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1924055 发布日期:2021-12-03 浏览:13次 >En<

阅读说明:本技术 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Diffusion type high-voltage fast soft recovery diod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 是由 张磊 陈黄鹂 赵卫 赵涛 张琦 周杰 周哲 何杉 于 2021-08-19 设计创作,主要内容包括: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以N-基区为衬底,N-基区上方的阳极侧交替设置了P+/P掺杂区,分别通过硼预沉积和AL扩散形成;N-为耐压区;在阳极P+区与N-区之间设置了P缓冲层;阴极侧交替设置了高浓度的N+区和稍低浓度的P+区;在阴极侧的N+/P+区与N-区之间设置了中等掺杂浓度的N缓冲层。阳极区上方设有阳极,阴极区下方设有阴极。本发明还公开了该种扩散性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制备方法。本发明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具有反向恢复速度快、软度大,工艺简单,成本低的优点。(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diffusion type high-voltage fast soft recovery diode and a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Taking an N-base region as a substrate, and alternately arranging P &#43;/P doped regions on the anode side above the N-base region, wherein the P &#43;/P doped regions are respectively formed by boron pre-deposition and AL diffusion; n-is a voltage-resistant area; a P buffer layer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anode P &#43; region and the N-region; high-concentration N &#43; regions and slightly low-concentration P &#43; regions are alternately arranged on the cathode side; an N buffer layer with medium doping concentration is arranged between the N &#43;/P &#43; region and the N-region on the cathode side. An anode is arranged above the anode region, and a cathode is arranged below the cathode region. The invention also discloses a preparation method of the diffusible high-voltage fast soft recovery diode. The high-voltage fast soft recovery diode has the advantages of high reverse recovery speed, high softness, simple process and low cost.)

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力半导体器件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直流电网向高效率、高密度、高可靠性、低成本的方向发展,中、高压直流输电用压接式IGBT和IGCT得到进一步发展,这对与之反并联的大尺寸、圆片续流二极管的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其具有高耐压、低漏电流、快速软恢复特性和高抗动态雪崩能力。

为了改善高压二极管的快速软恢复特性,将阳极P+/P和阴极N+/P+区结构相结合,如图1所示。在反向恢复期间,P+区向NN-结处注入空穴,维持了反向恢复末期的拖尾电流。通常,具有P+区的阴极结构应用于小尺寸、方片二极管中,其N+区和P+区通过离子注入工艺选择性形成,成本较高。若在大尺寸、圆片高压二极管中形成选择性的P+区,不仅需要额外的光刻工艺,而且要求离子注入的能量较高,需要长时间的退火以达到相应的结深。因此,工艺复杂,成本高。开发高性能、低成本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亟不可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及其制造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的高压二极管反向恢复特性差,工艺复杂,成本高的缺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以N-基区为衬底,N-基区上方的阳极侧交替设置了P+区和P区,分别通过硼预沉积和AL扩散形成;N-区为耐压区;在阳极P+区与N-区之间设置了P缓冲层;阴极侧交替设置了高浓度的N+区和稍低浓度的P+区;在阴极侧的N+区和P+区上方设置了中等掺杂浓度的N缓冲层。阳极区上方设有阳极A,阴极区下方设有阴极K。

阳极侧P+区和阴极侧P+区的尺寸完全相同,且阳、阴极位置相对应,P+区宽度占据阳、阴极的宽度之比为1/4~1/3,阳、阴极P+区掺杂浓度均为5×1018cm-3~1×1019cm-3,深度均为2~5μm。

一种扩散型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按照以下步骤实施:

(1)选用原始的无缺陷、无位错高阻区熔中照单晶硅片作为N-区的衬底材料;

(2)硅片清洗后,在上述硅单晶圆片的两面预沉积铝,温度900~1100℃,形成浅结的P+N-P+结构;

(3)步骤(2)的硅片刻号以区分阳、阴极,然后将阴极面预沉积的铝腐蚀掉,深度5~10μm,形成浅结的P+N-结构;

(4)在步骤(3)的硅片进行氧化,氧化温度900~1200℃,时间2~5h,所生成的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厚度为1~2μm;

(5)在步骤(4)的硅片上涂光刻胶,曝光、显影,保护阳极二氧化硅层,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

(6)在步骤(5)的硅片阴极面进行低温磷预沉积,温度1000~1150℃,然后进行氧化高温扩散,温度1150~1250℃,形成深结的PN-N结构,N型层结深20~40μm;

(7)在步骤(6)硅片的阳极光刻出P+扩散窗口,并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然后在双面低温预沉积硼,温度900~1100℃,时间40~200min,形成低浓度硼,结深2~5μm,获得P+PN-NP+结构;

(8)将步骤(7)的硅片进行低温氧化,温度900~1100℃,时间5~10h,在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

(9)在步骤(8)的硅片阴极光刻出N+扩散窗口,然后在1000~1150℃下预沉积磷,时间1~2h,硼在此温度和时间下基本不向硅片内部扩散,利用磷比硼具有更高的杂质固溶度和扩散系数,使得高浓度的磷完全补偿掉步骤(7)的硼,磷的深度为5~15μm,杂质浓度为5×1019cm-3~5×1020cm-3,硼的深度为2~5μm,浓度为5×1018cm-3~1×1019cm-3,故在阴极侧获得规律交错的P+N+结构;

(10)在步骤(9)的硅片双面蒸铝,厚度为10~20μm,然后金属化,温度400~600℃;

(11)将步骤(10)的硅片进行激光割圆,切割成直径为38~125mm的圆片,然后台面造型、腐蚀和涂胶保护,至此形成完整的芯片,并完成反向阻断电压初测;

(12)将步骤(11)的芯片进行电子辐照,调节反向恢复时间trr为2~10μs、反向恢复电荷Qrr为4000~10000μAs,最后进行终测。

本发明与现有常规大尺寸圆片二极管结构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阳极A表面的P+区与阴极K的P+区所对应,阳极A表面的P区与阴极K的N+区所对应,目的是改善高压二极管的快速软恢复特性,如图1所示。

(2)通过合理设计扩散工艺条件,利用磷更高的杂质固溶度和扩散系数,对阴极的硼进行补偿,使得磷的扩散结深大于硼。降低了工艺复杂度,避免了普通工艺所采用的硼、磷分步选择性注入,从而避免了因套刻精度带来的工艺误差,减少了光刻版使用,降低了制造成本。

(3)阳、阴极同时低温预沉积硼,并经过长时间的低温氧化工艺,利用硼杂质在二氧化硅层中的分凝效应,进一步降低了阳极硼掺杂浓度,更好的控制了阳极的空穴注入效率,获得快、软恢复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制造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剖面图。

图2是本发明所制造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掺杂分布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所制造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制造工艺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予以详细说明。

本发明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结构如图1所示,以N-区3为衬底,N-区3上方的阳极侧交替设置了P+区21和P区22,分别通过硼预沉积和AL扩散形成;N-区3为耐压区;在阳极P+区21与N-区3之间设置了P缓冲层22;阴极侧交替设置了高浓度的N+区42和稍低浓度的P+区23;在阴极侧的N+区42和P+区23上方设置了中等掺杂浓度的N缓冲层41。阳极区上方设有阳极A1,阴极区下方设有阴极K5。

图1所示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阳极侧P+区21和阴极侧P+区23的尺寸完全相同,且阳、阴极位置相对应,P+区宽度占据阳、阴极的宽度之比为1/4~1/3。由于阳、阴极P+区采用同一步工艺形成,其掺杂浓度均为5×1018cm-3~1×1019cm-3,深度均为2~5μm。

图2是图1对应的CC'和DD'处纵切的掺杂分布示意图。器件总厚度为500~1000μm。阳极P区结深远大于P+结深,深度范围为60~120μm;阳极P+区和阴极P+区结深均为2~5μm;N缓冲层为20~40μm;阴极N+结深为5~15μm。

本发明的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工作原理是:

阴极采用交替的P+/N+结构,在反向恢复末期P+区注入空穴,获得较好的反向恢复软度。在阳极P+区下方,空穴注入较强,因此将阴极P+区设置在正对阳极侧P+区的下方,获得了更好的软度;而在阳极P区的下方,空穴注入很弱,本身能够实现较好的软度,因此将阴极N+区设置在正对阳极侧P区的下方。如此设计将同时能够兼顾浪涌特性和反向恢复特性。

本发明提供了高压快速软恢复二极管的制造方法,具体按照以下步骤实施,图3为对应的工艺制造流程示意图。

(1)选用原始的无缺陷、无位错高阻区熔中照单晶硅片作为N-区的衬底材料;

(2)硅片清洗后,在上述硅单晶圆片的两面预沉积铝,温度900~1100℃,形成浅结的P+N-P+结构;

(3)步骤(2)的硅片刻号以区分阳、阴极,然后将阴极面预沉积的铝腐蚀掉,深度5~10μm,形成浅结的P+N-结构;

(4)在步骤(3)的硅片进行氧化,氧化温度900~1200℃,时间2~5h,所生成的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厚度为1~2μm;

(5)在步骤(4)的硅片上涂光刻胶,曝光、显影,保护阳极二氧化硅层,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

(6)在步骤(5)的硅片阴极面进行低温磷预沉积,温度1000~1150℃,然后进行氧化高温扩散,温度1150~1250℃,形成深结的PN-N结构,N型层结深20~40μm;

(7)在步骤(6)硅片的阳极光刻出P+扩散窗口,并去掉阴极二氧化硅层,然后在双面低温预沉积硼,温度900~1100℃,时间40~200min,形成低浓度硼,结深2~5μm,获得P+PN-NP+结构;

(8)将步骤(7)的硅片进行低温氧化,温度900~1100℃,时间5~10h,在硅片表面形成二氧化硅层作为后续扩磷的掩蔽层;

(9)在步骤(8)的硅片阴极光刻出N+扩散窗口,然后在1000~1150℃下预沉积磷,时间1~2h,硼在此温度和时间下基本不向硅片内部扩散,利用磷比硼具有更高的杂质固溶度和扩散系数,使得高浓度的磷完全补偿掉步骤(7)的硼,磷的深度为5~15μm,杂质浓度为5×1019cm-3~5×1020cm-3,硼的深度为2~5μm,浓度为5×1018cm-3~1×1019cm-3,故在阴极侧获得规律交错的P+N+结构;

(10)在步骤(9)的硅片双面蒸铝,厚度为10~20μm,然后金属化,温度400~600℃;

(11)将步骤(10)的硅片进行激光割圆,切割成直径为38~125mm的圆片,然后台面造型、腐蚀和涂胶保护,至此形成完整的芯片,并完成反向阻断电压初测;

(12)将步骤(11)的芯片进行电子辐照,调节反向恢复时间trr为2~10μs、反向恢复电荷Qrr为4000~10000μAs,最后进行终测。

7页详细技术资料下载
上一篇:一种医用注射器针头装配设备
下一篇:半导体装置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精彩留言,会给你点赞!