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1698955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3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Preparation method of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 是由 吴文惠 潘涵宇 王婷 孙宇 王江茗 蔡旗 潘晟旻 于 2019-09-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包括:以聚乳酸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配制聚乳酸溶液;在聚乳酸溶液中加入来自海洋生物的胶原海绵,配制成胶原海绵-聚乳酸复合溶液;运用复合溶液,依据制图软件Auto CAD输出的后缀名为stl的文件,采用生物3D打印机在-35℃至-10℃平台温度下打印人工血管,其形状符合待植入人体目标地点需要;通过戊二醛蒸气使人工血管的材料内部发生交联反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简单,产物可控,所制备的人工血管可在人体内降解,满足使用要求,能够依据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手术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可替换的人工血管,个性化水平高。(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an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which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preparing a polylactic acid solution by using polylactic acid as a raw material and hexafluoroisopropanol as a solvent; adding collagen sponge from marine organisms into a polylactic acid solution to prepare a collagen sponge-polylactic acid composite solution; the composite solution is used, and according to a file with a postfix name stl output by drawing software Auto CAD, a biological 3D printer is adopted to print the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at a platform temperature of-35 ℃ to-10 ℃, and the shape of the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meets the requirement of a target site to be implanted into a human body; the material of the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is internally subjected to a crosslinking reaction by glutaraldehyde vapor. The preparation method is simple, the product is controllable, the prepared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can be degraded in a human body, the use requirement is met, the replaceable artificial blood vessel can be customized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condition of a patient and the operation requirement, and the personalization level is high.)

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的制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心血管疾病,又称“循环系统疾病”,是全球普遍存在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影响了人类的正常生活与身心发展。在我国,心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具有非常明显的流行趋势,这种流行的趋势与生活习惯的改变、人口老龄化、环境因素等是密不可分的,这导致了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人数逐年增加。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一直占据死亡疾病之首,因此心血管疾病的科学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

对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主要是以药物疗法为主。其中,西药多为单靶点或靶点数少的药物,加之长期服用造成的毒副作用和抗药性,给病人带来了许多不便。而相比于西药的毒副作用,中药给病人带来的痛苦较少,但是这些药物也具有中药的药效发挥慢和药物作用机理不明的特点,同时对于使用剂量和药物代谢等问题也缺乏科学依据。这些因素都制约了中西药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的发展。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介入治疗以其疗效确切、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等特点获得了医生和患者的青睐。同时介入治疗也从最早的同金属裸材料、药物洗脱材料,逐步演变为生物可吸收材料。由此,生物组织工程学应运而生,即:从机体获取少量的活体组织,用特殊的酶或其他方法将细胞(又称种子细胞)从组织中分离出来在体外进行培养扩增,然后将扩增的细胞与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可降解性和可吸收的生物材料按一定的比例混合,使细胞黏附在生物材料上形成细胞-材料复合物;将该复合物植入机体的组织或器官病损部位,随着生物材料在体内逐渐被降解和吸收,植入的细胞在体内不断增殖并分泌细胞外基质,最终形成相应的组织或器官,从而达到修复创伤和重建功能的目的。

胶原蛋白、丝素蛋白、壳聚糖等具有良好生物相容性的天然材料或人工合成材料的则受到相关领域的广泛关注。目前人工血管的种类繁多,在治疗心血管疾病上产生有一定成效,然而其不足之处也显而易见:例如人工血管多为大规模批量生产,无法满足不同患者的要求;多数人工血管置换入血管病变区域后无法进行快速内皮化,由此则易导致置换后新生血管的再狭窄,抑或形成血栓,再次危害病人的健康。

专利申请CN 105363076 A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打印技术的聚乳酸己内酯-胶原蛋白双层仿生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该专利采用静电纺丝打印技术,虽然其组分、结构皆与天然血管相近,但是其所得的血管材料成品很难个性化适配到每一位患者身上,且使用该技术打印的精细度也不足。除此之外,专利申请CN 103147225 A也公开了一种基于静电纺丝技术的蛋白-多糖-聚乳酸聚己内酯血管支架的制备方法,该专利也存在着同上述专利申请一样的弊端。该问题由来已久,许多患者因无法适配现有人工血管而不得不承受血管病变带来的病痛折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是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和使用方法。本发明利用来自海洋生物的胶原海绵与聚乳酸为原料,并将其复合材料与生物3D打印技术结合制备人工血管,3D打印技术能够对患者进行个性“量身定制”打印患者需要的病变血管。

本发明所选用的原料为聚乳酸及来自海洋生物的鱼皮胶原蛋白,聚乳酸具有较好的力学性能、生物相容性和生物降解性,是应用最多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但是,聚乳酸本身缺少一些细胞识别的功能基团如氨基和羧基,单独作为人工血管材料时不利于细胞的增殖和生长;而胶原蛋白是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体含量最多的蛋白,具有无免疫原性,低抗原性,较高的亲水性和细胞相容性。所得复合材料则兼具两者优点且同时又含有细胞识别基团,能增强细胞的黏附和增殖,由上述两种原来制成的复合材料制备出的人工血管为生物可吸收材料,因其亲水性的较强有利于内皮细胞的黏附和繁殖,实现快速内皮化,而不会导致后期血管的再狭窄和血栓等影响,同时该人工血管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质、凝血性、生物相容性与血液相容性。

本发明通过将打印平台温度控制在-20℃左右以实现低温快速成型。其后,在常温条件下,通过戊二醛蒸气复合材料内部胶原分子进行交联,形成胶原膜,使复合材料的纤维结构更为稳定,以免血管置换入人体后抵御不住血管的冲击产生裂缝,且为血管的内皮细胞提供相应生长空间。使用时,所制备的人工血管替换病变血管进入人体后因其独特性质能够弥补现有血管的不足发生快速内皮化,即血管内皮细胞能够在人工血管材料上黏附增殖,且可根据患者的医学造影图像直接构造出相同区域血管的3D打印模型,根据病人自身情况对所需人工血管的具体参数进行详细改动。

具体而言,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涉及一种人工血管的制备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以聚乳酸为原料,六氟异丙醇为溶剂,配制聚乳酸溶液;在所述聚乳酸溶液中加入来自海洋生物的胶原海绵,配制成胶原海绵-聚乳酸复合溶液;

S2、运用所述复合溶液,依据制图软件Auto CAD输出的后缀名为stl的文件,采用生物3D打印机在-35℃至-10℃平台温度下打印人工血管,其形状符合待植入人体目标地点的需要;

S3、通过戊二醛蒸气使所述人工血管的材料内部发生交联反应。

优选的,所述胶原海绵和聚乳酸的质量比为1:4-4:1。当胶原海绵和聚乳酸的质量比小于1:4或大于4:1时,其所得复合材料的纤维直径、孔隙直径和孔隙率会受到影响届时将不利于细胞生长,除此之外,比例更改还会影响所得复合材料的亲水性及拉伸性,使其不具备可替换血管的相关性能。

优选的,所述聚乳酸溶液中聚乳酸的质量浓度为3%-5%。

优选的,所述六氟异丙醇溶剂的质量百分比浓度>99.5%。

优选的,所述胶原海绵为从海洋生物中提取的鱼皮胶原蛋白;其中,Ⅰ型胶原蛋白占鱼皮胶原蛋白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90%-95%,更优选为92%。

优选的,所述鱼皮胶原蛋白为鲨鱼皮胶原蛋白。

优选的,所述stl文件根据病变血管区域的扫描结果直接生成相应的个性化血管图像文件。

优选的,所述人工血管材料的内部发生交联反应具体是将10-15mL的体积百分比浓度为25%的戊二醛水溶液置于培养皿中,然后再将培养皿放入一个干净的干燥器底部,最后再将所得的人工血管材料放在培养皿上方的带孔磁盘上,盖好盖子,交联时间为8-15h。

优选的,所述人工血管替换病变血管进入人体后能够实现快速内皮化,血管细胞能够在人工血管材料上黏附增殖。

优选的,所述人工血管能够在体内降解,且细胞的整个黏附增殖过程控制在人工血管的降解周期内。

优选的,所述人工血管的降解对人体无害。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为:

1、本发明所述的人工血管制备方式简单,产物可控,所制备的人工血管可在人体内降解,满足使用要求,能够依据病人自身的实际情况及手术需求为其量身定制可替换的人工血管,个性化水平高。

2、本发明的3D打印海洋生物胶原复合聚乳酸人工血管既能克服血管精细度不足以及材料缺陷,又能抑制血栓形成,将3D打印现代信息和工程技术手段与组织工程材料生物功能精巧结合,合适比例的海洋生物胶原和聚乳酸复合,海洋生物胶原诱导血管快速内皮化,聚乳酸抑制血液因子粘附于人工血管防止血栓形成。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3D打印胶原制备的人工血管结构示意图;其中:1-血管隔断层;2-纳米胶原纤维层;3-血液接触层。

图2是本发明人工血管的显微结构图。

图3是本发明人工血管的电镜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人工血管横断面的电镜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人工血管试样的红外光谱分析图(FR-IR曲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本实施例中所用的海洋生物原料为马胶鲨鱼皮,实施例中未注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场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实例中的所有温度表述,均为摄氏度℃。

实施例1

鲨鱼皮保存于-80℃直到使用。冻存的鱼皮用流水冲洗解冻,蒸馏水清洗,去除残肉。洗净后切成小块(1.0×1.0cm2)。为去除非胶原成分,将鱼皮小块以料液比1:10混悬于0.1mol/L NaOH溶液中,连续搅拌6h,鱼皮溶胀后,剪去外层黑色粗糙表皮,用20%的乙醇以料液比1:10脱脂24h和用85%的乙醇以料液比1:10脱糖和色素4h,并连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彻底清洗。

按料液比1:15配制相应体积0.5mol/L醋酸溶液,首先取80%体积的醋酸溶液将经前处理的鱼皮浸泡搅拌4h,鱼皮变得彻底溶胀然后进行匀浆,再将剩余20%体积的醋酸溶液添加到粘稠的匀浆液中,置4℃继续连续搅拌16h。提取物以转速9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残渣用以上相同步骤再次浸提2次,合并上清液。上清液边搅拌边缓慢(1滴/s)加入4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于9000rpm离心30min,得到胶原沉淀,冻藏备用。

将上述得到的胶原沉淀用0.5mol/L乙酸溶液以料液比1:4复溶,装入透析袋,先用流水透析24h,再用蒸馏水透析48h直至中性,得到凝胶状样品,即为鲨鱼皮胶原蛋白。

将所得凝胶状鳖鱼皮胶原蛋白用捣碎机缓慢捣匀,称取200g于直径15cm的培养皿-800C预冷6h,采用在冷阱温度为-50℃的真空冷冻干燥器中利用真空冷冻技术对该胶原蛋白进行干燥,即得鲨鱼皮胶原海绵;其中,Ⅰ型胶原蛋白占鱼皮胶原蛋白总质量的百分比含量为90%-95%。

取0.3g聚乳酸溶于6.3mL(约10g)六氟异丙醇(浓度>95%)中,配制质量百分比约为3%的溶液,在室温条件下置于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4h后待用,搅拌速度为500r/min。称取0.9g胶原海绵溶于该溶液,配制所得混合溶液即为3D打印加工的原料。

根据有需求患者的医学造影图像制得所需打印的血管模型,输出stl格式文件,并使用上述制得的复合溶液,采用生物3D打印机,设置打印参数:下沉速率10mm/s,平台温度-20℃,喷射速率0.09mm/min,打印出人工血管。

取10mL25%戊二醛倒入直径10cm的培养皿,将培养皿放入直径为21cm的干燥器底部,将打印所得的人工血管置于培养皿上方带孔磁盘,盖上盖子,常温条件下,交联12h,得最终成品。

利用水接触角测试仪测试所得血管材料的亲水性。将血管材料放置在测试板上,将去离子水滴在血管材料表面,测试5个不同位置的水接触角取其平均值。测得其水接触角为28.5±1.31°,由此数据可见其亲水性好,进而影响血清蛋白的黏附,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繁殖。

实施例2

鲨鱼皮保存于-80℃直到使用。冻存的鱼皮用流水冲洗解冻,蒸馏水清洗,去除残肉。洗净后切成小块(1.0×1.0cm2)。为去除非胶原成分,将鱼皮小块以料液比1:10混悬于0.1mol/L NaOH溶液中,连续搅拌6h,鱼皮溶胀后,剪去外层黑色粗糙表皮,用20%的乙醇以料液比1:10脱脂24h和用85%的乙醇以料液比1:10脱糖和色素4h,并连续搅拌,然后用蒸馏水彻底清洗。

按料液比1:15配制相应体积0.5mol/L醋酸溶液,首先取80%体积的醋酸溶液将经前处理的鱼皮浸泡搅拌4h,鱼皮变得彻底溶胀然后进行匀浆,再将剩余20%体积的醋酸溶液添加到粘稠的匀浆液中,置4℃继续连续搅拌16h。提取物以转速9000rpm,离心30min。收集上清,残渣用以上相同步骤再次浸提2次,合并上清液。上清液边搅拌边缓慢(1滴/s)加入4mol/L NaOH溶液调节pH至中性,于9000rpm离心30min,得到胶原沉淀,冻藏备用。

将上述得到的胶原沉淀用0.5mol/L乙酸溶液以料液比1:4复溶,装入透析袋,先用流水透析24h,再用蒸馏水透析48h直至中性,得到凝胶状样品,即为鳖鱼皮胶原蛋白。

将所得凝胶状鲨鱼皮胶原蛋白用捣碎机缓慢捣匀,称取200g于直径15cm的培养皿-80℃预冷6h,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干燥,即得鲨鱼皮胶原海绵。

取0.3g聚乳酸溶于6.3mL(约10g)六氟异丙醇(浓度>95%)中,配制质量百分比约为3%的溶液,在室温条件下置于放在磁力搅拌器上搅拌24h后待用,搅拌速度为500r/min。称取0.1g胶原海绵溶于该溶液,配制所得混合溶液即为3D打印加工的原料。

根据有需求患者的医学造影图像制得所需打印的血管模型,输出stl格式文件,并使用上述制得的复合溶液,采用生物3D打印机,设置打印参数:下沉速率10mm/s,平台温度-20℃,喷射速率0.09mm/min,打印出人工血管。

取10mL25%戊二醛倒入直径10cm的培养皿,将培养皿放入直径为21cm的干燥器底部,将打印所得的人工血管置于培养皿上方带孔磁盘,盖上盖子,常温条件下,交联12h,得最终成品。

利用水接触角测试仪测试所得血管材料的亲水性。将血管材料放置在测试板上,将去离子水滴在血管材料表面,测试5个不同位置的水接触角取其平均值。测得其水接触角为39.6±1.08°,由此数据可见其亲水性好,进而影响血清蛋白的黏附,有利于细胞的黏附和繁殖。

如图1所示,人工血管由三层组成,最内为血液接触层,中间为致密、薄且高弹性的血管隔断层,最外为厚的疏松纳米胶原纤维层;其中,血液接触层主要促进血管内皮化,隔断层主要阻止层间细胞向其它层迁移,厚的纳米纤维层主要作用是让内源性细胞迁移到层内形成类似天然血管壁的结构。血液接触层由可生物降解的水凝胶构成,水凝胶的整体呈负电性且亲水,而且凝胶表面有促进内皮细胞贴附的高活性多肽,已达到促进血管内皮化。血液隔断层由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纤维构成,纤维绕制致密,以达到阻止细胞迁移,高弹性满足人工血管的生物力学性能要求。最外层的厚纳米胶原纤维层是诱导细胞生长构成细胞壁支架,其主体结构由直线型和波曲型两种可生物降解的纳米纤维绕制而成,并且是交错绕制成多层结构。两种纳米纤维材料不同,力学性能也不同,直线型有突出的弹性,而波曲型具有突出的韧性。

如图2所示,可观察到人工血管外层厚纳米纤维丝呈致密网层结构排布,且主要以直线型和波曲型的纳米纤维形态进行分布,直线型有突出的弹性,而波曲型具有突出的韧性。

如图3和4所示,直线型纳米纤维所构成的人工血管表面较为光滑、呈白色、无亮点、排列规整、粗细均匀、纤维丝得以充分拉伸、纳米纤维之间有足够的分子链缠结便于连续进行纺丝,且横断截孔隙大小均匀,呈致密型进行多层结构的叠合,从而可防止细胞的随意迁移,和构成细胞壁的支架,符合人工血管对生物力学性能的要求,得到性能较为理想的人工血管。

如图5所示,人工血管试样的红外光谱结果表明胶原静电纺纤维材料交联前后其主要功能性基团,特征性吸收峰的强弱和位置未发生明显变化。胶原同静电纺纤维混合交联后,较好地保留胶原3股螺旋结构的完整性,持留原有的化学结构和性能,FR-IR测定结果能更充分的体现3D打印胶原静电纺纤维制备的人工血管其功能特性的稳定与完整。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宗旨的情况下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10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3d打印技术制备的松质骨仿生支架的设计与应用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