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病害防除剂

文档序号:1712486 发布日期:2019-12-13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植物病害防除剂 (Plant disease control agent ) 是由 利部伸三 山本宪太朗 大野育也 永田大贵 泷口友纪子 梅村贤司 三富正明 于 2018-03-1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一种植物病害防除剂,其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lt;Image he="357" wi="580" file="DDA0002200234810000011.GIF" imgContent="drawing" imgFormat="GIF" orientation="portrait" inline="no"&gt;&lt;/Image&gt;(A plant disease control agent containing a compound represented by the following formula (1) as an active ingredient.)

植物病害防除剂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除剂。更详细而言,本发明涉及植物病害防除剂、新型化合物以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本申请主张基于2017年3月17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052072号以及基于2017年11月9日在日本申请的日本特愿2017-216236号的优先权,将它们的内容援引于本文中。

背景技术

针对由外部的病原菌引起的攻击,植物在进化的过程中获得了物理性以及化学性的抵抗性机制。物理性的抵抗性机制是指例如为蜡层和/或角质层(cuticula layer)等被覆物、或者细胞壁,成为病原菌侵入的障壁。另一方面,化学性的抵抗性机制是指阻碍病原菌生育的系统,例如,可以列举在植物中先天性地蓄积的抵抗性因子、以诱导方式生物合成以及蓄积的抵抗性因子。

近年来,为了守护植物免受病害压力,进行了如下的尝试:通过从外部施予药剂,从而将化学性的抵抗性机制进行活性化,提高植物的耐受性。这样的药剂可称为抵抗性诱导剂,一直以来研究了各种诱导剂。例如已发现通过利用水杨酸、乙酰基水杨酸对烟草进行处理,从而诱导针对于烟草花叶病毒(tabacco mosaic virus、TMV)的抵抗性(参照非专利文献1)。

从培育健全的植物并且确保食料的观点考虑,这样地诱导植物的抵抗性从而保护植物不受植物病原菌或者植物病原细菌的感染是非常有用的。

针对氯取代异烟酸衍生物,已经公开了其具有植物病害防除效果(专利文献1~5)。然而,已知上述化合物存在产生药害的情况,存在植物病害防除效果弱的情况。另外,关于氟取代异烟酸衍生物,公开了类似的植物病害防除剂(专利文献6~10),但没有与本发明的植物病害防除剂相关的具体记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昭63-9376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平1-283270号公报

专利文献3:日本特开平9-165374号公报

专利文献4:日本特开平10-95772号公报

专利文献5:国际公开第2005-68430号

专利文献6:国际公开第2008-098928号

专利文献7:国际公开第96-03047号

专利文献8:日本特开平1-272569号公报

专利文献9:国际公开第2009-11305号

专利文献10:国际公开第2014-124988号

非专利文献

非专利文献1:R.F.White,Acetylsalicylic acid(aspirin)induces resistanceto tobacco mosaic virus in tobacco,Virology,99,410(1979)

发明内容

发明想要解决的课题

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减轻药害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新型化合物以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

用于解决课题的方案

本发明人对于氟取代吡啶化合物进行了详细研究,结果发现一种化合物,其针对植物病原菌不直接显现抗菌活性且减轻药害,并且显现高抵抗性诱导活性,从而完成本发明。

本发明包含以下的实施方式。

[1]一种植物病害防除剂,其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式(1)中,X1以及X4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X1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X2以及X3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甲基,其中,X1、X2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时,其它两个中的任一个不表示氢原子,

Xa为下述式(2)、(3)、(4)或(5)表示的基团,

式(2)中,J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A是:

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硫醇基、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5,6,7,8-四氢萘基、

萘基、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或者

下述式(2A)[式(2A)中,X1、X2、X3以及X4与上述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基团,

当A是由上述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3-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下述式(2B)[式(2B)中,G为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表示的二价基团(此处,n表示2~8的整数。),

当A不是上述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式(3)中,Aa表示哌啶-1-基、1-甲基-1-1H-吡咯-2-基、吗啉-4-基、吲哚啉-1-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2-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

式(4)中,Qb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Ab表示:

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氢原子、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苯基羰基、或者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

式(5)中,m表示1~3的整数,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

C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4-基(5-methyl-1,3-dioxol-2-one-4-yl)、苯基羰基、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吡啶基以及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构成的组,

D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甲硫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苄基氨基羰基、乙酰氧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benzoxanyl group)、2,3-二氢苯并[b][1,4]二噁英-6-基、二氢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benzisothiazole-3(2H)-one-1,1-dioxidyl group)、二苯并呋喃基、异噻唑基以及***基构成的组。]

[2]根据[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1)中,X1、X2、X3以及X4为氢原子或氟原子。

[3]根据[1]或[2]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或X3为氢原子。

[4]根据[1]~[3]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为氢原子。

[5]根据[1]~[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2)中,J为氧原子。

[6]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2)中,Q为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

[7]根据[1]~[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2)中,Q为氧原子。

[8]根据[1]~[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上述式(2)中,A是: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上述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上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上述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者

可被选自上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为选自上述E组中的基团。)。

[9]一种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其中,不包括下述式(2)中J以及Q表示氧原子并且A表示甲基、乙基或环己基的化合物、以及下述式(2)中J表示氧原子且Q表示式:-NH-并且A表示3-氯-4-氟苯基的化合物)。

[式(1)中,X1以及X4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X1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X2以及X3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甲基,其中,X1、X2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时,其它两个中的任一个不表示氢原子,

Xa为下述式(2)、(3)、(4)或(5)表示的基团,

式(2)中,J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A是:

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硫醇基、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5,6,7,8-四氢萘基、

萘基、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或者

下述式(2A)[式(2A)中,X1、X2、X3以及X4与上述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基团,

当A为上述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3-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下述式(2B)[式(2B)中,G为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表示的二价基团(此处,n表示2~8的整数。),

当A不是上述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式(3)中,Aa表示哌啶-1-基、吗啉-4-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

式(4)中,Qb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Ab表示:

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或者

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

式(5)中,m表示1~3的整数,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

C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4-基、苯基羰基、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吡啶基以及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构成的组,

D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甲硫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苄基氨基羰基、乙酰氧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2,3-二氢苯并[b][1,4]二噁英-6-基、二氢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二苯并呋喃基、异噻唑基以及***基构成的组。]

[10]根据[9]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1)中,X1、X2、X3以及X4为氢原子或氟原子。

[11]根据[9]或[10]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或X3为氢原子。

[12]根据[9]~[11]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为氢原子。

[13]根据[9]~[12]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2)中,J为氧原子。

[14]根据[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2)中,Q为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

[15]根据[9]~[13]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2)中,Q为氧原子。

[16]根据[9]~[15]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其中,上述式(2)中,A是: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上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上述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上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上述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者

可被选自上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为选自上述E组中的基团。)。

[17]一种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其中,使[1]~[8]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或者[9]~[16]中任一项所述的化合物与植物体或种子进行接触或包含在栽培床中。

本发明也可以包含以下实施方式。

[P1]一种植物病害防除剂,其包含以下的式(P1)、式(P4)、式(P5)或式(P6)表示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

式(P1)

[式(P1)中,A表示:

可被选自由“硫醇基、甲氧基羰基、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以及C组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4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5,6,7,8-四氢萘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表示E组的基团)、或者

式(P2)表示的基团,

此处,C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4-基、以及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构成的组,

D组是,由卤素原子、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苄基氨基羰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二苯并呋喃基以及***基构成的组,

B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但是A为式(P2)表示的基团时,

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P3)表示的二价基团,

此处G是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

n表示2~8的整数,

X1以及X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X2以及X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是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但是X1、X2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时,其它两个中的任一个不表示氢原子。]

式(P4)

[式(P4)中,Aa表示哌啶-1-基、吗啉-4-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

X1a以及X4a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X2a以及X3a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式(P5)

[式(P5)中,Qb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Ab表示:氢原子、

可被选自由“甲氧基羰基、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以及C组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苯基羰基、或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选自E组中的杂环基,

D组以及E组与上述意义相同,

X1b以及X4b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

X2b以及X3b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式(P6)

[式(P6)中,X1、X2、X3以及X4与上述意义相同,

m表示1~3的整数,

Y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

[P2]根据[P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式(P1)中,X1、X2、X3以及X4为氢原子或氟原子。

[P3]根据[P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式(P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中的一者为氢原子。

[P4]根据[P1]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式(P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为氢原子。

[P5]根据[P1]~[P4]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P1]中记载的式(P1)中,B为氧原子。

[P6]根据[P1]~[P5]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P1]记载的式(P1)中,Q为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

[P7]根据[P1]~[P6]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其中,[P1]记载的式(P1)中,A是: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4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者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选自E组的杂环,

D组是,由卤素原子、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硝基或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构成的组。

[P8]以下的式(P1)、式(P4)、式(P5)或式(P6)表示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

式(P1)

[式(P1)中,A表示:

可被选自由“硫醇基、甲氧基羰基、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以及C组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4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5,6,7,8-四氢萘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表示E组的基团)、或者

式(P2)表示的基团,

C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4-基、以及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构成的组,

D组是,由卤素原子、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苄基氨基羰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二苯并呋喃基以及***基构成的组,

B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者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但是A为式(P2)表示的基团时,

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者式(P3)表示的二价基团,

此处G为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

n表示2~8的整数,

X1以及X4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X2以及X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是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但是X1、X2以及X4中的任1个表示氟原子时,其它两个中的任一个不表示氢原子。]

式(P4)

[式(P4)中,Aa表示哌啶-1-基、吗啉-4-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

X1a以及X4a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

X2a以及X3a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式(P5)

[式(P5)中,Qb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Ab表示:

可被选自由“甲氧基羰基、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以及C组的基团”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苯基羰基、或者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选自E组中的杂环基,

D组以及E组与上述意义相同,

X1b以及X4b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但是任一者表示氟原子,

X2b以及X3b表示氢原子、氯原子、氟原子或甲基。]

式(P6)

[式(P6)中,X1、X2、X3以及X4与上述意义相同,

m表示1~3的整数,

Y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

[P9]根据[P8]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式(P1)中,X1、X2、X3以及X4为氢原子或氟原子。

[P10]根据[P8]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式(P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中的一者为氢原子。

[P11]根据[P8]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式(P1)中,X1以及X4表示氟原子,X2以及X3为氢原子。

[P12]根据[P8]~[P11]中任一项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P8]中记载的式(P1)中,B为氧原子。

[P13]根据[P8]~[P12]中任一项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P8]中记载的式(P1)中,Q为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

[P14]根据[P8]~[P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其中,在[P8]中记载的式(P1)中,A表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10烷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烯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2-8炔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8烷基羰基、

可被选自C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C1-4烷基氧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

可被选自由“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或者

可被选自D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选自E组的杂环,

D组是由卤素原子、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C1-4烷基氧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苯并异噻唑基以及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构成的组。

[P15]一种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其中,使用[P1]~[P7]中任一项所述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或[P8]~[P14]中任一项所述的氟取代吡啶化合物,对植物的茎叶部、土壤、培育水稻的田面水、培育植物的载体、水耕栽培的水(也可包含营养成分)、植物的根、根茎、块茎、球根、已发芽的植物或者种子进行处理。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减轻了药害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新型化合物以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本发明的植物病害防除剂以及新型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抵抗性诱导活性,对于植物病害的防除而言是有用的。

具体实施方式

1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含有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另外,1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由下述式(1)表示的化合物。

式(1)中,X1以及X4可以相同也可不同,表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三氟甲基,但是X1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或三氟甲基。另外,X2以及X3可以相同也可不同,为氢原子、氟原子、氯原子或甲基。并且,式(1)中,X1、X2以及X4中的任一个表示氟原子时,其它两个中的任一个不表示氢原子。

式(1)中,X1以及X4优选为氟原子,X2以及X3优选为氢原子或氟原子。

式(1)中,Xa为下述式(2)、(3)、(4)或(5)表示的基团。

式(2)中,J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另外,式(2)中,A是: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硫醇基、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2的烷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磺酰基;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苄基、苯基以及苯氧基组成的组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羰基;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磺酰基;可被选自由下述D组的基团、苯氧基以及苄基组成的组中的1~5个基团取代的苯基;5,6,7,8-四氢萘基;萘基;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或由下述式(2A)[式(2A)中,X1、X2、X3以及X4与上述式(1)中的定义相同。]表示的基团。

式(2)中,当A为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3-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下述式(2B)[式(2B)中,G为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表示的二价基团(此处,n表示2~8的整数)。

式(2)中,当A不是由上述式(2A)表示的基团时,Q是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

式(3)中,Aa表示哌啶-1-基、1-甲基-1-1H-吡咯-2-基、吗啉-4-基、吲哚啉-1-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2-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

1个实施方式中,式(3)中的Aa可以为上述Aa中除去1-甲基-1-1H-吡咯-2-基、吲哚啉-1-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2-基的基团中的任一基团。

式(4)中,Qb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式(4)中,Ab表示:可被选自由下述C组的基团、氢原子、甲氧基羰基以及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组成的组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10的烷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烯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8的炔基;可被选自下述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苯基羰基;或者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杂环基(此处,杂环基是选自下述E组中的基团。)。

1个实施方式中,式(4)中的Ab可以为上述Ab中除去氢原子的基团中的任一个。

式(5)中,m表示1~3的整数,Z表示氢原子、卤素原子或甲基。

C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5-甲基-1,3-二氧杂环戊烯-2-酮-4-基、苯基羰基、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吡啶基以及可被选自下述D组的基团中的1~4个基团取代的苯基构成的组。

D组是,由卤素原子、羟基、氨基、甲硫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碳原子数1~4的烷基羰基、甲氧基羰基、乙氧基羰基、苄基氨基羰基、乙酰氧基、硝基以及氰基构成的组。

E组是,由吡啶基、噻唑基、吡嗪基、哒嗪基、异噻唑基、异噁唑基、嘧啶基、苯并咪唑基、噻吩基、呋喃基、苯并噁烷基、2,3-二氢苯并[b][1,4]二噁英-6-基、二氢噻唑基、苯并噻唑基、苯并异噻唑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基、二苯并呋喃基、异噻唑基、以及***基构成的组。

1个实施方式中,本实施方式的化合物也可以是:从式(1)表示的化合物中除去J以及Q表示氧原子并且A表示甲基、乙基或环己基的化合物、以及J表示氧原子且Q表示式:-NH-并且A表示3-氯-4-氟苯基的化合物之外的化合物。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谓碳原子数1~12的烷基,是指碳原子数1~12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作为碳原子数1~12的烷基,例如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正辛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等,优选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己基、正辛基等。

所谓碳原子数2~8的烯基,是指在碳原子数2~8的烷基的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的双键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烯基。作为碳原子数2~8的烯基,例如,列举乙烯基、1-丙烯基、2-丙烯基、2-丁烯基、异丙烯基、3-丁烯基、4-戊烯基、5-己烯基、1-环己烯基等,优选为2-丙烯基。

所谓碳原子数2~8的炔基,是指在碳原子数2~8的烷基的任意位置具有1个以上的三键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炔基。作为碳原子数2~8的炔基,例如,列举乙炔基、1-丙炔基、2-丙炔基、3-丁炔基、环丙基乙炔基等,优选为2-丙炔基。

所谓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是指由被碳原子数1~4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取代的氧原子形成的基团。作为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例如,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异丙基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环丙基氧基、环丁氧基等,优选为甲氧基。

所谓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取代的羰基。作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羰基,例如,列举乙基羰基、正丙基羰基、异丙基羰基、正丁基羰基、仲丁基羰基、异丁基羰基、叔丁基羰基、正辛基羰基、环丙基羰基、环丁基羰基、环戊基羰基、环己基羰基等。

所谓碳原子数1~8的烷基磺酰基,是指被碳原子数1~8的直链状、支链状或环状的烷基取代的磺酰基。作为碳原子数1~8的烷基磺酰基,例如,列举甲基磺酰基、乙基磺酰基、正丙基磺酰基、异丙基磺酰基、正丁基磺酰基、仲丁基磺酰基、异丁基磺酰基、叔丁基磺酰基、正辛基磺酰基、环丙基磺酰基、环丁基磺酰基、环戊基磺酰基、环己基磺酰基等。

作为5,6,7,8-四氢萘基,例如列举5,6,7,8-四氢萘-1-基、5,6,7,8-四氢萘-2-基等。

所谓卤素原子是指氟原子、氯原子、溴原子或碘原子。

所谓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的基团,是指在环己烷环的1位及4位分别键合式:-NH-表示的基团及氧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团。

所谓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的基团,是指在苯环的1位及4位分别键合式:-NH-表示的基团及氧原子而得到的二价基团。

在本说明书中,在没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结构式中的将原子及/或基团进行键合的符号“-”表示单键,“=”表示双键。例如,在式(1)中符号“-”全都表示单键,符号“=”全都表示双键。另外,例如在式(2)中,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3-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2B)表示的二价基团的情况下,这些基团中的符号“-”全都表示单键,记号“=”全都表示双键。

在D组中,所谓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例如列举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仲丁基、异丁基、叔丁基、三氟甲基、氯甲基、甲氧基、乙氧基等。

在D组中,所谓可被1~3个卤素原子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氧基,例如列举甲氧基、乙氧基、正丙基氧基、异丙基氧基、正丁氧基、仲丁氧基、异丁氧基、叔丁氧基、三氟甲基氧基、氯甲基氧基等。

在式(2)中,A的更优选的方案是,可被选自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1~4的烷基;可被选自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3的烯基;可被选自C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碳原子数2~3的炔基、或可被选自D组的基团中的1~3个基团取代的苯基。

在式(2)中,J的更优选方案为氧原子。

在式(2)中,Q的更优选方案是氧原子、或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存在以水合物或任意的溶剂化物的形式存在的情况,这些水合物或溶剂化物也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存在具有不对称碳的情况,这些不对称碳可以是任意的立体配置。基于这些不对称碳的纯粹形态的光学异构体或非对映异构体等立体异构体、任意的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外消旋体等中都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中。另外,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有时具有1个以上的双键,有时也存在源自双键或环结构的几何异构体。不言而喻,纯粹形态的任意的几何异构体或任意的几何异构体的混合物都包含于本实施方式中。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化合物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化合物例如可以按照以下A~K的方法制造,但本实施方式化合物的制造方法不限于此。

[A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2’)表示的化合物,通过使式(51)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2)的化合物(式(52)中,A与式(2)中的定义相同,Q’表示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在缩合剂存在下、且在碱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作为起始原料的式(51)表示的化合物可使用市售的试剂,也可使用合成的化合物。关于式(51)表示的化合物,例如,可利用日本特开昭63-93766号公报、日本特开平1-283270号公报、R.E.Banks,et al.,Heterocyclic polyfluoro-compounds.PartXII.Synthesis and some reactions of 2,3,5,6-tetrafluoro-4-iodopyridine,J.Chem.Soc.(C),2091-2095(1967)等中记载的方法合成。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二氯甲烷、氯仿、乙腈、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等。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列举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3-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列举4-二甲基氨基吡啶。关于碱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01~1.2当量的范围。

关于缩合剂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2当量的范围。关于式(52)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2当量的范围。

反应温度例如在0~60℃的范围选择,优选为10~40℃的范围。反应时间例如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4小时的范围。

[B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2’)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式(51)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经由式(53)的化合物(式(53)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的下述方法制造。

首先,在第1步骤中,通过将式(51)的化合物进行氯化从而制造式(53)的化合物。

作为在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二氯甲烷、氯仿、乙腈等,但是也可在无溶剂下进行。

作为在反应中使用的氯化剂,例如列举亚硫酰氯(thionyl chloride)、草酰氯(oxalyl chloride)等。关于氯化剂的用量,以式(51)的化合物为基准,为1~5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8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2小时的范围。

接着,在第2工序中,可通过使式(53)的化合物与式(52)的化合物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式(2’)表示的化合物。

作为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碱,列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

关于式(52)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5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3小时的范围。

另外,式(2’)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在不分离式(53)表示的化合物的状态下在相同容器内向式(51)表示的化合物中加入溶剂、氯化剂、式(52)表示的化合物以及碱使其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C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55)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使式(51)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4)的化合物(式(54)中,A与式(2)中的定义是相同,X5表示卤素原子。)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列举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对于碱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5当量的范围。

对于式(54)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20~120℃的范围,优选为10~8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8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6小时的范围。

[D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55)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使式(51)表示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6)表示的化合物(式(56)中,A与式(2)中的定义相同。)在酸存在下进行反应而制造。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但是也可在无溶剂下进行反应。

对于式(56)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反应中使用的酸可以列举硫酸、氯化氢等,对于酸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01~3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20~120℃的范围,优选为10~9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8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6小时的范围。

[E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71)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使式(51)表示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7)表示的化合物(式(57)中,Q’是:氧原子、硫原子、式:-NH-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N(CH3)-表示的二价基团,E是:式:-(CH2)n-表示的二价的基团(此处,n表示2~4的整数。)、式:-CH2-CH=CH-CH2-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1,4-亚苯基、或下述式(2B’)表示的二价的基团(式(2B’)中,G表示氧原子、硫原子或式:-SO2-表示的二价基团。))在缩合剂存在下、且在碱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二氯甲烷、氯仿、乙腈、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以及二甲基亚砜等。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列举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3-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

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以列举4-二甲基氨基吡啶。关于碱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01~1.2当量的范围。

关于缩合剂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2当量的范围。关于式(57)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5~0.6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0~60℃的范围,优选为10~4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24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18小时的范围。

[F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71)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使式(53)表示的化合物(式(53)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7)表示的化合物(式中,Q’以及E与上述E法中的式(57)的定义相同。)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以列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

对于式(57)表示的使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0.5~0.6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例如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5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4小时的范围。

[G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59)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使式(51)表示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58)表示的化合物(式(58)中,X5表示卤素原子,E与上述E法中的式(57)的定义相同。)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

对于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列举碳酸氢钠、碳酸钠、碳酸钾、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1当量的范围。

对于式(58)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5~0.6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20~120℃的范围,优选为10~8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8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6小时的范围。

[H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3’)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使式(51)表示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60)表示的化合物(式(60)中,Aa与式(3)中的定义相同。)在缩合剂存在下、且在碱的存在下或不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二氯甲烷、氯仿、乙腈、乙酸乙酯、甲苯、四氢呋喃、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等。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缩合剂,例如列举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3-双环己基碳二亚胺等。

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以列举4-二甲基氨基吡啶。关于碱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0.01~1.2当量的范围。

关于缩合剂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2当量的范围。关于式(60)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羧酸(51)为基准,为1.0~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0~60℃的范围,优选为10~4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3小时的范围。

[I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3’)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使式(53)表示的化合物(式(53)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60)表示的化合物(式(60)中,Aa与式(3)中的定义相同。)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关于在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以列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

关于式(60)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5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4小时的范围。

[J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4’)表示的化合物,可通过从式(51)表示的化合物(式(5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经由式(61)表示的化合物(式(61)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的下述方法进行制造。

首先,在第1步骤中,通过将式(51)表示的化合物还原从而制造式(61)表示的化合物。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二甲氧基乙烷、1,4-二噁烷、二氯甲烷、氯仿、甲苯等。

反应中使用的还原剂例如可以列举硼烷-四氢呋喃络合物、硼烷-二甲硫醚络合物等。关于还原剂的用量,以式(51)表示的化合物为基准,为3~6当量的范围。

反应温度为-20~80℃的范围,优选为0~4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8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6小时的范围。

接着,在第2步骤中,通过使式(61)表示的化合物与式(54)表示的化合物(式(54)中,Ab与式(4)中的定义相同,X5表示卤素原子。)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式(4’)表示的化合物。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物。

反应中使用的碱可以列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式(61)表示的化合物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

关于式(54)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式(61)表示的化合物为基准,为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6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6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3小时的范围。

[K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5’)表示的化合物,通过使式(53)表示的化合物(式(53)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62)表示的化合物(式(62)中,X5表示卤素原子,L表示氢原子以及碳原子数1~4的烷基。)在碱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四氢呋喃、甲苯、乙酸乙酯、乙腈、二氯甲烷、氯仿、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

反应中使用的碱例如可以列举三乙胺、N,N-二异丙基乙胺、吡啶、4-二甲基氨基吡啶、碳酸钠、碳酸钾等。关于碱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10当量的范围。

关于式(62)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1~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20~100℃的范围,优选为10~9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10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8小时的范围。

[L法]

对于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3’)表示的化合物,也可通过使式(53)表示的化合物(式(53)中,X1、X2、X3以及X4与式(1)中的定义相同。)与式(60)表示的化合物(式(60)中,Aa与式(3)中的定义相同。)在酸存在下或不存在下进行反应从而制造。

反应中使用的溶剂例如可以列举甲苯、二氯甲烷、氯仿、二氯乙烷、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二甲基亚砜、硝基甲烷、硝基苯以及它们的混合溶剂,但是也可在无溶剂下进行。

反应中使用的酸例如可以列举三氯化铝、三溴化铝、镧系元素三氟甲磺酸盐、沸石、硫酸、磷酸、乙酸、三氟乙酸、盐酸、对甲苯磺酸、三氯化铁、二氯化锌、聚磷酸、四氯化钛、四溴化钛、氯化锡、三氟甲磺酸锌等。关于酸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0.01~10当量的范围。

对于式(60)表示的化合物的用量,以酰氯化物(53)为基准,为0.5~2当量的范围。反应温度为-20~250℃的范围,优选为10~100℃的范围。反应时间为10分钟~48小时的范围,优选为30分钟~16小时的范围。

[式(2”)表示的具体化合物]

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式(2”)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形态如下述表1-8所示。

作为式(2”)表示的具体化合物,可以列举:X1、X2、X3以及X4是下述表1所示的取代基的组合、Q以及A是表2~表8所示的取代基的组合的化合物。另外,J表示氧原子或硫原子。

以下,在本说明书中,有时会使用以下简称。

n:正

sec:仲

tert:叔

[表1]

X<sup>1</sup> X<sup>2</sup> X<sup>3</sup> X<sup>4</sup> Q,A
F H H F 表2~8所示的组合
F F H F 表2~8所示的组合
F H H CI 表2~8所示的组合
F F H CI 表2~8所示的组合
F F F F 表2~8所示的组合
F CI F F 表2~8所示的组合

[表2]

Q A
O H
O 甲基
O 乙基
O 2,2,2-三氟乙基
O 正丙基
O 3,3,3-三氟丙基
O 正辛基
O 异丁基
O 1,1,1-三氟丙-2-基
O 异丙基
O 炔丙基
O 3,3-二氯烯丙基
O 乙氧基羰基甲基
NH 叔丁基
NH 2-氨基乙基
NH 甲基
NH 氰基甲基
NH 乙基
NH 异丙基
NH 2-溴乙基
NH 正丙基
NH 烯丙基
NH 环己基
NH 环丙基
NH 正辛基
NH 2-(N-叔丁氧基羰基)氨基乙基
O 烯丙基
NH 2-甲氧基乙基
NH 2-羟基乙基
NH 2-巯基乙基
NH 甲氧基羰基甲基
NH 甲氧基
O 苄基

[表3]

[表4]

Q A
O 4-氰基苯基
O 4-甲基苯基
O 4-硝基苯基
O 肉桂基(cinnamyl)
O 苯基
NH 苯基
NCH<sub>3</sub> 3-异丙氧基苯基
NCH<sub>3</sub> 苯基
NH 2-氟苯基
NH 3-氟苯基
NH 4-氟苯基
NH 2-溴苯基
NH 3-溴苯基
NH 4-溴苯基
NH 2-碘苯基
NH 3-碘苯基
NH 4-碘苯基
NH 2-乙基苯基
NH 3-乙基苯基
NH 4-乙基苯基
NH 2-正丙基苯基
NH 3-正丙基苯基
NH 4-正丙基苯基
NH 2-正丁基苯基
NH 3-正丁基苯基
NH 4-正丁基苯基
NH 2-仲丁基苯基
NH 3-仲丁基苯基
NH 4-仲丁基苯基
NH 2-异丁基苯基
NH 3-异丁基苯基
NH 4-异丁基苯基
NH 2,3,5,6-四氟-4-三氟甲基苯基

[表5]

Q A
NH 2,3-二氯苯基
NH 2,4,6-三甲基苯基
NH 2,6-二甲基苯基
NH 2-氯苯基
NH 2-氰基-4-硝基苯基
NH 2-甲基苯基
NH 3,4,5-三氯苯基
NH 3,4,5-三甲氧基苯基
NH 3,4-二氟苯基
NH 3,4-二甲氧基苯基
NH 3,4-二甲基苯基
NH 3,5-二氯苯基
NH 3,5-二甲氧基苯基
NH 3,5-二甲基苯基
NH 3-苄基苯基
NH 3-溴-4-甲基苯基
NH 3-氯-4-氟苯基
NH 3-氯-4-甲基苯基
NH 3-氯-4-三氟甲基苯基
NH 3-氯苯基
NH 3-氰基苯基
NH 3-乙氧基羰基苯基
NH 2-乙氧基苯基
NH 3-乙氧基苯基
NH 3-氟-4-甲基苯基
NH 3-碘-4-甲基苯基
NH 2-正丙氧基苯基
NH 3-正丙氧基苯基
NH 4-正丙氧基苯基
NH 2-正丁氧基苯基
NH 3-正丁氧基苯基
NH 4-正丁氧基苯基
NH 2-仲丁氧基苯基

[表6]

Q A
NH 3-仲丁氧基苯基
NH 4-仲丁氧基苯基
NH 2-异丁氧基苯基
NH 3-异丁氧基苯基
NH 4-异丁氧基苯基
NH 2-叔丁氧基苯基
NH 3-叔丁氧基苯基
NH 4-叔丁氧基苯基
NH 2-三氟甲氧基苯基
NH 2-氰基苯基
NH 4-氯-3-苄基氨基羰基苯基
NH 2-三氯甲氧基苯基
NH 3-三氯甲氧基苯基
NH 4-三氯甲氧基苯基
NH 2-异丙氧基苯基
NH 3-异丙氧基苯基
NH 3-异丙基苯基
NH 2-甲氧基苯基
NH 3-甲氧基苯基
NH 3-甲基苯基
NH 3-苯氧基苯基
NH 3-叔丁氧基苯基
NH 3-三氟甲氧基苯基
NH 3-三氟甲基苯基
NH 4-氯-3-氟苯基
NH 4-氯苯基
NH 4-氰基苯基
NH 4-乙氧基羰基苯基
NH 4-乙氧基苯基
NH 4-氟-3-甲基苯基
NH 4-异丙氧基苯基
NH 2-异丙基苯基
NH 3-异丙基苯基

[表7]

Q A
NH 4-异丙基苯基
NH 4-甲氧基苯基
NH 4-甲基-3-甲氧基苯基
NH 4-甲基-3-硝基苯基
NH 4-甲基-3-三氟甲基苯基
NH 4-甲基苯基
NH 4-硝基苯基
NH 4-苯氧基苯基
NH 4-叔丁氧基苯基
NH 2-叔丁基苯基
NH 3-叔丁基苯基
NH 4-叔丁基苯基
NH 4-三氟甲氧基苯基
NH 2-羟基-1-苯基乙基
NH 1-(2,4-二氯苯基)乙基
NH 1-(4-氯苯基)乙基
NH 1-苯基乙基
NH 苯基磺酰基
NH H
O 4-乙基苯基
O 3-甲氧基苯基
O 2-乙氧基-2-氧代乙基
NH 4-三氟甲基苯基
NH 2-苯基乙基
NH 3,4-二氯苯基
NH 4-叔丁基-2-氟苯基
NH 炔丙基
NH 苯基羰基甲基
NH 2-硝基苯基
NH (6-氯吡啶-3-基)甲基
NH 3-硝基苯基
NH 4-正己基苯基
O 炔丙基

[表8]

Q A
NH 3-乙酰基苯基
NH 3-(甲基硫基)苯基
NH 3-羟基苯基
NH 苯并[d]噻唑-2-基
NH (3-(2,6-二氟吡啶-4-基羰基氨基)苯基)氨基
NH 3-氨基苯基
NH 4-氯-3-硝基苯基
O 4-甲氧基苯基
O 4-氟苯基
O 萘-1-基
O 环己基
O 3-甲基苯基
O 3-氟苯基
O 2-甲基苯基
O 2-氯苯基
O 2-氟苯基
O 3-氯苯基
O 正己基
O 正十二烷基
O 苯乙基(phenethyl)
O 4-异丙基苯基

作为式(2”)表示的化合物中的、A为式(2A)表示的基团的化合物,可以列举如下化合物,即,X1、X2、X3以及X4是下述表9所示的取代基的组合、并且Q是式:-O-(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n-NH-表示的二价基团、式:-O-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O-表示的二价基团、式:-NH-CH2-CH=CH-CH2-NH-表示的二价基团、环己烷-1,4-二基二氧基、环己烷-1,4-二基二氨基、式:-NH-(环己烷-1,4-二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1,3-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氨基、1,4-亚苯基二氧基、式:-NH-(1,4-亚苯基)-O-表示的二价基团、或式(2B)表示的二价基团的化合物。

[表9]

X<sup>1</sup> X<sup>2</sup> X<sup>3</sup> X<sup>4</sup>
F F H F
F H H CI
F CI H F
F F H CI
F F F F
F CI F F

[式(3’)表示的具体化合物]

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的式(3’)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形态如下述表10所示。

作为式(3’)表示的具体化合物,可以列举下述化合物,即,X1、X2、X3以及X4是下述表10所示的取代基的组合、并且Aa为哌啶-1-基、1-甲基-1-1H-吡咯-2-基、吗啉-4-基、吲哚啉-1-基、苯并异噻唑-3(2H)-酮-1,1-二氧化物-2-基、哌嗪-1-基、氮杂环丁烷-1-基、2,5-二氧代吡咯烷-1-基、3-氧代异噻唑-2(3H)-基、苯并[d]异噻唑-2(3H)-基、1,1-二氧代-3-氧代苯并[d]异噻唑-2(3H)-基、5,6-二氢-4H-1,3-噁嗪-2-基、1H-吡咯-2-基或异吲哚啉-2-基的化合物。

[表10]

X<sup>1</sup> X<sup>2</sup> X<sup>3</sup> X<sup>4</sup>
F H H CI
F CI H F
F F H CI
F F F F
F CI F F

[式(5’)表示的具体化合物]

式(1)表示的化合物之中的式(5’)表示的化合物的具体形态如下述表11以及12所示。

作为式(5’)表示的具体化合物,可以列举:X1、X2、X3以及X4是下述表11所示的取代基的组合、并且Z的取代基及其取代位置、以及m是下述表12中所示的组合的化合物。

[表11]

X<sup>1</sup> X<sup>2</sup> X<sup>3</sup> X<sup>4</sup> Z、m
F F H F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F H H Cl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F Cl H F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F F H Cl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F F F F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F Cl F F 表12中所示的组合

[表12]

Z m
4-甲基 1
5-甲基 1
4-氯 1
5-氯 1
4-氟 1
5-氟 1
4-甲基 2
5-甲基 2
4-氯 2
5-氯 2
4-氟 2
5-氟 2
4-甲基 3
5-甲基 3
6-甲基 3
4-氯 3
5-氯 3
6-氯 3
4-氟 3
5-氟 3
6-氟 3

[植物病原体]

成为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病害防除剂的防除对象的植物病原体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真菌、细菌、病毒等。

作为植物病原真菌,例如列举: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alternata)、梨黑斑病菌(Alternaria kikutiana)、灰霉病菌(Botrytis cinerea)、水稻胡麻叶斑病(Cochliobolusmiyabeanus)、马铃薯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atramentarium)、黄瓜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lagenarium)、黄瓜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f.sp.cucumerinum)、西红柿萎凋病菌(Fusarium oxysporum f.sp.lycopersici)、水稻恶苗病菌(Gibberella fujikuroi)、葡萄炭疽病菌(Glomerella cingulata)、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 solani)、西红柿小粒菌核病菌(Sclerotinia minor)、马铃薯黄萎病菌(Verticillium albo-atrum)、小麦叶锈病菌(Puccinia recondita)、大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马铃薯晚疫病菌(Phytophthora infestans)、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黄瓜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a)、西红柿早疫病菌(Alternaria solani)、蔬菜类菌核病菌(Sclerotinia sclerotiorum)、苹果黑星病菌(Venturia inaequalis)、桃褐腐病菌(Monilinia fructicola)、草莓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大豆紫斑病菌(Cercospora kikuchii)、甜菜褐斑病菌(Cercospora beticola)、小麦颖枯病菌(Leptosphaeria nodorum)、小麦白粉病菌(Blumeria graminis)等。作为上述植物病原真菌的特别优选的例子,可以列举水稻稻瘟病菌、小麦白粉病菌、小麦叶锈病菌、大麦白粉病菌。

另外,作为植物病原细菌,例如可以列举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欧文氏菌属(Erwinia)、果胶杆菌属(Pectobacterium)、黄单孢菌属(Xanthomonas)、伯克氏菌属(Burkholderia)、链霉菌属(Streptomyces)、雷尔氏菌属(Ralstonia)、棒形杆菌属(Clavibacter)、根单胞菌属(Rhizomonas)、土壤杆菌属(Agrobacterium)、芽孢杆菌属(Bacillus)、梭菌属(Clostridium)、短杆菌属(Curtobacterium)、泛菌属(Pantoea)、食酸菌属(Acidovorax)、节杆菌属(Arthrobacter)、红球菌属(Rhodococcus)等。作为上述植物病原细菌的优选例,可以列举黄单孢菌属,在上述黄单孢菌属中,优选为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izae)。

进而,作为植物病原病毒,可以列举麦类萎缩病毒(Soil-borne wheatmosaicvirus)、大豆花叶病毒(Soybean mosaic virus)、苜蓿花叶病毒(Alfalfa mosaic virus)、马铃薯卷叶病毒(Potato leaf roll virus)、黄瓜花叶病毒(Cucumber mosaic virus)、烟草花叶病毒(Tobacco mosaic virus)等。

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在本说明书中,所谓“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有效成分”,是指以能够获得植物病害防除效果的程度的量含有式(1)表示的化合物,只要以游离体、水合物、任意的溶剂化物、盐等形态包含式(1)表示的化合物作为活性成分即可,其含量没有特别限定。

在使用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病害防除剂作为农园艺用病害防除剂的有效成分的情况下,可以直接使用上述化合物,也可以按照农园艺用病害防除剂的常规方法,与作为农园艺用途而言被容许的载体、例如、固体载体、液体载体、气体状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进行混合,从而以乳剂、液剂、悬浮剂、水分散颗粒剂、粉剂、粒剂、片剂、油剂、气溶胶、流动剂(flowable agent)等任意的剂型的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制剂)的形态进行使用。关于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也可进一步含有其它的制剂用辅助剂。

作为可使用的载体,可以列举液体载体、固体载体、气体状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等。另外,作为制剂用辅助剂,可以列举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中通常使用的制剂用辅助剂。

作为固体载体,例如可以列举:粘土类(高岭土、硅藻土、膨润土、酸性白土等)、合成含水氧化硅、滑石、陶瓷、其它的无机矿物(杂白钙硅石(cerinite)、石英、硫、活性炭、碳酸钙、水合二氧化硅等)等的微粉末和/或粒状物、淀粉、乳糖、氯乙烯系聚合物、聚氨酯等合成聚合物。

作为液体载体,例如可以列举:醇类(甲醇、乙醇、异丙醇、聚乙二醇、丙二醇、二丙二醇、三丙二醇、甘油等)、酮类(丙酮、甲乙酮等)、芳香族烃类(苄醇、苯、甲苯、二甲苯、乙苯、甲基萘等)、脂肪族烃类(石蜡(paraffin)、正己烷、环己烷、煤油、煤油等)、醚类(二乙二醇单***、二乙二醇单甲醚、二异丙基醚、***、二噁烷、四氢呋喃等)、酯类(碳酸亚丙酯、乙酸乙酯、乙酸丁酯、苯甲酸苄酯、肉豆蔻酸异丙酯、丙二醇的脂肪酸酯等)、腈类(乙腈、异丁腈等)、酰胺类(二甲基甲酰胺、二甲基乙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等)、卤代烃类(二氯甲烷、三氯乙烷、四氯化碳等)、大豆油、棉籽油等动植物油类、二甲基亚砜、硅油、高级脂肪酸、丙三醇缩甲醛(glycerol formal)、水等。

作为气体状载体,可以列举LPG、空气、氮气、二氧化碳、甲醚等。

作为用于乳化、分散、扩散附着等的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例如可以使用:烷基硫酸酯类、烷基(芳基)磺酸盐类、聚氧化烯烷基(芳基)醚类、多元醇酯类、木质素磺酸盐等。进而,作为用于改善制剂的性状的辅助剂,例如可以使用羧甲基纤维素、***胶(Arabiangum)、聚乙二醇、硬脂酸钙等。

关于上述载体、表面活性剂、分散剂以及辅助剂,可根据需要各自单独地使用,或者组合进行使用。

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中的植物病害防除剂(式(1)表示的化合物)的含量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在乳剂中通常为1~50质量%,在水分散颗粒剂中通常为1~50质量%,在粉剂中通常为0.1~30质量%,在粒剂中通常为0.1~15质量%,在油剂中通常为0.1~10质量%,在气溶胶中通常为0.1~10质量%。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或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可直接地使用,也可根据需要进行稀释而使用。

关于植物病害防除剂或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可与其它的有害生物防除剂一起使用,例如,也可将抵抗性诱导剂以及其它的有害生物防除剂进行混合并散布,也可分别地设置时间差而散布或者同时地散布。

作为其它的有害生物防除剂,例如可以列举杀虫剂、灭菌剂、杀螨剂、除草剂、植物生长调节剂、肥料等,具体列举:例如杀虫剂手册(The Pesticide Manual、第13版TheBritish Crop Protection Council发行)以及涩谷索引(SHIBUYA INDEX第13版、2008年,SHIBUYA INDEX RESEARCH GROUP发行)中记载的物质。

作为上述杀虫剂,例如列举:乙酰甲胺磷(acephate)、敌敌畏(dichlorvos)、EPN、杀螟硫磷(fenitrothion)、克线磷(fenamifos)、丙硫磷(prothiofos)、丙溴磷(profenofos)、吡唑硫磷(pyraclofos)、甲基毒死蜱(chlorpyrifos-methyl)、毒虫畏(chlorfenvinphos)、内吸磷(demeton)、乙硫磷(ethion)、马拉硫磷(malathion)、蝇毒磷(coumaphos)、噁唑磷(isoxathion)、倍硫磷(fenthion)、二嗪农(diazinon)、硫双灭多威(thiodicarb)、涕灭威(aldicarb)、杀线威(oxamyl)、残杀威(propoxur)、甲萘威(carbaryl)、仲丁威(fenobucarb)、乙硫苯威(ethiofencarb)、苯硫威(fenothiocarb)、抗蚜威(pirimicarb)、呋喃丹(carbofuran)、丁硫克百威(carbosulfan)、呋线威(furathiocarb)、喹啉威(hyquincarb)、棉铃威(alanycarb)、灭多威(methomyl)、丙硫克百威(benfuracarb)、杀螟丹(cartap)、杀虫环(thiocyclam)、杀虫磺(bensultap)、三氯杀螨醇(dicofol)、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氟丙菊酯(acrinathrin)、联苯菊酯(bifenthrin)、乙氰菊酯(cycloprothrin)、氟氯氰菊酯(cyfluthrin)、四氟甲醚菊酯(dimefluthrin)、烯炔菊酯(empenthrin)、五氟苯菊酯(fenfluthrin)、甲氰菊酯(fenpropathrin)、炔咪菊酯(imiprothrin)、甲氧苄氟菊酯(metofluthrin)、氯菊脂(permethrin)、苯醚菊酯(phenothrin)、苄呋菊脂(resmethrin)、七氟菊酯(tefluthrin)、胺菊酯(tetramethrin)、四溴菊酯(tralomethrin)、四氟苯菊酯(transfluthrin)、氯氰菊酯(cypermethrin)、溴氰菊酯(deltamethrin)、氯氟氰菊酯(cyhalothrin)、氰戊菊酯(fenvalerate)、氟胺氰菊酯(fluvalinate)、醚菊酯(ethofenprox)、三氟醚菊酯(flufenprox)、苄螨醚(halfenprox)、氟硅菊酯(silafluofen)、灭蝇胺(cyromazine)、除虫脲(diflubenzuron)、氟苯脲(teflubenzuron)、氟环脲(flucycloxuron)、氟虫脲(flufenoxuron)、氟铃脲(hexaflumuron)、虱螨脲(lufenuron)、氟酰脲(novaluron)、氟幼脲(penfluron)、杀铃脲(triflumuron)、定虫隆(chlorfluazuron)、丁醚脲(diafenthiuron)、烯虫酯(methoprene)、苯氧威(fenoxycarb)、蚊蝇醚(pyriproxyfen)、氯虫酰肼(halofenozide)、虫酰肼(tebufenozide)、甲氧虫酰肼(methoxyfenozide)、环虫酰肼(chromafenozide)、环虫腈(dicyclanil)、噻嗪酮(buprofezin)、噻螨酮(hexythiazox)、双甲脒(amitraz)、杀虫脒(chlordimeform)、哒螨灵(pyridaben)、唑螨酯(fenpyroxymate)、嘧虫胺(flufenerim)、嘧螨醚(pyrimidifen)、吡螨胺(tebufenpyrad)、唑虫酰胺(tolfenpyrad)、嘧螨酯(fluacrypyrim)、灭螨醌(acequinocyl)、丁氟螨酯(cyflumetofen)、氟虫双酰胺(flubendiamide)、乙虫腈(ethiprole)、氟虫腈(fipronil)、乙螨唑(ethoxazole)、吡虫啉(imidacloprid)、烯啶虫胺(nitenpyram)、噻虫胺(clothianidin)、啶虫咪(acetamiprid)、呋虫胺(dinotefuran)、噻虫啉(thiacloprid)、噻虫嗪(thiamethoxam)、吡蚜酮(pymetrozine)、联苯肼酯(bifenazate)、螺螨酯(spirodiclofen)、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氟啶虫酰胺(flonicamid)、溴虫腈(chlorfenapyr)、蚊蝇醚(pyriproxyfene)、茚虫威(indoxacarb)、三氟甲吡醚(pyridalyl)、多杀菌素(spinosad)、阿维菌素(avermectin)、米尔倍霉素(milbemycin)、印楝素(azadirachtin)、烟碱(nicotine)、鱼藤酮(rotenone)、BT剂、昆虫病原病毒剂、埃玛菌素苯甲酸盐(emamectinbenzoate)、乙基多杀菌素(spinetoram)、新喹唑啉(间二氮杂苯)类杀虫剂(pyrifluquinazon)、氯虫酰胺(chlorantraniliprole)、溴氰虫酰胺(cyantraniliprole)、腈吡螨酯(cyenopyrafen)、螺虫乙酯(spirotetramat)、雷皮菌素(lepimectin)、氰氟虫腙(metaflumizone)、啶吡唑虫胺(pyrafluprole)、吡啶醇(pyriprole)、四氟甲醚菊酯(dimefluthrin)、抗螨唑(fenazaflor)、氟蚁腙(hydramethylnon)、唑蚜威(triazamate)、双丙环虫酯(afidopyropen)、Flupyrimin等。

关于上述灭菌剂,例如列举:嘧菌酯(azoxystrobin)、醚菌酯(kresoxym-methyl)、肟菌酯(trifloxystrobin)、肟醚菌胺(orysastrobin)、啶氧菌酯(picoxystrobin)、氟嘧菌酯(fluoxastrobin)等甲氧基丙烯酸酯(strobilurin)系化合物;嘧菌胺(mepanipyrim)、嘧霉胺(pyrimethanil)、嘧菌环胺(cyprodinil)等苯胺基嘧啶系化合物;***酮(triadimefon)、联苯***醇(bitertanol)、氟菌唑(triflumizole)、乙环唑(etaconazole)、丙环唑(propiconazole)、戊菌唑(penconazole)、氟硅唑(flusilazole)、腈菌唑(myclobutanil)、环唑醇(cyproconazole)、戊唑醇(tebuconazole)、己唑醇(hexaconazole)、咪鲜胺(prochloraz)、硅氟唑(simeconazole)等唑(azole)系化合物;灭螨猛(quinomethionate)等喹喔啉(quinoxaline)系化合物;代森锰(maneb)、代森锌(zineb)、代森锰锌(mancozeb)、福代锌(polycarbamate)、丙森锌(propineb)等二硫代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乙霉威(diethofencarb)等苯基氨基甲酸酯(phenyl carbamate)系化合物;百菌清(chlorothalonil)、五氯硝基苯(quintozene)等有机氯系化合物;苯菌灵(benomyl)、甲基硫菌灵(thiophanate-methyl)、卡苯达唑(carbendazole)等苯并咪唑系化合物;甲霜灵(metalaxyl)、噁霜灵(oxadixyl)、Ofurase、苯霜灵(benalaxyl)、呋霜灵(furalaxyl)、酯菌胺(cyprofuram)等苯基酰胺系化合物;抑菌灵(dichlofluanid)等次磺酸(sulfenic acid)系化合物;氢氧化铜(copper hydroxide)、8-羟基喹啉铜(oxine-copper)等铜系化合物;土菌消(hydroxyisoxazole)等异噁唑(isoxazole)系化合物;三乙膦酸铝(fosetyl-aluminium)、甲基立枯磷(tolclofos-methyl)等有机磷系化合物;克菌丹(captan)、敌菌丹(captafol)、灭菌丹(folpet)等N-卤代硫代烷基系化合物;速克灵(procymidone)、异菌脲(iprodione)、乙烯菌核利(vinclozolin)等二甲酰亚胺(dicarboxyimide)系化合物;氟酰胺(flutolanil)、灭锈胺(mepronil)等苯甲酰苯胺系化合物;丁苯吗啉(fenpropimorph)、烯酰吗啉(dimethomorph)等吗啉系化合物;氢氧化三苯基锡(fentinhydroxide)、乙酸三苯基锡(fentin acetate)等有机锡系化合物;咯菌腈(fludioxonil)、拌种咯(fenpiclonil)等氰基吡咯系化合物;此外,四氯苯酞(fthalide)、烯丙苯噻唑(probenazole)、阿拉酸式苯-S-甲基(acibenzolar-S-methyl)、噻酰菌胺(tiadinil)、异噻菌胺(isotianil)、环丙酰菌胺(carpropamid)、双氯氰菌胺(diclocymet)、氰菌胺(fenoxanil)、三环唑(tricyclazole)、咯喹酮(pyroquilon)、嘧菌腙(ferimzone)、氟啶胺(fluazinam)、霜脲氰(cymoxanil)、嗪胺灵(triforine)、啶斑肟(pyrifenox)、氯苯嘧啶醇(fenarimol)、苯锈啶(fenpropidin)、戊菌隆(pencycuron)、氰霜唑(cyazofamid)、环氟菌胺(cyflufenamid)、啶酰菌胺(boscalid)、吡噻菌胺(penthiopyrad)、丙氧喹啉(proquinazid)、苯氧喹啉(quinoxyfen)、噁唑菌酮(famoxadone)、咪唑菌酮(fenamidone)、异丙菌胺(iprovalicarb)、苯噻菌胺(benthiavalicarb-isopropyl)、氟吡菌胺(fluopicolide)、吡菌苯威(pyribencarb)、氟噻菌净(flutianil)、吡唑萘菌胺(isopyrazam)、Fenpicoxamid、春雷霉素(kasugamycin)、井冈霉素(validamycin)等。

作为上述杀螨剂,例如可以列举溴螨酯(bromopropylate)、三氯杀螨砜(tetradifon)、炔螨特(propargite)、双甲脒(amitraz)、苯硫威(fenothiocarb)、噻螨酮(hexythiazox)、苯丁锡(fenbutatin oxide)、除螨灵(dienochlor)、唑螨酯(fenpyroximate)、吡螨胺(tebufenpyrad)、哒螨灵(pyridaben)、嘧螨醚(pyrimidifen)、四螨嗪(clofentezine)、乙螨唑(etoxazole)、苄螨醚(halfenprox)、弥拜菌素(milbemectin)、灭螨醌(acequinocyl)、联苯肼酯(bifenazate)、嘧螨酯(fluacrypyrim)、螺螨酯(spirodichlofen)、螺甲螨酯(spiromesifen)、溴虫腈(chlorfenapyr)、阿维菌素(Avermectin)、腈吡螨酯(cyenopyrafen)、丁氟螨酯(cyflumetofen)等。

作为上述除草剂,例如可以列举:氰氟草酯(cyhalofop-butyl)、2,4-D等苯氧基酸系化合物;禾草畏(esprocarb)、甜菜安(desmedipham)等氨基甲酸酯系化合物;甲草胺(alachlor)、异丙甲草胺(metolachlor)等酰胺系化合物;敌草隆(diuron)、丁噻隆(tebuthiuron)等尿素系化合物;氯吡嘧磺隆(halosulfuron-methyl)、啶嘧磺隆(flazasulfuron)等磺酰基脲系化合物;嘧草醚(pyriminobac-methyl)等嘧啶基氧基苯甲酸系化合物;草甘膦(glyphosate)、双丙氨膦(bilanafos)、草铵膦(glufosinate-ammonium)等氨基酸系化合物等。

作为上述植物生长调节剂,例如可以列举乙烯利(ethephon)等乙烯剂;吲哚丁酸(indolebutyric acid)、吲唑酯(ethychlozate)等生长素(auxin agent);细胞***素剂(cytokinin agent);赤霉素剂(gibberellin agent);生长素(auxin)拮抗剂;矮化剂;蒸腾抑制剂等。

作为上述肥料,例如可以列举:尿素、硝酸铵、硝酸镁铵、氯化铵等氮质肥料;过磷酸石灰、磷酸铵、过磷酸镁、磷酸镁等磷酸质肥料;氯化钾、碳酸氢钾、硝酸钾镁(potassiummagnesium nitrate)、硝酸钾、硝酸钾钠(potassium sodium nitrate)等钾质肥料;硫酸锰、硝酸镁锰等锰质肥料;硼酸、硼酸盐等硼质肥料等。

1个实施方式中,本发明提供一种植物病害防除方法,其中,使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或上述化合物与植物体或种子进行接触,或包含在栽培床中。植物病害防除剂或上述化合物也可以以上述植物病害防除用组合物的形态使用。

使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或上述化合物与植物体接触时,与植物的茎叶部、根、根茎、块茎、球根、已发芽的芽等接触即可。另外,也可以使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或上述化合物与植物的种子接触。另外,作为栽培床,可以列举土壤、培育水稻的田面水、培育植物的载体、水耕栽培的水等。水耕栽培的水也可包含营养成分。

在本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组为使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或上述化合物与植物体或种子接触的方法、或者包含在栽培床中的方法,只要是在农业以及园艺中通常适用的施用方法即可,没有特别限定,例如可以列举茎叶散布、水面施用、土壤处理、育苗箱施用、种子处理、浸渍处理、肥料混合、灌水用水混合等。

关于本实施方式的植物病害防除剂的施用量,除了施用方法之外,还考虑航空散布以及超微量散布等的施用方式,可根据对象病害的种类以及发病程度、对象作物的种类以及对象部位进行确定。

例如,在将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散布于植物茎叶的情况下,在乳剂、水分散颗粒剂或流动剂的形态下,每10公亩(are),可使用由50~1000L的水将1~1000g制剂稀释而得到的溶液,在粉剂的形态下,每10公亩可使用1~10kg左右的制剂。

在将上述植物病害防除剂施用于土壤的情况下,例如,在粒剂的形态下,每10公亩可使用1~10kg左右。

实施例

以下,通过实施例来更具体地说明本发明,但本发明的范围不限定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在实施例中有时会使用以下简称。

ESI:电子喷雾离子化法;MS:质谱;IR:红外吸收光谱;n:正;tert:叔

[实施例1]

将2,3,6-三氟异烟酸(1.76g)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10mL),向该溶液中,加入溴乙烷(1.08g)与碳酸钾(1.38g),在80℃搅拌了2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物恢复至室温,加入乙酸乙酯之后用水进行了萃取,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去除溶剂。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1-117的化合物(产量1.44g)。

[实施例2]

将2,3,6-三氟异烟酸(5.28g)溶解于亚硫酰氯(30mL),加热回流1小时。将此反应物进行浓缩后,溶解于乙腈(30mL),加入3-氯-4-甲基苯胺(5.64g)与吡啶(3.20g),加热回流1小时。接着,将反应混合物恢复到室温,加入乙酸乙酯,用1N盐酸、1N氢氧化钠依次进行了清洗,然后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去除溶剂。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1-30的化合物(产量7.70g)。

[实施例3]

将2,3,6-三氟-4-吡啶甲醇(106mg)溶解于二氯甲烷(8mL),向该溶液中,加入乙酰氯(65mg),冷却为0℃,加入N,N-二异丙基乙胺(130mg),在室温下搅拌了整夜。接着,蒸馏去除溶剂后,溶解于***,依次用饱和碳酸钠、2%盐酸、饱和食盐水进行清洗,用无水硫酸镁将有机层进行了干燥。用蒸发器将溶剂蒸馏去除,然后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3-1的化合物(产量63.2mg)。

[实施例4]

将2,6-二氟异烟酸(50mg)溶解于氯仿(3.1mL),向该溶液中加入苯胺(29μL)和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65mg)、4-二甲基氨基吡啶(催化剂量),在室温下搅拌了3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而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然后依次用饱和氯化铵和饱和碳酸氢钠进行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去除溶剂。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1-143的化合物(产量66.3mg)。

[实施例5]

将2,3,6-三氟异烟酸(30mg)溶解于氯仿(3.1mL),向该溶液中加入乙二胺(6.0μL)、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38mg)、1-羟基苯并***(27mg)、三乙胺(30μL),在室温下搅拌了整夜。再一次,加入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38mg)、1-羟基苯并***(27mg),在室温下搅拌了3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然后依次用饱和氯化铵和饱和碳酸氢钠进行了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去除溶剂。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1-150的化合物(产量20.1mg)。

[实施例6]

将2,3,6-三氟异烟酸(100mg)溶解于N,N-二甲基甲酰胺(5.6mL),加入2-氯乙胺盐酸盐(79mg)、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128mg)、1-羟基苯并***(92mg)、三乙胺(101μL),在室温下搅拌了3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然后依次用饱和氯化铵和饱和碳酸氢钠进行了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将溶剂蒸馏去除,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N-(2-氯乙基)-2,3,6-三氟异烟酰胺(产量100mg)。

将上述获得的N-(2-氯乙基)-2,3,6-三氟异烟酰胺(20mg)溶解于四氢呋喃(8.4mL),在冰冷却下加入55%氢化钠(3.8mg),从而搅拌了3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然后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将溶剂蒸馏去除了。利用硅胶色谱法将残留物进行纯化,获得了实施例4-2的化合物(产量16mg)。

[实施例7]

将2,6-二氟异烟酸(80mg)溶解于乙腈(1mL),向该溶液中加入环己醇(50mg)与1-乙基-3-(3-二甲基氨基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96mg)、4-二甲基氨基吡啶(61mg),在室温下搅拌了24小时。接着,向反应混合物中加入水,用乙酸乙酯进行了萃取,然后依次用饱和碳酸氢钠水溶液和饱和氯化钠水溶液进行了清洗。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蒸馏去除溶剂。利用Preparative TLC将残留物纯化,获得了实施例1-205的化合物(产量42mg)。

[实施例8]

将2,3,6-三氟异烟酸(177mg、1.0mmol)溶解于二氯乙烷,向该溶液中加入亚硫酰氯(1mL),进行加热回流,搅拌2小时。将反应物用蒸发器蒸馏去除溶剂后,加入硝基甲烷(3mL)与1-甲基吡咯(54mg、0.67mmol)、三氟甲磺酸锌(II)(24mg、0.066mmol),在室温下整夜搅拌。反应混合物中加入碳酸氢钠之后,加入水,用氯仿进行了萃取。用无水硫酸钠将有机层进行干燥,用蒸发器蒸馏去除溶剂,利用硅胶色谱法(流动相:己烷/乙酸乙酯=1/1(体积比))将残留物纯化后,用己烷清洗,获得了化合物2-2(产量44mg、0.18mmol、收率27%)。

依照实施例1~8的方法,制造了下述表13~34中所示的、式(2”)表示的实施例1-1~实施例1-218的化合物。另外,制造了下述表35中所示的、式(3’)表示的实施例2-1~实施例2-5的化合物。另外,制造了下述表36中所示的、式(4’)表示的实施例3-1、实施例3-2的化合物。另外,制造了下述表37中所示的、式(5’)表示的实施例4-1~实施例4-4的化合物。

与由实施例1~8获得的化合物一同地,将式(2”)、(3’)、(4’)以及(5’)表示的各化合物的MS、IR、1H-NMR的数据示于表13~37。需要说明的是,作为1H-NMR(400MHz、500MHz或600MHz)的测定溶剂,在实施例1-8、实施例1-69、实施例1-175、实施例1-176以及实施例4-2的化合物中使用了氘代丙酮,在实施例1-93的化合物中使用了氘代氯仿:氘代甲醇=1:1,在其外的实施例化合物中使用了氘代氯仿。MS利用ESI-MS法进行测定。IR利用KBr法进行测定。

将式(2”)表示的实施例1-1~实施例1-218的化合物示于表13~34。

[表13]

[表14]

[表15]

[表16]

[表17]

[表18]

[表19]

[表20]

[表21]

[表22]

[表23]

[表24]

[表25]

[表26]

[表27]

[表28]

[表29]

[表30]

[表31]

[表32]

[表33]

[表34]

将式(3’)表示的实施例2-1~实施例2-5的化合物示于表35中。

[表35]

将式(4’)表示的实施例3-1以及实施例3-2的化合物示于表36中。

[表36]

将式(5’)表示的实施例4-1~实施例4-4的化合物示于表37中。

[表37]

[实施例9]

<对水稻稻瘟病的活性>

将调制成0.1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至10倍,将此稀释液供给于试验。使每1mL土壤浸入0.25mL的稀释液。向其中播种经过催芽处理的水稻种子(品种:十石),在植物栽培室内进行栽培。针对如上栽培的2叶期的水稻,喷雾接种已调节成1.5×105~5×105个/mL的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 oryzae)的分生孢子(conidium)悬浮液,在湿室(温度25℃、湿度100%)静置了24小时。其后,在植物栽培室中栽培,计数出第2叶上已形成的水稻稻瘟病的病斑数。基于所得的病斑数通过下述数学式算出防除值。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病斑数-处理区的病斑数)/无处理区的病斑数)×100下述实施例的化合物显示80以上的防除值,已确认到对水稻稻瘟病的防除效果。

1-1、1-2、1-3、1-4、1-5、1-7、1-9、1-12、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4、1-25、1-26、1-27、1-28、1-29、1-30、1-32、1-33、1-35、1-36、1-37、1-39、1-40、1-44、1-46、1-47、1-48、1-50、1-51、1-52、1-54、1-55、1-56、1-57、1-58、1-59、1-61、1-63、1-64、1-65、1-66、1-67、1-68、1-70、1-71、1-73、1-74、1-78、1-79、1-80、1-81、1-84、1-85、1-86、1-87、1-88、1-91、1-92、1-93、1-96、1-98、1-99、1-100、1-102、1-103、1-104、1-105、1-107、1-108、1-109、1-110、1-111、1-112、1-114、1-115、1-117、1-118、1-119、1-120、1-122、1-123、1-124、1-125、1-127、1-130、1-132、1-133、1-134、1-135、1-137、1-138、1-139、1-140、1-141、1-143、1-145、1-146、1-147、1-151、1-152、1-153、1-155、1-159、1-168、1-169、1-170、1-173、1-174、1-175、1-176、1-178、1-179、1-180、1-181、1-182、1-183、1-184、1-185、1-186、1-187、1-188、1-189、1-190、1-191、1-192、1-193、1-194、1-196、1-197、1-198、1-199、1-200、1-201、1-202、1-203、1-204、1-205、1-206、1-207、1-208、1-209、1-210、1-211、1-213、1-214、1-218、2-2、2-4、2-5、3-1、4-2、4-3、4-4

[实施例10]

<对水稻稻瘟病的活性>

将已调制成适当浓度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至10倍,添加1/1000容积的Neoesterin并且供给于试验。将化合物散布于在盆中栽培的2叶期或3叶期的水稻,在散布1天后,喷雾接种已调制为1.5×105~5×105个/mL的水稻稻瘟病菌(Pyriculariaoryzae)的分生孢子悬浮液,在湿室(温度25℃、湿度100%)静置了24小时。其后,在植物栽培室栽培,计数出第2叶上形成了的水稻稻瘟病的病斑数。基于所得的病斑数通过下述数学式算出防除值。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病斑数-处理区的病斑数)/无处理区的病斑数)×100下述实施例的化合物在25ppm的浓度显示出80以上的防除值,已确认出对水稻稻瘟病的防除效果。

1-19、1-30、1-38、1-41、1-44、1-59、1-134、1-135、1-139、1-168、1-172、1-174

下述实施例的化合物在200ppm的浓度显示出80以上的防除值,已确认出对水稻稻瘟病的防除效果。

1-3、1-18、1-32、1-33、1-86、1-93、1-98、1-102、1-103、1-105、1-129、1-131、1-132、1-133、1-134、1-135、1-137、1-138、1-139、1-168、1-169、1-170、1-172、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0、1-183、1-187、1-190、1-191、1-193、1-200、1-202、1-204、1-210、4-4

[实施例11]

<对水稻白叶枯病的活性>

将已调制为2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至10倍,添加1/1000容积的Neoesterin并且供给于试验。针对在盆中栽培的分蘖期的水稻散布化合物,散布3天后,使用有柄针镊子,创伤接种水稻白叶枯病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在湿室(温度21℃、湿度100%)静置一夜,然后在温室内栽培,在接种11天后计量出病斑的长度(病斑长)。基于所得的病斑长的平均值通过下述数学式算出防除值。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病斑长-处理区的病斑长)/无处理区的病斑长)×100

下述化合物在200ppm的浓度显示出50以上的防除值,已确认出对水稻白叶枯病的防除效果。

1-134、1-135、1-136、1-161

[实施例12]

<对大麦白粉病的活性>

将调制为2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至10倍,添加1/1000容积的Neoesterin并且供给于试验。针对栽培在小型底盘(30×20cm)中的播种约1个月后的两根大麦,散布化合物,在散布7天后,移动到大麦白粉病菌(Erysiphe graminis)自然感染的条件的温室内,在持续感染条件下栽培了约1个月。计数主干的旗叶的病斑数,基于所得的病斑数通过下述数学式算出防除值。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病斑数-处理区的病斑数)/无处理区的病斑数)×100

下述化合物在200ppm的浓度显示出50以上的防除值,已确认出对大麦白粉病的防除效果。

1-41、1-134、1-135

[实施例13]

<对小麦白粉病的活性>

针对实施例化合物1-134以及1-135,分别按照下述制剂例1制备出水分散颗粒剂,然后用水稀释至1000倍,制备散布液。针对孕穗期与孕穗期的10天前的小麦,以1L/m2的液量散布所调制的上述散布液,散布2次。在从第2次散布之后的约4周后,按照下述指数调查旗叶的病斑。基于指数,算出发病度,通过下述数学式由所得的发病度算出防除值。

指数(0~5)

0:没有病斑

1:发现1~3个病斑

2:发现4~10个病斑

3:发现11~20个病斑

4:有21个以上病斑,发病面积率不足叶面的二分之一

5:有21个以上的病斑,发病面积率为叶面的二分之一以上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发病度-处理区的发病度)/无处理区的发病度)×100

在实施例化合物1-134以及1-135中,确认到通过上述处理的防除值50以上的防除效果。

[实施例14]

<对小麦叶锈病的活性>

针对实施例化合物1-135,按照下述制剂例1而制备出水分散颗粒剂,然后利用水稀释为1000倍,制备出散布液。针对孕穗期与孕穗期的10天前的小麦,以1L/m2的液量散布所制备出的上述散布液,散布2次。在从第2次散布之后的约4周后,根据下述指数,调查了旗叶的病斑。以此指数为基础算出发病度,通过下述数学式由所得的发病度算出防除值。

指数(0~5)

0:没有病斑

1:发现1~3个病斑

2:发现4~10个病斑

3:发现11~20个病斑

4:有21个以上的病斑,发病面积率不足叶面的二分之一

5:有21个以上的病斑,发病面积率为叶面的二分之一以上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发病度-处理区的发病度)/无处理区的发病度)×100

在实施例化合物1-135中,确认到通过上述处理对小麦叶锈病的防除值50以上的防除效果。

[实施例15]

<对黄瓜霜霉病(cucumber downy mildew)的活性>

将已调制为0.4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为10倍,供给于试验。对栽培在盆中的1叶期的黄瓜(品种:四叶)的根部,每盆灌注土壤5mL。处理7天后,喷雾接种已调制为5×104个/mL的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胞子悬浮液,在湿室(温度25℃、湿度100%)静置了24小时。其后,在温室内栽培,在接种7天后,按照下述指数,调查了第2叶的病斑。以此指数为基础算出发病度,通过下述数学式由所获得的发病度算出防除值。

指数(0~5)

0:没有病斑

1:发病面积率不足5%

2:发病面积率5%以上、不足25%

3:发病面积率25%以上、不足50%

4:发病面积率50%以上、不足80%

5:发病面积率80%以上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发病度-处理区的发病度)/无处理区的发病度)×100

下述化合物显示出70以上的防除值,确认到对黄瓜霜霉病的防除效果。

1-117、1-134、1-135、1-143、1-218、4-2

[实施例16]

<对黄瓜霜霉病的活性>

将调制为1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为10倍,供于试验。对栽培在盆中的1叶期的黄瓜(品种:四叶),每盆散布1mL。在散布7天后,喷雾接种已调制为5×104个/mL的黄瓜霜霉病菌(Pseudoperonospora cubensis)的胞子悬浮液,在湿室(温度25℃、湿度100%)静置了24小时。其后,在温室内栽培,在接种7天后,根据下述指数调查了2叶的病斑面积率。以此指数为基础算出发病度,通过下述数学式由所得的发病度算出防除值。

指数(0~5)

0:没有病斑

1:发病面积率不足5%

2:发病面积率5%以上、不足25%

3:发病面积率25%以上、不足50%

4:发病面积率50%以上、不足80%

5:发病面积率80%以上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发病度-处理区的发病度)/无处理区的发病度)×100

下述化合物显示出70以上的防除值,确认到对黄瓜霜霉病的防除效果。

1-143、1-218

[实施例17]

<对黄瓜细菌性角斑病的活性>

关于实施例化合物1-134,按照下述制剂例1制备出水分散颗粒剂。用水稀释至6666倍,针对栽培在盆中的3叶期的黄瓜(品种:Natusuzumi(日语:夏すずみ)),每盆灌注20mL进行定植。在定植28天后,计数出第11~20片真叶上形成的病斑数。以所得的病斑数为基础通过下述数学式算出防除值。

防除值=((无处理区的病斑数-处理区的病斑数)/无处理区的病斑数)×100

在实施例化合物1-134中,确认到通过上述处理的防除值60以上的防除效果。

[实施例18]

<对水稻的生长繁殖障碍>

将已调制为0.2mg/mL的实施例化合物以及下述表38中所示的现有技术文献中记载的化合物(以下,分别称为比较例1~5的化合物。)的丙酮溶液用水稀释至10倍,将此稀释液供于试验。每1mL的土壤浸入0.25mL的稀释液。向其中播种经过催芽处理的水稻种子(品种:十石),在植物栽培室进行了栽培。对经如上栽培的一叶期的水稻的植株高度进行测量,算出在将无处理的植株高度设为100的情况下的植株高度比(以下,称为“无处理植株高度比”。)。根据该数值,判定有无生长繁殖阻碍。

已确认出:下述实施例化合物显示出无处理植株高度比80以上的生长繁殖,与比较例1~5的化合物相比药害减低。此结果表明,下述实施例化合物与式(1)中的X1、X2、X3或X4包含氯原子的化合物相比药害减低。

1-1、1-2、1-3、1-4、1-5、1-6、1-8、1-9、1-10、1-1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20、1-2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30、1-31、1-32、1-33、1-34、1-35、1-36、1-37、1-38、1-39、1-40、1-41、1-42、1-43、1-44、1-45、1-46、1-47、1-48、1-49、1-51、1-52、1-53、1-54、1-55、1-56、1-57、1-58、1-59、1-60、1-61、1-62、1-63、1-64、1-65、1-66、1-67、1-68、1-69、1-70、1-71、1-72、1-73、1-74、1-75、1-76、1-77、1-78、1-79、1-80、1-81、1-82、1-83、1-84、1-85、1-86、1-87、1-88、1-89、1-90、1-91、1-92、1-93、1-95、1-96、1-97、1-98、1-99、1-100、1-101、1-102、1-103、1-104、1-105、1-106、1-107、1-108、1-109、1-110、1-111、1-112、1-113、1-116、1-117、1-118、1-120、1-121、1-122、1-123、1-124、1-125、1-126、1-127、1-128、1-130、1-131、1-132、1-133、1-134、1-135、1-136、1-137、1-138、1-139、1-141、1-142、1-143、1-148、1-149、1-150、1-151、1-152、1-155、1-156、1-158、1-160、1-161、1-164、1-165、1-166、1-167、1-168、1-169、1-170、1-171、1-172、1-173、1-174、1-175、1-176、1-177、1-178、1-179、1-180、1-181、1-182、1-183、1-184、1-185、1-186、1-187、1-188、1-189、1-190、1-191、1-192、1-193、1-194、1-195、1-196、1-197、1-198、1-199、1-200、1-201、1-202、1-203、1-204、1-205、2-1、2-2、2-3、2-4、2-5、3-1、3-2、4-1、4-2、4-3、4-4、4-5

表38

[制剂例1]

将实施例化合物10质量份、月桂基硫酸盐2质量份、聚氧乙烯烷基醚2质量份、木质素磺酸盐3质量份、白炭墨(white carbon)4质量份以及粘土79质量份进行混合粉碎,得到水分散颗粒剂。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根据本发明可提供一种能够减轻药害的植物病害防除剂、新型化合物以及植物病害防除方法。本发明的植物病害防除剂以及新型化合物具有优异的抵抗性诱导活性,对植物病害的防除是有用的。

7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杀真菌组合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