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

文档序号:1665761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1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 (Double-oil-pump oil supply system of saddle-shaped oil tank ) 是由 郭晓强 纪英 田尚琨 杨旭光 赵龙慧 于 2019-09-1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马鞍形油箱包括主油室和副油室,主油室内设置与主油室连通的储油桶,储油桶内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油泵,油泵被配置为能够将储油桶中的燃油吸至发动机中,油泵的下游设有回油管路,储油桶内设有与回油管路连通的副油室吸油引射阀,副油室吸油引射阀上连通有引至副油室的副油室吸油管,用于将副油室的燃油吸至储油桶中。储油桶内还设有与回油管路连通的主油室吸油引射阀,用于将主油室的燃油吸至储油桶中。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降低对单个油泵的最小功率要求,减小泵芯尺寸,以能够更容易地对油泵进行布置。同时油泵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没有被烧蚀的风险。(The invention belong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automobiles, and discloses a saddle-shaped oil tank double-oil-pump oil supply system, which comprises a main oil chamber and an auxiliary oil chamber, wherein an oil storage barrel communicated with the main oil chamber is arranged in the main oil chamber, a plurality of mutually independent oil pumps are arranged in the oil storage barrel, the oil pumps are configured to suck fuel oil in the oil storage barrel into an engine, an oil return pipeline is arranged at the downstream of each oil pump, an auxiliary oil chamber oil suction injection val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return pipeline is arranged in the oil storage barrel, and an auxiliary oil chamber oil suction pipe led to the auxiliary oil chamber is communicated with the auxiliary oil chamber oil suction injection valve and is used for sucking the fuel oil in the auxiliary oil chamber into the oil storage. The oil storage barrel is also internally provided with a main oil chamber oil absorption injection valve communicated with the oil return pipeline and used for absorbing fuel oil of the main oil chamber into the oil storage barrel. The invention has the beneficial effects that: the minimum power requirement for a single oil pump is reduced, and the pump core size is reduced, so that the oil pump can be arranged more easily. Meanwhile, the oil pump works more safely and reliably without the risk of ablation.)

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车型与马鞍形油箱相匹配的供油系统通常采用单油泵向发动机供油的方式,但针对大排量、高油耗的情况,为了满足发动机高油耗的要求,必须选择大流量的燃油泵,这种油泵资源非常少、成本非常高,而且还存在工作噪声大、可靠性差、寿命短等缺点。

现有技术公开了一种左右独立双油泵同时供油系统(专利号CN204003198U),采用两个常规油泵分别布置在马鞍形油箱的主、副油室内,两个油泵单独从各自的油室内吸油,分别向发动机供油,共同满足发动机的油耗需求,基于上述结构,若左右侧的油泵单独从其所处油室内吸油的话,会由于油泵供油能力不完全一致而导致左右油室油位变化不均的问题,燃油先被耗光的一侧的油泵电机有被烧毁的风险。

因此现有专利中又增加了如下结构:每个油泵都同时从主、副油室中吸油到各自的储油桶内,试图通过吸油方式的调整,来保证主、副油室的油位同时下降。但该专利论证的是一种理想状态,当两个油泵在满足设计流量要求的情况下,输出流量存在较大差异时,虽然每个油泵都同时从主、副油室吸油,但吸到的油量会存在一定的差异,主、副油室的油量下降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异,最终导致泵出油量大的一侧油室首先被吸空,该油泵无法从本侧油室内吸到燃油,而只能从另外的一侧油室吸油,进入储油室内的燃油量会大幅降低,当高温、高油耗工况,进入储油室的油量若无法满足泵芯的输出油量时,油泵泵芯就会发生空运转,电机仍存在过热烧毁的风险,油泵的使用寿命会受到影响。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以解决大排量、高油耗、四驱或后驱(马鞍形油箱)车型的燃油泵供油稳定性和燃油泵工作可靠性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包括马鞍形燃油箱壳体,所述燃油箱壳体内部形成在马鞍面以上相互连通的主油室和副油室,所述主油室内设置与所述主油室连通的储油桶,所述储油桶内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油泵,所述油泵被配置为能够将所述储油桶中的燃油吸至发动机中,所述油泵的下游设有回油管路,所述储油桶内设有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的副油室吸油引射阀,所述副油室吸油引射阀上连通有引至所述副油室的副油室吸油管,用于将所述副油室的燃油吸至所述储油桶中。

优选的,所述储油桶底部还设有粗滤网,多个所述油泵的进油端均引至所述粗滤网上。

优选的,所述油泵下游设有回油三通和多个出油三通,由多个所述油泵泵吸的燃油经多个串联的所述出油三通汇集后引入所述回油三通中,所述回油管路自所述回油三通的旁通管引出形成。

优选的,所述油泵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出油三通的数量为一个。

优选的,所述主油室外壁上设有主油泵法兰,所述储油桶上部通过储油桶固定结构固定在所述主油泵法兰上。

优选的,所述储油桶内还设有与所述回油管路连通的主油室吸油引射阀,其中,所述主油室吸油引射阀的引射端与所述储油桶外部连通。

优选的,所述回油三通的主通管的下游还设有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所述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设于所述主油室的外部。

优选的,所述主油室内设有主油室浮子结构。

优选的,所述副油室内设有副油室浮子结构。

优选的,所述储油桶底部设有与所述主油室连通的伞阀。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通过将多个常规流量的油泵,放置在一个储油桶内,并安装在油箱的主油室内,降低对单个油泵的最小功率要求,减小泵芯尺寸,以能够更容易地对油泵进行布置。同时油泵采用主动驱动的方式,分别引射主油室、副油室内的燃油到储油桶内,保证油泵能从储油桶内吸收到足够的燃油供给发动机,使得油泵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没有被烧蚀的风险。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主油泵法兰;2、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3、回油三通;4、出油三通;5、主动驱动三通;6、第二油泵;7、副油室吸油引射阀;8、粗滤网;9、主油室吸油引射阀;10、伞阀;11、第一油泵;12、主油室浮子结构;13、储油桶;14、储油桶固定结构;15、副油室吸油管;16、副油室法兰;17、副油室固定结构;18、副油室浮子结构;19、燃油箱壳体;20、副油室吸油口;21、副油室;22、主油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非对本发明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发明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术语“上”、“下”、“右”、等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和简化操作,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仅用于在描述上加以区分,并没有特殊的含义。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包括马鞍形燃油箱壳体19,燃油箱壳体19内部形成在马鞍面以上相互连通的主油室22和副油室21,主油室22内设置储油桶13,储油桶13的上部和底部与主油室22连通,储油桶13内设有多个相互独立的油泵,油泵被配置为能够将储油桶13中的燃油泵吸至发动机中,油泵的下游设有回油管路,储油桶13内设有与回油管路连通的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上连通有引至副油室21的副油室吸油管15,用于将副油室21的燃油吸至储油桶13中。

该马鞍形油箱双油泵供油系统通过将副油室21中的燃油吸至与主油室22连通的储油桶13中,同时将油泵均设置为从储油桶13中泵吸燃油,避免在主、副油室中的燃油还有较多剩余时,油泵无法泵吸到足够多的燃油而导致油泵电机有被烧毁的风险。

主油室22顶部设置主油泵法兰1,主油泵法兰1下部固定有储油桶固定结构14,储油桶13上端安装在储油桶固定结构14上,储油桶13的底部与主油室22通过伞阀10连通。储油桶13的高度以及安装高度依照主油室22的形状、大小来确定,具体的,确保储油桶13的内底稍高于主油室22的底部,以使得主油室22内的燃油可以被全部使用。通过设置储油桶13,可以防止当主油室22油量较少或/和车辆倾斜时,在燃油流到主油室22的较低的一侧的情况下,油泵吸不到油的情况发生。

储油桶13底部设置粗滤网8,多个油泵的进油端均引至粗滤网8上,储油桶13中的燃油经过粗滤网8过滤后被油泵吸入,采用多个油泵共用一个粗滤网8能够简化结构、方便进行布置、降低成本。

多个油泵的下游设有回油三通3和多个出油三通4,由多个油泵泵吸的燃油经多个串联的出油三通4汇集后引入回油三通3中,回油管路自回油三通3的旁通管引出并导至储油桶13中。

为了降低对油泵流量值的要求,同时又满足发动机的耗油需求,多个油泵为两个或两个以上,在本实施例中,从节约成本和方便对油泵进行布置的角度考虑,油泵的个数设置为两个,分别为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6。与之相应的,仅需设置一个出油三通4,第一油泵11和第二油泵6泵吸的燃油经一个出油三通4汇集后引入回油三通3中。

储油桶13内还设有与回油管路连通的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的引射端从储油桶13的底部引出并与主油室22连通,用于在虹吸作用下将燃油从主油室22吸至储油桶13中。具体的,回油管路自回油三通3的旁通管引出后进入主动驱动三通5中,经主动驱动三通5分流形成两路回流通道。其中一路回流通道与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连通,用于将副油室21中的燃油经虹吸作用吸至储油桶13中;另一路回油通道则与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连通,用于将燃油从主油室22吸至储油桶13中。通过使第一油泵11、第二油泵6共用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以及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具有结构简单,占用空间小,更容易布置的优点。

回油三通3的主通管的下游还设有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2,用于对燃油进行调压过滤,调压过滤后的燃油流向发动机,多余的燃油则通过溢流管流回到储油桶13中。为了减少占用储油桶13的桶内空间,保证双油泵更易布置,从而将储油桶13设计得更小、更便于装配,将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2设置在主油室22的外部。

本实施例中,副油室21的顶部设置副油室法兰16,副油室21底部设置副油室吸油口20,副油室法兰16和副油室吸油口20之间连接副油室固定结构17,其中,在副油室固定结构17和副油室吸油口20连接处设置弹簧结构,通过设置弹簧结构确保副油室吸油口20始终被压紧在燃油箱壳体19的下底面上,以使得副油室21内的燃油可以被全部使用。显然,在其他实施例中,只要保证吸油口能够在弹性力的作用下始终被压紧在燃油箱壳体19的下底面上,弹簧结构还可以设置在副油室固定结构17内部、副油室固定结构17和副油室法兰16连接处等位置。

为了方便了解主油室22和副油室21中的燃油消耗情况,在主油室22内设有主油室浮子结构12,副油室21内设有副油室浮子结构18。具体地,主油室浮子结构12可连接在储油桶13的外壁,副油室浮子结构18连接在副油室固定结构17上。

本实施例中,储油桶13底部还设置能够与主油室22连通的伞阀10,伞阀10只允许燃油进行单向流动,即允许燃油从主油室22中通过伞阀10流入储油桶13中而不允许燃油从储油桶13中通过伞阀10流入主油室22中。通过采用伞阀10,在主油室22的燃油液面高度高于储油桶13中的燃油液面高度时,能够增加燃油进入储油桶13的通道,使得储油桶13中的燃油能够迅速得到补充。

下面对本实施例的工作原理进行说明:

通过合理设定回油三通3、主动驱动三通5以及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的管径尺寸,保证从副油室21吸到主油室22的燃油量大于从主油室22输出到发动机的平均燃油消耗量,这样主油室22内的燃油会越来越多,副油室21内的燃油会越来越少。当主油室22内的燃油超过马鞍形油箱的马鞍形内底板的最高点时,燃油会从主油室22溢流到副油室21,这样就保证了首先消耗的是副油室21中的燃油。

如果两个泵芯流量都满足且大于设计流量要求,但泵芯实际流量值存在一定差异时,其导致的结果只是从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和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吸入储油桶13的燃油量更多,可以有更充足的燃油供给油泵,还可以对油泵进行更好的冷却,而油箱内燃油的消耗方式不会改变,即仍然是首先消耗掉副油室21内燃油。两个油泵始终能够吸到足够的燃油供应给发动机,满足发动机的油耗要求,同时两个油泵也没有被烧蚀的风险。

随着燃油的逐渐消耗,副油室21内的燃油首先被消耗空,副油室吸油引射阀7无法再从副油室21内吸到燃油,随后开始消耗主油室22内的燃油。主油室22内的燃油一方面会通过储油桶13底部的单向伞阀10流入储油桶13内,另一方面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利用虹吸效应将主油室22内的燃油吸到储油桶13内。保证从主油室吸油引射阀9吸入的燃油量、从单向伞阀10流入储油桶13内的燃油量和燃油滤带调压阀总成2流入储油桶13内的燃油量之和满足发动机的油耗要求,在确保双燃油泵能够吸到足够的燃油供应给发动机的同时,双油泵也没有被烧蚀的风险。

综上所述,本发明通过将多个常规流量的油泵,放置在一个储油桶13内,并安装在油箱的主油室22内,降低对单个油泵的最小功率要求,减小泵芯尺寸,以能够更容易地对油泵进行布置。同时油泵采用主动驱动的方式,分别引射主油室22、副油室21内的燃油到储油桶13内,保证油泵能从储油桶13内吸收到足够的燃油供给发动机,使得油泵工作更加安全可靠,没有被烧蚀的风险。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清楚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能够进行各种明显的变化、重新调整和替代而不会脱离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汽车燃油系统燃油箱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