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连接器及其led灯

文档序号:1801510 发布日期:2021-11-05 浏览:6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led灯 (Electric connector and LED lamp thereof ) 是由 陈炳水 于 2021-07-02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可拆装地电连接在一起,所述公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件和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的第一弹性件,所述公端子包括第一导线开口和第一连接开口,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导线穿过第一导线开口安装于所述公端子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开口安装于所述公端子内以实现与所述导体电连接。从而,确保沿水平不同方向对公端子内的两导电元件进行拆装配置,使得第一电连接件的装配方式能够高度适配于导体在端子内的插拔操作。本申请另提供了一种LED灯。(The invention provides an electric connector which comprises a male terminal and a female terminal, wherein the male terminal and the female terminal are detachably and electrically connected together, the male terminal comprises a first electric connecting piece and a first elastic piece for applying pressure to a lead to enable a conductor of the lead to be tightly attached to the first electric connecting piece, the male terminal comprises a first lead opening and a first connecting opening, the first elastic piece and the lead are installed in the male terminal through the first lead opening, and the first electric connecting piece is installed in the male terminal through the first connecting opening to realize electric connection with the conductor. Therefore, the two conductive elements in the male terminal are ensured to be arranged in a dismounting way along different horizontal directions, so that the assembly mode of the first electric connector can be highly adapted to the plugging operation of the conductor in the terminal. The application further provides an LED lamp.)

一种电连接器及其LED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气装置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及其LED灯。

背景技术

就现有的电连接器,一般是通过打开接线端子的外壳,用连接件或固定件来将外部导体与接线端子内的导电元件固定连接,再合上壳体进而实现导体连接在连接器上,此类结构接线复杂,不利于插线和脱线,操作极为不便。

为了避免上述问题,目前,市面上推出的电连接器,通过公端、母端之间相互拆装接合,从而实现了对接在不同端子侧的导体之间的快插连接。其简便了导体间的对接方式,使得导体插接操作更加方便。然而,申请人发现,采用公母对接式连接,这种连接虽然方便,但是,其内部导电元件的安装配合更为繁琐,使得导电元件的组装不便,并且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接线夹持效果。其导电元件在端子内的接触紧密度差,致使电连接不稳定、可靠性差。另外,导电元件在端子内的安装定位的不牢固,必然容易出现松脱现象,直接影响导体和端子的连接操作。

需要提到的是,公开于该

背景技术

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增加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一般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器,以及另提供了一种LED灯,以解决上述问题。

本发明采用了如下方案: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端子和母端子,所述公端子和母端子可拆装地电连接在一起;所述公端子包括第一电连接件、第一弹性件、第一导线开口和第一连接开口;所述第一弹性件能够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在所述第一电连接件;所述第一弹性件和所述导线穿过第一导线开口并安装于所述公端子内,所述第一电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开口并安装于所述公端子内,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与所述导体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母端子包括第二电连接件、第二弹性件和第二导线开口和第二连接开口;所述第二弹性件能够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所述第二电连接件;所述第二弹性件和所述导线穿过第二导线开口并安装于所述母端子内,所述第二电连接件穿过所述第二连接开口并安装于所述母端子内,以实现第二电连接件与所述导体电连接。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公端子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腔和第二安装腔,所述第一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导线开口侧且与所述第一导线开口连通;所述第二安装腔位于所述第一连接开口侧且与所述第一连接开口连通。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腔和所述第二安装腔之间设有隔板。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下部设有第一卡接凸起和用于安装所述第一电连件两侧边的限位槽,所述第一电连接件设有与所述第一卡接凸起配合的镂空口和与隔板配合的台阶。

作为进一步改进,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上部设有安装所述第一弹性件两侧边的安装槽和将所述第一弹性件限制在安装位置处的第二卡接凸起,所述第二卡接凸起与所述第一弹性件配合以防止所述第一弹性件朝向所述第一导线开口方向脱离。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安装槽卡接以产生移动阻力。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弹性件包括弹性臂和限制所述弹性臂变形程度的限位臂,所述弹性臂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所述第一电连接件。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电连接件包括与所述导体连接的电连接段和与所述母端子的第二电连接件电连接的配合段,所述电连接段紧贴所述第一安装腔的底面,所述配合段紧贴在第二安装腔的底面。

本申请另提供一种LED灯,包括灯体和所述的电连接器。

根据下文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参考随附附图),本发明的其它特征将变得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发明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结构示意图,其中,箭头方向为公母端子的拆解示意;

图2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剖示图;

图4是图3在另一视角下的剖示图;

图5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公端子的拆解示意图;

图6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母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的剖示图;

图8是图7中的拆解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在工作状态的剖示意图;

图10是图9中第一电连接件和第二电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发明一实施例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弹性件/第二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标:

1-公端子;11-第一电连接件;111-电连接段;112-配合段;113-镂空口;114-台阶;12-第一弹性件;121-弹性臂;122-限位臂;123-连接臂;1231-卡接部;1232-支臂;124-缺口;13-第一导线开口;14-第一连接开口;15-第一安装腔;151-第一卡接凸起;152-限位槽;153-第二卡接凸起;154-安装槽;16-第二安装腔;17-隔板;

2-母端子;21-第二电连接件;212-叉状结构;22-第二弹性件;23-第二导线开口;24-第二连接开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

结合图1至图5,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公端子1和母端子2,公端子1和母端子2可拆装地电连接在一起。公端子1包括第一电连接件11、第一弹性件12、第一导线开口13和第一连接开口14。第一弹性件12能够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在第一电连接件11。第一弹性件12和导线穿过第一导线开口13并安装于公端子1内,第一电连接件11穿过第一连接开口14并安装于公端子1内、以实现第一电连接件11与导体电连接。

上述实施例,在公端子1的其中一外端侧限定出第一导线开口13,以允许外接导体至夹持在公端子1的导电元件中,从而便于进一步地电连接于母端子2,进一步地与母端子2一侧所外接的导体相电连接。在公端子1的其中另一外端侧限定出与第一导线开口13相对置设置的第一连接开口14,通过第一连接开口14来与母端子2相拆装接合在一起。尤为重要的是,第一电连接件11与第一弹性件12以分体的方式,使第一弹性件12被配置成能够穿过第一导线开口13并安装限定在端子内,使第一电连接件11被配置成能够穿过第一开口并稳固安装在端子内的安装位置上,且在第一弹性件12与第一电连接件11之间限定出能够弹力夹持导体的夹口。从而,通过第一弹性件12提供给导体沿装夹方向的弹性力,使得导体稳定地紧密接触在第一电连接件11上,实现电性相连。

这样的构造方式,以确保沿水平不同方向对公端子1内的两导电元件进行拆装配置,使得第一电连接件11的装配方式能够高度适配于导体在端子内的插拔操作。具体地,在第一导线开口13侧插入导体时,第一电连接件11受到沿插入方向的推力,更易于机械式且电气式地与母端子2中的导电元件相接触配合。以及,在第一导线开口13侧拔出导体时,第一电连接件11受到沿拔出方向的拉力,该拉力方向与第一电连接件11的组装方向相一致,从而使得第一电连接件11进一步安装到位,使其稳固地限定在安装位置中,可有效防止第一电连接件11的活动脱离,对应使得所形成的夹口弹力保持稳定。

其中,上述导体的其中一实施方式为端部剥离出绝缘层的电线。且公端子1的导电元件可以是但不局限为电连接件和弹性件等元器件。

如图3和图4所示,公端子1上设有相互连通的第一安装腔15和第二安装腔16,第一安装腔15位于第一导线开口13侧且与第一导线开口13连通,对应的,第二安装腔16位于第一连接开口14侧且与第一连接开口14连通。其中,第一导线开口13和第一连接开口14之间通过第一安装腔15以及第二安装腔16相衔接配合,以在公端子1内形成有利于导体沿导线开口进入的插线空间。

其中,第一安装腔15和第二安装腔16之间设有隔板17,该隔板17配置在公端子1内以限定出两不同的安装腔,以供电连接件和弹性件的组装适配。

具体地,第一安装腔15内下部设有第一卡接凸起151和用于安装第一电连件两侧边的限位槽152,第一电连接件11设有与第一卡接凸起151配合的镂空口113和与隔板17配合的台阶114。从而,第一电连接件11沿第一连接开口14进入直至组装限定在其安装位置处,一方面通过镂空口113与第一卡接凸起151的卡接配合,确保电连接件在公端子1内安装到位,另一方面通过隔板17与电连接件对应设有的台阶114之间的到位配合,以共同起到精准安装对位,其装配效果尤为显著。其中,第二安装腔16和第一安装腔15之间通过隔板17开设的一贯通口相连通,以允许第一电连接件11沿贯通口进入至第一安装腔15内,且其台阶114与贯通口相精准抵配。

并且的,在第一安装腔15内上部设有安装第一弹性件12两侧边的安装槽154和将第一弹性件12限制在安装位置处的第二卡接凸起153,第二卡接凸起153与第一弹性件12配合以防止第一弹性件12朝向第一导线开口13方向脱离。其中,第二卡接凸起153与第一弹性件12的具体配合方式为,如图4和图5所示,公端子1在第一安装腔15的内壁上形成有第二卡接凸起153,第一弹性件12上设有与第二卡接凸起153配合的支臂1232。其中,支臂1232以弹片形式倾斜配置在第一弹性件12朝向卡接凸起一侧的端面上,且支臂1232的倾斜方向设置成沿第一弹性件12的安装方向朝外突出,以利于平顺卡扣至卡接凸起中,并在卡合后使得支臂1232与卡接凸起之间能够形成限位配合,防止在插拔导体过程中其弹性件发生跑位现象。

在上述中,任一卡接凸起被配置成带有导向坡面的斜状体,且导向坡面朝向利于电连接件/弹性件沿各自安装组配的方向平缓地倾斜配置,以适于快速装配到位。

如图4和图5所示,第一弹性件12的至少一个侧边设有卡接部1231,卡接部1231与安装槽154卡接以产生移动阻力。从而,第一弹性件12沿组装方向装配至第一安装腔15内,并通过其卡接部1231与安装槽154相嵌入以滑动配合,直至将第一弹性件12安装到位。

其中,具体地,安装槽154上设有止位部,止位部与第一弹性件12的端部配合。该止位部形成在安装槽154的内端部上,第一弹性件12活动至其卡接部1231与止位部相卡接配合,以稳固限定在第一安装腔15内。

在一个实施方式中,第一弹性件12的左右侧边均设有卡接部1231,且安装槽154对应配置在第一安装腔15的两侧,并且安装槽154的外端部是贯通至第一导线开口13的外部,以便利于第一弹性件12沿第一导线开口13快速组装至第一安装腔15内。

如图3和图11所示,更进一步地,第一弹性件12包括弹性臂121和限制弹性臂121变形程度的限位臂122,弹性臂121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第一电连接件11。具体地,第一弹性件12构造为一体折弯形成并带有缺口124的三角形状,且弹性臂121与限位臂122之间通过一连接臂123相衔接,弹性臂121的内端侧与限位臂122对置形成上述缺口124,以允许弹性臂121仅在缺口124路径内实施弹力形变,从而避免弹性臂121发生弹力失效。弹性臂121的外端侧与第一电连接件11对置形成上述夹口,并且,弹性臂121倾斜对接于连接臂123上,由连接臂123支承配合出弹性臂121的弹力夹持。另外的,呈三角形状的第一弹性件12配置在第一安装腔15一侧,本体呈条字形的第一电连接件11对置设于第一安装腔15的另一侧,以达到相配合形成具有弹性力的夹口,并确保两独立的元件之间分别对外接导体实施装夹,其弹力夹持效果尤为显著。

在其中一种实施方式中,卡接部1231配置在连接臂123的左右两侧,支臂1232突起配置在连接臂123的外端侧。且连接臂123支承配置在第一安装腔15内,以为弹性臂121提供平稳、有效的弹性支撑。

在一种实施例中,公端子1并排设有多个导线开口以及与导线开口相配合的连接开口,且母端子2与公端子1的配置方式相一致,以便于进行公母插接配合。

又如图6至图8所示,对应的,母端子2包括第二电连接件21、第二弹性件22、第二导线开口23和第二连接开口24。第二弹性件22能够给导线施加压力以使导线的导体紧贴第二电连接件21。第二弹性件22和导线穿过第二导线开口23并安装于母端子2内,第二电连接件21穿过第二连接开口24并安装于母端子2内、以实现第二电连接件21与导体电连接。

上述中,通过第二弹性件22穿过第二导线开口23安装于母端内,第二电连接件21穿过第二连接开口24固定安装于母端子2内,以防止第二电连接件21在受到朝向第二导线开口23的拉力时脱离安装位置。另外,针对于母端子2中导电元件的结构配置、工作原理及其实现方式均可参考上述公端子1的第一电连接件11和第一弹性件12的相关内容,在此不再赘述。并且,母端子2的电连接件和弹性件在其安装腔内的弹力夹持配合、及其安装限位,与上述的公端子1的电连接件、弹性件的具体配置大体上相一致。

如图1和图9所示,尤为关键的,公端子1与母端子2能够在两端子接合时相嵌合适配。其中,公端子1在第一连接开口14侧其外壳体配置成能够卡接嵌设在母端子2的第二连接开口24内,形成公母接方式的拆装配合。

其中,如图10所示,第一电连接件11包括与导体连接的电连接段111和与母端子2的第二电连接件21电连接的配合段112。电连接段111紧贴第一安装腔15的底面,配合段112紧贴在第二安装腔16的底面。从而使得电连接件平稳支撑在公端子1内部,以达更为稳定的电性连接。

在两端子组装后,使得各端子内的导电元件相接触以实现电性相连。具体地,母端子2的第二电连接件21与公端子1的第一电连接件11以端部对接的方式实现拆装配合。其中,第二电连接件21呈一板体状,且其一端部弯折并下沉延伸形成带有弹力的叉状结构212,第一电连接件11的配合段112构造为朝上延伸配置成一抱合结构,在端子接合后,叉状结构212弹力卡紧配置在该抱合结构中,以使两电连接件相紧密卡接,从而机械并电气式地对接在一起。

尤其是,电连接件的一端部弯折下沉所形成的插接配合方式,可自适应于两电连接件之间的相互对接,使得电连接件在各自端子的所处安装位置更加灵活,允许两端部进行有效接合的浮动范围更大,显著提升其快接、快拆的可操作性。

本实施例另提供一种LED灯。该LED灯包括灯体以及上述的电连接器。该电连接器的公端子1和母端子2内的弹性件和电连接件的组装配置方式,显著适配在LED灯具中的插线使用,且之间的电连接方式更佳平稳、高效。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16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接地线防护地墩及其施工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

技术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