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接器

文档序号:1720872 发布日期:2019-12-17 浏览:22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连接器 (Connector with a locking member ) 是由 长岛大介 于 2019-06-0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元件数量的增加,提高连接器的端子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及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的端子与汇流条的接触稳定性的连接器。连接器(1)的特征在于,包含:连接器主体(2);第一端子(5),其具有第一支承部(51)和具有第一接触部(52t)的第一主体部(52);第二端子(6),其具有第二支承部(61)和具有第二接触部(62t)并在与第一主体部之间夹入配对侧端子(101)的第二主体部(62);汇流条(8);以及扭簧(7),其具有将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向汇流条按压的线圈部(7a)、第一臂部(7b)和第二臂部(7c),第一臂部的第一前端部(71b)从第二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第一接触部向第二主体部施力,第二臂部(7c)的第二前端部(72b)从第一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第二接触部向第一主体部施力。(Provided is a connector wherein contact stability between a terminal of the connector and a mating terminal and contact stability between a terminal of the connector and a bus bar in the connector are improved while suppressing an increase in the number of components. The connector (1) is characterized by comprising: a connector main body (2); a first terminal (5) having a first support portion (51) and a first main body portion (52) having a first contact portion (52 t); a second terminal (6) having a second support portion (61) and a second body portion (62) having a second contact portion (62t) and sandwiching a mating terminal (101) with the first body portion; a bus bar (8); and a torsion spring (7) having a coil portion (7a) for pressing the first and second support portions against the bus bar, a first arm portion (7b) and a second arm portion (7c), wherein a first tip portion (71b) of the first arm portion biases the first contact portion against the second body portion from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second body portion, and a second tip portion (72b) of the second arm portion (7c) biases the second contact portion against the first body portion from the side opposite to the first body por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

背景技术

以往,存在具有将配对侧连接器的端子夹入的一对端子的连接器。例如,在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连接器的技术,包括:壳体;多个接点对,其排列并固定在壳体且分别由互相绝缘的2个接点构成;多个弹性辅助部件,其与多个接点对对应且分别被对应的接点对保持,而不固定在壳体,构成接点对的2个接点被配置为由弹性接触片构成,该弹性接触片具有分别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对应的接点接触的接触部且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嵌合方向延伸,并且接触部互相对置,弹性辅助部件从互相对置的接触部的外侧将构成对应的接点对的2个接点夹入,并且边在2个接点保持绝缘性边进行接触。根据专利文献1的连接器,即使配对侧连接器的多个接点具有排列偏差,也能够进行可靠性高的连接。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97573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欲解决的问题

可是,在连接器中,期望能够抑制元件数量的增加,同时提高连接器的端子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及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的端子与汇流条的接触稳定性。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元件数量增加,同时提高连接器的端子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及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的端子与汇流条的接触稳定性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本发明的连接器的特征在于,连接器主体,所述连接器主体具有壁部和从所述壁部突出的轴部;第一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绕所述轴部转动自如,并具有:第一支承部,其具有被所述轴部插通的第一插通部;和第一主体部,其立起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并具有与配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第一接触部;第二端子,所述第二端子绕所述轴部转动自如,具有:第二支承部,其具有被所述轴部插通的第二插通部;和第二主体部,其立起设置在所述第二支承部,并具有与所述配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即第二接触部,并且将所述配对侧端子夹入在所述第二主体部与所述第一主体部之间;汇流条,所述汇流条设置在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与所述壁部之间,并与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电连接;以及扭簧,所述扭簧具有:线圈部,其在被所述轴部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所述第一主体部与所述第二主体部之间,并将所述第一支承部和所述第二支承部向所述汇流条按压;第一臂部,其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壁部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和第二臂部,其从所述线圈部的所述壁部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所述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所述第一臂部的前端部即第一前端部向所述壁部侧的相反侧折弯,沿着所述第一接触部延伸,并从所述第二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所述第一接触部向所述第二主体部施力,所述第二臂部的前端部即第二前端部向所述壁部侧折弯,沿着所述第二接触部延伸,并从所述第一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所述第二接触部向所述第一主体部施力。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包含扭簧,该扭簧具有将第一支承部和第二支承部向汇流条按压的线圈部、第一臂部和第二臂部。第一臂部的前端部即第一前端部向壁部侧的相反侧折弯,沿着第一接触部延伸,并从第二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第一接触部向第二主体部施力。第二臂部的前端部即第二前端部向壁部侧折弯,沿着第二接触部延伸,并从第一主体部侧的相反侧对第二接触部向第一主体部施力。根据本发明所涉及的连接器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抑制元件数量的增加,提高连接器的端子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及连接器内的连接器的端子与汇流条的接触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示出配对侧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

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俯视图。

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

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扭簧的立体图。

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侧视图。

图8是实施方式的外壳的立体图。

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扭簧与外壳的关系的立体图。

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内部俯视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连接器

2:连接器主体

2a:前侧壁部

2b:底壁部

2c:后侧壁部

2d:第一侧壁部

2e:第二侧壁部

2f:切除部

3:外壳

4:壳体

5:第一端子

6:第二端子

7:扭簧

7a:线圈部

7b:第一臂部

7c:第二臂部

8:汇流条

8a:插通部

8b:突起

9:盖体

21a、21b:固定部

22:开口部

23:轴部

24:分隔壁部

25:端子容纳部

31:按压部

51:第一支承部

51a:第一插通部

52:第一主体部

52a:第一弯折部

52b:第二弯折部

52c:第一切除部

52t:第一接触部

61:第二支承部

61a:第二插通部

62:第二主体部

62a:第一弯折部

62b:第二弯折部

62c:第二切除部

62t:第二接触部

71a:第一延伸部

71b:第一前端部

71c:第一弯曲部

72a:第二延伸部

72b:第二前端部

72c:第二弯曲部

100:配对侧连接器

101:接头(配对侧端子)

102:框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此外,本发明不限于本实施方式。另外,下述的实施方式的构成要素包含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容易想到的要素或者实际上相同的要素。

[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10来说明实施方式。实施方式涉及连接器。图1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立体图。图2是示出配对侧连接器的一个例子的立体图。图3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俯视图。图4是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分解立体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的扭簧的立体图。图6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侧视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内部的侧视图。图8是实施方式的外壳的立体图。图9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的扭簧与外壳的关系的立体图。图10是示出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与配对侧连接器的连接状态的内部俯视图。

图1所示的连接器1是阴型连接器。连接器1与图2所示的配对侧连接器100连接。连接器1和配对侧连接器100例如被用作车辆的后门的供电用连接装置。作为一个例子,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被配置在车辆侧,配对侧连接器100被配置在后门。利用后门的开关动作,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配对侧端子)相对于连接器1***拔出。当接头101被***连接器1时,连接器1的后述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接头101电连接。此外,连接器1和配对侧连接器100可以用作对于车辆的能装拆的座椅的供电用连接装置。

如图1所示,连接器1具有连接器主体2、外壳3和壳体4。连接器1还包含后述的第一端子5、第二端子6和扭簧7。连接器主体2是容纳第一端子5、第二端子6和扭簧7等的框体。外壳3是覆盖连接器主体2的开口部并形成封闭空间的盖体。壳体4作为将从连接器主体2突出的汇流条8包围,并且与电源侧的连接器嵌合的嵌合部发挥功能。

连接器主体2具有供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的开口部22。连接器主体2具有向侧方突出的一对固定部21a、21b。固定部21a、21b是相对于车身等被固定的部分。固定部21a、21b向与前后方向正交的方向突出。此外,关于连接器1,将***拔出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方向称为“前后方向”,将固定部21a、21b突出的方向称为“横向”。另外,关于连接器1,将与前后方向和横向分别正交的方向称为“纵向”。固定部21a向横向的一侧突出,固定部21b向横向的另一侧突出。开口部22形成于连接器主体2的前后方向的一侧的壁部(以下称作“前侧壁部”)2a。在下面的说明中,关于连接器1,将前后方向中与配对侧连接器100连接的一侧称为“前侧”,将前侧的相反侧称为“后侧”。

在前侧壁部2a,3个开口部22在横向并列配置。在连接器主体2内,与1个开口部22对应地配置有一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如图3所示,连接器主体2除了前侧壁部2a外,具有底壁部2b、后侧壁部2c和一对侧壁部2d、2e。各壁部2a、2b、2c、2d、2e由合成树脂一体成型。底壁部2b是矩形的板状的构成部。前侧壁部2a从底壁部2b的前端向纵向突出。后侧壁部2c从底壁部2b的后端附近的部分向纵向突出。在后侧壁部2c设置有与壳体4对应的切除部2f。在连接器主体2,与底壁部2b对置的部分为开口部。壳体4以从切除部2f向后侧突出的状态相对于连接器主体2固定。

第一侧壁部2d和第二侧壁部2e从底壁部2b的横向端部向纵向突出。更具体而言,第一侧壁部2d从底壁部2b的横向的一端向纵向突出,第二侧壁部2e从底壁部2b的横向的另一端向纵向突出。侧壁部2d、2e将底壁部2b夹在其间地在横向对置。另外,壁部2a、2c、2d、2e与底壁部2b一起形成容纳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等的容纳空间。连接器主体2具有从底壁部2b向纵向突出的轴部23。轴部23是圆柱形的构成部,与底壁部2b垂直。轴部23被配置在底壁部2b的前后方向的中央部。在实施方式的连接器主体2,沿着横向配置有三条轴部23。

在相邻的轴部23之间分别配置有分隔壁部24。分隔壁部24是与底壁部2b一体形成,且从底壁部2b向纵向突出的平板状的壁部。分隔壁部24将一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其他一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隔开。在连接器主体2,利用一对侧壁部2d、2e和一对分隔壁部24形成端子容纳部25。在各端子容纳部25分别配置有一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连接器主体2具有3个端子容纳部25。在各端子容纳部25分别容纳有一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三对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中的一对与接地线连接,其他两对与电源连接。

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是与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电连接的端子。如图4所示,第一端子5具有第一支承部51和第一主体部52。第一支承部51具有被轴部23插通的第一插通部51a。第一主体部52立起设置在第一支承部51。第一支承部51和第一主体部5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第一端子5绕轴部23转动自如地被支承。第一端子5例如从一片金属板利用冲压等加工而形成。第一主体部52具有:向板厚方向的一侧呈凸状弯折的第一弯折部52a;以及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呈凸状弯折的第二弯折部52b。在第一主体部52,第一弯折部52a设置在前端侧,第二弯折部52b设置在后端侧。第一主体部52具有与接头101接触的接触部即第一接触部52t。在实施方式中,第一接触部52t是第一弯折部52a中在横向与接头101的与第一弯折部52a接触的面重叠的部分(参照图10)。第一支承部51与第一主体部52的后端部分相连。在第一主体部52的前端装载有盖体9(参照图3)。盖体9是由合成树脂等形成的绝缘性的部件。

第二端子6具有第二支承部61和第二主体部62。第二支承部61具有被轴部23插通的第二插通部61a。第二主体部62立起设置在第二支承部61。第二主体部62具有弯折为大致S形的板状的形状。第二支承部61和第二主体部62由具有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第二端子6绕轴部23转动自如地被支承。第二端子6例如从一片金属板利用冲压等加工而形成。第二主体部62具有:向板厚方向的一侧呈凸状弯折的第一弯折部62a;以及向板厚方向的另一侧呈凸状弯折的第二弯折部62b。在第二主体部62,第一弯折部62a设置在前端侧,第二弯折部62b设置在后端侧。第二主体部62具有与接头101接触的接触部即第二接触部62t。在实施方式中,第二接触部62t是第一弯折部62a中在横向与接头101的与第一弯折部62a接触的面重叠的部分(参照图10)。第二支承部61与第二主体部62的后端部分相连。在第二主体部62的前端装载有盖体9(参照图3)。

第二端子6的形状实际上与第一端子5的形状平面对称。更具体说明,如图3所示,在配置在端子容纳部25的状态下,俯视下的第一端子5的第一主体部52的形状是S形。另一方面,在配置在端子容纳部25的状态下,俯视下的第二端子6的第二主体部62的形状是倒S形。另外,第一端子5的第一支承部51从第一主体部52向横向的一侧弯折,与之相对,第二端子6的第二支承部61从第二主体部62向横向的另一侧弯折。

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被配置为第一弯折部52a与第一弯折部62a在横向对置。第一端子5的第一弯折部52a向第二端子6侧凸出,第二端子6的第一弯折部62a向第一端子5侧凸出。第一主体部52和第二主体部62将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夹入在第一弯折部52a的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一弯折部62a的第二接触部62t之间。利用该构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接头101电连接。

扭簧7对一对端子5、6施加使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二接触部62t互相接近的方向的按压力。更具体而言,扭簧7由具有弹性的一条线状部件构成,并具有线圈部7a、第一臂部7b和第二臂部7c。

线圈部7a是呈螺旋状卷绕的构成部。如图5所示,第一臂部7b是线状部件的端部,具有第一延伸部71a和第一前端部71b。第一延伸部71a是从线圈部7a的一端70a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直线地延伸的部分。第一前端部71b是第一臂部7b的前端部。在线圈部7a的轴向,第一前端部71b向线圈部7a的另一端70b侧折弯。实施方式的第一前端部71b被设置为沿着线圈部7a的轴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一部分P1。此外,第一前端部71b在第一部分P1之外也可以具有弯曲的部分。

第二臂部7c是线状部件的端部,具有第二延伸部72a和第二前端部72b。第二延伸部72a是从线圈部7a的另一端70b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并直线地延伸的部分。第二前端部72b是第二臂部7c的前端部。在线圈部7a的轴向,第二前端部72b向线圈部7a的一端70a侧折弯。实施方式的第二前端部72b被设置为沿着线圈部7a的轴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二部分P2。此外,第二前端部72b在第二部分P1之外也可以具有弯曲的部分。扭簧7构成为例如在未施加外力的状态下,第一延伸部71a与第二延伸部72a在前端部侧成为锐角。在实施方式中,从线圈部7a的轴向观察,第一臂部7b与第二臂部7c互相不交叉地向线圈部7a的半径方向的外侧延伸。

在实施方式的第一臂部7b,在第一延伸部71a与第一前端部71b之间设置有第一弯曲部71c。第一弯曲部71c从第一延伸部71a到第一前端部71b弯曲。第一弯曲部71c与第一部分P1的基端部71d连接。第一前端部71b经由第一弯曲部71c与第一延伸部71a连接,从而在线圈部7a的轴向,向线圈部7a的另一端70b侧折弯。

在实施方式的第二臂部7c,在第二延伸部72a与第二前端部72b之间设置有第二弯曲部72c。第二弯曲部72c从第二延伸部72a到第二前端部72b弯曲。第二弯曲部72c与第二部分P2的基端部72d连接。第二前端部72b经由第二弯曲部72c与第二延伸部72a连接,从而在线圈部7a的轴向,向线圈部7a的一端70a侧折弯。

如图3所示,轴部23***通在扭簧7的线圈部7a。在实施方式中,轴部23的突出方向与线圈部7a的轴向一致。线圈部7a配置在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此时,扭簧7以第一臂部7b和第二臂部7c从轴部23向前侧突出的姿势配置。

如图6所示,第一主体部52具有第一切除部52c。第一切除部52c形成于第一主体部52的底壁部2b侧的端部。第一臂部7b经由第一切除部52c从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通向外侧。第一前端部71b从第二主体部62侧的相反侧对第一接触部52t向第二主体部62施力。第一前端部71b沿着第一接触部52t延伸。第一前端部71b与第一接触部52t线接触。

如图7所示,第二主体部62具有第二切除部62c。第二切除部62c形成于第二主体部62的底壁部2b侧相反侧的端部。第二臂部7c经由第二切除部62c而从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通向外侧。第二前端部72b从第一主体部52侧的相反侧对第二接触部62t向第一主体部52施力。第二前端部72b沿着第二接触部62t延伸。第二前端部72b与第二接触部62t线接触。

如图3所示,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在第一主体部52和第二主体部62的转动方向对置。在从轴部23的突出方向观察时,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在从第一接触部52t朝向第二接触部62t的方向并列配置。

如图6所示,在从第一接触部52t朝向第二接触部62t(参照图3)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前端部71b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前端部72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实施方式中,从第一接触部52t朝向第二接触部62t的方向是指与前后方向和纵向正交的方向(即横向)。

在线圈部7a被后述外壳3向汇流条8按压的状态(参照图9)时,在纵向(轴部23的突出方向),优选的是第一部分P1的末端部71e位于与第二部分P2的基端部72d相同的位置。另外,在线圈部7a被后述外壳3向汇流条8按压的状态(参照图9)时,在纵向,优选的是第二部分P2的末端部72e位于与第一部分P1的基端部71d相同的位置。

此外,末端部71e可以位于与第二部分P2的基端部72d相比距离壁部(底壁部2b)远的位置。另外,末端部72e可以位于与第一部分P1的基端部71d相比距离壁部(底壁部2b)近的位置。

扭簧7用一对前端部(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将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二接触部62t夹入,从而产生使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二接触部62t接近的转动方向的作用力。

在末端部71e在纵向位于基端部72d与末端部72e之间的范围的情况下,纵向的末端部71e的位置越接近基端部72d,第一前端部71b向第一接触部61t的作用力越稳定。

在末端部72e在纵向位于基端部71d与末端部71e之间的范围的情况下,纵向的末端部72e的位置越接近基端部71d,第二前端部72b向第二接触部62t的作用力越稳定。

汇流条8是具有导电性的连接部件。汇流条8将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搭载在车辆的电源等电连接。汇流条8设置在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与底壁部2b之间。在实施方式中,如图4所示,汇流条8具有插通部8a。在第一端子5、第二端子6和汇流条8被配置在端子容纳部25时,如图4所示,轴部23以插通部8a、第一插通部51a、第二插通部61a的顺序插通。所以,汇流条8被连接器主体2的底壁部2b支承,第一端子5被汇流条8支承,第二端子6被第一端子5支承。

汇流条8具有突起8b,该突起能滑动地支承第一端子5的第一支承部51(参照图6、图7)。突起8b的形状是椭圆形,与第一支承部51线接触或者点接触。突起8b是与第一支承部51的电接点。第二端子6在第二支承部61的下表面具有突起。第二端子6的突起被第一端子5的第一支承部51能滑动地支承。第二端子6的突起是与第一支承部51的电接点。扭簧7与插通部8a、第一插通部51a、第二插通部61a一起,被轴部23插通而组装。

在实施方式中,线圈部7a被外壳3压入并组装。如图8所示,在外壳3设置有按压部31。按压部31从外壳3的与连接器主体2的底壁部2b对置的面3a突出。本实施方式的按压部31的形状是前端开放的圆筒形。三条按压部31在横向并列配置。各按压部31被设置在与连接器主体2的轴部23对应的位置。按压部31的内径的值略大于轴部23的外径的值。即,按压部31能在其内部***轴部23。

如图9所示,外壳3向汇流条8按压线圈部7a。利用该构成,线圈部7a在被轴部23插通的状态下,将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向汇流条8按压。

回到图2,配对侧连接器100具有接头101、框体102。接头101是配对侧连接器100的端子,由导电性的金属等形成。框体102具有凹形状的嵌合部102a。接头101从嵌合部102a的底部突出。嵌合部102a与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的前端部嵌合。利用该嵌合,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到连接器1的开口部22。

图10示出与配对侧连接器100接合的连接器1的内部。如图10所示,一对端子5、6利用扭簧7的作用力来将配对侧连接器100的接头101夹入,从而与接头101电连接。更详细而言,一对端子5、6绕轴部23转动,将接头101夹入在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二接触部62t之间。扭簧7利用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将第一接触部52t与第二接触部62t向接头101按压,维持连接器1与配对侧连接器100的电连接状态。

如以上说明,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包含:连接器主体2,其具有壁部(底壁部2b)和从壁部(底壁部2b)突出的轴部23;第一端子5,其绕轴部23转动自如,并具有:第一支承部51,具有被轴部23插通的第一插通部51a;以及第一主体部52,立起设置在第一支承部51并具有与配对侧端子(接头101)接触的接触部即第一接触部52t;第二端子6,其绕轴部23转动自如,并具有:第二支承部61,具有被轴部23插通的第二插通部61a;以及第二主体部62,立起设置在第二支承部61并具有与配对侧端子(接头101)接触的接触部的第二接触部62t,且将配对侧端子(接头101)夹入在第二主体部62与第一主体部52之间;汇流条8,其设置在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与壁部(底壁部2b)之间,与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电连接;以及扭簧7,其具有:线圈部7a,在被轴部23插通的状态下配置在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并将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向汇流条8按压;第一臂部7b,从线圈部7a的壁部(底壁部2b)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以及第二臂部7c,从线圈部7a的壁部(底壁部2b)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向半径方向的外侧突出,第一臂部7b的前端部即第一前端部71b向壁部(底壁部2b)侧的相反侧折弯,并沿着第一接触部52t延伸,从第二主体部62侧的相反侧对第一接触部52t向第二主体部62施力,第二臂部7c的前端部即第二前端部72b向壁部(底壁部2b)侧折弯,并沿着第二接触部62t延伸,从第一主体部52侧的相反侧对第二接触部62t向第一主体部52施力。

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将与配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夹入并施力,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1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在本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中,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对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向彼此接近的方向施力。即,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施力的方向、与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转动并夹入配对侧端子的方向实际上一致。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取得的效果是:利用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对与配对侧端子接触的接触部直接地施力,从而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另外,扭簧7的线圈部7a将第一支承部51和第二支承部61向汇流条8按压。利用该构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汇流条的接触稳定性提高。

即,实施方式的扭簧7用1个部件提高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以及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汇流条8的接触稳定性。所以,取得的效果是:能够抑制元件数量的增加,提高连接器1的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配对侧端子(接头101)的接触稳定性、以及连接器1内的端子(第一端子5和第二端子6)与汇流条8的接触稳定性。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在第一主体部52和第二主体部62的转动方向对置,在从轴部23的突出方向观察时,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在从第一接触部52t朝向第二接触部62t的方向并列并配置。

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在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实际上一致的状态下,将配对侧端子夹入。利用该构成,能够提高连接器1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另外,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在前后方向的相对位置实际上一致的状态下,由于将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夹入,因此,在前后方向,能够对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稳定施力。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器1的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在从第一接触部52t朝向第二接触部62t的方向观察时,第一前端部71b的至少一部分与第二前端部72b的至少一部分重叠。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一前端部71b具有沿着轴部23的突出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一部分P1,第二前端部72b具有沿着轴部23的突出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二部分P2,在轴部23的突出方向,第一部分P1的末端部71e位于与第二部分P2的基端部72d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与第二部分P2的基端部72d相比距离壁部(底壁部2b)侧远的位置。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一前端部71b具有沿着轴部23的突出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一部分P1,第二前端部72b具有沿着轴部23的突出方向直线地延伸的第二部分P2,在轴部23的突出方向,第二部分P2的末端部72e位于与第一部分P1的基端部71d相同的位置或者位于与第一部分P1的基端部71d相比距离壁部(底壁部2b)侧近的位置。

利用该构成,对于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的作用力稳定地作用。例如,即使连接器1振动,由于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被沿着纵向(轴部23的突出方向)延伸的前端部(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夹着,因此,抑制接触部位的偏离。所以,能够提高连接器1与配对侧端子的接触稳定性。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一前端部71b与第一接触部52t线接触,第二前端部72b与第二接触部62t线接触。

在实施方式的构成中,可以增大扭簧7(第一前端部71b和第二前端部72b)与主体部(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的接触面积。所以,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扭簧7可以对接触部(第一接触部52t和第二接触部62t)稳定地施加作用力。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一主体部52具有供第一臂部7b从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通向外侧的第一切除部52c。

在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连接器1中,第二主体部62具有供第二臂部7c从第一主体部52与第二主体部62之间通向外侧的第二切除部62c。

与使臂部(第一臂部7b、第二臂部7c)相对于主体部(第一主体部52和第二主体部62)单纯交叉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纵向(线圈部7a的轴向)的扭簧7的大小。所以,能够使连接器1在纵向上小型化。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了在从纵向(线圈部7a的轴向)观察时,第一臂部7b与第二臂部7c向线圈部7a的径向的外侧延伸而互相不交叉的构成,但不限于该构成。例如,第一臂部7b与第二臂部7c在从纵向(线圈部7a的轴向)观察时也可以交叉。在该情况下,第一前端部71b对第二接触部62t向第一接触部52t侧施力,第二前端部72b对第一接触部52t向第二接触部62t侧施力。另外,第一切除部52c形成于第一主体部52的底壁部2b侧的相反侧的端部。另外,第二切除部62c形成于第二主体部62的底壁部2b侧的端部。

21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连接端子和端子连接结构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