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

文档序号:1701319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 (Superfine fiber non-woven fabric and production method and lapping equipment thereof ) 是由 王乐智 王晓磊 马金美 孙建林 李正奇 于 2019-10-08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涉及超细纤维无纺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该超细纤维无纺布中部复合有无形变网布,以缓解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的问题,该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利用前述的铺网设备和针刺机来实现,铺网设备将超细纤维的纤网与无形变网布叠加后输送至针刺机针刺缠绕为一体。铺网设备包括传送带、第一梳铺装置、第二梳铺装置和放卷装置,第一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一纤网,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传送带的上游;第二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二纤网,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传送带的下游;放卷装置用于输出无形变网布,放卷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传送带的中游。(The application relates to the field of superfine fiber non-woven fabrics, in particular to a superfine fiber non-woven fabric, a production method thereof and lapping equipment. The middle part of the superfine fiber non-woven fabric is compounded with the non-deformable mesh fabric to relieve the problem of unrecoverable deformation, the production method of the superfine fiber non-woven fabric is realized by using the lapping equipment and the needle machine, and the lapping equipment conveys the fiber web of the superfine fiber and the non-deformable mesh fabric to the needle machine for needling and winding into a whole after being superposed. The net laying equipment comprises a conveying belt, a first combing and laying device, a second combing and laying device and an unwinding device, wherein the first combing and laying device is used for forming a first fiber net, and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first combing and lay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upstream of the conveying belt; the second carding and paving device is used for forming a second fiber web, and the discharge end of the second carding and paving device is connected to the downstream of the conveyor belt; unwinding device is used for exporting no deformation screen cloth, and unwinding device&#39;s discharge end sets up the midstream at the conveyer belt.)

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超细纤维无纺布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

背景技术

超细纤维无纺布生产中,通常采用增加铺网厚及提高针刺深度、针刺密度等手段,以加强缠结来提高超细纤维无纺布抗牵伸能力,以满足长期挤压、拉伸形变量小的要求,然而长期不断受到重压时,超细纤维无纺布仍然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及其生产方法和铺网设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超细纤维无纺布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铺网设备,其包括传送带、第一梳铺装置、第二梳铺装置和放卷装置,所述第一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一纤网,所述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上游;所述第二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二纤网,所述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下游;所述放卷装置用于输出无形变网布,所述放卷装置的出料端设置在所述传送带的中游。

本申请提供的铺网设备提供两套独立的梳铺装置和设置于两套梳铺装置之间的放卷装置,使两套梳铺装置的出料口衔接同一条传送带,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的上游,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口位于传送带的下游,并在两个出料口之间设置放卷装置。第一梳铺装置将纤维原料梳理后往复叠铺形成第一纤网,第二梳铺装置将纤维原料梳理往复叠铺后形成第二纤网,第一纤网从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口输出并平铺在传送带上,并随着传送带继续运动;当铺有第一纤网的传送带运动至放卷装置所在的位置时,放卷装置将无形变网布输出至传送带上,并平铺在第一纤网的上面;铺有第一纤网和无形变网布的传送带沿输送方向继续运动,当运动至第二梳铺装置所在的位置时,第二纤网从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口输出至传送带,并平铺在无形变网布的上面;最终,传送带将叠加后的三层无形变网布输送至下游设备进入针刺程序。本申请提供的铺网设备用于形成中部夹设有无形变网布的三层无形变网布,三层无形变网布经针刺缠结后能形成抗牵伸效果好的无形变网布,缓解现有超细纤维无纺布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另外,第一梳铺设备、第二梳铺设备分别梳铺,其形成的第一纤网、第二纤网的规格可以分别设置,方便调节超细纤维无纺布的规格及无形变网布在超细纤维无纺布中所处的位置。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放卷装置包括安装架及设置于所述安装架的料卷、输送轧车、纠偏器,所述安装架架设于所述传送带上方,所述输送轧车相对于所述料卷靠近所述第二梳铺装置,所述料卷与所述安装架滑动连接,所述纠偏器用于驱动所述料卷沿所述传送带宽度方向移动以使所述无形变网布与所述第一纤网对齐。

通过设置架设在传送带上方的安装架,及安装在安装架上的料卷、输送轧车和纠偏器,输送轧车使料卷上的无形变网布匀速输出至传送带,纠偏器使无形变网布对齐平铺在第一纤网上,防止无形变网布卷边或不平整,提高无形变网布的平铺效果。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纠偏器包括探测器、液压站和油缸,所述探测器用于探测无形变网布的边缘,所述油缸与所述液压站连接,所述油缸与所述料卷传动连接。

通过设置探测器探测无形变网布的边缘,可以获知无形变网布是否与第一纤网对齐,如果未对齐可以通过油缸驱动料卷在传送带的宽度方向上移动以使无形变网布与第一纤网对准。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输送轧车包括主动辊、从动辊和气缸,所述气缸与所述从动辊传动连接,所述气缸用于驱动所述从动辊靠近或远离所述主动辊。

通过在输送轧车上设置与气缸传动连接的从动辊,从而可以使从动辊能够靠近主动辊以压紧无形变网布;或使从动辊远离主动辊以方便更换新的无形变网布,整理两辊之间的无形变网布。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安装架四周形成有可上人的操作平台。

通过在安装架四周形成可上人的操作平台,方便工人在操作平台上更换料卷,将新料卷上的无形变网布的端头喂入输送轧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第一输出带,所述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设有第二输出带,所述第一输出带、所述第二输出带、所述传送带同向输送。

通过设置第一输出带衔接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与传送带,设置第二输出带衔接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与传送带,第一纤网在第一输出带上获得与传送带同方向同大小的速度,第二纤网在第二输出带上获得与传送带同方向同大小的速度,从而使第一纤网、第二纤网平稳进入传送带,以使第一纤网在传送带上平铺无褶皱,减小第二纤网与无形变网布之间的初始摩擦力,以使第二纤网在无形变网布上平铺无褶皱。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每个输出带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二段能够相对于所述第一段转动。

通过将输出带设置为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承接出料口出来的纤网,并输出至第二段,第二段将纤网输出至传送带,转动第二段可以调节第二段倾角,以便于根据纤网的自重、纤网与输出带或传送带之间的摩擦力、纤网与无形变网布之间的摩擦力调节第二段的倾角,以使纤网平稳输出至传送带。

在本申请的一种实施例中,可选地,所述铺网设备包括升降机构,所述第一段的远离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设置于相应地梳铺装置,所述第一段靠近所述第二段的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升降机构。

在调节第二段的倾角时,第二段的末端相对于传送带的高度会产生变化,为了减少纤网自由下落的距离,升降机构调节第一段靠近第二段的一端的高度,以使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位置升降,从而在调整第二段的倾角时,第二段的末端相对于传送带的高度可以保持一致,起到减少纤网自由下落的距离的作用,使纤网输出至传送带的整个过程可靠。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其利用前述的铺网设备和针刺机生产超细纤维无纺布;启动第一梳铺装置形成第一纤网,所述第一纤网从所述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输出至所述传送带,启动输送轧车将无形变网布匀速牵引至所述传送带并铺设在所述第一纤网上,启动所述第二梳铺装置形成第二纤网,所述第二纤网从所述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输出至所述传送带并铺设在所述无形变网布上;所述传送带将依次叠加的第一纤网、无形变网布和第二纤网输送至针刺机进行针刺加固。

本申请提供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生产方法,利用前述的铺网设备,两台梳铺装置分别梳铺加工纤维原料形成第一纤网和第二纤网,并按照传送带形成的流水线依次铺设第一纤网、无形变网布和第二纤网,最后将叠加后的三层网布进行针刺加固,经针刺缠结后形成抗牵伸效果好的无形变网布,缓解现有超细纤维无纺布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的问题。在本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生产方法中,第一纤网、第二纤网的规格可以分别设置,方便调节超细纤维无纺布的规格及无形变网布在超细纤维无纺布中所处的位置。

本申请提供生产方法可以快速形成不容易形变的超细纤维无纺布,且超细纤维无纺布的规格可以按照需要调节。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其利用前述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生产方法制作形成。

本申请提供的超细纤维无纺布不容易形变的特点,缓解现有技术中超细纤维无纺布容易发生不可恢复的形变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铺网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A剖面图;

图3为图1中放卷装置的放大图;

图4为图2中放卷装置的放大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超细纤维无纺布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10-铺网设备;100-第一梳理机;200-第一铺网机;210-第一输出带;211-第一输出带的第一段;212-第一输出带的第二段;300-第二梳理机;400-第二铺网机;410-第二输出带;411-第二输出带的第一段;412-第二输出带的第二段;500-放卷装置;510-输送轧车;511-主动辊;512-从动辊;513-减速电机;514-气缸;520-旧料卷;530-新料卷;540-探测器;550-油缸;560-液压站;570-安装架;580-平台;600-传送带;610-上游;620-中游;630-下游;20-超细纤维无纺布;700-第一纤网;800-无形变网布;900-第二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此外,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出现术语“水平”、“竖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绝对水平或悬垂,而是可以稍微倾斜。如“水平”仅仅是指其方向相对“竖直”而言更加水平,并不是表示该结构一定要完全水平,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常规的超细纤维无纺布是超细纤维相互缠结形成的三维网络状结构,现有的常规超细纤维无纺布通常采用增加铺网的厚度和密度,或提高针刺深度和针刺密度等手段来提高抗牵伸的能力,以满足长期挤压拉伸下形变量小的要求,但现有的超细纤维无纺布仍然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20,及用于生产该超细纤维无纺布20的铺网设备10和生产方法。

该超细纤维无纺布20在常规的超细纤维无纺布20中间复合了无形变网布800,利用无形变网布800提高超细纤维无纺布20抗牵伸变形的能力,缓解现有技术中超细纤维无纺布20容易产生不可恢复的变形的问题。

如图5所示,本超细纤维无纺布20包括三部分,无形变网布800,及其上层的第一纤网700和下层的第二纤网900。无形变网布800一般采用涤纶或尼龙纤维编制并带有方格状孔洞。

生产该超细纤维无纺布20的设备包括铺网设备10和针刺机。铺网设备10用于将前述的三部分叠加起来,针刺机用于将叠加好的三层网布针刺缠结为一体。

铺网设备10的结构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传送带600、第一梳铺装置、第二梳铺装置和放卷装置500。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传送带600的上游610,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连接于传送带600的下游630,放卷装置500的出料端设置在传送带600的中游620。

其中第一梳铺装置包括第一梳理机100和第一铺网机200,第一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一纤网700,第一纤网700的成型原理为现有技术。第一梳理机100用于梳理超细纤维,调整超细纤维使其呈单纤维状态,并经过其内部的杂乱装置和剥取装置形成初步的纤网结构,该结构被剥取输送至第一铺网机200的内部进行往复叠铺形成所需的第一纤网700。需要说明的是,梳理机的结构为现有,可以市购,其中杂乱装置、剥取装置在本申请中虽未说明,但本领域人员能够理解。

其中第二梳铺装置包括第二梳理机300和第二铺网机400,第二梳铺装置用于形成第二纤网900,第二纤网900的成型原理与第一纤网700相同。

第一梳铺装置的出料端即第一铺网机200的出料口,第二梳铺装置的出料端即第二铺网机400的出料口。

第一铺网机200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一输出带210,第一输出带210衔接传送带600,如图2所示,第一输出带210的输出端位于传送带600上方且与传送带600间隔。第一输送带的输出方向与传送带600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都是由右边向左边输出。

第一输送带包括安装在第一铺网机200的机体上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用于承接往复叠铺的初步纤网结构以形成第一纤网700,第二段衔接在第一段的末端,以将第一纤网700输出。其中,第一段转动连接于机体且连接有升降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二段转动连接于机体,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第二段转动以改变输出时的倾角。

第二铺网机400的出料口设置有第二输出带410,第二输出带410衔接传送带600,如图2所示,第二输出带410的输出端位于传送带600上方且与传送带600间隔。第二输送带的输出方向与传送带600相同,如图1和图2所示,都是由右边向左边输出。

第二输送带包括安装在第二铺网机400的机体上的第一段和第二段,第一段用于承接往复叠铺的初步纤网结构以形成第二纤网900,第二段衔接在第一段的末端,以将第二纤网900输出。其中,第一段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机体、另一端连接有升降机构(图中未示出),第二段转动连接于升降机构,通过电机(图中未示出)驱动第二段转动以改变输出时的倾角。

第一输出带210和第二输出带410的调节原理相同。

调节第二段的输出倾角的目的是为了保证该输送带上的纤网均匀输送,纤网是否能够均匀输送与纤网的自重、纤网与输出带或传送带600之间的摩擦力、纤网与无形变网布800之间的摩擦力相关,调节第二段的倾角以调节上述的三种力,使防止纤网皱起导致不均匀。

在调节第二段的倾角时,第二段的末端相对于传送带600的高度发生变化,当第二段的倾角较小,即第二段相对更加平缓,或者说相对更加平行于传送带600时,第二段的末端升高,距离传送带600的上表面相对更远,纤网下落的距离增大,也就是说纤网在输出过程中不受控的距离增加,容易导致铺设不均匀或偏移预定的位置。

因此,发明人将第一段设置为一端转动连接于机体,并将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位置与升降机构连接,也即使第一段的末端转动连接在升降机构上,使第二段可转动地连接在升降机构上。调小第二段的倾角后,升降机构驱动第一段和第二段的衔接位置下降,以使第二段的末端靠近传送带600,从而减少纤网不受控制自由下落的距离,保证纤网的输出过程可靠,铺设均匀、不偏移。

传送带600在接收了第一纤网700后,载着第一纤网700继续朝前运动经过放卷装置500,无形变网布800被放卷装置500输出并平铺在第一纤网700上;接着,传送带600载着第一纤网700和无形变网布800继续朝前运动经过第二输出带的第二段412的末端,并在该处接收第二纤网900,完成三个部分叠加。

放卷装置500设置在第一铺网机200和第二铺网机400之间,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安装架570,安装在安装架570上的料卷、输送轧车510和纠偏器。

安装架570架设在传送带600的上方,安装架570呈矩形框结构,安装架570的左右两条边与传送带600平行。

无形变网布800绕设在料筒上以形成料卷。料卷的转轴,即料筒的两端安装在安装架570的左右两条边,料卷可移动地安装在安装架570。以使料卷不仅能够绕其自身转轴自转,且料卷还能相对于安装架570左右移动。

输送轧车510相对于料卷靠近第二铺网机400,以便于将无形变网布800由右向左拉出。输送轧车510包括本体,在本体上设置有主动辊511、从动辊512、气缸514和减速电机513,减速电机513与主动辊511传动连接以驱动主动辊511转动,气缸514与从动辊512传动连接以驱动从动辊512靠近或远离主动辊511。当气缸514驱动从动辊512靠近主动辊511时,主动辊511和从动辊512压紧无形变网布800,减速电机513驱动主动辊511转动以拉动无形变网布800,使无形变网布800被从料卷上拉出并下放至传送带600。

从动辊512安装于本体的方式可以是:本体上设置有滑槽,滑槽内设有能够沿滑槽移动的滑块,滑块上设置轴承座,从动辊512的端部安装在轴承座上,气缸514连接滑块。气缸514驱动滑块沿滑槽移动从而带动从动辊512升降。

纠偏器包括探测器540、油缸550和液压站560。纠偏器用于驱动料卷沿传送带600的宽度方向移动以使无形变网布800与第一纤网700对齐。

探测器540的探测端设置在靠近主动辊511的位置,以便探测从主动辊511和从动辊512之间出来的无形变网布800落在传送带600上的位置。探测器540的种类有多种,只要能够探测无形变网布800的边缘是否与第一纤网700重合即可。

当无形变网布800的边缘与第一纤网700不重合时,启动液压站560通过油缸550驱动料卷左移或者右移以使无形变网布800与第一纤网700对齐。

为了便于更换料卷,在安装架570的四周形成有操作平台580,该操作平台580形成在整个矩形框结构上,工人可以站在操作平台580上工作,如更换料卷,观测无形变网布800的位置,调节料卷的左右位置,操作从动辊512远离或靠近主动辊511等。

为了在料卷用完时能够快速更换,减少设备暂停时间,在安装架570上安装有两个料卷,一个料卷上的无形变网布800放完后,暂停设备,暂停主动辊511、打开从动辊512,将另一个料卷上的无形变网布800的端头拉出喂入主动辊511和从动辊512之间,闭合从动辊512、开启主动辊511,打开设备继续铺网。

为了进一步方便取放料卷,将两个料卷可转动地在转塔上,使转塔的转轴安装在轴承座上并连接一个电机,轴承座与油缸550传动连接。旧料卷在靠近输送轧车510的位置,新料卷530在远离输送轧车510的位置。旧料卷520上的无形变网布800放完后,电机驱动转塔转动以交换新旧料卷520的位置,使新料卷530靠近输送轧车510继续放料,在新料卷530放料时,工人可以站在操作平台580上更换旧料卷520。

为了实现不停机更换料卷,在旧料卷520快要放完之前,使电机驱动转塔转动交换新旧料卷520的位置,在新料卷530上涂胶,将旧料卷520上的无形变网布800粘在新料卷530上,然后割断旧料卷520的无形变网布800,从而实现不停机换料。

本申请提供一种超细纤维无纺布20的生产方法,该生产方法利用前述的铺网设备10和针刺机来生产前述的复合的超细纤维无纺布20。

首先,依次启动传送带600、第一梳铺装置、放卷装置500和第二梳铺装置、针刺机。

超细纤维在第一梳理机100中梳理混合形成初步的纤网结构,该结构被剥取输送至第一铺网机200的内部,并在第一输出带的第一段211上被往复叠铺形成第一纤网700。第一输出带的第一段211将第一纤网700输送至第二段,接着第一纤网700被第一输出带的第二段212输出至传送带600的上游610位置。

第一纤网700被传送带600传送至中游620位置时,无形变网布800被输送轧车510从料卷上拉出平铺在第一纤网700上面。

接着,叠加的第一纤网700、无形变网布800被传送带600传送至第二输出带的第二段412的末端位置处。第二纤网900的成型方式与第一纤网700相同。第二纤网900成型于第二输出带的第一段411,并被第二输出带的第二段412输出平铺在无形变网布800上面。

传送带600的上游610、中游620为水平,下游630平缓地将叠加的网布向上传送至针刺机的入口进行针刺加固,以将叠加的三部分针刺缠绕为一体形成超细纤维无纺布20。

第一纤网700的厚度可以根据需要设置,该设置方式通过第一梳理机100和第一铺网机200完成,为现有技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在此不再详述。例如:第一纤网700的层数包括但不限于为5~30层,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为15层;第一纤网700的平均克重包括但不限于为100~800g/m2,可选地,本实施例中为400g/m2。

第二纤网900的工艺参数可以与第一纤网700一致,使无形变网布800位于超细纤维无纺布20的中间位置;第二的工艺参数可以与第一纤网700不一致,使无形变网布800位于超细纤维无纺布20的靠上位置或靠下位置。

本申请实施例所选取的无形变网布800的孔洞目数为50~200目,克重为20~100g/m2。

本申请实施例中针刺机的针刺密度包括但不限于为800~2000刺/m2,本实施例中为1500刺/m2。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3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振动板以及发声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