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

文档序号:1895586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ickness of cordyceps militaris sporocarp ) 是由 栾宏伟 于丹萌 周雍进 于 2020-05-26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初期以极端低温刺激,辅以较弱的光照,并适当添加碳源,从而使其子实体显著变粗。本发明提供的培育方法在不影响产量的情况下可获得平均直径达到8-12mm的子实体,具有很高的推广及应用价值。(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n artificial cultivation management method for increasing the thickness of cordyceps militaris sporocarp. Stimulating at extreme low temperature in the early growth stage of the cordyceps militaris sporocarp, assisting with weak illumination, and properly adding a carbon source, so that the sporocarp is obviously thickened. The cultivation method provided by the invention can obtain the fruiting body with the average diameter of 8-12mm under the condition of not influencing the yield, and has high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values.)

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食用菌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

背景技术

蛹虫草(Cordycepsmilitaris)是一种营养和保健价值均较高的药食两用真菌,其子实体富含多种有效成分,在免疫调节、抗炎、抗病毒、抗癌、抗衰老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功效。人工培育蛹虫草子实体的化学成分与野生冬虫夏草相似,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远高于野生冬虫夏草,且价格低廉,易于被人们接受。因此,蛹虫草具有十分广阔的发展空间,市场需求量逐步扩大。

蛹虫草的市场价值主要由子实体形态及内在活性化合物含量决定,如颜色、粗细、长短、虫草素含量等方面,越粗壮的蛹虫草其市场售价越高。市场上蛹虫草子实体直径大多在2-4mm。

目前,已公开的有关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直径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对培养条件的改善。例如:CN01126620公开了一种蛹虫草子实体培养方法,发菌后于18-22℃下培养,可得到长4.5-8.5cm、直径3-4mm、头部圆柱形至棍棒形、柄柱状的子实体;CN97105853公开了一种可培养粗3-9mm子实体的培养方法,该方法发菌后进行21±2℃的温差刺激;CN201410079301公开了一种可培养子实体粗细3-5mm、孢子头直径3mm左右的绿色蛹虫草生产方法,该方法在子座培育阶段调整室内温度在18-23℃之间。这些方法尽管可以不同程度的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但效果并不明显。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不降低产量的情况下,显著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方法,以获得更高的经济效益。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主要是提供一种显著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直径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在蛹虫草子实体生长初期以极端低温刺激,辅以较弱的光照,并适当添加碳源;在子实体生长期,迅速提高培养温度,从而保证其生长周期不延长。

一种增加蛹虫草子实体粗度的人工培育管理方法,包括:将发酵好的液体菌种接入灭菌后的培养基中,于16-18℃暗室培养6-10天后,置于光照培养室培养,进入子实体生长初期;继续培养至有刺尖状突起形成,进入子实体生长期,培养至子实体直径8-12mm、颜色橙黄、顶部膨大时即可采收。

子实体生长初期包括菌丝转色阶段及原基分化阶段;培养条件为:于温度11-16℃下培养5-10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3次,中间间隔8-12h,每次20-30分钟,继续培养5-10天至有刺尖状突起形成。

具体步骤为:

步骤一、蛹虫草菌种培养:母种培养基配方为葡萄糖2%、蛋白胨1%、KH2PO40.1%、MgSO4 0.05%和VB1 6mg/L。灭菌后接种后,置于18-25℃摇床中,150r/min培养10天左右。

步骤二、培养基配制:选择新鲜、无霉变、颗粒均匀的小麦和/或大米,加入1.3-1.8倍质量的水,优选1.5-1.6倍,其中含碳源0.1-2%,优选0.5-1%,121℃灭菌150min后冷却备用,所述碳源为葡萄糖、蔗糖、果糖、麦芽糖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物。

步骤三、菌种接种及发菌培养:液体菌种稀释10-20倍后,每盆培养基按照1:10-30的比例接种稀释后的液体菌种;接种后,置于16-18℃暗室进行发菌培养6-10天,至培养基表面布满白色菌落。

步骤四、蛹虫草子实体培养:子实体生长初期:将发菌后的培养基置于光照培养室,于光照强度50-100Lx、温度11-16℃的条件下培养,光照强度优选70-80Lx,温度优选12-15℃,以13-14℃最佳,5-10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3次,中间间隔8-12h,每次20-30分钟,继续培养5-10天至有较多刺尖状突起形成;子实体生长期:将温度提高为22-25℃,继续培养20-25天,至子实体长度达到4.5-5.5cm后,将培养温度设定为18-22℃,15-20天后,蛹虫草直径8-12mm、颜色橙黄、顶部膨大时即可采收。

本发明具有积极有益的效果:

本发明培育出的蛹虫草较现有栽培方法,子实体健壮,粗度显著增加,同时单位产量略有提高,具有更高的市场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常规方法培养的北虫草子实体图。

图2为实施例6通过本发明的培养方法增粗后的北虫草子实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对照试验1)

1、液体菌种的制备:菌种培养基配方为(按质量浓度计):葡萄糖2%、蛋白胨1%、KH2PO4 0.1%、MgSO4 0.05%和VB1 6mg/L,余量为水,配制后灭菌(123℃灭菌30min)备用;将固体试管中的蛹虫草菌种挑取1接种环接入到200mL培养基中,置于22℃摇床中,150r/min培养10天。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高与直径: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40mL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于17℃暗室培养7天后,将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75Lx的培养室,于20℃培养5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次,中间间隔8h,每次30分钟,继续培养6天;将温度提高为24℃,继续培养21天,再将温度设定为20℃,培养17天后采收。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56天,单盆可得平均重量约78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3.6cm、平均直径为3.7mm的蛹虫草。

实施例2(对照试验2)

1、液体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大米和650mL的水(含质量浓度0.1%葡萄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2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于16℃暗室培养7天后,将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75Lx的培养室,于16℃培养8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继续培养8天;将温度提高为22℃,继续培养22天,将温度设定为18℃,培养18天时采收。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3天,可得平均重量约79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3.2cm、平均直径为5.8mm的蛹虫草。

实施例3(对照试验3)

1、液体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200g大米、300g小麦和900mL的水,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5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8℃暗室培养6天后,置于15℃、光照强度为100Lx的培养室培养5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30分钟,继续培养8天;再于25℃,继续培养21天,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2℃,培养16天后采收。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56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2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2.8cm、平均直径为5.3mm的蛹虫草。

实施例4(对照试验4)

1、液体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5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8℃暗室培养6天后,置于18℃、光照强度为50Lx的培养室培养5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继续培养8天;再于25℃,继续培养22天,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2℃,培养15天后采收。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56天,可得平均重量约76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3.1cm、平均直径为4.3mm的蛹虫草。

实施例5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大米和800mL的水(含终质量浓度葡萄糖0.1%),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2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5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于16℃暗室培养10天后,将小麦置于光照强度为50Lx的培养室,于11℃培养10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次,中间间隔12h,每次30分钟,继续培养9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将温度提高为22℃,继续培养22天,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温度设定为18℃,培养17天时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8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2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0.2cm、平均直径为10.8mm的蛹虫草。

实施例6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0.5%葡萄糖、0.5%蔗糖、0.5%果糖和0.5%麦芽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2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8℃暗室培养6天后,置于16℃、光照强度为100Lx的培养室培养5天后,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次,中间间隔12h,每次30分钟,继续培养8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5℃继续培养20天,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2℃,培养18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57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6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3.0cm、平均直径为8.0mm的蛹虫草。

实施例7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2%蔗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2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6℃暗室培养7天后,于14℃、光照强度为100Lx下培养7天,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再培养8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4℃,继续培养24天后,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0℃,继续培养20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6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2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0.8cm、平均直径为12.0mm的蛹虫草。

实施例8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0.5%果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2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7℃暗室培养6天后,于15℃、光照强度为75Lx下培养6天,开始通风,每天通风2次,中间间隔12h,每次30分钟,再继续培养7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3℃,继续培养25天后,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19℃,继续培养17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1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5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2.3cm、平均直径为10.5mm的蛹虫草。

实施例9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80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0.5%麦芽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2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7℃暗室培养6天后,于12℃、光照强度为100Lx下培养8天,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再继续培养10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4℃,继续培养23天后,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0℃,继续培养15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2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3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1.4cm、平均直径为10.1mm的蛹虫草。

实施例10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90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0.5%麦芽糖和0.5%果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5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50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7℃暗室培养6天后,于14℃、光照强度为80Lx下培养7天,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再继续培养10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4℃,继续培养23天后,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0℃,继续培养15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1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4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1.0cm、平均直径为10.9mm的蛹虫草。

实施例11

1、菌种制备同实施例1步骤1。

2、培养基固体配制及无菌接种:塑料盆(32cm*32cm)内加入500g小麦和650mL的水(按终质量浓度计,含0.5%麦芽糖,0.2%蔗糖,0.3%葡萄糖),121℃灭菌150min后备用;液体菌种用无菌水稀释至原体积的10倍后,每盆培养基接种17mL菌种(步骤1获得的培养液)。

3、发菌及子实体培养:17℃暗室培养6天后,于15℃、光照强度为100Lx下培养6天,开始通风,每天通风3次,中间间隔8h,每次20分钟,再继续培养10天,此时有刺尖状突起形成;再于24℃,继续培养23天后,此时蛹虫草子实体长度4.5-5.5cm,将培养温度设定为20℃,继续培养15天后采收,此时颜色橙黄、顶部膨大。

本实施例共计持续60天,可得平均重量约85g、子实体平均高度为10.5cm、平均直径为11.4mm的蛹虫草。

观察发现,实施例5-11可得到子实体平均重量82-86g、平均直径8-12mm的蛹虫草,其中最粗直径可达15mm左右。同对照(平均直径3.7-5.8mm)相比,直径明显增加,且重量略有增加(对照平均重量76-82g),说明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具有明显增粗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几个实施例,并非对本申请做任何形式的限制,虽然本申请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申请,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的变动或修饰均等同于等效实施案例,均属于技术方案范围内。

8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鹿茸菇集约化规模化的栽培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