待菌丝恢复后重新上述操作进行出菇,采收下一潮菇。

本发明的有效效果在于:

(1)在栽培种制备时,将紫丁香蘑液体菌种适量接种到小麦(固体)培养基中,大约10天菌丝长满全瓶即得栽培种,相较于传统的制备方式,提前15天菌丝即长满全瓶,采用固体培养基结合液体菌种培养紫丁香蘑栽培种的方法,大幅度节约了制种时间,明显提高了经济效益.

(2)在栽培料发酵中,采用了特定配方的栽培料进行发酵后,再撒播紫丁香蘑菌种,菌丝11天左右即可长满表层栽培料,覆盖土后25天左右开始出菇,鲜菇平均产量2.45kg/㎡,可实现紫丁香蘑鲜菇亩产1000kg以上,产量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适用于产业化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发明中栽培料表层紫丁香蘑菌丝生长图;

图2为发明中栽培料覆土后紫丁香蘑出菇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母种培养:采集当地野生新鲜紫丁香蘑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提取无菌子实体放在PDA培养基上,于20~25℃下培养7~10d,获得母种,于4~6℃冰箱中保存备用;

b.液体菌种培养:挑取3-5块长势好的母种放入装有200mL加富PDA液体培养基锥形瓶中,在恒温摇床25℃,转速150 r/min条件下,培养7-10天得到液体菌种;所述加富PD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300克,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5克,硫酸镁0.3克,磷酸二氢钾0.5克,加水定容至1000毫升,pH 值为 7.0;

c.栽培种制备:选用650mL组培瓶,内置大半瓶小麦固体培养基,吸取4mL液体菌种转接到小麦固体培养基,小麦培养基充分摇匀,在温度25℃黑暗环境下培养,9天-11天菌丝长满后即得栽培种;所述小麦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98%小麦,1%碳酸钙,1%石膏;

d.栽培料发酵:栽培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高粱秸秆50%,牛粪46%,过磷酸钙1%,碳酸氢铵1%,石膏1%,石灰1%,所有原料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高粱秸秆充分吸足水分,按照栽培配方加入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25-30天,堆宽1.5~2.0m、高1.2~1.6m,每隔5天翻一次料;

e.播种:将发酵好的栽培料铺在地上,宽度80-100cm,厚度12-

18cm,将紫丁香蘑栽培种撒播在栽培料表层,每平方米菌种使用量1斤,播种后料面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发菌;

f.发菌管理:发菌期温度15~28℃,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避光培养,接种后2~3d紫丁香蘑菌丝萌发, 12-15d当菌丝长满栽培料表层时,覆盖土壤,厚度2.5~3cm;

g.出菇管理:覆土后3~5d菌丝爬上覆土层,要求覆土层湿度保持湿润即可;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畦面适量喷雾化水,同时保证环境的湿度在85~90%之间,适时通风换气,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5%,采用散光照射,光照强度控制在100Lx-500Lx;

h.采收:待子实体长至八成熟,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即可采收;采摘后进行清理残留菇根、补土菇穴,待菌丝恢复后重新上述操作进行出菇,采收下一潮菇。

实施例二:

一种紫丁香蘑种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母种培养:采集当地野生新鲜紫丁香蘑子实体,采用组织分离法提取无菌子实体放在PDA培养基上,于20~25℃下培养7~10d,获得母种,于4~6℃冰箱中保存备用;

b.液体菌种培养:挑取3-5块长势好的母种放入装有200mL加富PDA液体培养基锥形瓶中,在恒温摇床25℃,转速150 r/min条件下,培养7-10天得到液体菌种;所述加富PDA液体培养基成分为:马铃薯300克,酵母2克,豆胨1克,葡萄糖15克,硫酸镁0.3克,磷酸二氢钾0.5克,加水定容至1000毫升,pH 值为 7.0;

c.栽培种制备:选用650mL组培瓶,内置大半瓶小麦固体培养基,吸取5mL液体菌种转接到小麦固体培养基,小麦培养基充分摇匀,在温度25℃黑暗环境下培养,9天-11天菌丝长满后即得栽培种;所述小麦培养基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原料制成:98%小麦,1%碳酸钙,1%石膏;

d.栽培料发酵:栽培料按以下重量百分数的原料制成:高粱秸秆45%,牛粪50%,过磷酸钙1.2%,碳酸氢铵1.3%,石膏1.5%,石灰1%,所有原料质量百分数之和为100%;高粱秸秆充分吸足水分,按照栽培配方加入其它原料,混合均匀后堆积发酵25-30天,堆宽1.5~2.0m、高1.2~1.6m,每隔5天翻一次料;

e.播种:将发酵好的栽培料铺在地上,宽度80-100cm,厚度12-

18cm,将紫丁香蘑栽培种撒播在栽培料表层,每平方米菌种使用量1斤,播种后料面盖上地膜保温保湿发菌;

f.发菌管理:发菌期温度15~28℃,培养料含水量60%~65%,空气相对湿度为65%-75%,避光培养,接种后2~3d紫丁香蘑菌丝萌发, 12-15d当菌丝长满栽培料表层时,覆盖土壤,厚度2.5~3cm;

g.出菇管理:覆土后3~5d菌丝爬上覆土层,要求覆土层湿度保持湿润即可;当土层表面出现白色菇蕾时,每天早晚向畦面适量喷雾化水,同时保证环境的湿度在85~90%之间,适时通风换气,将空气中二氧化碳浓度低于0.15%,采用散光照射,光照强度控制在100Lx-500Lx;

h.采收:待子实体长至八成熟,菌盖尚未完全展开,即可采收;采摘后进行清理残留菇根、补土菇穴,待菌丝恢复后重新上述操作进行出菇,采收下一潮菇。

下面分别对采用实施例一以及实施例二的方式制备栽培种的时间,与采用常规方式(固体母种转接小麦固体培养基)制备栽培种的平均时间进行对比试验,其中采用实施例一方式的试验组为S1、S2;采用实施例二方式的试验组为S3、S4;采用常规方式的对照组为D1、D2;(所述制备栽培种的时间是指菌丝长满培养基的时间)如表一:

表一:栽培种制备时间

Figure 30804DEST_PATH_IMAGE002

由上表可知,采用本申请的方法可以使菌丝长满全瓶即制得栽培种的平均时间比传统方式制得制得栽培种的平均时间提前了15天,大幅度节约了制种时间, 适用于产业化推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大豆膳食纤维粉制备的金针菇复合培养基及其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