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

文档序号:1666428 发布日期:2019-12-31 浏览:27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 (Workpiece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unilateral power conveying line ) 是由 黄瑾 李成瑶 陈宜斌 袁建操 于 2019-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包括: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顶面上设有托槽,所述托槽前后贯通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一凸块;矫直转臂,矫直转臂的一侧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侧设有左伸出的矫直块,所述矫直块上靠近所述托槽的一侧设有矫直面;扭簧,所述扭簧借助所述第一凸块为所述矫直转臂提供向上的转动力。提供一种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使得工件出现偏侧时能够被矫直装置矫正,并且随着输送线流动。本发明涉及生产设备领域。(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workpiece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a unilateral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which comprises: the bracket is arranged on the top surface of the first base block, the bracket penetrates through the first base block from front to back, and a first rotating shaft, a second rotating shaft and a first bump are arranged on the right side of the first base block; one side of the straightening rotating arm is hinged with the first rotating shaft, the other side of the straightening rotating arm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ening block extending out from the left side, and one side of the straightening block, which is close to the bracket, is provided with a straightening surface; and the torsional spring provides upward rotating force for the straightening rotating arm by virtue of the first lug. The workpiece straightening device of the single-side power conveying line is provided, so that a workpiece can be corrected by the straightening device when the workpiece deviates from the side, and the workpiece flows along with the conveying line. The inven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production equipment.)

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产设备领域,特别是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精益生产观念逐渐普及,现有的工厂中出现了单侧输送动力的输送线(参照图1),该种输送线应用在多种生产环境。例如,应用到汽车生产领域上,用于输送用于固定车壳的滑撬。该种输送线包括分别位于两侧的托轨,其中一侧的托轨上设有环形驱动带,使用时滑撬被吊至环形驱动带上,滑撬依靠与环形驱动带之间的摩擦力运动。该种输送线结构简洁,运作时驱动电机仅需负载一侧窄导轨的重量,其具有节能高效的特点。但在使用时,由于输送线的动力是单侧输出的,滑撬容易绕无动力一侧转动,使得滑撬重心远离环形驱动带 (参照图2),降低滑撬与环形驱动带之间的摩擦力,导致滑撬无法滑动。现有的改善方法是在输送线的两侧设置导向轮以将滑撬摆直,但因滑撬的尺寸较大,导向轮与滑撬的尺寸难以避免出现偏差,导致导向轮的实际使用效果不是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是:

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矫直装置,包括:

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顶面上设有托槽,所述托槽前后贯通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右侧设有第一转轴、第二转轴和第一凸块;

矫直转臂,矫直转臂的一侧与第一转轴铰接、另一侧设有左伸出的矫直块,所述矫直块上靠近所述托槽的一侧设有矫直面;

扭簧,所述扭簧借助所述第一凸块为所述矫直转臂提供向上的转动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使用时,若干个矫直装置通过第一基块固定在外设的输送线上,外设的工件从上方被吊送到输送线,由于输送线是持续流动的,工件可能落至矫直块的上方,扭簧的设置使得矫直块能够向下转动避免工件被矫直块架起,此状态下,工件可以在托槽上随外设的输送线移动;当外设的工件发生单侧旋转时,外设的输送线继续移动的情况下,外设的工件保持不动,直至遇到另一矫直装置上的矫直块,矫直块上的矫直面与工件抵接,纠正工件的方向,并且抵着工件随输送带运动;矫直块抵着工件行走的情况下,当工件移动至输送带上的限位位置不能继续随输送带运动时,矫直转臂在扭簧的作用下能够向下转动,矫直块缩至工件的下侧,输送带能够继续运动,不会影响继续输送工件。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便于矫直常规的方形构件,所述矫直面垂直于所述托槽的延伸方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避免工件在托槽上滑动遇到矫直块时,因工件作用于矫直块上的力指向所述第一转轴的中心而造成矫直块无法发生转动,将第一转轴设置在托槽的下方。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凸块靠近所述第一转轴的一侧设有插脚孔,所述扭簧的一支脚伸入所述插脚孔内。由此,扭簧的支脚伸入第一凸块内能够获得更好的支撑。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基块上还设有左右设置的连臂孔,所述托槽的底面设有顶出孔,所述顶出孔与连臂孔连通;所述第一凸块上固接有延伸臂,所述延伸臂的顶面固接有压块,所述压块上下滑动,所述延伸臂底面与连臂孔底面之间设有弹簧,所述压块被所述弹簧顶起并至少部分地超出所述托槽的底面。扭簧、矫直转臂、矫直块以及转轴的设置,一方面需要满足外设的工件自上方下落至矫直块时工件能够向下转动,另一方面,工件在托槽上滑动遇到矫直块时,矫直块不能转动,需要抵接工件持续移动。这对扭簧力的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较轻的工件而言。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中设置了压块,压块与第一凸块通过延伸臂连接,当工件压在托槽上,扭簧在第一凸块上的支脚受压下移,扭簧为矫直转臂提供了更大的扭转力,从而工件在托槽上滑动遇到矫直块时,矫直块更不易发生转动,更好地保证了矫直块能够抵着工件移动。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为了使弹簧不易脱出,所述延伸臂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所述弹簧的顶面与第一凹槽抵接,所述弹簧的底面与所述连臂孔抵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说明。显然,所描述的附图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设计方案和附图。

图1是实施例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一;

图2是实施例的现有技术的示意图二;

图3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第一基块、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的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5是矫直转臂和矫直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凸块、延伸臂和压块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1-托槽;12-第一转轴;13-第二转轴;14-连臂孔;15- 顶出孔;21-第一凸块;22-插脚孔;23-压块;24-延伸臂;25-凹槽; 31-矫直转臂;32-矫直块;41-扭簧;51-弹簧;a-工件。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效果。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实施例,基于本发明的实施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其他实施例,均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另外,文中所提到的所有连接或连接关系,并非单指构件直接相接,而是指可根据具体实施情况,通过添加或减少连接辅件,来组成更优的连接结构。本发明中的各个技术特征,在不互相矛盾冲突的前提下可以交互组合。

下面结合图1-图6,对实施例作出详述。

实施例如下,参照图3、4和5,单侧动力输送线工件a矫直装置,包括: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顶面上设有托槽11,所述托槽11前后贯通第一基块,所述第一基块的左、右侧面上均固接有第一转轴12、第二转轴13和第一凸块21;为了避免工件a在托槽11 上滑动遇到矫直块32时,因工件a作用于矫直块32上的力指向所述第一转轴12的中心而造成矫直块32无法发生转动,第一转轴12设置在托槽11的下方。所述第一凸块21靠近所述第一转轴12的一侧设有插脚孔22,所述扭簧41的一支脚伸入所述插脚孔22内。由此,扭簧41的支脚伸入第一凸块21内能够获得更好的支撑。

矫直转臂31,矫直转臂3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矫直转臂31之间通过矫直块32连接,矫直块32沿左右方向延伸,两个矫直转臂 31分别与基块左右两侧的第一转轴12铰接,为了便于矫直常规的方形构件,所述矫直面垂直于所述托槽11的延伸方向。

扭簧41,扭簧4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分别设置与第一基块的左侧和右侧,各个所述扭簧41的两个支脚分别与第一凸块21和矫直转臂31抵接,所述扭簧41借助所述第一凸块21为所述矫直转臂31提供向上的转动力。

使用时,若干个矫直装置通过第一基块固定在外设的输送线上,具体地可以是链条式的输送线,外设的工件a被放置在第一基块的托槽11上,当外设的工件a发生转动重心偏向无动力一侧,外设的工件a在托槽11上滑动,直至遇到矫直块32,外设的工件a与矫直块32上的矫直面抵接,外设的工件a的重心重新偏向有动力一侧,同时矫直块32与工件a抵接,使得工件a被矫直并且能够随着输送线流动而运动。

外设的工件a从上方被吊送到输送线,由于输送线是持续流动的,工件a可能落至矫直块32的上方,扭簧41的设置使得矫直块 32能够向下转动避免工件a被矫直块32架起,此状态下,工件a可以在托槽11上随外设的输送线移动;当外设的工件a发生单侧旋转时,外设的输送线继续移动的情况下,外设的工件a保持不动,直至遇到另一矫直装置上的矫直块32,矫直块32上的矫直面与工件a抵接,纠正工件a的方向,并且抵着工件a随输送带运动;矫直块32 抵着工件a行走的情况下,当工件a移动至输送带上的限位位置不能继续随输送带运动时,矫直转臂31在扭簧41的作用下能够向下转动,矫直块32缩至工件a的下侧,输送带能够继续运动,不会影响继续输送工件a。

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基块上还设有左右设置的连臂孔14,所述托槽11的底面设有顶出孔15,所述顶出孔15与连臂孔14连通;

所述第一凸块21的数量为两个,两个第一凸块21通过呈门架形的延伸臂24连接在一起,所述延伸臂24的顶面固接有压块23,所述压块23在顶出孔15内上下滑动,所述延伸臂24底面与连臂孔14 底面之间设有弹簧51,所述压块23被所述弹簧51顶起并至少部分地超出所述托槽11的底面。扭簧41、矫直转臂31、矫直块32以及转轴的设置,一方面需要满足外设的工件a自上方下落至矫直块32 时工件a能够向下转动,另一方面,工件a在托槽11上滑动遇到矫直块32时,矫直块32不能转动,需要抵接工件a持续移动。这对扭簧41力的精度要求较高,尤其是对于一些质量较轻的工件a而言。进一步的改进设置了压块23,压块23与第一凸块21通过延伸臂24 连接,当工件a压在托槽11上,扭簧41在第一凸块21上的支脚受压下移,扭簧41为矫直转臂31提供了更大的扭转力,从而工件a在托槽11上滑动遇到矫直块32时,矫直块32更不易发生转动,更好地保证了矫直块32能够抵着工件a移动。

进一步的,为了使弹簧51不易脱出,所述延伸臂24的底面设有第一凹槽25,所述弹簧51的顶面与第一凹槽25抵接,所述弹簧51 的底面与所述连臂孔14抵接。

以上对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进行了具体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于所述实施例,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违背本发明精神的前提下还可作出多种的等同变型或替换,这些等同的变型或替换均包含在本发明创造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内。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绝缘纸加湿流水线设备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