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芯壳体、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文档序号:1801433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20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电芯壳体、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Battery cell shell, single battery and battery pack ) 是由 戴亨伟 张立鹏 林秀德 胡春波 肖谋远 杨伟 张耀 于 2021-08-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电芯壳体、单体电池与电池包,电芯壳体包括主体、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沿主体的宽度方向分别设置于主体的相对两侧,其中,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相邻电芯壳体的第二限位件配合,以限制电芯壳体的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的位移。电芯壳体之间能够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减少外部限位件的使用,有助于缩小电池包的整体体积与构件数量。(The application discloses electric core casing, battery cell and battery package, electric core casing include main part, first locating part and second locating part, and first locating part sets up respectively in the relative both sides of main part with the second locating part along the width direction of main part, and wherein, first locating part can cooperate with the second locating part of adjacent electric core casing to the displacement of at least one side in length direction, direction of height and the width direction of restriction electric core casing. Can carry on spacingly through the cooperation of first locating part and second locating part between the electric core casing, can reduce the use of outside locating part, help reducing the whole volume and the component quantity of battery package.)

电芯壳体、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芯壳体、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背景技术

在动力电池领域,通常将多个单体电池安装在电芯壳体内组成电池包。为了实现各单体电池的稳定放置,相关技术中电池包还包括有限位结构,通过限位结构对单体电池进行各向定位,然后这种方式既会增加电池包的构件数量,也会增加电池包的体积。

发明内容

本申请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申请提出一种电芯壳体,能够减少电池包的构件数量,减少电池包的体积。

本申请还提出了应用上述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与电池包。

根据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电芯壳体:

主体;

第一限位件,沿所述主体的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一侧;

第二限位件,沿所述宽度方向设置于所述主体相对的另一侧;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的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与所述宽度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电芯壳体,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电芯壳体之间能够通过第一限位件与第二限位件的配合进行限位,能够减少外部限位件的使用,有助于缩小电池包的整体体积与构件数量。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高度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电芯壳体还包括第三限位件,所述第三限位件与所述第一限位件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同一侧,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限位件扣接,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一凸出部与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后侧面,所述第二凸出部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上侧面或者下侧面:

所述第三限位件包括第三连接部与第三扣接部,所述第三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能够发生沿所述高度方向的弹性运动,所述第三扣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三连接部;

其中,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一凸出部抵接,所述第三限位件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凸出部扣接。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一连接部与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一扣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部,所述第一扣接部、所述第一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限定出第一凹槽;

所述第二限位件包括第二连接部与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二扣接部连接于所述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扣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主体限定出第二凹槽;

其中,所述第一扣接部能够插接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用于容纳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扣接部,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长度方向延伸设置;

所述第一限位件包括第四连接部与第四扣接部,所述第四连接部连接于所述主体,所述第四扣接部连接于所述第四连接部;

所述第二限位件具有沿所述长度方向贯通的限位腔,以及与所述限位腔连通的开口,沿所述高度方向,所述第四扣接部的最大尺寸大于所述开口的最大尺寸;

其中,所述第四连接部能够穿设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开口,所述第四扣接部能够插接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限位腔内,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高度方向和所述宽度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均至少设置为两个,沿所述高度方向,至少两个所述第一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至少两个所述第二限位件分别设置于所述主体的两端。

根据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中的至少一个沿所述高度方向延伸设置,沿所述长度方向,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错位设置,且所述第一限位件能够与相邻所述电芯壳体的所述第二限位件抵接,以限制所述电芯壳体沿所述长度方向的位移。

根据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单体电池,包括:

所述的电芯壳体;

电芯,位于所述电芯壳体内。

根据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电池包,包括:

电池壳体;

所述的单体电池,所述单体电池设置为多个,均位于所述电池壳体内,相邻所述单体电池之间通过所述第一限位件与所述第二限位件配合以进行限位。

本申请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申请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做进一步的说明,其中:

图1为相关技术中单体电池的立体示意图;

图2为相关技术中电池包的分解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一实施例中电芯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电芯壳体的侧视图;

图5为采用图3中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A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单体电池装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单体电池另一种装配方式的示意图;

图9为采用本申请第二实施例中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0为图9中B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1为图9中单体电池的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12为图9中单体电池的另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13为采用本申请第三实施例中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装配后的剖视图;

图14为图13中C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5为图13中单体电池的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剖视图;

图16为图15中D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3中单体电池的另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剖视图;

图18为图17中E区域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图13中单体电池的另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20为图13中单体电池的另一种替代装配方式的放大示意图;

图21为本申请第四实施例中电芯壳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22为采用图21中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装配后的俯视图。

附图标记:

电芯壳体100;

主体110、前侧面111、后侧面112、上侧面113;

第一限位件120、第一连接部121、第一扣接部122、第一凹槽123、第四连接部124、第四扣接部125;

第二限位件130、第一凸出部131、第二凸出部132、第二连接部133、第二扣接部134、第二凹槽135、限位腔136、开口137;

第三限位件140、第三连接部141、第三扣接部142;

电池包200;

侧向限位件210;

顶部限位件22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申请,而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以上,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

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技术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本申请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意性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本申请适用于长厚比较大的单体电池,该类型单体电池的典型构造如图1所示,其为矩形体,且长度方向的尺寸(例如图1中左右方向的尺寸)大于高度方向的尺寸(例如图1中上下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例如图1中左右方向的尺寸),从而整体呈长条状。

上述单体电池组合成电池包200的常见方式如图2所示,由于单体电池宽度方向的尺寸最小,因此多个单体电池沿宽度方向排列。由图示可知,除向下的方向之外(单体电池在重力作用能够始终与底部的支撑结构接触),单体电池在其他方向上均未被约束。为了实现各单体电池的稳定放置,则需要从上方、左方、右方、前方与后方分别进行限位,相关技术中常见的方式是通过外部限位件进行限位,例如在单体电池的侧向设置侧向限位件210进行左方、右方、前方与后方的限位,同时通过在单体电池的上方设置顶部限位件220进行上方限位,显然,外部限位件不但会增加整个电池包200的体积,同时也会增加构件的数量,增加成本。

基于上述,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芯壳体100,通过壳体自身的限位结构实现壳体间的限位,能够减少外部限位件的使用,有助于缩小电池包200的整体体积与构件数量。参照图3、图4,本实施例的电芯壳体100包括主体110、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主体110用于容纳电芯等电池的内部结构,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均连接于主体110,用于实现电池间的限位。

以图示为例,主体110为矩形壳体,内部具有容纳电芯的空腔,主体110为长条形结构,即长度方向的尺寸远大于宽度方向的尺寸,主体110的左右两端形成有开口。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相对设置,具体的,沿电芯壳体100的宽度方向设置,第一限位件120设置于主体110的一侧(例如图3中的前侧面111),第二限位件130设置于主体110的另一侧(例如图3中的后侧面112),由于主体110为长条形结构,因此其宽度方向上侧面(例如图中的前侧面111与后侧面112)的面积远大于其他方向上侧面的面积,从而能够为限位件的设置提供足够的空间,同时,将限位件设置于宽度方向的两侧也能够适应于单体电池沿宽度方向排列的布局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所称的“一侧”与“另一侧”,只是为了表明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的相对位置关系,并非限制第一限位件120必须完全位于主体110的前侧面111之上,第二限位件130必须完全位于主体110的后侧面112之上,根据限位方式的不同,限位件可以延伸至或者完全位于临近的其他侧面之上,例如,第二限位件130的一部分位于后侧面112,另一端位于上侧面113,具体形式将在下文中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通过限位件相互限位,以沿宽度方向相邻设置的三个电芯壳体100为例,中间电芯壳体100的第一限位件120与前侧电芯壳体100的第二限位件130配合,中间电芯壳体100的第二限位件130与后侧电芯壳体100的第一限位件120配合,基于上述限位关系,限位件可以对电芯壳体100的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中至少一个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长度方向、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均包括两个具体方向,本申请所称的对长度方向、高度方向或者宽度方向的限位,可以包含仅对其中的一个具体方向进行限位的情形,以高度方向为例,其包括竖直向上的方向以及竖直向下的方向(如图6所示),则限位件对高度方向限位可以解释为仅对向上方向的限位。能够理解的是,只要限位件能够限制某一具体方向的位移,就能够省去该方向上的外部限位结构,从而达到缩小体积与简化结构的目的,当然,限位件能够限制的方向越多,则省去的外部限位结构越多,相应减少体积与构件数量的效果更加明显。

基于上述,电芯壳体100可以最少设置一个第一限位件120与一个第二限位件130,以最少限制一个具体方向上的位移。当然,为了平衡受力,以及加强限位效果,通常会增加限位件的数量,以图3所示为例,主体110的前侧面111设置有两个第一限位件120,后侧面113设置有两个第二限位件130,两个第一限位件120与两个第二限位件130配合能够完全限制高度方向上的位移。需要说明的是,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的数量还可以根据需要调节,例如,电芯壳体100可以设置三个以上的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

此外,作为上述限位件的一种具体设置方式,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中的至少一个沿电芯壳体100的长度方向延伸设置,由于电芯壳体100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大,因此容易在长度方向上产生变形,沿长度方向延伸的限位件可以作为主体110的加强结构,强化电芯壳体100在长度方向上的刚度,减少变形量。限位件的具体设置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组合:a.第一限位件120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延伸,且延伸距离较长,第二限位件130沿长度方向的尺寸较小;b.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均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延伸;c.第一限位件120包含多个沿上述长度方向间隔设置的子限位件。其中,较好的设置方式为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均沿上述长度方向连续延伸,且二者的长度与主体110的长度相等,从而能够进一步增加主体110的强度,电芯壳体100也可以通过挤压成型的方式整体成型,无需对限位件进行单独加工,有助于简化成型工艺,此外,由于限位件沿左右方向均延伸至主体110的端部,因此相邻电芯壳体100既可以从左端对接,也可以从右端对接,装配更为方便。

总体而言,本申请通过电芯壳体100上的限位件进行相互限位,从而能够减少外部限位结构的使用,以下将结合各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参照图3至图6,分别示出了单个电芯壳体100的示意图,以及应用该电芯壳体的单体电池沿宽度方向排列后的示意图,其中,第一限位件120设置为两个,均位于主体110的前侧面,且沿电芯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第二限位件130也设置为两个,分别位于主体110的后侧面,且沿电芯壳体100的高度方向依次设置。

沿电芯壳体100的高度方向,第一限位件12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件130错位设置,具体如图4所示,两个第二限位件130沿高度方向的最小距离H1等于或者略大于两个第一限位件120的最大距离H2,如此,当相邻两个电芯壳体100通过图6所示的方式配合时,上方第一限位件120的上侧与上方第二限位件130的下侧抵接,同理,下方第一限位件120的下侧与上方第二限位件130的上侧抵接,从而使得两个电芯壳体100互相限位,不会发生高度方向上(包括向上与向下方向)的位移。当然,由于第一限位件120与对应的第二限位件130错位设置,当第一限位件120限制向上的位移时,第二限位件130则会限制向下的位移,反之亦然,因此在本实施例的替代方式中也可以仅设置一个第一限位件120与一个第二限位件130既可实现电芯壳体100在高度方向上的完全限位,此外,由于第一限位件120可以抵接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后侧面112,第二限位件130可以抵接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前侧面111,使得相邻电芯壳体100在沿宽度方向靠近一定距离后不能再相互靠近(但是可以自由的沿宽度方向相互分离),也即,本实施例还能够实现宽度方向的不完全限位。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的横截面均为矩形,因此二者的接触部位为平面,有助于保证一定的接触面积,从而保证限位效果。两个限位件均沿长度方向连续延伸,且长度均等于主体110的长度,如此,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装配方式:其一是固定一个电芯壳体100,然后将另一个电芯壳体100沿长度方向(图7中箭头方向)移动直至二者对齐;其二是固定一个电芯壳体100,然后将另一个电芯壳体100沿宽度方向(图8中箭头方向)移动直至二者贴合,后者可以缩短电芯壳体100的移动距离。

此外,如图所示,由于限位件的存在,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会产生间隙,该间隙可以作为单体电池膨胀变形的空间,也即,本实施例通电芯壳体100自带的限位件作为单体电池间的分隔件,相比于相关技术中通过单独的分隔件对单体电池分隔的方案,可以进一步简化电池包的构件数量,且可以减少装配分隔件的工作量。此外,为了更好的对单体电池的变形部分进行避让,限位件沿高度方向设置于主体110的端部。

第二实施例

第一实施例中的限位件仅能够实现高度方向的限位,以及宽度方向上的不完全限位,本实施例是基于第一实施例的改进,在实现高度方向完全限位的基础上,还能够实现宽度方向上的完全限位。参照图9与图10,电芯壳体100的主体110及第一限位件120均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做详述。本实施例与第一实施例的区别包括:还设置有第三限位件140,第三限位件140与第一限位件120设置于主体110的同一侧,第三限位件140能够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第二限位件130扣接,以限制电各芯壳体100沿宽度方向相互远离。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第二限位件130包括一体连接的第一凸出部131与第二凸出部132,第一凸出部131与第二凸出部132位于主体110相邻的两个侧面上(也即,限位件并非限制于某一侧面之上),以图10中上方的第二限位件130为例,第一凸出部131设置于主体110的后侧面112,具有与上侧面113平行的第一限位面,第二凸出部132设置于主体110的上侧面113,具有与后侧面112平行的第二限位面。第一限位件120位于前侧面111,第三限位件140位于上侧面113,第三限位件140包括第三连接部141与第三扣接部142,第三连接部141的一端连接于前侧面111,另一端向远离主体110的方向伸出,第三扣接部142连接于第三连接部141的远端。配合时,第一限位件120的上侧面与相邻电芯壳体100上第一凸出部131的第一限位面抵接,实现高度方向的限位,第三限位件140的第三扣接部142扣接于相邻电芯壳体100上第二凸出部132的第二限位面,配合限位件与相邻壳体前侧面111或者后侧面112抵接作用,使得各电芯壳体100既不能沿宽度方向相互靠近,也不能相互远离,从而实现宽度方向的完全限位。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实现较好的卡接效果,第三限位件140的第三连接部141与第三扣接部142均需要保证一定的长度,如果将扣接部位设置于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可能会增加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如图11所示),从而增加电池包的整体体积,而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二凸出部132位于主体110的上侧面113,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的间隙不受第三限位件140与第二凸出部132的长度影响,从而在保证有足够的电池变形空间的基础上,可以降低电芯壳体100之间的间隙宽度。当然,以上描述并非意味着本申请排出了将第三扣接部142与第二凸出部132的扣接部位设置在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的方案,例如图11所示,第二限位件130可以完全位于后侧面112上,第三限位件140可以完全位于前侧面111上。

第一限位件120、第二限位件130与第三限位件140均沿主体110的长度方向延伸,且长度均等于主体110的长度,因此可以采用图7的方式进行装配。能够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通过分离的第三限位件140与第一限位件120进行限位,第三限位件140无需承担高度方向的作用力,且第三限位件140为悬臂结构,因此可以将第三连接部141设置为可以沿高度方向发生一定变形的弹性件,如此,本实施方式还可以采用图8所示的方式进行装配,即当第三扣接部142越过第二凸出部132的过程中,第三连接部141会发生变形,当第三扣接部142完全越过第二凸出部132后,第三连接部141复位以实现第三扣接部142的扣接动作。基于上述,本实施方式具有以下的效果:能够实现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的完全限位,具有较好的整体限位效果;能够尽可能的缩小相邻电芯壳体100之间的间隙,从而缩小电池包的整体体积;能够沿宽度方向进行装配,装配便捷。

为了便于第三扣接部142越过第二凸出部132,第二凸出部132与第三扣接部142上均设有圆弧面或者斜面。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现方式,参照图12,第一凸出部131与第二凸出部132可以是两个独立的结构。

第三实施例

本实施例中,第一限位件120能够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第二限位件130扣接,其与第一实施例相比,可以通过二者的扣接关系限制电芯壳体100沿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位移,其与第二实施例相比,无需设置第三限位件140。

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3、图14,第一限位件120包括第一连接部121与第一扣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10的前侧面111,另一端朝远离主体110的方向伸出,第一扣接部122连接于的第一连接部121远端,第一扣接部122、第一连接部121与主体110限定出第一凹槽123。类似的,第二限位件130包括第二连接部133与第二扣接部134,第二连接部133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10的后侧面112,另一端朝远离主体110的方向伸出,第二扣接部134连接于第二连接部133的远端,第二扣接部134、第二连接部133与主体110限定出第二凹槽135;

配合时,相邻电芯壳体100的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相互扣接,具体的,以相邻设置的三个电芯壳体100为例,中间电芯壳体100的第一扣接部122插接于前侧电芯壳体100的第二凹槽135内,中间电芯壳体100的第二扣接部134插接于后侧电芯壳体100的第一凹槽123内,如此,能够同时实现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完全限位。由于本实施例中的限位件需要承受宽度方向与高度方向的作用力,因此其为不易变形的刚性结构,通常采用图7所示方法的装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5、图16,第一限位件120可以采用图10中第三限位件140的结构,第二限位件130同样可以采用图10中的结构,也即,通过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上第二凸出部132的扣接实现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完全限位,其具体结构与配合关系详见第二实施例,在此不做赘述。

能够理解的是,根据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受力情况的不同,本实施方式的装配方式可以调整,具体的,如果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沿高度方向承受较小的作用力,则第一限位件120可以采用类似于第三限位件140的弹性结构,从而可以采用同时图7与图8所示的方式进行装配;如果单体电池在使用过程中会沿高度方向承受较大的作用力,则可以对第一限位件120进行加固(例如加厚),从而使其成为刚性结构,从而可以采用图7所示的方式进行装配。

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7、图18,本实施方式的第一限位件120包括第四连接部124与第四扣接部125,第四连接部124的一端连接于主体110的前侧面111,另一端朝远离主体110的方向伸出,第四扣接部125连接于第四连接部124的远端。

第二限位件130连接于主体110的后侧面112,具有限位腔136与开口137,限位腔136沿长度方向贯通的第二限位件130,从而在第二限位件130的左右两端均形成供第一限位件120进入的入口,开口137与限位腔136连通,设于第二限位件130远离主体110的一端。其中,沿高度方向,存在以下的大小关系:第四扣接部125的最大高度大于第四连接部124的最大高度,限位腔136的最大高度大于开口137的最大高度,且第四连接部124的最大高度小于开口137的最大高度,第四扣接部125的最大高度小于限位腔136的最大高度,大于开口137的最大高度。

配合时,第一限位件120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左端或者右端滑入第二限位件130,以使第四连接部124穿设于相邻第二限位件130的开口137,且第四扣接部125位于相邻第二限位件130的限位腔136内,由于第四扣接部125的最大高度大于开口137的最大高度,受限位腔136腔壁的抵接作用,第四扣接部125不能沿高度方向与宽度方向脱离限位腔136,因此可以限制电芯壳体100沿高度方向和宽度方向的位移。与图14所示方案相比,本实施方式的限位面更多,能够提供更好的限位效果。

本实施方式中,第四扣接部125沿高度方向的两端均超出第四连接部124,能够理解的是,第四扣接部125也可以仅一端超出第四连接部124,例如图19所示,当然,第四扣接部125的截面形状也不局限于矩形,例如可以是图20所述的圆形等。

需要说明的是,虽然上述实施例均以限位件沿长度方向延伸为基础进行说明,但是本申请并不局限于此,以图21、图22为例,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均沿高度延伸,沿长度方向,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错位设置,其形状及配合方式与图6所示方案类似,本实施例装配后,相邻电芯壳体100的第一限位件120与第二限位件130相互抵接,从而限制电芯壳体100长度方向的位移。能够理解的是,以限位件沿高度方向延伸为基础,调整限位件的结构能够达到不同的限位效果,例如,当限位件采用图14所示的结构时,能够实现电芯壳体100沿长度方向与宽度方向的限位。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单体电池,其包括电芯、端盖与上述各实施例的电芯壳体100,电芯安装于电芯壳体100之内,并通过端盖进行封装。电芯、端盖均可以采用公知技术,在此不做详述。

本申请还提供了电池包,其包括电池外壳与上述的单体电池,多个单体电池之间通过限位件进行限位,然后安装至电池外壳之内,与图2所示方案相比,本申请所提供的电池包至少能够省去部分的外部限位件,从而达到减小体积、简化结构的效果。尤其是,当电芯壳体100采用图10至图20的方案时,单体电池之间只有长度方向上的位移未被限制,此时可以在单体电池的下表面涂敷粘接剂,通过粘接的方式与电池外壳连接,也即,通过粘接的方式对单体电池长度方向上的位移进行限制,如此,可以完全省去外部限位件,进一步提升减小体积、简化结构的效果。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申请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此外,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25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稳定可靠的圆柱形锂离子电池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