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及修复结构

文档序号:1704930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5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及修复结构 (Method for renovating exposed reinforcing steel bars of ballastless track base and repairing structure ) 是由 崔国庆 陈占 陈仕奇 赵世煜 赵海粟 彭志鹏 孟长江 葛寨辉 李应平 李丹 刘成 于 2019-08-21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包括凿除外露的所述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按照预留长度切除所述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形成第一预留端;在所述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留端的高度;往所述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解决无砟轨道底座的纵向钢筋外露的问题。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修复结构,该修复结构由上述整治方法形成,具有与上述整治方法相同的有益效果。(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method for renovating the exposed reinforcing steel bars of a ballastless track base, which comprises the steps of chiseling the concrete at the periphery of the exposed reinforcing steel bars to form a repair cavity; cutting off the longitudinal steel bar in the repair cavity according to the reserved length to form a first reserved end; longitudinally arranging first reinforcing steel bars in the repair cavity, wherein the first reinforcing steel bars are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reserved end, and the height of at least part of the first reinforcing steel bars is lower than that of the first reserved end; and pouring concrete into the repair cavity to form a repair base. The problem of longitudinal reinforcement of ballastless track base exposes is solved. 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also provides a repairing structure for the exposed reinforcing steel bars of the ballastless track base, which is formed by the renovating method and has the same beneficial effects as the renovating method.)

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及修复结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铁路无砟轨道维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及修复结构。

背景技术

无砟轨道包括底座、位于底座上方的轨道板和位于轨道板上方的钢轨。底座包括横向钢筋、位于横向钢筋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和浇筑在横向钢筋和纵向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受到混凝土质量、施工工艺、列车振动和气候的影响,尤其是在冬季冻融循环的影响下,底座的混凝土易发生开裂、粉化、脱落问题,导致纵向钢筋外露,外露的纵向钢筋被腐蚀,严重影响无砟轨道结构的耐久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期望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及修复结构,解决无砟轨道底座的纵向钢筋外露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包括:

凿除外露的所述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

按照预留长度切除所述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形成第一预留端;

在所述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留端的高度;

往所述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

进一步地,凿除外露的所述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的步骤,包括:凿除沿纵向方向距离外露的所述纵向钢筋前后各0.2m~0.5m的范围内的混凝土。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腔的横向宽度为150mm~300mm,竖直深度小于等于100mm。

进一步地,所述修复底座的上端面与所述底座的上端面平齐;

或,所述修复底座的上端面的横向坡度大于等于2%。

进一步地,往所述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的步骤之后,所述整治方法包括在所述修复底座的上端面设置防水层。

进一步地,往所述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的步骤之前,所述整治方法包括:

按照预留长度切除外露的横向钢筋,形成第二预留端,在所述修复腔内横向设置第二钢筋,所述第二钢筋与所述第二预留端连接,固定所述第二钢筋。

进一步地,在所述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留端的高度的步骤中,包括:设置辅筋,所述辅筋的一端与所述第一钢筋的一端连接,所述辅筋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所述第一钢筋通过所述辅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预留端的长度大于等于250mm。

进一步地,所述辅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之间的连接长度为C,其中,160mm≤C≤250mm。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修复结构,包括:第一钢筋和纵向钢筋的第一预留端,所述第一钢筋与所述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所述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所述第一预留端的高度。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通过切除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在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第一钢筋与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也就是说,至少部分第一钢筋位于第一预留端的下方,采用上述整治方法,解决无砟轨道底座的纵向钢筋外露的问题。此外,由于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使得修复后第一钢筋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和厚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使得第一钢筋上方混凝土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纵向钢筋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的同时,第一钢筋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纵向钢筋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修复结构,该修复结构由上述整治方法形成,具有与上述整治方法相同的修复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的流程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无砟轨道的横截面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另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的流程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又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的流程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第一钢筋、辅筋和纵向钢筋结构的侧视图;

图6为图5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底座100;修复底座200;钢筋10;横向钢筋11;纵向钢筋12;第一预留端12a;第一钢筋20;辅筋30。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技术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具体实施方式中的详细描述应理解为本申请宗旨的解释说明,不应视为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m”代表国际单位米,“mm”代表国际单位毫米,“上”、“下”、“内”、“外”、“前”、“后”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无砟轨道的方位,“纵向”为无砟轨道的延伸方向,“横向”为图2的方位或位置关系。需要理解的是,这些方位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请参阅图1和图2,整治方法包括:

S01、凿除外露的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

S02、按照预留长度切除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形成第一预留端;

S03、在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第一钢筋与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

S04、往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整治方法的各种详细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需要说明的是,这些详细实施方式可以根据施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取舍。

请参阅图2,底座100中的钢筋10包括横向钢筋11和位于横向钢筋11上下两侧的纵向钢筋12,外露的纵向钢筋12被腐蚀之后,需要将被腐蚀的纵向钢筋12去除,用新的钢筋替换被腐蚀的纵向钢筋12,以此保证底座的结构强度和耐久性。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采用电镐或风镐等设备先凿除外露的钢筋10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未图示)。可以理解的是,修复腔的内壁为粗糙的新界面,凿除过程中,范围内松散、连接不牢的混凝土均可以凿除,便于维持后续修复底座的结构稳定性。底座中的纵向钢筋12原位于横向钢筋11的上侧,凿除外露的钢筋周边的混凝土之后,将未被腐蚀的纵向钢筋和横向钢筋暴露出来,以便施工作业。

采用角磨机等设备按照预留长度切除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12,形成第一预留端(未图示)。也就是说,按照预留长度,将修复腔内的纵向钢筋12的中间段切除,剩余预留长度的纵向钢筋12为第一预留端12a(见图5)。

在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20,第一钢筋20即为新的钢筋,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至少部分第一钢筋20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高度”均以水平面做为参考面,也就是说,至少部分第一钢筋20位于第一预留端12a的下方。由于,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使得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的同时,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如此,既能避免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过高,导致液体无法沿修复底座的上端面排出的问题;也能避免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厚度过薄,导致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容易再次开裂、粉化、脱落的问题。

可以理解的是,如果第一钢筋20的高度高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在施工过程中,为了保证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满足相关规范要求,避免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厚度过薄,则容易导致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过高,也就是说,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的高度高于底座100的上端面的高度,此种结构将导致液体无法沿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排出,存在修复底座200靠轨道板侧积液的问题。若为了保证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的高度等于或小于底座100的上端面的高度,则容易导致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厚度过薄,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容易再次开裂、粉化、脱落。因此,本申请实施例中,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使得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的同时,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

具体的,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固定第一钢筋20,可以是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搭接起来,将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搭接处焊接,固定第一钢筋20。为了进一步固定第一钢筋20,可将部分第一钢筋20紧贴横向钢筋11,将第一钢筋20与横向钢筋11接触处焊接起来或采用扎丝、捆扎钢筋将第一钢筋20与横向钢筋11接触处捆扎起来。可以理解的是,若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直接搭接,第一钢筋20靠近第一预留端12a的部分向第一预留端12a的方向弯曲,也就是说,第一钢筋20靠近第一预留端12a的部分为S形,第一钢筋20未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的部分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

往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200。具体的,按比例配制界面剂,均匀喷涂至修复腔内壁上。按计算量和既定比例配制混凝土,加水搅拌均匀后,浇筑入修复腔内,用振动棒和平板振动器振捣,用抹子抹平,形成修复底座200。可以在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喷涂混凝土养护剂,必要时在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覆盖棉被进行保温,用角磨机对修复底座200的混凝土进行打磨修整,使修复底座200的表面平滑整洁,可用吹风机将修复底座200的表面吹干净。

为了将外露的纵向钢筋12全部切除,便于后续第一钢筋20的设置施工,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S01、凿除外露的钢筋周边的混凝土,形成修复腔的步骤,包括:凿除沿纵向方向距离外露的纵向钢筋前后各0.2m~0.5m的范围内的混凝土。可以理解的是,“前”为无砟轨道纵向延伸方向,“后”为“前”相对的方向。

为了便于后续施工,本申请一实施例中,修复腔的横向宽度为150mm~300mm,竖直深度小于等于100mm。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与底座100的上端面平齐。避免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高于底座100的上端面,导致液体在修复底座200的周边积留。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2,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的横向坡度大于等于2%。此种设计,更加便于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上的液体排出。

为了防止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上的液体渗入修复底座200内,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往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的步骤之后,整治方法包括S05、在修复底座的上端面设置防水层。

具体的,防水层(未图示)由防水材料构成,防止液体渗入。在一具体实施例中,在修复底座的上端面设置防水层的步骤,包括:清理修复底座的上端面,对修复底座的局部缺损表面和潮湿表面进行处理。先在清理修复底座的上端面均匀涂刷封闭漆。待封闭漆实干或间隔24小时后,均匀涂刷底面漆。待底面漆实干或间隔24小时后,均匀涂刷表面漆。表面漆实干或间隔24小时后,形成防水层。后续可根据现场情况,对防水层的表面和厚度进行检查,必要时进行补涂。

封闭漆封闭修复底座的上端面,起到隔离和封闭作用,可采用环氧树脂封闭漆。底漆用于提高表面漆的附着力。表面漆为防水漆,用于防止水渗入至底漆内,例如,聚氨酯表面漆。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封闭漆、底面漆和表面漆构成的防水层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防水层的一个实施例,防水层也可以由改性沥青等防水材料构成。

可以理解的是,若在修复底座的上端面设置防水层,则防水层的上端面与底座的上端面平齐。或,防水层的上端面的横向坡度大于等于2%。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在S04、往修复腔内浇筑混凝土,形成修复底座的步骤之前,整治方法包括:

S06、按照预留长度切除外露的横向钢筋,形成第二预留端,在修复腔内横向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二预留端连接,固定第二钢筋。

采用角磨机按照预留长度切除修复腔内的横向钢筋11,形成第二预留端(未图示)。也就是说,按照预留长度,将修复腔内的横向钢筋的中间段切除,剩余预留长度的横向钢筋为第二预留端。

在修复腔内横向设置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二预留端连接,固定第二钢筋。第二钢筋与第二预留端搭接起来,将第二钢筋与第二预留端搭接处焊接,固定第二钢筋。由于横向钢筋位于纵向钢筋的内侧,因此,当横向钢筋外露的时候,纵向钢筋必然外露,因此,可将第二钢筋紧贴第一钢筋,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接触处焊接起来或采用扎丝将第一钢筋与第二钢筋接触处捆扎起来。

可以理解的是,步骤S03和步骤S06不限定实施顺序,若纵向钢筋与横向钢筋均需要进行整治,可以先实施步骤S03,也可以先实施步骤S06。

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1、图5和图6,在S03、在修复腔内纵向设置第一钢筋,第一钢筋与第一预留端连接,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的步骤中,包括:设置辅筋,辅筋的一端与第一钢筋的一端连接,辅筋的另一端与第一预留端连接,第一钢筋通过辅筋与第一预留端连接。

具体的,设置辅筋30,辅筋30的一端与第一钢筋20的一端搭接起来,将辅筋30与第一钢筋20搭接处焊接,辅筋30的另一端与第一预留端12a搭接,将辅筋30与第一预留端12a搭接处焊接,利用辅筋30将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起来。可以理解的是,由于至少部分第一钢筋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的高度,辅筋30的一端与第一钢筋20的一端连接,辅筋30的另一端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因此,辅筋30为S形,此种情况下,第一钢筋可以为直线型,全部的第一钢筋20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也就是说,整个第一钢筋位于第一预留端的下方。采用辅筋30将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起来,由于辅筋30的长度比第一钢筋20的长度短,因此,容易按照现场施工需求对辅筋30进行调整或二次加工,便于施工。

为了便于第一钢筋20与所第一预留端12a之间的连接,使得施工更容易,焊接处的接触面积更大,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第一预留端12a的长度大于等于250mm。

为了使得辅筋30与第一预留端12a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辅筋30与第一预留端12a之间的连接长度为C,其中,160mm≤C≤250mm。

为了使得辅筋30与第一钢筋20之间的连接更加紧固,本申请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和图6,辅筋30与第一钢筋20之间的连接长度为D,其中,160mm≤D≤250mm。

本申请实施例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无砟轨道底座钢筋外露的修复结构,请参见图2,包括:第一钢筋20和纵向钢筋12的第一预留端12a,第一钢筋20与第一预留端12a连接,至少部分第一钢筋20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此修复结构中,至少部分第一钢筋20的高度低于第一预留端12a的高度,使得修复后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和厚度符合相关规范要求,使得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可以大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厚度的同时,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可以等于或小于纵向钢筋12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既能避免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的高度过高,导致液体无法沿修复底座200的上端面排出的问题;也能避免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厚度过薄,导致第一钢筋20上方的混凝土层容易再次开裂、粉化、脱落的问题。

本申请提供的各个实施例/实施方式在不产生矛盾的情况下可以相互组合。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1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铺设U型梁轨道的铺设台车及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