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

文档序号:1907880 发布日期:2021-11-30 浏览:29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 (Photovoltaic modul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ing the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roofing ) 是由 林海峰 于 2021-09-30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属于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包括:带边框光伏组件、压件和卡块。带边框光伏组件包括边框和光伏组件;边框具有安装腔,光伏组件的长边嵌设于安装腔内;压件与卡块可拆卸连接且二者电性接触。压件的压合面和边框的正面框体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光伏屋面包括该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通过边框使光伏组件安装更加方便的同时,能有效降低边框的成本,且能较好地与防雷导线进行导电。(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photovoltaic modul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ing the system and photovoltaic roofing belongs to photovoltaic equipment technical field. Photovoltaic modul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ing the system includes: take frame photovoltaic module, casting die and fixture block. The photovoltaic component with the frame comprises a frame and a photovoltaic component;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n installation cavity, and the long edge of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s embedded in the installation cavity; the casting die and the clamping block are detachably connected and electrically contacted. At least one of the press surface of the pressing member and the outer wall of the front frame of the frame is provided with a protruding structure for breaking the insulating film. The photovoltaic roofing includes this photovoltaic module lightning protection installing the system, makes the photovoltaic module installation more convenient through the frame in, can effectively reduce the cost of frame, and can be better electrically conductive with the lightning protection wire.)

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光伏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

背景技术

BIPV(BuildingIntegratedPhotovoltaic,光伏建筑一体化)是与新建筑物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和同时安装并与建筑形成结合的光伏发电系统,是建筑物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既发挥建筑材料的功能(如遮风、挡雨、隔热等),又发挥发电的功能,使建筑物成为绿色建筑。

在现有技术的一些的BIPV系统中,使用无框光伏组件,通常使用结构胶将光伏组件安装在安装基板。结构胶粘接要求粘接面清洁无灰尘,而此方案中是户外作业,因此在结构胶粘接前需要清洗金属屋面,多了一道清洗工序,费时费力,增加施工成本。而且,结构胶粘接的方案,拆卸维修比较困难。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在一些现有的技术方案中,采用有框光伏组件进行安装。但是,为了提高边框及与边框配合的安装结构的美观性和防腐性,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其表面形成绝缘性良好的保护层,其导致光伏及与边框配合的安装结构不能形成良好的电接触,不能使接地线和边框形成接地回路而有效防雷。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及光伏屋面,通过边框使光伏组件安装更加方便的同时,能较好地与防雷导线进行导电。

本申请的实施例是这样实现的: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包括:

带边框光伏组件,带边框光伏组件包括边框和光伏组件;边框具有安装腔,光伏组件的长边嵌设于安装腔内,边框的框体中位于光伏组件的正面的部位为正面框体;

压件,压件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和压合部,压合部的底部具有用于抵持正面框体的压合面;以及

卡块,卡块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和卡持部;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可拆卸连接,且二者电性接触;

压合面和正面框体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

当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连接并使得压合面抵持于正面框体时,卡持部位于边框的背面,且卡持部与边框相对分布并围成卡持间隙。

上述技术方案中,光伏组件安装有边框,方便进行光伏组件的安装。而且,考虑到安装后是长边受力在光伏组件的长边安装边框,可以省掉短边的边框,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边框的成本,还能有效避免短边积灰。

卡块的卡持部与边框相对分布并围成卡持间隙,方便对安装基板进行夹持以实现安装;通过压件压合边框,然后将压件与卡块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边框的安装固定和拆卸维修方便。

压合面和正面框体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使得边框和压件能够较好地实现导电;第一连接部与第二连接部电性接触,还使得压件和卡块能够较好地实现导电。该设置方式使得边框能够通过压件较好地与卡块进行导电,使得防雷导线连接在卡块进行隐蔽布线时,边框能够较好地与防雷导线进行导电。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压合面和正面框体的外壁均设置有凸出结构。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凸出结构为凸刺,压合面和正面框体的外壁中的一者设有尖角凸刺且另一者设有梯形凸刺,尖角凸刺的凸刺与梯形凸刺的凸刺交错配合。

上述技术方案中,通过凸刺与绝缘膜进行尖锐的接触,保证能够更好地破坏压合面和正面框体的外壁的绝缘膜,使得边框和压件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可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部的底部具有第一定位部,第二连接部的顶部具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抵接的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以使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电性接触。

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之间通过凸出结构破坏绝缘膜,能够较好地实现电性接触;第二定位部通过与第一定位部的抵接配合为第一连接部提供支撑作用,还使得第一连接部和第二连接部的配合更稳定。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中的一者为凹设的定位槽且另一者为凸设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抵接定位槽的槽壁,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凸出结构。

上述技术方案中,定位槽和定位支撑杆的方式设置方便,方便安装时进行压件和卡块的定位;而且,该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接触面积小、接触压力大,有利于更好地破坏接触部位的绝缘膜,使得压件和卡块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可靠。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接球头,凸出结构设置于抵接球头;

定位槽为与抵接球头匹配的弧型槽。

上述技术方案中,球头和弧形槽的设置方式方便在安装定位时进行二者相对位置的导向调节,使得安装更便捷。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卡块设有防雷接线卡槽,满足以下条件(a)~(b)中的一者:

(a)第二连接部内部开设有走线腔,防雷接线卡槽位于走线腔内;

(b)防雷接线卡槽位于卡持部的底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防雷接线卡槽的设置使得防雷导线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卡块,且保证防雷导线两端的接线端子能够较好地与卡块的端面进行电性接触。开设走线腔设置防雷接线卡槽的方式以及将防雷接线卡槽设置于卡持部的底部的方式,使得防雷接线卡槽都具有较好的隐蔽性。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边框的框体为U型框体,U型框体围成安装腔。

上述技术方案中,边框设为U形结构,其和还设置有角码腔的常规框体结构相比,边框的结构更简单,能够降低边框的成本。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屋面,包括:

安装支座;

安装基板,安装基板的长边设有搭接结构,搭接结构安装于安装支座,搭接结构围设有安装凹槽,安装凹槽的开口位于安装基板的侧面,搭接结构位于安装凹槽顶部的板体为夹持板体;

如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以及

防雷导线,防雷导线与卡块电性连接;

夹持板体容置于卡持间隙,卡持部伸入安装凹槽并抵持于夹持板体的底部,边框抵持于夹持板体的顶部。

上述技术方案中,安装支座的设置用于对安装基板的搭接结构进行支撑和固定,有利于提高安装基板的承重性能及其在两端的抗风揭性能。安装基板设置侧面开口的安装凹槽用于卡块的卡持部伸入,方便卡块的卡持部和边框对夹持板体进行夹持以实现安装。

防雷导线与卡块电性连接,使得边框依次通过压件和卡块同该防雷导线进行电性连接。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多个带边框光伏组件为一列;

在每列带边框光伏组件中,防雷导线沿光伏组件的长度方向将多个卡块依次串联。

上述技术方案中,将同一列光伏组件中卡块依次串联,就近接线,方便隐蔽布线,且节省了线缆成本。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搭接结构安装于安装支座时形成卷绕的锁边结构;

锁边结构的顶部到屋面的距离大于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的顶部到屋面的距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锁边结构高于安装系统,使得锁边结构会先接受到直击雷,能够加强对安装系统的防雷效果。

在一些可选的实施方案中,安装基板的中部凸设有支撑部;支撑部抵持于伏组件的背面的中部;

光伏屋面还包括支撑支座,支撑部安装于支撑支座。

上述技术方案中,支撑部的设置方便对光伏组件的背面的中部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对光伏组件的支撑稳定性。支撑支座的设置用于对支撑部进行支撑和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安装基板的承重性能并提高其在中部的抗风揭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应当理解,以下附图仅示出了本申请的某些实施例,因此不应被看作是对范围的限定,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相关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屋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屋面在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其他形式的光伏屋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1中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屋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图1中的光伏屋面的压件和边框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图1中的光伏屋面的压件和边框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光伏屋面的压件和边框分离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图12中的光伏屋面的压件和边框配合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光伏屋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1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光伏屋面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标:1-光伏屋面;10-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0-带边框光伏组件;110-边框;111-U型框体;1111-正面框体;1112-凸出结构;1113-背面框体;112-安装腔;113-隔离胶层;120-光伏组件;121-支撑垫片;200-压件;210-第一连接部;211-第一定位部;220-压合部;221-压合面;300-卡块;310-第二连接部;311-第二定位部;312-走线腔;313-支撑边;320-卡持部;330-隔离层;331-隔离凸起;340-防雷接线卡槽;400-紧固件;500-卡持间隙;20-安装支座;21-支座本体;22-直立边;30-安装基板;31-搭接结构;32-锁边结构;33-安装凹槽;34-夹持板体;35-支撑部;40-支撑支座;50-防雷导线;2-屋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申请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

因此,以下对在附图中提供的本申请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并非旨在限制要求保护的本申请的范围,而是仅仅表示本申请的选定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注意到:相似的标号和字母在下面的附图中表示类似项,因此,一旦某一项在一个附图中被定义,则在随后的附图中不需要对其进行进一步定义和解释。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上”、“下”、“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申请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平行”、“垂直”等术语并不表示要求部件之间绝对平行或垂直,而是可以稍微倾斜。

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和图2,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光伏屋面1,包括:安装支座20、安装基板30、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以及防雷导线50。

请参阅图3,安装支座20具有支座本体21及位于支座本体21顶部的直立边22,该支座本体21例如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屋顶2。

安装基板30的长边设有搭接结构31,搭接结构31安装于安装支座20。其中,相邻两个安装基板30的搭接结构31的端部抵接于直立边22的两侧,并卷绕形成锁边结构32。

搭接结构31围设有安装凹槽33,该安装凹槽33例如通过对安装基板30进行弯曲造型压型形成。安装凹槽33的开口位于安装基板30的侧面,该开口朝向与之相邻的直立边22。为了方便后文的描述,将搭接结构31位于安装凹槽33顶部的板体定义为夹持板体34。

请参阅图4,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包括带边框光伏组件100、压件200以及卡块300。

请参阅图5和图6,带边框光伏组件100包括边框110和光伏组件120。

边框110具有安装腔112,光伏组件120的长边嵌设于安装腔112内。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每个光伏组件120仅长边安装有边框110,短边未安装有边框110。由于光伏组件120短边平行于屋檐,在短边安装边框110容易积灰,故本方案示例性地只在光伏组件120长边安装边框110,从而不容易积灰。

在本申请中,边框110的框体的结构形式不限,可以按照本领域公知的方式进行设置,例如设置为带有角码腔的结构。

作为一种示例,边框110的框体为U型框体111,U型框体111围成安装腔112。

为了方便后文的描述,将U型框体111中位于光伏组件120的正面的部位定义为正面框体1111,将U型框体111中位于光伏组件120的背面的部位定义为背面框体1113。

压件20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一连接部210和压合部220,压合部220的底部具有用于抵持正面框体1111的压合面221。

卡块300具有相互连接的第二连接部310和卡持部320。其中,卡持部320用于与边框110对应;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对应,二者可拆卸连接且电性接触。

作为一种示例,光伏组件120安装系统还包括紧固件400,该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通过紧固件400螺纹连接;当然,在其他实施方案中,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也可以通过卡接等方式进行可拆卸连接。

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1112。

请参阅图4,在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中,当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连接并使得压合面221抵持于正面框体1111时,卡持部320位于边框110的背面,且卡持部320与边框110相对分布并围成卡持间隙500。

请参阅图5,在光伏屋面1中,防雷导线50示例性地通过端部的接线端子与卡块300电性接触,例如通过螺栓将接线端子拧紧在卡块300的端面,使得防雷导线50与卡块300实现电性连接;夹持板体34容置于卡持间隙500,卡持部320伸入安装凹槽33并抵持于夹持板体34的底部,边框110抵持于夹持板体34的顶部。

本申请实施例的工作原理如下:

在带边框光伏组件100中,光伏组件120安装有边框110,方便进行光伏组件120的安装。边框110设为U形结构,其和还设置有角码腔的常规框体结构相比,边框110的结构更简单,能够降低边框110的成本。而且,考虑到安装后是长边受力在光伏组件120的长边安装边框110,可以省掉短边的边框110,有利于进一步降低边框110的成本,还能有效避免短边积灰。

在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中,通过卡块300的卡持部320与边框110相对设置方便对安装基板30的夹持板体34进行夹持以方便实现安装;通过压件200压合边框110,然后将压件200与卡块300进行可拆卸连接,使得边框110的安装固定和拆卸维修方便。

其中,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1112,使得边框110和压件200能够较好地实现导电;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电性接触,还使得压件200和卡块300能够较好地实现导电。该设置方式使得边框110能够通过压件200较好地与卡块300进行导电,使得防雷导线50连接在卡块300进行隐蔽布线时,边框110能够较好地与防雷导线50进行导电。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1112,能够实现二者的电性接触,其原理在于以压合面221设置有凸出结构1112为例进行说明: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压合时,压合面221的凸出结构1112与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接触而破坏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的绝缘膜;由于压合面221的凸出结构1112其与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接触面小、受力较大,该凸出结构1112在破坏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的绝缘膜时,该凸出结构1112与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接触部位的绝缘膜也会被破坏。

进一步需要说明的是,在申请中,凸出结构1112破坏绝缘膜的运动方式不限,例如可以是刺破、摩擦等方式。

作为一种示例,凸出结构1112为凸刺,凸刺的形式能够与绝缘膜进行尖锐的接触,保证能够较为高效且可靠地刺破绝缘膜。

在光伏屋面1中,设置安装支座20用于对安装基板30的搭接结构31进行支撑和固定,有利于提高安装基板30的承重性能及其在两端的抗风揭性能。安装基板30设置侧面开口的安装凹槽33用于卡块300的卡持部320伸入,方便卡块300的卡持部320和边框110对夹持板体34进行夹持以实现安装。

其中,防雷导线50与卡块300电性连接,使得边框110依次通过压件200和卡块300同该防雷导线50进行电性连接,且方便隐蔽布线。

以下将对本申请实施例的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进行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方面,基于结构稳定性、使用寿命等方面的考虑:

考虑到边框110、安装基板30和卡块300通常都是金属材质,而且其在屋面工作时处于户外环境,容易因为沾水导致接触面发生金属间化学腐蚀反应。

请继续参阅图4,为了改善边框110与安装基板30之间的金属间化学腐蚀反应,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背面框体1113的外壁覆盖有隔离胶层113,该隔离胶层113的材质不限,只要能够在起到背面框体1113的外壁起到金属间化学腐蚀隔离作用即可。通过在背面框体1113的外壁覆盖隔离胶层113,能够有效避免背面框体1113的外壁和安装所在的安装基板30接触而产生金属间化学腐蚀反应。

作为一种示例,隔离胶层113采用粘接的方式与背面框体1113的外壁进行连接。

请继续参阅图4,为了改善卡块300与安装基板30之间的金属间化学腐蚀反应,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卡持部320朝向卡持间隙500的表面覆盖有隔离层330;作为一种示例,该隔离层330套设于卡持部320所在的端部。隔离层330能在卡持部320朝向卡持间隙500的表面起到金属间化学腐蚀隔离作用,能够有效避免卡持部320朝向卡持间隙500的表面和安装所在的安装基板30接触而产生金属间化学腐蚀反应。

请参阅图7,进一步地,第二隔离层330的底部凸设有隔离凸起331,可以理解的是,该隔离凸起331的形状不限。第二连接部310的底部还设置有支撑边313,该方式下走线腔312例如为不封闭的形式且其开口位于第二连接部310的底部,该支撑边313例如套设于第二连接部310的开口处,其材质同样地可选为能够起到金属间化学腐蚀隔离作用的材料。支撑边313与隔离凸起331的底部对齐,保证临时支撑时卡块300能够放平。

如图4所示例的结构中,该卡持部320连接于第二连接部310的底部侧壁,使得第二连接部310的侧壁与卡持部320的上表面相邻。该设置方式,使得卡持部320和边框110配合对夹持板体34的上下表面进行夹持时,第二连接部310的侧壁能够对边框110的侧壁外侧进行抵接,能够提高安装的稳定性。

请参阅图8,基于提高光伏屋面1承重性能及抗风揭作用的考虑,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安装基板30的中部凸设有支撑部35,该支撑部35抵持于伏组件的背面的中部。

支撑部35的设置方便对光伏组件120的背面的中部进行支撑,有利于提高对光伏组件120的支撑稳定性。

进一步地,光伏屋面1还包括支撑支座40,该支撑支座40例如通过螺钉、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屋顶2。支撑部35安装于支撑支座40。支撑支座40的设置用于对支撑部35进行支撑和固定,有利于进一步提高安装基板30的承重性能并提高其在中部的抗风揭作用。

为了在提高对光伏组件120的支撑稳定性的同时有效保护光伏组件120,作为一种示例,光伏组件120的背面的中部设置有支撑垫片121,支撑垫片121沿光伏组件120的长边方向延伸,即该支撑垫片121的长度方向与光伏组件120的长边方向平行。该支撑垫片121于该支撑部35对应设置,在光伏屋面1中,该支撑部35的顶部抵持于该支撑垫片121的底部。

第二方面,基于导电、防雷、布线等方面的考虑: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搭接结构31安装于安装支座20时形成卷绕的锁边结构32。锁边结构32的顶部到屋面的距离大于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的顶部到屋面的距离,即锁边结构32高于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该设置方式使得锁边结构32会先接受到直击雷,能够加强对安装系统的防雷效果。

在光伏屋面1中,安装基板30的长度通常较长,每个安装基板30沿长度方向上并排连接有多个光伏组件120,该多个光伏组件120的长度方向与安装基板30的长度方向对应,每个光伏组件120的宽度方向与安装基板30的宽度方向对应。

为了方便后文的描述,将沿光伏组件120的长度方向并排分布的多个带边框光伏组件100定义为一列。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在每列带边框光伏组件100中,防雷导线50沿光伏组件120的长度方向将多个带边框光伏组件100的卡块300依次串联,其中,防雷导线50的一端与一个带边框光伏组件100的卡块300电性连接,防雷导线50的另一端与相邻的带边框光伏组件100的卡块300电性连接。该设置方式将同一列光伏组件120中卡块300依次串联,能够就近接线,方便隐蔽布线,且节省了线缆成本。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所述防雷导线50与所述卡块300电性连接,其可以是指防雷导线50与所述卡块300电性相互接触并能够端部的接线端子实现导电,其也可以是指防雷导线50与所述卡块300电性相互连接并能够通过端部的接线端子实现导电。

可选地,卡块300设有防雷接线卡槽340,用于卡接防雷导线50,置使得防雷导线50能够稳定地固定在卡块300,且保证防雷导线50端部的接线端子能够较好地与卡块300的端面进行电性接触。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的串联方式,在本申请中,位于带边框光伏组件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两端的卡块300设有防雷接线卡槽340,位于带边框光伏组件100在长度方向上的中部的卡块300可以不设置防雷接线卡槽340。当然,基于成本及安装便捷程度考虑,也可以在每个卡块300均设置防雷接线卡槽340。

请参阅图4和图14,作为一种示例,第二连接部310内部开设有走线腔312,防雷接线卡槽340位于走线腔312内。该开设走线腔312设置防雷接线卡槽340的方式,使得防雷接线卡槽340具有较好的隐蔽性。

需要说明的是,在申请中,走线腔312可以设置为封闭的形式,如图4所示;走线腔312也可以设置为不封闭的形式,图14所示的结构作为一种示例。当然,在走线腔312设置为不封闭的形式的情况下,其开口位置不限,可以如图14所示开设于第二连接部310的底部,也可以开设于第二连接部310的侧壁。

请参阅图9,作为一种示例,防雷接线卡槽340位于卡持部320的底部。该设置方式使得卡块300的结构简单,而且防雷接线卡槽340能够将连接的防雷导线50隐藏在安装基板30的安装凹槽33内而具有较好的隐蔽性。

请参阅图10~图13,考虑到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的接触面较大,为了更为可靠地破坏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的接触区域,可选地,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均设置有凸出结构1112,多个凸出结构1112分别在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沿光伏组件120的宽度方向并排分布,从而呈现出齿状结构。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中关于凸出结构1112的分布位置以及形状要求不限,只要能够产生破坏绝缘膜的接触即可。

请参阅图10和图11,作为一种示例,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设置的凸出结构1112均为尖角凸刺。

请参阅图12和图13,作为另一种示例,压合面221和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中的一者设有尖角凸刺且另一者设有梯形凸刺;例如,压合面221设置的凸出结构1112为尖角凸刺,且正面框体1111的外壁设置的凸出结构1112为梯形凸刺。该尖角凸刺的凸刺与梯形凸刺的凸刺交错配合。

上述的设置方式中,梯形凸刺的两个顶角与尖角凸刺的侧壁形成尖锐接触,尖角凸刺的顶角与梯形凸刺之间的过渡面形成尖锐接触,能够较好地发挥破坏作用,使得边框110和压件200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可靠。

考虑到在光伏组件防雷安装系统10中,压件200和卡块300配合将边框110和夹持板体34夹持在二者之间,使得压件200和卡块300之间通常具有一定的距离。

作为一种示例,第一连接部210的底部具有第一定位部211,第二连接部310的顶部具有用于与第一定位部211抵接的第二定位部311,该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二定位部311中的至少一者设置有用于破坏绝缘膜的凸出结构1112。该设置方式下,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二定位部311之间通过凸出结构1112破坏绝缘膜,能够较好地实现电性接触;第二定位部311通过与第一定位部211的抵接配合为第一连接部210提供支撑作用,还使得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310的配合更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的电性接触方式不限,例如还可以将紧固件400设置为螺栓等带螺纹的结构。该设置方式下,紧固件400分别与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进行螺纹连接,并通过螺纹连接时的摩擦作用刺破绝缘膜,从而以紧固件400为传导介质,实现第一连接部210与第二连接部310的电性接触。

关于设置定位部进行电性接触的方式,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方案中,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二定位部311中的一者为凹设的定位槽且另一者为凸设的定位支撑杆,例如第一定位部211为凹设的定位槽且第二定位部311为凸设的定位支撑杆。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抵接定位槽的槽壁,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凸出结构1112。

上述设置方式中,定位槽和定位支撑杆的方式设置方便,方便安装时进行压件200和卡块300的定位;而且,该设置方式使得第一定位部211和第二定位部311的接触面积小、接触压力大,有利于更好地破坏接触部位的绝缘膜,使得压件200和卡块300之间的导电性能更可靠。

考虑到在安装过程中,压件200同边框110和卡块300配合时,通常不能直接对齐而需要调整角度。进一步地,定位支撑杆的自由端设置有抵接球头,凸出结构1112设置于抵接球头;定位槽为与抵接球头匹配的弧型槽。该设置方式中,球头和弧形槽的设置方式方便在安装定位时进行二者相对位置的导向调节,使得安装更便捷。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压件200和卡块300的形状不限,第一定位部和第二定位部的形状不限,只要能够使得边框110和压件200之间以及和压件200和卡块300实现较好的抵接配合以破坏绝缘膜即可。

作为第一种示例,如图4和图5以及图7所示,压件200整体呈平板的结构。其中,在高度方向上,定位支撑杆的杆体的尺寸大于球头的尺寸,使得定位支撑杆整体有较大的高度,使得定位支撑杆的球头能够较好地抵接弧形槽。

作为第二种示例,请参阅图14,其设置方式与图7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压件200的压合部220设置为倒L型,压合部220高于第一连接部210,使得装配状态下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310之间的距离减小。该设置方式下,第二定位部311的整体高度较小,在高度方向上,杆体的尺寸和球头的尺寸相当。

作为第三种示例,请参阅图15,其设置方式与图13基本相同,主要区别在于:在光伏屋面1中,夹持板体34为双层结构贴合在一起的一字形的结构。由于夹持板体的高度减小,使得第一连接部210和第二连接部310之间的距离减小,因此压件200的压合部220无需设置为倒L型,该压件200整体呈平板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22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轻便可折叠的光伏支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