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解编方法、装置及系统

文档序号:1914608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14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解编方法、装置及系统 (Dynamic de-compiling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based on virtual marshalling ) 是由 宋亚京 包峰 张蕾 于 2021-09-23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虚拟编组列车的动态解编方法,装置及系统,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本申请能够基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确定列车解编位置,从而有效减少占用轨旁资源时间,提升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The embodiment of the application provides a dynamic decompiling method, a device and a system based on a virtual marshalling train, and relates to the technical field of rail transit. The method comprises the following steps: respectively receiving turnout states and actual turnout rotation time, wherein the actual turnout rotation time is determined by a turnout health monitoring server according to the turnout health states; if the running directions of front and rear cars in the virtual marshalling train are consistent with the received turnout state, controlling the front and rear cars to be unmarshaled in the current turnout area; and if the running directions of the front and rear trains in the virtual marshalling train are inconsistent with the received turnout states, controlling the front and rear trains to be unmarshaled in corresponding unmarshal areas according to the matching relation between the running directions of the front and rear trains and the turnout states and the actual rotation time of the turnout. The train editing and decoding method and device can determine the train editing and decoding position based on the actual turning time of the turnout, thereby effectively reducing the time for occupying trackside resources and improving the train operation efficiency of the whole line.)

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解编方法、装置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交通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输能力,尽快地疏散潮汐客流,列车编组运行是非常快速有效的运营方式,但使用电气车钩将不同车辆进行机械连接、物理连挂的方式需要在特定的运营作业点进行,需要大量的人工操作,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而虚拟编组技术无需物理设备,可自动形成编组运行,前后车能够保持高度的协调一致,并保持稳定的速度和相应的安全间距进行运行,实现同步进站作业。

在现有解决方案中,为保证编组运行更加灵活,可将相同车站的乘客运送至不同的目的车站,在遇到道岔区域时按照不同的路径运行,同时保证道岔扳动至相应的状态。但由于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扳动道岔需要一定的转动时间,需要动作道岔的列车应当提前在道岔前方申请道岔资源,等待道岔扳动至与列车运行一致的状态时,方可通过,否则需要在道岔前方等待。

因此,现有技术的不足在于,在线路中存在多个道岔的情况下,根据固定的道岔扳动时间作为虚拟编组内列车申请道岔时间,导致虚拟编组内部分列车在道岔前方等待的情况发生,增加占用轨旁资源时间,进而影响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装置及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根据固定的道岔扳动时间作为虚拟编组内列车申请道岔时间,导致虚拟编组内部分列车在道岔前方等待,进而导致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用于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

道岔区域解编模块,用于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

解编区域解编模块,用于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系统,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装置及系统,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可见,通过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定义的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以及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能够准确确定前后车解编位置,有效减少轨旁资源时间的占用,进而提升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通过道岔的运行方式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运行路径相同的运行方式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运行路径不同的运行方式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后车需要道岔动作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前后车均需要道岔动作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与编组列车解编的最小解编距离的关系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的实际应用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包括:

步骤S101,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

实施中,所述道岔健康状态包括: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利用所述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中的道岔健康状态模型确定道岔健康状态;

利用道岔健康状态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匹配关系,确定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

具体实施中,通过定义道岔的不同健康状态,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能够根据定义的不同健康状态,确定当前道岔的实际转动时间并发送至列车,以使列车能够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提前在道岔前方申请道岔资源,无需在道岔前方等待道岔动作至与列车运行方向一致的状态再通过道岔,有效减少轨旁资源时间的占用,进而提升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

有别于现有技术中,信号系统基于安全考虑,会将道岔动作时间设定为默认道岔工作时间13秒,即在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解编通过道岔时,存在虚拟编组内部分列车在道岔前方等待的情况发生,而道岔处于正常健康状态下的道岔动作时间为7秒。因此,本实施例利用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确定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并发送至列车,以使列车能够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及时申请道岔资源,避免在道岔前方等待道岔动作,从而有效减少轨旁资源时间的占用,提升整条线路的列车运行效率。

具体实施中,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确定的道岔健康状态,利用道岔健康状态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具体为,在道岔两侧安装道岔健康检测装置,以及工业摄像机,将周期性采集到的道岔转辙机电流数据,以及工业摄像机拍摄到的包含道岔基本轨、尖轨等部分的图像信息,利用发送装置实时发送至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的数据库存储大量的道岔健康检测模型数据,根据不同型号道岔的道岔动作时间,将道岔健康状态分为健康、亚健康、不健康三种状态。其中,建立包含转辙机电流数据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关系的道岔健康检测模型,利用道岔健康检测模型,根据接收到的转辙机电流数据和道岔尖轨的图像信息,确定该道岔健康状态,进而计算出当前道岔转动需要的时间(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并发送给列车。

根据实际运行场景需求,道岔健康状态的确定方法为,利用道岔健康检测装置获取道岔转辙机的电流曲线数据,以及利用工业摄像机获取道岔尖轨的图像信息,将该电流曲线数据和道岔尖轨的图像信息输入至道岔健康检测模型,通过确定道岔转辙机的剩余寿命和道岔型号,由道岔健康检测模型输出该道岔的动作时间,进而确定该道岔健康状态为健康,或者亚健康,或者不健康。

步骤S102,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通过道岔的运行方式示意图,如图2所示的(1)和(2)两种方式,虚拟编组列车在正常运行时,两车运行路径保持一致,同时通过道岔。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运行路径相同的运行方式示意图,如图3所示,针对编组列车解编后前后车路径相同的应用场景,与图2的区别在于,前车正常运行,后车减速,两车的运行距离变远。

具体实施中,如图3(1)所示,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运行路径)均与道岔状态(定位、反位)一致,则道岔状态保持不变,即无需动作道岔。具体为,若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且前后车运行方向(运行路径)需要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或者,若道岔状态处于反位状态,且前后车的运行方向(运行路径)需要道岔状态处于反位状态,则道岔状态保持不变。因此,编组列车解编位置与其距离道岔的解编距离无关,即最小解编距离为0。

步骤S103,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一最小解编距离;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一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一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还包括: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1,且前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具体实施中,如图3(2)所示,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运行路径)均与道岔状态不一致,则发送道岔动作请求,即需要动作道岔。具体为,若道岔状态处于反位状态,且前后车的运行方向(运行路径)需要定位道岔;或者,若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且前后车的运行方向(运行路径)需要反位道岔,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V,以及接收到的来自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计算出编组列车解编位置距离道岔区域的第一最小解编距离为V*T,从而控制前后车在第一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一解编区域解编,从而保证解编后的前车匀速运行,后车减速运行。

同时,根据得到的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的判断结果,确定前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后,由前车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以使对象控制器OC能够根据道岔动作请求中包含的道岔动作次数(道岔动作次数为1),控制道岔完成相应动作,从而保证前车到达道岔区域时,道岔已经切换至相应状态,可见,基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调整道岔动作请求的申请时间,能够显著提升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后车减速度、前车运行至道岔区域的前车运行时间和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二最小解编距离;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二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二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还包括: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1,且后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后,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具体实施中,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运行路径不同的运行方式示意图,针对编组列车解编后前后车运行路径不同的应用场景,如4所示,解除编组后前后车经过道岔的运行方式不同,前车沿道岔定位方向运行,后车沿道岔反位方向运行;或者,前车沿道岔反位方向运行,后车沿道岔定位方向运行,即解编后前后车分别按照不同路径运行时,根据前后车运行方向,以及道岔当前状态,确定需要动作道岔的列车,进而由所确定的列车根据接收到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后车需要道岔动作的示意图,若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前车按照道岔定位方向运行,后车需要按照道岔反位方向运行,确定需要动作道岔的列车为后车,则由后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并在对象控制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区段后,控制道岔动作至反位状态,以使后车能够按照道岔反位方向通过道岔区域。

具体地,如图5(1)所示时刻,编组列车在第二解编区域解编,此时处于解编临界状态,前后车间隔为S0,车长均为L;如图5(2)所示时刻,解编后前车运行速度为道路限速V,后车减速运行,紧急减速度为a(用于保证列车紧急制动距离),当前车车头运行至道岔区域时,前车运行时间为t,运行距离为S1=V*t;如图5(3)所示时刻,当对象控制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区段后,控制道岔动作至反位状态,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为T,此时后车车头从第二解编区域运行至道岔区域的距离为S2=V*(T+t)-1/2*a*(t+T)2,其中,S2=S1+S0,整理得到,S2=-1/2*a*t2+(V-a*T)*t+(V*T-1/2*a*T2)。因此,将实际解编距离S2-(L+S0)作为第二最小解编距离,该实际解编距离为前车车头距离道岔区域的距离。

同时,根据得到的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的判断结果,确定后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后,由后车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以使对象控制器OC能够根据道岔动作请求中包含的道岔动作次数(道岔动作次数为1),控制道岔完成相应动作,从而保证后车到达道岔区域时,道岔已经切换至相应状态,可见,基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调整道岔动作请求的申请时间(发送时间),能够显著提升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三最小解编距离;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三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三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还包括: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2,且前后车分别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并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后,再次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具体实施中,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中编组列车解编后前后车均需要道岔动作的示意图,若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前车按照道岔反位方向运行,且后车需要按照道岔定位方向运行;或者,若道岔状态处于反位状态,前车按照道岔定位方向运行,且后车需要按照道岔反位方向运行,则确定前后车通过道岔区域均需要动作道岔,即道岔动作次数为2。

具体地,如图6(1)-(2)所示,假定道岔状态处于定位状态,若前车需要按照道岔反位方向运行,则根据得到的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的判断结果,确定前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后,由前车根据接收到的来自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以使对象控制器OC能够根据道岔动作请求中包含的道岔动作次数(道岔动作次数为2),控制道岔动作至反位方向,从而保证前车到达道岔区域时能够及时按照道岔反位方向通过道岔区域。

进一步地,如图6(3)-(4)所示,当对象控制器OC确定前车运行并通过道岔区域后,第二次控制道岔动作至定位方向,以使后车按照道岔定位方向通过道岔区域。其中,编组列车解编位置距离道岔区域的第三最小解编距离为V*T,编组列车在第三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三解编区域解编,第三最小解编距离与第一最小解编距离相同,第三解编区域与第一解编区域相同。因此,编组列车在第三解编区域解编后,前车匀速行驶,后车降速运行,从而保证前后车车头分别到达道岔区域时,道岔能够及时完成相应的道岔状态切换动作。

实施中,所述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的步骤,包括如下步骤:

根据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发送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通信延时,重新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

根据重新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和预设的安全裕量,确定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四最小解编距离;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四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四解编区域解编。

具体实施中,表1为道岔状态和列车运行方向与道岔动作次数和编组列车最小解编距离的对应关系表,如表1所示,建立道岔状态和列车运行方向与道岔动作次数和编组列车最小解编距离的对应关系,由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是确定最小解编距离的重要影响因素,因此为更加精确最小解编距离,在实际应用场景中,考虑通信延时Tdelay和安全裕量Lsafe两个重要影响因素。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中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与编组列车解编的最小解编距离的关系示意图,如图7所示,设定线路可运行的最高速度为V,将实际解编距离S=V*(T+Tdelay)+Lsafe作为第四最小解编距离。其中,以信号系统中的默认道岔转动时间13秒和健康道岔转动时间7秒为例的编组列车的最小解编距离差异可知,虚拟编组列车的最小解编距离主要由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越短,相应的最小解编距离也越短,因此基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T确定的最小解编距离和道岔动作请求的申请时间,能够有效保证前后车及时通过道岔区域,进而提升整条线路的运行效率。

表1道岔当前状态和行车运行方向与道岔扳动次数和编组解编距离的对应关系表

可见,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将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发送至列车,以使列车能够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最小解编距离,从而减少轨旁资源占用时间,提高列车运行效率。

本申请以具体场景为例,对本申请实施例一进行详细描述。

编组列车在实际运行中,在解除编组列车时前后车处于协同状态,当前后车运行路径不同时,根据前后车不同的运行路径,编组列车需要在道岔区域前方解除编组,根据不同的道岔健康状态和不同的运行路径,所确定的道岔动作请求的申请时间和最小解编距离也不相同。基于此,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的实际应用流程示意图,如图8所示,虚拟编组列车的动态编解方法,包括:

801、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预先建立道岔健康检测模型。

802、安装在道岔两侧的道岔健康检测装置,以及工业摄像机,分别将转辙机电流数据和拍摄到的图像信息实时发送至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

803、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利用道岔健康检测模型确定当前道岔的道岔健康状态,进而确定道岔转动至所需方向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具体地,若确定当前道岔的道岔健康状态为健康,则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为7秒,若确定当前道岔的道岔健康状态为亚健康或者不健康,则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为13秒,此处不对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确定方式进行具体限定。

804、道岔健康检测服务器将确定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发送至编组列车。

805、编组列车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编组列车解编所需的最小解编距离,进而在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解编位置实现解编。

此外,编组列车接收来自对象控制器OC的当前道岔状态,并根据前后车行车计划中的运行路径,与接收到的当前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确定需要发送道岔动作请求的列车以及道岔动作次数,进而由确定的列车生成包含道岔动作次数的道岔动作请求,并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发送包含道岔动作次数的道岔动作请求至对象控制器OC,从而保证前后车顺利通过道岔区域。

可见,通过定义不同的道岔健康状态,根据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调整编组列车内列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的申请时间,进而根据编组列车解编后的运行路径和道岔状态,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以及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解编位置,能够有效避免虚拟编组列车解编时占用线路资源,同时提升线路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基于同一申请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中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包括:

接收模块901,用于分别接收道岔状态和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是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的。

道岔区域解编模块902,用于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控制所述前后车在当前道岔区域解编。

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用于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所述前后车运行方向与所述道岔状态的匹配关系,以及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控制所述前后车在相应的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还包括:

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用于根据道岔健康状态确定并发送道岔实际转动时间,所述道岔健康状态包括:健康状态、亚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

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具体用于:

利用所述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中的道岔健康状态模型确定道岔健康状态;以及,利用道岔健康状态与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匹配关系,确定不同道岔健康状态对应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包括:第一解编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一最小解编距离;以及,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一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一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还包括:第一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后车运行方向均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1,且前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包括:第二解编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后车减速度、前车运行至道岔区域的前车运行时间和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二最小解编距离;以及,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二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二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还包括:第二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1,且后车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后,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包括:第三解编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根据前车运行速度和接收到的道岔实际转动时间,计算出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三最小解编距离;以及,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三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三解编区域解编。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还包括:第三切换单元,具体用于:

若虚拟编组列车中前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不一致,且后车运行方向与接收到的道岔状态一致,则确定道岔动作次数为2,且前后车分别发送道岔动作请求至相应的对象控制器,以使对象控制器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并在确定前车车尾出清道岔后,再次控制道岔切换道岔状态。

实施中,所述解编区域解编模块903,包括:第四解编单元,具体用于:

根据道岔健康监测服务器发送所述道岔实际转动时间的通信延时,重新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以及,

根据重新确定道岔实际转动时间和预设的安全裕量,确定前后车与道岔区域的第四最小解编距离;以及,

控制前后车在所述第四最小解编距离对应的第四解编区域解编。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存储介质,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相似,因此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所述一种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

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申请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系统,由于这些设备解决问题的原理与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一种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装置相似,因此这些设备的实施可以参见方法的实施,重复之处不再赘述。

所述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系统,可以包括:

一个或多个处理器;

存储装置,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

当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被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时,使得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实现如上所述的基于虚拟编组的动态编解方法。

为了描述的方便,以上所述装置的各部分以功能分为各种模块或单元分别描述。当然,在实施本申请时可以把各模块或单元的功能在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硬件中实现。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系统,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包括但不限于磁盘存储器,CD-ROM,光学存储器等)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设备(系统),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19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一种调机机车的供电系统和供电控制方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