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文档序号:1733064 发布日期:2019-12-20 浏览:28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Double-steel-cable horizontal lifeline system ) 是由 欧志明 于 2019-09-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涉及高空防坠落装置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生命承重线、张紧装置、缓冲装置、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支撑座,生命承重线的端部均设有张紧装置,第一端部固定座与张紧装置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座,第一连接座与第一端部固定座挂接,张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第一连接座上,生命承重线另一端的张紧装置与第二端部固定座之间设有缓冲装置以及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分别滑行于两根生命承重线上,支撑座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生命承重线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穿设孔中,两个操作人员可交叉通行,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ouble-steel-cable horizontal lifeline system, which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high-altitude anti-falling devices and comprises a first end fixing seat, a second end fixing seat, a life load-bearing line, a tensioning device, a buffer device, a first connecting seat, a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 first sliding block, a second sliding block and a supporting seat, wherein the tensioning device is arranged at the end part of the life load-bearing line,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first end fixing seat and the tensioning device,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is connected with the first end fixing seat in a hanging manner, the tensioning device is detachably fixed on the first connecting seat, the buffer device and the second connecting seat are arranged between the tensioning device at the other end of the life load-bearing line and the second end fixing seat, the first sliding block respectively slides on two life load-bearing lines, the supporting seat is provided with two through holes, the two life load-bearing lines respectively slide in the two through holes, two operators, the flexibility of operation can not be influenced each other, and the operation is carried out simultaneously, so that the working efficiency is improved.)

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高空防坠落装置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

背景技术

安全生命线系统是通过固定安装在现有建筑结构上方的钢丝绳及配件,在系统覆盖范围内为高空作业人员提供连续不间断的移动锚固支撑,发生坠落时用于防止发生坠落,保障人员高空安全的设施。安全生命线系统分为防坠落水平生命线系统和防坠落垂直生命线系统两大类。防坠落水平生命线系统是一种保障人员水平移动安全的锚固装置,常安装于屋顶、行车轨道、雨棚下方等环境,亦称为水平生命线、水平安全线。防坠落垂直生命线系统是一种保障人员垂直移动安全的锚固装置,常安装于爬梯、铁塔、深井等环境。亦称为垂直生命线、垂直安全线、垂直爬梯保护系统。

现有公开号为CN103949023A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水平生命线系统,其括固定支座、调节张紧装置、生命线、中间扶撑、外转角扶撑、内转角扶撑、缓冲器,固定支座一端固定在固定部分,另一端连接缓冲器,缓冲器另一端连接生命线,缓冲器有预紧、吸能、缓冲作用,其内部的弹性元件对生命线作用反作用力预紧生命线系统,对冲击动能转化为弹性势能,吸收并减缓冲击力。

上述技术方案中,当两人同时使用同一条生命线进行操作时,操作人员通过专用滑块一前一后悬挂在生命线上,从头至尾进行陆续操作,但由于滑块必须一前一后连接在生命线上,无法实现多人交叉通行,当其中一个操作人员停止运动后,就会影响后续操作人员的灵敏性,导致无法继续前进进行操作,且从头至尾移动进行操作的时间较长,从而降低工作效率,另外,当生命线长久使用发生断裂时,同一条生命线的操作人员就会同时发生意外坠落,导致受伤,因此,存在待改进之处。

发明内容

针对实际运用中所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两个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可交叉通行,且相互之间不会影响操作的灵活性,同时进行操作,提高工作效率,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生命承重线、张紧装置、缓冲装置、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以及支撑座,所述生命承重线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连接座、第二连接座的形状、结构一致,所述第一滑块、第二滑块的形状、结构一致;

所述张紧装置用于拉直所述生命承重线且调整所述生命承重线的张紧度,所述生命承重线的端部均设有所述张紧装置,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与所述张紧装置之间设有所述第一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座与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挂接,所述张紧装置可拆卸固定在所述第一连接座上,所述生命承重线另一端的所述张紧装置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之间设有所述缓冲装置以及所述第二连接座,所述缓冲装置用于吸收发生坠落时来自所述生命承重线的动能,所述缓冲装置与所述第二端部固定座挂接,所述第二连接座与所述缓冲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生命承重线与所述第二连接座可拆卸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滑块滑行于其中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上,所述第二滑块滑行于另外一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上,所述支撑座用于提高两个所述生命承重线的支撑力,所述支撑座上设有两个穿设孔,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分别滑动穿设于两个所述穿设孔中,所述支撑座于所述穿设孔处的外壁呈圆面设置,且所述穿设孔两端的外壁开设有便于第一滑块、第二滑块通行的引导斜面。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端部固定座以及第二端部固定座分别安装在建筑上,当需要两个操作人员同时进行工作时,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滑块在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另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滑块在另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独立进行操作,即使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突然发生事故需要停止前进时,也不会阻挡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继续前进,减少对相邻生命承重线上操作人员的影响,从而提高运动的灵活性,且两个操作人员可分别于头尾处进行相对移动进行操作,实现交叉通行,从而减少操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当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发生断裂情况时,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不会受到影响,减少发生坠落的人员数量,且紧急情况下,还可救助即将发生坠落的操作人员,从而减小人员伤亡。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形成有活动间隙,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贯穿开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孔以及第二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轴线的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安装孔的轴线,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中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销,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远离所述第一安装孔的侧面设为第一平面且所述第一平面呈平滑面设置,所述第一平面上开设有便于与建筑物进行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螺孔。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当建筑中的安装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位置存在高度差时,安装人员可根据安装位置的实际情况调整第一固定销的位置,即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的两个第一固定销分别处于第一安装孔或第二安装孔中,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可通过第一安装螺孔安装于建筑上,通过两个第一固定销之间的高度差来平衡安装位置的高度差,使得生命承重线最终保持水平状态,从而减小滑行的阻力。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端部固定座上设有第二固定销,所述第二固定销可拆卸安装于所述第一安装孔或所述第二安装孔中。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安装孔、第二安装孔中都安装有第一固定销或第二固定销,无需现场安装时再根据安装位置的高度差去调整第一固定销的位置,且当建筑上设有便于操作人员抓紧的位置时,操作人员可将对应的绳索挂接在第一端部固定座、第二端部固定座未被使用的固定销上,延长操作人员的行进路线,从而扩大操作人员的操作范围,未被使用的固定销亦可作为安装及检修人员进行安装或检修作业时的备用挂点使用。

进一步的,所述支撑座包括支撑底板、安装框架以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行套筒,所述安装框架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框架远离所述支撑底板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螺孔,所述滑行套筒的内径与所述生命承重线的直径适配以形成所述穿设孔,所述滑行套筒分别处于与所述支撑底板的两侧且与所述支撑底板固定连接。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框架通过第二安装螺孔与建筑进行安装,且安装框架与支撑底板可拆卸固定连接,安装框架的设置相对增大支撑座的高度,且安装时可根据建筑安装位置的高度来更换适合的安装框架,便于生命承重线处于水平状态,生命承重线处于滑行套筒中减小生命承重线在重力作用下下垂的可能性,从而提高生命承重线的支撑力,并可增大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对抗坠落冲击力的强度。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之间设有用于实现不同转向角度的转向座,所述转向座包括转向底板、安装套筒、第一转向弯管以及第二转向弯管,所述安装套筒固定于所述转向底板上,所述第一转向弯管、第二转向弯管分别处于所述转向底板的两侧且同圆心设置,所述第一转向弯管、第二转向弯管均开设有与所述生命承重线适配的通槽。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套筒与建筑的安装位置连接,实现转向座的安装,当建筑上无法在一个方向上安装生命承重线时,转向座的设置使得生命承重线可实现转向设置,可根据不同要求实现不同角度转向,方便安装,提高生命线系统的适用性。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滑块包括固定架、引导轮以及转动架,所述转动架通过设置转轴与所述固定架铰接,所述引导轮与所述固定架转动连接,所述转动架靠近所述转轴处形成阻挡块,所述阻挡块、固定架以及所述引导轮之间形成限位空间,所述固定架靠近所述阻挡块的端部与所述阻挡块形成通行通道,所述通行通道的间隙距离小于所述生命承重线的直径,所述通行通道的间隙距离大于所述支撑底板、转向底板的厚度。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生命承重线在限位空间中滑动,阻挡块的设置使得生命承重线在滑行过程中阻挡其脱离限位空间,且通行通道的设置实现生命承重线无法从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中脱离,且第一滑块以及第二滑块可从支撑座及转向座上顺畅通行的目的。

进一步的,所述转动架与所述固定架之间设有防转结构,所述转动架上贯穿开设有通行夹槽,所述固定架远离所述引导轮的一端处于所述通行夹槽中,所述防转结构包括贯穿开设在所述转动架与固定架上的卡孔以及挂接于所述卡孔中的卡定挂件。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转动架在转动过程中固定架在通行夹槽中运动,生命承重线安装好之后,将卡定挂件挂接于卡孔,使得转动架与固定架难以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阻挡块阻挡生命承重线脱离限位空间,且操作人员可通过卡定挂件悬挂在第一滑块或第二滑块上,防转机构的设置使得阻挡块难以在生命承重线的推动下带动转动架转动,从而提高第一滑块与生命承重线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连接座包括连接底板以及两个连接侧板,两个所述连接侧板平行设置且固定于所述连接底板的同一侧,所述连接底板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所述连接侧板上开设有呈镜像设置的两个活动豁口,处于同一侧的所述活动豁口形成供操作人员安装所述张紧装置的安装空间。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张紧装置分别安装在两个连接孔处,实现两根生命承重线的分开设置,安装空间的设置方便安装人员安装以及调整张紧装置的位置,从而调整生命承重线的张紧程度。

进一步的,所述张紧装置包括连接螺杆,所述连接螺杆穿设于所述连接孔中,所述连接螺杆与所述第一连接座之间设有安装结构,所述安装结构包括螺纹穿设在所述连接螺杆上的垫块以及用于抵紧所述垫块的抵紧螺母,所述垫块设有张紧指示结构,所述张紧指示结构包括处于所述垫块与所述生命承重线之间且与所述垫块同轴设置的指示弹簧,所述指示弹簧一端外露于所述垫块,且所述指示弹簧外露于所述垫块的端部靠近所述连接侧板设置。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安装人员通过调节连接螺杆在连接孔中的位置,从而调整生命承重线的张紧程度,再通过垫块与抵紧螺母的配合将连接螺杆紧固在连接孔上,保证张紧装置与第一连接座的连接强度,另外,通过在紧固垫块的过程中观察指示弹簧外露于垫块的长度,可以直观反映出生命承重线的张紧程度。

进一步的,两根所述生命承重线之间的距离为90cm~130cm。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吊设在生命承重线上时,减少相邻两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身体之间的碰撞,从而提高操作人员操作的灵敏度,提高工作效率,且使得悬挂在第一滑块、第二滑块上的防坠落设备互不干涉。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通过设置第一端部固定座、支撑座、生命承重线等结构,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滑块在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另一个操作人员通过第二滑块在另一根生命承重线滑行运动,独立进行操作,即使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突然发生事故需要停止前进时,也不会阻挡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继续前进,减少对相邻生命承重线上操作人员的影响,从而提高运动的灵活性,且两个操作人员可分别于头尾处进行相对移动进行操作,实现交叉通行,从而减少操作的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另外,当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发生断裂情况时,另一根生命承重线上的操作人员不会受到影响,减少发生坠落的人员数量,且紧急情况下,还可救助即将发生坠落的操作人员,从而减小人员伤亡;

(2)通过设置转向座,当建筑上无法在一个方向上安装生命承重线时,转向座的设置使得生命承重线可实现转向设置,可根据不同要求实现不同角度转向,方便安装,提高生命线系统的适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整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展示第一端部固定座与第一连接座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展示缓冲装置与第一连接座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展示支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展示第一滑块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展示防转结构、转动架、固定架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展示转向座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展示指示弹簧与垫块连接关系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第一端部固定座;01、活动间隙;02、第一安装孔;03、第二安装孔;04、第一平面;05、第一安装螺孔;2、生命承重线;3、张紧装置;31、连接螺杆;4、缓冲装置;5、第一连接座;51、连接底板;52、连接侧板;53、连接孔;54、活动豁口;6、第一滑块;61、固定架;62、引导轮;63、转动架;631、通行夹槽;64、阻挡块;7、支撑座;71、支撑底板;72、安装框架;73、滑行套筒;74、第二安装螺孔;8、第一固定销;9、安装结构;91、垫块;92、抵紧螺母;10、第二固定销;11、限位空间;12、防转结构;121、卡孔;122、卡定挂件;13、转向座;131、转向底板;132、安装套筒;133、第一转向弯管;134、第二转向弯管;14、第二滑块;15、第二连接座;16、第二端部固定座;17、通行通道;18、指示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不仅限于此。

如图1所示,一种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系统,包括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生命承重线2、张紧装置3、缓冲装置4、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以及支撑座7,生命承重线2设置有两根且相互平行设置,两根生命承重线2之间的距离为90cm~120cm。张紧装置3用于拉直生命承重线2且调整生命承重线2的张紧度,生命承重线2的端部均设有张紧装置3,张紧装置3一共设置有四个,第一端部固定座1与生命承重线2一端的两个张紧装置3之间设有第一连接座5,第一连接座5与第一端部固定座1挂接,两个张紧装置3可拆卸固定在第一连接座5上。生命承重线2另一端的张紧装置3与第二端部固定座16之间设有缓冲装置4以及第二连接座15,缓冲装置4用于吸收发生坠落时来自生命线的动能,缓冲装置4与第二端部固定座16挂接,第二连接座15与缓冲装置4传动连接,生命承重线2与第二连接座15可拆卸固定连接。

整个生命线系统通过第一端部固定座1以及第二端部固定座16与建筑上的安装位置固定。第一滑块6滑行于其中一根生命承重线2上,第二滑块14滑行于另外一根生命承重线2上,不同的操作人员通过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分别滑行在两根生命承重线2上,使得在作业过程中实现交叉通行。

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一连接座5、第二连接座15的形状、结构一致,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的形状、结构一致。

如图2所示,具体的,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形成有活动间隙01,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贯穿开设有相互平行设置的第一安装孔02以及第二安装孔03,且第一安装孔02与第二安装孔03均与活动间隙01连通,第一安装孔02的轴线的在竖直方向上高于第二安装孔03的轴线。第一安装孔02或第二安装孔03中通过设置限位环可拆卸安装有第一固定销8,第一端部固定座1远离第一安装孔02的侧面设为第一平面04且第一平面04呈平滑面设置,第一平面04上开设有便于与建筑物进行螺栓连接的第一安装螺孔05,第一端部固定座1或第二端部固定座16均可通过第一安装螺孔05安装于建筑上。

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座5包括连接底板51以及两个连接侧板52,两个连接侧板52平行设置且固定于连接底板51的同一侧,连接底板51上开设有两个连接孔53,张紧装置3通过连接孔53与第一连接座5连接。本实施例中,张紧装置3可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绳夹固定装置,本实施例中对张紧装置3不详细赘述。张紧装置3用于拉直所述生命承重线2且调整所述生命承重线2的张紧度,张紧装置3包括固定外罩、夹紧内罩、螺母以及连接螺杆31,连接螺杆31开设有同轴设置的通槽,夹紧内罩处于固定外罩内部且与固定外罩活动卡接,生命承重线2的末端穿过夹紧内罩伸入连接螺杆31的通槽,连接螺杆31与固定外罩螺纹连接且连接螺杆31伸入固定外罩中推动夹紧内罩,使得夹紧内罩与固定外罩固定卡接,同时夹紧内罩夹紧钢丝绳,通过螺母将固定外罩锁紧,实现生命承重线2末端的固定。

生命承重线2两端均设有张紧装置3,在发现生命承重线2松弛时,无论在生命承重线2的任何一端都可直观察觉,并快速进行调整,而无需固定到生命承重线2某一端进行调节,节约检修时间,并有效减少检修人员已松弛的生命承重线2上移动带来安全隐患,在长度较长的生命线系统中尤为明显。

结合图2和图3,张紧装置3中的连接螺杆31穿设于连接孔53中,连接螺杆31与第一连接座5之间设有安装结构9,安装结构9包括螺纹穿设在连接螺杆31上的垫块91以及用于抵紧垫块91的抵紧螺母92,通过旋拧抵紧螺母92直至垫块91与连接底板51抵紧,从而实现张紧装置3固定在连接底板51上。

如图8所示,垫块91设有张紧指示结构,张紧指示结构包括处于垫块91与生命承重线2之间且与垫块91同轴设置的指示弹簧18,指示弹簧18一端外露于垫块91,且指示弹簧18外露于垫块91的端部靠近连接侧板52设置,通过在紧固垫块91的过程中观察指示弹簧18外露于垫块91的长度,可以直观反映出生命承重线2的张紧程度。

如图2所示,连接侧板52上开设有呈镜像设置的两个活动豁口54,活动豁口54呈四分之一的圆形状,处于同一侧的活动豁口54形成供操作人员安装张紧装置3的安装空间,方便操作人员于安装空间处活动连接螺杆31以及拧动抵紧螺母92。

在实际安装作业时,根据建筑上两个安装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的位置来选择第一固定销8设于第一安装孔02或第二安装孔03中,从而平衡两个安装位置的高度差。本实施例中,两个第一固定销8均处于第一安装孔02中。两个连接侧板52上共同通过限位环可拆卸连接有限位销,第一连接座5带有限位销的端部伸进活动间隙01中与第一固定销8交叉抵接,第一固定销8阻挡限位销脱离活动间隙01,实现第一端部固定座1与第一连接座5的连接。

生命承重线2另一端的张紧装置3如上述的设置,与第二连接座15上的连接孔53也通过安装结构9固定连接。

上述的缓冲装置4采用现有技术中常用的缓冲装置4,本实施例中对缓冲装置4不详细赘述。缓冲装置4包括支撑套筒、牵拉段、滑移杆、缓冲单元以及限位柱,滑移杆设置为螺栓,滑移杆未带有头部的端部于支撑套筒的一个底壁滑移穿设于支撑套筒中,且滑移杆的此端部与限位柱固定连接,滑移杆另一端延伸出支撑套筒与牵拉段固定连接,缓冲单元为具有弹性材料制成,例如弹性聚氨酯,缓冲单元滑动穿设在滑移杆上,使得缓冲单元分别与限位螺母以及支撑套筒的内壁抵接。牵拉段通过限位销与限位环的配合与第二连接座15可拆卸固定连接,支撑套筒的另一端也通过限位销与限位环的配合与第二端部固定座16中的第一固定销8交叉挂接,第一固定销8阻挡限位销脱离活动间隙01,实现第二端部固定座16与缓冲装置4的连接。

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第一端部固定座1上设有第二固定销10,第二固定销10可拆卸安装于第二安装孔03中,使得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上均设置有第一固定销8、第二固定销10,当操作人员运动至生命承重线2的端部时,操作人员在能抓紧建筑物上固定点的前提下可将身上的绳索挂接于第二固定销10上,扩大作业范围。

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支撑座7用于提高两个生命承重线2的支撑力。支撑座7包括支撑底板71、安装框架72以及两个相互平行设置的滑行套筒73,安装框架72的侧面通过螺栓与支撑底板71固定连接,安装框架72远离支撑底板71的侧面开设有第二安装螺孔74,支撑座7通过第二安装螺孔74安装于建筑上,滑行套筒73的内径与生命承重线2的直径适配以形成穿设孔,滑行套筒73分别处于与撑底板71的两侧且与撑底板71固定连接,生命承重线2分别穿设于穿设孔中,减小生命承重线2在自身重力下下垂的可能性,且滑行套筒73两端的外壁开设有便于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通行的引导斜面,引导斜面的设置减小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通过滑行套筒73的通行阻力,实现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的无障碍通行。

结合图5和图6,第一滑块6包括固定架61、引导轮62以及转动架63,转动架63通过设置转轴与固定架61铰接,引导轮62与固定架61转动连接,引导轮62设置有两个,引导轮62的轮面中间呈平面,两端与引导轮62呈弧面过渡连接,便于生命承重线2顺畅滑动。转动架63靠近转轴处形成阻挡块64,阻挡块64、固定架61以及引导轮62之间形成限位空间11,固定架61靠近阻挡块64的端部与阻挡块64形成通行通道17,通行通道17的间隙距离小于生命承重线2的直径,通行通道17的间隙距离大于支撑底板71、转向底板131的厚度,且通行通道17的两端间隙距离大于通行通道17中间的间隙距离,通行通道17的设置实现生命承重线2无法从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中脱离,且第一滑块6以及第二滑块14可从支撑座7及转向座13上顺畅通行的目的。

转动架63与固定架61之间设有防转机构。具体的,转动架63上贯穿开设有通行夹槽631,固定架61远离引导轮62的一端处于通行夹槽631中,防转结构12包括开设在转动架63与固定架61上的卡孔121以及挂接于卡孔121中的卡定挂件122。卡定挂件122可采用安全钩或者其他连接设备,使得转动架63与固定架61难以发生相对转动,从而实现阻挡块64阻挡生命承重线2脱离限位空间11,从而提高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与生命承重线2的连接稳定性,保证操作人员的安全。

操作人员正常使用双钢缆水平生命线时,若需将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取下,必须在安全环境下进行如下步骤,第一步,先取下连接在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上的安全钩等连接设备;第二步,转动转动架63后,方可将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从生命承重线2上移除。两步操作相互制约,可有效防止操作人员在正常使用中误操作造成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与生命承重线2意外脱离,亦可防止操作人员在身处危险环境中时单独将第一滑块6或第二滑块14从生命承重线2上取下。

本实施例中,第一滑块6以及第二滑块14采用活动式设计,可在生命承重线2的任何位置挂上或取下,增加作业灵活性,在多套水平生命线系统并存时,第一滑块6以及第二滑块14的通用性可减少企业投入成本。第一滑块6以及第二滑块14采用双滚轮设计,以滚动代替滑动,在生命承重线2上移动更顺畅。

如图7所示,两根生命承重线2之间设有用于实现不同转向角度的转向座13,转向座13包括转向底板131、安装套筒132、第一转向弯管133以及第二转向弯管134,安装套筒132固定于转向底板131上,转向座13通过安装套筒132安装于建筑上,第一转向弯管133、第二转向弯管134分别处于转向底板131的两侧且同圆心设置,第一转向弯管133、第二转向弯管134均开设有与生命承重线2适配的通槽,生命承重线2穿设于通槽中,由于第一转向弯管133、第二转向弯管134呈弯形结构,本实施例中实现生命承重线2约90°的转弯,在其他实施例中,第一转向弯管133、第二转向弯管134可根据实际安装情况调整弯度。

本实施例中,相比于市场上主流水平生命线尽量减少第一端部固定座1、第二端部固定座16、缓冲装置4及张紧装置3的长度,以增加生命承重线2的安装长度,最大限度提升双钢缆水平生命线的有效安全覆盖范围。

本发明的工作过程如下:

两个操作人员分别处于生命承重线2的两端,两个操作人员分别通过第一滑块6、第二滑块14分别滑行在两根生命承重线2上,二者在整个生命线系统上交叉通行,在建筑上实现作业。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用于异形幕墙清洁的多关节机器人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